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2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恶劣天气道路交通预警系统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根据全国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关于下达2021年度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交标委秘〔2022〕1号),由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交科所”)承担推荐性行业标准《恶劣天气道路交通预警系统技术规范》(项目计划号:2021BZ181)的制定工作,2023年6月完成标准报批稿。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里程的快速增长,高速车流量持续增长,客货运车辆集中混行,交通安全风险交织叠加,特别是浓雾、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造成极大影响。从近五年高速公路事故情况看,恶劣天气事故起数占总数达19.8%,而且严重事故时有发生,因团雾天气,2017年11月15日安徽滁新高速30余辆车相撞18人死亡,2019年10月3日宁洛高速安徽蚌埠境内17辆车相撞11人死亡,事故影响极大,而目前公安交管部门针对恶劣天气仍然存在感知预警能力弱、警情事件发现和识别手段被动、监测预警主要靠警力靠经验等问题,缺乏针对恶劣天气应急管控的技术性标准。2020年9月,公安部办公厅与中国气象局办公室联合印发《恶劣天气交通预警处置试点工作方案》,针对影响交通安全的浓雾、道路结冰等主要交通气象灾害,提出采用高融合、精细化、多模式、智能化的交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技术,按需推送分级分类气象预警信息,制定执行相匹配的交通应急处置预案,多维度发布道路管控措施,开展交通气象预警处置效益评估,提升恶劣天气交通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并明确提出研究制定“恶劣天气道路交通预警系统技术规范”;2020年10月部交管局印发《公安交通管理科技发展规划(2021-2023年)》明确提出要研发建设团雾、路面结冰多发路段和长下坡路段预警系统,强化交通安全风险主动防控。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形势发展,指导各地规范开展恶劣天气道路交通预警系统建设,进一步提升恶劣天气道路交通应急管理技术水平,有必要制定本技术规范。2、起草单位情况本标准起草单位包括:(1)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公安部直属的从事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术研究的公益性科研机构,是全国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依托单位。全面负责本标准撰写工作,包括架构设计、任务分配、统稿报批等;(2)江苏省气象局:省级气象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恶劣天气进行监测、预报,评估气象灾害影响,建有国家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技术力量雄厚,在国内气象管理部门居于领先地位,负责标准中气象预警部分内容编制和审核工作;(3)中国气象局:国家权威气象管理机构,制定公共气象服务相关政策制度、标准和技术规范,负责标准中气象服务的规范制定;(4)江苏尤特斯新技术有限公司:恶劣天气应急管控智慧系统建设和行业内气象监测服务的代表性企业,为标准提供技术验证及应用测试。(5)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气象检测预警设备行业内重要企业,为标准提供设备指标验证及系统的应用测试。3、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包括:吴晓峰、蔡岗、黄淑兵、施一珑、黄亮、张迪、陈煜、孙立新。主要分工如下:序号单位名称起草人主要工作1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吴晓峰标准负责人,标准内容制定、组织论证和评审蔡岗主要参加人,标准技术指导黄淑兵主要参加人,标准内容制定、技术验证施一珑主要参加人,标准内容制定2江苏省气象局黄亮主要参加人,标准内容制定、协调和论证3中国气象局张迪标准内容技术论证4江苏尤特斯新技术有限公司陈煜标准验证及应用试验5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孙立新标准验证及应用试验3、主要工作过程(1)立项阶段(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2020年9月公安部办公厅和中国气象局办公室联合印发《恶劣天气交通预警处置试点工作方案》(气办发〔2020〕38号),交科所出即开始着手“恶劣天气道路交通预警系统技术规范”的准备工作。根据工作方案精神,参与试点地市恶劣天气交通预警处置试点工作,深入了解相关系统的建设应用情况,掌握针对恶劣天气交通预警系统建设的业务需求,与试点地市公安交管、气象以及相关建设厂商进行研讨,确定了恶劣天气道路交通预警系统的规范化建设总体思路,拟定了该标准的总体架构,于2021年12月由交科所起草了标准草稿。2021年1月组织交科所内专家对内容进行了研提意见,根据修改建议对标准结构和条项进行了针对性调整。2021年3月提交交科所所内申请立项并通过,随后提交公安部。在标准立项批复前,交科所针对标准中的系统接口内容以及管控处置等内容,与公安交管部门进行了对接,明确系统接口的主要内容和管控处置的总体要求,对标准草稿进行了相应修改。2022年1月全国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下达该标准制定任务。(2)征求意见稿编制阶段(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根据全国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交标委”)通知要求,2022年1月,成立了交科所为负责起草单位,江苏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江苏尤特斯新技术有限公司、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为标准参加单位,由各参与单位相关业务领域的技术骨干组成的标准起草工作组,并于2022年2月完成并提交了标准制定实施计划。