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生物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物有各种各样的性状,下列有关生物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的矮茎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B.隐性性状是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C.表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可能不同D.显性性状是生物体能表现出来的性状2.人的单眼皮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双眼皮由显性基因控制,单眼皮由隐性基因控制。已知一个双眼皮男人(其母亲是单眼皮)与单眼皮女人结婚,这对夫妇生下双眼皮孩子的可能性是()A.1/2 B.1/4 C.1/6 D.1/83.下列选项中能判断出性状显隐性的是()A.小麦的抗倒伏和抗倒伏杂交,后代全是抗倒伏B.一高茎豌豆与一矮茎豌豆杂交,子代全为高茎C.一红色豌豆与一白色豌豆杂交,子代全部为粉红色豌豆D.甜玉米和非甜玉米杂交,子代既有甜玉米也有非甜玉米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遗传因子在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属于孟德尔关于一对相对性状实验的假说内容②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则夫妇二人均是杂合子③分离定律的实质是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④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合子⑤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中小球的数目必须相等A.1项 B.2项 C.3项 D.4项5.黄瓜属于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将基因型为Dd的黄瓜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除隐性性状的个体,一部分让其自交记作甲组,另一部分自由传粉记作乙组。甲、乙组黄瓜植株上基因型为dd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A.1/9、1/6 B.1/6、1/9 C.3/8、1/9 D.1/6、5/126.某宠物养殖场中,研究人员对狗的毛色和耳形进行了遗传学研究。已知狗的黑色毛(B)对白色毛(b)为显性,立耳(E)对垂耳(e)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一只黑色立耳公狗与一只黑色垂耳母狗交配,产下的子代中出现四种表型,比例为3:3:1:1,则亲本中黑色立耳公狗的基因型为()A.BbEe B.BBEE C.BbEE D.BBEe7.某遗传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只有当个体同时含有至少一个显性基因A和一个显性基因B时,个体才表现正常,其他基因型均表现为患病。若两个基因型均为AaBb的个体婚配,子代中正常个体与患病个体的比例最可能是()A.9:7 B.12:3:1 C.9:3:3:1 D.15:18.人的并指为显性遗传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已知一位并指女性与一位正常男性婚配,他们生了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男孩。他们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A.1/8 B.1/4 C.3/8 D.1/29.某植物花色有红色、粉色、蓝色和白色4种表型。为探究该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机制,某实验小组将某亲本植物自交得到F1,F1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色:粉色:蓝色:白色=6:3:2:1。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A.该性状至少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B.亲本为红色C.F1中蓝色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D.F1红色植株均不能稳定遗传10.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遵循显性累加效应。每个显性基因(A或B)都能使花色加深,且效应相同。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开白花,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开深红花。现将一株开深红花的植株与一株开白花的植株杂交,F1代全部开粉红花。F1代自交,得到F2代,其花色及比例为:深红花:中红花:粉红花:浅红花:白花=1:4:6:4: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F1代开粉红花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B.F2代中,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2种C.F2代中,粉红花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3D.若将F1与白色植株杂交,后代表型有4种11.牵牛花的花色主要有红色、粉色、紫色、蓝色和白色,受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的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其表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有红色、粉色、紫色、蓝色和白色共5种表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基因型A_B_R_A_bbR_aaB_R_aabbR_____rr表现型红色粉色紫色蓝色白色A.两亲本表型只能为粉色与紫色B.F1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RrC.粉色个体中纯合子占1/9D.F2中蓝色植株占3/6412.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没有细胞周期B.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C.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D.受精卵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13.下图是对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永久装片进行显微观察,并拍照得到的几个时期的照片,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①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可能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B.