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三单元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要点扫描主干归纳核心素养1.辩证否定观:辩证否定观;形而上学否定观。2.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1个实质:辩证否定的实质。2种否定观: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3个作用:创新的三个作用。科学精神:能够认识到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否定中包含着肯定,肯定中包含着否定,从而具有辩证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敢于突破成规陈说,敢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境界,自立、自强,促进自身发展,最终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网络构建·自主归纳】【答案】①自身②否定③发展④联系⑤扬弃⑥形而上学⑦批判的⑧成规陈说⑨思想观念⑩新情况⑪新问题⑫生产力⑬社会制度⑭文化栏目导航02核心要点二01核心要点一03配套训练核心要点一11.辩证否定观(1)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________的否定,即自己________自己,自己________自己。(2)作用:辩证的否定是________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是________的环节,新事物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实质:辩证否定的实质是“________”。(4)方法论: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____________。自身核心要点一辩证否定观否定发展发展联系扬弃创新意识哲学上讲的“肯定”和“否定”指的是事物自身的存在和灭亡。事物的存在是由事物内部“肯定”的因素占主导地位决定的,事物的灭亡是由事物内部“否定”的因素占主导地位决定的。2.形而上学否定观(1)形而上学否定观是与辩证否定观相对立的。它坚持把否定理解为___________的结果。(2)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要么肯定一切,要么________一切。外力作用否定1.准确把握辩证否定的实质——“扬弃”(1)“扬弃”是事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扬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抛弃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抛弃又保留、既克服又继承。发展的每一阶段对前一阶段而言,都是一种否定,但这又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包含肯定的否定。(2)事物内部新与旧的矛盾斗争,使除旧布新、推陈出新成为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既克服又继承、既抛弃又保留的辩证过程,以达到更高的发展阶段;否定之所以能够成为发展和联系的环节,事物之所以能够在自身矛盾的基础上,通过否定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就在于否定是“扬弃”。(3)“扬弃”是通过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联系的环节体现了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发扬、保留和继承,这是“扬”的过程,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发展的环节体现了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抛弃、克服,这是“弃”的过程,是事物发展中的非连续性。(4)辩证法的扬弃观截然不同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它要求对任何事物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不能犯片面性和绝对化的错误。2.比较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比较辩证否定观形而上学否定观否定的动力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的自我否定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与肯定的关系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把否定与肯定绝对地割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否定同发展和联系的关系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中断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肯定一切是错误的,因为它抹杀了新旧事物之间的界限,从根本上否定了事物的发展。否定一切也是错误的,因为它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实际上也否定了事物的发展。肯定一切、否定一切都是形而上学的表现。此考点以热点材料、成语、俗语、警句、漫画等为背景,以选择题或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对辩证否定观的理解和运用等。命题揭秘【考向】辩证否定观(科学精神)典例(2019·全国卷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实施中国精品培育工程,加强对中华老字号、地理标志等品牌培育和保护,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和民族品牌。中华老字号要成为“常青树”,需要不断创新。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①只有不断吐故纳新,事物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②事物的优势和劣势相互转化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③只要不断批判和否定,新事物就能保持质的稳定性④事物只有通过自我否定、自我超越才能得到不断发展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中华老字号要成为“常青树”,需要不断创新。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只有不断吐故纳新,事物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事物只有通过自我否定、自我超越才能得到不断发展,①④正确。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起决定作用,②错误。题干强调创新的作用,而不是强调事物质的稳定性,③错误。【答案】B【素养点评】本题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为背景材料,考查辩证否定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材料进一步理解事物只有通过自我否定、自我超越才能得到不断发展,体现了科学精神的核心素养。【答案】D【解析】为了突破旧零售渠道的藩篱,“三只松鼠”用“电商业务+投食店业务+松鼠小镇”,围绕IP化品牌经营,从内容到产业,由浅到深的多元化用户体验,形成吃、喝、玩、乐、买的消费闭环。这启示我们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③④符合题意;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①错误;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②错误。故选D。【答案】D【解析】原创是坚持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要实现原创需要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坚持“扬弃”的观点,②④符合题意;①错误,应该是既肯定又否定,而不是一味地否定;③错误,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排除。故选D。核心要点二2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1)依据:世界是永不停息地____________的。(2)基本内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____________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____________,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________的、革命的和________的。变化发展核心要点二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肯定的理解否定的理解批判创新(3)二者的关系。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________和发展。(4)方法论要求。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____________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__________,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批判不相符合新思路2.创新的社会作用作用表现推动______________的发展创新更新了人们的____________,促进了____________的进步,提高了__________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____________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推动____________和文化的发展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社会生产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劳动者生产关系人类思维1.全面掌握创新的相关知识(1)创新的内容。创新包括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其中,实践创新是基础,理论创新是指导,制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它们相互促进,密不可分。(2)创新的哲学依据。唯物论角度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辩证法角度①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②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③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思维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认识论角度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从不同角度理解创新的作用。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角度);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政治角度);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文化角度);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社会角度);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4)创新的启示。①创新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二是要从实际出发;三是提出新的创意,解决新的问题。②青年学生要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要善于发现问题;要敢于超越;要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2.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见下表:基本观点根本观点具体分歧根本分歧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承认矛盾①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②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③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矛盾结合具体材料分析辩证法的革命的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选择题和主观题皆有涉及,能力要求较高。命题揭秘【考向一】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典例1
当今世界,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中国的先人们早在2500多年前就认识到:“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这启示我们(
)①变革创新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要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③坚持辩证否定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④要创新就要敢于批判和质疑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错误。当今世界,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这启示我们要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创新就要敢于批判和质疑,②④符合题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③错误。【答案】D【素养点评】本题以先人关于变革创新的观点为材料,考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启示人们要树立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敢于批判和质疑,培养科学的创新思想,提高科学精神素养。【考向二】创新的社会作用(科学精神)典例2
某村本来比较落后,村支书王某想到一个创业的“点子”,希望把该村打造成3D壁画村。起初村里的老人们非常反对,认为没有什么用。但后来随着计划的实施,游客越来越多,村里的收入大为增加,老人们的态度也逐渐转变。由此可见(
)①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②认识具有反复性③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④认识具有普遍性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把村子打造成3D壁画村这一创业的“点子”,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说明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①正确;对于把村子打造成3D壁画村,老人们开始时非常反对,后来态度逐渐转变,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②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制度的变革,③不选;④与题意不符,不选。【答案】A矫正训练1近年来,中国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铁技术体系。今天,中国已步入高铁时代,并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铁输出大国。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表明(
)①创新的过程必定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统计调查设计与实施理论试题汇编
- 2025年医保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医保信息化建设应用系统优化最佳实践试题
- 功能性肠病的临床护理
- 2025年医保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政策变动与医保基金管理试题
- 2025年消防执业资格考试题库:消防标准化建设消防安全评估体系试题
-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文学常识)
- 2025年征信考试题库:征信监管政策动态案例分析试题库
- 2025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案例反思与教学策略试题试卷
- 2025年安全生产考试题库: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实施试题
- 2025年高压电工考试题库:高压继电保护原理及继电器应用试题
-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
- GB/T 6075.6-2024机械振动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评价机器的振动第6部分:功率大于100 kW的往复式机器
- 社会调查方法(第3版)课件:资料处理
- 教科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科学3.6《浩瀚的宇宙》同步练习(附参考答案)
- 店面装修施工方案范文
-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 工程签工单表格范本
- 公开招聘中小学临聘教师报名表
- 土壤微生物与重金属污染-洞察分析
-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新旧对照
- 行为决策心理机制-洞察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