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文言文阅读
一、(2011南京一模)
乞者赵生传
苏辙
高安丐者赵生,敝衣蓬发,未尝沐洗,好饮酒,醉辄殴詈其市人。虽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
斥其过恶。故高安之人皆谓之狂人,不敢近也。然其与人遇,虽未尝识,皆能道其宿疾与其平生善恶。
以此,或日:“此非有道者耶?”
元丰三年,予谪居高安,时见之于途,亦畏其狂,不敢问。是岁岁墓,生来见予。予诘之曰:“生
未尝求人,今谒我,何也?”生日:“吾意欲见君耳。”
生尝告予:“吾将与君夜宿于此。”予许之.既而不至,问其故,日:“吾将与君游于他所,度君
不能无惊,惊或伤神,故不敢。”予曰:“生游何至?”曰:“吾常至太山下,所见与世说地狱同,君
若见此,归当不愿仕矣。”予日:“何故?”生日:“彼多僧与官吏。僧逾分,吏拳物故耳。”予日:
“生能至彼,彼人亦知相敬耶?”生日:“不然,吾则见彼,彼不吾见也。"因叹日:“此亦邪术,非
正道也。君能自养使气与性俱全,则出入之际,将不学而能,然后为正也。”予日:“养气请从生说为
之,至于养性奈何?”生不答。一日生笑曰:“尝问我养性,今有梦、觉之异,则性不全矣。”予矍然
异其言。自此知生非特挟术,亦知道者也.
生两目皆翳,视物不明。然时能脱翳见瞳子,碧色.尝自言生于甲寅,今一百二十七年矣。家本代
州,名吉。事五台僧,不能终,弃之,游四方。少年无行,所为多不法,与扬州蒋君俱学。蒋恶之,以
药毒其目,遂翳。
生喜禽鸟六畜,常以一物自随,寝食与之同。居兴国,声骏骡,为骡所伤而死。予闻有道者恶人知
之,多以恶言秽行自晦,然亦不能尽掩,故德顺时见于外。今余观赵生,鄙拙忿隘,非专自晦者也,而
其言时有合于道。
(选自《栾城集》,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岁岁莫,生来见予莫:通“暮”,年末
B.僧逾分,吏攀物故耳暴:糟蹋
C.自此知生非符挟术特:特别
D.居兴国,事骏骡畜:蓄养
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赵生是率性之人的一组是(3分)()
①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
②吾意欲见君耳
③此亦邪术,非正道也
④今有梦、觉之异,则性不全矣
⑤尝自言生于甲寅,今一百二十七年矣
⑥常以一物自随,寝食与之同
A.①③⑥B.①②⑥C.②④⑤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乞丐赵生本名吉,两眼有白内障,年少时品行不端,不很守法,经常蓬头垢面,好饮酒,酒醉
检学大教育’
“2陈辉语文课程中心•南京工作室
就打骂人,让人不敢亲近,因而被人毒伤了眼睛。
B.赵生夜游太山,见到许多生活在地狱中的僧人和官吏,认为作者见到一定会止息为官之心,怕他
心惊神伤,便没有带他一起去游玩。
C.作者贬居高安,起初不敢接近赵生;赵生主动上门拜见,与之探讨夜游太山、出入阴阳两界的“邪
术”与“正道”,使作者接受了他的“养气”之说。
D.文章描写了赵生各种异于常人的鄙俗、拙劣、忿恨、困窘的言行,指出他虽不善于掩饰自我,但
仍然是个持有“术”且懂得“道”的人。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虽未尝识,皆能道其宿疾与其平生善恶。(3分)
(2)不然,吾则见彼,彼不吾见也。(3分)
(3)予闻有道者恶人知之,多以恶言秽行自晦,然亦不能尽掩。(4分)
二、(2011南京二模)
《寓山注》序
祁彪佳
予家高士里,固山阴道上也•家旁小山,若有夙缘者,其名曰“寓”.往予童稚时,季超、止祥两
兄以斗粟多之。别石栽松,躬荷畚镭,手足为之卷服。予时亦捧士作婴儿戏.迨后余二十年,松渐高,
石亦渐古,季超兄辄弃去,余则委置于丛篁灌莽中。予自引疾南归,偶一过之,于二十年前情事,若有
感触焉者。于是卜筑之兴,遂孰不可遏,此开园之始末也。
卜筑之初,仅欲三五楹而止。客有指点之者,某可亭,某可榭,予听之漠然,以为意不及此。及于
徘徊数回,不觉问客之言,耿耿胸次。某亭、某榭,果有不可无者。前役未罢,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
