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第2课时)第三单元维持生命的物质氧气、水科粤2024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精做课件】授课教师:********班级:********时间:********实验探究法:设计并组织灭火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探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讨论法:针对不同场景的灭火策略、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等话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案例分析法:引入实际火灾案例和爆炸事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火灾现场、爆炸过程、安全标识等,将抽象知识直观化,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四、教学准备实验仪器:蜡烛、烧杯、灭火器、湿布、沙子、水槽。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教学资料:收集各类火灾事故案例、爆炸现象的视频、常见易燃易爆物的图片、安全标识等。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燃烧条件的相关图片,提问学生:“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回答并书写燃烧条件。提问:“既然我们知道了燃烧的条件,那么根据这些条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灭火呢?”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思考,从而导入新课——灭火原理和爆炸知识。(二)灭火原理(15分钟)实验探究实验1:点燃一支蜡烛,用烧杯罩住蜡烛,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现象:蜡烛熄灭。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是因为烧杯隔绝了空气,阻止了氧气的供应,从而使蜡烛熄灭。实验2:点燃一支蜡烛,将蜡烛底部浸入水中,使火焰熄灭。现象:蜡烛熄灭。分析得出,水降低了蜡烛的温度,使其低于着火点,导致蜡烛熄灭。实验3:点燃几支蜡烛,用剪刀剪去蜡烛的灯芯,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现象:蜡烛熄灭。说明清除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原理总结:结合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总结灭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强调灭火只需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就能使燃烧停止。生活应用: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灭火场景图片,如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电器着火先切断电源再用灭火器灭火等,让学生分析这些灭火方法所依据的原理。(三)常见的灭火方法(10分钟)灭火器介绍:展示不同类型的灭火器,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介绍它们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灭一般的火灾,以及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讲解其使用步骤:提起灭火器,拔掉保险销,握住喷管,按下压把,对准火焰根部喷射。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强调使用时要防止冻伤。泡沫灭火器:可用于扑灭木材、棉布等引起的火灾。其他灭火方法:介绍一些其他常见的灭火方法,如用水灭火、用沙子覆盖灭火、用湿布灭火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灭火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四)爆炸(10分钟)爆炸实验:进行面粉爆炸实验。在一个金属罐和塑料瓶组合的装置中,放入适量面粉,用打气筒向装置内打气,使面粉充满罐内空间,然后点燃蜡烛,引发面粉爆炸。现象:听到“砰”的一声,金属罐被掀起。引导学生分析爆炸的原因。原理讲解:讲解爆炸的原理,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从微观角度解释,是因为燃烧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分子,分子间距离迅速增大,导致体积膨胀。生活案例:展示一些生活中爆炸事故的案例,如加油站爆炸、煤矿瓦斯爆炸等,分析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提醒学生注意防范爆炸事故。(五)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0分钟)常见易燃易爆物:展示常见易燃易爆物的图片,如氢气、酒精、汽油、烟花爆竹等,介绍它们的性质和特点。安全标识:展示常见的易燃易爆物安全标识,如禁止烟火、禁止燃放鞭炮、当心爆炸等,让学生识别这些标识的含义,并介绍在哪些场所会出现这些标识。安全措施: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易燃易爆物引发的事故,如在加油站不能使用手机、不能携带易燃易爆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邀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六)课堂小结(5分钟)请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爆炸的原理、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等。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重点和难点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七)课堂练习(5分钟)展示几道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如关于灭火原理的选择题、根据火灾场景选择灭火方法的填空题、易燃易爆物安全知识的判断题等。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六、板书设计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第2课时)灭火原理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常见灭火方法灭火器:干粉、二氧化碳、泡沫灭火器其他:水、沙子、湿布等爆炸原理:有限空间内急剧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易燃易爆物安全知识常见易燃易爆物安全标识安全措施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灭火原理、爆炸知识和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有了较全面的了解,通过实验探究和案例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在根据不同火灾场景选择合适灭火方法时存在困难,对爆炸原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增加实验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5课堂检测4新知讲解6变式训练7考试考法8小结梳理学习目录1复习引入2新知讲解3典例讲解情境导入当火作为人类的朋友出现时,我们为了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可采取哪些措施?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加空气的流通,提高氧气的含量当火成为人类的敌人时,我们应如何将其消灭掉?