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四中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3月份月考高一年级生物学科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总分30分)1.下图为某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示意图,其所处的时期为()A.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 B.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C.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前期 D.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2.如图甲、乙两个桶中放置了黑色和白色两种颜色的小球,且每个桶中黑色小球和白色小球的数量相同。若用此装置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桶中去掉一个黑球和一个白球不影响实验结果B.从甲桶和乙桶中各去掉一个黑球不影响实验结果C.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颜色的小球总数可以不同D.记录抓取的小球的颜色组合模拟配子的随机结合3.小眼的精原细胞内合有40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数依次是()A.40、80、80 B.80、40、80 C.80、40、40 D.40、40、804.一种观赏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F1自交,F2为9蓝:6紫:1鲜红。若将F2中的双杂合子蓝色植株用鲜红色植株授粉,则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A.2鲜红:1蓝 B.1蓝:2紫:1鲜红C.1鲜红:1紫 D.3紫:1蓝5.某动物品系子代数量少,体色有黑色、灰色和白色三种,受常染色体上的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D/d和E/e控制,其中基因组成为DD的胚胎致死。基因型为EDd的个体表现为黑色,基因型为Edd的个体表现为灰色,基因型为eeDd和eedd的个体表现为白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动物品系中,与体色相关的基因型有9种B.基因型为EeDd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灰色个体占3/16C.两个体杂交所得子代皆为黑色个体,则两个体基因型一定为EEDD、eeddD.若基因型相同的两亲本交配后代体色有黑色,灰色和白色,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EeDd6.下图是人类卵细胞形成过程示意图,I-V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细胞名称,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A.Ⅰ B.Ⅱ、Ⅲ C.Ⅰ、Ⅱ、Ⅲ D.Ⅱ、Ⅲ、Ⅳ、Ⅴ7.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前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B.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不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8.某一年生自花受粉的植物,aa基因型的个体不育不能产生子代。用基因型为Aa的植株做亲本连续自交至子四代时,基因型为AA的植株所占的比例是()A.15/17 B.5/6 C.5/8 D.15/329.限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只在一种性别中表达,而在另一种性别中完全不表达的现象。鸡的羽形由一对等位基因H、h控制,雌鸡都是母羽,雄鸡既有雄羽又有母羽。现有一雄羽雄鸡和母羽雌鸡杂交,F1为母羽雌鸡、母羽雄鸡,F1随机交配,F2为母羽雌鸡:母羽雄鸡:雄羽雄鸡=4: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鸡羽型性状中,母羽对雄羽为显性 B.控制鸡羽色的基因存在限性遗传现象C.亲本雌鸡的基因型为HH D.F2雌鸡共有2种基因型10.人类的秃顶和非秃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结合下表信息,相关判断错误的是()项目BBBbbb男非秃顶秃顶秃顶女非秃顶非秃顶秃顶A.秃顶的两人婚配,后代女孩可能为秃顶B.非秃顶的两人婚配,后代女孩可能为秃顶C.非秃顶男与秃顶女婚配,要想避免子代秃顶,选择生女孩D.秃顶男与非秃顶女婚配,后代男孩和女孩均有可能秃顶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将纯种的黄色圆粒(YYRR)与纯种的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F2种子为416粒。从理论上推测,F2种子中基因型与其个体数基本相符的是()选项ABCD基因型YyRRyyrrYyRryyRr个体数104粒52粒104粒35粒AA B.B C.C D.D12.一杂合子植株(Dd)自交时,含有基因d的花粉75%死亡,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A.2:3:1 B.1:2:1 C.4:5:1 D.3:4:113.让两只杂合黑色豚鼠交配,一胎所生小豚鼠可能是()A.只有黑色或只有白色 B.有黑色,也有白色C.75%黑色,25%白色 D.上述三种情况均可能14.如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图代表减数分裂过程的曲线图B.CD阶段,所有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都可能发生交叉互换C.EF段变化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导致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D.减数分裂实质就是形成染色体和DNA数目都减半的成熟生殖细胞15.某植物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花瓣形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取粉色单瓣花植株作为亲本进行自交,表型及比例为粉色单瓣∶粉色重瓣∶白色单瓣∶白色重瓣=3∶1∶3∶1,实验中发现染色体部分缺失后会导致含该染色体的某性别配子致死(相关A、a、B,b基因不缺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缺失片段在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B.