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地方标准《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广西壮族自治区茶叶科学研究所二〇二〇年六月八日
广西地方标准《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项目来源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18年第二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范》列入广西地方标准制定计划(编号:2018-0214),该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茶叶科学研究所牵头起草制定。二、项目背景及目的意义随着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消费者对茶叶生态、安全、优质、特色性需求不断提高。广西用于种茶的土地大部分属于山地丘陵地貌,施肥困难、防草困难、机械化耕作困难,茶园的生产投入水平较低。从茶园建设开始有所规划指导,因地制宜,开展茶园的建设、选择良种,规划园路、规划植被群落物种、规划配套设施、保留原场地的大树及特殊地貌等。通过一系列从规划、种植、田间管理的指导,实现茶园资源综合利用,让茶园群落搭配与环境相适应,通过遮阴和地表覆被减少蒸腾和水土流失,让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相对的平衡状态;丰富的茶园结构、茶园空间综合的利用、生态系统能量合理运转,符合食物链的能量流动,为保障茶叶的生态、优质和安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据此,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组织有关技术力量,编制起草了广西地方标准《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三、项目编制过程(一)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标准制定任务下达后,由广西茶叶科学研究所牵头,组织相关茶叶、土壤、生态等方面人员编制工作组,工作组成员组织研讨会,制定工作方案、技术路线,明确分工,制定了标准编写方案,根据以往的工作基础和讨论的新突破口,进行标准编制调研。(二)标准制定的工作基础从2017年以来,标准编制牵头单位对广西茶科所所内茶园、各大产茶县有代表性的茶园进行生态茶园生态植被、树种调查、茶园草害调查等,收集整理数据,汇总分析,共同构建并不断完善广西茶园种植物种推荐目录,并通过观察访问、查询文献资料等方式确定目录中的种类与茶树伴生时无明显的共同病虫害,并指导所内茶园生态建设;2017年起,开始进行绿肥种类筛选,至2020年中旬,共筛选出冬春季绿肥:苕子、箭筈豌豆、黑麦草、紫云英、三叶草,其中苕子具有较强的抗贫瘠能力,亦可以作为夏季(夏播)或秋季(秋播)间作;2017年起,开始进行茶园上层套种遮阴藤本试验;自2018年春季起,开始在广西茶科所自有茶园进行景观改善,通过行道树、间作树种植、遮阴藤本布置、绿肥间作等措施,完善茶园的景观结构;2015年至今,对各地不同类型茶园采集茶叶样品或成品茶,研究生态环境条件对其品质的影响,同时对全区各地一线生产发现的茶园建设、病虫草害防治等提出意见建议,并结合地貌进行排水和种植建议。标准制定任务下达后,起草小组将2017年-2019年对桂林、昭平、灵山、三江、桂平等广西茶叶主产区开展茶园物种结构调查、茶园照片风貌分析,同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为起草标准和编写编制说明等做好基础准备。(三)研讨确定标准主体内容通过召集人员讨论目前生态茶园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前期调查反馈、拟解决方案及突破方向,并参考其他地区的生态茶园建设规划规程中提到的重要内容,确定内容主要包括术语和定义(生态茶园、茶园生态位)、选址规划、生态位配置、土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树体管理、自然灾害防治等。(四)调研及形成征求意见稿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通过起草小组成员多次讨论、修改完善,并经过单位内部征求意见,按照简化、统一等原则编制完成了广西地方标准《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范》的征求意见稿。四、主要关键指标及确定依据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进行编写。主要由多年来的技术基础和实地调查、参考其他行业标准进行关键参数调整;(一)多年的技术基础。多年来,在区内外多个合作试验点,改善广西茶园建设和茶园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施肥、防草、抗旱、品质等进行系列试验示范;适宜配置于茶园的物种名录,以平地茶园、丘陵或台地茶园附近生长的植物为基础,以实地走访或询问调查、结合文献的方式,验证推荐树种对茶树无明显的招致共同病虫害的情况,完善生态茶园物种配置名录;绿肥草本田间适应性试验示范:综合绿肥性状、产量、抑草能力、还田速率和土壤养分变化等,筛选出:①冬春季绿肥:苕子、箭筈豌豆、黑麦草(自然更新能力强),三叶草、紫云英(喜湿);②夏季绿肥:田菁(茎干高大、自然更新能力强)、猪屎豆、黄豆、花生等;③茶园景观草本:百日菊(抗旱能力强)、波斯菊等。(二)其他相关行业参考(1)防护林带的作用:降低风速、缓冲地表径流、缓冲污染物、有助于形成茶园小气候。防护林带的宽度、密度及结构参考GB/T50817-2013《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规范》、T/GZBC5-2018《广东生态茶园建设规范》、《广西农村公路管理办法》、广西公路附近茶园土壤实测验证。提倡充分利用原地貌中的山顶、山脊、洼地等不适宜种茶的地方,充分建造防护林和景观林。(2)茶园生态组分植物面积,按照优良生态茶园调查及相关投影面积估算,同时结合苗圃设计中的功能树种面积;行道树种植参考普通山地绿化的间距,茶园间作树种间距参考现有优良生态茶园的配植距离并综合合适的地表覆被度进行确定。 (3)土壤立地条件参考茶园土壤分级指标及广西各试验点茶园土壤肥力实测及茶叶品质评价,按照测量结果推荐有机质1.5%左右为良好。依托实际地形建立排水沟和蓄水池,参考《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除丰富植被以拦截地表径流外,蓄水池用于防止连续干旱带来的无水可用;同时保证小雨、中雨不会带来雨水流失的功能。(4)茶园环境质量要求,参照《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灌溉水应符合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空气环境质量符合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NY/T397-2000农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五、国内外标准制修订情况经查阅,国外尚无生态茶园建设相关标准,国内相关标准有:中华供销社行业标准《生态茶园建设规范》(GH/T1245—2019)、江苏省地方标准《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范》(DB32/T2892-2016)、江西省地方标准《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范》(DB36/T1204—2019)、广东省地方标准《广东茶园生态管理技术良好规范》(DB44/2209-2019)、广东省团体标准《广东生态茶园建设规范》(T/GZBC5—2018)、福建省地方标准《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技术规范》(DB35/T1322-2013)等。本标准(征求意见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互联网医疗平台在线问诊患者健康档案管理报告
- 浙江电商仓库租赁协议书
- 村级道路协管员协议合同
- 移动员工合同续签协议书
- 美业入股协议合同书模板
- 高速公路护坡合同协议书
- 潮州打印机租赁协议合同
- 汝州市餐饮分包协议合同
- 派出所要求监控合同范本
- 物品回收后加工合同范本
- 【正版授权】 IEC 60931-2:2025 EN-FR Shunt power capacitors of the non-self-healing type for AC systems having a rated voltage up to and including 1 000 V - Part 2: Ageing test and destru
- 网络安全运维认证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江苏盐城市射阳县城市照明服务有限公司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团委工作总结-循“荔枝之道”而行走稳青春育人之路
- 消防装备维护保养课件教学
- 设备安全培训
- 2025至2030中国角膜塑形镜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艾梅乙反歧视培训课件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创新
- 妇幼保健院(2025-2025年)十五五发展规划
- 健康铅中毒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