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1_第1页
一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1_第2页
一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1_第3页
一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1_第4页
一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一课春天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观赏乐曲《杜鹃圆舞曲》

2、学唱歌曲《布谷》

3、律动《布谷》

教学目的:

1、通过倾听歌曲《杜鹃圆舞曲》,学惯用简洁的节奏乐器为歌曲伴奏:并通过图形谱感受乐曲,通过画旋律线的嬉戏,让学生初

步学习旋律线。

2、视听结全学习歌曲《布谷》。通近直观感受旋律的凹凸、长短:培育学生的初步的视唱实力。

3、通过创编动作及师生互动的沟通,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与音乐理论活动。

教学打算: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标准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颂的常规等。

3、复习课本小学问:小图标的表示作用。

二、新课学习:

1、小练习:随音乐拍手:(节拍练习)歌曲《布谷》旋律熟识。

2、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

从布谷鸟的相识导入:布谷鸟在我地区俗称为“宝宝看花”。

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引导学生视谱: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凹凸、长短的动作表示:

3)通过分句唱娴熟歌曲的演唱。(也可用变队走的形式娴熟歌曲)

3、通过自编嬉戏表演歌曲《布谷》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嬉戏进展表演。

4、观赏乐曲《杜鹃圆舞曲》

1)初听,(完好听全曲)。

2)谈谈感受,同时及《布谷》比拟旋律一样的地方。

3)复听:自由活动:随《杜鹃圆舞曲》自由地进展选择活动,(画图、动作、用节奏乐器伴奏)都可。教师加以指引。但在最大

的程度内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感受。

三、小结:激励及表扬,并指出缺乏之处。

笫二课时教学内容:

1、观赏乐曲《小燕子》

2、学唱歌曲《小雨沙沙》

3、歌表演《小雨沙沙》

教学目的:

1、通过倾听《小燕子》及创编动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理论活动。

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小雨沙沙》,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心情演唱歌曲。懂得种子发芽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启发学生

学会细心地视察事物。

3、通过教师范唱,让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表达歌曲的意境。

教学打算: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标准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书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颂的常规等。

3、复习课本小学问:小图标的表示作用。

4、复习表演《杜鹃圆舞曲》,录音伴奏。

二、新课学习

1、观赏歌曲《小燕子》

1)初听,(完好听全曲)。

2)谈谈感想:歌曲唱了哪些内容、小燕子在什么季节来到,你想对小燕子说点什么?

3)复听:自由活动:随歌曲《小燕子》自由地进展选择表演活动。(时间充许的话,也可让学生分组创编、教师加以指引后。再

分组表演。)但在最大的程度内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创编实力。

2、小练习:随歌曲《小雨沙沙》拍手:「打拍练习及旋律熟识》

3、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

1)猜迷导入,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打一个自然现象……

2)仿照下雨练习:教师:滴答滴答,学生接:沙沙沙

3)谈话:种子及发芽的关系……点出“春天”

4)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

5)引导学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留意沙沙沙处的唱法要轻些)

6)通过分句唱娴熟歌曲的演唱。(也可用变队走的形式娴熟歌曲)

4、通过自编嬉戏表演歌曲《小雨沙沙》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嬉戏进展表演。

三、课堂小结:激励及表扬,并指出淡乏之处。

第二课放牧

第•课时

教学内容:

1、观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

2、学唱少儿歌曲《牧童》

3、律动少儿歌曲《牧童》

4、节奏乐器三角铁的相识及演奏

教学目的:

1、通过倾听歌曲《牧童哪里去了》,感受牧童的放牧生活、教化学生要珍惜时间。

2、视听结全学习歌曲《牧童》。通过图形谱立观感受旋律的凹凸、长短:培育学生的初步的视唱实力。

3、通过创编动作及师生互动的沟通,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与音乐理论活动。

4、通过为歌曲伴奏的过程中学习相识三角铁,学习其演奏方法,驾驭其演奏姿态。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H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标准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颂的常规等。

3.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二、新课学习:

1.小练习:三角铁相识。教师介绍三角铁的演奏方法及姿态,练一练。(也可及学生共同讨论其演奏方法及姿态)

2.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

1)边随歌曲《牧童》录音边拍手边看插图,熟识歌曲(教师可用三角铁)介绍或讨论“牧童”是做什么的?

