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单元分层训练含答案_第1页
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单元分层训练含答案_第2页
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单元分层训练含答案_第3页
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单元分层训练含答案_第4页
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单元分层训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单元分层训练

第一单元综合基础练习

一、填空:

L冰是的水,水蒸气是的水。水的三态变化主要取

决干的变化.

2.是影响水结冰和水沸腾的主要因素。

3.水沸腾以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o

一、选徉:

1.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A.固态B.液态C.气态

2.夏天,在冰棒周围常常可以看到“白气”,这是()。

A.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

B.冰棒周围的水蒸气

C.冰棒里的水分变成的水蒸气

3.夏天把冰棍儿用棉被盖起来比暴露在阳光下()

A.融化的更快

B.融化的更慢

C.融化的一样快

4.一个干的玻璃杯中装了冰块儿后,外壁出现了很多小水珠,这是由

于()。

A.杯子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B.杯子里的冰融化后从杯壁渗出来的

C.杯子里的冰融化后从杯口溢出来的

三、判断:

1.不同的季节里,水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2.用湿布擦黑板,会留下一片水迹,但一会儿就干了,这种现象叫做水

的蒸发。()

3.盛有热水的杯子杯盖上有水珠,是因为水溅到杯盖上了。()

4.冬天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

5.通常情况下水在0℃的环境就会结成冰,结成冰后温度就不会再下

降了。()

型、简答题:

1.妈妈做饭的时候,小明发现锅里的水变少了。减少的水去哪里了?

2.在烧水时:壶嘴冒出许多“白气”,老师说这不是水蒸气,你能根据

生活经验简单解释吗?

3.请你说一说冰、水、水蒸气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五、实验:

探究小水珠形成的原因实验。

(1)向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倒入半杯等量热水。

⑵用试管夹夹取一片玻璃在酒精灯上加然,来回移动玻璃片让其均

匀受热,再加热4~5分钟;另一片玻璃不加热,放在一旁备用。

(3)将两片玻璃同时盖在烧杯上,观察两片玻璃表面的变化。

实验现象:加热过的玻璃片表面()出现小水珠,没有加热过的

玻璃片表面()出现小水珠。(填“会”或“不会”)

实验结论: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的物体凝结而成

的。

答案:

一、1.固态气态温度2.温度3.不变

二、IB2A3B4A

三、1-5VVXXX

四、1.水蒸发变成水蒸气飞散到了空中

2.水蒸气无色无味,白色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

3.相同:无色无味不同:水蒸气没有固定的形状,摸不着,水可以

自由流动,冰有固定形状。

五、不会;会;冷

第一单元综合提升练习

一、填空:

L水还可以有哪两种状态、o

2.冰是的水,水蒸气是的水。

3.水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

4.水的蒸发有时快有时慢,影响他的

的因素有、、O

5.水蒸发到空气中变成,遇到冷的物体就会变成。

6.在自然界中,、、是水的三种不同

状态。

7.在温下,水会慢慢变成飞散到空中。

8.手指蘸温水抹在额头上,会感觉凉凉的,这是因为水在蒸发过程中

会__________

9.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温度越高,蒸发越

10.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越,蒸发越快;液体与空气

的接触面积越大,蒸发越

二、选择:

L(多选)水在自然界中的形态有()。

A.固态B.液态C.气态

2.下列现象会吸收周围热量的是()。

A.镜片起雾B.水结冰C.冰融化D.露水的形成

3.下列不属于互逆过程的是()。

A.水结冰和冰镇饮料瓶外壁出现水珠

B.水结冰和冰融化

C.锅里的水加热后冒出白烟和保温瓶内壁出现水珠

4•冰开始融化的温度是()。

A.50℃B.100℃C.0℃

5.正常状态下水开始沸腾的温度是()。

A.50℃B.100℃C.0℃

6.下列现象中,跟蒸发无关的是()。

A.水洼消失B.水结冰C.床单变干

7.下列关于蒸发的描述错误的是()。

A.海水晒盐利用了蒸发的原理

B.洒水降温必须用冰水,才能有效果

C.温度越高,蒸发速度越快

D.擦完地用风扇吹,地干得更快,这是因为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

蒸发速度也跟着变快.

