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维修技师操作手册The"AutomotiveTechnicianOperationManual"isacomprehensiveguidespecificallydesignedforprofessionalsintheautomotiverepairindustry.Thismanualservesasareferencetoolfortechnicianstounderstandandexecutevariousrepairproceduresondifferentvehiclemodels.Itcoversawiderangeoftopics,includingdiagnostictechniques,mechanicalrepairs,electricalsystemtroubleshooting,andsafetyguidelines.Whetherit'sforaroutineoilchangeoracomplexengineoverhaul,thismanualisanessentialresourceforensuringaccurateandefficientrepairs.The"AutomotiveTechnicianOperationManual"iswidelyusedinautomotiverepairshops,dealerships,andtraininginstitutions.Itisparticularlybeneficialfornewtechnicianswhoarelearningthetrade,aswellasexperiencedmechanicswhoneedaquickreferenceforspecificrepairprocedures.Themanualisalsovaluableforautomotiveenthusiastswhowanttoperformtheirownvehiclemaintenanceandrepairs.Itsclear,step-by-stepinstructionshelpusersnavigatethroughthecomplexitiesofvehiclerepair,ensuringthattheycanperformtaskssafelyandeffectively.Tousethe"AutomotiveTechnicianOperationManual"effectively,techniciansarerequiredtohaveabasicunderstandingofautomotivesystemsandtools.Themanualiswritteninauser-friendlyformat,withdetailedillustrationsanddiagramstoaidinvisualunderstanding.Itisessentialforuserstofollowtheinstructionscarefullyandadheretosafetyprecautionstoavoidaccidentsanddamagetothevehicle.Regularlyupdatingthemanualwiththelatestrepairtechniquesandvehiclemodelsisalsorecommendedtoensurethattechniciansstaycurrentwithindustrystandardsandadvancements.汽车维修技师操作手册详细内容如下:第一章汽车维修基础1.1维修工具的认识与使用1.1.1维修工具的分类汽车维修工具是维修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辅助设备,根据其用途和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手动工具:如扳手、螺丝刀、钳子、锤子等;(2)电动工具:如电钻、电磨、电焊机等;(3)气动工具:如气动扳手、气动螺丝刀、气动打磨机等;(4)专用工具:如轮胎拆装工具、发动机维修工具、变速箱维修工具等。1.1.2维修工具的选择与使用(1)选择合适的工具:根据维修项目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保证工具的尺寸、规格与维修部件相匹配;(2)正确使用工具:遵循工具的使用规范,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工具损坏或人身伤害;(3)维护与保养:定期对工具进行检查、清洁、润滑,保证工具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1.2维修安全规范1.2.1安全意识维修过程中,安全意识。