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犯罪课标要求核心素养认识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认识犯罪的基本概念,了解刑罚的主要类型;认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培育和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自觉抵制校园欺凌和违法犯罪行为。法治观念: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能够做到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正义;理解犯罪的特征;能够有勇有谋地同犯罪行为作斗争;在生活中能够做到严于律己、远离违法犯罪,做守法公民。【目标导航】【知识网络】
1.为什么说“法不可违”? (1)法律作为一种________,明确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为人们是否实施某种行为提供了_________。 (2)________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行为规范方向指引不违法2.认识违法行为(1)内涵: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规章,_________的行为。应受惩罚民事责任行政法律规范
(2)分类:①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__________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 ②违反________________,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
③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________。 (3)后果:违反法律必须承担__________。只要是违法行为,都会对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造成损害,都具有____________,都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犯罪法律责任社会危害性遵守法律
(4)警示:我们要尊重法律,__________,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正义。3.认识刑法刑事责任惩治犯罪
(1)性质:刑法是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应当承担何种_______和对犯罪人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2)作用: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__________的有力武器。4.犯罪的基本特征法律法律分界线
(1)犯罪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____________。任何违法行为都有社会危害性,当危害性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就构成犯罪。 (2)犯罪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行为。刑事违法是犯罪在_______上的表现,即犯罪是触犯了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区分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的____________。 (3)犯罪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行为。我国的刑罚分为主刑和________。应当受到刑罚处罚附加刑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1)内涵刑罚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________的强制性法律制裁,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利为主要内容。(2)分类主刑管制、拘役、____________、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______________、没收财产、驱逐出境。5.认识刑罚最严厉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敢于斗争保全自己有勇有谋
6.面对犯罪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做? 面对犯罪行为,我们要____________,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更要善于斗争,在___________、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_________地同犯罪行为作斗争。做法要求(1)认清危害,增强_____________。违法犯罪会对他人、社会和国家造成危害。我们要时刻警惕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2)明辨是非,杜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干预、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规定,给我们划出了明确的是非界限。7.我们应该如何做到严于律己,远离违法犯罪?法治观念不良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做法要求(3)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________________的人。(4)要树立正确的____________,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患于未然。自觉遵纪守法是非观念
某校的八年级学生小明经常旷课逃学,沉迷于网络游戏,没钱就偷家里的钱,后来发展到偷别人的东西去卖,因此被处以行政拘留处罚。但他不思悔改,一天,他参与持刀抢劫,将被害人刺成重伤。小明最终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5000元。法律链接
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以上材料中,小明的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谈谈你的理由。答案:(1)行为:持刀抢劫、将人刺成重伤。理由:他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罚处罚。(2)小明所受的刑罚中,主刑是什么?附加刑是什么?答案:主刑:有期徒刑10年;附加刑:罚金5000元。(3)为预防走上与小明同样的道路,中学生应该怎样预防犯罪?(核心素养:法治观念)
