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练01 字音字形+语病修改+记叙文阅读(培优冲刺)(解析版)_第1页
专练01 字音字形+语病修改+记叙文阅读(培优冲刺)(解析版)_第2页
专练01 字音字形+语病修改+记叙文阅读(培优冲刺)(解析版)_第3页
专练01 字音字形+语病修改+记叙文阅读(培优冲刺)(解析版)_第4页
专练01 字音字形+语病修改+记叙文阅读(培优冲刺)(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优冲刺专练01字音字形+语病修改+记叙文阅读(分值:120分用时120分钟)一、字词书写(共4分)1.(本题2分)(2023·辽宁大连·中考真题)请用正楷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慧心妙笔青春远航【答案】慧心妙笔青春远航【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抄写。用正楷抄写“慧心妙笔青春远航”即可,注意“慧、航”的正确写法。2.(本题2分)(2023·江苏镇江·中考真题)阅读语段,在下面的方格内依次填写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拼音。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hàn(

)着你,烧灼(

)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guǒ(

)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和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

)的能量!(摘自刘成章《安塞腰鼓》【答案】撼

zhuó

bó【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辨析。震撼:zhènhàn,意思是指土地剧烈摇动(这层意思多指自然灾害)。烧灼:shāozhuó,是指高温炙烫。包裹:bāoguǒ,有包容、包围、包扎、包装的含义。磅礴:pángbó,形容词,意思是形容气势盛大,广大无边。一般形容名山大川气势浩大,或是形容河流奔腾时气势磅礴。二、选择题(共34分)3.(本题2分)(2023·辽宁阜新·中考真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劝诫(jiè)

垦切(kěn)

教诲(huǐ)

喜出望外(wànɡ)B.匀称(chèn)

喷薄(bó)

农谚(yàn)

妙手偶得(ǒu)C.弥漫(mí)

缭亮(liáo)

酷似(kù)

气冲斗牛(dòu)D.侍弄(sì)

取决(jué)

钦佩(qīn)

抑扬顿措(cuò)【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A.垦切——恳切,教诲(huǐ)——huì;C.缭亮——嘹亮,气冲斗牛(dòu)——dǒu;D.侍弄(sì)——shì,抑扬顿措——抑扬顿挫;故选B。4.(本题2分)(2023·辽宁大连·中考真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A.棱角(léng)

粗糙(zào)

截然不同(jié)

如释重付(fù)B.生疏(shū)

秀气(xìu)

与日具增(jù)

前呼后拥(yōng)C.庇护(bì)

瘦削(xuē)

长途跋涉(bá)

雕梁画栋(dòng)D.章显(zhāng)

瞳仁(tóng)

间不容发(fā)

一气呵成(hē)【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A.粗糙(zào)——cāo,如释重付——如释重负;B.秀气(xìu)——xiù,与日具增——与日俱增;D.章显——彰显,间不容发(fā)——fà;故选C。5.(本题2分)(2023·辽宁盘锦·中考真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次第(dì)

追溯(shù)

销耗(xiāo)

言不及义(yì)B.应和(hè)

琐屑(xuè)

惩戒(chénɡ)

以身作责(zé)C.辐射(fú)

粗拙(zhuō)

绰号(chuò)

眼花缭乱(liáo)D.哺育(pǔ)

箫索(xiāo)

熏陶(táo)

挑拨离间(jiàn)【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A.追溯(shù)——sù,销耗——消耗;B.琐屑(xuè)——xiè,以身作责——以身作则;D.哺育(pǔ)——bǔ,箫索——萧索;故选C。6.(本题2分)(2023·辽宁本溪·中考真题)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A.篇幅fú

停泊bó

蓬勃péng

心驰神往chíB.融洽qià

气慨gài

棉花mián

络绎不绝juéC.农谚yàn

丰饶yáo

瓶颈jǐng

俯仰生姿zīD.字帖tiè

匹配pǐ

琴弦xuán

高朋满座zuò【答案】A【详解】考查字音字形。B.气慨——气概;C.丰饶yáo——ráo;D.琴弦xuán——xián;故选A。7.(本题2分)(2024·辽宁·模拟预测)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欺侮(wǔ)

依傍(bàng)

倾刻(qǐng)

置之不理(zhì)B.恐吓(hè)

要塞(sài)

抉择(zhé)

强词夺理(qiǎng)C.煞白(shà)

频临(bīn)

寂寥(liào)

挑拨离间(jiàn)D.翩然(piān)

岔道(chà)

热忱(chén)

耐人寻味(nài)【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常见字的字形字音。A.倾刻——顷刻;B.抉择(zhé)——zé;C.频临——濒临,寂寥(liào)——liáo;故选D。8.(本题2分)(2024·天津河东·一模)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狭隘(ài)

愧怍(zuò)

混为一谈(hǔn)B.炽热(chì)

缄默(xián)

强聒不舍(guō)C.罅隙(xià)

豢养(huàn)

味同嚼蜡(jiáo)D.蓦然(mù)

荣膺(yīng)

蹑手蹑脚(niè)【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字音。A.混为一谈(hǔn)——hùn;B.缄默(xián)——jiān;D.蓦然(mù)——mò;故选C。9.(本题2分)(2024·天津和平·一模)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惆怅(chóu)

侍候(cì)

拘泥(ní)B.喷薄(báo)

囫囵(hū)

诘问(jié)C.顷刻(qīng)

惦记(diàn)

熏陶(tāo)D.隐匿(nì)

谚语(yàn)

遵循(xún)【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字音。A.侍候(cì)——shì,拘泥(ní)——nì;B.喷薄(báo)——bó,囫囵(hū)——hú;C.顷刻(qīng)——qǐng,熏陶(tāo)——táo;故选D。10.(本题2分)(2024·天津滨海新·一模)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顷刻(qīng)

稽首(jī)

抽丝剥茧(bō)B.笔砚(jiàn)

箴言(zhēn)

间不容发(jiàn)C.摇曳(yè)

礼聘(pìn)

矫揉造作(jiǎo)D.狡黠(xié)

掺杂(cān)

顿开茅塞(sài)【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字音。A.顷刻(qīng)——qǐng,稽首(jī)——qǐ;B.笔砚(jiàn)——yàn,间不容发(jiàn)——jiān;D.狡黠(xié)——xiá,掺杂(cān)——chān,顿开茅塞(sài)——sè;故选C。11.(本题2分)(2024·天津河东·一模)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2月26日,国内首部人工智能动画片《千秋诗颂》开播。②该片综合运用了可控图像生成、人物动态生成、文生视频等最新技术成果。③人工智能动画片在开播前就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④科技创新绘出的独特“诗情画意”,能够帮助青少年受众群体增加对古典文学的情感共鸣,让学习古诗词变得更容易。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D.有误,“增加对古典文学的情感共鸣”搭配不当,应该使用“增强”或者“加深”来搭配“情感共鸣”;故选D。12.(本题2分)(2024·天津南开·一模)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文化,是我们个人内心深处的后花园,是一个民族的中流砥柱。②一个国家的强盛,在国际的地位和话语权,不是看其经济总量和军事力量的强弱,而是在于其文化是否源源不断地向海外输出,为世界所接受、认同。③我们的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蓬勃的时代气息,是极具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文化,是民族自信之根。④作为处于日新月异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让中华文化发扬光大。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B.第②句“一个国家的强盛,在国际的地位和话语权,不是看其经济总量和军事力量的强弱,而是在于其文化是否源源不断地向海外输出,为世界所接受、认同”有语病。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应在“强盛”后加“与否”;“经济总量”与“强弱”搭配不当,在“经济总量”后,加“的多少”;正确的句子是: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在国际的地位和话语权,不是看其经济总量的多少和军事力量的强弱,而是在于其文化是否源源不断地向海外输出,为世界所接受、认同。故选B。13.(本题8分)(2023·江苏盐城·中考真题)根据语境完成题目。2023年,盐城迎来建市四十周年,四十载栉风沐雨,四十载春华秋实。盐城建市以来的四十年,是一部勠力同心、踔厉奋发的创业史;是一部自强不息,永不懈dài(

