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省忻州市部分学校中考历史一模试卷_第1页
2025年山西省忻州市部分学校中考历史一模试卷_第2页
2025年山西省忻州市部分学校中考历史一模试卷_第3页
2025年山西省忻州市部分学校中考历史一模试卷_第4页
2025年山西省忻州市部分学校中考历史一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5年山西省忻州市部分学校中考历史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2分)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当时我国处于()A.远古人类时期 B.原始农耕阶段 C.炎黄传说时代 D.早期国家建立时期2.(2分)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建于公元前3世纪,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河道上……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民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大运河3.(2分)这一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模式始于战国时期,定型于秦汉,一直延续到清朝。它是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A.中央集权制度 B.行省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皇帝制度4.(2分)如图两位历史人物的相同之处是()A.都到达了日本 B.都带回了大量佛经 C.其活动都促进了民族交往 D.其活动都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5.(2分)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他们收集的信息图片()人物纪念币图1李白纪念币图2关汉卿纪念币图3汤显祖纪念币人物成就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关汉卿是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代表作是《窦娥冤》,是“元曲四大家”之一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牡丹亭》曲文流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A.科技成就,领先世界 B.诗词文化,冠绝世界 C.交流交融,共同进步 D.文学艺术,辉煌灿烂6.(2分)同学们在研究“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时,整理了关于其中一个地方的资料。这个地方是()230年孙权派卫温率领船队到达夷洲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明朝末期被荷兰殖民者侵占1662年回到祖国怀抱1683年归入清朝的版图A.西藏 B.新疆 C.蒙古 D.台湾7.(2分)纵观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面抗战路线()A.吸引了国际对中国的支援 B.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C.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10.(2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的国家所有,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材料表明即将成立的新中国要()A.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11.(2分)“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在港澳问题上()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建立经济特区 C.“一国两制” D.改革开放12.(2分)如图为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制作的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图。对于图中各个阶段说法正确的是()A.①阶段经济增长的原因是爆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B.②阶段人类的生产组织形式没有突破 C.③阶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 D.④阶段经济增长主要源于战争的推动13.(2分)如图是国际社会主义历程示意图。其中,★处应该填入的内容是()A.英国宪章运动 B.工业革命的完成 C.马克思主义诞生 D.第一国际的成立14.(2分)罗斯福政府在解救危机的过程中,摒弃了自由放任主义的传统原则,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A.背景 B.特点 C.措施 D.影响15.(2分)如表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中一位代表性人物的事迹年表(部分)。据此判断,这位人物是()1920年1924年1930年1942年发动了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促成印穆团结,绝食21天率领78位志愿队员向海边淘盐,即“食盐进军”提出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A.玻利瓦尔 B.纳赛尔 C.甘地 D.卡斯特罗二、非选择题(共45分)本部分共4道大题,其中16题10分,17题10分,18题10分,19题15分,共45分16.(10分)电影艺术•折射发展。九年级同学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项目名称】电影中的历史【项目目标】通过观看不同时代的电影,搜集电影资料,感悟不同时代的印记。【项目任务】任务一一组同学通过上网查阅,搜集到下面两则史料。“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我们的国歌最早出现在一部电影里。作为《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它随着电影的放映不胫而走,成为召唤民族精神的号角,成为鼓舞人民投入爱国救亡运动的呐喊。……《长征》《西安事变》《重庆谈判》等影片再现了民族解放和战斗的历史。1943年美国华纳兄弟公司出品的《出使莫斯科》着重记述了苏联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的坚决态度和行动,对此给予了高度赞扬。1944年美国米高梅公司出品《俄国之歌》,同样也是热情洋溢地为苏联人民抗击法西斯德国的侵略高唱赞歌。但在20世纪40年代末,《出使莫斯科》的剧本撰写人上了相关黑名单。任务二二组同学展示了一组电影海报。任务三三组同学搜集了下面的文字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电影强国建设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电影强国,对内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1)(3分)简述材料中中国电影的作用,并指出美国电影反映的美苏关系的变化。(2)(3分)请你对上面的海报反映的史实进行解读。(3)(4分)请指出我们建设电影强国的原因。17.(10分)历史人物•时代楷模。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著名语句摘录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②樊迟问仁,子曰:“爱人。”③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材料二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重新思考救国救民的道路,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成为近代前期中国寻求救国真理的最高成就。在三民主义的旗帜下,承担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进行辛亥革命,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摘编自《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华盛顿不仅在独立战争的烽火中统率大陆军取得了反英战争的胜利,赢得了国家独立,而且为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作出了许多贡献……他竭力为美国制定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反对君主政体和建立法治政府是华盛顿思想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摘编自余志森、尤天然《华盛顿反君主政体的思想和实践活动》材料三“实事求是”与“开拓创新”,是对邓小平的评价,更是对邓小平开创的道路和方法的继承。