答案:①小明一步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没有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险性,告诉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②小明经常旷课逃学,沉迷于网络游戏,警示我们要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③小明走上犯罪道路给我们留下的教训是深刻的,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患于未然。【知识拓展】1.青少年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时应注意的问题
(1)青少年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力求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或者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
(2)我们除了要依法运用揭发检举和正当防卫等有效手段外,还要学会及时报警;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生理特征,注意歹徒的去向或有利于抓获违法犯罪分子的其他线索,保护好违法犯罪现场和各种证据等。2.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之间的区别
(1)行为程度。不良行为程度较轻,通常是指那些不符合社会规范、道德准则或法律法规要求,但尚未达到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这些行为可能表现为违反学校纪律、家庭规矩或一般社会公德等。严重不良行为则程度更重,且往往屡教不改。严重不良行为已经严重危害社会,但尚不够刑事处罚。
(2)行为性质。不良行为通常可以通过家庭、学校或社会的教育和引导进行纠正,而严重不良行为则可能需要更严厉的措施来应对,有时候需要司法机关的干预,以预防这些行为进一步升级为犯罪行为。知识点1法不可违1.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朱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答案:×
朱某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2.不管是什么样的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是因为所有的违法行为()①都可能会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②都可能会③都具有社会危害性④不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是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行政违法行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3.下列属于民事法庭审理的案件是()
A.周某多次通过网络贩卖野生动物,牟取暴利,同时伪造身份信息 B.赵某与服装厂签订合同为其提供原料,但该厂却长期故意拖欠货款 C.李某因到上级信访部门上访,被公安机关送回当地,李某状告公安机关 D.何某因为一件小事在小区与保安大吵大闹,造成恶劣影响
答案:B知识点2犯罪与刑罚4.中学生小强在放学路上被歹徒勒索,于是奋不顾身与之搏斗。()答案:×面对犯罪行为,青少年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有勇有谋地同犯罪行为作斗争。5.下面漫画中的违法行为具备的最本质特征是()
B.行政违法性D.应受刑罚处罚性A.严重社会危害性C.民事违法性答案:A6.某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齐某犯非法采矿罪,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5万元。这告诉我们( A.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刑罚是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 C.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D.一切违法行为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答案:B知识点3严于律己7.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如果有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就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答案:√
8.“厌学→逃学→辍学→混迹社会→出现劣迹行为→违法犯罪”,这是大多数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的行为轨迹。这警示我们()①大错不要犯,犯点小错无所谓②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③可以不重视品德修养,但要树立法律信仰④要珍惜学习机会,自觉遵纪守法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D
9.一名女孩走夜路时发现自己被跟踪,于是机智地拨通报警电话喊“爸爸”,社区民警“秒懂”迅速出警。女孩的行为启示青少年()①要有勇有谋地应对违法犯罪②遇到侵害,要依法求助,学会保全自己、减少伤害③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及时拨打报警电话是最佳方法
④要做到心中有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
一、选择题
1.2024年9月7日,张某因编造某小区居民住房被台风吹倒,而政府没有对有关人员进行转移的谣言,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B.违法就是指违反法规的行为D.违反民事法律应承担行政责任A.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C.人们没有发表言论的自由
答案:A)2.下面图示中“?”处应该填写的正确内容是(A.赵某在电影院里接听电话B.李某借钱后到期不还C.张某醉酒驾驶机动车D.王某多次打110谎报警情答案:D
3.2024年4月,有三名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杀人、重伤害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一事引发关注。据悉,2021年3月至2024年4月,人民法院审结此类案件4件4人,犯罪人年龄在12周岁至13周岁之间,被依法判处10年至15年的有期徒刑。这告诉我们()①要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②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③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会被轻判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防患于未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