细胞②③称为初级精母细胞C.②④细胞中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三者数量比均2:1:2D.若上图为同一次减数分裂过程,则正确顺序应为甲→丙→乙14.下图甲、乙、丙是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细胞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B.图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II后期C.图丙细胞的名称是初级卵母细胞D.图甲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15.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BC段和FG段核DNA变化的原因是一样的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GH段C.CD段、GH段和OP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等D.a阶段表示有丝分裂,b阶段表示减数分裂,c阶段表示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16.某兴趣小组以蝗虫精巢为材料进行观察,绘制了以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则该细胞一定含姐妹染色单体B.图1中细胞属于图2中类型a的细胞C.次级精母细胞属于图2中b类型的细胞D.图2中c→e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某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其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B、b表示)。请回答问题:(1)该植物的红花是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红花自交后代出现了白花,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2)某兴趣小组研究发现“红花自交,子代中红花和白花的比例为1:1”的现象,提出假设:红花在减数分裂时产生的含B基因的花粉败育。设计实验:让______(性状)植株作父本,让______(性状)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观察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结果分析:若______,则支持假设。若______,则假设不成立。18.南阳被称为“中国月季之乡”,月季是雌雄同株,它的花色种类多种多样,某种名贵月季的花色有红、黄、白三种类型。由B、b和R、r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要基因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红花。为研究月季花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让红花和黄花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表现为红花:黄花:白花=12:3:1。请分析回答:P红花×黄花↓F1↓⊗F2红花:黄花:白花12:3:1(1)图中亲本中黄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2)F1测交后代中红花所占的比例为______。F2黄花植株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仍然为黄花,这样的个体占F2黄花植株的比例为______。(3)现有一株黄花月季,请设计最简便的实验方案,确定其基因型。实验思路:______。结果预测:①如果,则该黄花植株基因型______;②如果______,则该黄花植株基因型为______。19.某种猫毛的颜色由等位基因A和a控制,有黑色、黄色两种颜色;等位基因D和d影响该猫的毛色,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三组不同基因型的猫各若干只,甲黑色,乙黄色,丙黄色,均为纯合子,研究者进行了如表所示的杂交实验,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杂交亲本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子一代相互交配产生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甲×乙只有黑色黑色:黄色=3:1乙×丙只有黄色黄色:黑色=13:3(1)亲本甲、乙、丙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2)黑色和黄色中属于显性性状是______。乙、丙杂交组合中子二代黄色个体基因型有______种,纯合子所占比例是______。(3)A/a和D/d的位置关系是______,设计另外一种实验加以验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实验思路:______。预期实验结果:______。20.如图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表示______时期,含有______个四分体。(2)图乙表示______时期,含有______条姐妹染色单体。(3)图丙表示______时期,含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4)图丁细胞的名称是______。21.图一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雌性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二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填序号)。(2)该动物若产生Aab的配子,则分裂异常发生在图二的_____段。BC段主要进行______过程。DE段产生的原因是______。(3)图一细胞中处于图二CD段的有_____。图一中⑤细胞中核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数目之比是______。