异拔新,迫之而出。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便有别辟之境地,若为天开。以故兴愈鼓,
趣亦愈浓。朝而出,暮而归。祁寒盛暑,体粟汗淡,不以为苦。两年以来,橐中如洗。予亦病而愈,愈
而复病,此开园之痴癖也。
园尽有山之三面,其下平田十余亩,水石半之,室庐与花木半之。其他轩与斋类,而幽敞各极其致。
室与山房类,而高下分标共胜。与夫为桥、为榭、为径、为峰,参差点缀。大抵虚者实之,实者虚之;
聚者散之,散者聚之;险者夷之,至者险之。如良医之治病,攻补互投;如良将之治兵,奇正并用;如
名手作画,不使一笔不灵;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此开园之营构也。
园开于乙亥之仲冬,至丙子孟春,草堂告成,斋与轩亦已就绪。迨于中夏,经营复始,凡一百余日,
曲池穿牖,飞沼拂几,绿映朱栏,丹流翠壑,乃可以称园矣。此开园之岁月也。
至于园以外山川之丽,古称万壑千岩;园以内花木之繁,不止七松五柳.四时之景,都举泛月迎风;
三径之中,自可呼云醉雪。此予亦不暇缕述之矣。
(有改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兄以斗粟易之易:换取
B.于是卜筑之兴,遂热不可遏勃:兴起的样子
C.险者夷之,事者险之夷:使……平坦
2
D.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堪:堪称
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作者“卜筑之兴”的一组是(3分)()
①于二十年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
②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
③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
④朝而出,暮而归
⑤虚者实之,实者虚之
⑥曲池穿牖,飞沼拂几,绿映朱栏,丹流翠壑
A.①③⑤B.①©⑥C.(2X3)@D.(2X§)@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和家旁的寓山好像有夙缘,儿时哥哥在山中劳作,他也在旁边游戏,经历变故引病南归后,
偶过而有所感,便•步步将它兴建成景色优美的园林。
B.山园兴建之初,仅想造三五间房子,对客人的建议也漠然,但万壑千岩的丽景和哥哥未罢的工程
使作者兴趣愈发浓厚,不惧奇寒酷暑,耗尽了家财,建园成痴。
C.园中水石、花木互相映衬,桥、榭、径、峰参差点缀,轩斋深幽宽敞极尽情趣,各类房屋各显其
妙;园内外的景色,赏心悦目,令人陶醉。
D.文章从“始末”“痴癖”“营构”“岁月”等方面介绍开园的过程,虽然每节各述一个方面,但
“兴”“趣”贯穿始终,各节叙事互为补充,似断实连。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剔石栽松,躬荷畚锚,手足为之脱胀。(3分)
(2)客有指点之者,某可亭,某可榭。(3分)
(3)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此开园之营构也。(4分)
三、(2011年海安中学模拟)
沈伦,字顺仪,开封太康人。少习《三礼》,以讲学自给。(后)周显德初,太祖(赵匡胤)胡同
州节度,宣徽使咎居润与伦厚善,荐于太祖,留幕府。太祖继领滑、许、宋三镇,皆号从事,掌留后财
货,以廉闻。及受周禅,召为户部郎中。
奉使吴越归,奏修富十数事,皆从之。道出扬、泗,属岁饥,民多死,郡长吏白于伦日:“郡中军
储尚百余万斛,傥贷于民,至秋复收新粟。如此则公私俱利,非公言不可。”还具以白。朝论沮之日:
“今以军储振饥民,若荐饥无征,孰任其咎?”太祖以问,伦曰:“国家以縻粟济民,自当召和气,致丰
稔,岂复有水旱耶?此当决于宸哀。”太祖即命发原贷民。
建隆三年,迁给事中。王师伐蜀,用为随军水陆转运使。王全斌、崔彦进之人成都也,竞取民家玉
帛子女,伦独居佛寺,饭蔬食,有以珍异奇巧物为献者,伦皆拒之。东归,箧中所有,才图书数卷而已。
先是,伦第癖陋,处之晏如。时权要多冒禁市巨木秦、陇间,以营私宅,及事败露,皆自启于上前.