维修技师应始终关注以下几点:(1)严格遵守维修操作规程,不盲目进行操作;(2)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耳塞、防尘口罩等;(3)保证维修现场环境安全,避免火灾、触电等的发生;(4)及时了解并掌握新的安全知识和技能。1.2.2维修现场管理(1)保持维修现场整洁、有序,避免杂乱无章;(2)合理布置维修设备,保证通道畅通;(3)定期对维修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证设备安全可靠;(4)加强维修现场的安全培训,提高维修技师的安全意识。1.3常用维修设备介绍1.3.1发动机维修设备(1)发动机试验台:用于检测发动机的功能,包括功率、扭矩、油耗等;(2)发动机诊断仪:用于读取发动机故障码,分析故障原因;(3)发动机拆装工具:用于发动机的拆装、维修。1.3.2变速箱维修设备(1)变速箱试验台:用于检测变速箱的功能,包括换挡时间、油压、温度等;(2)变速箱诊断仪:用于读取变速箱故障码,分析故障原因;(3)变速箱拆装工具:用于变速箱的拆装、维修。1.3.3车身维修设备(1)车身校正仪:用于校正车身变形、修复车身损伤;(2)车身测量仪:用于测量车身尺寸,保证维修质量;(3)车身修复工具:用于修复车身漆面、更换零部件。第二章发动机维修2.1发动机拆卸与安装2.1.1拆卸前准备在进行发动机拆卸前,应保证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1)关闭发动机,并切断电源;(2)释放燃油压力,排空冷却液;(3)准备拆卸工具,如扳手、螺丝刀、老虎钳等;(4)保证工作场所干净整洁,避免污染发动机及零部件。2.1.2发动机拆卸步骤(1)拆卸发动机附件,如发电机、空调压缩机、水箱等;(2)拆卸发动机支架;(3)断开发动机与变速器的连接;(4)拆卸发动机与底盘的连接;(5)将发动机从车辆上移出。2.1.3发动机安装步骤发动机安装步骤与拆卸步骤相反,具体如下:(1)将发动机安装到底盘上,并连接发动机与底盘的固定螺栓;(2)连接发动机与变速器的连接;(3)安装发动机支架;(4)安装发动机附件,如发电机、空调压缩机、水箱等;(5)启动发动机,检查安装是否牢固,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行。2.2发动机内部零件检修2.2.1气缸盖与气缸体的检修(1)检查气缸盖与气缸体结合面是否有磨损、裂纹等现象;(2)检查气缸壁是否有磨损、拉伤、积炭等现象;(3)检查气门座、气门导管是否磨损;(4)检查气门弹簧是否断裂或疲劳;(5)检查气缸垫是否损坏。2.2.2活塞与活塞环的检修(1)检查活塞是否有磨损、裂纹等现象;(2)检查活塞环是否断裂、磨损或卡死;(3)检查活塞销是否磨损。2.2.3曲轴与连杆的检修(1)检查曲轴是否有磨损、裂纹等现象;(2)检查连杆是否有弯曲、断裂等现象;(3)检查连杆轴承是否磨损。2.2.4配气机构的检修(1)检查凸轮轴是否磨损、变形;(2)检查气门弹簧是否断裂或疲劳;(3)检查气门是否磨损、卡死。2.3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2.3.1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1)问诊:了解发动机故障现象、故障发生时间、故障频率等;(2)外观检查:检查发动机外部是否有漏油、漏水、漏气等现象;(3)听诊:通过听诊发动机运转声音,判断内部零部件是否异常;(4)测量:使用专业仪器测量发动机各项参数,如压缩压力、燃油压力等;(5)数据分析:通过故障诊断仪读取发动机故障码,分析故障原因。2.3.2常见发动机故障及其排除方法(1)发动机无法启动:检查火花塞、点火线圈、燃油泵等;(2)发动机功率下降:检查空气滤清器、燃油滤清器、火花塞等;(3)发动机抖动:检查发动机内部零部件是否磨损、松动;(4)发动机异响:检查发动机内部零部件是否磨损、断裂;(5)发动机冒烟:检查燃烧室内是否有积炭、燃油混合气是否过浓。第三章变速器维修3.1变速器结构与原理3.1.1变速器概述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速度和扭矩的匹配。变速器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CVT(无级变速器)等几种类型。