将亲本植株连续自交多代,可获得纯合的粉色重瓣植株C.亲本植株与中的白色重瓣进行正反交实验,子代表型相同D.取的粉色单瓣植株随机交配,中白色重瓣的植株占1/18二、不定项选择(每小题3分,总分15分,选对但没选全得1分)16.如图所示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b、c细胞中都有1对同源染色体,c细胞中有1个四分体B.a、b、c细胞中都有2条染色体,且都有姐妹染色单体C.c细胞1个四分体包含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是由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D.b细胞中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4个DNA17.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孟德尔提出显性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属于假说—演绎法中“假说”的内容B.推断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且比例为1:1属于“演绎”的结果C.F2性状分离比为3:1是分离定律的实质D.测交实验的结果与演绎预测结果相符,说明假说成立18.人眼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褐色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已知一对褐色眼夫妇,生下一个蓝眼睛女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蓝眼女孩的基因型是aaB.褐眼睛夫妇基因型均为AaC.这对夫妇所生的褐眼睛孩子中纯合子占1/2D.这对夫妇再生一个褐眼睛男孩的概率为3/819.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A.杂合子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B.杂合子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C.杂合子自交后代遗传因子组成的比例D.杂合子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20.人类的多指(T)对正常指(t)为显性,白化(a)对正常(A)为隐性,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请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父亲的基因型是AaTt,母亲的基因型是AattB.其再生一个孩子只患白化病的概率是1/8C.生一个既患白化病又多指的女儿的概率是1/8D.后代中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4三、非选择题(55分)21.新疆盛产番茄,其果实颜色的变化一直是科学研究和育种实践关注的焦点。番茄果实颜色中的红果、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R控制显性性状,r控制隐性性状。下图表示探究其遗传规律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F1红果番茄自交,F2中同时出现了红果和黄果,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叫作______。(2)F2红果番茄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图中的X的基因型是______。(3)欲判断F2中某株红果番茄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如何设计实验?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②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若子代中______,该红果番茄为纯合子;若子代中______,该红果番茄为杂合子。22.某种哺乳动物的毛有红毛、棕毛和白毛三种,受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农业基地让两头纯合的棕毛个体杂交,F1均表现为红毛,F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中红毛:棕毛:白毛=9:6: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A/a、B/b的遗传__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杂交实验的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3)F1红毛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若让F1测交,则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4)F2中与亲本表型不同的个体中纯合子有______种,若让F2中的某红毛个体与白毛个体交配,所得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红毛:棕毛=1:1,则F2中红毛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23.某雌雄同株异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抗除草剂与不抗除草剂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相关些因为A、a和B、b,且A对a、B对b为完全显性,只要存在一种显性基因就表现出抗除草剂性状。基因A使雄配子生物育性降低50%,其他配子有性正常。基因B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请回答问题。(1)A与a互为______(填“等位”“非等位”或“相同”)基因的关系。该种植物抗除草剂与不抗除草剂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植株中共有______种基因型。(2)该植物(AaBb)产生的花粉种类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3)若♀甲(Aabb)×♂乙(aaBb)进行杂交,子代抗除草剂植株中含有两种除草剂基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______,用这些含两种抗除草剂基因的植株杂交,子代中不抗除草剂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_。