8.炎热的夏季,洗完热水澡之后也能感觉凉快,这是因为()。

A.风的作用

B.空气的温度比水的温度低

C.水蒸发吸热

D.用水冲澡带走了身体里的热量

9.下列关于蒸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o

A.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B.温度越低,蒸发越快

C.空气流动的速度快,蒸发的速度变慢

D.空气流动的速度慢,蒸发的速度变快

10.使床单更快晾干最有效的方式是()。

A.晾在通风阴凉处

B.在室外阳光直射的地方,铺平晾晒

C.用干净的蒸锅加热,加快蒸发

D.晾在通风良好的室内

三、判断:

1,水的三态变化总是与温度有关,需要吸收周围的热量。()

2.蒸发和凝结为互逆过程,但都需要吸收周围的热量。()

3.向屋内酒水能够降温,是因为水蒸发会吸热。()

4.冰融化成水时温度不变,所以不需要吸收周围的热量。()

5.水结冰是冰融化的逆过程,水结冰时会向外散发热量。()

6.在大自然中,水只有液态这一种状态。()

7.运动完用水洗脸能降温是因为水本身比身体温度低。()

8.水烧开才会出现大量蒸气,所以蒸发只有在高温下才能进行。()

9.射下水蒸发得更快,所以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10.水蒸发时,我们无法看见水蒸气。()

四、实验:

观察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⑴在“化冰实验”中,温度保持不变的两个阶段分别是()

和()。

⑵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冰的温度达到()℃时开始融化,水

的温度达到()°C时开始沸腾。

⑶实验结论:()

五、简答:

1.用自己的话描述水和水蒸气之间的变化,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O

2.水在自然界中的状态有几种?请列举生活中的实例o

答案:

一、1.冰水蒸气2.固态气态3.蒸发4.温度液体与空气的接触

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5.水蒸气凝结水6.冰水水蒸气

7.常水蒸气8.吸收周围的热9.有关快10快快

二、1.ABC2.C3.A4.C5.B6.B7.B8.C9.A10.B

三、1.x2.x3.V4.x5.V6.x7.x8.x9.V10.J

四、(1)冰融化水沸腾(2)0100

(3)冰吸热后会融化成水,水吸热后会蒸发变成水蒸气。温度是影晌水

的三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五.1.水蒸发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例如衣服晾晒变干;蒸发过程中

会吸热,例如向教室内洒水教室内会变得凉快。

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物体会凝结变成水,例如深秋窗玻璃上会出现露

水。

2.水在自然界中有三种状态,分别是冰、水、水蒸气。

水:为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提供基本保证(如人类饮用、清洗、灌溉、

烹饪);用来发

电;工业生产中给机器降温、辅助生产等。

水蒸气:为机器和火车提供动力;方便人们生活(如加湿器、挂烫机、

蒸锅)等。

冰:降温解暑;储存食物;作为运动场地等。

第二单元综合基础练习

一、填空:

1.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遇冷会在

草木或者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

2.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会发现镜片模糊了,这

是因为()。

3.降落到地面的水,有的渗人地下,形成();有的汇聚成(),

日夜不停地流入()。

二、选择:

L露水一般多出现在()。

A.清晨B.中午C.下午

2.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的小水滴漂浮在高空形成()。

A.云B.雾C.霜

3.从天空中降下来的雨、雨夹雪、冰雹等是不同形式的()。

A.蒸发B.凝结C.降水

4.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中的()。

A.小水滴B.水蒸气C.小水滴或冰晶D.灰尘

5.水循环是在哪里进行的()o

A.江河、湖泊和海洋之间

B.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

C.海洋和陆地之间

三、判断:

L天上的雨雪再过几百年就下完了。()

2.云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3.云和雾都是水蒸气。()

4.只要温度降低,就会出现霜。()

5.形成露和霜的温度不同。()

!1!连线:

把以下形成物与对应的状态连接在一起。

水蒸气云雾露霜雨雪

液态气态固态

五、简答题:

L什么是云?什么是雾?

