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表格式教案_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表格式教案_第2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表格式教案_第3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表格式教案_第4页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表格式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师教案

第一周星期年月日总第课时

课题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第1课时)课型新课

1.了解课余生活重要性和作用,学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教学

2.培养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

目标

3.培养独立意识,明白自主选择是一项重要的权利。

重重点:学生要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使自己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快乐而

难有意义。

rA-1,、、/./1.厂U、甲人rt—I*t'=1EX3L-?rr2-t—rrCnJ-T7/珏■rir\\/4TF-»KXX上-7

基本

品读、感悟、讲授

教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流程(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法)个性化修改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谈话导入:

(1)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两个月的暑假就过去了,说说今年暑

假中最值得回忆的事。

(2)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课余时间,平时我们是怎样渡过这些课余时间

的呢?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通过本

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①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自己的

课余生活。②懂得校内外丰富的课余生活对我们的成长是有益的。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一)课余生活的重要性

1.什么叫做课余生活?‘课余’都是指哪些时间?

2.解释什么是课余生活和课余时间。

3.请你计算一下你一天、一周的上课时间和课余时间

4.小小观察员:请你观察一下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和感悟?

5.温馨提示:粗略计算,我们一周的课余时间是上课时间的5倍!由此可

见我们应该珍惜课余时间安排好自己的课余生活让自己得到更好的进步和发

展。

6.小小分享会:你平时都参加一些怎样的课余生活?

7.过渡:看着这么多让人眼花缭乱的课余生活,你会怎么选择?我们应该

怎么选择呢?

(二)课余生活我选择

1.课件出示第二页的活动园。

交流:你是如何选择课余生活的?如果你的选择和父母的不一致,你会怎

么办?

2.过渡:面对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我们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困惑,需要

我们开动脑筋,合理选择。李玉红同学在选择课余生活时就遇到了一些问题。

你遇到过类似的困惑吗?请你为她提出合理的建议。(课件出示第三页的活动

园。)

小结:在自主选择中,我们需要听取父母的意见,也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

出发,选择一些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三)课余生活助我成长

1.过渡: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有许多课余生活伴随着我们。(课件出

示课余生活的图片)

2.阅读第四页活动园的三个片段,小组讨论:课余生活能给我们带来哪些

收获?

小结:丰富的课余生活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

识;让我们有机会与不同的人交流,学会合作,体会亲情的温暖、友情的宝贵,

学习待人接物的文明礼仪;能激发我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体现我们作为

社会小主人的责任与担当。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1.自主选择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成长过程中需要发展的能力。

2.在自主选择中,我们需要听取父母的意见,也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选择一些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3.丰富的课余生活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让我们有机会与不同的人交流,学会合作,体会亲情的温暖、友情的宝贵,学

习待人接物的文明礼仪;能激发我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体现我们作为社

会小主人的责任与担当。

四、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作课内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业课外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教研组教导处

检查签章年月日检查签章年月日

中小学教师教案

第一周星期年月日总第课时

课题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第2课时)课型新课

1.了解课余生活重要性和作用,学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教学

2.培养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

目标

3.培养独立意识,明白自主选择是一项重要的权利。

重重点:学生要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使自己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快乐而

难有意义。

:/I.~T"、甲人rt—UtVrtEUL-?»*ri-t—r工J-T7hit.rzirWf4TF-»44~7

基本品读、感悟、讲授

教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流程(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法)个性化修改

生2:读书是一个很好的课余活动,可以增长见识,提高理解和阅读能力。

生3:课余时间跑步,可以锻炼身体,非常的健康

生4:唱歌也是非常健康积极的课余活动。可以培养我们高雅的情趣,

还可以提高肺活量。

生5:踢足球是有益身心的课外活动。既锻炼身体,又可以提高我们的合

作能力。

生6:如果课余时间都在看电视不但对眼睛不好,还会影响我们的身体

健康。

2.判断下面的课余活动,,哪些是积极健康的,为什么?

生1:弹琴、唱歌、绘画、书法是积极的兴趣爱好。培养这样的兴趣爱

好能丰富生活、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促进能力的发展。

生2:赌博、沉迷电脑游戏是消极的兴趣爱好。不利于我们成长,要杜绝。

(二)合理安排课余生活

1.以小组为单位,就如何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展开讨论。

需要考虑的因素:

应该做的事情有哪些?