2)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

3)引导学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留意第三段歌词及完毕句的位置。)

4)通过分句唱娴熟歌曲的演唱。

5)通过自编嬉戏表演歌曲《牧童》要求自创编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嬉戏进展表演。(在表演时,选几名学生用三角

铁随乐曲进展伴奏)

3、观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

1)初听前,及学生沟通“牧童”究竟到“哪里去了?”后(完好听全曲)。

2)谈谈感想:牧童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教化学生珍惜学习时间。

3)复听:自由活动:随歌曲《牧童班里去了》自由地进展选择表演活动,(时间充许的话,也nJ■让学生分组创编、教师加以指引

后。再分组表演。但在最大的程度内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创编实力。)

三、小结:激励及表扬,并指出缺乏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观赏童声合唱歌曲《牧童》

2、学唱歌曲《放牛歌》

3、歌表演《放牛歌》

4、相识双响筒

教学目的:

1、通过倾听《牧童》,并学惯用双响筒及三角铁为歌曲伴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理论活动。

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放牛歌》,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心情演唱歌曲。

3、通过教师范唱,让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表达歌曲的意境。

4、通过为歌曲伴奏的过程中学习相识双响筒,学习其演奏方法,驾驭其演奏姿态。

教学打算:

录音机,投影。

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标准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颂的常规等。

3.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二、新课学习:

1.小练习:双响筒相识。教师介绍双响筒的演奏方•法及姿态,练•练。(也可及学生共同讨论其演奏方法及姿态)

2.观赏童声合唱《牧童》

1)初听,(完好听全曲)。]

2)谈谈所听内容;]

3)复听:自由活动:随《杜鹃圆舞曲》自由地进展选择活动,可用双响筒及三角铁为歌曲作伴奏。

第三课手拉手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观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

2、学唱歌曲《一对好挚友》

3、表演歌曲《一对好挚友》

4、编创及活动

教学目的:

1、通过观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感受牛.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情。

2、听唱法学唱歌曲《一对好挚友》,引导学生探究歌曲应以赞美的情感完好地演唱,声音要亲切自然,并用动作表达自己对唱曲

的理解。

3、通过自编动作及活动,引导学生自创动作和在歌曲的空拍处加上小动物的叫声,使歌曲的演唱更为生动好玩。

教学打算: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标准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颂的常规等。

3.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二、新课学习:

1.听歌曲录音《让我们手拉手》:(标准要求同学们倾听时能创建性地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完好地倾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心情怎样?

2)更听时可自墉动作表演。

2.听歌曲录音《一对好挚友》:第二遍教师范唱,引导学生边拍边听。听后谈歌曲内容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泼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加,教师提示式伴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嬉戏表演歌曲《一对好挚友》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在乐句完毕处加上牛或鸭的叫声),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

成嬉戏进展表演。

三、小结:激励及表扬,指出缺乏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观赏乐曲《鸭子伴嘴》

2、学唱歌曲《数鸭子》

3、表演歌曲《数鸭子》

4、节奏编创活动

教学目的:

1、通过观赏乐曲《鸭子伴嘴》,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强弱所带来的改变,以及感受音乐作品中鸭子的生动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数鸭子》,引导学生能以歌声、动作来表现H己酷爱生活,宠爱小动物的情趣。感受不同音乐要素的表现的

不同动物的形象及场景。

3、通过创编动作及师生互动的沟通,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与音乐理论活动。

4、通过节奏读拍编创活动,进展简洁的二声部练习。

教学打算:

录专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标准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3.二声部节奏编创活动:先分别学习吹口哨“du”和鸭子叫“ga”:后全起来。

二、新课学习:

I.观赏乐曲《鸭子伴嘴》

1)初听,(完好听全曲)。并提示小鸭及老鸭叫的地方。

2)谈谈所听内容;故事描绘(集体)并谈谈每个情景所用的打击乐器是怎能样协作的。

3)复听:自由活动:随《鸭子伴嘴》,引导学生自由地进展编创活动,以走路、鸭叫等。

2.歌曲学习:(H;示投影片)(由乐曲《鸭子伴嘴》入歌曲《数鸭子》)

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凹凸、长短的动作表示;)

3)通过分句唱娴熟歌曲的演唱。

3.通过自编嬉戏表演歌曲《数鸭子》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嬉戏进展表演。

三、课堂小结:激励及表扬,并指出缺乏之处。

第四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观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