实事求是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的改革方法,实干兴邦”。——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1)(3分)根据材料一,概括材料中的思想主张,并指出提出这些主张的思想家是谁。(2)(3分)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和华盛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4分)根据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邓小平是如何“实事求是”与“开拓创新”的。18.(10分)大国发展•启迪未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永久和平是一个梦,并且还不是一个美梦,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德军总参谋长赫尔穆斯•卡尔•毛奇材料二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1914年爆发的战争席卷了每一个强国,事实上除了西班牙、荷兰、北欧三国以及瑞士之外——摘编自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材料三作为一个务实的政治家,阿登纳很注重从历史出发来研究及处理法德两国的关系。从近代以来,法德两国一直为争夺欧陆霸主地位而厮杀不休,目睹德国战败的惨状,阿登纳深深地感觉到,必须走出冤冤相报的怪圈。他认为,法德和解是欧洲和平与稳定的关键,也是未来欧洲一体化的基石,是推动西欧联合的核心力量。——摘编自吴友法《德国史探研》(1)(2分)根据材料一,概括赫尔穆斯•卡尔•毛奇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宣扬这种观点的主要原因。(2)(2分)根据材料二,指出大国间的战争在1914年前后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战争”给德国和欧洲带来的影响。(3)(3分)根据材料三,分析阿登纳为德国乃至欧洲和平发展提出的对策。联邦德国为此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4)(3分)综上所述,从德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19.(15分)创新之光•发展动力。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解读图片•见证技术创新】(1)(5分)一组同学聚焦科技创新,搜集了与此相关的图片。请概括如图图片所示内容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共同影响,并从三组图片中任选一组进行介绍。图1图2图3【阅读史料•感受理论创新】(2)(5分)二组同学阅读有关理论创新的史料后,摘抄了如框片段。下面两个理论分别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并分别说明其价值。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提炼观点•感悟创新力量】(3)(5分)三组同学搜集了与创新有关的大量资料,制作形成如表大事年表展示学习成果。请从下面的大事年表中任选三例,围绕“创新”提炼一个观点时间事件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1933年美国罗斯福开始实行新政1978年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2025年山西省忻州市部分学校中考历史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3小题)题号123456710111213答案BBADDDBACAC题号1415答案BC一、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2分)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当时我国处于()A.远古人类时期 B.原始农耕阶段 C.炎黄传说时代 D.早期国家建立时期【分析】本题考查河姆渡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七八千年前、长江和淮河等流域,发展到用耒,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远古时代指的是公元前300万年─公元前21世纪的历史时期,排除A,与题干信息“七八千年前”不符;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故选:B。2.(2分)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建于公元前3世纪,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河道上……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民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大运河【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都江堰的修建,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排除A项;根据材料“建于公元前3世纪,……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民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主持修建了都江堰,它消除了岷江水患,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B项正确;灵渠是秦朝为统一岭南地区而开凿,位于广西境内,排除C项;大运河是隋炀帝时期修建,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中国东部平原上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排除D项。故选:B。3.(2分)这一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模式始于战国时期,定型于秦汉,一直延续到清朝。它是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A.中央集权制度 B.行省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皇帝制度【分析】本题考查中央集权制度,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据题干“这一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模式始于战国时期,定型于秦汉,战国时期出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措施。秦朝统一后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中央集权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朝;行省制度是元朝创立;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制度;皇帝制度始于秦朝而不是战国时期。故选:A。4.(2分)如图两位历史人物的相同之处是()A.都到达了日本 B.都带回了大量佛经 C.其活动都促进了民族交往 D.其活动都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分析】本题考查玄奘西行、鉴真东渡。【解答】A.都到达了日本,说法错误,而玄奘西行前往天竺。B.都带回了大量佛经,说法错误,带回了大量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书法、绘画等。C.民族交往‌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接触往来以及族际关系的协调,即民族关系中的互动和民族关系的整合过程;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文学、建筑,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排除C项。D.