(4)若其他配子育性正常,用基因型不同的两亲本进行一次杂交实验,可验证基因A使雄配子可育性降低了50%。请设计一个最佳杂交方案验证,并用遗传图解表示______(要求写出配子)。24.如图是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及受精作用相关过程的坐标图和分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1中纵坐标的含义是___________,该动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___________(器官)中。(2)HI段表示___________过程。CD段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数量之比为___________。(3)图2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填数字)。(4)图2中③处于___________(填时期),此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它分裂后得到的子细胞为___________。图2中处于CD段的细胞是___________(5)AB段细胞核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
吉林四中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3月份月考高一年级生物学科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总分30分)1.下图为某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示意图,其所处的时期为()A.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 B.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C.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前期 D.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答案】B【解析】【分析】该细胞不均等分裂,且同源染色体分开,可表示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详解】A、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未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A错误;B、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符合题图所示,B正确;C、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前期一般不含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C错误;D、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不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D错误。故选B。2.如图甲、乙两个桶中放置了黑色和白色两种颜色的小球,且每个桶中黑色小球和白色小球的数量相同。若用此装置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桶中去掉一个黑球和一个白球不影响实验结果B.从甲桶和乙桶中各去掉一个黑球不影响实验结果C.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颜色的小球总数可以不同D.记录抓取的小球的颜色组合模拟配子的随机结合【答案】B【解析】【分析】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实验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详解】A、甲、乙两个桶模拟的是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个桶中两种颜色的小球(模拟配子)数目之比均为1∶1,但是两个桶中小球总数不一定要相等,、从甲、乙小桶中各抓取小球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然后记录字母组合模拟的是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甲桶中去掉一个黑球和一个白球,桶内黑球和白球的数量仍相等,该操作不影响实验结果,A正确;B、甲桶中去掉一个黑球,乙桶中去掉一个黑球后,甲、乙两桶内黑球和白球的数量均不相等,该操作会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C、甲、乙两个小桶中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目之比均为1∶1,但两个小桶中小球总数不一定要相等,C正确;D、从甲、乙小桶中个抓取小球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记录颜色组合模拟的是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D正确。故选B。3.小眼的精原细胞内合有40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数依次是()A.40、80、80 B.80、40、80 C.80、40、40 D.40、40、80【答案】A【解析】【分析】四分体是由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即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经过染色体的复制后,核DNA加倍,但染色体条数不变,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一半。
【详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经过染色体的复制以后,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因此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即四分体时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变,为40条,但是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都是80,A正确,BCD错误。故选A。4.一种观赏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F1自交,F2为9蓝:6紫:1鲜红。若将F2中的双杂合子蓝色植株用鲜红色植株授粉,则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A.2鲜红:1蓝 B.1蓝:2紫:1鲜红C.1鲜红:1紫 D.3紫:1蓝【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F2表现型及比例可知蓝色是双显性,紫色是单显性,鲜红色是双隐性。则F2中双杂合子与鲜红色植株授粉,实质是测交,其子代表现型为1蓝:2紫:1鲜红。