2、学唱歌曲《一对好挚友》

3、表演歌曲《一对好挚友》

4、编创及活动

教学目的:

1、通过观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情。

2、听唱法学唱歌曲《•对好挚友》,引导学生探究歌曲应以赞美的情感完好地演唱,声音要亲切自然,并用动作式达自己对唱曲

的理解。

3、通过自编动作及活动,引导学生自创动作和在歌曲的空拍处加上小动物的叫声,使歌曲的演唱更为生动好玩。

教学打算: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I.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标准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颂的常规等。

3.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二、新课学习:

1.听歌曲录音《让我们手拉手》:(标准要求同学们倾听时能创建性地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I)完好地倾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心情怎样?

2)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

2.听歌曲录音《一对好挚友》;第二遍教师范唱,引导学生边拍边听。听后谈歌曲内容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泼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伴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铜嬉戏表演歌曲《一对好挚友》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在乐句完毕处加上牛或鸭的叫声),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

成嬉戏进展表演。

三、小结:激励及表扬,指出缺乏之处。

第二课时授课时间:年月H

教学内容:

1、观赏乐曲《鸭子伴嘴》

2、学唱歌曲《数鸭子》

3、表演歌曲《数鸭子》

4、节奏编创活动

教学目的:

1、通过观赏乐曲《鸭子伴嘴》,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强弱所带来的改变,以及感受音乐作品中鸭子的生动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数鸭子》,引导学生能以歌声、动作来表现自己酷爱生活,宠爱小动物的情趣.感受不同音乐要素的表现的

不同动物的形象及场景。

3、通过创编动作及师生互动的沟通,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与音乐理论活动。

4、通过节奏读拍编创活动,进展简洁的二声部练习。

教学打算: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标准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3.二声部节奏编创活动:先分别学名吹口哨“du”和鸭子叫“ga”;后全起来。

二、新课学习:

1.观赏乐曲《鸭子伴嘴》

1)初听,(完好听全曲)。并提示小鸭及老鸭叫的地方。

2)谈谈所听内容;故事描绘(集体)并谈谈每个情景所用的打击乐器是怎能样协作的。

3)复听:自山活动:随《鸭子伴嘴》,引导学生自山地进展编创活动,以走路、鸭叫等。

2.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由乐曲《鸭子伴嘴》入歌曲《数鸭子》)

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凹凸、长短的动作表示;)

3)通过分句唱娴熟歌曲的演唱。

3.通过自编嬉戏表演歌曲《数鸭子》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嬉戏进展表演。

三、课堂小结:激励及表扬,并指出缺乏之处。

第五课跳起舞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惯用伸展的音色演唱《草原就是我的家》,感受草原的美及蒙古人民对草原的酷爱。

2、观赏舞蹈《小骑兵》、倾听并表演《我是人民小骑兵》,能听辨音乐力度的改变,感爱到小骑兵英勇的精神。

3、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理解蒙古舞蹈,并能用简洁的动作及现。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听、唱、跳来体验蒙古音乐,感受音乐美!

教学过程:

一、观赏并表演《我是人民骑兵》

1、观赏舞蹈《我是人民小骑兵》

师:"今日呀,我们要去一个特别漂亮的地方玩耍,那里的人民热忱好客,能歌善舞,你们想去吗?(想)教师先不告知你们究竟

去哪?让我们先来观赏一段那里的小挚友跳的舞蹈,猜猜他的家在哪?”

2、用动作、声音仿照骑马并听辨音乐力度的改变。

(I)师:"看完后你有什么感受呢?(骑马,特别英勇)谁能用声音来学学骑马呢?,,

”刚刚这位小挚友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那我们的马蹄声该怎样呢?(由远及近,越来越响)你能学一学吗?”

"那我们的小骑兵要走了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应当怎么表现呢?"(山近及远.越来越轻)

“小骑兵从遥远的地方来,一路上会遇到哪些事呢?你能用声音来仿照一下吗?”

倾听《我是草原小骑兵》第二局部自由参加各种伴奏。

3、学习创编各种特马动作,表演《我是人民小骑兵》体会小骑兵的英勇。

下面我们就骑上马到漂亮的大草原上,教师可不太会骑马,谁能来教教我呢?

