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1页
2024-2025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2页
2024-2025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3页
2024-2025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4页
2024-2025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妖娆(ráo)风骚(sāo)嘶哑(sī)呢喃(nán)B.飘逸(yì)摇曳(yè)枉然(wǎng)娉婷(pīn)C.分外(fèn)稍逊(xùn)冠冕(guàn)丰润(rùn)D.今朝(zhāo)汹涌(yǒng)黎明(lí)折腰(shé)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骄制裁红装素裹断章取意B.旁骛亵渎附庸风雅富丽堂皇C.惊骇劫掠丰功伟绩形消骨立D.广袤困厄李代桃僵鸠占雀巢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对工作一丝不苟,生活上却食不果腹,不修边幅。B.小明在学校里经常给同学起外号,这种行为真是可圈可点。C.为了在科技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同学们处心积虑地准备着。D.对于这件事,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沁园春·雪》是一首词,“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作者毛泽东,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B.《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复活》《悲惨世界》等。C.《故乡》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都出自《呐喊》。D.《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是罗贯中。小说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题材,描写了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的故事。5.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俱往矣,________________,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艾青《我爱这土地》)(3)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4)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5)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6)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说明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7)苏轼《水调歌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8)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46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题。(12分)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6.“沁园春”是这首词的________,“雪”是________。(2分)7.这首词上阕描写________,下阕评论________,抒发了作者的伟大抱负。(2分)8.“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4分)9.词中“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16分)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百废具兴()(2)薄暮冥冥()(3)沙鸥翔集()(4)微斯人,吾谁与归()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属予作文以记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C.前人之述备矣/予尝求古仁人之心D.则有去国怀乡/国恒亡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3.文中“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与“古仁人之心”有什么不同?(3分)14.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滕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2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10分)故乡的榕树黄河浪住所左近的土坡上,有两棵苍老蓊郁的榕树,以广阔的绿阴遮蔽着地面。在铅灰色的水泥楼房之间,摇曳赏心悦目的青翠;在赤日炎炎的夏天,注一潭诱人的清凉。不知什么时候,榕树底下辟出一块小平地,建了儿童玩的滑梯和亭子,周围又种了蒲葵和许多花朵,居然成了一个小小的儿童世界。也许是对榕树有一份亲切的感情罢,我常在清晨或黄昏带小儿子到这里散步,或是坐在绿色的长椅上看孩子们嬉戏,自有种悠然自得的味道。那天特别高兴,动了未泯的童心,我从榕树枝上摘下一片绿叶,卷制成一支小小的哨笛,放在口边,吹出单调而淳朴的哨音。小儿子欢跳着抢过去,使劲吹着,引得谁家的一只小黑狗循声跑来,摇动毛茸茸的尾巴,抬起乌溜溜的眼睛望他。他把哨音停下,小狗失望地跑开去;他再吹响,小狗又跑拢来……逗得小儿子嘻嘻笑,粉白的脸颊上泛起淡淡的红晕。而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卷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杆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狮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的记忆,记忆里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站在桥头的两棵老榕树,一棵直立,枝叶茂盛;另一棵却长成奇异的S形,苍虬多筋的树干斜伸向溪中,我们都称它为“驼背”。