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35讲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人民版_第1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35讲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人民版_第2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35讲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人民版_第3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35讲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人民版_第4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35讲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人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35讲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限时规范训练(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4·河北石家庄模拟)马丁·路德认为:基督徒的自由是一种内心自由,纯属精神范围,只为上帝所知;在世俗事务方面,一个好的基督徒应完全听从业已确立的权威。据此可知,马丁·路德主见()A.教随国定原则 B.强化教会权威C.信仰即可得救 D.简化宗教礼仪解析:选A。“在世俗事务方面,一个好的基督徒应完全听从业已确立的权威”,说明宗教要听从世俗统治者,即体现了教随国定的原则,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基督徒在内心有信仰得救的自由,但在世俗方面要听从世俗统治者,这两方面都打击了教会的权威,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材料未涉及简化宗教礼仪方面的内容,故D项错误。2.(2024·四川成都摸底)教会宣称购买赎罪券可以挽救自己的灵魂,马丁·路德认为一个人得救要靠信仰,而不是外在的东西,这就是“因信称义”。从本质上看“因信称义”()A.揭露了赎罪券对民众的欺瞒B.减弱了罗马教廷的神圣权威C.给予了德国民众自由精神D.促进了资产阶级新教派的产生解析:选C。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强调内在的信仰,不须要外在的做功或赎罪券,其实质是抛弃外在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因而“因信称义”在本质上给予了民众自由精神,故C项正确。揭露赎罪券对民众的欺瞒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干脆目的,不是马丁·路德“因信称义”思想的内涵,故A项错误;B项和D项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作用,不是“因信称义”思想的内涵,故B、D两项错误。3.马丁·路德主见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干脆和上帝沟通,与上帝干脆对话。与路德同时代的中国学者李贽说:“尊孔子,不知孔子何自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材料中马丁·路德和李贽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A.对传统宗教思想进行了批判B.反对权威,宣扬人的主体地位C.追求自由同等,反对君主专制D.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解析:选B。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和西方宗教改革。对传统宗教思想进行了批判的是马丁·路德的思想主见,不是两者的共同点,故A项错误;马丁·路德主见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干脆和上帝沟通,与上帝干脆对话体现了人文精神,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和教皇的权威地位,“不知孔子何自可尊……随人说妍,和声而已”反映了李贽反对对孔子的盲目崇拜,确定人的独立思索,二人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反对权威,宣扬人的主体地位,故B项正确;马丁·路德和李贽思想均没有上升到追求自由同等反对君主专制的高度,故C项错误;李贽的思想在当时影响有限,理学思想仍旧占据统治地位,故D项错误。4.(2024·陕西名校期中)14世纪,英国宗教改革的先行者威克里夫把《圣经》译成英语,并主见《圣经》是信仰唯一的依据。同样,捷克宗教改革家胡斯主见用捷克民族语言做礼拜,而马丁·路德也于1534年译出德文本的《圣经》。这些做法在当时()A.使欧洲各国相继建立了民族国家B.进一步减弱了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C.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D.表明罗马教皇已不再有从前权威解析:选C。本题考查宗教改革。材料中英国威克里夫、捷克宗教改革家胡斯、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都主见将《圣经》翻译成民族语言或用民族语言传教,这会推动欧洲各国民族国家的形成,但不会干脆使欧洲各国建立民族国家,故A项错误;将《圣经》翻译成民族语言或用民族语言传教,便于基督教的传播,会扩大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故B项错误;将《圣经》翻译成民族语言或用民族语言传教,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罗马教皇地位的改变,故D项错误。5.(2024·河南洛阳统一考试题)罗马教皇保罗三世(1534-1549年在位)实行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改革天主教会的措施,如禁止出售赎罪券,禁止任何主教占有一份以上的薪俸,规定每个教区必需修建一座神学院培训牧师,出版天主教徒禁止阅读的书籍的书目。这些措施()A.旨在应对宗教改革的冲击B.是对路德新教的公开挑战C.承认了新教徒的合法地位D.认可了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解析:选A。罗马教皇的措施旨在缓和民众对教会腐败的不满,同时加强对教徒的限制,以应对宗教改革的冲击,故A项正确;由材料无法推断教皇的措施只针对路德教,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对教徒的限制,没有对新教地位的承认,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欧洲民族国家的文化,故D项错误。6.(2024·山东、安徽名校大联考)周有光指出,发生在欧美的这场思想解放和社会改革运动“不再卑躬屈膝,而是直截了当进行夺权斗争,矛头指向封建制度”,运动中“学者提出了建设民主制度的理论和实施方案”。这场运动()A.萌发于英国,蓬勃发展于法国B.从文艺创新扩大到了宗教改革C.将理论变为行动,革命变为改良D.反对等级特权,首倡同等博爱解析:选A。依据“矛头指向封建制度”“建设民主制度的理论和实施方案”可知,这场运动是启蒙运动。启蒙运动萌发于英国,蓬勃发展于法国,故A项正确。7.(2024·四川成都摸底)启蒙思想家霍布斯认为,人们为了摆脱苦痛而凄惨的自然状态,寻求和平并使和平得到保障,就相互订立了一种社会契约,将原有的全部自然权利交给主权者。而这种授权一经做出,主权者的权威是至上的,一切法律来自主权者的认可和宣布。这反映出,霍布斯的思想()A.背弃了主权在民说 B.具有专制主义色调C.符合共和主义理念 D.完善了社会契约论解析:选B。霍布斯的思想是在天赋人权的前提下提出的,并未违反主权在民说,故A项错误。依据“这种授权一经做出,主权者的权威是至上的,一切法律来自主权者的认可和宣布”可知,霍布斯的思想具有专制主义的色调,故B项正确。共和主义主见权力由人民共同行使,故C项错误。“完善”一词说法错误,D项解除。8.有学者在评价某启蒙思想家时说:“他对英国政制的阐释是错误的,因为他基本上把它说成是国王、议会和法官之间的权力平衡,而事实上辉格党寡头政权操纵着国家。”材料中的“他”最有可能是()A.伏尔泰 B.孟德斯鸠C.卢梭 D.康德解析:选B。材料“他基本上把它说成是国王、议会和法官之间的权力平衡”,反映出该思想家提倡三权分立,故B项正确。9.(2024·江苏南京调研)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欲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阔人群的圈套。”这一观点强调()A.政治革命,推翻专制 B.批判质疑,理性思索C.主权在民,人人同等 D.信仰自由,社会契约解析:选B。