)的奋斗史;是一部劲帆高悬、乘风破浪的发展史。回望四十年继承,开tuò(

)、创新的奋斗历程,我们跋(

)山涉水,步履不停。“走遍江淮千山水,犹道桑梓更清美”,今天的盐城,增长与转型良性互动,发展与生态相得益彰(

),经济与社会协调并进,盐城人正以“拼”的干劲,“燃”的①_____,“敢”的②_____,坚定绿色发展追求,奏响“沿海绿城、国际湿地”的崭新画卷,为美丽中国呈上盐城篇章。(1)(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2分)给文中标号为①②的横线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只填序号)A.胆识

B.激情(3)(2分)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正确的句子。(4)(2分)“走遍江淮千山水,犹道桑梓更清美”中的“桑梓”,在中国文化中指代。【答案】(1)怠

zhāng(2)B

A(3)绘就“沿海绿城、国际湿地”的崭新画卷(4)家乡【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懈怠:xièdài,意思是松懈懒散;怠慢不敬。开拓:kāituò,指从小到大地发展、扩大。注意“拓”不能写成“柘”。跋山涉水:指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跋”意思是在山地行走,读bá。相得益彰:指相互配合的好,各方的长处就更能显现。“彰”意思是明显、显著,读zhāng。(2)本题考查词义辨析。“燃”指引火点着,燃烧。“敢”意思是有胆量、有勇气。“胆识”指胆量和见识。“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比较四个字词的含义可知,①空选B;②空选A。(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奏响‘沿海绿城、国际湿地’的崭新画卷”动宾搭配不当,把“奏响”改为“绘就”。(4)本题考查词语的含义。桑梓:古代村落的房前屋后,遍植桑树、梓树,有“桑梓之地,父母之邦”的说法。后来,“桑梓”成了中国文化中故乡、家乡的代名词。14.(本题6分)(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班级举行“热爱与潜能”主题班会,以下是你的演讲片段。当我们真正热爱这个世界时,才真正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说每个人都拥有一座名为“潜(

)能”的金矿,那么“热爱”便是打开金矿的那把钥匙。热爱给你动力,为你fù(

)能,吸引着你不断去探寻、甲生命的种种可能性。同样,它也会给你勇气,使你坚定,让你对所有的困难都能无畏无惧,甘之如饴。无论处于何种境地,热爱永远是我们可以依赖也必须依赖的精神力量。找到你所热爱的事,乙时间里的每一刻,__________________。(1)(2分)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潜能fù能(2)(2分)在文段甲、乙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探究

享用 B.开掘

享受C.开掘

享用 D.探究

享受(3)(2分)请在末尾横线处加上一句话,使表达更加完整。【答案】(1)qián赋(2)B(3)示例一:才真正活在这个世界上。示例二:未来才会可期。【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第一空。潜能(qiánnéng):潜在的能量;尚未发挥的潜在能力。第二空。赋能(fùnéng):给予他人能量。(2)本题考查词义辨析。探究:反复深入地探讨研究。开掘:比喻把埋藏在深处的有价值的东西发掘出来。结合语段中“金矿”“探寻”,可知甲处填“开掘”。享用:使用某种东西以满足精神或物质上的欲望。享受:享有受用,指在物质上或精神上得到满足。“享用”除了有“享受”还有“使用”的意思,结合本“真正热爱这个世界”、“精神力量”等内容,可知乙处填“享受”。(3)本题考查补写。结合上文可知,横线上应该填一句总结性的句子,内容上是“找到你所热爱的事”后的好处。示例:就是对漫长岁月最好的珍重和回馈。三、基础知识综合(共42分)(一)(本题4分)(2024·江西·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浔阳楼是九江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一个重要节点,位于浔阳江畔,建筑风格为宋代民间酒楼。文化展陈项目围绕“浔阳楼里说水浒”主题,以水浒小说故事为背景,以小说发生在江州的故事为重点,以九江当地的市井生活为延展,充分运用主题雕塑、瓷板画、沉浸式场景复原、立体人物画、艺术瓷雕、多媒体及图文①面等丰富的展示手段,生动叙说水浒故事,展示宋代九江②的自然禀赋与繁荣的社会生活。15.(2分)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①处的字都正确的一项是(

)A.pàn板 B.bàn扳 C.pàn版 D.bàn反16.(2分)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天时地利 B.得天独厚 C.鬼斧神工 D.巧夺天工【答案】15.C16.B【解析】15.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江畔(jiāngpàn):江边,江湖岸边;版面(bǎnmiàn):印刷好的页张,包括图文、余白整个部分;故选C。16.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天时地利: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B.得天独厚:独具特殊的优越条件,也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也指人的天赋、机遇非常好;C.鬼斧神工:原义是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像是人力所能达到的;D.巧夺天工:形容人的精巧胜过天然,比喻技艺高超巧妙;这里形容自然环境好,应用:得天独厚;故选B。(二)(本题6分)(2024·西藏·二模)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夏天的傍晚,狂风疾雨骤至,许多大树的树杈被折断,碎叶一地。担心荷塘里刚进入盛期的荷花,急忙跑去看视。却见一池娇嫩的菡萏依然______,而且因了雨水的洗濯,更huàn发了精神。默立良久,悟出结论有三:地势低洼,处身谦卑;扎根深厚,众叶护卫;修身清净,不màn不枝。17.(2分)在文中处填入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A.焕

蔓 B.唤

蔓 C.焕

曼 D.唤

曼18.(2分)文中加点字“骤”“濯”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zòu

zhuó B.zhòu

zhuó C.zòu

zhóu D.zhòu

zhóu19.(2分)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外强中干 B.孤芳自赏 C.亭亭玉立 D.鹤立鸡群【答案】17.A18.B19.C【分析】17.本题考查字形。焕发:huànfā,光彩四射;焕:光明,光亮;不蔓不枝:bùmànbùzhī,原指莲茎不分枝杈,现形容文章等简洁;故选A。18.本题考查字音。骤至:zhòuzhì,突然到来;洗濯:xǐzhuó,洗;故选B。19.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文中句意是,狂风疾雨骤至,娇嫩的荷花却依然形体挺拔得屹立于荷塘中;A.外强中干:外表上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空虚,含贬义,不能用来形容风雨中依然挺拔的荷花;B.孤芳自赏:自命清高,自我欣赏;不能用来形容风雨中坚强的荷花;C.亭亭玉立: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可用来形容荷花在风雨中依然挺拔的身姿;D.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与风雨中坚强的荷花句意不符;故选C。(三)(本题6分)(2024·广东江门·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脚踏实地,才能行稳致远。实现梦想的旅途上,三者缺一不可。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意味着不仅要远大志向,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以qièérbùshě的精神走稳走实人生的每一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道虽远,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不论学习还是工作,成功都源于深入实践、苦干实干的结果。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还意味着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以矢志不渝的精神牢记最初的梦想,守住内心的志向,真正踏上追梦旅途后,沿路有平川也有qiūhè,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阴霾。拥有gāoyuǎn的志向,才能在奋进路上引吭高歌。走在梦想的路上,难免遇到挫折,我们应目标坚定、,不因一时一事而,也不因暂时的困难停下前行的脚步,或许一个愿望没有实现,或许一次比赛结果不够称心,或许客观条件暂时受限,只要志气在,人生便有无限可能。20.(2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qièérbùshě()

(2)qiūhè()

