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相互作用第六节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课前篇
预习教材课堂篇
分点突破随堂练
学以致用课后篇
课时分层训练课前篇
预习教材一、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1)如果几个力作用在物体的__________上,或者几个力的__________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就称为共点力。(2)为了明确表示物体所受的共点力,在作力的示意图时,可以把这些力的作用点画到作用线的____________上。2.平衡状态:物体处于________或者保持________________的状态。3.共点力的平衡:物体如果受到共点力的作用且处于________状态,就叫作共点力的平衡。同一点作用线公共交点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平衡4.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为了使物体保持________状态,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平衡【判断正误】
√2.物体只有在不受力作用时才能保持平衡状态。(
)×3.若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此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4.若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此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5.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二、共点力的平衡条件1.二力平衡: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平衡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多力平衡:物体受多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其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相等相反所受合力为零【判断正误】1.所受合力保持不变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3.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任意方向的合力均为零。(
)√4.若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此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零。(
)√三、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平衡问题,涉及的都是力的问题,解决此类平衡问题的步骤是:1.依据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____________,研究对象的选取可以是系统的整体,也可以是系统中隔离出的单个物体。2.分析研究对象(整体或单个物体)的____________,判断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是静止还是匀速直线运动。3.对研究对象____________并画出受力示意图。4.分辨题目所属的类型,选择出合适的解法。5.依据共点力的________条件,列出力的________方程。研究对象运动状态分析受力平衡平衡6.求解答案并做必要的结果讨论。【判断正误】1.若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此物体一定速度为零。(
)×2.如果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不变,则必处于平衡状态。(
)×3.如果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课堂篇
分点突破知识点一
平衡状态1.从运动学的角度理解:平衡状态的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种状态下其加速度为零,即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加速度为零,反过来加速度为零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2.从动力学的角度理解: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反过来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它一定处于平衡状态。例1
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在某一时刻等于零时,物体就一定处于平衡状态B.物体相对另一物体保持静止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C.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就一定处于平衡状态D.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C
跟踪训练在图中,能表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C
知识点二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1.共点力平衡的条件有两种表达式。
2.由平衡条件得出的结论:
规律总结几个关于平衡状态的结论1.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沿任意方向物体所受的合力均为零。2.若物体受三个力作用,如果其中一个力在其他两个力的合力范围内,物体可能会处于平衡状态。3.在力学中,当物体缓慢移动时,往往认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跟踪训练
知识点三
解决共点力静态平衡问题的基本方法第一步:作图第二步:计算适用情景合成法作平行四边形步骤:①画已知大小和方向的力②画已知方向的力③画已知大小的力根据三角函数、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等计算合力(或分力)根据平衡条件确定与合力(或分力)平衡的力效果分解法正交分解法①确定坐标轴方向②分解不在轴上的力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解方程,求解未知力
A
规律总结应用平衡条件解题的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物体、质点或绳的结点等)。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3.建立合适的坐标系,应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选择恰当的方法列出平衡方程。4.求解方程,并讨论结果。跟踪训练
A
易错误区易错点一
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选取不当
CD
[解析]
易错诊断
若细绳对B的拉力恰好与B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则B与C间的摩擦力为零,A项错误;将B和C看成一个整体,则B和C受到细绳向右上方的拉力作用,故C有沿地面向右滑动的趋势,一定受到向左的摩擦力,B项错误,C项正确;将细绳剪断,若B依然静止在斜面上,利用整体法判断,B、C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其他外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地面对C的摩擦力为零,D项正确。
误区警示在受力分析时易出现的错误1.研究对象选取混乱。2.不按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进行受力分析,造成“漏力”的情况。3.受力分析时,不能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力的有无及方向,重复分析受力造成“添力”的情况。易错点二
对“活结”与“死结”模型认识不清
D
误区警示绳跨过滑轮,与绳接触的点是“动点”,也称为“活结”,绳上处处拉力大小相等。绳与杆的端点连在一起时,杆与绳接触的点是“静点”,也称为“死结”,两段绳上的拉力不一定相等,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要注意两类不同物理模型的运用。易错点三
不理解动态平衡问题中各力的变化情况而出错例3
(多选)如图所示,用绳跨过定滑轮牵引小船,设水的阻力不变,则在小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
)ADA.绳子的拉力不断增大
B.绳子的拉力不变C.船所受浮力不变
D.船所受浮力减小
[解析]
易错诊断
对小船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误区警示处理动态平衡问题常用的方法1.解析法:对研究对象的任一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出因变量与自变量的一般函数式,然后依据自变量的变化确定因变量的变化(也叫代数法)。2.图解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或力的三角形定则画出不同状态时的力的矢量图(画在同一个图中),然后依据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变化判断各个力的变化情况。随堂练
学以致用
B
AD
B
DA.物块一定受两个力的作用
B.物块一定受三个力的作用C.物块可能受三个力的作用
D.物块可能受四个力的作用[解析]
物块沿天花板匀速上升,受力平衡,对物块受力分析可知,若天花板对物块没有向下的压力,则物块只受到重力和向上的恒力。若天花板对物块有垂直天花板向下的压力,则物块必定受沿天花板向下的摩擦力,则物块受到重力、向上的恒力、垂直天花板向下的压力和沿天花板向下的摩擦力,所以物块可能受两个力的作用,也可能受四个力的作用,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
D
(1)
水平牵引力的大小;
[解析]
以滑板和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所示。
(2)
滑板的速率。
课后篇
课时分层训练【合格考过关练】1.如图所示,鸟沿虚线斜向上匀速飞行,空气对其作用力的方向可能是(
)C
[解析]
由于鸟匀速飞行,受力平衡,重力竖直向下,因此空气对鸟的作用力竖直向上,C项正确,A、B、D项错误。
B
BD
AB
B
A.树枝对蜗牛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B.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石家庄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试题及答案
- 激励策略在人事行政管理中的应用案例考核试卷
- 2025年驾照考试复习题库科目一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医疗器械智能制造的智能包装与物流系统考核试卷
- 农产品仓储信息化与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成本控制案例考核试卷
- 健身器材市场品牌合作策略考核试卷
- 供应链战略规划与品牌影响力构建考核试卷
- 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整合方法考核试卷
- 担保追偿管理办法
- 《陆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NBT 31010-2019
- YB-4001.1-2007钢格栅板及配套件-第1部分:钢格栅板(中文版)
- 初中数学教学的心得体会范文(19篇)
- 中国银行贷款合同中国银行贷款合同
-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花都赤坭校区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专
- 财经应用文写作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最全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选拔理论试题及答案(教师基本素养试题)
- 山东建筑资料全套表格
- GB/T 13789-2022用单片测试仪测量电工钢带(片)磁性能的方法
- GB/T 34891-2017滚动轴承高碳铬轴承钢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 GB/T 15057.2-1994化工用石灰石中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