更特别的是它弯曲的这一段树心被烧空了,形成一丈多长平放的凹槽,而它仍然顽强地活着,横过溪面,昂起头来,把浓密的枝叶伸向蓝天。小时候我们对这棵驼背榕树分外有感情,把它中空的那段凹槽当作一条“船”。几个伙伴爬上去,敲起小锣鼓,以竹竿当桨七上八下地划起来,明知这条“船”不会前进一步,还是认真地、起劲地划着。在儿时的梦里,它会顺着溪流把我们带到秋苗青青的田野上,绕过燃烧着火红杜鹃的山坡,穿过飘着芬芳的小白花的橘树林,到大江大海里去,到很远很美丽的地方去……使人留恋的还有铺在榕树头四周的长长的石板条,夏日里,那是农人们的“宝座”和“凉床”。每当中午,亚热带强烈的阳光令屋内如焚、土地冒烟,惟有这两棵高大的榕树撑开遮天巨伞,抗拒迫人的酷热,洒落一地阴凉,让晒得黝黑的农人们踏着发烫的石板路到这里透一口气。傍晚,人们在一天辛劳后,躺在用溪水冲洗过的石板上,享受习习的晚风,漫无边际地讲“三国”、说“水浒”,从远近奇闻谈到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高兴时,还有人拉起胡琴,用粗犷的喉咙唱几段充满原野风味的小曲,在苦涩的日子里寻一点短暂的安慰和满足。我深深怀念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夏夜。有人卷一条被单,睡在光滑的石板上;有人搬几块床板,一头搁在石板上,一头就搁在桥栏杆上,铺一张草席躺下。我喜欢跟大人们一起挤在那里睡,仰望头上黑黝黝的榕树的影子,在神秘而恬静的气氛中,用心灵与天上微笑的星星交流。要是有月亮的夜晚,如水的月华给山野披上一层透明的轻纱,将一切都变得不很真实,似梦境,似仙境。在睡意朦胧中,有嫦娥驾一片白云悄悄飞过,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轻轻洒下来……而桥下的流水静静地唱着甜蜜的摇篮曲,催人在夜风温馨的抚摸中慢慢沉入梦乡。那样的日子不会回来了。我仿佛刚刚从一场梦中醒过来,身上还留有榕树叶隙漏下的清凉;但我确实知道,这一觉已睡过了三十年,而人也已离乡千里万里漂泊经年。故乡桥头苍老的榕树啊,也经历了多少风霜?听说那棵“驼背”,在一次台风猛烈的袭击中,挣扎着倒下去了,倒在山洪暴发的溪水里,倒在故乡亲爱的土地上,走完了自己生命的历程。幸好另一棵安然无恙,仍以它浓蔚的绿叶荫庇着乡人。故乡的榕树呀……15.文章第一段描写了住所左近的榕树,有什么作用?(2分)16.文中作者回忆了故乡榕树的哪些人和事?请简要概括。(3分)17.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要是有月亮的夜晚,如水的月华给山野披上一层透明的轻纱,将一切都变得不很真实,似梦境,似仙境。18.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8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地麻醉着自己。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九月二十五日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20.文章第一段三次说“是事实”,用意何在?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2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2分)22.文中加着重号的“中国人”分别指的是哪些人?(2分)三、写作(5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历很多事。有些事让你感到惊喜,有些事让你感到难过,有些事让你感到温暖,有些事让你感到愤怒……请以“一件让我的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A2.B3.D4.A5.(1)数风流人物(2)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3)露从今夜白(4)雪拥蓝关马不前(5)鸡声茅店月(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8)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二、阅读(一)6.词牌名;题目7.北国雪景;历代英雄8.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山”比作“银蛇”,将“原”比作“蜡象”,赋予它们人的动作“舞”和“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群山和高原在大雪覆盖下的动态美,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9.作者对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成吉思汗等历史人物进行了评价,指出他们在文治方面都有所欠缺,委婉地批评了他们的不足之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赞美和对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的自信与豪迈。(二)10.(1)同“俱”,全、皆(2)迫近(3)停息(4)如果没有11.C12.(1)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2)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13.“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会因自然景物的变化而或喜或悲;“古仁人之心”则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们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14.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三)15.引出下文对故乡榕树的回忆,奠定了文章思念故乡的感情基调,同时写出了榕树给“我”和小儿子带来的快乐,与后文对故乡榕树的怀念形成呼应。16.回忆了儿时在榕树下玩耍的情景,如把榕树中空的凹槽当作“船”划;回忆了故乡的小溪、石桥、洗衣汲水的少女、鸭子等;回忆了夏日里农人们在榕树下乘凉、谈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