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灭火依据什么原理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燃烧的条件,通过控制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就能够灭火。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灭火依据什么原理1.讨论与交流图中灭火实例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abcd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灭火依据什么原理abcd灭火实例能灭火的主要原因a.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燃烧的火舌喷水。b.实验时不慎滴在实验台上的少量酒精燃烧,立即用湿布盖住燃着的酒精。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熄。d.扑灭森林火灾时,救火人员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放火烧去那片草地,形成隔离带。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灭火依据什么原理1.清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缺一不可其一即可1.物质本身是可燃物。2.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3.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请你思考:是否只要具备其中一项便可灭火?为什么?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灭火依据什么原理阅读下图,列举在家居生活和野外活动中应该注意的防火安全措施。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不仅要利用燃烧为人类造福,也要学习防火、灭火、失火自救等知识和方法。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灭火依据什么原理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由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小苏打粉,用于扑灭火灾及油、气燃火干粉灭火器喷射带水渍泡沫的二氧化碳,用于扑灭木材、棉布及可燃油的失火液态二氧化碳喷出后汽化,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发生的火灾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灭火依据什么原理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由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小苏打粉,用于扑灭火灾及油、气燃火干粉灭火器喷射带水渍泡沫的二氧化碳,用于扑灭木材、棉布及可燃油的失火液态二氧化碳喷出后汽化,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发生的火灾大家知道面粉厂和加油站等都挂有“严禁烟火”的警示牌,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细小的面粉或汽油蒸气等易燃物与空气接触很充分,当它被引燃时,会急速燃烧,从而在短暂的时间里聚积大量的热,在有限的空间内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引发爆炸。情境导入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合作探究探究点二
爆炸与防爆安全1.爆炸视频:爆炸合作探究探究点二
爆炸与防爆安全1.爆炸易爆的可燃物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叫作爆炸极限。易燃物爆炸极限面粉9.7g·m-3煤粉35g·m-3氢气4%~74%易燃物爆炸极限天然气(甲烷)5%~15%石油气(丁烷)1.9%~8.5%一氧化碳12.5%~74%注:可燃气体用其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表示。合作探究探究点二
爆炸与防爆安全2.爆炸极限爆炸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和损失,但在受到控制的条件下,它也可以为人类服务。隧道掘进爆破定向爆破拆除楼房合作探究探究点二
爆炸与防爆安全3.利用爆炸为人类服务易燃物与易爆物易爆物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如氯酸钾、硝酸铵等。易燃物容易燃烧、自燃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如硫、白磷、红磷、酒精、氢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钠等物质。一切可燃性气体(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可燃性粉尘等与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或者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合作探究探究点二
爆炸与防爆安全4.易燃物和易爆物易燃和易爆物(如硫黄、白磷、酒精、汽油、煤气、炸药等)极易燃烧,甚至引发爆炸,容易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因此,存放、保管、运输、使用这类危险品时,都要格外小心,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确保安全。合作探究探究点二
爆炸与防爆安全5.注意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安全合作探究探究点二
爆炸与防爆安全6.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4.房间内着火,由于空气流动,上层空气的有毒有害物浓度大,所以逃生时应弯腰低姿前进。1.如果火势小,根据起火原因,用适当的灭火器材扑灭;火势大,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求救。2.着火时,要迅速判断安全出口。5.如果房间内着火,不能随便开门,以防空气流通使火势更大甚至发生爆炸。3.有浓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减少有毒物质进入体内。合作探究探究点二
爆炸与防爆安全7.火灾自救小常识合作探究探究点二
爆炸与防爆安全7.火灾自救小常识知识点1灭火的原理1.
[立德树人劳动教育][2023·广西]学生承担家务是劳动教育
的方式之一。下列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利用降低温度到可
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来灭火的是(
A
)A.
用水浇灭家庭聚会的篝火B.
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C.
盖上锅盖熄灭锅中的油火D.
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A123456789101112返回2.
[2023·海南改编]掌握一定的灭火原理有助于减少灾害的发
生。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C
)A.
炒菜锅着火时迅速倒入大量蔬菜B.
燃气泄漏着火先关闭燃气阀门C.
电器着火用水直接扑灭D.
酒精灯碰倒着火用湿布盖灭C【点拨】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
用水扑灭,C错误。123456789101112返回知识点2防火安全措施与失火自救3.
[荣德原创]2024年1月24日,江西新余发生特别重大火灾
事故,造成39人遇难。下列关于防火安全措施的描述不正
确的是(
B
)A.
燃气开关用完即关B.
电插座超负荷使用C.
禁止儿童玩火柴、打火机等火种D.
剧场、影院、KTV等场所装修时尽量使用阻燃材料B123456789101112返回4.