3.1.2变速器结构变速器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变速箱体:用于安装和固定变速器内部各部件,承受变速器工作时产生的扭矩和振动。(2)变速器齿轮: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同步器齿轮,用于实现不同传动比。(3)操作机构:包括换挡拨叉、同步器、离合器等,用于实现换挡操作。(4)辅助装置:如油泵、散热器、滤清器等,用于保证变速器正常运行。3.1.3变速器原理变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改变齿轮的啮合关系,实现不同传动比,从而改变发动机输出扭矩和速度。以下是几种常见变速器的工作原理:(1)手动变速器:通过驾驶员操作换挡杆,使拨叉移动,实现齿轮的啮合和换挡。(2)自动变速器:通过电磁阀和液压控制系统,自动完成齿轮的啮合和换挡。(3)CVT:通过钢带或链条驱动锥轮,实现无级变速。3.2变速器故障诊断3.2.1故障现象变速器故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现象:(1)变速器异响:包括齿轮啮合异响、轴承异响等。(2)变速器漏油:可能是油封损坏、油管破裂等原因。(3)变速器换挡困难:可能是同步器磨损、离合器故障等原因。(4)变速器跳挡:可能是齿轮啮合不良、同步器故障等原因。3.2.2故障诊断方法(1)询问驾驶员:了解故障发生的时间、频率、伴随现象等。(2)外观检查:检查变速器外观,查看是否有漏油、伤痕等。(3)试车检查:通过试车,了解变速器的工作状态,判断故障部位。(4)仪器检测:使用专业仪器检测变速器内部故障。3.3变速器拆装与维修3.3.1变速器拆装(1)准备工具:根据变速器类型,准备相应的拆装工具。(2)拆卸变速器:按照拆卸顺序,拆卸变速器外部附件,如油管、散热器等,然后拆卸变速器与发动机的连接螺栓,将变速器从车上卸下。(3)安装变速器:按照拆卸的反顺序,安装变速器,保证各部件安装到位。3.3.2变速器维修(1)齿轮维修:检查齿轮磨损情况,如有磨损,应及时更换。(2)同步器维修:检查同步器磨损情况,如有磨损,应及时更换。(3)离合器维修:检查离合器磨损情况,如有磨损,应及时更换。(4)辅助装置维修:检查油泵、散热器、滤清器等辅助装置的工作状态,如有故障,应及时维修或更换。(5)变速器油更换:定期更换变速器油,保证变速器内部清洁,延长使用寿命。第四章制动系统维修4.1制动系统结构与原理4.1.1制动系统的组成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制动器:包括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两种类型,用于产生制动力,减速或停车。(2)制动主缸:将驾驶员的踏板力转换为液压,传递到制动器。(3)制动助力器:辅助驾驶员操作制动踏板,降低驾驶员的劳动强度。(4)制动盘/鼓:与制动器摩擦产生制动力。(5)制动片/蹄片:与制动盘/鼓接触,产生摩擦力。(6)制动液:传递制动主缸产生的液压。(7)制动管路:连接制动主缸、制动器等部件,传递制动液。4.1.2制动系统原理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摩擦产生制动力。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主缸将踏板力转换为液压,通过制动管路传递到制动器。制动器中的制动片/蹄片与制动盘/鼓接触,产生摩擦力,使车轮减速或停止。4.2制动系统故障诊断4.2.1故障现象及原因(1)制动效果不佳:可能原因有制动液不足、制动片磨损、制动盘/鼓磨损、制动管路漏气等。(2)制动踏板行程异常:可能原因有制动主缸故障、制动助力器故障、制动管路堵塞等。(3)制动系统异响:可能原因有制动片/蹄片磨损、制动盘/鼓磨损、制动器支架松动等。4.2.2故障诊断方法(1)检查制动液位:查看制动液是否充足,若不足,需添加至规定液位。(2)检查制动片/蹄片磨损情况:若磨损严重,应及时更换。(3)检查制动盘/鼓磨损情况:若磨损严重,应及时更换。(4)检查制动管路:检查是否有漏气、堵塞现象。(5)检查制动主缸、制动助力器:检查是否存在故障。4.3制动系统维护与维修4.3.1维护保养(1)定期检查制动液位,保证制动液充足。(2)定期检查制动片/蹄片磨损情况,磨损严重时及时更换。(3)定期检查制动盘/鼓磨损情况,磨损严重时及时更换。(4)定期检查制动管路,排除漏气、堵塞等故障。(5)定期检查制动主缸、制动助力器,保证工作正常。