根据图片信息,可知是与玄奘西行前往天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经过4,10,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受日本的邀请东渡,还因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继续进行第六次东渡,他在日本传授佛法、文学、建筑,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D项正确。故选:D。5.(2分)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他们收集的信息图片()人物纪念币图1李白纪念币图2关汉卿纪念币图3汤显祖纪念币人物成就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关汉卿是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代表作是《窦娥冤》,是“元曲四大家”之一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牡丹亭》曲文流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A.科技成就,领先世界 B.诗词文化,冠绝世界 C.交流交融,共同进步 D.文学艺术,辉煌灿烂【分析】本题考查汤显祖、关汉卿和李白的成就。掌握基础知识。【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明朝时期,表演艺术日趋成熟,代表作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孔尚任的《桃花扇》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题干表格中的纪念币都是历代文学方面的优秀代表;题干内容是文学方面,排除A项,但关汉卿是元曲代表,故“诗词文化,排除B项,三者分属不同朝代,共同进步。故选:D。6.(2分)同学们在研究“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时,整理了关于其中一个地方的资料。这个地方是()230年孙权派卫温率领船队到达夷洲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明朝末期被荷兰殖民者侵占1662年回到祖国怀抱1683年归入清朝的版图A.西藏 B.新疆 C.蒙古 D.台湾【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清朝巩固边疆地区的措施,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吐蕃就是今天的西藏,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由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孙权派卫温率领船队到达夷洲,不符;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征发粮草,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与题干信息“230年;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排除B项;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与题干信息“230年;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排除C项;根据题干信息“230年,孙权派卫温率领船队到达夷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D项正确。故选:D。7.(2分)纵观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面抗战路线()A.吸引了国际对中国的支援 B.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C.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解答】A.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国际对中国的支援,排除A项;B.根据所学知识,七七事变后,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开辟广大敌后战场和抗日根据地、新四军,付出了巨大牺牲,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B项正确;C.三大改造的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D.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这只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一部分,排除D项。故选:B。10.(2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的国家所有,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材料表明即将成立的新中国要()A.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依据材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的国家所有,这表示新中国成立要结束中国的半殖民地社会,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分析可知,结束中国的半封建社会;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故选:A。11.(2分)“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在港澳问题上()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建立经济特区 C.“一国两制” D.改革开放【分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解答】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主要针对民族地区,排除A项;B.建立经济特区是为了推动改革开放,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排除B项;C.根据题干信息“在港澳问题上”和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是为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台湾问题而提出的伟大构想,实现了港澳的顺利回归,又保留了港澳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多样性),C项正确;D.改革开放是中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侧重于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排除D项。故选:C。12.(2分)如图为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制作的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图。对于图中各个阶段说法正确的是()A.①阶段经济增长的原因是爆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B.②阶段人类的生产组织形式没有突破 C.③阶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 D.④阶段经济增长主要源于战争的推动【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据“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制作的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①阶段大体在18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末,这一时期各主要工业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正是始于十八世纪中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②阶段(约19世纪上半期)正是工厂制度取代手工工场,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重大突破;③阶段(约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逐渐由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过渡;④阶段(约20世纪上半期)虽经历了一战和二战前夕,而非“主要源于战争”。故选:A。13.(2分)如图是国际社会主义历程示意图。其中,★处应该填入的内容是()A.英国宪章运动 B.工业革命的完成 C.