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培训课件:《周围神经磁共振成像扫描及图像后处理》_第1页
医院培训课件:《周围神经磁共振成像扫描及图像后处理》_第2页
医院培训课件:《周围神经磁共振成像扫描及图像后处理》_第3页
医院培训课件:《周围神经磁共振成像扫描及图像后处理》_第4页
医院培训课件:《周围神经磁共振成像扫描及图像后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围神经磁共振成像扫描及图像后处理颈丛神经

(C1-4)胸神经(T1-12)臂丛神经(C5-8、T1)腰丛(L1-4)骶丛神经(L5、S1-4)

骶尾丛(S5、Co1)脊神经的组成:31对脊神经磁共振神经成像一、MR神经成像技术及进展

MRN远不及MRI在中枢神经系统应用那么广泛,由于设备的限制,中低场强的MR机尚不能达到满意的成像。国内外有关周围神经MRN的文献远不及中枢神经多。下面结合我们的临床应用,对脊神经成像和颅神经成像作一介绍:磁共振神经成像

常规MRI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应用于周围神经成像,但由于空间分辨率低,成像时间长,血流及脂肪信号的影响,常致周围神经显示不理想,难以获得满意的周围神经图像。磁共振神经成像

1992年,Howe等应用磁共振神经成像(Magnetic

ResonanceNeurography,MRN),采用高分辨薄层扫描加压脂技术,较清晰显示了周围神经、神经丛,避免了脂肪信号对神经的干扰,为周围神经成像提供了一个较理想的方法。磁共振神经成像MRN检查

推荐MRI设备:

1.5T-3.0T

常规多平面成像:矢状位T1WI及T2WI,

STIR、轴位T2WI

高分辨MRN,可提供神经更多的准确信息。MRN5)

3)T2WI(f/s)序列

4)3D

Cube序列

5)DWI序列

6)DTI序列4)6)L1L5FNONLST磁共振神经成像进展3.0T

MRN提高了周围神经纤维束的分辨率,达到周围神经的解剖显示,有L5S4SN利于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93.0T

MRNL4/5椎间盘脱出L5AL4/5D准确显示突出椎间盘组织与神经根的关系L4/5DL5AL4/5DL4/5D男,45岁,左侧腰腿痛3月。MRN:左侧腰3-5水平椎管内神经鞘膜瘤,左侧腰4、5神经根及腰3神经干受压明显。L2L3L2L3massmassL4L4LSTLSTON13D--STIR序列(

显示正常臂丛神经呈对称的高信号,脂肪、血管及背景信号压制好。

神经节可呈低信号:对比剂强化而被抑制图像来源:武汉协和医院3D

STIR图像后处理完整显示坐骨神经图像来源:武汉协和医院图像来源:武汉协和医院DWIDTI二、MRN检查方案

常规MRI:矢状位T1WI、T2WI及轴位T2WI,轴位T1WI、冠状位T2WI、T1WI作为补充;多平面成像可提供神经的位置、大小及邻近解剖结构的重要信息,是MRN的基础。

高分辨MRN:冠状位3D

T2WI压脂或2D

T2WI压脂、STIR(注意层间隔应为0,以利于图像后处理),薄层(≤3mm),

2

0

-

2

6

层(FEFSE(f/s));可提供神经更多的准确信息。MRN图像后处理步骤及要点

MRN扫描结束后,将原始图像送到工作站进行观察和后处理

原始图像观察:可发现病变(神经外病变:椎间盘膨出、突出,椎体骨质增生、椎体骨质破坏,神经周围炎症等;神经病变:炎症、肿瘤、脱髓鞘等)MRN原始图像薄层MIP重建图像

MRN后处理技术:主要用薄层MIP,冠状位和斜冠位是主要位置,MPR、VR作为补充

要点:层块厚度:3-10mm,FOV:26-32cm,适当的对比度、重建角度,保证神经和病变同时良好显示。3D成像图像后处理3D成像图像后处理有重要的作用1)MPR重建:可细致显示神经的解剖学形态,CPR是重要的显示方法2)薄层MIP重建:可兼顾神经的解剖细节,同时更大程度显示神经,曲面的薄层MIP通过360度旋转观察,全面显示神经细节3)VR重建:由于背景的影响,神经显示欠理想,不是MRN的主要显示方式

步骤:(腰骶丛、臂丛神经为主,方法大致相同)1、冠状MIP:矢状位角度与椎管平行,先与腰椎管平行显示腰神经丛,改变层块厚度(3-10mm)

,使神经和病变达到最佳显示;同时亦注意神经以外的结构有无病变2、冠状MIP:矢状位与骶椎管平行显示骶神经丛,改变层块厚度(3-10mm)

,使神经和病变达到最佳显示;同时亦注意神经以外的结构有无病变3、斜冠状MIP:轴位角度与单侧神经平行,改变层块厚度(3-10mm)

,使神经和病变达到最佳显示;同时亦注意神经以外的结构有无病变MRN重建目的要达到周围神经及病变的良好显示,多平面重建是重要的方法4、CPR与C-MIP对神经显示价值高