伦亦尝为母市木营佛舍,因奏其事。太祖笑谓曰:“尔非逾矩者。”知其未葺居第,因遣中使按图督工
为治之。伦私告使者,愿得制度狭小。使者以闻,上亦不违其志。
巡学大教育’
“2陈辉语文课程中心•南京工作室
伦清介醇谨,好释氏,信因果。尝盛夏坐室中,恣蚊蝴嗜其肤,童子秉筵(扇子)至,辄叱之,冀
以徼福。在相位日,值岁饥,乡人假粟者皆与之,殆至千斛。岁余尽焚其券.微时娶阎氏,无子,妾田
氏生继宗.雍熙四年,卒,年七十九。赠侍中。
(选自《宋史•沈伦传》)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赵匡胤)领同州节度领:统率,率领
B.皆号从事署:委任
C.奏便宜十数事便宜:因利乘便,见机行事
D.愿得制摩狭小制度:规章,办法
2.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现沈伦“清廉爱民”的一组是(3分)()
①奉使吴越归,奏便宜十数事,皆从之
②国家以縻粟济民,自当召和气……
③郡中军储尚百余万斛,傥贷于民,至秋复收新粟
④伦独居佛寺,饭蔬食
⑤有以珍异奇巧物为献者,伦皆拒之
⑥岁余尽焚其券
A.①②④B.①③⑤C.③⑤⑥I).②④⑥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沈伦年轻忖学习《周礼》《仪礼》《礼记》,以讲学谋生,后因人举荐,逐步为官,最终官至宰
相。
B.沈伦来自社会底层,对人民的疾苦有深切的了解,当他发现百姓闹饥荒时,便采纳了他人的意见,
请求皇上动用军粮,开仓济民,并且力排众议,拯救了天下苍生.
C.沈伦年少好学,后随军作战期间,仍爱惜图书,因此他日后信奉佛教,拒绝童子的热情服务,希
望以此积德求福。
D.沈伦对住宅低矮毫不在意,但为了母亲也曾购买木材建造佛舍,皇帝并未因此责备他,反而派人
为他修建住宅,皇帝对他的恩遇由此可见一斑。
4.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以军储振饥民,若荐饥无征,孰任其咎?(3分)
(2)先是,伦第癖陋,处之晏如。(3分)
(3)在相位II,值岁饥,乡人假粟者皆与之,殆至千斛。(4分)
四、(2011金陵中学四模)
与友人论门人书
顾炎武
伏承来教,勤勤恳恳,闵其年之衰暮,而悼其学之无传,其为意甚盛.然欲使之效曩(ndng)者二
三先生,招门徒,立名誉,以光显于世,则私心有所不愿也。若乃西汉之传经,弟子常千余人,而位富
者至公卿,下者亦为博士,以名其学,可不谓荣欤,而班史乃断之曰:“盖禄利之路然也。”故以夫子
4
之门人,且学干禄。子曰:“三年学,不至于爷,不易得也。”而况于今日乎?
今之为禄利者,其无藉于经术也审矣。穷年所习不过应试之文,而问以本经,犹茫然不知为何语,
盖举唐以来帖括8之浅而又废之.其无意于学也,传之非一世矣,匆I纳费之例行,而目不识字者可为郡邑
博士!惟贫而不能徒业者,百人之中尚有一二。读书而又皆躁竞之徒,欲速成以名于世,语之以五经则
不愿学,语之以白沙、阳明之语录,则欣然矣,以其袭而取之易也。其中小有才华者,颇好为诗,而今
日之诗,亦可以不学而作.吾行天下见诗与语录之刻,堆几积案,殆于瓦釜雷鸣,而了之以二南、雅颂
之义,不能说也。于此时而将行吾之道,其谁从之?“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毅率。”
若徇众人之好而自贬其学,以来天下之人,而广其名誉,则是栏道以从人,而我亦将有所不暇。惟是斯
道之在天下,必有时而兴,而君子之教人有私淑艾者,虽去之百世而犹若同堂也。所著《日知录》三十
余卷,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惟多写数本以贻之同好,庶不为恶其害己者之所去,而有王者起,得以
酌取焉,其亦可以毕区区之愿矣。
夫道之污隆,各以其时,若为己而不求名,则无不可以自勉。鄙哉彼役所以异于今之先生者如此。
高明何以教之!