马克思主义诞生 D.第一国际的成立【分析】本题考查了《共产党宣言》,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实现了从共享到科学发展;英国宪章运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的一个重要背景,排除A项,排除B项,排除D项。故选:C。14.(2分)罗斯福政府在解救危机的过程中,摒弃了自由放任主义的传统原则,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A.背景 B.特点 C.措施 D.影响【分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识记罗斯福新政相关知识。【解答】A.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使美国经济濒临崩溃。材料中未提及这些内容。B.根据题干信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所学知识可知,运用国家政权力量干预经济,B项正确。C.罗斯福新政措施有整顿金融体系、复兴工业,材料没有详细说明这些。D.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包括使美国经济缓慢复苏、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等,排除D项。故选:B。15.(2分)如表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中一位代表性人物的事迹年表(部分)。据此判断,这位人物是()1920年1924年1930年1942年发动了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促成印穆团结,绝食21天率领78位志愿队员向海边淘盐,即“食盐进军”提出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A.玻利瓦尔 B.纳赛尔 C.甘地 D.卡斯特罗【分析】本题考查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根据材料“发动了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绝食21天”“食盐进军”“提出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位人物是甘地,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了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再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增强了印度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促成印穆团结;1930年,甘地率领民众抗议英国殖民当局的“食盐专卖法”,甘地提出了英国“退出印度”的口号,甘地以国大党中央委员会决议的形式发起“英国退出印度运动”,C正确、军事家,他领导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排除A,纳赛尔参与了由“自由军官组织”发起的革命,结束了埃及的王朝统治,纳赛尔成为埃及的副总理,排除B,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排除D。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45分)本部分共4道大题,其中16题10分,17题10分,18题10分,19题15分,共45分16.(10分)电影艺术•折射发展。九年级同学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项目名称】电影中的历史【项目目标】通过观看不同时代的电影,搜集电影资料,感悟不同时代的印记。【项目任务】任务一一组同学通过上网查阅,搜集到下面两则史料。“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我们的国歌最早出现在一部电影里。作为《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它随着电影的放映不胫而走,成为召唤民族精神的号角,成为鼓舞人民投入爱国救亡运动的呐喊。……《长征》《西安事变》《重庆谈判》等影片再现了民族解放和战斗的历史。1943年美国华纳兄弟公司出品的《出使莫斯科》着重记述了苏联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的坚决态度和行动,对此给予了高度赞扬。1944年美国米高梅公司出品《俄国之歌》,同样也是热情洋溢地为苏联人民抗击法西斯德国的侵略高唱赞歌。但在20世纪40年代末,《出使莫斯科》的剧本撰写人上了相关黑名单。任务二二组同学展示了一组电影海报。任务三三组同学搜集了下面的文字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电影强国建设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电影强国,对内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1)简述材料中中国电影的作用,并指出美国电影反映的美苏关系的变化。(2)请你对上面的海报反映的史实进行解读。(3)请指出我们建设电影强国的原因。【分析】本题考查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红军长征、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1)据材料“它随着电影的放映不胫而走,传遍大江南北,成为鼓舞人民投入爱国救亡运动的呐喊”可得出弘扬民族精神;据材料“《长征》《西安事变》《重庆谈判》等影片再现了民族解放和战斗的历史”可得出记录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材料中美国电影对苏联的描写从二战时期的高度赞扬逐渐转变为战后对苏联及相关创作者的排斥与“黑名单”。(2)图1《英雄郑成功》反映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郑成功率领将士打败荷兰殖民者,是中国人民反击外来侵略的伟大胜利;图2《血战台儿庄》反映抗日战争中台儿庄战役的壮烈场景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1952年10月。上甘岭是五圣山的主要阵地。志愿军坚守阵地900多次冲击,展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虎!虎!》聚焦日军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3)我们建设电影强国的原因包括电影强国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电影强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家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故答案为:(1)作用:弘扬民族精神;鼓舞人民投入爱国救亡运动中;折射社会变迁;由二战时期的盟友关系发展为二战后的敌对关系。(2)图6:郑成功率领将士打败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图3: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场典型战役,多次击退敌军,展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日军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3)原因:电影强国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电影强国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17.(10分)历史人物•时代楷模。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著名语句摘录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②樊迟问仁,子曰:“爱人。”③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材料二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重新思考救国救民的道路,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成为近代前期中国寻求救国真理的最高成就。