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最急迫的事情是什么?

自己的计划能否按照时间安排进行?

学生各抒己见,互相纠正、补充。

2.阅读第八页阅读角《不合理的安排》,你有什么感受?

3.小结:合理规划课余生活,要做到个体活动和群体活动结合、室内活动

与室外活动互补,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余生活的关系。

(三)课余生活温馨提示

过渡:我们的课余生活不仅要合理规划,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符合小

学生的行为规范。

1.结合课本第9页活动园,为我们的课余生活做一个温馨提示。

2.在你的身边有类似的事情吗?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你打算以后

怎么做?

3.写一个倡议书。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课余生活的收获

1.阅读第6、7页阅读角和活动园,谈谈你的感想。

2.你参加过的最有意义的活动是什么?在参与这个活动时,你有哪些收

获?

小结:起初,我们对有的课余生活不一定感兴趣。但是,它有意义、有价

值,能带给人关爱、快乐和温暖,能培养我们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

力。

四、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作课内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业课外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教研组教导处

检查签章年月日检查签章年月日

中小学教师教案

第一周星期年月日总第课时

课题2.学会沟通交流(第1课时)课型新课

1.①知道当他人有不同看法时,我们要理性对待分歧。

教学②懂得坦率的沟通,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目标2.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

3.在活动的探究中培养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品格。

重重点:让学生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难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

.1-rtnttrlAk-―*rrUAA,tn»人-thU-,AAA,EH4•口X土

基本

品读、感悟、讲授

教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流程(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法)个性化修改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新课导入:

(1)同学们,在上学期的足球比赛中,我们班输掉(赢得)了比赛,你能

说说你的看法吗?

(2)同一场足球赛,同班同学的看法为什么不一致呢?

对于同一件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沟通交

流,引入课题《学会沟通交流》。

2.目标解读: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①当他人有不同看法时,我

们要学会理性对待分歧。②坦率的沟通可以有效的化解矛盾。

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一)正确对待不同的看法

活动一:教材PH“活动园”。

1.学生在小组内思考探究以下问题:假如你是梁毅或吴云飞,请依照下面

的问题深入思考。

①你会对这种分歧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②你的态度对自己的心情会产生什么影响?

③你的态度对朋友关系会产生什么影响?

④你的态度对自己的棋艺会产生什么影响?

2.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3.你有没有和谁发生过类似的冲突?此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小结:有不同看法时,只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考虑他人,就容易产生矛盾

或冲突。理性对待分歧,会让我们有合情合理的看法和思考。

(二)真诚坦率很重要

过渡:对于不同看法,采取“简单拒绝”或“一味接受”的态度都不利于

问题的解决。真诚坦率的沟通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1.阅读12页活动园,思考:当与同学意见不同时,你通常的想法、做法

是什么?

2.出示“换位三部曲”说说你对它的理解。

稳定情绪----冷静思考—寻找合理点

3.在“换位三部曲”的引导下,现在你想出的解决方法是什么?可能有怎

样的结果?

3.在“换位三部曲”的引导下,你对某件事是否有新的的解决办法,请举

个例子。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一)锻炼表达很重要

活动二:教材P13“活动园”

1.身处这样的场景,你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呢?

2.在表达上往往有同学会有很多问题,比如不敢表达、表达不清、角度不

同等,你能帮他们想出解决办法吗?

3.小结:交流中产生分歧时,我们可以坦诚地向对方提出意见,平和、冷

静、友好地与对方交流。这样我们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长,收获友

谊。

(二)正确对待分歧

活动三:教材P14“活动园”

1.阅读材料,提示学生思考:①要求别人与自己保持一致,可能的后果是

什么?②假如王小雨向你请教,你会采取什么态度?

