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复习要点_第1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复习要点_第2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复习要点_第3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复习要点_第4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复习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复习要点目录第四单元阅读14驿路梨花/彭荆风15青春之光/祝红蕾16*有为有不为/季羡林17短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阅读综合实践写作怎样选材专题学习活动孝亲敬老,传承家风《驿路梨花》——追寻雷锋精神,感受人性之美基础知识作者及背景:彭荆风,当代作家,其作品多涉及边疆生活。《驿路梨花》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社会积极倡导雷锋精神,作者以此为背景,通过讲述哀牢山深处小茅屋的故事,展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发芽、代代相传的动人景象,歌颂了人们互帮互助的美好品质。生字词积累字音:“驿(yì)路”“寨(zhài)子”“撵(niǎn)走”“扛(káng)着”“驿路梨花处处开(chù)”等。在学习时,可借助拼音多读多记,注意多音字“扛”,在表示用肩膀承担重物时读“káng”,如“扛着锄头”;在表示用两手举重物时读“gāng”,如“力能扛鼎”。字形:“驿”不要写成“译”或“绎”,“驿”本意与交通、驿站有关,所以是马字旁;“撵”是提手旁,意为驱逐、追赶,与手部动作相关,不要写错。词义:“迷茫”形容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在文中“我们正在迷茫之际,忽然发现了一片梨花林”,描绘出“我们”在山中迷路时的困惑状态;“修葺”指修理(建筑物),“小茅屋经过一番修葺,焕然一新”,表明对茅屋进行了修缮。理解这些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有助于把握文章内容。内容与主题情节梳理:文章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主线,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展开。“我们”在暮色中找不到住处,发现了小茅屋,在茅屋中得到帮助;之后遇到瑶族老人,以为他是主人,老人却否定;接着又遇到哈尼小姑娘,经她讲述,才知道小茅屋最初是解放军为方便路人建造,梨花姑娘照料,后来哈尼族姑娘们接力照料。文章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主题探究:通过对小茅屋故事的叙述,歌颂了雷锋精神的延续和发扬,展现了边疆少数民族的淳朴善良,以及人们互帮互助的美好品德,启示人们在生活中要学习雷锋精神,关爱他人,传递温暖。复习时,可引导学生思考文章如何通过层层设疑、步步解疑来揭示主题。写作特色设置悬念与误会:文章开篇写“我们”在山中发现小茅屋,却不见主人,引发读者对茅屋主人的好奇,设置了悬念。随后,“我们”与瑶族老人、哈尼小姑娘的相遇,一次次产生误会,又一次次解开误会,使情节波澜起伏,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以花喻人:文中多次描写梨花,既实写自然界的梨花,如“白色的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又虚写梨花姑娘和具有梨花般美好品质的人。以梨花的洁白、美丽象征人物纯洁、善良的心灵,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主题更加突出。《青春之光》——展现青春风采,肩负时代使命基础知识作者及背景:祝红蕾聚焦青年群体,用文字激励青年追逐梦想。《青春之光》在时代呼吁青年担当的背景下创作,旨在展现青春的活力与价值,激励当代青年为实现梦想拼搏奋斗。生字词积累字音:“炽(chì)热”“迸(bèng)发”“镌(juān)刻”“澎湃(péngpài)”等。注意“炽”不能误读为“zhì”,“迸”不能误读为“bìng”。字形:“镌”字笔画较多,右边“隽”不要写错;“澎湃”的“湃”是三点水旁,与水有关。词义:“炽热”形容温度极高,极热,在文中象征青春的热情;“镌刻”指雕刻,“青春的奋斗历程镌刻在岁月的长河中”,形象地表达了青春奋斗的深刻意义。内容与主题结构分析:文章开篇点明青春的重要性,引出对青春价值的思考。主体部分通过列举不同青年群体在各自领域的奋斗事迹,如科研青年攻克技术难题、创业青年开拓市场等,展现青春的多元价值。结尾呼吁当代青年在新时代绽放青春光芒,升华主题。主题领悟:文章通过对青春奋斗故事的讲述,赞美了青春的活力与创造力,鼓励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奋斗实现人生价值,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复习时,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如何在青春时期实现自我价值。写作特色事例论证:作者选取多个具有代表性的青年奋斗事例,如航天领域青年科研人员的突破、体育赛场上青年运动员的拼搏等,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使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青春的力量。情感充沛:文章字里行间充满对青春的赞美和对青年的期望,如“青春是一首激昂的歌,奏响时代的最强音”,富有感染力,能激发读者的共鸣。《有为有不为》——明辨是非界限,坚守道德准则基础知识作者及背景:季羡林,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有为有不为》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引导人们在复杂的社会中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选择。生字词积累字音:“嫉(jí)妒”“卑鄙(bǐ)”“豁(huò)达”“趋(qū)炎附势”等。注意“嫉”不能读成“jì”,“豁”在“豁达”中读“huò”,在“豁口”中读“huō”。字形:“嫉”是女字旁,“忌”上半部分是“己”;“卑鄙”的“鄙”不要写错。词义:“嫉妒”指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趋炎附势”指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理解这些词语有助于把握文章中作者对不同行为的批判与思考。内容与主题论点阐述: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要分清是非,明白什么是有为,什么是有不为”。