4.根据联合国统计的资料,全世界每年至少有10万人因吸毒死亡,1000万人因此丧失劳动能力。毒品泛滥不仅对吸毒者本人,而且对家庭、对社会都有极大的危害。远离毒品,在行动上,中学生应该()①不服用来历不明的药品,避免掉进毒品陷阱②增强法治意识,懂得吸毒贩毒都是违法犯罪行为的道理③谨慎交友,拒绝不良诱惑
④不涉足酒吧、歌厅等娱乐场所,远离网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
5.“我不想活了,要跳楼!”“我吸毒了,你们快来抓我!”4年多的时间里,杭州男子柴某酒后打110报假警达650余次,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柴某的行为()①违反了社会规则②属于滥用公共资源,扰乱了公共秩序③触犯了刑事法律规范,应承担刑事责任
④仅仅违背公序良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
6.以下是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小严的自述:“我今年十五岁,平时不爱学习,喜欢和‘朋友’到营业性歌舞厅玩耍、赌博。最近我缺钱,什么也做不了,‘朋友’阿亮说他发现了一小时就能轻轻松松赚几十块钱的方法,我便心动了。直到警察叔叔到学校找到我和阿亮,我才知道自己竟然参与了电信网络诈骗,更是触犯了刑法。”从“严于律己”的角度看,小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是()
①法治观念不强
②营业性歌舞厅违法向未成年人开放③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④辨别是非能力较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
7.王某酒后与前来接单的一名代驾员因口角发生争执。而后,王某对代驾员实施了辱骂和殴打行为,致代驾员头面部受伤。警方依法对王某采取刑事拘留措施。这一案例说明()①违反法律会受到道德谴责②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③违反法律要承担法律责任
④我们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
8.中学生小林在放学路上被两名社会男生截堵,他们恶狠狠地向小林要钱,其中一人手持匕首,说不给钱就要“给小林点颜色看看”,小林被吓得脸色苍白,紧攥着自己身上的钱包,不知如何是好。面对这种情境,下列应对方式正确的是()①宁死不给钱,与他们殊死搏斗②与他们巧妙周旋,伺机寻求帮助③自认倒霉,给钱以求今后平安④把钱给他们,事后及时告诉家长、老师或报警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D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新修订的刑法规定: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1)根据材料一,总结刑法的作用。(4分)
解析:本题要求根据材料一总结刑法的作用。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我国刑法对拐卖妇女、儿童和偷盗婴幼儿的犯罪行为作出明确处罚规定,说明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答案:刑法对拐卖妇女、儿童和偷盗婴幼儿的犯罪行为作出明确处罚规定,说明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材料二:2024年4月5日,樊某(女,16周岁)、任某(女,16周岁)等人因与受害人武某(女,15周岁)存在矛盾,当日晚与武某见面后将其诱至一小巷内殴打,扯拽其衣服,并拍摄视频。接警后,该地派出所民警立即开展调查,当日涉案11人已全部到案。警方对主要犯罪嫌疑人樊某、任某、冯某三人依法刑事拘留;李某、田某等人因年龄小分别给予依法行政拘留、责令家长严加管教。(2)看了材料二的事件,有人认为年龄小就与违法犯罪无关,请你评析此观点。(8分)
解析:本题要求评析“年龄小就与违法犯罪无关”这一观点。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违法犯罪会对他人、社会和国家造成危害。樊某、任某等虽然都是未成年人,但她们欺凌武某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如果不及时改正,将来也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她们应做到严于律己,远离违法犯罪,做自觉守法的人。因此,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①违法犯罪会对他人、社会和国家造成危害。我们要时刻警惕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②樊某、任某等虽然都是未成年人,但她们欺凌武某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如果不及时改正,将来也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她们应做到严于律己,远离违法犯罪,做自觉守法的人。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王某在小区内遛狗时见四周无人,遂解开犬绳任其自由活动,邻居吴某上前逗弄,不料被狗咬伤。事后,吴某要求王某赔付医疗费用2000元,王某以“对方逗弄在先”为由拒绝赔偿。吴某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判决王某承担1500元医疗费。
材料二:2024年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集成效果实证分析与鉴定报告
- 2025年交通设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交通服务模式创新报告
- 2025年直播平台内容监管政策与行业自律实践案例报告
- 机场停机坪租用协议合同
- 门面漏水退租协议书范本
- 汽车代卖废铁协议书范本
- 羊肉烩面店转让合同范本
- 签就业协议不填劳动合同
- 特种车玻璃采购合同范本
- 腻子清包工工程合同范本
- 《公路建设项目文件管理规程》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6-30-99-00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 人社厅发2020108号
- 盲人医疗按摩从业备案申请表(样表)
- 对赌融资协议书范文范本
- DB42∕T 2234-2024 装配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三年制)人才培养方案
- YDT 5206-2023宽带光纤接入工程技术规范
- DL-T1474-2021交、直流系统用高压聚合物绝缘子憎水性测量及评估方法
- 2024年4月自考05424现代设计史试题
- 快速入门穿越机-让你迅速懂穿越机
- Q-GDW 12105-2021电力物联网数据中台服务接口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