依据“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阔人群的圈套”可知,康德强调的是思想自由,要有理性思索,学会批判质疑,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解除。10.(2024·四川雅安模拟)18世纪末期,欧洲大陆的很多君主,如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俄国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等都鼓吹自己是国家“第一仆佣”,以此拉拢人心。这反映了()A.民主政治已普遍建立B.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C.君主对法国大革命的认同D.宗教改革的深化发展解析:选B。结合材料18世纪末期这一时间信息可知,“民主政治已普遍建立”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这些君主受到18世纪启蒙运动中反对君主专制,提倡自由同等思想的影响,实行开明专制,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欧洲大陆君主从自身阶级立场动身对法国大革命持反对看法,故C项错误;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发生于16世纪至17世纪,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11.(2024·湖南长郡中学检测)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一些持批判看法的人认为启蒙运动必需为道德危机、精神空虚、生存压力,甚至环境恶化等这些削减人类华蜜感的整体危机负责。这一批判的主要依据是()A.法国启蒙运动发展最为快速B.理性主义思潮引发精神危机C.启蒙运动存在一些激进观点D.启蒙运动促使社会发生转型解析:选C。法国启蒙运动发展的快速与否与法国大革命后出现的削减人类华蜜感的整体危机无关,故A项错误;理性主义思潮强调理性思索,本身并不会引发精神危机,故B项错误;启蒙运动中过于注意理性与科技的力气,忽视情感与社会环境,从而造成道德危机、精神空虚、生存压力,甚至环境恶化等这些削减人类华蜜感的整体危机,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启蒙运动对社会发展造成的弊端,并非对社会转型的影响,故D项错误。12.(2024·广东惠州二模)孟德斯鸠曾不止一次用渔网的比方来说明“政治自由”:在一个治理良好的政府下,人民处于法律之下,尽管像鱼身处渔网之中,却信任自己是自由的。这反映了他()A.提倡受法律爱护的自由B.推崇分权制衡下的民主C.主见推翻封建专制制度D.强调政治自由的重要性解析:选A。依据材料“人民处于法律之下……却信任自己是自由的”可知孟德斯鸠信任法律秩序下的政治自由,故A项正确;材料主题是法律与自由的关系,与分权制衡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封建专制与民主政治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政治自由并非不受任何约束,而是受法律的约束,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宗教改革派)抗拒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不承认罗马的教王,反对教权的政府。——摘编自高一涵《欧洲政治思想史》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学问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材料二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气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假如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华蜜地生活、和谐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1762年)一书中说,全部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融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子,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听从。”——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浪漫主义为人文精神增加了新内容。有关浪漫主义思潮的相识,学术界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浪漫主义回应了工业革命的恐怖。——摘编自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的诉求,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8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8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谈谈你对“浪漫主义回应了工业革命的恐怖”的理解。(9分)解析:(1)第一小问“人文主义的诉求”,依据材料一“抗拒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可得出批判教权统治,主见因信称义,依据材料一“求之于《圣经》和良心”可得出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其次小问关系,依据所学可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传播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学问阶层,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2)依据材料二“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可得出在经济领域主见自由放任,依据材料二“假如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华蜜地生活、和谐相处”可得出在宗教方面主见信仰自由,依据材料二“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子,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听从”可得出在政治方面主见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3)材料三“浪漫主义回应了工业革命的恐怖”体现了工业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志向王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妙,依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使阶级冲突日益尖锐、启蒙思想家提倡的社会志向与现实产生剧烈的反差、一些人抒发情感,从侧面彻底反思和抨击了当时的社会,主动追寻志向世界、找寻解决社会冲突的新途径等现象导致了浪漫主义的产生。答案:(1)诉求:批判教权统治,主见因信称义,宣扬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关系: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传播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学问阶层;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2)新发展:在经济领域主见自由放任;在宗教方面主见信仰自由;在政治方面主见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3)理解:工业革命使阶级冲突日益尖锐;启蒙思想家提倡的社会志向与现实产生剧烈的反差;一些人抒发情感,从侧面彻底反思和抨击了当时的社会,主动追寻志向世界;找寻解决社会冲突的新途径等等(或歌颂民主和自由,热忱激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华蜜和解放而斗争)。(随意两点即可)14.(2024·四川宜宾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在启蒙运动中始终有两种声音,一种是以伏尔泰为代表,其1756年在《风俗论》这部著作中,第一次把整个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借助中国,借助孔子,启蒙思想家们吹响了摧毁中世纪思想的号角,从而推动了18世纪法国“中国热”。另一种声音是以孔多塞为代表,1793年在其《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中国成为与进步对峙的“停滞的国家”,对中国也从赞扬变为了批判。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