2.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如果总是试图改变他人,会给自己和他人制造许

烦恼。如果总是抱怨他人不合作,却从未想过他人持不同意见的原因,就难以

进行正常的交往。尊重他人与自己的不同,也是尊重自己。

四、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作课内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业课外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教研组教导处

检查签章年月日检查签章年月日

中小学教师教案

第一周星期年月日总第课时

课题2.学会沟通交流(第2课时)课型新课

1.掌握与人沟通的方法。

教学

2.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

目标

3.学会欣赏、宽容和尊重他人。

重重点:让学生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难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

上心上丁中々刀任一一■。七E*人甘E±日『母,性

基本

品读、感悟、讲授

教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流程(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法)个性化修改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新课导入:

世界著名成功学大师、心理学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医靠专业知

识,85%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由此可看出沟通的重要性,这节课继续学习

《与人沟通讲方法》。

2、目标解读: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的目标是掌握与人沟通的方法,懂得与人沟

通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也要给对方解释的机会。

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活动一

1.自学15页活动园中的“学一学”

2.试一试(小组讨论)

假如你和体育委员钱小明因为运动会项目报名的事发生争吵,本来你的强

项是短跑,他却让你报跳远。你会怎么跟钱小明说?参考上面表格完成下列活动。

“你”句式

可能的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句式

可能的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结表达的方法。

过渡:与人沟通,既要注意表达的方法,还要学会倾听。

活动二

1.当你与别人主动沟通时,如果对方面无表情、左顾右盼,你的心情如何?

你会有何表现?

2.你是否遇到过类似的困惑?请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

3.你认为与人沟通时需要怎样倾听?

4.小结沟通的技巧。

活动三

1.小组内围绕“沟通交流与我们的同学关系”的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2.汇报交流。

3.看来大家在小组内与同学沟通后意见仍未达成一致,此时,你会如何处理?

4.小结:与人沟通,即使未能达成共识,也不要相互指责。我们可以结合具体

问题进行讨论。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1.表达的方法:

表达有方法

①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表达时要自信。

②说话前做好准备,明确观点,充分说理。

③表达是为了让对方能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意见。说话要态度诚恳,语气

平和,音量适中,有理有据,可以适当辅以手势。

2.倾听的技巧:

倾听要耐心

①身体前倾,目光专注。

②边听边观察,从对方的表情、手势和语气中获取信息。

③从对方的发言中把握关键内容,做好回应的准备。

④用点头等方式表示你的认同或礼貌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3.与人沟通要学会倾听。这样做既是良好修养的体现,也能让我们准确

理解和领会对方的想法和目的。

4.与人沟通,即使未能达成共识,也不要相互指责。我们可以结合具体问

题进行讨论,给对方充分解释的机会。

四、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作课内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业课外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教研组教导处

检查签章年月日检查签章年月日

中小学教师教案

第一周星期年月日总第课时

课题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第1课时)课型新课

1.知道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

教学

2.能采取各种形式宣传吸烟、喝酒的危害,能用实际行动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目标

3.知道抵制不良习惯是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重重点:让学生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难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

上遍上TPR左刀任一--■,七£4*口=!%/〜人廿小•法片八、1Vt口=1上日用小土

基本

品读、感悟、讲授

教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流程(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法)个性化修改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新课导入:

①出示一组图片及社会俗语。

请看下面一组图片,这样的画面你熟悉吗?

②这些俗语反映了一些什么社会现象?

师总结:吸烟这种现象在社会上还是很普遍的,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烟酒

这个话题。板书课题一一《烟酒有危害》

2、目标解读: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的目标是知道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

危害。

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活动一吸烟危害知多少

1.出示预习案上的调查表。

从统计数据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吗?

2.对比吸烟前后肺部的变化图。

3.展示吸烟危害的资料。

4.谈谈你对吸烟的危害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活动二酗酒危害大家谈

1.谈谈你搜集的酗酒的资料。

2.小组内说一说过度饮酒的危害。

3.酗酒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对人对己都造成伤害,你有哪些拒绝饮酒的好

方法吗?

4.青少年吸烟、喝酒会有哪些危害?

5.在“认识烟酒危害”展板设计中,同学们开展了“观点大碰撞”活动。

请你结合生活中的事例,采用“说服的理由”,帮助同伴澄清一些“错误的认

识”吧!