标准起草工作组成立后,交科所作为负责起草单位即组织其他标准参与单位进行研讨,以书面形式征求了江苏省气象局和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对恶劣天气预警涉及的气象分类、等级划分以及影响程度意见,与恶劣天气应急管控智慧系统建设和行业内气象监测服务企业(江苏尤特斯新技术有限公司、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重点就系统涉及的前端设备详细技术要求进行研讨,并结合交科所内姜良维专家意见建议对标准草稿进行了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草稿(第一稿)。2022年3月标准起草组与徐州交警支队和韶关交警支队的业务技术骨干进行沟通,分析试点以来系统应用方面的存在的问题和具体业务需求,听取对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一稿的意见建议,重点对系统前端设备的布设和管控处置功能进行了修改,进一步细分系统前端设备的技术要求和应用软件的功能组织,形成征求意见稿(第二稿)。2022年6月标准起草组通过视频方式召开标准研讨会,邀请北京交管局、安徽交警总队、滁州交警支队、湖北高速总队、江苏省气象局和安徽省气象局等10个单位的技术专家,对征求意见稿(第二稿)进行研讨,在交管业务和气象业务等方面对标准内容进行了逐条论证,形成征求意见稿(第三稿)。2022年9月,根据交科所内首席研究员应朝阳对标准结构和内容的修改意见,对标准征求意见稿草稿(第三稿)进行了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同时完成了编制说明,提交标委会。二、编制原则本标准立足于公安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实施的恶劣天气交通预警处置试点工作,编制过程中本着“系统、合理、适用”的原则,注重系统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将试点中恶劣天气交通预警涉及的应用系统进行系统化、流程化、规范化处理,以公安交管交管部门应对恶劣天气的完整业务链为导向,从前端设备建设、气象预警以及管控处置等方面提出技术实施要求,形成完整技术规范,指导各地规范化建设恶劣天气道路交通预警系统。三、标准内容的起草1、主要内容的确定和依据本标准围绕通过建设交通预警系统形成恶劣天气监测预警、管控、发布、处置、反馈等功能闭环,实现恶劣天气交通预警处置的规范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目标来确定主要内容。由于目前尚没有针对恶劣天气交通预警系统建设的系统性标准或规范,因此制定标准技术内容时主要从系统性及实用性上进行了考虑,重点解决建什么样的系统、系统怎么建以及系统怎么验证等问题,通过本标准指导各地规范化建设适应公安交管业务的恶劣天气道路交通预警系统。主要内容包含:(1)标准的范围本标准的范围明确了恶劣天气道路交通预警系统的系统组成、技术要求、设置要求和验证要求。(2)术语和定义考虑到“恶劣天气道路交通预警系统”、“恶劣天气道路交通预警信息”、“道路行车安全警示诱导装置”、“车辆汇入警示装置”、“道路交通安全综合预警装置”等术语,在以往标准文献中未有明确的定义或说明,为使标准的使用者能正确理解本标准,对以上名词进行解释说明。(3)系统组成对应“建什么样的系统”,明确了恶劣天气道路交通预警系统的组成,规定了系统的总体结构以及系统各部分具体的组成,明确了前端设备、系统接口和应用软件的结构关系以及分别包含的具体内容,编制时依据公安部办公厅和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印发的《恶劣天气交通预警处置试点工作方案》(气办发〔2020〕38号)文件总体要求,参考了《安徽省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公安部交管局工作简报2018年第43期)、公安部和中国气象局“关于建立道路交通安全气象信息交换和发布制度的通知”等文件,在前端设备和应用软件基础上增加了实现信息交换的系统接口部分,确定系统的组成部分包含前端设备、系统接口和应用软件。(4)技术要求对应“系统怎么建”中的技术要求,规定了恶劣天气道路交通预警系统中前端设备、系统接口以及应用软件的具体技术要求,系统的安全要求、性能要求以及数据规范要求。其中前端设备明确了其基本技术要求,并对各前端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提出了要求;系统接口明确了接口的主要用途为信息接入以及控制指令发布,提出了系统接口的数据规范和安全要求;应用软件提出了气象监测预警和管控处置两大功能要求,规定了大雾、冰雪、强降雨、大风以及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的分级预警依据,提出了气象监测预警具体要求,同时根据监测预警情况明确了管控处置功能,分别对车辆管控、交通管制措施发布、应急信息报送以及信息反馈等功能提出了具体要求。安全要求规定了系统在网络和应用方面的安全能力要求。性能要求规定了系统传输及响应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数据规范要求规定了系统的基本数据项及其结构、系统进行数据对接时的数据接口要求。编制时主要参考了以下规定或技术标准:“关于加强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通告”(公交管〔1997〕312号)“关于建立道路交通安全气象信息交换和发布制度的通知”(公交管〔2007〕22号)“公安部关于印发《高速公路交通应急管理程序规定》的通知”(公通字〔2008〕54号)“关于印发《应对低温雨雪冰冻雾霾恶劣天气交通应急管理工作预案》的通知”(公交管〔2011〕283号)“关于加强恶劣天气公路交通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公通字〔2013〕1号)“关于印发《恶劣天气交通应急管理要点》的通知”(公交管〔2013〕31号)“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中国气象局令2007年第16号)GB/T21255—2019机动车测速仪GB/T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23826高速公路LED可变限速标志GB/T28591—2012风力等级GB/T31443—2015冰雪天气公路通行条件预警分级GB/T33697—2017公路交通气象监测设施技术要求GA/T484LED道路交通诱导可变信息标志GA/T497道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742移动式LED道路交通信息显示屏GA/T832—2014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960—2011公路交通安全态势评估规范GA/T994—2017道路交通信息发布规范GA/T1043—2013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运行维护规范JT/T1032—2016雾天公路行车安全诱导装置QX/T111—2010高速公路交通气象条件等级(5)设置要求对应“系统怎么建”中的设置要求,规定了恶劣天气道路交通预警系统中前端设备具体如何布设,提出了前端设备设置的基本要求,对各前端设备具体如何布设提出了详细要求。