(激励学生创编多种骑马方式表演)

”小挚友们表演的都不错,那你觉得假如我们去大草原的话要留意什么呢”

"(英勇的小骑兵们要想马骑的好,就要有特别灵敏的耳朵要时刻留意草原上的天气改变,可别让风吹倒了:还要有团结友爱的精

神;别踩疼了小草等等)那就让我们骑上马一起到漂亮的大草原上去吧!”

二、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师:”草原上的风光真美啊,你看蓝蓝天空飞彩霞,骑上我的小红马,挥©鞭儿唱起歌,草原就是我的家。你听,草原上的小挚友

们在载歌载舞欢送我们呢!"

1、倾听《草原就是我的家》(看图谱.熟识歌词)

“你觉得草原上的歌声怎么样?”(美丽,抒情,伸展)

2、师范唱,朗读歌词,生节拍律动

”草原上的歌这么美,教师也来唱一唱,你们能为教师助兴吗?”

3、自由创编律动

“让我们跟着他们的歌声跳起来吧!"

4、跟琴学唱歌曲

“跳的真不错,让我们•起来唱唱这首歌"(跟琴唱两遍,重点句66……练习。)

5、听录音边唱歌曲边自由律动

6、歌表演

三、编创及活动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一、通过歌曲的演唱和倾听乐曲感受蒙古族民歌和乐曲的特点,进一步体缝和感受音乐,从而培育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建美的

实力。

二、启发学生想象,结合歌乐曲编创简洁动作,能边唱边表演,边听边表演。

教学内容:

一、倾听《挤奶舞》

二、表演《小松树》

教学重难点:

一、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表演。

二、听辨出音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

二、学唱《小松树》

1、通过听录音的范唱和教师的范唱、让学生完好地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奏。

2、轻声有感情地随着音乐读歌词。

3、听着教师的琴声,轻声地填词,教师留意发觉问题,订正演唱中的错误。

4、能正确地演唱时,可合着录音伴奏。

5、听范唱,分小组自编动作表演。

6、激励学生发挥各自的想像力,编创自己独特的动作表演。

7、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倾听并表演《挤奶舞》

师:”小挚友们表演得真不错,热忱好客的蒙占妈妈看到我们可兴奋了握者小挚友的手说:”塔赛奴、塔赛奴”还拿出了最好的奶茶、

炒米、奶皮、黄油等好多好东西来款待我们。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品味美味的食品吧!”

1、生边品味奶茶边观赏《挤奶舞》音乐听教师简介

”这个奶茶呀是蒙古人民款待客人的必多饮料,是用砖茶熬成紫红色后在加

如鲜奶做成的,养分丰富,既解渴用开胃还可提神呢!"

2、表演《挤奶舞》

"哎,蒙古小骑兵去哪广?哦,原来他看到小挚友这么宠爱吃这些食品他正

拿着桶给我们去挤奶了,我们一起去帮帮他吧!(拿着桶转一圈,到挤奶场)

你觉得挤奶该留意什么?”

(I)单膝跪(2)卷袖(3)创编挤奶动作

师生一起表演“挤奶舞”

四、理解蒙古人民宠爱的活动。

”在漂亮的蒙古大草原上,还有各种各样的浩大聚会,比方说每年7-8月实行的那达慕大会。那里呢会进展一些蒙古人民宠爱的消遣

活动,比方射箭、骑马、摔跤等等。"

射箭:蒙古族古老的竞赛工程,行骑在立刻射和不骑马射两种。仿照射箭

摔跤:摔跤时选手身穿铜钉牛皮

五、课堂小结

第六课咯咯哒

第•课时

教学目的:

一、通过倾听《公鸡母鸡》辨别公鸡母鸡的叫声,并能随乐曲表现和表演对公鸡、母鸡的善爱之情。

二、通过听、唱、说、演和嬉戏感受表现母鸡下蛋的音乐《下蛋啰》,从而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宠爱之情。

三、相识响板,并通过探究的学习式的学习把握其演奏方法,并能用响板为歌曲《下蛋啰》伴奏。

四、通过本课的学习浸透环保教化培育小挚友从小懂得爱绿护绿。

教学内容:

一、倾听《公鸡母鸡》

二、演唱并表演《下蛋啰》

三、创编活动

教学重点:歌曲《下蛋啰》

教学难点:

一、歌曲《下蛋啰》的衬词:gegegedagegegeda

十六分音符,音又短又快要留意指导学生读清楚精确。

二、用响板为衬词伴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小挚友们今日教师要带你们去参观养鸡场,不过养鸡场可远啦,在农村,你们的小火车开来了吗?