4.3.2维修方法(1)更换制动片/蹄片:拆下制动器,取出磨损严重的制动片/蹄片,安装新的制动片/蹄片。(2)更换制动盘/鼓:拆下制动器,取出磨损严重的制动盘/鼓,安装新的制动盘/鼓。(3)更换制动液:排空制动系统中的旧制动液,加入新的制动液,保证液位正常。(4)排除制动管路故障:检查管路,找出漏气、堵塞部位,进行修复或更换。(5)修理或更换制动主缸、制动助力器:根据故障原因,进行修理或更换。通过以上维护与维修,保证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第五章悬挂系统维修5.1悬挂系统结构与原理悬挂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连接车身与车轮,缓冲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路面不平而产生的振动,提高行驶的舒适性及安全性。悬挂系统主要由弹性元件、减振器、导向机构和横向稳定器等部分组成。弹性元件包括钢板弹簧、空气弹簧、螺旋弹簧和扭杆弹簧等。它们的作用是承受、传递并缓冲车辆重力及行驶中的振动。减振器的作用是抑制车身和弹性元件在振动时产生的位移,提高行驶稳定性。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流动阻力对振动进行阻力调节。导向机构主要包括横向臂、纵向臂和转向节等零部件,其主要作用是保证车轮在行驶过程中相对车身保持正确的位置。横向稳定器的作用是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转弯、制动等操作而产生的横向倾斜,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5.2悬挂系统故障诊断悬挂系统的故障主要包括弹簧断裂、减振器失效、悬挂连接件松动等。以下为常见的故障诊断方法:(1)目测检查:检查悬挂系统各部件是否有明显损坏、漏油、变形等情况。(2)振动分析:通过路试或振动台试验,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振动情况,判断悬挂系统是否存在故障。(3)声音判断:在行驶过程中,注意倾听车辆是否存在异常声音,如“哒哒”声、“咕咕”声等,以判断悬挂系统是否存在故障。(4)仪器检测:利用专业检测仪器,如减振器检测仪、四轮定位仪等,对悬挂系统进行精确检测。5.3悬挂系统拆装与维修在进行悬挂系统维修时,以下步骤仅供参考:(1)准备工具:根据维修项目,准备好相应的工具,如扳手、螺丝刀、专用工具等。(2)拆卸故障部件:在拆卸故障部件前,应对车辆进行举升,保证安全。拆卸过程中,注意对周边零部件的保护。(3)检查故障部件:对故障部件进行检查,确定故障原因。如需更换,应选择合适型号的配件。(4)安装新部件:按照拆卸的相反顺序安装新部件,注意安装过程中的扭矩控制和部件的装配质量。(5)调整悬挂系统:在安装完毕后,对悬挂系统进行调整,保证各部件的正常工作。(6)试车检验:在维修完成后,进行试车检验,保证悬挂系统工作正常,车辆行驶稳定。需要注意的是,悬挂系统维修过程中,务必遵循相关维修标准及操作规程,保证维修质量。同时维修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保证维修效果。第六章轮胎与轮毂维修6.1轮胎更换与修补6.1.1轮胎更换(1)准备工作:在进行轮胎更换前,保证车辆停稳,拉紧手刹,将车轮置于固定位置,并准备相应的工具,如千斤顶、轮胎扳手、备胎等。(2)拆卸轮胎:使用轮胎扳手拆卸轮胎螺栓,然后使用千斤顶将车辆抬起,使轮胎离地。(3)安装新轮胎:将新轮胎放置在车轮上,保证轮胎与轮毂安装正确,然后按照拆卸的顺序,紧固轮胎螺栓。(4)降下车辆:将千斤顶降下,使车辆恢复到地面,再次检查轮胎螺栓紧固情况。6.1.2轮胎修补(1)检查轮胎损伤:在修补轮胎前,首先要检查轮胎损伤的程度,确定是否可以修补。(2)修补方法:根据轮胎损伤的位置和程度,选择合适的修补方法,如贴片修补、嵌入式修补等。(3)修补过程:按照修补方法,对轮胎进行清洁、打磨、涂抹胶水等操作,然后安装修补材料。(4)检查修补效果:修补完成后,检查轮胎修补处是否牢固,保证修补质量。6.2轮毂维修与调整6.2.1轮毂维修(1)轮毂损伤检查:在维修轮毂前,首先要检查轮毂损伤的程度,确定维修方案。(2)轮毂维修方法:根据轮毂损伤的类型,选择合适的维修方法,如焊接、喷漆、更换等。(3)维修过程:按照维修方法,对轮毂进行焊接、喷漆等操作,保证轮毂修复后的质量。6.2.2轮毂调整(1)检查轮毂跳动:使用专业设备检测轮毂跳动,确定调整方案。