通过CPR显示某支神经全程,旋转观察,清楚显示神经解剖与病变左侧梨状肌综合症

CPR基础上扩大层厚,为C-MIP成像,能以某支神经为主,显示其分支、附近的神经及他们的相互关系MPRCPRC-MIP肋间神经成像技术

MR成像技术:3D

STIR增强图像后处理,可抑制肋间静脉高信号

肋间神经成像技术:CPR与C-MIP技术解剖冠状位显示

肋间神经干MR表现:弧形、连续的、由粗及细的线条样高信号,上部肋间神经显示率高胶片制作原则:

20幅格式胶片一张

格式:8幅原始图片显示神经与病变的关系;12幅为重建图像,分别显示不同角度神经,神经与病变的关系(多方向,需要显示定位像),要求信息丰富,对病变显示准确

20幅格式

8幅原始图片显示神经及病变关系,细节是重点

12幅为重建图像,分别显示解剖冠状位(4-6幅)、左右斜冠状位(8-6幅),不同角度神经,神经与病变的关系(多方向,需要显示定位像),要求信息丰富,对病变显示准确。周围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脊神经MRN成像颅神经MRTA成像颅神经的组成:12对嗅神经面神经视神经位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舌下神经一、MR神经血管成像(MRTA)

原理:利用3D

TOFFSPGR序列同时显示神经和血管结构,空间分辨率高。右侧面肌痉挛

用MIP重建显示神经与血管的关系,了解神经压迫的部位、程度。MRTA

能同时显示神经和血管结构,用于颅神经的显示。

临床应用: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眩晕、其它颅神经病变显示。MRTA扫描:

多选用平扫。一个层块包括脑干的所有颅神经,调整层块厚度,选用适当的相位方向FOV缩短扫描时间。扫描方向,由下及上。MRTA图像重建:

3D

MIP或用2D

厚层块MIP来显示椎基底动脉及分支。

薄层(2-3mm)2D

MIP来显示神经和血管的关系

选中重建的序列-Reformat-调节层厚-在轴位上显示神经走行,沿神经走行方向显示神经和血管的关系(斜矢状位、冠状位及轴位)-先左后右来显示-图像放大、窗宽窗位调节适当后保存图像。常用于面听神经和三叉神经的显示。MRTAMRTA正常颅神经表现

MRTA主要显示颅神经出脑干附近及脑池段,对于颅骨内和软组织内颅神经及分支不能满意显示。

MRTA显示神经和血管的关系。

正常颅神经MRTA表现:1)神经周围无血管信号。2)神经周围有不关连的血管信号。3)神经血管相接触,但无压迫改变。MRTA轴位原始图像可显示所有颅神经的走行、大小、形态,可判断神经和血管的大致关系MRTA多平面重建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显示颅神经,对颅神经的颅内段的解剖形态、大小及与毗邻结构的关系可清楚显示。直接显示神经和血管的解剖关系。MRTA血管重建可显示完整的血管解剖,对血管变异、病变有直观的评价。MRTA显示血管和神经关系:1)无关系1)2)2)血管神经接触3)血管推压神经4)血管嵌入神经3)4)MRTA左侧面肌痉挛:神经脑干段压迫女,36岁,左侧面肌痉挛半年,无阳性体征

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常规MRI能除外肿瘤性病变,不能显示血管的压迫。

MRTA能准确显示神经血管压迫,可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准确信息MRTA眩晕:MRTA显示存在血管神经压迫女,43岁,反复发作性眩晕,无阳性体征面神经二、磁共振水成像对颅神经的显示价值对脑池段颅神经显示较好,呈与脑组织相等的低信号。可区分内听道内的神经。不易把神经和流空呈低信号的小血管区分开

3D

水成像序列对颅神经细节显示有独特的优势,微小的颅神经脑池段可以清晰显示。

图像后处理的常用方法是MPR和Slab

Min

IP成像,层厚为2-5mm。磁共振水成像对嗅神经解剖结构显示清晰MR成像技术:3D

T2WI

扫描,图像后处临床应用:1)嗅神经相关的肿瘤;2)脑退行性疾病;3)抑郁等相关研究理可显示嗅球、嗅束的影像解剖学特点三叉神经成像:1)颅内段:MRTA及3DMR水成像2)颅外段:增强3DSTIR图像后处理后组颅神经成像:1)颅内段:MRTA及3DMR水成像2)颅外段:增强3DSTIR图像后处理胶片制作原则:

20幅格式胶片一张

MRTA格式:8幅原始图片显示神经血管关系;12幅为重建图像,分侧显示神经血管关系(多方向,需要显示定位像),最后1-2幅为3D

MIP或2D

厚层MIP显示血管情况。

3D

水成像:脊神经脑池段的多平面(神经解剖冠、矢、轴位)MPR、minMIP,清楚显示神经及其病变

3D

MRN:参照MRN胶片制作原则

20幅格式

8幅轴位原始图片显示神经血管关系,以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