生:开来了。

师:那么开上你们的小火车动身吧!

生:在《火车开啦》的音乐中开火车法教室。

二、倾听《公鸡母鸡》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养鸡场到啦,小挚友们请坐,你们看谁来欢送你们了。

生:公鸡和母鸡

师:公鸡、母鸡除了来欢送你们外,还唱着歌迫不及待地想告知你们•个喜事,想听听吗?

生:想!

2、师放录音,生倾听学学公鸡,最终公鸡母鸡一起唱歌跳舞。)

三、学习歌曲《下蛋啰》:

1、激趣导入:

师:小挚友们你们表演的真好r养鸡场的主人托我嘉奖你们一份礼物,想要吗?请小挚友们闭上眼睛,数数五声礼物就出咯。如今

你们面前了。开场数吧。生:闭上眼教。师:出示一蓝鸡蛋。生:哇一蓝鸡蛋地。师:对,这是养鸡场母鸡刚刚下的蛋,不过略。

养鸡场的主人要教师问小挚友们知道母鸡怎样下蛋的吗?他还给小挚友带来一首歌题目叫《下蛋啰》让小挚友们去歌中找答案,谁

找的最快就嘉奖他鸡蛋,小挚友们想驴这首歌吗?

生:想。

2、倾听范唱理解歌曲内容

3、朗读歌词:

4、用跟唱法学唱歌曲

5、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⑴介绍响板

⑵指导演奏方法

⑶选择一种演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⑷分组竞赛,哪一•组为歌曲伴奏得最好,赏小乐手星。

四、嬉戏

五、拓展

1、理解鸡蛋是如何变成小鸡的,为下节课做打算。

师:小挚友们鸡蛋会变成什么?

生:小鸡。师:怎么变的?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变成呢?(二十多天)

2、听着《我的小鸡》的音乐表演小鸡捉虫的动作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一、通过倾听、表演,表现出刈小动物的宠爱之情。

二、相识铃鼓,并通过探究式的学习驾驭其演奏方法。

三、可以自编动作参及表演。

教学内容:

一、倾听《我的小鸡》

二、表演《母鸡叫咯咯》

教学重难点:

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心情并用自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律动:

倾听《公鸡母鸡》仿照教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心情。

二、倾听《我的小鸡》

1.完好地倾听乐曲两次,辨别公鸡、母鸡的叫声,乐曲开场是公鸡叫还是母鸡叫

2.听乐曲:在课本的方框中画线条表示听到的公鸡、母鸡的叫声。

3.听乐曲:分别学做公鸡、母鸡的动作表演。

三、铃鼓及演奏方法简介

铃鼓是一种色调性很强的膜鸣乐器,音量较大。铃鼓是将精制的羊皮蒙在用木条弯成圆形鼓框的一面,鼓框上有若干空格,每格

装有一对金属制的小钱,空出一格做为手持的部位。也有的铃鼓不蒙鼓皮。演奏时,左手持鼓用右手弹击、拍击或在膝盖上撞

击,有时也用右手拇指在鼓的边缘上搓奏。铃鼓多用于舞蹈伴奏,还常常用来增加节奏或完成某种特别的音乐效果。

四、编创及活动

1.相识铃鼓,并在教师的示范下学会演奏铃鼓的正确姿态。

2.把演奏铃鼓的方法留给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奏出短音怎样奏出长音

3.试着用铃鼓为学过的歌曲伴奏。想•想哪首歌曲适宜选•首让大家唱,并由几个学生用铃鼓伴奏。

五、表演《母鸡叫咯咯》教学根本要求

1.整地倾听歌曲。

提示:母鸡为什么叫咯咯,扶植学生理解歌曲表现母鸡牛.蛋后向人们报喜的意图。

2.听音乐按节奏读词,并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边唱边用动作表现歌曲。

六、编创及活动

1.和识响板,由教师示范学习演奏响板的正确姿态。

2.分小组讨论响板的演奏方法,沟通演奏方法。

3.选择一种演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七、课堂评价活动,教师小结。

第七课大海的歌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一、学问目的:理解海的学问

二、实力目的:培育学生创建性的制造声响的实力

三、情感目的:教化学生要有宽大的胸怀

教学内容:

一、倾听《大海摇篮》

二、表演《海》

教材重难点:

一、抒情的演唱三拍子歌曲《海》

二、自主的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创建声响

教具学具:录音机、课本、琴、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音阶练唱

二、观赏《大海摇篮》

1、完好地倾听歌曲。

提示:歌曲唱出了什么内容?