高一年级生物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物有各种各样的性状,下列有关生物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的矮茎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B.隐性性状是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C.表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可能不同D.显性性状是生物体能表现出来的性状【答案】C【解析】【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显性性状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基因型+环境→表型。【详解】A、豌豆的矮茎和白花不是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隐性性状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B错误;C、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一般都表现为显性性状,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可以是DD或Dd,C正确;D、显性性状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D错误。故选C。2.人的单眼皮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双眼皮由显性基因控制,单眼皮由隐性基因控制。已知一个双眼皮男人(其母亲是单眼皮)与单眼皮女人结婚,这对夫妇生下双眼皮孩子的可能性是()A.1/2 B.1/4 C.1/6 D.1/8【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人双眼皮由显性基因控制,单眼皮由隐性基因控制,假设双眼皮和单眼皮分别受A、a控制,则双眼皮男人的基因型为A-;由于其母亲是单眼皮aa,所以该双眼皮男人的基因型为Aa,单眼皮女人的基因型为aa。【详解】双眼皮男人的基因型为A_,由于其母亲是单眼皮aa,所以该双眼皮男人的基因型为Aa,其与单眼皮女人(基因型为aa)结婚,即Aa×aa,子代为1/2Aa(双眼皮)、1/2aa(单眼皮),即这对夫妇生下双眼皮孩子的可能性是1/2,A正确,BCD错误。故选A。3.下列选项中能判断出性状显隐性的是()A.小麦的抗倒伏和抗倒伏杂交,后代全是抗倒伏B.一高茎豌豆与一矮茎豌豆杂交,子代全为高茎C.一红色豌豆与一白色豌豆杂交,子代全部为粉红色豌豆D.甜玉米和非甜玉米杂交,子代既有甜玉米也有非甜玉米【答案】B【解析】【分析】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关系,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杂交法就是用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子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自交法就是让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杂交,若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详解】A、小麦抗倒伏和抗倒伏杂交,后代全是抗倒伏,没有发生性状分离,无法判断显隐性,A错误;B、一高茎豌豆与一矮茎豌豆杂交,子代全为高茎,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子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故高茎为显性性状,B正确;C、一红色豌豆与一白色豌豆杂交,子代全部为粉红色豌豆,说明该性状属于不完全显性,不能判断红色与白色之间的显性和隐性关系,C错误;D、甜玉米和非甜玉米杂交,子代既有甜玉米也有非甜玉米,符合测交实验,不能判断显隐性,D错误。故选B。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遗传因子在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属于孟德尔关于一对相对性状实验的假说内容②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则夫妇二人均是杂合子③分离定律的实质是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④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合子⑤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中小球的数目必须相等A.1项 B.2项 C.3项 D.4项【答案】B【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详解】①“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属于孟德尔关于一对相对性状实验的假说内容,①错误;②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说明该夫妇都含有隐性致病基因,所以都是杂合子,②正确;③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去,③错误;④豌豆属于自花传粉并且闭花授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所以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合子,④正确;⑤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分别模拟的是雌雄生殖器官,里面的小球分别表示雌雄生殖细胞,所以不需要数量相同,⑤错误。故选B。5.黄瓜属于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将基因型为Dd的黄瓜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除隐性性状的个体,一部分让其自交记作甲组,另一部分自由传粉记作乙组。甲、乙组黄瓜植株上基因型为dd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A.1/9、1/6 B.1/6、1/9 C.3/8、1/9 D.1/6、5/12【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BCD、基因型为Dd的黄瓜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2:1,去掉隐性性状个体后,剩余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DD、2/3Dd。若一部分让其(1/3DD、2/3Dd)自交,子代中基因型为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2/3×1/4=1/6。若另一部分让其(1/3DD、2/3Dd)自由传粉,则亲本产生的雌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D:d=2:1,后代基因型为dd的种子所占比例为1/3×1/3=1/9,B正确,ACD错误。故选B。6.某宠物养殖场中,研究人员对狗的毛色和耳形进行了遗传学研究。已知狗的黑色毛(B)对白色毛(b)为显性,立耳(E)对垂耳(e)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一只黑色立耳公狗与一只黑色垂耳母狗交配,产下的子代中出现四种表型,比例为3:3:1:1,则亲本中黑色立耳公狗的基因型为()A.BbEe B.BBEE C.BbEE D.BBEe【答案】A【解析】【分析】黑色毛(B)对白色毛(b)为显性,立耳(E)对垂耳(e)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可由子代表现型推亲本基因型。【详解】ABCD、已知狗的黑色毛(B)对白色毛(b)为显性,立耳(E)对垂耳(e)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黑色立耳公狗与一只黑色垂耳母狗交配,产下的子代中出现四种表型,比例为3:3:1:1,”可知两对性状应符合(3:1)×(1:1);由亲代黑色立耳公狗与一只黑色垂耳母狗交配可知,子代应为黑色:白色=3:1,立耳:垂耳=1:1,由此推出亲本符合Bb×Bb,Ee×ee,根据公狗为黑色垂耳可知其基因型为BbEe,A正确,BCD错误。