故选B。
5.某动物品系子代数量少,体色有黑色、灰色和白色三种,受常染色体上的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D/d和E/e控制,其中基因组成为DD的胚胎致死。基因型为EDd的个体表现为黑色,基因型为Edd的个体表现为灰色,基因型为eeDd和eedd的个体表现为白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动物品系中,与体色相关的基因型有9种B.基因型为EeDd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灰色个体占3/16C.两个体杂交所得子代皆为黑色个体,则两个体基因型一定为EEDD、eeddD.若基因型相同的两亲本交配后代体色有黑色,灰色和白色,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EeDd【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基因组成为DD的胚胎致死,基因型为E_Dd的个体表现为黑色,基因型为E_dd的个体表现为灰色,基因型为eeDd或eedd的个体表现为白色,即与体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2+2+2=6种。【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上述动物品系中,与体色相关的基因型有6种,A错误;B、基因型为EeDd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Ee×Ee→EE:Ee:ee=1:2:1,Dd×Dd→DD(致死):Dd:dd=2:1,故后代中灰色个体E_dd的比例为3/4×1/3=1/4,B错误;C、由于DD个体致死,故不可能存在EEDD的类型,C错误;D、若交配后代体色有黑色,灰色(有dd出现)和白色(有ee),说明两亲本均有e和d基因,又因为是基因型相同的两亲本,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EeDd,D正确。故选D。6.下图是人类卵细胞形成过程示意图,I-V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细胞名称,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A.Ⅰ B.Ⅱ、Ⅲ C.Ⅰ、Ⅱ、Ⅲ D.Ⅱ、Ⅲ、Ⅳ、Ⅴ【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Ⅰ表示卵原细胞,Ⅱ是次级卵母细胞,Ⅲ是第一极体,Ⅳ表示卵细胞,Ⅴ表示第二极体。【详解】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故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都没有同源染色体,最终生成的卵细胞和第二极体也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Ⅱ、Ⅲ、Ⅳ、Ⅴ不存在同源染色体,D正确。故选D。7.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前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B.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不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赤道板上【答案】D【解析】【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有丝分裂不会发生联会的现象,A错误;B、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错误;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C错误;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D正确。故选D。【点睛】8.某一年生自花受粉的植物,aa基因型的个体不育不能产生子代。用基因型为Aa的植株做亲本连续自交至子四代时,基因型为AA的植株所占的比例是()A.15/17 B.5/6 C.5/8 D.15/32【答案】B【解析】【分析】抓住题意中的关键信息,即“aa基因型的个体不育不能产生子代”和“在子四代的所有子代中,AA基因型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以此为切入点,在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知识分析基因型为Aa的植株连续自交至子四代时,准确推知前三代的每一代中AA与Aa个体的比例是解题的关键。【详解】依题意可知:用基因型为Aa的植株连续自交至子四代,同时在前三代的每一代中都要除去aa基因型的个体,则在F1中,AA∶Aa=1∶2,即1/3AA、2/3Aa;F1自交所得F2中,AA∶Aa=(1/3AA+2/3×1/4AA)∶(2/3×2/4Aa)=3∶2,即3/5AA、2/5Aa;F2自交所得F3中,AA∶Aa=(3/5AA+2/5×1/4AA)∶(2/5×2/4Aa)=7∶2,即7/9AA、2/9Aa;F3自交所得F4中,AA=7/9AA+2/9×1/4AA=5/6,B正确,A、C、D均错误。故选B。9.限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只在一种性别中表达,而在另一种性别中完全不表达的现象。鸡的羽形由一对等位基因H、h控制,雌鸡都是母羽,雄鸡既有雄羽又有母羽。现有一雄羽雄鸡和母羽雌鸡杂交,F1为母羽雌鸡、母羽雄鸡,F1随机交配,F2为母羽雌鸡:母羽雄鸡:雄羽雄鸡=4: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鸡羽型性状中,母羽对雄羽为显性 B.控制鸡羽色的基因存在限性遗传现象C.亲本雌鸡的基因型为HH D.F2雌鸡共有2种基因型【答案】D【解析】【分析】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这种与性别相关联的性状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详解】A、F1全为母羽,F1随机交配后代出现了雄羽,发生了性状分离,则母羽为显性,设用字母A表示,A正确;B、F1均为杂合子,F2中雌鸡全为母羽,雄鸡母羽:雄羽=3:1,说明aa基因只在雄鸡中表达,而在雌鸡中不表达,存在限性遗传,B正确;C、亲本雄羽雄鸡的基因型为hh,F1均为杂合子,则亲本雌鸡的基因型为HH,C正确;D、F1的基因型均为Hh,则F2雌鸡的基因型有HH、Hh、hh三种,D错误。