(2)调整方法:根据轮毂跳动情况,采用机械调整或激光调整等方法,使轮毂跳动符合标准。(3)调整过程:按照调整方法,对轮毂进行调整,保证调整后的轮毂跳动符合标准。6.3轮胎与轮毂故障诊断6.3.1轮胎故障诊断(1)轮胎气压异常:检查轮胎气压,确定气压过高或过低的原因。(2)轮胎损伤:检查轮胎损伤类型,分析损伤原因。(3)轮胎磨损:观察轮胎磨损情况,判断轮胎是否需要更换。6.3.2轮毂故障诊断(1)轮毂跳动:检查轮毂跳动,确定跳动原因。(2)轮毂损伤:检查轮毂损伤,分析损伤原因。(3)轮毂轴承故障:检查轮毂轴承,判断轴承是否需要更换。第七章电气系统维修7.1电气系统故障诊断7.1.1故障分类及原因电气系统故障主要包括电源故障、线路故障、元件故障和控制系统故障。电源故障通常由电源电压不稳定、电源线老化等原因引起;线路故障包括线路短路、断路、接触不良等;元件故障涉及电气元件的损坏或功能下降;控制系统故障则与控制单元及其相关线路有关。7.1.2故障诊断方法(1)视觉检查:检查电气系统各部件是否有明显损坏、老化、松脱等现象。(2)电压检测: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源电压、线路电压和元件电压,判断电气系统是否正常工作。(3)电阻检测:使用万用表测量线路、元件的电阻值,判断是否存在短路、断路等故障。(4)控制单元自诊断:通过读取控制单元故障码,分析故障原因。7.1.3故障诊断步骤(1)确认故障现象,了解故障发生的时间、频率和条件。(2)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可能的故障原因。(3)按照故障诊断方法,逐项检查可疑部件。(4)找出故障点,进行修复或更换。7.2电池更换与维修7.2.1电池更换注意事项(1)保证车辆停稳,关闭发动机。(2)断开电源总开关,防止误操作。(3)使用专业工具拆卸电池,避免损坏电池。(4)更换电池时,注意电池的正负极性,避免装错。7.2.2电池维修方法(1)清洁电池表面,检查电池接线柱是否牢固。(2)使用专业仪器检测电池电压,判断电池功能。(3)如电池电压低于标准值,可进行充电修复。(4)如电池损坏严重,建议更换新电池。7.3电气设备维护与维修7.3.1电气设备维护方法(1)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发觉损坏、老化、松脱等现象及时处理。(2)保持电气设备干燥、清洁,防止水分、灰尘侵入。(3)检查电源电压稳定性,保证电气设备正常工作。(4)定期对控制单元进行自检,及时消除故障。7.3.2电气设备维修方法(1)确认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2)按照故障诊断方法,逐项检查可疑部件。(3)找出故障点,进行修复或更换。(4)在维修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触电、短路等。(5)维修完成后,进行功能测试,保证电气设备恢复正常工作。第八章空调系统维修8.1空调系统结构与原理8.1.1空调系统结构空调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压缩机:负责压缩制冷剂,提高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2)冷凝器:负责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冷凝为液态,释放热量。(3)节流装置:负责降低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使其变为低温低压的液态。(4)蒸发器:负责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空气冷却。(5)风扇:负责将冷却后的空气送入车内。(6)控制系统:负责对空调系统进行控制,包括温度、风速等。8.1.2空调系统原理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制冷剂在压缩机中被压缩,压力和温度升高,然后经过冷凝器散热,变为液态。液态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压力和温度降低,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制冷剂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空气冷却。随后,冷却后的空气被风扇送入车内。