你的心情怎样

2、复听歌曲。

边听边用笔画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感受。

3、将歌曲、乐曲相比拟,用简练的话说一说有什么不同(分组讨论〉

三、创编及活动《声音》

A以大海为主题,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各种物品。如:桌子、盒子、盆、纸、身体、吹气、喊叫、仿照声音、打击乐等各种方法制

造声响,使学生的创建综合在一起,形成生动的大海。

B分小组进展:先命题是早晨的大海,还是暴风雨中的大海,每个人可先做一种声音,其别人渐渐加进来,后参加的同学要留意

大家的表现中缺少什么样的声响,尝试参加的效果,不志向可更换。

四、新歌教学《海》

1.完好地倾听歌曲的范唱录音。

提示:歌曲描绘了怎样的海

你见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

(听后分组讨论答旦)

2、再听录音

生跟师用手拍节拍。

3、有感情地读歌词。

4、听教师范唱

轻声跟唱,用手臂表现歌曲的起伏,感受歌曲描绘的大海。

5、订正学生歌颂的错误

注:(可借助手势调整歌词倒字带来的音准不正确。)

6、随着教师像唱词一样唱歌谱

学生试一小节一小节的唱歌谱。教师适时参加手势提示凹凸。一句一句的唱歌谱。

7、完好表演,可参加动作或打击乐器。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一、通过表演《云》,感受并表现歌曲美丽、抒情的心情。

二、通过倾听辨别大海的不同,并能用线条的方式表现出来。

三、能发挥想象力,用打击乐器或身边的物体及同学共同制造各种声响表现心中的大海。

教学内容:

一、倾听《海上风暴》

二、表演《云》

教学重、难点:

一、感受并表现歌曲的心情

二、用打击乐器或身边的物体及同学共同制造各种声响表现心中的大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

1、复习演唱歌曲《海》

2、制造声响的练习

三、观赏

1、导语:

“我们刚刚所唱的歌曲描写了安静的大海。可大海是不是总是这么安静呢?

2、倾听《海上风暴》

提示:这段音乐告知我们大海有了什么改变?

你的心情怎样

3、再听

试着仿照其中的一•个声音,让同学们互相评价。

4、复听

边听边用笔划线条表示自己对这段音乐的感受。

四、学唱歌曲《云》

1、完好地倾听录音范唱

从歌曲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提示:歌中唱到了什么帆船指的是什么你视察过公吗你知道的云有多少种歌中的云是怎样的

2、再听

教师用动作提示学生拍击节拍,即教师拍三下(拍手、点手心、点手心),学生便会跟上。

3、通过拍击,你知道歌曲是几拍子的?你怎么敲法?

4、教师范唱,学生边听边感受节拍的强弱,用自己的方法进展拍击。

5、听录音,轻轻地跟唱歌词

教师留意订正字音,使学生正确地演唱歌曲。

6、完好演唱歌曲

7、边唱边编创动作。

提示:编自己的动作表现云。

8、随着录音伴奏,边唱边表演。

五、编创及活动:

这是•条编创歌谣的练习,也是稳固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的节奏练习。

A教师启发学生自己练歌谣,看图填词,看歌谣中缺少的词应填写什么更适宜。

B分小组进展,学生可讨论,并进展编创。

C籽填写完好的歌谣读给同学们听,边读边拍,看哪一组最精确。

六、课堂小结

师生再见!