故选D。10.人类的秃顶和非秃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结合下表信息,相关判断错误的是()项目BBBbbb男非秃顶秃顶秃顶女非秃顶非秃顶秃顶A.秃顶的两人婚配,后代女孩可能为秃顶B.非秃顶的两人婚配,后代女孩可能为秃顶C.非秃顶男与秃顶女婚配,要想避免子代秃顶,选择生女孩D.秃顶男与非秃顶女婚配,后代男孩和女孩均有可能为秃顶【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和表格信息分析,人类的秃顶和非秃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B和b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型为BB的个体表现为非秃顶,基因为bb的个体表现为秃顶;基因为Bb的男性个体表现为秃顶、女性个体表现为非秃顶。【详解】A、秃顶的两人婚配,基因型有两种情况:Bb和bb、bb和bb,则后代女孩的基因型可能是Bb、bb,其中bb为秃顶,A正确;B、非秃顶的两人婚配,基因型有两种情况:BB和BB、BB和Bb,则后代女孩的基因型可能是BB、Bb,不可能为秃顶,B错误;C、非秃顶男BB与秃顶女bb婚配,后代基因型为Bb,男孩都秃顶,女孩都非秃顶,因此应该选择生女孩,C正确;D、秃顶男的基因型为Bb或bb,非秃顶女的基因型为Bb或BB,两者婚配产生的后代基因型可能为BB、Bb、bb,因此后代男孩和女孩均有可能为秃顶,D正确。故选B。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将纯种的黄色圆粒(YYRR)与纯种的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F2种子为416粒。从理论上推测,F2种子中基因型与其个体数基本相符的是()选项ABCD基因型YyRRyyrrYyRryyRr个体数104粒52粒104粒35粒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将纯种的黄色圆粒(YYRR)与纯种的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F1的基因型为YyRr,F1自交得F2,共有416粒。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占全部的1/2×1/4=1/8,共有1/8×416=52(粒);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占全部的1/4×1/4=1/16,共有1/16×416=26(粒);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占全部的1/2×1/2=1/4,共有1/4×416=104(粒);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占全部的1/4×1/2=1/8,共有1/8×416=52(粒),ABD错误,C正确。故选C。12.一杂合子植株(Dd)自交时,含有基因d的花粉75%死亡,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A.2:3:1 B.1:2:1 C.4:5:1 D.3:4:1【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BCD、所以该植株产生的雌配子中,D和d的比例为1:1,已知含有基因d的花粉75%死亡,该植株产生的雄配子D和d的比例为4:1,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DD:Dd:dd=4:5:1,ACD错误,C正确。故选C。13.让两只杂合黑色豚鼠交配,一胎所生小豚鼠可能是()A.只有黑色或只有白色 B.有黑色,也有白色C.75%黑色,25%白色 D.上述三种情况均可能【答案】D【解析】【分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据此答题。【详解】一对杂合子的黑色豚鼠交配,产生的后代表现型有黑色和白色,理论比例为3:1。但由于一胎的数目较少,故与理论比例的误差较大,所以它们的表现型及比例有多种可能:可以全是黑色、也可以有黑色,也有白色,也可以75%黑色,25%白色或其他比例、也可以全是白色。因此,A、B、C三种比例都有可能出现。综上所述,D正确,A、B、C均错误。
故选D。14.如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图代表减数分裂过程的曲线图B.CD阶段,所有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都可能发生交叉互换C.EF段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导致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D.减数分裂的实质就是形成染色体和DNA数目都减半的成熟生殖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实线甲表示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虚线乙表示染色体含量变化,最终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说明该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AD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DH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其中FG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乙曲线表示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终减半,说明该图代表减数分裂过程的曲线图,A正确;B、CD阶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分裂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部分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B错误;C、EF所对应的时间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发生了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导致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C正确;D、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其实质就是形成染色体和DNA数目都减半的成熟生殖细胞,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5.