编制时主要参考了以下规定或技术标准:“关于印发《关于规范查处机动车违反限速规定交通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公交管〔2013〕455号)GA/T993道路交通信息显示设备设置规范GA/T1047道路交通信息监测记录设备设置规范JT/T1032—2016雾天公路行车安全诱导装置(6)验证要求对应“系统怎么检测验证”,规定了系统的验证方法为审查法、演示法和标准符合性试验方法。分别规定了系统硬件和软件如何进行检测验证,其中软件包括了系统接口和应用软件。如何检测系统安全和性能、系统的主要数据内容和格式是否符合要求。(7)“附录”部分标准通过录规定了系统主要数据结构和数据接口要求。附录A-数据结构为资料性附录,包含“前端设备信息”、“气象实况信息”、“气象预报信息”、“图像识别结果”、“恶劣天气警情”、“应急管控方案”、“应急管控状态”、“应急事件信息”和“应急事件报送信息”等。附录B-数据接口为规范性附录,包含“接口地址”的形式要求,“接口传输”的方式、方法以及内容类型,“接口数据结构”的具体要求等。2、标准中英文内容的汉译英情况本标准的术语、定义和标题的英文翻译经过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汶爱萍副译审(英语专业)的校核,她认为汉译英内容较准确地表达原条款的真实意思,翻译语句通顺,符合英文习惯。主要试验验证结果及分析无。标准水平分析本标准提出了恶劣天气道路交通预警系统的概念,重点规定了系统的组成、技术要求以及检测要求,技术要求中对系统涉及的前端设备、系统接口以及应用软件均进行了详细规定,形成了公安交管部门针对恶劣天气道路交通管理的系统性技术规范。与国外相比,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发布《冰雪控制技术指南》(IceandSnowControlTechnicalManual),各州根据具体路况指标,制定车速管控标准;日本发布“确保积雪寒冷地区道路交通的特别措施法”(简称雪寒法),从法律层面规范冬季冰雪条件下的道路交通管理;德国建立冬季公路养护气象预报制度,详细预报公路区域气象,配置公路救援系统。因此,国外涉及恶劣天气预警处置主要是在冰雪控制技术、气象预警制度等方面,没有以系统方式实现从气象预警到应急处置的完整业务链。国内方面,目前主要是通过部委层面建立了恶劣天气信息交换机制和管理制度,预警等级以及发布规范等标准或规范,其中制度层面包括:公安部、中国气象局“关于建立道路交通安全气象信息交换和发布制度的通知”、公安部“关于加强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通告”、“关于印发《恶劣天气交通应急管理要点》的通知”、“关于印发《应对低温雨雪冰冻雾霾恶劣天气交通应急管理工作预案》的通知”等;标准层面包括:高速公路交通气象条件等级(QX/T111-2010)、冰雪天气公路通行条件预警分级(GB/T31443-2015)、道路交通信息发布规范(GA/T994—2017)等。因此,国内是从制度或单一某方面标准对恶劣天气的应急管理做了部分要求,也没有从系统性实施层面提出具体的技术规范。本标准首次提出了恶劣天气道路交通预警系统,并规定了完整的技术实施规范,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六、采标情况无。七、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关系本标准编制时主要遵循了以下法律法规要求: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条关于遇有恶劣气象条件等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的时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实行交通管制的规定,第四十二条关于机遇有沙尘、冰雹、雨、雪、雾、结冰等气象条件时应当降低行驶速度的规定。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一条关于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有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气象条件时,应当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收获友谊的初一语文作文
- 纺织品及针织品国际贸易风险防范考核试卷
-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与应用考核试卷
- 核子仪表在核设施退役过程中放射性废物处理的应用考核试卷
- 九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提高练习5课人教新课标版
- 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企业的营销网络构建与渠道管理考核试卷
- 氨纶纤维在乐器弦线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山东英才学院《商业银行贷款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凌云县2024-2025学年小升初数学高频考点模拟卷含解析
-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度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五套)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含答案)
- 长江流域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潜力分析
- 撤资退股合同协议
- 上海市嘉定区联考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
- 宾馆住房协议书范本
- 电视台影视拍摄合同协议
- 统编版(2024)一年级语文下册12荷叶圆圆 课件
- 免除责任协议书范文
- 热泵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防中暑课件部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