(3)gāoyuǎn()21.(2分)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树立

处变不惊

困惑 B.建立

宠辱不惊

疑惑C.树立

处变不惊

疑惑 D.建立

宠辱不惊

困惑22.(2分)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论学习还是工作,成功都是深入实践、苦干实干的结果。B.不论工作还是学习,成功都源于深入实践、苦干实干的结果。C.不论学习还是工作,成功都源于苦干实干、深入实践的结果。D.不论学习还是工作,成功都源于深入实践、苦干实干的原因。【答案】20.锲而不舍丘壑高远21.A22.A【解析】20.本题考查字形。锲而不舍,qièérbùshě,原义是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丘壑,qiūhè,指山峰与河谷;山野幽僻的地方;比喻深远的意境。高远,gāoyuǎn。意思是指又高又远、高尚远大、高超深远、高贵其身分,久远其历史。21.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第一处:树立: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建立:兴建,建设。结合语境和搭配习惯可知,应是“树立”“远大志向”。第二处:处变不惊:在变故中不惊慌。指遇事沉着冷静。宠辱不惊:受宠或受辱都不动心。指把荣辱得失置之度外。结合“难免遇到挫折”可知,填“处变不惊”更合适。第三处:困惑:感到疑难,不知所措。疑惑:迷惑,不理解。结合“不因一时一事”的语境可知,填“困惑”更合适。故选A。22.本题考查修改病句。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句式杂糅,可将“源于”改为“都”。故选A。(四)(本题6分)(2024·广东惠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辰龙迎春到,福禄送喜来。”今年是龙年。在历史的长河里,龙的形象虽深深融入我们的民俗文化生活中,并在多方面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品格。中国人对龙的______可以zhuīsù到数千年前的远古时期。在古代,龙是bìhù着民众的神灵,一直都是一种shéntōngguǎngdà的象征。拜龙王是期望能不受自然风雨的______,端午节赛龙舟则是拼搏精神的体现。长期以来,在______的民俗传说和故事中,龙一直受到大众的敬畏。23.(2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zhuīsù()(2)bìhù()(3)shéntōngguǎngdà()24.(2分)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崇拜

侵害

沧海一粟B.膜拜

侵扰

沧海一粟C.崇拜

侵扰

浩如烟海D.膜拜

侵害

浩如烟海25.(2分)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龙的形象虽在多方面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品格,并深深融入我们的民俗文化生活中。B.龙的形象已深深融入我们的民俗文化生活中,并在多方面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品格。C.龙的形象虽深深融入我们的民俗文化生活中,但在多方面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品格。D.龙的形象已深深融入我们的民俗文化生活中,但在多方面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品格。【答案】23.追溯庇护神通广大24.C25.B【解析】23.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写法。追溯:zhuīsù,本义为逆水而行,后引申为追求根源,探索缘由。庇护:bìhù,包庇,袒护。神通广大:shéntōngguǎngdà,意思是法术广大无边,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24.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理解使用。第一空:崇拜:尊敬佩服,尊重拜授,尊崇奉拜。膜拜:合掌加额,长跪而拜。表示尊敬或畏服的礼式。崇拜是对于比自己能力更好的人的一种心理,膜拜一般用来表示对神佛的顶礼膜拜,是一种礼仪。句中指中国人对龙的崇敬心理,“崇拜”更为恰当;第二空:侵害:侵入而损害。即用暴力或非法手段损害。侵扰:侵犯骚扰。句中指拜龙王的行为不受自然条件干扰,故用“侵扰”恰当;第三空:沧海一粟:指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句中指民俗传说和故事这些资料丰富,故用“浩如烟海”恰当。故选C。25.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龙的形象虽深深融入我们的民俗文化生活中,并在多方面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品格”中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此句是并列关系,不是转折关系,所以应把“虽”删去。故选B。(五)(本题6分)(2024·广东深圳·一模)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1)新时代呼唤坚定的文化自信。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领会其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涵,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jū

gōng①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始终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A在传统文化的濡养下,使无数炎黄子孙成为顶天立地大写的人。新时代,人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接受审美熏陶、领略文化精suǐ②、感受家国情怀、丰富人生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融入时代、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2)中华传统文化,蕴“美”万千,不胜枚举:有戏曲之美,生旦净丑,演绎③悲欢人生;有武术之美,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B,,;……文化之根,植于沃土;文化之叶,万古长青。26.(2分)【正音形】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①jū

gōng尽瘁

②精suǐ

③演绎27.(2分)【改语病】第(1)段A处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28.(2分)【明修辞】请在B处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答案】26.鞠躬髓yì27.传统文化的濡养,使无数炎黄子孙成为顶天立地大写的人(或改为“在传统文化的濡养下,无数炎黄子孙成为顶天立地大写的人”)28.示例:有音乐之美,琴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有文学之美,诗词歌赋,书写灿烂文明/有文化之美,经史子集,照亮华夏天空【解析】26.本题考查字音字形。鞠躬尽瘁(jū

gōng):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精髓(suǐ):精气真髓,比喻事物的精华。演绎(yì):推演铺陈。27.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第(1)段画线句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除“在……下”或“使”,因此,原句修改为:传统文化的濡养,使无数炎黄子孙成为顶天立地大写的人(或改为“在传统文化的濡养下,无数炎黄子孙成为顶天立地大写的人”)28.本题考查句子补写仿写。解答时,首先,观察前文的结构和内容,可以发现前文是通过排比的手法,列举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几种美,如戏曲之美、武术之美,并分别描述了它们的特征。因此,在填写B处时,也应该遵循这种排比的结构,选择一个传统文化的元素,并描述其特征。然后,选取的内容应该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如音乐、文学、书法等,并确保内容积极向上,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的美。最后,仿写句子的结构应与前文保持一致,采用“有……之美,……,……”的格式,同时注意语意的通顺和连贯。示例:有书法之美,翰墨纸砚,展现意境深远。(六)(本题6分)(2024·广东·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时代fùyǔ的重任。如何通过读书学习hāngshí基础、挺立脊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关乎个人成长成才,也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广大青少年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要对读书有一种xīnkuàngshényí的感觉,通过激发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检视阅读成效以充实自我、提升本领、增长才干。阅读是青少年获取知识、启迪智慧的重要途径,也是立大志、担大任、明大德、成大才的必由之路。选一本好书入门,有助于阅读兴趣、阅读活力,让青少年愿意读、喜欢读、坚持读,从而在读书的过程中自己、提高自己。29.(2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fùyǔ()hāngshí()xīnkuàngshényí()30.(2分)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激发

唤醒

锻炼B.激起

提高

锤炼C.激发

唤醒

锤炼D.激起

提高

锻炼31.(2分)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阅读是青少年立大志、担大任、明大德、成大才的必由之路,也是获取知识、启迪智慧的重要途径。B.阅读是青少年获取知识、启迪智慧的重要途径,也是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必由之路。C.阅读是青少年获取知识、提升智慧的重要途径,也是立大志、担大任、明大德、成大才必由之路。D.阅读是青少年启迪智慧、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也是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必由之路。【答案】29.赋予夯实心旷神怡30.C31.B【解析】29.本题考查字形。赋予,fùyǔ,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夯实,hāngshí,意思是捣实。心旷神怡,xīnyíshénkuàng,心情舒畅,精神愉快。30.本题考查辨析词义。激发:由外界事物的刺激使潜在的感情、能力等表现出来。激起:它强调通过外部因素来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某种感受或反应。根据语境,一本好书使同学们潜在的阅读兴趣表现出来,所以应该用“激发”;唤醒:是指个体受到刺激而产生的感知觉的反应。提高:意思是使原来位置、程度、等级、数量、水准等方面加以增高、拉升。根据语境,一本好书的刺激,使学生产生了阅读活力,故适用“唤醒”;锤炼:现在多指思想意志的锻炼。锻炼:更多地指通过体育运动、生产劳动、政治斗争和工作实践等活动,使身体或能力得到强化和提高的过程。读书可以陶冶人的精神品质,所以要用“锤炼”;故选C。31.本题考查语病的辨析与修改。阅读的作用首先是“获取知识、启迪智慧”,所以这两点要放在最前面;其次“立大志、担大任、明大德、成大才”这四个并列短语的语序不当,应该先立志、然后明德、才能成才、担大任,这四个短语是递进的关系,顺序不能颠倒;故正确的句子是“阅读是青少年获取知识、启迪智慧的重要途径,也是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必由之路”;故选B。(七)(本题8分)(2024·重庆·模拟预测)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①乌镇是一枝莲,西栅是一片银粉色的花瓣。它被不绝的流水环绕着,那层层叠叠的楼台水阁,星罗棋布的灰街栈(