某植物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花瓣形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取粉色单瓣花植株作为亲本进行自交,表型及比例为粉色单瓣∶粉色重瓣∶白色单瓣∶白色重瓣=3∶1∶3∶1,实验中发现染色体部分缺失后会导致含该染色体的某性别配子致死(相关A、a、B,b基因不缺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缺失片段在a基因所在染色体上B.将亲本植株连续自交多代,可获得纯合的粉色重瓣植株C.亲本植株与中的白色重瓣进行正反交实验,子代表型相同D.取的粉色单瓣植株随机交配,中白色重瓣的植株占1/18【答案】D【解析】【分析】粉色单瓣花自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说明该粉色单瓣花的基因型为AaBb,且粉色、单瓣为显性;F1表型及比例为粉色单瓣∶粉色重瓣∶白色单瓣∶白色重瓣=3∶1∶3∶1,说明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正常情况下AaBb自交后代应为9∶3∶3∶1,即(3∶1)(3∶1),而3∶1∶3∶1=(3∶1)(1∶1)分析可知粉色:白色=1∶1,说明染色体部分缺失后导致控制粉色的基因A的某性别配子致死。【详解】A、粉色单瓣花自交,F1表型及比例为粉色单瓣∶粉色重瓣∶白色单瓣∶白色重瓣=3∶1∶3∶1,说明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且该粉色单瓣花的基因型为AaBb、粉色单瓣为显性性状,而3∶1∶3∶1=(3∶1)(1∶1),分析可知粉色:白色=1:1,说明染色体部分缺失后导致控制粉色的基因A的某性别配子致死,A错误;B、因为含有A基因所在的片段缺失的染色体的某性别配子不育,将亲本植株多代自交,无法获得AA基因型纯合的后代,即无法得到纯合粉色花植株,B错误;C、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若与aabb个体杂交正反交结果不同,因为含有A基因所在的片段缺失的染色体的某性别配子不育,AaBb作母本时或AaBb作父本时,可产生2种或4种表现型,C错误;D、F1的粉色单瓣花基因型为2/3AaBb和1/3AaBB,植株随机交配,因为含有A基因所在的片段缺失的染色体的某性别配子不育,Aa随机交配后代Aa∶aa=1∶1,2/3Bb和1/3BB随机交配后代bb占1/9,故F2中白色重瓣的植株占1/18,D正确。故选D。二、不定项选择(每小题3分,总分15分,选对但没选全得1分)16.如图所示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细胞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b、c细胞中都有1对同源染色体,c细胞中有1个四分体B.a、b、c细胞中都有2条染色体,且都有姐妹染色单体C.c细胞1个四分体包含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是由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D.b细胞中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4个DNA【答案】BC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但没有姐妹染色单体;b细胞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正在联会,发生了交叉互换,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详解】A、a、b、c细胞中都有1对同源染色体,c细胞中有1个四分体,A正确;B、a、b、c细胞中都有2条染色体,b和c有姐妹染色单体,a没有姐妹染色单体,B错误;C、c细胞1个四分体包含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是由两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C错误;D、b细胞中有四条染色单体,四条染色单体并非都是姐妹染色单体,4个DNA,D错误。故选BCD。17.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孟德尔提出显性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属于假说—演绎法中“假说”的内容B.推断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且比例为1:1属于“演绎”的结果C.F2性状分离比为3:1是分离定律的实质D.测交实验的结果与演绎预测结果相符,说明假说成立【答案】AC【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分离定律的提出。【详解】A、孟德尔在揭示遗传学定律时,并没有基因的概念,A错误;B、先设计测交实验,再根据假说内容进行演绎推理,推断F1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这属于“演绎推理”的内容,B正确;C、杂合子(Aa)个体产生配子时,A与a彼此分离,形成配子A与配子a的比例为1:1,是分离定律的实质,杂合子自交,由于杂合子分别产生A:a=1:1的雌配子与A:a=1:1的雄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导致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C错误;D、演绎推理是在假说的基础上进行的,测交实验的结果与演绎预测结果相符,说明假说成立,D正确。故选AC。18.人眼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褐色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已知一对褐色眼夫妇,生下一个蓝眼睛女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蓝眼女孩的基因型是aaB.褐眼睛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C.这对夫妇所生的褐眼睛孩子中纯合子占1/2D.这对夫妇再生一个褐眼睛男孩的概率为3/8【答案】ABD【解析】【分析】题意分析:人眼的虹膜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分离规律。