【注】帖括:唐宋科举士子为对付科举死记硬背经书的一种方法。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年学,不至于谷。谷:俸禄
B.其无藉于经术也审矣。审:明白
C.而叩之以二南、雅颂之义。叩:考查
D.则是枉道以从人。枉:歪曲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顾炎武不招徒授学的原因的一组是(3分)()
①夫子之门人,且学干禄。②今之为禄利者,其无藉于经术也审矣。
③其无意于学也,传之非一世矣.④读书而又皆躁竞之徒。
⑤今日之诗,亦可以不学而作。⑥君子之教人有私淑艾者。
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③⑥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炎武看到从孔子那时一直到他所在的时代,就没有真正肯专心向学的人,于是他没有接受友人
招收门徒的建议。
B.顾炎武坚信只要有真学问,后来总会有同心相印的人出现,彼此哪怕相距百世之久也会像是同在
一室似的近亲。
C.顾炎武在阐明自己不愿招收门徒的同时、还表明了自己的心愿与追求。显示了他不甘随波逐流务
求虚名的人品。
D.援引典故、列举事实、巧作类比,笔法灵活,说理充分,可以说是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最显著的特
色。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闵其年之衰暮,而悼其学之无传,其为意甚盛。(3分)
(2)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段率。(3分)
(3)惟多写数本以贻之同好,庶不为恶其害己者之所去。(4分)
会就翡肓
陈辉语文课程中心•南京工作室
五、(2011盐城中学一模)
韩雍传
韩雍,字永熙,长洲人,以才略称。录囚南畿,砌山教谕某笞膳夫,膳夫逃匿,父诉教谕杀其子。
既诬服,雍踪迹得之,白其冤。
十三年冬,处州贼叶宗留自福建学江西,官军不利,诏雍及镇守侍郎杨宁督军民协守。会福建巡按
御史汪澄牒邻境会讨贼邓茂七,俄以贼议降,止兵。雍曰:“贼果降,退未晚也。”趋进,贼已叛,澄
坐得罪死。天顺初,宁王以前憾劾其擅乘肩舆诸事,下狱,夺官.寻复为右佥都御史,佐寇深理院事。
宪宗立,坐学士钱溥累,贬浙江左参政。广西瑶、僮流剽广东,残破郡邑牛遍。成化元年正月大发
兵,拜都督赵辅为总兵官,兵部尚书王城日:“韩雍才气无双,平贼非雍莫可。”乃改雍左佥都御史,
磬理军务。先是,编修邱潘上书大学士李贤,言贼在广东者宜驱,在广西者宜困,请令游击将军和勇率
番骑趋广东,而大军直趋广西,分兵扑灭,贤善之。雍曰:“当全师直捣大藤峡,巢穴既倾,余迎刃解
耳。舍此不图,而分兵四出,所谓救火而嘘之也.“众曰"善.“
雍等至桂林,斩失机指挥李英等四人以御。按地图与诸将议日:“贼以修仁、荔浦为羽翼,当先收
二县以孤贼势。”乃督兵十六万人,先破修仁贼,穷追至力山,擒千二百余人。
十月至潺州,延问父老,皆曰:“峡,天险,不可攻,宜以计困。"雍日:“峡延广六百余里,安
能使困?兵分则力弱,师老则财匮,贼何时得平?吾计决矣。”遂长驱至峡口。儒生、里老数十人伏道
左,愿为向导。雍见即骂曰:“贼敢绐我!"叱左右缚斩之,左右皆愕。既缚,而袂中利刃出。推问,
果贼也。贼魁侯大狗等大惧,立栅南山,多置滚木、镖枪、药弩拒官军。官军诱贼发矢石,度且尽,雍
躬督诸军缘木攀藤上。别遣壮士从间道先登,据山顶举炮。贼不能支,遂大败。
雍疾恶严,故虽令行禁止,民得安堵,而谤议亦易起。两广人念雍功,为立祠祀焉。
(《明史•韩雍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处州贼叶宗留自福建犯江西.犯:危害
B.残破郡邑阳遍殆:几乎
C.掣理军务赞:暂时
D.斩失机指挥李英等四人以御徇:示众
2.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韩雍有“才略”的一组是(3分)()
①雍曰:“贼果降,退未晚也。”趋进,贼已叛,澄坐得罪死
②韩雍才气无双,平贼非雍莫可
③贼以修仁、荔浦为羽翼,当先收二县以孤贼势
④雍等至桂林,斩失机指挥李英等四人以徇
⑤雍见即骂曰:“贼敢绐我!"叱左右缚斩之,左右皆愕
⑥官军诱贼发矢石,度且尽,雍躬督诸军缘木攀藤上
A.①③④B.①②⑤C.③⑤⑥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扬山教谕某人鞭打膳夫,膳夫逃跑,膳夫的父亲告发教谕杀了他的儿子,教谕已经无辜服罪,韩
雍跟踪而得到膳夫,洗清教谕的冤屈。
B.广西的瑶人和僮人流窜到广东劫掠,丘浚与韩雍的灭贼方法不同,李贤赞同丘浚的方法,反对韩
6
雍的观点,但大家都认为韩雍的意见好。
C.听说官军要攻打月州,贼首侯大狗等大为恐惧,在南山竖立栅栏,准备很多滚木、标枪、涂毒的
弓箭来抗拒官军,但仍然被韩雍打得大败。
D.韩雍痛恨罪恶,因此虽然令行禁止,百姓安居,然而对他的毁谤、非议也容易产生。但两广的
百姓怀念韩雍的功绩,并建立祠堂纪念他。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宁王以前憾劾其擅乘肩舆诸事,下狱,夺官。(4分)
(2)舍此不图,而分兵四出,所谓救火而嘘之也。(3分)
(3)兵分则力弱,师老则财匮,贼何时得平?(3分)
六、(2011盐城中学二模)
兵部员外郎马君墓志铭
王安石
马君讳遵,字仲涂,世家饶州之乐平。举进士,自礼部至于廷,书其等皆第一.守秘书省校书郎,
知洪州之奉新县,移知康州。当是时,天子安置大臣,欲有所为,求才能之士以察诸路,而君自大理寺