)桥,也就有了舟楫的气象,似乎你轻轻一推,它们就会启航。(A)来乌镇

游玩的,不管有人,还有白鹭、云朵、晨雾。白鹭来,撩(

)逗着清风,扇动着丝绸一样的翅,倏忽间就翩然而至了。云朵呢,如果它们思念身下这片枕河入梦的人家了,从广mào(

)天宇

的某个角落出发,也是说到就到了。比起白鹭和云朵,晨雾不是远客,它们就栖息在乌镇【富丽堂皇】的水泽深处。(B)只要它们起了顽皮之念,就一哄而起,驾yù()住太阳,把人间幻化为海市

蜃楼。②点缀着西栅夜晚的灯光,以乳黄为主,但也有幽蓝的光带,裹着石桥,不【拘泥】于单一气象。那一盏盏古朴的风灯,在苍灰的屋檐下,随着晚风轻轻摇荡,【栩栩如生】。(C)正当我要走下石桥的时候,看见一阵梆声石破天惊地响起,这是打更的人在报时了。但这寂寥而空灵的梆声,与教堂的钟声一样,让我身心顿时【心旷神怡】。这禅意深厚的梆声让我明白,所有的盛典和荣耀,不过是一季的盛花。(D)谁也不能否认,当你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在脱离了灯火璀璨、人语喧嚣的环境后,惧怕一个人走夜路。(节选自迟子建《西栅的梆声》,有删改)32.(2分)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①栈桥()

②撩逗()

③广mào()

④驾yù()33.(2分)文段中加【】号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富丽堂皇 B.拘泥 C.栩栩如生 D.心旷神怡34.(2分)文段画线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处是(

)A.(A)句 B.(B)句 C.(C)句 D.(D)句35.(2分)情思本抽象,若寄情于物便具象可感。请参照示例,从备选词中任选一个,运用修辞,写一句用具体意象表达情思的话,句式不限。示例:孤独——孤独是一弯残月,在稀疏的枝杈上,惊飞了最后一只鸟雀。备选词语:期待

