七上文言文知识点课件_第1页
七上文言文知识点课件_第2页
七上文言文知识点课件_第3页
七上文言文知识点课件_第4页
七上文言文知识点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上文言文知识点课件20XX汇报人:XX有限公司目录01文言文基础知识02文言文词汇学习03文言文句式结构04文言文阅读技巧05文言文经典篇目06文言文练习与测试文言文基础知识第一章文言文的定义文言文起源于先秦,历经汉、唐、宋等朝代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学体系和表达方式。文言文的起源与发展文言文包括诗、词、赋、铭、记、序、论等多种文体,每种文体都有其特定的格式和用途。文言文的文体分类文言文语言简练、含蓄,多用典故和成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法和词汇上有显著差异。文言文的语言特点010203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用词精炼,一个字往往能表达丰富的含义,如“归”字可表示回家、返回等多种意思。言简意赅01文言文讲究对仗工整,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体现了汉语的韵律美和对称美。句式对仗02文言文中常引用历史典故或成语,如“破釜沉舟”、“卧薪尝胆”等,增加了文本的深度和内涵。用典丰富03文言文与白话文区别文言文多用古词古义,而白话文使用现代汉语词汇,更贴近日常口语。词汇使用差异文言文句式简练,多用省略,白话文则结构完整,表达清晰。句式结构不同文言文讲究对仗和韵律,白话文则更注重语句的自然流畅和表达的直接性。表达习惯区别文言文词汇学习第二章常用实词解析名词的用法数词与量词的结合形容词的修饰作用动词的时态例如“山”在文言文中指代山脉,“水”指代河流或水域,名词用法相对固定。文言文中的动词时态不像现代汉语那样明显,如“行”可表示行走、进行等。形容词如“美”“大”等,常用来修饰名词,表达事物的性质或状态。文言文中数词与量词结合使用,如“一匹马”中的“匹”是量词,表示马的数量。常用虚词用法“之”在文言文中常作代词或助词,如“学而时习之”中的“之”代指前文提到的事物。之的用法01“以”作为介词,常用于表示原因、目的或工具,例如“以我观之”表示“在我看来”。以的用法02“而”作为连词,用于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达转折、顺承等关系,如“学而不思则罔”。而的用法03词类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名词有时可直接用作动词,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北定”。名词作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常见于文言文,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中的“意在”表示使动。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在特定语境下可转为动词使用,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的“美我”表示认为我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文言文句式结构第三章基本句式特点文言文注重对仗,句式结构对称,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中“高”与“小”、“落”与“出”形成对仗。对仗工整为了强调或押韵,文言文常使用倒装句,例如“不亦乐乎?”实为“乐乎不亦?”。倒装句式文言文中常省略主语,读者需根据上下文推断,如“行路难,行路难!”中省略了主语“我”。省略主语特殊句式解析文言文中,为了强调或押韵,常使用倒装句式,如“不亦乐乎”将“乐乎”置于句首。倒装句01省略句是文言文的特色之一,如“见龙在田”,省略了主语“我”或“人”。省略句02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常通过“为”、“被”等字来表达,如“为虎作伥”。被动句03并列句在文言文中通过“与”、“及”等连词连接,如“仁义礼智信”五常并列。并列句04句式转换技巧将文言文中的主谓宾结构转换为现代汉语的主语、谓语和宾语,以符合现代语序。主谓宾结构转换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式可通过添加“被”字或调整语序转换为现代汉语的主动句。被动句转主动句调整文言文中的倒装句,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语序,便于理解句意。倒装句调整补充文言文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如主语、宾语等,以明确句意。省略句补充成分文言文阅读技巧第四章理解文意的方法掌握关键词汇学习文言文时,要特别注意一些关键词汇,如“之”、“者”、“也”,它们在句中起着重要作用。分析句子结构文言文句子结构与现代汉语不同,通过分析主谓宾等成分,有助于准确理解句子含义。了解历史背景文言文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了解其创作背景有助于深入理解文意。比较阅读通过比较不同作者或不同时期的文言文作品,可以发现语言表达的细微差别,加深理解。翻译技巧掌握基本句式结构了解并记忆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如主谓宾结构,有助于准确翻译句子成分。0102辨识并转换虚词文言文中虚词使用频繁,正确识别并转换成现代汉语中的相应词汇,是翻译的关键。03注意词类活用现象文言文中的名词、动词等词类常有活用现象,翻译时需根据上下文灵活处理。04理解并传达修辞手法文言文常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翻译时要理解其含义并用恰当的现代汉语表达。文章结构分析通过分析文言文的开头、发展、转折和结尾,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和作者的思路。识别文章的起承转合1通过阅读首尾段落和关键句,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主要观点。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2注意文言文中使用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理解其在文章中的作用和效果。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3文言文经典篇目第五章选文背景介绍作者简介01介绍《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的生平,突出其归隐田园、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历史背景02阐述《出师表》创作的历史背景,诸葛亮如何在三国时期蜀汉的艰难局势下撰写此文。文学地位03分析《岳阳楼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范仲淹如何通过此文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文章主旨提炼通过描绘理想化的桃花源,陶渊明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批判。《桃花源记》的乌托邦思想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了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以及自己作为辅臣的担当和责任感。《出师表》的忠诚与担当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强调了士人的社会责任感。《岳阳楼记》的忧乐观重要文段赏析陶渊明通过《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人们生活和谐的理想世界,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以诚挚的语言表达了对蜀汉的忠诚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范仲淹以岳阳楼为背景,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情怀。《岳阳楼记》的意境描绘《出师表》的忠诚表达《桃花源记》的理想境界文言文练习与测试第六章练习题设计文言文翻译题文言文改写题文言文阅读理解题文言文填空题设计翻译题,要求学生将文言文段落翻译成现代汉语,检验对文言词汇和句式的掌握。提供文言文句子,留出关键词汇空缺,让学生填写,以测试对文言文结构的理解。选取一段文言文,设计问题考察学生对文章主旨、人物关系及事件发展的理解。给出一段文言文,要求学生用现代汉语改写,考察对文言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及表达能力。测试题型举例要求学生将指定的文言文段落翻译成现代汉语,考察对文言词汇和句式的理解。文言文翻译题给出一段未加标点的文言文,让学生正确断句,检验对文言文结构的掌握。文言文断句题根据提示默写出特定的文言文句子或段落,测试记忆和书写能力。文言文默写题提供一篇文言文阅读材料,设置相关问题,考察学生的理解、分析和综合能力。文言文阅读理解题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