丞除太子中允、福建路转运判官。以忧不赴,忧除,知开封县,为江淮荆湖两浙制置发运判官。于是君
为太常博士,朝廷方尊宠其使事以监六路,乃以君为监察御史,又以为殿中侍御史,遂为副使。已而还
之台,以为言事御史。至则弹宰相之为不法者,宰相用此罢,而君亦以此出知宣州。至宣州一日,移京
东路转运使。又还台为右司谏,知谏院。又为尚书礼部员外郎兼侍御史勺杂事,同判流内铃。数言时政,
多听用。始君读书,即以文辞辩丽称天下,及出仕,所至号为辨治,论议条唐,人反覆之而不能穷。平
居颓然,若与人无所谐,及遇事,有所建则必得其所守。开封常以权豪请托不可治。客至有所请,君辄
善遇之无所拒。客退,视其事:断以法。居久之,人知君之不可以私属也,县遂无事。及为谏官、御史,
又能如此。于是士大夫叹曰:“马君之智,盖能时其柔刚以有为也。”嘉祐二年,君以疾求罢职以出,
至五六,乃以为尚书吏部员外郎、直龙图阁,犹不许其出。某月某甲子君卒,年四十七.天子以其子某
官某为某官,又官其兄子持国某官。以某年某月某甲子葬君信州之弋阳县归仁乡里沙之原。君故与予善。
予常爱其智略,以为今士大夫多不能如,惜其不得尽用,亦其不幸早世,不终于贵富也•然世方惩尚贤
任智之弊,而操成法以一天下之士,则君虽寿考且终于贵富,其所畜亦岂能尽用哉?呜呼,可悲也已。
既葬,夫人与其家人谋而使持国来以请目:“愿有纪也,使君为死而不朽。”乃为之论次,而系之以辞。
(有删节)
L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子里置大臣更:更换
B.兼侍御史期杂事知:主管
C.视其事:断以法•:一次
D.君故与予春善:友善
2.下列句子中分别表现马遵文才出众、正直无私的的一项是(3分)()
A.①举自礼部至于廷,书其等皆第一②至则弹宰相之为不法者
检学大教育’
“2陈辉语文课程中心•南京工作室
B.①数言时政,多听用②客退,视其事一断以法
C.①始君读书,即以文辞辩丽称天下②乃以为尚书吏部员外郎、直龙图阁
D.①以为今士大夫多不能如②愿有纪也,使君为死而不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遵参加进士科考试,从礼部试到廷试,都获得第一等第;受到天子器重,出任福建路转运判官。
B.马遵任职御史台言事御史时,刚正无私,一到任就弹劾不守法的宰相,因此被外放担任宣州知府。
C.马遵平日委靡不振,遇到大事却坚持操守,客人有所请托,他当面不拒绝,论处事情却完全依法。
D.马遵在世时得以尽情施展自己才能,赢得作者的厚爱,故其家人提出作铭要求后,作者当即答应。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至则弹宰相之为不法者,宰相用此罢(3分)
(2)居久之,人知君之不可以私属也,县遂无事(4分)
(3)则君虽寿考且终于贵富,其所畜亦岂能尽用哉?(3分)
七、(2011扬州三模)
李贺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薄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噱、
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小奚奴,骑
距融,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日:“是
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
乎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
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
吉了不能读,数下榻叩头,言:“阿母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
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嘴
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承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
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
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四年,位不过奉礼太常,当世人亦多排挨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
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能苦吟黑书疾:快速
B.恒丛小奚奴,骑距喉从:使……跟从
C.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率:全都
D.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靠死竟:居然
2.作者与杜牧一样“状长吉之奇甚尽”,下列各组句中,全都直接表现这一-写作特点的一组是(3分)
8
()
①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②恒从小奚奴骑距肘,背一古破锦囊
③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④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
