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与管理办法TOC\o"1-2"\h\u2836第一章总则 1311.1目的与依据 1214841.2适用范围 211991.3基本原则 224341第二章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302732.1应急指挥机构 2144172.2各部门职责 2110972.3人员组成与分工 330413第三章预防与预警 3302643.1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 392943.2预警信息发布与处置 424571第四章应急响应 4149384.1响应级别与启动条件 495964.2信息报告与传递 4199784.3应急处置措施 519569第五章后期处置 518475.1善后处理 567565.2调查与评估 597435.3恢复与重建 617519第六章应急保障 6128896.1人力资源保障 697076.2物资装备保障 625546.3资金保障 632104第七章宣传教育与培训 6287917.1宣传教育 7273157.2培训与演练 73959第八章监督管理与奖惩 7321758.1监督管理 763138.2奖励与惩罚 7259308.3责任追究 7第一章总则1.1目的与依据为了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制定本办法。本办法旨在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与管理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1.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地区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涉及跨地区、跨部门或者影响特别重大的突发事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1.3基本原则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与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始终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预防为主,防患未然。加强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和预防工作,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做到早发觉、早报告、早处置。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委、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加强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依法规范,科学处置。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科学合理地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保证应急处置工作的合法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第二章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2.1应急指挥机构设立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作为本地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最高指挥机构。应急指挥中心由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应急指挥中心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本地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统一指挥、协调本地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制定和实施本地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的情况和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发布有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命令、指示和公告等。2.2各部门职责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具体职责如下:民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受灾群众的安置和救助工作,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卫生部门:负责组织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及时救治受伤人员,防止疫情的发生和蔓延。公安部门:负责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交通部门:负责组织协调交通运输工作,保障应急救援人员和物资的运输畅通。环保部门:负责组织开展环境监测和污染防治工作,防止环境污染的发生和扩大。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2.3人员组成与分工应急指挥中心下设若干个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工作小组的人员组成和分工如下:综合协调组:由办公室牵头,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综合协调和信息汇总、上报工作。抢险救援组:由公安、消防、武警等部门组成,负责组织开展抢险救援工作,营救被困人员,扑灭火灾,排除险情。医疗救治组:由卫生部门牵头,负责组织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及时救治受伤人员。治安保卫组:由公安部门牵头,负责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物资保障组:由商务、民政等部门组成,负责组织协调应急救援物资的采购、储备和调配工作,保障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新闻宣传组:由宣传部门牵头,负责组织新闻媒体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及时发布突发事件的信息,引导社会舆论。第三章预防与预警3.1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对本地区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人群的监测和防范。同时加强对公众的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3.2预警信息发布与处置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机制,明确预警信息发布的权限、程序和方式。当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时,相关部门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告知公众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预警信息发布后,各有关部门应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工作。同时加强对预警信息的跟踪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预警级别和发布范围。第四章应急响应4.1响应级别与启动条件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将应急响应级别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个级别。当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启动应急响应的条件如下:特别重大(Ⅰ级)应急响应:当突发事件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需要国家层面协调处置时,启动特别重大(Ⅰ级)应急响应。重大(Ⅱ级)应急响应:当突发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需要省级层面协调处置时,启动重大(Ⅱ级)应急响应。较大(Ⅲ级)应急响应:当突发事件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需要市级层面协调处置时,启动较大(Ⅲ级)应急响应。一般(Ⅳ级)应急响应:当突发事件造成一定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需要县级层面协调处置时,启动一般(Ⅳ级)应急响应。4.2信息报告与传递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与传递机制,保证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地及有关部门应在第一时间向上级及有关部门报告事件的基本情况,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情况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同时应及时向社会发布事件的相关信息,回应社会关切。信息报告与传递应遵循以下原则:及时性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在第一时间报告事件的基本情况,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准确性原则:报告的信息应准确无误,不得夸大或缩小事件的实际情况。完整性原则:报告的信息应完整,包括事件的各个方面,不得遗漏重要信息。4.3应急处置措施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根据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应急处置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抢险救援:组织力量开展抢险救援工作,营救被困人员,扑灭火灾,排除险情,防止事件的进一步扩大。医疗救治:组织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及时救治受伤人员,保证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人员疏散:根据事件的实际情况,及时组织人员疏散,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交通管制:对事件现场及周边道路实施交通管制,保障应急救援人员和物资的运输畅通。现场管制:对事件现场实施管制,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维护现场秩序。环境保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件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第五章后期处置5.1善后处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开展善后处理工作。善后处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受灾群众安置: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遇难人员善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遇难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恢复重建:组织力量对受灾地区进行恢复重建,尽快恢复受灾地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社会救助:对受灾群众给予必要的社会救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5.2调查与评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及时组织开展调查与评估工作。调查与评估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事件原因调查:对突发事件的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为事件的处理提供依据。损失评估:对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进行评估,为制定恢复重建计划提供依据。应急处置评估: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参考。5.3恢复与重建根据调查与评估结果,制定恢复与重建计划,组织实施恢复与重建工作。恢复与重建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注重恢复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提高受灾地区的综合防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第六章应急保障6.1人力资源保障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应急救援队伍包括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和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对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同时建立健全应急专家库,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咨询。6.2物资装备保障建立健全应急物资装备储备体系,加强应急物资装备的储备和管理。应急物资装备包括抢险救援物资、医疗救治物资、生活保障物资和应急救援装备等。根据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应急物资装备的储备品种和数量,保证应急物资装备的及时供应和有效使用。6.3资金保障建立健全应急资金保障机制,将应急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保证应急资金的足额拨付和有效使用。应急资金主要用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受灾群众的安置和救助、恢复重建等方面。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拓宽应急资金的筹集渠道。第七章宣传教育与培训7.1宣传教育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通过多种形式,向公众宣传突发事件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知识,增强公众的应急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7.2培训与演练加强对应急管理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和演练,提高他们的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定期组织应急管理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参加培训和演练,使他们熟悉应急预案的内容和要求,掌握应急处置的方法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第八章监督管理与奖惩8.1监督管理加强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监督管理,保证应急处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JJF 2212-2025汽油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检测仪校准规范
- 2025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试卷(五) (学生版)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语言服务与创新创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劳动实践与人生价值》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测绘数据处理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莆田学院《社会学与生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阿拉伯语语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钢琴教学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财经大学《企业资源计划(ERP)》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西医外科》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COPD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现状和其治疗进展培训课件
- 营养医师及营养科工作解读课件
- DB13T 5461-2021 连翘种子种苗质量标准
- Q∕SY 04797-2020 燃油加油机应用规范
- 日本古建筑-奈良篇
- 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书
- 水龙头生产工艺及其设备
- 传染病登记本
-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_图文
- 田径运动会各种用表、检录表、统计表(朱)
-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