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曲知识梳理(一)常见意象意象作用诗词乌鸦抒发凄凉、哀伤之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杜鹃(子规)①抒发凄凉、哀伤之感。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②抒发思乡之情。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李白《宣城见杜鹃花》)游蜂
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刘辰翁《浣溪沙(春日即事)》]柳①喻示春天的到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②寄托依依惜别之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梧桐、雨
表示凄苦、愁苦之意。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断雁
抒发独孤之感。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蒋捷《虞美人·听雨》)雁①借“雁足传书”的故事表达思乡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②抒发离愁。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猿
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葛胜仲《点绛唇·县斋愁坐作》)杨花(柳絮)飘零之意。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梅高洁人格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菊
①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②表现田园生活的悠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落花①表现物是人非、时光流逝。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②象征奉献精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松柏
象征坚韧、端正、耐寒的品格。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竹
象征高风亮节的品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於潜僧绿筠轩》)梨花
抒发凄凉与哀怨的思绪。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纳兰性德《虞美人》)禅
抒发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燕
表现春天的无限活力。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西风(秋风)
常象征秋之肃杀,渲染凄凉气氛,寄寓身世之伤;寄托思乡怀人之愁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信(家书)离别愁绪、思乡之情等。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陈玉兰《寄外征衣》)月①对团圆的期盼。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③渲染气氛,表达悲凉的心境。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羌笛(琵琶)①抒发思乡之情。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②表达离别之苦。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夕阳
(落日)①抒发羁旅乡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②表达离别时的伤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浮云(云)①游子四方漂游、思念家乡或怀友。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②象征人生挫折与艰难。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舟(船)
抒发漂泊之苦。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山河①抒发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②表现对故国的留恋。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文天祥《南安军》)烽火
象征战争,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风雨
象征国家战乱飘摇。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弓抒写驰骋疆场,为国杀敌的渴望。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蓬
比喻离别之后的漂泊无依。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李白《送友人》)桃李
①象征春天的来临。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②形容女性的美貌。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曹植《杂诗七首·其四》)③象征人物美好的品德和高尚的品行。琼琚尚交好,桃李贵往还。(潘尼《送大将军掾卢晏诗》)
(二)情感主旨主题常见意象情感代表作品思乡怀人征鸿、雁、月、笛(芦管)、夕阳(日暮、落日)、西风(秋风)、信、雨、舟(船)、故园等。
①思念亲友。王湾《次北固山下》、李商隐《夜雨寄北》、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杜甫《月夜忆舍弟》等。②漂泊流浪,羁旅愁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崔颢《黄鹤楼》、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等。③功业未建,但又思念家乡的矛盾情感。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等。④征人思乡。岑参《逢入京使》、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等。⑤表达内心的苦闷和忧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等。山水田园菊、禅房、花、燕、炊烟、桑麻、桃李、豆苗、古木、柴门、空林、清泉、竹林等。①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等。②对田园生活的喜爱。陆游《游山西村》、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等。③表达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陶渊明《饮酒(其五)》、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王绩《野望》等。④抒发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的心情。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等。爱国山河、风雨、烽火、泪、弓等。①忧国忧民,心系国运。杜甫《春望》、杜牧《泊秦淮》等。②表现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崇高品格。文天祥《过零丁洋》等。③表达为国杀敌效力的渴望。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等。④效忠君主,建立功业。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⑤描写故国风光,抒发亡国之悲。文天祥《南安军》等。咏物梅、松柏、菊、兰、竹、鸟等。①表现坚贞高洁的品性。刘桢《赠从弟(其二)》、陆游《卜算子·咏梅》等。②借咏物来抒写自己的志向、情操和希望。陆游《卜算子·咏梅》等。③借咏物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内心的喜悦之情。贺知章《咏柳》、杜甫《春夜喜雨》等。送别马、落花、落日、蓬、杨柳、柳絮、长亭、月夜等。①表达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②抒发依依惜别之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白《送友人》等。③表达乐观积极的情感和人生态度。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④表达世事沧桑、人生凄凉的飘零之感。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杜甫《江南逢李龟年》等。感慨时运闻笛赋、烂柯人、沉舟、病树、月、落花等。
①抒发仕途坎坷的悲痛。李白《行路难(其一)》、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王维《使至塞上》等。②表现壮志难酬的无奈。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李白《行路难(其一)》、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等。③表现想要一展抱负的渴望和胸怀天下的壮志。曹操《观沧海》、杜甫《望岳》、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④抒发乐观旷达的胸襟。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等。
(三)艺术手法手法类型诗句及分析修辞手法对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分析:“大漠孤烟”对“长河落日”,“直”对“圆”,勾勒出了一幅苍凉雄浑的塞外风光图。拟人2013滨州“山青花欲燃”。分析:“欲”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比喻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分析:把“雪”比作梨花,富有浪漫色彩,意境优美。夸张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分析:用“黑云”欲将城池压垮,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用典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分析:用“后庭花”的典故,表面看似批评商女,实际是批评沉溺在歌舞升平中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表现手法直抒胸臆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分析:直接抒发了词人想要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借景抒情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分析:借塞外的地域特征以及北雁南飞的具体景象,间接抒发了雁去人却不得归的凄凉情感。以景(物)衬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分析:以乐景衬哀情。描写“花”“鸟”两种春日的美好景物,表达了诗人忧心国事、思念家人、感时伤世的深沉感情。表现手法以小见大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分析:借“二乔”的可能命运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运”,从反面落笔,借史事以吐胸中抑郁不平之气,含蓄蕴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分析:诗人描写出郊野渡口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恬淡的心境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之情。托物言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分析:此句表面写“落花”,实际上寄托了诗人虽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的情怀。衬托
分析:(1)正衬:2013滨州“山青花欲燃”。以山青衬花红,青红竞丽。(2)反衬: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分析:用雨声不断,蛙声一片的“热闹”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渲染
2009济宁“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分析:借“西风、雁、红叶、黄花、芭蕉、秋雨”等意象渲染出了一幅萧瑟的秋景图。对比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分析: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中,抒发了词人想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和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描写手法动静结合2012济宁“莺啼山客犹眠”。分析:山中客人“犹眠”呈现出的是静态,“莺啼”是动态。虚实结合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分析: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场景,虚实相生,把眼前的凄苦换成未来团聚的欢乐,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视听结合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分析:“角声”是听觉,“凝夜紫”是视觉,视听结合,写出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点面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分析:“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白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分析:描写的九种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未精雕细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练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景物来,表现出诗人的独特感受。
(四)语言风格主题类型篇目写景恬静淡雅、清丽洗练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颊粘膜癌护理查房
- 《开学第一课-奥运精神》少儿美术教育绘画课件创意教程教案
- 从业人员素质和持续改进
- 2025至2030年自动磨粉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罐头设备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高速安全施工方案
- 聊城安全运维招聘注意事项网站
- 零售门店营运培训方案
-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课件
- 防火于未燃争做消防蓝-高一上学期消防安全主题班会课件
- 共享农田合作合同协议书
- 风电基础合同
- 三级安全培训考试题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 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原文)
- DB51-T 3176-2024 四川省中心乡镇消防救援站建设规范
- DB11T 2279-2024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评估规范
- 养生理疗馆门店管理手册02
- 店里装修合同范本
- 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教案
- QB/T 2660-2024 化妆水(正式版)
- 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宣教规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