故选A。7.某遗传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只有当个体同时含有至少一个显性基因A和一个显性基因B时,个体才表现正常,其他基因型均表现为患病。若两个基因型均为AaBb的个体婚配,子代中正常个体与患病个体的比例最可能是()A.9:7 B.12:3:1 C.9:3:3:1 D.15:1【答案】A【解析】【分析】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同时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A和一个显性基因B的个体正常,其他均患病;因此,正常个体基因型为A_B_。【详解】由题意分析,正常个体基因型为A_B_(同时携带A和B的显性基因)。患病个体基因型为:A_bb、aaB_、aabb(缺少A或B的显性基因)。根据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两个AaBb的个体婚配,子代的基因型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9:3:3:1。表型合并为正常(A_B_):9/16,患病(A_bb+aaB_+aabb):(3+3+1)/16=7/16,因此,正常个体与患病个体的比例为9:7,A正确。故选A。8.人的并指为显性遗传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已知一位并指女性与一位正常男性婚配,他们生了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男孩。他们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A.1/8 B.1/4 C.3/8 D.1/2【答案】A【解析】【分析】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完全显性),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详解】根据题干“已知一位并指女性与一位正常男性婚配,他们生了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男孩”:单独考虑并指,儿子正常,母亲基因型应为Aa,父亲基因型为aa;单独考虑白化病,儿子患白化病,则父母基因型均为Bb。所以双亲基因型为AaBb和aaBb。单独考虑第一对基因,Aa×aa→(1/2)Aa、(1/2)aa;单独考虑第二对基因,Bb×Bb→(3/4)B-、(1/4)bb,按题目要求表现型为同时患两种病A-bb(双病兼发)的概率为:1/2×1/4=1/8,A正确。故选A。9.某植物花色有红色、粉色、蓝色和白色4种表型。为探究该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机制,某实验小组将某亲本植物自交得到F1,F1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色:粉色:蓝色:白色=6:3:2:1。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A.该性状至少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B.亲本为红色C.F1中蓝色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D.F1红色植株均不能稳定遗传【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亲本自交得到F1,F1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色:粉色:蓝色:白色=6:3:2:1,根据9:3:3:1比例可知该植物的花色遗传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两对基因中有一对显性纯合个体死亡。【详解】AB、亲本自交得到F1,F1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色:粉色:蓝色:白色=6:3:2:1,根据9:3:3:1比例可知花色遗传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也符合9:3:3:1比例的变式,说明控制花色的相关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该性状的遗传至少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亲本为双杂合子,表现为红色,AB正确;C、F1中蓝色比例为2,说明蓝色显性纯合致死,基因型只有1种,C错误;D、F1红色应为双显性植株,一种显性纯合致死,即没有纯合子,都不能稳定遗传。D正确。故选C。10.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遵循显性累加效应。每个显性基因(A或B)都能使花色加深,且效应相同。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开白花,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开深红花。现将一株开深红花的植株与一株开白花的植株杂交,F1代全部开粉红花。F1代自交,得到F2代,其花色及比例为:深红花:中红花:粉红花:浅红花:白花=1:4:6:4: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F1代开粉红花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B.F2代中,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2种C.F2代中,粉红花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3D.若将F1与白色植株杂交,后代表型有4种【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显性累加效应。开深红花的植株(AABB)与开白花的植株(aabb)杂交,F1代全部开粉红花,说明F1基因型为AaBb。所以F1自交得F2代,F2代的花色及比例为:深红花(AABB):中红花(AaBB,AABb):粉红花(AAbb,aaBB,AaBb):浅红花(Aabb,aaBb):白花(aabb)=1:4:6:4:1。【详解】A、由题"F1代自交,得到F2代,其花色及比例为:深红花:中红花:粉红花:浅红花:白花=1:4:6:4:1"可知F2代表型比例符合9:3:3:1的变式,则F1的基因型应为AaBb,A正确;B、由题意分析可知F2中开中红花的植株基因型为AaBB和AABb,2种,B正确;C、由题意分析F2中开粉红花的植株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则纯合子(AAbb、aaBB)所占比例为(1+1)/6=1/3,C正确;D、若将F1(AaBb)与白色植株(aabb)杂交,后代(AaBb)开粉色花,(Aabb、aaBb)开浅红花,(aabb)开白花,表型有3种,D错误。故选D。11.牵牛花的花色主要有红色、粉色、紫色、蓝色和白色,受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的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其表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有红色、粉色、紫色、蓝色和白色共5种表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基因型A_B_R_A_bbR_aaB_R_aabbR_____rr表现型红色粉色紫色蓝色白色A.