2.用棉纱将一支温度计的液泡包住,蘸上少量水,会看到什么现象?

为什么?

3.水的三态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请举例说明水的

三态变化对我们生活有些影响?

答案:

一、1.水蒸气露2.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3,地下水江河

海洋

二、1.A2.A3.C4.A5.B

三、1-5XVXXV

四、略

五、1.地球上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在低空遇冷形成

雾,在高空遇冷形成云。

2.温度计液柱会下降,因为水分蒸发会吸收热量

3.①蒸发可以帮助人们晾晒衣服②雾天影响人们出行③霜降对农作

物危害很大④降雨可以补充陆地淡水

第二单元综合提升练习

一、填空:

L水在()、()和()中不断地循环运动着。

2.露和霜一般出现在秋季或冬季早晨,它们的形成过程都是需要水蒸

气()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的。

3.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在低空遇冷会形成(),在高空遇冷会

形成()。

4.气温高于0摄氏度时,近地面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植物表

面,形成();气温低于0摄氏度时,近地面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

面形成()

5.高空云中的小水滴不断碰撞,就会形成(),它们是()

的主要方式。

6.()、()和()和中都有水的存在,

7.地球上的水从来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处在不断地()之中。

8,地表的水来自(),天空中的水来自于地表的水不断()

变成()。

9.水降落到地面,有的渗入地下,形成(),有的汇聚成江河,

日夜不停地流入()。

10.()在天空中形成雨或雪降落下来。

1.由于地球上不停地进行着大规模的(),才使地球上的万物生

机勃勃。

A.蒸发B.凝结C.水循环

2.冬天摄氏度以下的早晨,通常会出现()。

A.露B.雾C.霜

3.下列关于人工降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工降雨时要向云中播撒催化剂

B.没有云也可以实施人工降雨

C人工降雨可以有效缓解旱情

4.下列水循环方向正确的是()

A.地表水f水蒸气f雾

B.地表水一水蒸气一云一雨

C.地表水f露一蒸发

D.雨f水蒸气一地表水

5.我国传统计时法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和霜降分别记录了露和霜两

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温度开始()o

A.下降B.上升C.不变

6.降水的主要形式不包括()。

A.霜B.雨C.雪D.雹

7.下列水循环方向不正确的是()o

A.地表水水蒸气云

B.云f降水f水蒸气

C.地表水一地下水一植物吸收一蒸发

D.雨雾f水蒸气地表水

8,水循环的基础是水的()变化。

A.凝结B.蒸发C.凝华D.三态

9.降水的主要形式不包括()

A.蒸发B.雪C.雨D.雹

10.地表和地下所有淡水的来源是()

A.凝结B.蒸发C.凝华D.降水

11.(多选)下列天气现象属于固态水的有()

A.雨B.雹C.雪D.雾

三、判断:

1.水循环过程中的天气现象都需要吸收周围的热量。()

2.雾和云飘散在大气中,不属于水的基本形态。()

3.天空中飘浮的云其实是小水滴或小冰晶。()

4.水循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5.人工降雨就是利用人工手段让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加快增大,加

速下降。()

6.陆地、海洋、大气中都有水的存在。()

7.地球上的水只有在太阳照射下才会蒸发形成水蒸气。()

8.水蒸气变成露、霜、雾、云等形态都需要放热。()

9.水蒸气变成露、霜、雾等天气现象的过程是大气中水的主要来源。

()

10.因为水不断地循环运动,所以淡水资源丰富,不用节约用水。()

见填图题

观察水循环图,并填写完整

高空一(2)_________翳雨或雪

地表水星L(1)_________丝<低空一雾

(湖、河、植物)蒸发

((3)_________(0C以上)

近地我.