⑤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⑥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A.①(§)③B.①②⑤C.③④⑤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愈最早了解李贺才华,杜牧曾为李贺集写序并详细描写他的奇异之处。李商隐依李贺之姊所叙
写下本文,主要掇取轶事遗闻,有别于史传写法。
B.李贺的诗歌创作往往心有所感,援笔即书,从不先得题然后为诗,而是思量牵合、规定程限。诗
作完成后常常弃置不再过问,所以,他的许多作品没有流传下来。
C.绯衣人召李贺白日升仙的记载,虽然虚妄怪诞,但是作者言之凿凿,既表现了对李贺英年早逝的
悲哀,也为这位旷世奇才的诗人的去世渲染了奇幻色彩。
D.末段抒发了对李贺的惋惜和同情,其中亦有借题发挥之意。对自己命运和遭遇的感愤、慨叹,也
隐约曲折地表达出来。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3分)
(2)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3分)
(3)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4分)
八、(20H镇江模拟)
臧洪字子源,广陵射阳人也。董卓杀帝,图危社稷,洪说广陵太守张超日:“明府历世受恩,兄弟
并据大郡,今贼臣未息,此诚天下义烈报恩效命之秋也。今郡境尚全,吏民殷富,若动袍鼓,可得二万
人,以此诛除国贼,为天下倡先,义之大者也。”超然其言,与洪西至陈留,见兄邈计事。邈亦素有心,
会于酸枣,邈谓超曰:“闻弟为郡守,政教威恩,不由己出,动任臧洪,洪者何人?”超日:“洪才略
智数优超,超甚爱之,海内奇士也。”邈即引见洪,与语,大异之。”之于刘兖州公山、孔豫州公绪,
皆与洪亲善。乃设坛场,方共盟誓,诸州郡更相让,莫敢当,咸共推洪。洪乃升坛操盘欲血而盟,洪辞
气慷慨,涕泣横下,闻其言者,虽卒伍厮养,莫不激扬,人思致节。
超遣洪诣大司马刘虞谋,值公孙瓒之难,至河间,遇幽、冀二州交兵,使命不达.而袁绍见洪,又
奇重之,与结好。会青州刺史焦和卒,绍使洪领青州以抚其众。洪在州二年,群盗奔走。绍叹其能,徙
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
太祖围张超于雍丘,超言:“唯恃臧洪,当来救吾。”众人以为袁、曹方睦,而洪为绍所表用,必
不败好招祸,远来赴此。超日:“子源,天下义士,终不背本者,但恐见禁制,不相及逮耳.”洪闻之,
果徒跣号泣,并勉所领兵,又从绍请兵马,求欲救超,而绍终不听许。超遂族灭。洪由是怨绍,绝不与
通。绍兴兵围之,历年不下。绍令洪邑人陈琳书与洪,喻以祸福,玄以恩义。洪答目:足下徼利于境外,
臧洪授命于君亲。子谓余身死而名灭,仆亦笑子生死而无闻焉,悲哉!
绍见洪书,知无降意,增兵急攻.城中粮谷以尽,外无强救,洪自度必不免,呼吏士谓曰:“袁绍
检学大教育
“2陈辉语文课程中心•南京工作室
无道,所图不轨,且不救洪郡将。洪于大义,不得不死。今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败,将妻子出.”
将吏士民皆垂泣日:“明府与袁绍本无怨隙,今为本朝郡将之故,自致残困,吏民何忍当舍明府去也!”
初尚掘鼠煮筋角,后无可复食者。主簿启内厨米三斗,以为糜粥,洪叹日:“独食此何为!”使作薄粥,
众分饮之。城陷,绍生执洪。绍素亲洪,盛施帏幔,大会诸将见洪。洪终不服。
(选自《三国志》有删改)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贼臣未果枭:消灭
B.蒙之于刘兖州公山致:送达,引荐
C.并他所领兵勒:率领
D.事以恩义责:责任
2.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臧洪“讲义气”的一项是(3分)()
①唯恃臧洪,当来救吾②乃设坛场,方共盟誓
③洪由是怨绍,绝不与通。④从绍请兵马,求欲救超
⑤盛施帏幔,大会诸将见洪⑥使作薄粥,众分饮之
A.①③④B.③④⑥C.②③⑥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董卓杀了汉灵帝,危及社稷,臧洪游说张邈起兵反董,张超和其兄长张邈等人与臧洪盟誓。
B.众人认为袁绍与曹操的关系非常密切,而臧洪又被袁绍所重用,•定不会自毁前程,空自遭来祸
患而远来赴难。
B.臧洪起初受到袁绍赏识,并任命担任青州刺史,任内整肃治安,叛贼莫不逃得远远的,袁绍叹服
臧洪的才干,将他调职为东郡太守。
D.臧洪与士兵和城中居民死守城池,粮草已尽,又无援兵,臧洪与将吏士民同甘共苦,直至被捕。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邈即引见洪,与语,大异之。(3分)
(2)子源,天下义士,终不背本者,但恐见禁制,不相及逮耳。(3分)
(3)今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败,将妻子出。(4分)
九、(2011南京、盐城三模)
书关桥老僧事
朱辰应
里巷之侠,有尺寸之长,则思自表见于世。予读徐丈学观所传关桥老僧事至奇,厚溷迹浮屠以老,
何与?予考其行,盖亦失志于时者之所为也。呜呼!有明之季,戎政不修,而御下过急,试一不效,即
从而弃之。既已无所归,则往往颓坠放废,老憎殆其流欤?惜乎老僧英略武备,仅见于关桥,而社稷已
堕壤矣。
关桥吾禾郡治东南之通衢也。崇桢间,者僧偕其徒结庐驻锡,气昂藏,不善作缁流态。常终日危坐,
有过之者,瞠目不起。问其出处,笑不应。乡之人多忽之。
10
顺治二年秋,大兵南下,游骑及关桥。老僧出所持杖,荷以前,负桥而立.骑至,厉声叱之,不退.