由于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且位于常染色体上,所以,蓝眼的基因型为aa;由于褐色眼夫妇,生下一个蓝眼睛女孩aa,所以褐眼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详解】A、由于蓝眼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因此,蓝眼女孩的基因型是aa,A正确;B、题意显示,褐色眼夫妇,生下一个蓝眼睛女孩aa,因此,褐眼睛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B正确;C、由B项可知,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因此他们所生的褐眼睛孩子(1AA、2Aa)中纯合子占1/3,C错误;D、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它们再生一个褐眼睛男孩的概率为3/4×1/2=3/8,D正确。故选ABD。19.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A.杂合子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B.杂合子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C.杂合子自交后代遗传因子组成的比例D.杂合子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答案】AB【解析】【分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过程为:纯种高秆豌豆×纯种矮秆豌豆→F1代均表现为高秆自交F2有高秆,也有矮秆,且高秆:矮秆=3:1。为了验证假说正确与否,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即F1代×隐性个体杂交→子代高秆:矮秆=1:1,这证明F1代产生配子的分离比为1:1。【详解】A、杂合子Aa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为A:a=1:1,A正确;B、杂合子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Aa×aa→Aa:aa=1:1,B正确;C、杂合子自交后代遗传因子组成的比例为Aa×Aa→AA:Aa:aa=1:2:1,C错误;D、杂合子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Aa×Aa→A_:aa=3:1,D错误。故选AB。20.人类的多指(T)对正常指(t)为显性,白化(a)对正常(A)为隐性,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请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父亲的基因型是AaTt,母亲的基因型是AattB.其再生一个孩子只患白化病的概率是1/8C.生一个既患白化病又多指的女儿的概率是1/8D.后代中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4【答案】AB【解析】【分析】题意分析:父亲是多指,其基因型可表示为A_T_,母亲正常,其基因型可表示为A_tt,他们生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aatt)的孩子,据此可确定双亲的基因型为AaTt和Aatt。【详解】A、人类多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只要个体中有T基因即个体基因为TT、Tt时就会患病。而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只有当个体为双隐性基因即aa才患白化病。由题知父亲多指,基因型为T_A_,母亲正常,基因型为ttA_。他们生的一个白化病孩子,这个孩子基因型为ttaa,分析知父、母亲各提供一个t基因和一个白化病基因a,因而父亲基因型为TtAa,母亲的基因型为ttAa,A正确;B、由题意可知,双亲的基因型为:AaTt和Aatt,单独分析多指,多指患者出现的可能性是1/2,正常的概率为1/2;单独分析白化病,白化病患者出现的几率是1/4,正常的概率为3/4;因此再生一个孩子只患白化病的概率为1/4×1/2=1/8,B正确;C、既患多指又患白化病的女儿几率为1/2×1/4×1/2=1/16,C错误;D、只有一种病的概率=1/2×3/4+1/2×1/4=1/2,D错误。故选AB。三、非选择题(55分)21.新疆盛产番茄,其果实颜色的变化一直是科学研究和育种实践关注的焦点。番茄果实颜色中的红果、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R控制显性性状,r控制隐性性状。下图表示探究其遗传规律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F1红果番茄自交,F2中同时出现了红果和黄果,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叫作______。(2)F2红果番茄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图中的X的基因型是______。(3)欲判断F2中某株红果番茄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如何设计实验?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②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若子代中______,该红果番茄为纯合子;若子代中______,该红果番茄为杂合子。【答案】(1)性状分离(2)①.2/3②.rr(3)①.让该红果番茄自交,观察子代的表型②.全为红果③.出现黄果番茄【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小问1详解】F1红果番茄自交,F2中同时出现了红果和黄果,F1红果番茄自交,F2中同时出现了红果和黄果这样的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叫作性状分离。【小问2详解】F1红果番茄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红果是显性性状、黄果是隐性性状,F1红果番茄基因型为Rr,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RR(红果):Rr(红果):rr=1:2:1,故F2红果番茄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2/3。黄果是隐性性状,F2中黄果的基因型为rr,自交的后代X基因型也为rr。【小问3详解】①欲判断F2中某株红果番茄是纯合子(RR)还是杂合子(Rr),可让该红果番茄自交,观察子代的表型。②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若该红果番茄为纯合子,则后代应全为红果;若该红果番茄为杂合子,则子代会出现黄果番茄。22.