6.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

7.小结:吸烟、喝酒不仅直接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能诱发不良行为,

甚至导致违法犯罪。

活动三做个小小宣传员

1.我想对说:“。”

我会这样做:。

2.根据我们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你认为可行的戒烟、戒酒宣传活

动方案,如:写一写戒烟、戒酒的宣传标语;画一画戒烟、戒酒的宣传画;写

一篇戒烟、戒酒的演讲稿等。

3.课下在社区居民中开展“远离烟酒,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抵

制不良的社会行为,人人有责。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1.吸烟、喝酒的危害:吸烟、喝酒不仅直接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能诱

发不良行为,甚至导致违法犯罪。

2.未成年人吸烟可能引起思维能力的退化和智力功能的损伤;喝酒会导致大脑

功能发生变化,神经发育受阻,影响认知和行为能力的健康发展。酒精会刺激

消化道,导致肠胃不适和消化不良,影响正常饮食及营养摄入,阻碍正常的生

长发育。

四、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作课内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业课外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教研组教导处

检查签章年月日检查签章年月日

中小学教师教案

第一周星期年月日总第课时

课题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第2课时)课型新课

1.了解毒品和毒品对生命,对社会的危害,知道吸食毒品和拥有毒品是违法行为。

教学

2.能采取各种形式宣传吸毒的危害,能用实际行动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目标

3.对生命有一种负责的态度,自觉远离毒品。

重重点:让学生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难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

上口心上TPR々刀芭一--二土44*中*人甘r+t力与八、占4中土日出,性

基本

品读、感悟、讲授

教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流程(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法)个性化修改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新课导入:

同学们,生活中的危险主要是威胁我们的身体安全,而社会中还有一些危

害则对我们的心灵与身体都形成威胁。

出示:(罂粟花植物图片)

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植物的花?(学生回答,说说搜集的罂粟的资料,

归纳出:罂粟花是一种毒品)

今天,当毒品魔鬼般的影子在我们身边游荡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守护自己

的生命?今天我们来学习《毒品更危险》

2、目标解读: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的目标是了解毒品和毒品对生命,对社会的

危害,知道吸食毒品和拥有毒品是违法行为。

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活动一:认识毒品

1、提问:什么是毒品?常见的毒品有哪些?(学生交流资料)

师总结:”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

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图片展示,认识常见毒品

3、(课件展示:常见毒品的图片。)

3、教师介绍:大麻、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

活动二:感知毒品危害

师:这些毒品产生于看似美丽的花朵,而且有时他们还会有令人眼花缭乱

的外包装,可是正是这些不起眼的东西给全世界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已成为人

类共同的敌人。那么,为什么称它们为毒品呢?它有什么危害,下面我们就来

一起来探究学习,深入了解。

1、小组交流,初知危害(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

2、结合事例,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回答,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小结归纳,

板书:

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3、观看组图,引起震撼,提升感悟:(吸毒自毁前程、吸毒引发大脑组织

病变、吸毒后的疾病、吸毒引发自杀、畸形儿等图片。)

说一■说:看完图片后你的感受?

师:毒品危害之大,给我们的民族,给我们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

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毒品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一)、认识“国际禁毒日”6月26日

1、课件出示:6月26日

提问:你知道6月26日是什么日子吗?(国际禁毒日)

师:世界各国每年在这一天都举行一系列的活动来宣传禁毒,下面我们来

看几张禁毒的宣传图片。

2、教师播放宣传图片

师:毒品“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有着巨大的危害性,那么

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样预防吸毒呢?

(二)、珍爱生命学会说“不”

1、出示资料:青少年吸食毒品的资料。

提问: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青少年在吸食毒品?

2、小组讨论,引导探讨

3、集体交流,各抒己见

板书:珍爱生命学会说“不”。

(三)、宣传禁毒,关爱他人

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毒品的危害,那么如何让你

身边的人认识到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呢?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作课内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业课外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教研组教导处

检查签章年月日检查签章年月日

中小学教师教案

第一周星期年月日总第课时

课题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第3课时)课型新课

1.知道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害,懂得远离烟酒,拒绝毒品,关键在自己。提

教学高防范意识,远离青少年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学会拒绝和求助,提高自护能力。

目标2.在危害面前,学会拒绝和求助,提高自护能力。

3.初步树立对生命负责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形成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

重重点:让学生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难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

上DA•上TPR左刀超一一*3」七44声目=1%/+人甘…才写么、AZf由士日TY,田

基本

品读、感悟、讲授

教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流程(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法)个性化修改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新课导入: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烟、酒、毒品的危害。生活中有着各