两亲本的表型只能为粉色与紫色B.F1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RrC.粉色个体中纯合子占1/9D.F2中蓝色植株占3/64【答案】A【解析】【分析】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2、逐对分析法: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详解】A、因为两亲本均为纯种,故F1的基因型只有一种,且F2中每对基因均出现了显性和隐性的组合,有5种表现型,因此,F1的基因型为AaBbRr,两个纯种杂交能产生基因型为AaBbRr的组合共有:AABBRR×aabbrr、AAbbRR×aaBBrr、aaBBRR×AAbbrr、aabbRR×AABBrr四种,所以两亲本的表现型有红色与白色,粉色与白色、紫色与白色、蓝色与白色,A错误;B、因为两亲本均为纯种,且F2中每对基因均出现了显性和隐性的组合,有5种表型,所以F1的基因型为AaBbRr,B正确;C、F2中粉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R_,占3/4×1/4×3/4=9/64,而纯合子AAbbRR占1/4×1/4×1/4=1/64,故F2粉色个体的纯合子占1/9,C正确;D、F2中蓝色植株基因型为aabbR_,1/4×1/4×3/4=3/64,D正确。故选A。12.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没有细胞周期B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C.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D.受精卵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答案】D【解析】【分析】受精作用的结果:(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详解】A、可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后,不再连续分裂,不具有细胞周期,A正确;B、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精细胞变形后形成四个精子,B正确;C、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I形成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次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Ⅱ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减数分裂I形成的极体经减数分裂Ⅱ形成两个极体。这样,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就形成一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C正确;D、受精卵核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父亲),一半来自卵细胞(母亲),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卵细胞,D错误。故选D。13.下图是对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永久装片进行显微观察,并拍照得到的几个时期的照片,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①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可能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B.细胞②③称为初级精母细胞C.②④细胞中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三者数量比均为2:1:2D.若上图为同一次减数分裂过程,则正确顺序应为甲→丙→乙【答案】A【解析】【分析】题图分析:①同源染色体分离,可推知其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②③细胞状态相同,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可推知其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④⑤细胞状态相同,着丝粒分离后,染色体移向两极,可推知其都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详解】A、细胞①同源染色体分离,可推知其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A正确;B、②③细胞状态相同,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可推知其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应为次级精母细胞,B错误;C、②细胞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可推知其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其细胞中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2:1:2,④细胞着丝粒分裂后,染色体移向两极,可推知其都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其细胞中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2:2:0,C错误;D、①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②③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④⑤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若为同一次减数分裂过程,则正确顺序为甲→乙→丙,D错误。故选A。14.下图甲、乙、丙是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细胞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B.图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II后期C.图丙细胞的名称是初级卵母细胞D.图甲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表示减数分裂I中期。【详解】A、图甲细胞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不存在同源染色体,A错误;B、图乙细胞中着丝粒分离且存在同源染色体为有丝分裂后期,B错误;C、图甲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可判断该动物为雌性动物,图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两侧,是减数分裂I中期的细胞,所以它的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C正确;D、图甲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恢复到体细胞染色体的数量,D错误。