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变为气态,再次进入压缩机进行循环。8.2空调系统故障诊断8.2.1故障现象(1)空调不制冷或制冷效果差。(2)空调吹出热风。(3)空调系统异响。(4)空调系统泄漏。8.2.2故障诊断方法(1)检查空调系统管路是否有泄漏。(2)检查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部件是否工作正常。(3)检查制冷剂量是否足够。(4)检查控制系统是否正常工作。8.3空调系统维护与维修8.3.1维护措施(1)定期检查空调系统管路,发觉泄漏及时修复。(2)定期检查制冷剂量,如不足需及时补充。(3)定期清洁冷凝器和蒸发器,保持良好的散热功能。(4)检查风扇及控制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如有异常及时维修。8.3.2维修方法(1)对于空调不制冷或制冷效果差,首先检查制冷剂量,如不足需补充。然后检查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部件是否正常,如有异常进行维修或更换。(2)对于空调吹出热风,检查冷凝器是否堵塞,清理冷凝器。如冷凝器正常,检查压缩机是否损坏,进行维修或更换。(3)对于空调系统异响,检查压缩机、风扇等部件是否损坏,进行维修或更换。(4)对于空调系统泄漏,查找泄漏点,进行焊接修复。如无法修复,更换损坏部件。第九章汽车美容与养护9.1汽车外部清洁与养护9.1.1清洁方法汽车外部清洁主要包括车身、玻璃、轮胎等部件的清洁。以下是常用的清洁方法:(1)车身清洁:使用高压水枪将车身表面泥沙冲洗干净,然后用专用洗涤剂配合软布或泡沫海绵进行擦拭。注意不要使用碱性强的洗涤剂,以免损伤漆面。(2)玻璃清洁:使用玻璃水配合专用玻璃清洁剂,用软布或海绵擦拭玻璃表面,直至干净。(3)轮胎清洁:使用轮胎清洁剂,用刷子将轮胎表面的污垢刷掉,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9.1.2养护方法汽车外部养护主要包括打蜡、封釉、镀膜等。(1)打蜡:在车身表面涂抹一层汽车蜡,用软布均匀涂抹,使蜡层均匀覆盖车身。待蜡层干燥后,用抛光机进行抛光,使漆面光亮如新。(2)封釉:在车身表面涂抹一层封釉剂,用软布均匀涂抹,使釉层均匀覆盖车身。待釉层干燥后,用抛光机进行抛光。(3)镀膜:在车身表面涂抹一层镀膜剂,用软布均匀涂抹,使膜层均匀覆盖车身。待膜层干燥后,用抛光机进行抛光。9.2汽车内部清洁与养护9.2.1清洁方法汽车内部清洁主要包括座椅、仪表盘、地毯等部件的清洁。(1)座椅清洁:使用吸尘器将座椅表面灰尘吸干净,然后用专用皮革清洁剂配合软布进行擦拭。(2)仪表盘清洁:使用湿布轻轻擦拭仪表盘表面,注意不要使用水直接冲洗。(3)地毯清洁:将地毯取出,用吸尘器将灰尘吸干净,然后用地毯清洁剂配合软布进行擦拭。9.2.2养护方法汽车内部养护主要包括座椅养护、仪表盘养护等。(1)座椅养护:使用专用皮革养护剂,均匀涂抹在座椅表面,用软布轻轻擦拭,使养护剂充分渗透。(2)仪表盘养护:使用仪表盘养护剂,均匀涂抹在仪表盘表面,用软布轻轻擦拭,使养护剂充分渗透。9.3汽车漆面护理与修复9.3.1漆面护理汽车漆面护理主要包括抛光、打蜡、封釉、镀膜等。(1)抛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李沧区资金管理办法
- 林地征收与管理办法
- 县勘察设计管理办法
- 加工制造业管理办法
- 台山游乐场管理办法
- 新能源机构管理办法
- 汕头捐赠款管理办法
- 博士周转房管理办法
- 卤味店员工管理办法
- 员工生日会管理办法
- 烟火爆竹安全教育培训
- DB11-T 695-2025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中央党校师资管理制度
- 2025-2030年中国音圈电机(VCM)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全国二卷)含答案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英语期末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 消化道出血的表现及护理
- 检测公司员工合同范本
- 食品供应链食品安全员职责
- ktv商务妈咪协议书
- 《实验室操作规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