离愁

焦虑【答案】32.zhànliáo袤驭33.B34.B35.离愁——离愁是连天的衰草,在莽莽原野上疯长,绵绵不绝。【解析】32.本题考查字音字形。①栈桥:zhànqiáo,意思是形状像桥的建筑物,建在车站、港口、矿山或工厂,用于装卸货物或上下旅客。②撩逗:liáodòu,挑逗,挑动。③广袤:guǎngmào,广阔,宽广。④驾驭:jiàyù,①操纵并驱使车马行进。②引申为控制,支配。33.本题考查词语运用。根据词义、使用范围和感情色彩分析作答。A.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此处形容乌镇水泽,不符合语境。B.拘泥:指固执成见而不知变通;拘束;不自然。此处形容西栅夜晚的灯光不是单一,符合语境。C.栩栩如生:通常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此处形容晚风,不符合语境。D.心旷神怡:心情愉快,精神舒畅。此处前半句“让我身心顿时”不连贯,有重复,不符合语境。故选B。34.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A.有误。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该把“不管”改为“不仅”;C.有误。搭配不当,“一阵梆声石破天惊地响起”不能是“看见”,删掉“看见”;D.有误。应该用否定句,“就会在脱离了灯火璀璨、人语喧嚣的环境后”改为“就不会在脱离了灯火璀璨、人语喧嚣的环境后”。故选B。35.本题考查仿写。作答时注意从备选词中任选一个,运用修辞,写一句用具体意象表达情思的话即可。例如:离愁——离愁是离弦的箭,在饱含深情的眼神中,悄然离去,一去不回头。焦虑——焦虑如那燃烧着的火苗,在漆黑的夜里,上蹿下跳打破了夜的宁静。期待——期待如一湾清泉,在崇山峻岭之中,不停歇地蜿蜒前行。四、现代文阅读(共40分)(一)(本题15分)(2024·广东深圳·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足迹·精神家园】窗前的杏树陈海强①第一眼看到小杏树开花,我悄悄说了句:“从此算是住进杏花村啦。”十多年前的冬天,我抱着最后一箱子图书搬进这处房子。一天清晨,我隐约看见有花枝在窗外浮动,疑心看花了眼,于是出门抵近观察,结果遇见了伫立在晨曦中的小杏树。②农历二月,小杏树准时复苏,枝头升起繁星般的蓓蕾。窗含杏花春意闹啊!我知道一场花事已经临近了。小杏树还是那么认真地遵守着与春天的约定,早早便在春风中呼唤着我的注意。春分之后,昼渐渐长了,夜渐渐短了,小杏树枝头的蓓蕾已愈发饱满,似乎一阵暖风,就可以拉开枝头舞台的帷幕。一连几日,我起床后跑到小杏树下寻觅第一朵绽放的杏花。春分后第三日,天蒙蒙亮,我站在树下张望,见一朵粉扑扑的花儿盘踞在向阳的高枝上,花瓣沐浴着晨光。③接下来的日子,杏花就赶着趟儿绽放了,开得大大方方,开得热热闹闹。我自然知道,眼前的繁花似锦很快就要零落成泥。于是,拍摄杏花成了工作之余要紧的事情。有几天事情稍多,白日里误了时辰,就在夜里打开闪光灯拍。黑暗的背景前,花朵瞬间被照亮,恍如夜空里的星星。④或许,小杏树并不小,甚至可能与我同庚呢。我唤其为小杏树,是因为它前后左右都是高大树木——七八米开外的大柳树足有合抱粗,根深势大,郁郁葱葱。而在大柳树和小杏树之间尚有从地面就分叉的大香椿树,挤挤挨挨将小杏树头顶的天空全都掠去了。然而,挡在杏树上的浓荫,主要还是来自一株大柿子树。此树年年枝繁叶茂,结出的柿子足有小儿拳头大小。⑤去年夏天,一场风雨来临,我真真切切地听到“咔嚓”一声巨响。这声音是从大柳树上传来的,一根粗壮的枝丫开裂了,露出近一米长的缝隙,白生生的木茬裸露出来。维护树木的工作人员闻讯赶来,观察后决定将这段枝杈锯掉,以免哪天掉落伤人。工作人员发动电锯后登高爬低忙活了整整半天,巨大的旁枝在嘶吼的电锯声中落下。那在空中立体舒展的枝叶如今平平地铺在地面上,竟然覆盖了整个草坪。小杏树头顶的天空豁然开朗,似乎一大片乌云忽然散去了。然而,只过了几个星期,这片空中区域就被小杏树一左一右的大香椿树和柿子树联手占领了。仰望着重新聚拢的浓荫,我的心头升起无可奈何的怅然。⑥一朵杏花在成为一枚青杏儿之前,还要经历各种各样的考验。每天都有麻雀呼朋引伴地飞到枝头啄食花蕊,一时间花瓣如雪片般坠落。到了三月的第十八个黄昏,一场大风袭来,院子里叮叮当当响成一片,被风摧折的枯枝噼噼啪啪坠落着。小杏树上的繁花会不会被风刮掉了呢?小杏树会不会失去孕育在枝头的青杏儿呢?我有些惴惴不安。趴在窗口向外张望,却发现大风中的小杏树颇有些临危不乱、气定神闲。小杏树黑黝黝的枝条,正在风中摇晃出健康的光泽。与那些在风雨中折枝断杈的大树相比,这小小的杏树,似乎拥有自己的生存智慧。⑦于是,当我再次看到小杏树在窗外探身起舞的样子,心里涌上莫名的感动。身处逼仄之地,依然一年年努力地开花结果,我渐渐觉出小杏树的了不起,常常拎起一桶清水去浇灌。有时,我也会顺带浇灌小杏树周围的树木和花草。因为,我渐渐明白了,小杏树的美,离不开周围一草一木的影响。它们之间似乎相互竞争,但好像也在相互成就。又或许,它们根本无暇顾及这些复杂的问题,因为一草一木全都在认认真真地赴岁月之约,心无旁骛地走在万物生长的春天。⑧二月萌芽发生,三月蓓蕾初绽,四月花自凋零。这个过程,我是见证者,也是记录者。隔着朦胧的玻璃,看到窗外的小杏树焕然一新,似锦的繁花已经落尽,新叶正在风中闪亮。一位老人从小杏树下经过,正抬头张望新绽的叶芽。那一刻,我似乎听到了杏树枝头风吹过的声响。我想,那正是万物生长的律动。(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4月6日,有改动)36.(3分)依据文本,补全下面鱼骨图中“我”对小杏树的情感态度。37.(4分)品味语言可以运用推敲策略(如推敲词语、推敲修辞、推敲句式等),请你运用恰当的策略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1)接下来的日子,杏花就赶着趟儿绽放了,开得大大方方,开得热热闹闹。(2)黑暗的背景前,花朵瞬间被照亮,恍如夜空里的星星。38.(2分)成长往往伴随着阵痛,小杏树在生长过程中又遇到哪些困难呢?以此你看到了一棵怎样的小杏树?可以从性格与品质方面来谈谈你的发现。39.(2分)文章的“主人公”无疑是小杏树,但作者还提到了大柳树、大香椿树,这样安排是否有些喧宾夺主呢?请试着探究文章的立意,分析作者的用意。40.(4分)小语读完这篇文章后,脑海中不禁联想到我们课内学过的另一篇文章《一棵小桃树》,她发现两文都采用了的写作手法。下面文段是对小桃树面对风雨时的细节描写,请你试着仿照本文以及【链接材料】向同学们介绍另一种令你敬佩或者印象深刻的植物。【链接材料】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羽毛渐渐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贾平凹《一棵小桃树》)植物档案植物名称我的观察我的感悟【答案】36.欣喜、惊喜;惴惴不安;感动、敬佩37.(1)示例:“大大方方,热热闹闹”为叠词,展现出了小杏树上花儿盛开的旺盛和热闹的情形,表现了作者对盛开的大片杏花的喜爱,也赞美了杏花的生机勃勃。(2)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闪光灯下的花朵比作夜空中的星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杏花的可爱与美丽,表达了“我”的喜爱之情。38.示例:小杏树虽然被周围高大的树木遮住阳光,被鸟儿啄食花蕊,被大风摧残,但它临危不乱,气定神闲,积极向上,且拥有自己的生存智慧。由此,我看到了一个热爱生命、顺应自然、认真生长的形象。39.示例:不会喧宾夺主。文章运用了烘托和衬托的写法,用大柳树、大香椿树的高大遮阴,来衬托绿荫下小杏树的不屈的品质。同时与第⑦段一草一木都在认认真真奔赴岁月之约、第⑧段万物生长的律动相呼应。深化了主旨——自然万物都在专心地生长,绽放生命的律动。40.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示例:满天星;这种花长得很不起眼儿,是一簇簇颜色淡淡的细碎小花,在花束中被当作陪衬。然而,正是有了满天星的点缀,花束才显得更加美丽。生活中也有像满天星一样的人,他们虽然平凡,但却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发挥自己的价值。【解析】3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第一空:根据文章第①段“第一眼看到小杏树开花,我悄悄说了句:‘从此算是住进杏花村啦。’”可以概括:初见时,我对小杏树感到欣喜,仿佛它为我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居住环境。第二空:根据文章第⑥段“我有些惴惴不安。趴在窗口向外张望,却发现大风中的小杏树颇有些临危不乱、气定神闲。”可以概括出,风雨来时,我对小杏树的情感态度是怅然与惴惴不安。第三空:根据文章第⑦段“于是,当我再次看到小杏树在窗外探身起舞的样子,心里涌上莫名的感动。身处逼仄之地,依然一年年努力地开花结果,我渐渐觉出小杏树的了不起,常常拎起一桶清水去浇灌。”可以概括出,看到小杏树安然无恙时,我的情感态度是感动与敬佩。37.本题考查词句的理解和赏析。(1)在赏析句子“接下来的日子,杏花就赶着趟儿绽放了,开得大大方方,开得热热闹闹”时,我们采用了推敲词语的策略。首先,“赶着趟儿”这个词语,通过拟人的手法,将杏花开放的过程描绘得生动活泼,仿佛它们都在争先恐后地展现自己的美丽,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次,“大大方方”和“热热闹闹”这两个叠词的使用,不仅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而且形象地描绘了杏花开放时的盛况,它们开得如此大方、热闹,给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感觉。