接着从多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出在面对道德和利益的抉择时,要坚守道德底线,不为私利而丧失原则。主题理解:通过对“有为”与“有不为”的分析,教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辨是非善恶,在生活中坚守道德准则,做一个有良知、有担当的人。复习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有为有不为”的理念。写作特色逻辑严谨: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篇提出论点,中间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结尾总结全文,强调坚守“有为有不为”的重要性,层次分明,逻辑清晰。语言质朴:作者用平实的语言阐述深刻的道理,如“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在该做的事情上全力以赴,在不该做的事情上坚决抵制”,易于理解,却发人深省。《短文两篇》——领略古代文人情怀,传承经典文化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其诗文俱佳,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北宋思想家、理学家,他的理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1.生字词积累字音:“馨(xīn)”“苔(tái)痕”“鸿儒(rú)”“淤(yū)泥”“濯(zhuó)清涟(lián)”等。注意“馨”的韵母是“in”,“濯”不能读成“zhái”。词义:“馨”指香气,在文中“惟吾德馨”表示品德高尚;“鸿儒”指博学的人;“淤泥”指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濯清涟而不妖”中“濯”是洗涤的意思,“清涟”指清水。结合课下注释,准确理解词义。内容与主题1.《陋室铭》内容分析:文章开篇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类比,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着从陋室的环境、交往的人物、日常生活等方面进行描写,“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绘了陋室清幽的环境,“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体现了主人交往的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展示了主人高雅的生活情趣。结尾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自比,再次强调陋室不陋。主题领悟: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体现了作者对精神追求的重视。1.《爱莲说》内容分析:文章开篇点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引出对莲花的描写。接着从生长环境、形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体现了莲花的高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描绘了莲花的正直、芬芳。然后将菊花、牡丹与莲花进行对比,“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突出莲花的君子形象。主题领悟:通过对莲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批判了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写作特色托物言志:两篇文章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陋室铭》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寄托了作者的道德情操和人生追求;《爱莲说》借莲花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的志向和品格,使抽象的志向和情感变得具体可感。骈散结合:《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同时又间以散句,使文章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爱莲说》也在散句中穿插骈句,增强了文章的韵律美。写作:怎样选材选材原则围绕中心:选材要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选择能够突出中心的材料。如写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可选取母亲在生活中关心自己的具体事例,如生病时的悉心照料、考试前的鼓励等,而不应选择与母爱无关的内容。真实典型:选择真实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能够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如写“坚持就是胜利”的主题,可选取运动员在比赛中克服困难、坚持到底最终夺冠的典型事例,更能体现主题。新颖独特:避免选择陈旧、千篇一律的材料,尽量选取新颖独特的素材,使文章脱颖而出。如写“校园生活”,可从独特的视角出发,描写校园中的一次科技活动或文化交流,展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选材方法从生活中选材: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从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寻找素材。如家庭中的一次争吵、学校里的一次运动会、社会上的一次公益活动等,这些真实的生活经历都能成为写作的素材。从阅读中选材:通过阅读书籍、报刊、杂志等,积累丰富的素材。可以引用名人故事、名言警句、历史事件等,为文章增添文采和说服力。拓展思维选材:对已有的素材进行拓展和延伸,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写“挫折”主题,不仅可以写自己遭遇挫折的经历,还可以从他人面对挫折的态度和方法中获取灵感。专题学习活动:孝亲敬老,传承家风活动内容收集孝亲敬老故事:组织学生收集古今中外孝亲敬老的故事,如“黄香温席”“卧冰求鲤”等古代故事,以及身边普通人孝亲敬老的事迹。通过讲述这些故事,让学生感受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开展家风调查:引导学生调查自己家庭的家风,了解家族的传统和价值观。可以通过采访长辈、查阅家谱等方式,收集家风故事和家训家规,分享各自家庭的优良家风。举办主题班会:以“孝亲敬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