乃引弓射,三射,三握其铁,兵刃交进,鼓声四起。老僧迎锋前敌,击杀数十人,骑皆咋舌惊去,戒弗
犯。当是时,举乡人扶老携幼,狐兔窜伏,从苇茅中探首窃望.遥见老僧出门前斗时,旌旗蔽空,甲盾
森列,奋身搏战于白刃中,闪烁腾伏,左右冲突,所向莫当,乡之男妇,罔弗战栗流汗,拊手叫号。直
是无问知与不知,始叹老僧固非常人也。既免,各归家,率老幼然香礼拜,老僧笑不纳。
后数年,老僧出访名山,竟不知所终。或曰:“老僧尝自号海涵,谓其徒日月照。精拳棍,类少林
家数。”或曰:“人尝从老僧游,道遇官兵,急不及避。佟营帅传人见帐中,握手泣下,劳苦如平生。
窃听其语,若故为军官者,终莫得其真。”徐丈云。
予既慨老僧溷迹浮屠,不无表见于世,而复惜徐丈有文,而行之不远也。爰节次纪之,以备外史氏
采择。
(选自《清谷文钞》,有改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廖溷迹浮屠以老顾:但、不过
B.而御下过急御:任用
C.俄营帅传入见帐中俄;忽然
D.不享表见于世克:能够
2.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老僧“英略武备”的一组是(3分)()
①常终日危坐,有过之者,瞠目不起
②老僧出所持杖,荷以前,负桥而立
③老僧迎锋前敌,击杀数十人
④奋身搏战于白刃中,闪烁腾伏,左右冲突
⑤乡之男妇,罔弗战栗流汗,拊手叫号
⑥精拳棍,类少林家数
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④⑥D.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末不整治军政,朝廷用人无方,致使许多英才颓废跑落,老僧原来是军官,虽混迹于僧侣之中,
但不同于稍有一点长处就想在世人面前表现的一般里巷侠客。
B.顺治年间,清兵南下,面对游骑的呵斥与多次射击,老僧独立关桥,搏杀迎击,所向无敌,使游
骑惊恐地离去,百姓最终免遭战祸,各自归家。
C.老僧是“至奇”之人:带着徒弟筑屋修行,行为却不同于一般僧人,问他出处,笑而不应;击退
清军后对乡里老幼的焚香叩拜,也笑而不纳;后来出访名山,不知所终。
D.作者读了徐学观老人所记载的关桥老僧的事略,叹息徐氏之文流传不广,于是查考老僧行迹,加
以删改编写,来准备给野史编写者采纳选用。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予考其行,盖亦失志于时者之所为也。(3分)
(2)举乡人扶老携幼,狐兔窜伏,从苇茅中探首窃望。(4分)
(3)自是无问知与不知,始叹老僧固非常人也。(3分)
会怒患肓
陈辉语文课程中心•南京工作室
十、(2011南京调研)
未至井隆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草山而望赵军,诫日:
“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飨,日:“今日破赵会食!”
诸将皆莫信,佯应曰:“诺。”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
恐吾至阻险而还。”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堂大将之旗鼓,鼓行出
井隆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
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
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
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信乃令军中毋杀广
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诸将茗首虏,毕贺,因问信日:“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令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日破赵会
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日:“此在兵法,辱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
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
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日:“善。非臣所及也。”
([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平日学问)寄食受辱时,揣摩已久,其逢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皆本于平日学问,非以
危事尝试者。信书虽不传,就本传所载战事考之,可见其纯用权谋,所谓出奇设伏变诈之兵也.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信建大将之旗鼓建:建造
B.诸将旗首虏效:呈献
C.此在兵法,题诸君不察耳顾:只是
D.其浮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连:统率
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韩信用兵“用权谋”的一组是(3分)()
①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②令其裨将传飨,曰:“今日破赵会食!”