通过这些词语的推敲,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盛开的大片杏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赞美了杏花的生命力。(2)在赏析句子“黑暗的背景前,花朵瞬间被照亮,恍如夜空里的星星”时,我们运用了推敲修辞的策略。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闪光灯下的花朵比作夜空中的星星。这种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花朵在黑暗中被照亮后的美丽与可爱,使得读者仿佛能够亲眼看到这一场景,感受到花朵的璀璨夺目。同时,这种比喻也赋予了花朵一种神秘而梦幻的气质,使得整个句子充满了诗意和美感。通过对这一修辞手法的推敲,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作者对杏花的喜爱之情,以及他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和细腻描绘。3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首先,小杏树被周围高大的树木遮挡,阳光有限。文中第④段提到:“我唤其为小杏树,是因为它前后左右都是高大树木——七八米开外的大柳树足有合抱粗,根深势大,郁郁葱葱。而在大柳树和小杏树之间尚有从地面就分叉的大香椿树,挤挤挨挨将小杏树头顶的天空全都掠去了。”这段话描绘了小杏树生长环境的艰难,周围高大的树木几乎剥夺了它享受阳光的权利。其次,小杏树的花蕊被鸟儿啄食。文中第⑥段提到:“每天都有麻雀呼朋引伴地飞到枝头啄食花蕊,一时间花瓣如雪片般坠落。”这说明小杏树在开花期间,不仅要面对生长环境的挑战,还要承受鸟儿对其花蕊的啄食,这无疑增加了它生长的困难。最后,小杏树还经历过大风的摧残。文中第⑥段描述:“到了三月的第十八个黄昏,一场大风袭来,院子里叮叮当当响成一片,被风摧折的枯枝噼噼啪啪坠落着。”这展现了大风对小杏树的破坏力,即使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下,小杏树仍然努力生存。从这些困难中,我们看到了一棵热爱生命、坚韧不拔的小杏树。它不畏艰难困苦,即使在有限的生长空间里,也努力向上生长,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同时,小杏树还拥有自己的生存智慧,能够在风雨中保持临危不乱、气定神闲的态度。综上所述,小杏树在生长过程中虽然遇到了诸多困难,但它依然热爱生命,积极生长,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性格与品质。这些特点不仅让我们对小杏树产生了敬意,也激励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39.本题考查写作方法。首先,从写作手法上看,作者通过烘托和衬托来突出小杏树的特点。在第④段中,作者写道:“我唤其为小杏树,是因为它前后左右都是高大树木——七八米开外的大柳树足有合抱粗,根深势大,郁郁葱葱。而在大柳树和小杏树之间尚有从地面就分叉的大香椿树,挤挤挨挨将小杏树头顶的天空全都掠去了。”这里,大柳树和大香椿树的高大遮阴,不仅突出了小杏树生长环境的艰难,更通过对比,彰显了小杏树在逆境中不屈不挠、顽强生长的品质。其次,这样的安排与文章后续的内容形成了呼应和深化。在第⑦段中,作者提到:“一草一木都在认认真真奔赴岁月之约”,这里的“一草一木”自然包括了小杏树,同时也涵盖了大柳树和大香椿树。这展示了无论大小,自然界的每一个生命都在努力地生长,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绽放生命的活力。最后,提及大柳树和大香椿树,实际上也是为了深化文章的主旨。在第⑧段中,作者描述了万物生长的律动,这其中不仅包括小杏树,也包含了大柳树和大香椿树。这样的描写使得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即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展示生命的律动和美好。因此,作者提及大柳树和大香椿树并非喧宾夺主,而是为了更好地突出小杏树的形象,深化文章的主题,展现自然界万物生长的美丽与和谐。40.本题考查分析表现手法、拓展应用。本题要求学生在读完文章后,联想到另一篇学过的文章《一颗小桃树》,并指出两篇文章共同的写作手法。接着,学生需要仿照这两篇文章,描述另一种令自己印象深刻或敬佩的植物,包括植物名称、自己的观察以及从中得到的感悟。对于写作手法的识别,学生需要回顾《一颗小桃树》的学习内容,理解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手法,即通过描绘某一具体事物来寄托作者的情感或志向。在本文中,作者通过对小杏树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坚韧,同样体现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在描述另一种植物时,学生需要选取一个自己熟悉或有深刻印象的植物,通过细致的观察,描述其特点、生长环境、与人的关系等。同时,结合自己的感悟,表达对该植物所体现的精神或品质的理解和赞赏。示例:植物名称:梅花我的观察:梅花,这种在寒冷冬季中傲然绽放的花朵,总是让我为之倾倒。它的枝干苍劲有力,仿佛历经风霜却依然坚韧。梅花的花瓣洁白如雪,或粉红如霞,在寒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即便是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梅花也能迎雪绽放,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我的感悟:梅花,是冬日里的一抹亮色,也是我心中的一份坚韧与执着。它不畏严寒,不惧风雪,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顽强与美丽。每当我看到梅花在寒风中傲然绽放,我都会想到那些在生活中面对困境却依然坚强不屈的人们。他们就像梅花一样,用自己的勇气和坚持,战胜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从梅花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它告诉我,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同时,梅花也让我明白,美丽并非总是张扬和炫耀,有时候,内敛和低调同样能够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二)(本题9分)(2024·湖北武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看见孩子的好①春寒料峭,晚上八点,我在校门外等她。雨忽然下起来,越下越大,哗啦啦地拍打着学校门口的顶棚,本来干爽的地面,不一会儿便水流成河。我准备打电话让她先避一下雨,她却已经出来了。她是守约的孩子,怕我在外面等久了,便急匆匆地跑出来。她也是周全的孩子,在雨季总是随身带着伞。但是这雨实在太大,从教室到学校门口这短短的一段路,她的运动鞋已经进水了,走起路来就像驾船一样。雨中,我把共打的伞偏向她,她马上推了过来:“我的鞋子已经湿了,就不管它了。妈妈,你不要把鞋子踩湿了,会冷的。”路上我把伞又偏向她几次,都被她一一扶过来。到家后,我的鞋里仍然干爽,她的袜子全部湿透了,双脚冷得像冰,在热水里泡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②我应该会一直记得这个细节吧,这个细节让我感动不已,也让我品尝到了生活中的甜。③我想起曾读过的一篇文章,作者描述了女儿上小学时的一段经历。有一次她去学校给女儿送饭,将车停在离校门口三四百米的地方,正准备下车,突然下起了雨。她在车里找了半天,摸到一把伞,慌慌张张地冲下车,把伞和饭一起递给在屋檐下翘首以盼的女儿,让她赶快回教室趁热吃。谁知女儿一直磨蹭着不走,还举着伞追了上来:“妈妈,这雨不知道下到什么时候,我把你送到车上再回去吧!”小小的女儿撑着伞,把猫着腰的她送回车里。关上车门的瞬间,她的泪几乎掉下来——女儿本可以急匆匆地去吃饭,甚至还可以抱怨妈妈到晚了,但是女儿没有,女儿心里惦记着:妈妈怎么回去?妈妈会不会被淋湿?④女儿不期然流露出的爱和关怀,瞬间将妈妈击中,于是艰辛尽洗,顿觉余生可期。每个妈妈都应有这样的甜蜜时刻吧,当我们与生活苦苦缠斗疲惫不堪时,当我们在不同的门外专注守望埋头书本的孩子时,有多少妈妈能捕捉到这样一个甜蜜的时刻呢?⑤看见孩子的好,也就看见了生活的甜,这是世间的甘露。⑥但看见是不容易的。⑦前些日子,一个朋友向我倾诉,说孩子成绩不好,她很焦虑。⑧我问:“除了成绩,孩子其他方面怎么样?身体好吗?心情好吗?喜欢上学吗?”⑨“其他都很好,吃嘛嘛香,倒下就入睡,脾气好,取快递、跑腿这些体力活全是他干。人缘也好,班上同学都喜欢跟他玩。他很喜欢上学,每天都去得很早,就是成绩让人恼火!”⑩“你不能接受他现在的成绩,对吗?”⑪“是啊,每次开家长会都特没面子,感觉孩子成绩不好,自己也跟着啥也不是一样。”⑫“其实是你想多了,成绩不好的孩子是普遍存在的,这没有什么好自卑的,他们更需要被父母爱,因为他们得到的认可太少。”⑬“我还是想他成绩好点。”⑭“那你有没有想过,万一他成绩好了,其他的却不那么好了怎么办?比如学习的压力大了,睡眠可能变差,脾气可能变坏——你是想要一个这样的孩子呢,还是更喜欢现在这个虽然成绩不怎么样,但是健康又开心的孩子?”⑮她想了想,说:“这么一想,我觉得他现在的状态挺好的。我应该看到他的好,不应该只盯着他不够好的地方。”⑯这个孩子,成绩也许有一天会提高,也许不会。但那又怎么样呢?他仍然是个好孩子,有一天站在别的赛场上,他的温厚自会呈现它的价值。站在他的角度来看,现阶段比成绩更重要的事,是妈妈对他这个人的爱,而不是对学习成绩和一切外物的爱。