种各样的危害,它们像一个个幽灵,飘荡在我们的身边。稍不小心,就有可能

落入陷阱,所以,我们要时时提高警惕,保持清醒头脑,拒绝危害,保护自己。

引入课题。

2、目标解读: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的目标是知道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害,

懂得远离烟酒,拒绝毒品,关键在自己。提高防范意识,远离青少年不适宜进

入的场所。

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活动一:身边的危害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课前搜集的我们身边的危害(可以用文字、图片、故

事等多种方式)。

2.列举生活中的种种危害。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利弊,吸毒的危害。

3.师总结:珍爱生命,远离第一支烟、第一口酒、第一次毒。

活动二:直面危害

1.面对身边的各种危害,我们该怎么办?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会怎么

做?(请在小组内交流)

2、请你支招。

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会怎么办?(请在小组内交流)

(1)放学路上,同学递给你一支烟,说:“抽一支吧,反正老师也看不见。”

(2)同学过生日,提议喝点酒庆祝,还说低度酒喝了也不会醉。

(3)坐火车时,对面的人递给你一瓶饮料。

3.拒绝技巧。

(1)直接拒绝:直接而坚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想法。

(2)找寻借口:找寻一项适当的借口,以拒绝他人的要求

(3)转移话题:引出新话题,以摆脱不正当的引诱

(4)离开现场:找理由快速离开现场,摆脱纠缠

4.教师小结:遇到一些危险情境时,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果断或委婉

地拒绝,以摆脱困境。

活动三:学会说“不”

1.拒绝诱惑,远离危险行为。请你来完善《学会说“不”》操作手册。结

合课本25页活动园。

2.交流方法。

3.小结:面对危害,我们要学会拒绝和求助。如果有人劝我们吸烟、喝酒、

吸毒,我们要勇敢、坚决地说“不”;如果我们对事情的危险性判断不清,就

要及时寻求家长或老师的帮助。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相关链接

1.《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二十条规定:“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

远离毒品,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不进入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内的场所。”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

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

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

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3.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场所设置“未成年人禁入”的标志。想一想,上述法

律规定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4.小结:远离烟酒,拒绝毒品,关键在我们自己。要增强防范意识,养成

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主动拒绝烟酒,坚决抵制毒品,

是我们健康生活、成长的保障,也是对自己、家庭和社会负责的表现。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作课内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业课外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教研组教导处

检查签章年月日检查签章年月日

中小学教师教案

第一周星期年月日总第课时

课题4.选举产生班委会(第1课时)课型新课

1.①了解班委会的职责分工与作用。

教学②知道班委会委员应该具备的要求。

目标2.培养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能力。

3.积极参与班委会选举行程,培养为班级做贡献的意识。

重重点:让学生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难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

上口心上TPR々刀芭一--二土44*中*人甘r+t力与八、占4中土日出,性

基本

品读、感悟、讲授

教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流程(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法)个性化修改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1)课件展示班级活动图片。

(2)与同学分享你印象深刻的一次班级活动。

(3)班级的活动是由谁组织的?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课《选举产生班委会》。通过本课

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1、知道班委会的职责分工与作用。2、

知道班委会委员应该具备的要求。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

精讲点拨。

班委会的组织结构及职责

1、课件出示第27页的活动园。

交流合作:根据班级工作需要,制作一份班委会分工示意图。

(1)过渡:我们班的班委会成员各司其职,文艺委员在每天都在组织“课

前一支歌”的活动。

(2)小组讨论:班内有哪些班委岗位?并说说这些岗位的具体任务有哪

些?

(3)拓展:班级进步只需要班委会就可以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小结:各班委虽然分工不同,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相互协作,形成合力,

与同学们一起推动班级进步。

选举班委会的条件

1、阅读第28页活动园的《我选谁》片段,小组讨论:

我们应该选什么样的人当班长呢?