在三民主义的旗帜下,承担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进行辛亥革命,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摘编自《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华盛顿不仅在独立战争的烽火中统率大陆军取得了反英战争的胜利,赢得了国家独立,而且为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作出了许多贡献……他竭力为美国制定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反对君主政体和建立法治政府是华盛顿思想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摘编自余志森、尤天然《华盛顿反君主政体的思想和实践活动》材料三“实事求是”与“开拓创新”,是对邓小平的评价,更是对邓小平开创的道路和方法的继承。实事求是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的改革方法,实干兴邦”。——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材料中的思想主张,并指出提出这些主张的思想家是谁。(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和华盛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根据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邓小平是如何“实事求是”与“开拓创新”的。【分析】本题考查孔子、孙中山、华盛顿、邓小平理论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1)据材料“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在政治方面,通过道德的力量来治理国家,子曰:‘爱人’”可知,他主张“仁者爱人”,这是一种道德准则和人际交往的理念,吾未尝无诲焉”的意思是只要是主动带着礼物来求学的,这体现了孔子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根据材料“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辛亥革命”“华盛顿不仅在独立战争的烽火中统率大陆军取得了反英战争的胜利”可得出都领导人民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据材料“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民族、民生的三民主义”“反对君主政体和建立法治政府是华盛顿思想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可得出都在革命过程中明确了反对君主专制政体的诉求。由材料“进行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帝制,中国当时是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可知,美国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3)根据材料三“实事求是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的改革方法”“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并结合所学可知,,邓小平主持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故答案为:(1)思想主张:政治上,统治者应该施行德政,主张“仁者爱人”,主张“有教无类”。(2)相同点:都领导人民进行资产阶级革命;都在革命的过程中明确了反对君主专制政体的诉求。不同点: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帝制。(3)1978年,邓小平主持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创立了邓小平理论。18.(10分)大国发展•启迪未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永久和平是一个梦,并且还不是一个美梦,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德军总参谋长赫尔穆斯•卡尔•毛奇材料二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1914年爆发的战争席卷了每一个强国,事实上除了西班牙、荷兰、北欧三国以及瑞士之外——摘编自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材料三作为一个务实的政治家,阿登纳很注重从历史出发来研究及处理法德两国的关系。从近代以来,法德两国一直为争夺欧陆霸主地位而厮杀不休,目睹德国战败的惨状,阿登纳深深地感觉到,必须走出冤冤相报的怪圈。他认为,法德和解是欧洲和平与稳定的关键,也是未来欧洲一体化的基石,是推动西欧联合的核心力量。——摘编自吴友法《德国史探研》(1)根据材料一,概括赫尔穆斯•卡尔•毛奇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宣扬这种观点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大国间的战争在1914年前后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战争”给德国和欧洲带来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分析阿登纳为德国乃至欧洲和平发展提出的对策。联邦德国为此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4)综上所述,从德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分析】本题以三则材料为背景依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解答】(1)观点:依据材料“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可以得出战争能显露和发展人类的高尚品德;“永久和平是一个梦,而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可以得出永久和平不可能实现,战争能重新安排社会秩序。主要原因: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的背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后来居上、法,但其占有的殖民地相对较少,争夺霸权、美化战争。(2)变化:根据材料“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事实上除了西班牙、北欧三国以及瑞士之外,大国间的战争范围由大国自家门前的区域转变为世界;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战争”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战争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德国在战争中损失惨重,国内经济非常困难,货币贬值速度惊人,国内复仇情绪蔓延。因为欧洲是驿站的主战场。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3)对策:根据材料“阿登纳深深地感觉到,法德之间的关系未来欧洲一体化的基石,阿登纳认为法德关系改善是德国发展的首要条件。而欧洲要发展要联合起来。举措: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经济的发展,它们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年,六国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年,这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要注意1990年10月3日,不存在联邦德国这一说法(4)启示:根据上述材料可知,德国为实现本国利益发动一战,给世界带来巨大伤害,倡导欧洲联合,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平促进发展,珍爱和平,可以促进共同发展。故答案为:(1)观点:永久和平不可能实现:战争能重新调整世界秩序;战争能显露和发展人类的高尚品德,工业产值超过英、法,欲通过战争重新瓜分世界,所以歌颂。(2)变化:范围由大国自家门前的区域转变为世界。影响:德国成为战败国,得到了全面惩罚和削弱,版图缩小,为二战爆发埋下了种子,一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3)对策:法德和解,欧洲联合自强,联邦德国和法国等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欧共体。(4)启示:战争带来灾难;和平促进发展,珍爱和平,可以促进共同发展。19.(15分)创新之光•发展动力。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解读图片•见证技术创新】(1)一组同学聚焦科技创新,搜集了与此相关的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