他感受到爱,内心深处就会生出安全感和价值感,生出扎实的力量,才有持续绽放的可能。⑰看见孩子的好,就看见了生活的甜。你看见了这短暂的安慰,也就能循着这丝丝缕缕、络绎不绝的希望,穿越漆黑的长夜和无尽的荒凉。(原文/汤馨敏,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41.(2分)读①②段,说说“让我感动不已”的“这个细节”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2.(2分)①③两段中,两位妈妈看到了女儿的“好”,品尝到了生活的甜。请简要概括两个女儿的“好”的共同点。43.(2分)第⑥段中作者说“看见是不容易的”,请结合“我”和朋友的对话,说说孩子的“好”不容易被看见的原因。44.(3分)综观全文,说说“看见孩子的好”对孩子和父母分别有怎样的意义。【答案】41.下雨天接孩子,我把伞偏向孩子,但孩子却把伞推向我,她自己却湿了鞋袜。42.懂事贴心,心中都在为妈妈着想而不顾及自己。43.(1)家长在生活中疲惫不堪,没注意到孩子需要被爱。(2)家长一味重视成绩,忽略孩子需要被认可。(3)家长只维护自己的脸面,没考虑孩子是否能承受。44.对父母:看到了生活的甜,在艰难的生活中获得安慰、幸福和感动。对孩子:产生安全感和价值感,为未来获得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积蓄力量;【解析】4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结合①段“雨中,我把共打的伞偏向她,她马上推了过来:‘我的鞋子已经湿了,就不管它了。妈妈,你不要把鞋子踩湿了,会冷的。’路上我把伞又偏向她几次,都被她一一扶过来。到家后,我的鞋里仍然干爽,她的袜子全部湿透了,双脚冷得像冰,在热水里泡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概括可得:下雨天接孩子,我把伞偏向孩子,但孩子却把伞推向我,她自己却湿了鞋袜。4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结合①段“雨中,我把共打的伞偏向她,她马上推了过来:‘我的鞋子已经湿了,就不管它了。妈妈,你不要把鞋子踩湿了,会冷的。’路上我把伞又偏向她几次,都被她一一扶过来。到家后,我的鞋里仍然干爽,她的袜子全部湿透了,双脚冷得像冰,在热水里泡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和③段“谁知女儿一直磨蹭着不走,还举着伞追了上来:‘妈妈,这雨不知道下到什么时候,我把你送到车上再回去吧!’小小的女儿撑着伞,把猫着腰的她送回车里。关上车门的瞬间,她的泪几乎掉下来——女儿本可以急匆匆地去吃饭,甚至还可以抱怨妈妈到晚了,但是女儿没有,女儿心里惦记着:妈妈怎么回去?妈妈会不会被淋湿?”可知,两个女儿“好”的共同点:懂事贴心,心中都在为妈妈着想而不顾及自己。4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结合④段“当我们与生活苦苦缠斗疲惫不堪时,当我们在不同的门外专注守望埋头书本的孩子时,有多少妈妈能捕捉到这样一个甜蜜的时刻呢?”可知:家长对于孩子的评价会被生活所限制,看不到孩子在其他领域上的出彩表现。根据⑮段“她想了想,说:‘这么一想,我觉得他现在的状态挺好的。我应该看到他的好,不应该只盯着他不够好的地方’”可知,家长容易只看见孩子不足的地方,而忽视孩子表现出色的地方。根据⑯段“这个孩子,成绩也许有一天会提高,也许不会。但那又怎么样呢?他仍然是个好孩子,有一天站在别的赛场上,他的温厚自会呈现它的价值”可知,站在家长的功力的角度分析,而没有结合孩子的实际从孩子的角度分析。4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根据⑰段“看见孩子的好,就看见了生活的甜。你看见了这短暂的安慰,也就能循着这丝丝缕缕、络绎不绝的希望,穿越漆黑的长夜和无尽的荒凉”可以得出:对父母而言可以看到生活的甜,在艰难的生活中获得安慰、幸福和感动。根据⑯段“他仍然是个好孩子,有一天站在别的赛场上,他的温厚自会呈现它的价值。站在他的角度来看,现阶段比成绩更重要的事,是妈妈对他这个人的爱,而不是对学习成绩和一切外物的爱。他感受到爱,内心深处就会生出安全感和价值感,生出扎实的力量,才有持续绽放的可能”可以得出:对于孩子而言会产生安全感和价值感,为未来获得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积蓄力量。(三)(本题8分)(2024·湖南怀化·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扁担那头的父亲卞毓方①人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可小时候,没人说我长得像父亲。除了身高不及,脸型也不像,父亲的脸明显偏长,我的脸则近似于圆;五官也不像,父亲的线条是儒家的,外柔而内刚,我的线条却是刚的,更准确地说,是粗糙的;脾性也不像,父亲诙谐、幽默,我则木讷、无趣。②父亲有顶礼帽,深灰色的,冠高而圆,帽檐宽大而略微翘起。我偶见父亲戴过一次,其余日子,礼帽一直放在纸盒里,纸盒搁在竹棚上。我曾无数次日偷着试戴,可我的脑瓜太小,往头上一套,禁不住想起成语“沐猴而冠①”。从此只能仰望父亲高大的背影兴叹,那顶礼帽或许在竹棚上窃笑。是的,它属于魁梧、伟岸的父亲。③夏日晚间,一帮小孩捉迷藏,玩得兴起,夜深了也不归宿。这时,各家大人就会出来找。找着了,还赖着,不肯回,大人出手就打:“让你疯!让你着疯!”父亲也会出来找我,他号准我的脉,料定我会往哪儿躲,一下子就找个正着。见了面,老远扬起右手,作狠抽狠揍状。我晓得,那是唱戏的胡子——假生气,父亲的巴掌不会落下,吓唬而已。父亲从来没有打过我,也没有打过弟弟。四弟生性顽皮,走路总是乱跑乱撞,一不小心,不是把墙角的暖瓶踢倒了,就是把桌上的酱油瓶碰翻了……然而父亲对四弟的“劣行”没有呵斥,只是温和劝诫。他有一句挂在嘴边的话:“牛大自耕田。”因此,对一时过错无须责打,重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果然,四弟上学后,各方面表现皆优。④父亲在家里,从来不发脾气;对外人,更是笑颜相对,真诚相待。父亲对邻里关系是看得很重的,“行要好伴,住要好邻”“恼个邻居瞎只眼”是他的口头禅。因此,远近邻居都非常敬重父亲。⑤为人处世,父亲常讲,宰相肚里能撑船,小肚鸡肠成不了大事。他跟我讲过一个故事,特别强调,是祖上传下来的。⑥这个故事叫“秦穆饮盗马”。秦穆公丢了几匹马,派负责养马的官员去找。官员回报:“马儿已经被三百多个农夫杀了分吃,我把这帮不知好歹的家伙统统抓了来,国君您看如何处治!”秦穆公说:“别,别,哪儿能因为几匹马,就把这么多百姓都抓起来呢?我听说马肉不是寻常食物,吃它时必须喝点儿酒,否则会伤肠胃。赶紧给每人都喝点儿酒吧,然后放他们回家。”三年后,秦国与晋国爆发战争。秦穆公被围,身负重伤。节骨眼上,那三百个农夫赶了来,舍命将秦穆公救出。⑦这个故事,令我想到祖父的待人接物,原来这是“家学”。祖上传下来的还有诸多。竹棚上,在礼帽盒的旁边,还搁着一根扁担。这也是文物级的古董,串联着父亲前半生的许多故事。父亲说,这扁担是曾祖父留下的。祖父用过,父亲接过。⑧父亲还说,自己去上海打工,在码头上装货卸货,用的也是它。船与码头之间,搭着一尺宽的跳板,挑着担子走在上面,没经验的,腿会发抖,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河。经验从哪里来?练呀。巷子里放几条长板凳,连在一起,权当跳板。徒手走,挑着担子走,闭了眼睛走,练腿劲,练胆量。⑨后来,我去北京念大学,因事陷入困境,我写信给父亲,说不想念书了,干脆回家种田。父亲回信:“人都有七灾八难,捆起来经住打,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挺一挺就过去了。大丈夫要能伸能屈,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天无绝人之路。”⑩“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这句话给了我力量。我后来遇到过更大的苦一境、逆境,也都是凭了这种信念,咬牙度过。⑪晚岁揽镜,发现我和父亲竟然有几分相像,而且是愈老愈挂相。当初为什么觉得不像呢?这是因为,那时我面对的是父亲的不惑之年或天命之秋,以我之稚嫩,去比照岁月的沧桑,当然是合不上辙的。如今我已迈入耄耋,五官逐渐向父亲趋同,总归是基因相承,血浓于水,繁华落尽,露了本色。⑫岁月是一根长长的扁担,父亲在那头,我在这头。(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注】①沐猴而冠:沐猴(猕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比喻表面上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45.(2分)文章写了父亲对“我”言传身教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1)我玩得兴起忘记回家,父亲佯装打“我”。(2)父亲对四弟的“劣行”温和劝诫。(3)(4)父亲讲自己在上海码头装货卸货的事情。(5)46.(2分)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徒手走,挑着担子走,闭了眼睛走,练腿劲,练胆量。47.(2分)文章中的“扁担”含义丰富,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8.(2分)同学们打算把这篇文章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你认为归入哪个专题最合适?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A父子情深

