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如今更光荣教学设计-高中下学期主题班会_第1页
劳动如今更光荣教学设计-高中下学期主题班会_第2页
劳动如今更光荣教学设计-高中下学期主题班会_第3页
劳动如今更光荣教学设计-高中下学期主题班会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班会课】劳动如今更光荣班会背景理论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同时,八荣八耻中提出,“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承担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往往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部分学生在学校劳动中敷衍逃避,在家中父母代劳,劳动意识淡薄,劳动技能低下。班会目标认识目标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劳动不分贵贱,劳动创造生活。情感目标能够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劳动的光荣,热爱劳动,主动劳动。行为目标完成力所能及的劳动,高效劳动,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班会准备人员准备(1)全班50人,分为7组,每组7-8人;(2)微视频拍摄及剪辑3人。(3)诗歌朗诵6人。(4)情景表演4人。(5)辩论赛8人。(6)劳动方案设计评委,每组派出1人。(7)班会记录、摄影各1人。材料准备(1)微视频(2分钟)(2)调查报告1份。(3)劳动故事图片10张。(4)诗歌朗诵背景音乐4首。(4)劳动方案设计奖状1张。(5)假期社会实践照片4张。班会过程忧现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1.微视频:(1)教室里:课桌抽屉杂乱无章,上课前找一本书手忙脚乱。(2)宿舍区:住宿生每周回家一次,大包小包的脏衣服背回家。(3)家庭中:父母盛好了早饭,一遍一遍呼唤孩子起床。2.小调查:通过调查,发现高中生劳动现状不容乐观。多数高中生在家庭中缺少必要的劳动训练。“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依赖父母,由依赖产生惰性,惰性形成惯性。劳动态度不端正,劳动能力缺乏。在学校劳动中效率不高,手忙脚乱。明思想: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1.讲述劳动故事(配图)——劳动不分贵贱(1)南京大学43岁的保洁阿姨吴立娣,因为在宿舍楼画黑板报,把南大校门口画出3D效果而走红。吴阿姨担任宿舍保洁7个年头,星空、校园、寄语等黑板报她手到拈来。同学们大呼:太专业!(2)习近平总书记:日理万机,依然坚持做饭、打糍粑、磨豆花这些平凡的劳动,不忘劳动。小结:两则故事告诉我们,劳动没有贵贱。保洁员吴立娣的故事,可见平凡的劳动岗位上可以发挥创造力,从而成就自我的一片天地。习近平总书记的故事,可知伟人在平凡的劳动中一丝不苟,更加值得尊敬。2.朗诵劳动诗歌(配乐)——发现劳动之美(1)【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2)【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小结:两首诗歌,描绘出了劳动之美。躬耕田园的陶渊明,感受到劳动的惬意与踏实;村居的辛弃疾,看到了三个儿子劳动时的憨态可掬。正行为:坐读陶诗未终卷,又乘韶华去劳动1.学校劳动我争先——提升行动力(1)微表演时间:放学后。地点:教室里。小李:“哎,小王,扫地啦!”A.小王:“马上来。”说完,小王快速地把教室打扫干净。B.小王:“就来。”说完,小王又沉浸在题海中不能自拔。C.小王:“知道了,烦不烦啊,我正在解题呢。”说完,小王又沉浸在题海中不能自拔。讨论:如果你是小王,你会是哪一种态度呢?小结:劳动要增强行动力。打扫教室是集体行动,扫地的同学拖拖拉拉,拖地的同学只能跟着拖拉。或者先拖过地了,地上一片潮湿,又如何扫地?只有各司其职,才能完美合作。(2)微辩论正方:劳动对高中生学习有正面作用反方:劳动对高中生学习有负面影响正方主要观点:①在劳动中沉淀自我,繁重学习之余,适当地清空自我,可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②劳动可以维护共同的生活家园。无论在家中还是在学校,环境整洁清爽,才有学习的好心情。③劳动任务有分工有合作,在合作中达成目标,有利于形成集体认同感,使学生在学习时心无旁骛、事半功倍。④劳动和学习态度是相通的。认真劳动,才可能认真学习。反方主要观点:①劳动占用了宝贵的学习时间。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为什么不把有限的时间更集中在学习上呢?②机械劳动,形成刻板思维,不利于学习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室、宿舍、家庭没有必要每天打扫得纤尘不染。有研究表明,凌乱的桌面的主人更有创造力。并且,时代飞速发展,高中生可以从劳动中解放出来。用机器代替劳动,解放双手。扫地用扫地机器人,擦窗有擦窗机器人,洗衣服有洗衣机,洗碗用洗碗机。一定程度上来说,懒人更愿意动脑筋,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小结:真理越辩越明。陶行知先生说过:“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劳动与学习是互为矛盾还是相互促进?每人心中都有一杆秤。(3)讨论①个别同学放学前总是把垃圾往地上扔,心里想:反正同学会打扫的。②某些同学把垃圾往垃圾桶里扔的方式是“投篮式”的,“投篮”不精准时,垃圾桶周围一圈纸屑。③打扫卫生的同学心想:我今天扫地马虎些,反正天天有人打扫,也不脏。④食堂练习烧菜时,有同学袖手旁观:反正四个人一组,别人烧菜我吃就好……作为当天的值日班长,你如何阻止这些不文明行为?小结:“劳动最光荣”不是一句口号,劳动需要有极强的责任感,需要承担,容不得推诿,容不得敷衍塞责。每个人保持自己周围的干净整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教室、宿舍、家庭才可能真正的和谐。并且,劳动情况将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4)抢答①擦黑板注意什么?一尘不染,先擦后洗,清理凹槽粉笔灰②擦讲台有哪些注意事项?先整理,再擦拭,保持一天的整洁③扫地注意什么?往一个方向,打扫干净,不留死角。劳动工具摆放整齐④拖地注意什么?拖把清洗干净,不留死角……小结:明确标准,注意细节,劳动到位。严谨的生活态度是一以贯之的。(5)比赛①主题:教室环境布置②实施:准备工作:小组讨论;完成设计方案(文字说明及辅助图案)现场呈现:方案展示;评选优胜并颁奖③方案要求:细致到位例如:怒放的鲜花,清新的绿植——具体什么品种,说明其寓意;励志标语——何种标语及选用理由;绘画书法等作品展示——说明作品有何深意,审美价值何在;照片墙——以什么为主题选用照片;小书柜——说明书籍的种类、由来、保管方式……方案亮点小结:学校劳动不仅是按部就班地打扫卫生,还包括美化环境等创造性劳动。每个学生参与其中,享受劳动的乐趣。优胜小组负责最终的班级布置,将设想化为现实。2.校外劳动不落后(1)交流:周末在家与父母角色互换的感受。小结:角色互换,成为父母的后盾,感受家务劳动的琐碎与辛苦。亲自体验才能体谅父母的辛劳,产生分担的愿望。(2)制定家务劳动计划表。例如:周一倒垃圾,周二洗碗,周三打扫卫生,每天清洗自己的袜子、内衣裤……小结:每天分担一点劳动,养成劳动习惯。正如美国家庭认为13岁以上的少年可以做饭、采购、修理家庭用品、照顾婴儿……(3)照片呈现,故事分享假期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请几位同学说说这些照片背后的劳动故事,讲讲自己的经验教训。班会反思习近平主席说:“人世间的美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