故选C。15.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BC段和FG段核DNA变化的原因是一样的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GH段C.CD段、GH段和OP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等D.a阶段表示有丝分裂,b阶段表示减数分裂,c阶段表示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阶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规律;b阶段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规律;c阶段表示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其中ML表示受精作用后染色体数目加倍,M点之后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详解】A、BC段和FG段核DNA变化均为DNA的复制,A正确;B、b阶段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规律,GH段为减数分裂I,所以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GH段,B正确;C、CD段为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期,前中期染色体数目等于体细胞染色体数,后期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2倍;GH段为减数分裂I,细胞中染色体数等于体细胞染色体数;OP段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C错误;D、由图分析可知a阶段表示有丝分裂,b阶段表示减数分裂,c阶段表示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D正确。故选C。16.某兴趣小组以蝗虫精巢为材料进行观察,绘制了以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则该细胞一定含姐妹染色单体B.图1中细胞属于图2中类型a的细胞C.次级精母细胞属于图2中的b类型的细胞D.图2中c→e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1: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2:a是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或者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c可以是体细胞也可以是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d为减数分裂Ⅱ的前期或中期细胞;e细胞为精细胞。【详解】A、图2中类型c细胞中染色体:DNA=1:1,可以是体细胞也可以是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均不含有姐妹染色单体,A错误;B、图1中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和核DNA均是体细胞的2倍,属于图2中的a细胞类型,B正确;C、次级精母细胞是减数分裂Ⅰ形成的染色体减半的细胞,图2中b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或者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C错误;D、图2中c类型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可以表示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e类型细胞为精细胞为减数分裂Ⅱ结束形成的细胞,所以c→e的原因是细胞分裂,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某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其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B、b表示)。请回答问题:(1)该植物的红花是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红花自交后代出现了白花,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2)某兴趣小组研究发现“红花自交,子代中红花和白花的比例为1:1”的现象,提出假设:红花在减数分裂时产生的含B基因的花粉败育。设计实验:让______(性状)植株作父本,让______(性状)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观察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结果分析:若______,则支持假设。若______,则假设不成立。【答案】(1)①.显性②.Bb③.性状分离(2)①.红花②.白花③.子代都是白花④.子代红花和白花的比例为1:1【解析】【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种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某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其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B、b表示),说明花色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小问1详解】由红花自交,子代中既有红花也有白花,说明红花是显性,红花亲本为杂合子,基因型为Bb;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小问2详解】设计实验:要证明红花在减数分裂时产生的含B基因的花粉败育,可让红花(Bb)作父本与白花(bb)母本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结果分析:若假设成立,则父本产生的可育花粉只有一种(b),母本产生一种卵细胞(b),子代基因型为bb,表型均为白花;若假设不成立,则父本产生的可育花粉有2种(B:b=1:1),母本产生一种卵细胞(b),子代基因型为Bb:bb=1:1,表型为红花:白花=1:1。18.南阳被称为“中国月季之乡”,月季是雌雄同株,它的花色种类多种多样,某种名贵月季的花色有红、黄、白三种类型。由B、b和R、r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要基因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红花。为研究月季花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让红花和黄花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表现为红花:黄花:白花=12:3:1。