③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④于是信、张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
⑤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⑥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
A.①②⑤B.③⑤⑥C.①③④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信先选轻骑持汉红旗隐蔽山上,乘机更换旗帜扰乱赵军军心;又背水布阵,迫使汉军殊死作战,
置之死地而后生,取得胜利。
B.诸将对韩信反常规背水布阵,并说今II破赵会餐不信服,所以对他的命令阳奉阴违,胜利后经韩
信解释,佩服不已。
C.赵军事先占据便利形势,看见汉军阵形后大笑轻敌,在韩信等佯弃鼓旗逃走后又空壁逐利,中计
丢失军营,大乱而败。
D.井除口之战,韩信能根据敌我双方的形势,活用兵法,取得胜利,所以,他虽没有兵书传世,仍
可考察出他善用“变诈之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2
(1)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3分)
(2)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4分)
(3)皆本于平日学问,非以危事尝试者。(3分)
H-一、(2011如皋、海安调研)
徐文长传
[明]袁宏道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豕奇,屡试辄蹶。
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3威
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有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
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
谈兵多巾,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巢®,恣情山水。故其为诗,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
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摸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
曾之流亚也,文长既攀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怒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
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
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余同年有官越者,托
以钞录,今未至。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日: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
虽然,胡公间世④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
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生尝寄
予书日:“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
奇也!悲夫!
(选文有删节)
【注】①明代经过省各级考试录取为府、州、县学的生员,统称诸生。②胡宗宪总督南直隶、浙、闽军
务。③明世宗嘉靖皇帝的陵墓,古时常用陵墓名来称谓该皇帝。④曲糜:酒母,代指酒。⑤韩、曾,指
韩愈、曾巩;流亚,同一类人物。⑥间世:间隔几世。古称三十年为一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寥奇,屡试辄蹶数:礼数
B.议者岁之刘真长、杜少陵云方:把……比作
C.好奇计,谈兵多中中:切中要害
D.文长既常不与时调合雅:平素,向来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徐文长恃才自傲、狂放不羁品质的一组是(3分)()
①奇其才,有国士之目②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
检学大教育’
“2陈辉语文课程中心•南京工作室
③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④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怒之
⑤显者至门,或拒不纳⑥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
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⑥D.②©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文长恃才自傲,性格狂放不羁,因而不容于世俗,政治上很不得志。
B.文长既然在官场上不得志,于是以饮酒来放纵自己,纵情山水。对当时的所谓文坛领袖,他一概
加以愤怒的抨击,所以他虽然与韩愈、曾巩•样,是一流的文章家,但他的名声也只局限在家乡
浙江一带。
C.晚年的徐文长对世道愈加愤恨不平,所以疯癫也更加厉害了,最终因为病情加重,带着对世道的
愤恨离开了人世。
D.本文既有对徐文长的高度推崇,也有最深切的同情,同时也揭露了封建制度对人才的摧残。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介胄之土,膝语蛇行,不敢举头。(3分)
(2)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4分)
(3)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钞录,今未至。(3分)
十二、(2011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一模)
帆山子传
[清]袁枚
真州有逸人日帆山子,姓员,名烟,字周南。帆山子,其别号也。性逋宕不羁。读经书悉通晓,卒
不为先儒所囿。尝日:“汉儒泥器而忘道,宋儒舍情以言性,皆误也。或下一令日:途遇彼姝,平视者
笞,受笞者必多;又下一令日:归家能殴兄妹者赏,受赏者必少.何也?一情中所有,一情中所无也。
善为学者,务究大义而顺人情以设教。”其持论快例,大率类是。余每至祁江,必招与俱。帆山知余之
好之也,扼腕而谈,汩汩如倾河.尤长于说往事,叙先贤读尊。凡可喜可愕,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分子生物学与植保生物技术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伊春职业学院《商务英语阅读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扬州市邗江区2025届小升初数学预习模拟卷含解析
- 潍坊科技学院《机械制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科技学院《水产品加工与贮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新媒体产品设计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昆玉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专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工程学院《移动应用开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华中农业大学《武术表演》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沙文创艺术职业学院《建筑工程事故的诊断与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GB/T 26480-2011阀门的检验和试验
- GB/T 10923-2009锻压机械精度检验通则
- GA/T 1356-2018国家标准GB/T 25724-2017符合性测试规范
-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课件
- 强夯监理实施细则
- 2022邮储银行综合柜员(中级)理论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多选题)
- 《财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管理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角形的外角》优秀课件
- 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研究课件
- 鹌鹑蛋脱壳机的设计
- 项目管理进度表模板(全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