发生火灾时,下列自救方法正确的是(
D
)①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②楼房着火时,迅速乘电梯逃生③身上着火时,不要乱跑,可就地打滚使火熄灭④拨打火警电话119⑤撤离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下身子逃离火灾现场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④⑤D.
③④⑤D123456789101112返回知识点3爆炸与防爆安全5.
[2023·怀化]因森林覆盖面积广,怀化市被誉为“会呼吸的
城市”。林区内禁止吸烟,下列图标中属于“禁止吸烟”
标志的是(
D
)ABCDD【点拨】A标志是易燃物质;B标志是禁止带火种;C标
志是禁止燃放鞭炮。123456789101112返回6.
安全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不会
发生爆炸的是(
A
)A.
氮气B.
氢气C.
液化石油气D.
天然气【点拨】氮气不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不会发
生爆炸,故A正确。A123456789101112返回7.
下列有关爆炸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B.
急速燃烧都会引起爆炸C.
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接触一定会发生爆炸D.
空气与可燃性气体混合遇明火不一定发生爆炸123456789101112【点拨】本题采用条件对照法解答。爆炸不一定是由化学
变化引起的,物理变化也可能引起爆炸,如轮胎充气过多
发生的爆炸,故A错误。爆炸的发生要满足三个条件:(1)
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混合,并且在爆炸极限范围内;
(2)遇明火;(3)在有限的空间内。故B、C错误,D正确。【答案】D123456789101112返回纠易错不能正确选择灭火方法及分析灭火原理8.
[2022·枣庄]下列几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及灭火原理均正确的
是(
D
)选项实例灭火方法灭火原理A油锅着火用水浇灭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B液化气起火关闭阀门隔绝空气C住宅失火用高压水枪灭火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森林着火砍伐出隔离带隔离可燃物123456789101112【点拨】油锅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因为油不溶于水且密度
比水小,油浮于水面上,会扩大燃烧面积,达不到灭火的
目的,A错误;液化气起火,关闭阀门,利用的原理是清
除可燃物,B错误;住宅失火用水浇灭,是因为水蒸发吸
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
目的,但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变,C错误;森林着火,
砍伐出隔离带是利用隔离可燃物的原理灭火,D正确。【点易错】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根据不同的火灾情景选择合
理的灭火方法,特殊情况下的灭火更应采取相应的合理方法,否则可能导致“火上浇油”。【答案】D123456789101112返回9.
[立德树人安全意识][2023·兰州]每年的11月9日是“消防
安全日”。下列有关说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B
)A.
加油站、面粉厂必须严禁烟火B.
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C.
图书、档案失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D.
车载香水中含有酒精,夏天应避免长时间暴晒B【点拨】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会产生电火花,可
能会发生爆炸,B错误。123456789101112返回10.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D
)A.
图a:蜡烛火焰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
周围的空气B.
图b: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
柴梗的着火点C.
图c:罩上金属丝后,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
属丝阻碍了空气的流动D.
图d:由图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引发的火灾不
能用二氧化碳灭火123456789101112【点拨】用扇子扇蜡烛火焰时,由于加快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温度降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所以一扇即灭,A错误;着火点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B错误;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由于金属丝吸热,使温度降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C错误;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故金属镁燃烧引发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D正确。【点易错】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一般不会改变。【答案】D123456789101112返回11.
[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2023·山西改编]实验设计:
同学们学习了燃烧与灭火后,在实验室设计并完成了如
下实验,以探究灭火的原理。123456789101112(1)实验方法:点燃3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个
烧杯;将另外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向一个
烧杯中加入适量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
二氧化碳气体)。(2)实验原理:Ⅲ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碳酸钠+盐酸
123456789101112(3)实验现象:Ⅱ中蜡烛正常燃烧,Ⅰ和Ⅲ中蜡烛熄灭,
Ⅲ中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气泡产生【点拨】Ⅲ中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故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123456789101112(4)实验结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甲方验收合格协议书范本
- 矿泉水客户销售合同范本
- 维修保养合同协议书范本
- 高端会所会员合同协议书
- 驻地企业抗疫协议书模板
- 麻蜥蜴养殖采购合同范本
- 银行与孵化器合作协议书
- 私人租地合同协议书范本
- 机动车抵押担保合同范本
- 电力数据采集协议书模板
- 2024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解读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
- 2023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道路运输安全》真题及解析
- 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第十一章5#导流洞工程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
- DZ∕T 0153-2014 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正式版)
- 船舶机务管理培训课件
- 2024年辽北技师学院春季招生职业能力测试题库及答案
- 《肺癌的诊断与治疗》课件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计算题400道及答案
- 物业管理服务采购采购需求公示招投标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