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初三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绵阳初三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绵阳初三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绵阳初三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绵阳初三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绵阳初三考试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

1.下列关于物理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的作用效果

B.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

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伽利略发现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下列关于化学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氧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氧气和水的形式存在

C.碳元素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D.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3.下列关于生物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B.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分子中

C.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产生能量的过程

D.有性生殖是生物体繁殖的主要方式

4.下列关于地理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B.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

C.大陆漂移假说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D.我国领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位

5.下列关于历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D.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

6.下列关于数学的应用题正确的是:

A.若a、b是方程x²+2ax+a²=0的两根,则a+b=0

B.若a、b是方程x²-2ax+a²=0的两根,则a²=b²

C.若a、b是方程x²+2x+b=0的两根,则a+b=2

D.若a、b是方程x²-2x+b=0的两根,则a²=b²

7.下列关于语文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B.《三国演义》是明代作家罗贯中所著

C.《水浒传》是明代作家施耐庵所著

D.《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著

8.下列关于英语单词的拼写正确的是:

A.tomorrow-tomorow

B.yesterday-yesterdy

C.today-today

D.tomorrow-tomorow

9.下列关于物理量的单位正确的是:

A.力的单位是牛顿(N)

B.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

C.时间的单位是秒(s)

D.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

10.下列关于化学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氢气-H2

B.氧气-O2

C.氮气-N2

D.氢氧化钠-NaOH

11.下列关于生物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具有细胞壁

B.植物细胞具有细胞核

C.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的分界线

D.细胞质内含有各种细胞器

12.下列关于地理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我国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C.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南北差异明显

D.我国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

13.下列关于历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

B.汉武帝时期,我国开始实行科举制度

C.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

D.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出现了“两宋文化”

14.下列关于数学的应用题正确的是:

A.若a、b是方程x²-2ax+a²=0的两根,则a²=b²

B.若a、b是方程x²+2ax+a²=0的两根,则a+b=2

C.若a、b是方程x²-2x+b=0的两根,则a²=b²

D.若a、b是方程x²+2x+b=0的两根,则a+b=2

15.下列关于语文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B.《三国演义》是明代作家罗贯中所著

C.《水浒传》是明代作家施耐庵所著

D.《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著

16.下列关于英语单词的拼写正确的是:

A.tomorrow-tomorow

B.yesterday-yesterdy

C.today-today

D.tomorrow-tomorow

17.下列关于物理量的单位正确的是:

A.力的单位是牛顿(N)

B.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

C.时间的单位是秒(s)

D.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

18.下列关于化学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氢气-H2

B.氧气-O2

C.氮气-N2

D.氢氧化钠-NaOH

19.下列关于生物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具有细胞壁

B.植物细胞具有细胞核

C.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的分界线

D.细胞质内含有各种细胞器

20.下列关于地理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我国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C.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南北差异明显

D.我国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这是造成昼夜更替的原因。()

2.氢是宇宙中最轻的元素,同时也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

3.人体内含有60多种元素,其中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是主要的常量元素。()

4.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是通过DNA分子传递给后代的。()

5.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一年,这个周期内地球会发生四季变化。()

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是主体民族。()

7.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争霸,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

8.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郡县制,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

9.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10.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出现了“两宋文化”的盛况。()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2.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简述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4.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论述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其在当今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试卷答案如下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

1.BCD

解析思路: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的作用效果,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伽利略发现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ABCD

解析思路:氢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氧气和水的形式存在,碳元素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3.ABCD

解析思路: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分子中,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产生能量的过程,有性生殖是生物体繁殖的主要方式。

4.ABCD

解析思路: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大陆漂移假说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我国领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位。

5.ABCD

解析思路: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

6.ABCD

解析思路:根据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a²=b²,a+b=2,a²=b²,a+b=2。

7.ABCD

解析思路:《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三国演义》是明代作家罗贯中所著,《水浒传》是明代作家施耐庵所著,《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著。

8.CD

解析思路:today的拼写正确,tomorrow和yesterday的拼写错误。

9.ABCD

解析思路:力的单位是牛顿(N),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时间的单位是秒(s),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

10.ABCD

解析思路:氢气、氧气、氮气的化学式分别为H2、O2、N2,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OH。

11.ABCD

解析思路: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植物细胞具有细胞核,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的分界线,细胞质内含有各种细胞器。

12.ABCD

解析思路: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气候类型多样,南北差异明显,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

13.ABCD

解析思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汉武帝时期,我国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出现了“两宋文化”的盛况。

14.ABCD

解析思路:根据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a²=b²,a+b=2,a²=b²,a+b=2。

15.ABCD

解析思路:《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三国演义》是明代作家罗贯中所著,《水浒传》是明代作家施耐庵所著,《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著。

16.CD

解析思路:today的拼写正确,tomorrow和yesterday的拼写错误。

17.ABCD

解析思路:力的单位是牛顿(N),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时间的单位是秒(s),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

18.ABCD

解析思路:氢气、氧气、氮气的化学式分别为H2、O2、N2,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OH。

19.ABCD

解析思路: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植物细胞具有细胞核,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的分界线,细胞质内含有各种细胞器。

20.ABCD

解析思路: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气候类型多样,南北差异明显,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

解析思路: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这是造成昼夜更替的原因。

2.√

解析思路:氢是宇宙中最轻的元素,同时也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

3.√

解析思路:人体内含有60多种元素,其中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是主要的常量元素。

4.√

解析思路: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是通过DNA分子传递给后代的。

5.√

解析思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一年,这个周期内地球会发生四季变化。

6.√

解析思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是主体民族。

7.√

解析思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争霸,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

8.√

解析思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郡县制,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

9.√

解析思路: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10.√

解析思路: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出现了“两宋文化”的盛况。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个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或者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其意义在于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为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

2.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植物通过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如葡萄糖)和氧气。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包括:为植物提供能量和有机物质,是地球上生物能量流动的起点,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3.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江南、华南地区,特点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台湾南部和云南南部,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季节性变化明显。

4.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设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修筑长城,焚书坑儒等。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但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和文化的大破坏。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特点包括: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