第八课华蜜生活

第•课时

教学目的:

一、学问目的:在唱会歌曲的根底上,创编动作。

二、实力目的:能编创简洁伴奏,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情感目的:通过倾听和演唱,初步感受彝族的音乐特点,背唱《彝家娃娃真华蜜》。

教学内容:

倾听《欢乐的罗嗦》

表演《彝家娃娃真华蜜》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对民族音乐的感受

教具学具:录音机、投影仪、课本、琴、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学过的表现华蜜生活的歌曲。

三、倾听《欢乐的罗嗦》

1、倾听乐曲

提示:这首乐曲的心情,让学生答复。

2、复听乐曲

学生分小组按自己熟识的弹拨乐音做模拟演奏动作,教师介绍彝族的简洁舞蹈动作,学做彝族一二个舞蹈动作,随着音乐表演,

体会音乐的欢快、热情的心情。

3、介绍少数民族:彝族及其音乐文化

4、再听

一起和着音乐跳一跳

四、学习歌曲《彝家娃娃真华蜜》

1、完好地倾听歌曲范唱。

歌由描写的内容?

2、再听:

随音乐拍手、摇摆

3、听唱的根底上,随着范唱录音轻声朗读歌词

4、以听唱法学唱歌曲

要求学生吐字清楚地演唱歌曲。

5、处理歌曲

提示学生,衬词应唱得灵巧,要求学生留意表达歌曲的情感,使歌曲演唱得轻快而富有弹性。

6、在歌曲唱会的根底上,编创动作,并由小组讨

7、选择适当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8、学习律动

9、边唱歌曲边表演。

五、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一、学问目的:能按图意及节奏编创适当的词,并能精确地拍和读。

二、实力目的: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能编创筒洁伴奏,并用打击乐曙为歌曲伴奏。

三、情感目的:通过倾听和演唱,初步感受彝族的音乐特点。

教材内容:

一、表演《乃哟乃》

二、倾听《阳光下的孩子》、《夏天的阳光》

创编及活动

教学重难点:

一、看图谱生动的演唱歌曲

二、节奏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彝家娃娃真华蜜》

二、介绍土家文化及音乐

三、学习歌曲《乃哟乃》

1、导入

2、完好地倾听歌曲范唱。

学生拍手。听什么内容?

3、教师在学生感知的根底上,简洁介绍土家族的风俗土家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个民族,歌词中的"乃哟乃,乃哟响"是欢

乐的意思。

4、学生轻声读歌词。

5、边听音乐或教师弹琴,边用手指着果本上的小人图形谱唱歌:感受音的凹凸改变。速度可稍慢些。

6、可跟着教师像唱歌词一样唱歌谱,学生只是感受歌谱。

7、在歌曲熟识后,可用稍快的速度演唱,以恰当地表现歌曲的情感。

8、分小组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表这自己欢乐的心情。

9、结合歌曲的音乐表现的须要,按小组编创伴奏,为歌曲伴奏。

四、创编及活动

(一)听辨音的凹凸的练习

1、教师弹奏出sol和do两个音,让学生.听辨,开场可弹间隔远远两个音,在学生说出凹凸后,再听辨sol和do。可实行听和唱相

结合的方式进展。听301唱$。1,同时将双手举过头。听do唱do时双手自然卜垂。

2、做听辨的嬉戏。一•组组听辨,看哪一组听得又准做得又快。

XXX—XXX—

嗡。嗡嗡,嗡嗡嗡,

1、看图编词并进展读拍的练习。教师可指导学生分别拍击两条节奏,说出各是几拍子的。

2、分小组看图编词,用蜜蜂和鸟叫的声音编创模声衬也可编创词组。

3、可启发学生想像编创各种鸟儿的叫声,再读一读、拍一拍.

4、教师可指导学生用打击乐为自编的带词节奏敲击,可击节拍,也可击节奏,提示学生敲击出音的强弱。

五、倾听《阳光下的孩子》、《夏天的阳光》

(一)《阳光下的孩子》

1、完好地初听歌曲。

提示:这首歌曲是兴奋的还是哀疝的歌中唱出了什么内容

2、夏听歌曲。边听边轻轻地合着节拍做拍手的动作。

(二)《熨天的阳光》

1、完好地倾听这首歌曲。

提示:歌中唱出了什么你的心情如何

2、复听歌曲。

提示:你感到这首歌合适跳舞还是合适走路?选择一个图,并随若音乐试着做一做。

3、选择一组学生,用打击乐随着歌曲录音敲击。

培育学生主动参及的意识。

六、小结、下课

第九课巧巧手

《粉刷匠》

《理发师》

《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铁匠波尔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一、学会三声部的简洁节奏协作,驾驭节奏X-X、X。

二、学会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理发师》,并能通过小组合作创编简洁的歌词和设计整齐的动作。

三、观赏《我有一双万能的手》,理解歌曲内容并懂得劳动最荣耀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一、创建性地演唱歌曲、表现歌曲。

二、小组合作创编简洁的歌词和设计整齐的动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进教室,律动

二、导入新课

1、观赏《我有一双万能的手》,理解歌曲内容,感受心情

提问:歌曲中的小挚友他的手能做什么事?