学生讨论并排序。

小结:班委会要协助老师承担一些班级管理工作,这不仅需要班委会具有

一定的管理能力,更需要他们热爱集体,有为同学、班级服务的意识和奉献精

神。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班委会的职责

班委会由班委会委员组成。他们根据分工,各司其职,开展工作,共

同承担责任。同时,各班委之间相互协作、形成合力,与同学们一起推动

班级进步。

班委会要协助老师承担一些班级管理工作,这不仅需要班委会具有一

定的管理能力,更需要他们热爱集体,有为同学、班级服务的意识和奉献精

神。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作课内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业课外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教研组教导处

检查签章年月日检查签章年月日

中小学教师教案

第一周星期年月日总第课时

课题4.选举产生班委会(第2课时)课型新课

1.知道班委会应通过选举产生,了解民主选举的一般程序。

教学懂得班级建设人人有责,并能积极参与。

目标2.培养学生的民主程序意识。

3.积极参与班级建设,培养班级管理的意识。

重重点:让学生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难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

点难点:理解第二、三联诗的意思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基本

品读、感悟、讲授

教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流程(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法)个性化修改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1)小组展示调查结果。

(2)与同学分享你赞成那种观点?说说自己的理由。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4课《选举产生班委会》。通过本课

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1、知道班委会选举的方式、程序。2、

知道班级建设人人有责。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

精讲点拨。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利用课件教学:

班委选举有程序

1、课件出示第27页的活动园。

交流合作:根据班级工作需要,制作一份班委会分工示意图。

(1)过渡:我们班的班委会成员各司其职,文艺委员在每天都在组织“课

前一支歌”的活动。

(2)小组讨论:班内有哪些班委岗位?并说说这些岗位的具体任务有哪

些?

(3)拓展:班级进步只需要班委会就可以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小结:各班委虽然分工不同,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相互协作,形成合力,

与同学们一起推动班级进步。

认真选举班委会

2、阅读第28页活动园的《我选谁》片段,小组讨论:

我们应该选什么样的人当班长呢?

学生讨论并排序。

小结:班委会要协助老师承担一些班级管理工作,这不仅需要班委会具有一定的

管理能力,更需要他们热爱集体,有为同学、班级服务的意识和奉献精神。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作课内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业课外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教研组教导处

检查签章年月日检查签章年月日

中小学教师教案

第一周星期年月日总第课时

课题5.协商决定班级事务(第1课时)课型新课

1.了解班级事务决策的形式。知道处理班级事务的一般程序。

教学

2.学会运用民主讨论的方式,解决班级事务。

目标

3.感知民主讨论对处理班级事务的重要意义。

重重点:让学生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难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

点难点:理解第二、三联诗的意思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基本

品读、感悟、讲授

教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流程(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法)个性化修改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1)特别调查。(课件出示问题)

(2)你认为这些事该由他(她)做决定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5课《协商决定班级事务》。通过本

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1、知道班级事务决策的形式。2、

知道处理班级事务的一般程序。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班级事务共商定

一、老师现场主持一次班会,讨论决定“拜访秋天”主题活动的活动方案。

1、老师宣布会议主题与议程,提醒注意事项。

2、学生介绍提案内容。(找两三个不同提案)

3、组织学生认真讨论提案,发表不同意见。

4、学生投票,确定方案。

小结:在决定班级事务时,要遵循一定程序,这是民主决策的重要保证。

二、回顾讨论过程,明确处理班级事务的一般程序。

课件出示

第一步班会主持人履行职责

第二步提案人介绍提案内容

第三步充分讨论,表达意见

第四步大会表决,公布结果

教师提示每一个环节的注意事项。

小结:民主讨论能为班创设宽松、和谐的圆,让每个人都能所欲言,克分发表

自己的意见。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逐浙成长。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班级事务共商定

1.班级重大事务需要民主讨论

2.决定班级事务要遵循程序

第一步班会主持人履行职责

第二步提案人介绍提案内容

第三步充分讨论,表达意见

第四步大会表决,公布结果

3.民主讨论对处理班级事务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作课内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业课外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教研组教导处

检查签章年月日检查签章年月日

中小学教师教案

第一周星期年月日总第课时

课题5.协商决定班级事务(第2课时)课型新课

1.知道决定班级事务的基本原则。懂得共同决定具有约束力需要共同遵守。

教学

2.学会坚持原则解决班级事务。

目标

3.形成合作探究解决生活困难的意识。

重重点:让学生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难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

点难点:理解第二、三联诗的意思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基本

品读、感悟、讲授

教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流程(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法)个性化修改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1)回顾班级事务决策过程,谈谈你有何收获?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单元的第5课《协商决定班级事务》。通过本

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L知道决定班级事务的基本原则。

2.懂得共同决定具有约束力需要共同遵守。

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决定班级事务有原则

1.小组讨论:班级事务决策过程,哪里体现了公平公正?