某种哺乳动物的毛有红毛、棕毛和白毛三种,受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农业基地让两头纯合的棕毛个体杂交,F1均表现为红毛,F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中红毛:棕毛:白毛=9:6: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A/a、B/b的遗传__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杂交实验的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3)F1红毛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若让F1测交,则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4)F2中与亲本表型不同的个体中纯合子有______种,若让F2中的某红毛个体与白毛个体交配,所得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红毛:棕毛=1:1,则F2中红毛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遵循②.F2中红毛:棕毛:白毛=9:6:1,为9:3:3:1的变式(2)aaBB×AAbb(3)①.AaBb②.红毛:棕毛:白毛=1:2:1(4)①.2##两②.AABb或AaBB【解析】【分析】由题意:毛色受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A_B_表现为红毛,A_bb和aaB_表现为棕毛,aabb表现为白毛。两头纯合棕毛个体杂交,F1均表现为红毛,F1雌雄交配产生的F2的表型及比例为红毛:棕毛:白毛=9:6:1,为9:3:3:1的变式,说明控制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小问1详解】根据F1的红毛雌雄相互交配产生的F2的表型及比例为红毛:棕毛:白毛=9:6:1,为9:3:3:1的变式,说明基因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小问2详解】由题意可知,毛色受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A_B_表现为红毛,A_bb和aaB_表现为棕毛,aabb表现为白毛,两头纯合棕毛个体杂交,F1均表现为红毛,F1雌雄交配产生的F2的表型及比例为红毛:棕毛:白毛=9:6:1,故产生的F1的基因型是AaBb,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AAbb。【小问3详解】F1的基因型是AaBb,F1测交,即AaBb与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表现型及比例为红毛:棕毛:白毛=1:2:1。【小问4详解】亲本的表现型是棕毛,F2中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是红毛和白毛,其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有两种,为AABB、aabb。F2中的红毛个体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红毛个体与aabb交配,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红毛:棕毛=1:1,则说明红毛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23.某雌雄同株异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抗除草剂与不抗除草剂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相关些因为A、a和B、b,且A对a、B对b为完全显性,只要存在一种显性基因就表现出抗除草剂性状。基因A使雄配子生物育性降低50%,其他配子有性正常。基因B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请回答问题。(1)A与a互为______(填“等位”“非等位”或“相同”)基因的关系。该种植物抗除草剂与不抗除草剂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植株中共有______种基因型。(2)该植物(AaBb)产生的花粉种类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3)若♀甲(Aabb)×♂乙(aaBb)进行杂交,子代抗除草剂植株中含有两种除草剂基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______,用这些含两种抗除草剂基因的植株杂交,子代中不抗除草剂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_。(4)若其他配子育性正常,用基因型不同的两亲本进行一次杂交实验,可验证基因A使雄配子可育性降低了50%。请设计一个最佳杂交方案验证,并用遗传图解表示______(要求写出配子)。【答案】(1)①.等位②.自由组合③.6(2)AB∶Ab∶aB∶ab=1∶1∶2∶2(3)①.1/3②.1/9(4)【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0-2025年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基础知识综合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 吃饭有讲究教学课件
- 2020-2025年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基础知识押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
- 【长春】2025年吉林长春大学公开招聘博士高层次人才84人(1号)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夜雨寄北教学课件
- 小学劳动面塑教学课件
- 六数上扇形教学课件
- 小学生科普知识教学课件
- 2025年证券从业之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新初三英语人教新版尖子生专题复习《阅读理解》
- 门面运营规划方案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中级)考试真题卷详解与解析含答案
- 2025反洗钱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实验室安全 培训
- 2025年天津市中考数学真题 (原卷版)
- 民政干部大练兵活动方案
- DB36∕T 2124-2024 不动产登记空间数据规范
- 喉水肿病人护理
- 工厂6S管理培训资料
- 5Why原因分析方法培训
- 设备制造财务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