请分析回答:P红花×黄花↓F1↓⊗F2红花:黄花:白花12:3:1(1)图中亲本中黄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2)F1测交后代中红花所占的比例为______。F2黄花植株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仍然为黄花,这样的个体占F2黄花植株的比例为______。(3)现有一株黄花月季,请设计最简便的实验方案,确定其基因型。实验思路:______。结果预测:①如果,则该黄花植株基因型为______;②如果______,则该黄花植株基因型为______。【答案】(1)①.bbRR②.bbrr(2)①.1/2②.1/3(3)①.将该植株自交得到Fi,统计子代花色及比例②.子代全为黄花bbRR;③.子代黄花:白花=3:1(或者有白花出现)④.bbRr【解析】【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小问1详解】由于子二代红花:黄花:白花=12:3:1,是9:3:3:1变式,说明F1基因型为BbRr,所以亲本红花和黄花的基因型分别是BBrr、bbRR,F2中白花的基因型是bbrr。【小问2详解】F1测交即BbRr×bbrr,后代中红花(B___)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2x1=1/2,F2黄花植株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仍然为黄花,说明其为纯合子是bbRR,占F2黄花植株的比例为1/3。【小问3详解】黄花植株的基因型为bbRR或bbRr,要想鉴定其基因型,可将该植株自交得到F1,统计子代花色及比例。若后代全为黄花则该植株基因型为bbRR;若后代黄花:白花=3:1,则该植株基因型为bbRr。19.某种猫毛的颜色由等位基因A和a控制,有黑色、黄色两种颜色;等位基因D和d影响该猫的毛色,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三组不同基因型的猫各若干只,甲黑色,乙黄色,丙黄色,均为纯合子,研究者进行了如表所示的杂交实验,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杂交亲本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子一代相互交配产生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甲×乙只有黑色黑色:黄色=3:1乙×丙只有黄色黄色:黑色=13:3(1)亲本甲、乙、丙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2)黑色和黄色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_。乙、丙杂交组合中子二代黄色个体基因型有______种,纯合子所占比例是______。(3)A/a和D/d的位置关系是______,设计另外一种实验加以验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实验思路:______。预期实验结果:______。【答案】(1)AAddaaddAADD(2)①.黑色②.7③.3/13(3)①.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②.实验思路:让多只双杂合个体(AaDd)的猫与隐性纯合子交配,观察并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③.预期实验结果:子代出现黄色:黑色=3:1【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小问1详解】乙组黄色和丙组黄色杂交,F1为黄色,F1相互交配产生的F2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黑色=13:3,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的变式,推F1黄色为双杂合AaDd;再根据甲和乙的杂交产生F1,F1相互交配产生的F2黑色:黄色=3:1的结果说明,黑色应有A_控制,黑色应为A_dd,黄色的基因型为A_D_、aaD_、aadd。因为甲乙丙都是纯合子,所以甲为AAdd,乙为aadd,丙为AADD。【小问2详解】甲和乙的杂交产生F1,F1相互交配产生的F2黑色:黄色=3:1,可知黑色为显性性状;乙丙杂交组合中子二代黄色:黑色=13:3,符合9:3:3:1的变式,黄色是(9:3:1)合并,所以黄色的基因型为A_D_、aaD_、aadd,共有7种,有3个纯合子(AADD,aaDD,aadd)所以纯合子占3/13。【小问3详解】乙组黄色和丙组黄色杂交,F1为黄色,F1相互交配产生的F2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黑色=13:3,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的变式,所以两对基因自由组合,A/a和D/d的位置关系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验证自由组合定律还可以进行测交。实验思路:让多只双杂合个体(AaDd)的猫与隐性纯合子交配,观察并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AaDd×aadd→AaDd(黄色):aaDd(黄色):Aadd(黑色):aadd(黄色),若子代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学校消防演练方案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反义词多音字总结
- 2025年珍珠奶茶原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特种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蛋白质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春新版六年级英语下册《常考句型习题》带答案
- 林芝市重点中学2025年高三二诊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2025届三中初三1月考前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2025春新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1-28课中心思想
- 襄阳科技职业学院《临床医学概论A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初级会计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
- 药明康德面试
- 幼儿园小班美术棉签画《给柳树妹妹梳头》课件
- 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 笔试 内容
- 大模型原理与技术-课件 chap6 大模型微调
-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题库(完整版)
- 公路工程中浆砌块石挡土墙施工方案
- 零星工程维修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支气管哮喘治疗
- 钢棚搭建安全合同(2篇)
- 《公路桥梁挂篮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