B.成长有痕

C.岁月感怀

D.家风传承【答案】45.父亲给“我”讲“秦穆饮盗马”的故事。“我”读大学时陷入困境,父亲回信鼓励“我”。46.运用动作描写,连用三个不同的“走”的动作,细致地描写出父亲练习的刻苦和方式多样,表现了父亲吃苦耐劳、勤奋努力、意志顽强的性格特点,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敬重之情。47.(示例)表层含义:扁担指的是作者家中祖上传下来的那根扁担,它是父辈努力打拼的见证物。深层含义:作者父亲讲自己使用扁担的往事,扁担代表着父亲对我的教导,即无论面对什么困难,都要坚持咬着牙走下去的坚强意志力;扁担更是一种“精神符号”,它象征着祖辈、父辈传承下来的坚忍不拔、无惧困难的家风。48.示例一:父子情深:文章记叙了有关父亲和“我”的五件事,父亲在扁担那头,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对“我”成长的期许,父爱尽在不言中;“我”在扁担这头,潜移默化地成长,“我”对父亲怀着深深的敬重之情。示例二:成长有痕:年少时的“我”天真稚嫩,听父亲“秦穆饮盗马”“扁担”的故事成长;再大一点去外地求学,受到父亲回信启迪,长大成熟,“我”的成长,有父亲一路陪伴,足迹里“烙印”上了责任与担当。示例三:岁月感怀:年少时,“我”总觉和父亲不像,晚岁揽镜,发现和父亲竟然有几分相像,“我”感怀年少的稚嫩、成长的足迹父爱的厚重和生活的本真等,从而读懂了人生。示例四:家风传承:父亲一句“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鼓励“我”像父辈、祖辈一样无惧困难、执着前行,扁担里是一代代人的坚守与执着、责任与担当的家风传承。(开放题,能结合文章内容,言之有理即可)【解析】45.本题考查内容概括。由第⑤—⑦段“他跟我讲过一个故事,特别强调,是祖上传下来的”、“这个故事叫‘秦穆饮盗马’”、“这个故事,令我想到祖父的待人接物,原来这是‘家学’”可概括为:父亲给“我”讲“秦穆饮盗马”故事,传承“家学”。依据⑨段“后来,我去北京念大学,因事陷入困境,我写信给父亲,说不想念书了,干脆回家种田。父亲回信:‘人都有七灾八难,捆起来经住打,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挺一挺就过去了。大丈夫要能伸能屈,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天无绝人之路。’”可以概括为:“我”读大学时陷入困境,父亲回信鼓励“我”。46.本题考查句子赏析。第⑧段画横线连用三个“走”字,生动地描绘了父亲练习的各种方式,是动作描写。这种细致的描写不仅展示了父亲练习的刻苦,还体现了练习方式的多样性。“徒手走,挑着担子走,闭了眼睛走”凸显了父亲在练习过程中的艰辛和毅力,每一个动作都需要极大的努力和坚持。这些动作不仅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对意志的考验。通过这些动作,我们可以看到父亲吃苦耐劳、勤奋努力、意志顽强的性格特点。这句话也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敬重之情。通过观察和描述父亲的练习过程,“我”深深地被父亲的坚韧和毅力所打动,对父亲产生了由衷的敬意。47.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理解。由第⑦段“在礼帽盒的旁边,还搁着一根扁担。这也是文物级的古董,串联着父亲前半生的许多故事”、第⑧段“父亲还说,自己去上海打工,在码头上装货卸货,用的也是它”可知,扁担指的是作者家中祖上传下来的那根扁担,它是父辈努力打拼的见证物。由第⑦段“这扁担是曾祖父留下的。祖父用过,父亲接过”、第⑧段“父亲还说,自己去上海打工,在码头上装货卸货,用的也是它”、第⑨段“父亲回信:‘人都有七灾八难,捆起来经住打,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挺一挺就过去了。大丈夫要能伸能屈,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天无绝人之路。’”、第⑩段“‘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这句话给了我力量”、第⑫段“岁月是一根长长的扁担,父亲在那头,我在这头”等内容可知,父亲讲自己使用扁担的往事,扁担代表着父亲对我的教导,即无论面对什么困难,都要坚持咬着牙走下去的坚强意志力;扁担更是一种“精神符号”,它象征着祖辈、父辈传承下来的坚忍不拔、无惧困难的家风。48.本题考查文章主题的理解。由第①段“小时候,没人说我长得像父亲……”、第⑪段“晚岁揽镜,发现我和父亲竟然有几分相像,而且是愈老愈挂相。当初为什么觉得不像呢?这是因为,那时我面对的是父亲的不惑之年或天命之秋,以我之稚嫩,去比照岁月的沧桑,当然是合不上辙的。如今我已迈入耄耋,五官逐渐向父亲趋同,总归是基因相承,血浓于水,繁华落尽,露了本色”可知,文章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尽管小时候觉得与父亲不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逐渐与父亲产生相似之处,这既是对血缘关系的肯定,也是对父子情感的升华。父亲在作者成长过程中的种种付出与教诲,以及作者对父亲的尊敬与怀念,都体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厚意。可归于“父子情深”专题。由第③段“父亲也会出来找我,他号准我的脉,料定我会往哪儿躲,一下子就找个正着。见了面,老远扬起右手,作狠抽狠揍状。我晓得,那是唱戏的胡子——假生气,父亲的巴掌不会落下,吓唬而已”、第⑤段“他跟我讲过一个故事,特别强调,是祖上传下来的”、第⑧段“父亲还说,自己去上海打工,在码头上装货卸货”、第⑨段“父亲回信:‘人都有七灾八难,捆起来经住打,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挺一挺就过去了。大丈夫要能伸能屈,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天无绝人之路。’”等内容可知,作者回忆与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展现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经历。从儿时捉迷藏到大学时期面临困境,父亲的言传身教给予作者极大的力量与勇气,帮助他克服困难,不断成长。这些经历不仅刻印在作者的记忆中,也影响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归于“成长有痕”专题。由第⑪段“晚岁揽镜,发现我和父亲竟然有几分相像,而且是愈老愈挂相。当初为什么觉得不像呢?这是因为,那时我面对的是父亲的不惑之年或天命之秋,以我之稚嫩,去比照岁月的沧桑,当然是合不上辙的。如今我已迈入耄耋,五官逐渐向父亲趋同,总归是基因相承,血浓于水,繁华落尽,露了本色”可知,文章通过描述父亲的不惑之年和天命之秋,以及作者自己的耄耋之年,展现了岁月的沧桑与人生的变迁。作者对过去的回忆与感慨,对父亲的怀念与敬仰,都体现了对岁月的深深感怀。可归于“岁月感怀”专题。由第④段“父亲在家里,从来不发脾气;对外人,更是笑颜相对,真诚相待。父亲对邻里关系是看得很重的,“行要好伴,住要好邻”“恼个邻居瞎只眼”是他的口头禅。因此,远近邻居都非常敬重父亲”、第⑤段“为人处世,父亲常讲,宰相肚里能撑船,小肚鸡肠成不了大事。他跟我讲过一个故事,特别强调,是祖上传下来的”、第⑦段“这个故事,令我想到祖父的待人接物,原来这是‘家学’”等内容可知,文提到的“秦穆饮盗马”的故事,以及父亲对邻里关系的看重、为人处世的智慧等,都是家风的体现。这些家风不仅影响了父亲的一生,也通过父亲的影响传递给了作者,成为他们家族独特的精神财富。可归于“家风传承”专题。结合以上分析,任选一个专题,概括即可。(四)(本题8分)(2024·江苏苏州·一模)故乡的变化让乡愁更加深刻和复杂,请阅读下文,完成问题。何处是乡愁梁衡①乡愁,这个词有几分凄美。原先我不懂,故乡或儿时的事很多,可喜可乐的也不少,为什么不说乡喜乡乐,而说乡愁呢?最近回了一趟阔别六十年的故乡,才解开这个人生之谜。②我家院子里长着两棵大树,一棵是核桃,一棵是香椿,直翻到窑顶上遮住了半个院子。香椿炒鸡蛋是一道最普通的家常菜,但我吃的那道不普通。老香椿树的根,不知何时从地下钻到我家的窑洞里,又从炕边的砖缝里伸出几枝嫩芽。每当我有小病,或有什么不快要发一下小脾气时,母亲安慰的办法是,到鸡窝里收一颗鸡蛋,在炕沿边掐几根香椿芽,就在锅台上翻手做一个香椿炒鸡蛋。那种清香,那种童话式、魔术般的乐趣,永生难忘。这次回村,那两棵大树早已被砍掉,只有旧窑在,寂寞忆香椿。批注:第③段写了蛇鸡对阵的好戏。大蛇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