学生发言。讨论中可能出现哪些不公平现象,你会怎么办?

2、课件出示38页活动园

学生完成

3、回顾“名言俗语大搜索”过程,说说你是如何协商合作完成任务的?

学生发言

小结:讨论和决定班级事务,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协商合作的原则。

共同的决定要落实

1.课件出示图片

小组讨论:你怎样评价这些同学的想法?

2.42页活动园

讨论:在落实班级决定过程中,如果有同学遇到困难,或提

出不同意见,我们该怎么办?当班级决定出现问题时,我们

是继续执行原决定,还是改变原决定?

小结:班级成员集体形成的最终决定在班级中具有约束力。每个成员都要遵

守共同的决定,并落实在行动中。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1.决定班级事务有原则

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协商合作

2.共同的决定要落实

共同决定每个人都有遵守,执行过程要平等。(平等观念)

不同意见与共同决定之间以共同决定的执行为先决要求。(集体观念)

出现问题需要调整,多种途径协商解决。(协商观念)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作课内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业课外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教研组教导处

检查签章年月日检查签章年月日

中小学教师教案

第一一周星期—_______年^_____月—_日总第一—课时

课题6.我们神圣的国土(第1课时)课型新课

1.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

教学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目标2.学会看中国地图、行政区划地图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

3.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重点:让学生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难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

点难点:理解第二、三联诗的意思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基本

品读、感悟、讲授

教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流程(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法)个性化修改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新课导入: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祖国美丽风光的图片。(课件出示:祖国

风光图片)然后想一想: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谜语: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

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打一国家名称)

中国的版图像一只雄鸡,你知道我国的首都和全称是什么吗?是的,我们

的祖国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幅源辽阔,那我们的祖国到底有多大?这节课,我们

就共同来学习第三单元第一课《我们神圣的国土》。(板书课题)

2.目标解读: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的目标是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

海陆疆域,行政区划。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

可侵犯。

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活动一: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

1.祖国在世界的位置。

在世界地图上找到中国的位置:我们的祖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祖国疆域的辽阔。

①世界各大国面积比较。

②中国与欧洲面积比较。

③小结:中国陆地面积960多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是世

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3.你还能用什么来说明我们祖国的疆域辽阔呢?

活动二:了解我国的邻国

1.引导学生找出我国大陆濒临的四大海域和最大的岛屿。

2.阅读《中国的疆域》图,一小组为单位找一找与中国陆上相邻的14个

国家和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兵在图中圈出。

3.交流汇报。

4.小结:

四大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自北向南)

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

14个陆上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

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

西亚。

活动三:省级行政区域

1.阅读《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图,看看我国都有哪些省,找找我国的自

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你的家乡在什么地方?试着在图中找出来。

2.除了地图,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可以表现我国行政区的事物,你发现

了吗?

3.小结:

5个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

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个直辖市: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重庆市。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我们的家乡在山东省。

活动四:祖国的宝岛----台湾

1.交流你所了解的台湾省的资料。

2.简介台湾。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1.我们的祖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陆地面积960多万平方千

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2.四大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自北向南)

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

14个陆上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

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

西亚。

3.5个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

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个直辖市: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重庆市。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4.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

赤尾屿等岛屿。台湾的美称:海上明珠、亚洲天然植物园、海上米仓、东方甜

岛、水果之乡等。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作课内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业课外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教研组教导处

检查签章年月日检查签章年月日

中小学教师教案

第一周星期年月日总第课时

课题6.我们神圣的国土(第2课时)课型新课

1.欣赏祖国的风景名胜和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2.运用观察、收集资料等方式,动深入了解我国的一处风景区,培养学生的交往、表

教学

达、合作等能力。

目标

3.了解祖国的名山太川和名胜古迹,通过观赏我国的好山好水好风光,培养学生民

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怀。

重重点:让学生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难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

基本

品读、感悟、讲授

教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