2、引入劳动:平常你的手能干什么事?学生自由的说

3、三声部节奏合奏练习

1)教师做动作请学生来猜是那种劳动

2)为劳动节奏配上相应的声音

3)学生分组进展单独练习并进展三声部节奏协作

擦桌子:XX|XX|

钉钉九|XXXX|XXXXII

扫地:X-|X-||

三、学唱《理发师》

1、听录音,学生感受歌曲心情及理解歌曲内容

1)初听,感受心情

2)更听,理解歌词的内容

2、教师边做动作边有节奏的念歌词,示范

3、学生念词

1)学生轻声的随教师有节奏练习念歌词

2)完好的念歌词并配上律动动作,熟记歌曲内容

4、完好的演唱歌曲

1)播放多媒体课件,请学生看乐谱听求音,在心中默唱

2)轻声的跟着教师的纲琴伴奏进展哼唱

3)有感情的有表情的来演唱歌曲,

4)随录音带上动作来演唱

5、处理歌曲,有感情的边唱边表演

1)师生互相协作,教师表演唱,

2)学生对师生表演进展比拟,进一步处理歌曲,订正指导

3)分角色进展及演唱

四、创编歌词和动作

1、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示几幅劳动和学习的图片,学生说说画面内容

2、选择其中一幅图片,集体创编,个别根底较好的学生来试唱,教师做指导提示

3、分组创编歌词,在剩余的图片中选择一幅,并设计上简洁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4、分组展示各自创编的成果,学生互评

五、完毕

1、课后延长:请学生编创•首新曲仆昌给身边的亲人听

2、在音乐《我有一双万能的手》做着动作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相识沙球、串铃并且学会其正确演奏姿态

二、唱歌曲《粉刷匠》

三、观赏《铁匠波尔卡》

教学目的:

一、相识沙球和串铃,学会其正确的演奏姿态

二、能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有弹性的演唱歌曲《粉刷匠》

三、观赏《铁匠波尔卡》感受乐曲心情及劳动时快乐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一、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喧闹情景,体验轻松、开心的音乐心情。

二用轻松、开心的声音演唱《粉刷城》,并能用动作表现这首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铁匠波尔卡》随教师律动进教室

二、观赏乐曲

1、教师简洁介绍乐曲,学生理解乐曲的来历

2、初听乐曲,感受其心情

边听边提示学生:在乐曲中你听到了什么,这声音不是乐器发出的?

3、听乐曲,用手指随旋律划图形谱,式着哼唱旋律

4、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来伴奏

1)听声音辨乐器嬉戏,相识沙球和串玲,听辨音色

要求学生蒙上眼睛听听乐解的声音,教师来敲击学生猜乐曙名称

(串铃及碰铃进展比拟:沙球和自制乐器沙丘进展比拟)

2)仿照正确的演奏姿态,教师示范学生徒手操作

沙球:XX|XXX|XX|XXX||

串玲:Xx|xx|xxxx|xx||

3)分组探究还可怎么敲击,各组派代表

4)选择适宜的乐器为乐曲的某一个片段伴奏

耍求:轻轻演奏

伴奏时乐器的节奏要合着音乐

三、学唱粉刷匠

1、初听乐曲,理解歌曲内容

2、复听,感受乐曲的心情

3、指导学生有节奏的念歌词

I)随教师轻声的来歌词

2)边带上动作边有节奏的来念歌词

4、学唱

1)随录音轻轻的哼唱

2)有弹性的整齐的演唱

3)带上动作进展表演唱

4)用串铃设计简洁的节奏为歌曲《粉刷匠》伴奏

5)用多种演唱形式进展表演唱,分组分男女

5、试着听琴声哼唱歌曲的乐谱

四、创编歌词和律动

1、以“小画家”为例,集体创编一首简洁的歌曲

教师提示:仿照《粉刷匠》,你能为小画家创编•首好听的歌曲吗?

2、请个别根底较好的同学来范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