植物表面[(4)_________(0P以下)

----------入海-一汇聚成河、降落

_(5)----------____—渗入地下,

(1)()

(2)()

(3)()

(4)()

(5)()

五、简答:

1.简述水循环的作用,及其影响。

2.水蒸发后变成水蒸气后会变成什么形态?

3.雾是怎样形成的?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答案:

一、L.陆地海洋大气2.遇冷3.雾云4,露霜5.雨雪降水6.陆

地海洋大气7.循环运动8.降水蒸发水蒸气9.地下水海洋10.云

二、IC2C3B4B5A6A7D8D9A10D11BC

三、1.x2.x374V5.V6.V7X8V9V10X

四、(1)水蒸气⑵云⑶露⑷霜(5)地下水

五、L作用:水循环形成了不同的天气现象,是地球表面淡水资源的

来源。

影响:不会再有露、霜、云、雨、雪等天气现象,生物将失去赖以生存

的淡水资源,无法生存,逐渐灭绝。

2.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近地面的物体表面发生凝结,就形成了露;

当温度在0摄氏度以下时,近地面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结成小冰晶,

就形成了霜;水蒸气升到空中,在低空遇冷就会形成了雾;在高空遇冷

就会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当达到一定数量时便形成了云。

3.地面上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在低

空遇冷就会形成雾。

影响:能见度低,影响车船行驶、飞机升降,还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第三单元综合基础练习

一、填空:

1.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使遭到了很大破坏。

2.当雨水较大时容易形成。

3.据相关资料显示,长期大量使用会使土壤

质量下降,影响农作物生长。

一、选徉:

1.人类的下列活动不会改变地表的是()

A.拦河筑坝B.种植庄稼C.开采矿石

2.下列属于流动的雨水对地表影响的是()

A.形成沟壑B.形成高山C.形成台风

3.联合国将每年的()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早目”,旨在进

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的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

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A.4月1日B.8月18日C.6月17日

4.()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A.强降雨B.下雪C.刮风

5.河水流出陡峭、狭窄的()时,河道会突然变宽、变浅,水流也

会减慢。

A.河流B.山谷C.大路

三、判断:

1.河滩上的卵石、高原上的沟壑都是因为流水的作用而形成的。()

2.为了多产粮食,我们应该尽可能围湖造田,以增加耕地面租。()

3.地表变化都是在雨水、风等自然力量的作用下发生的,与人类活动

无关。()

4.大河大江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是流水的作用()

5.黄土高原的沟壑是大风吹出来的。()

!1!、连线:

把以下形成物与对应的状态连接在一起。

风蚀石火山的力量,岩浆和雨水的作用

海边礁石风、流水、碳酸盐岩石分解的作用

石林海浪的冲击

火山口湖强风的作用

五、简答题:

1.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哪些?

2.橘子洲位于长沙市区对面的湘江江心,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

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洲。请用你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沙洲形成

的原因。

3.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地表的形态,请你举出三例。

六、实验题:

影响地表侵蚀因素的研究计划:

(1)研究项目:

土地上有无植物覆盖对地表侵蚀的影响

(2)推测:

(3)实验方法:

(4)要改变的条件:

(5)保持不变的条件:

(6)研究结论:

答案:

一、1.地表环境2.溪流3.化肥和农药板结

二、1.B2.A3.C4.A5.B

三、1.V2.x3.x4.V5.x

四、1.按照自然规律改变和塑造新的地表形态,例如,开挖河道、修

建水库、绿化沙漠等。违背自然规律破坏了地表形态,例如,填海造出、

沙漠化扩大、水土流失等。

2.沙洲是水流和波浪搬运,夹带着泥沙、岩石等堆积物堆积形成的。

3.拦河筑坝;围海造田;开采矿石等。五、略

五、

⑵如果有植物覆盖,土地受侵蚀程度小,如果无植物覆盖,土地受侵

蚀程度大。

(3)对比实验。

(4)有无植物覆盖

(5)瓶中装同样多的水,盖上同样大小的孔,以同样的高度、角度“下

雨”。

(6)土地上的植物覆盖影响侵蚀的程度,如果有植物覆盖,土地受侵蚀

程度小,如果无植物覆盖,十地受侵蚀程度大。

第三单元综合提升练习

一、填空:

1.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貌是由于对地表的而

形成的。

2.大河中央由堆积而成的小岛叫做o

3.强降水容易引发、等自然灾害。

4•沙洲是由于的、作用形成的。

5.流水的冲刷、搬运作用会使水中的岩石变得、,

形成o

6.流水的冲刷、搬运作用会形成,属于量对地

表环境的影响。

7.当我们乘船沿江而下时,有时可以看到大河中央有一些由堆

成的“小岛”,人仅称之为0

8,沙洲的形成与流水的、作用有关。

9.流水的冲刷、搬运会使石块变得光滑、圆润,我们称之为o

10.是重要的流水地貌,在河口处会形成扇形堆积。

11.经过摇晃的小砖块棱角被,表面变o

二、选择:

L鹅卵石通常会出现在河道的()

A.上游B.中游C.下游

2.(多选)沙洲的形成与流水的()有关

A.冲刷B.搬运C.沉积

3.河流的冲刷、搬运不会形成()

A.沙洲B.山川C.鹅卵石B冲积扇

4.下列最容易形成沙洲的位置的是()

A.河流起点B.湖中心C.河流拐弯处D.海洋中心

5.(多选)强降雨会带来()。

A.山洪B.泥石流C.沙尘暴D.滑坡

6.沙洲、山谷沟壑、鹅卵石的形成都受到了()的影响。

A.风化B.流水C.温度D.季节变化

7.下列会对地表产生破坏的人为因素有()

A.山洪B.填海造陆C.修筑梯田D.滑坡

8.鹅卵后的形成与()

A.光照B.冲刷C.搬运D.风化

9.因为水流速减慢而容易形成沙洲的位置有()

A.河流起点B.湖中心C.河流变窄处D.河流入海口处

10.(多选)下列行为不会造成水土流失的有()。

A.修筑堤坝B.砍伐树木C.建立自然保护区D.毁林开荒

11.(多选)会造成地表破坏的行为有()。

A.土地过度耕种B.修筑梯田C.树木乱砍滥伐D.过度放牧

三、匆断:

1.土地坡度、植被覆盖率、降水量都会影响沟壑的形成。()

2.强降雨能够迅速补充地表淡水资源,无任何不良影响。()

3.河流下游最容易形成沙洲。

4.河道中的碎石块是由于河水的冲击、摩擦、碰撞而失去棱角的。()

5.鹅卵石与沙洲的形成都受到流水的冲刷、搬运作用的影响。()

6.流水的冲刷、搬运影响着地表形态。

7.洪水、暴雨会造成灾害,所以流水的冲刷、搬运没有任何好处。()

8.鹅卵石的形成只是由流水的冲刷、搬运作用形成的。()

9.自然界中除了流水,风和冰川也有冲刷、搬运作用。

10.河流上游的石头通常更加光滑、圆润,被称为鹅卵石。()

、实验题

根据下面的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材料:玻璃瓶、()、沙、水。

⑵实验步骤:

A.找到3〜4块有棱角的()。

B.将小砖块放入()中,并加入适量沙和半瓶水,拧紧瓶盖。

C.每位同学依次快速用力摇动玻璃瓶1分钟,观察摇动后小砖块的变

化,并记录下来。

⑶实验现象:小砖块的棱角(),表面变得()

(4)实验中,小砖块模拟的是(),水和沙模拟的是(),

用力摇晃模拟的是()。

⑸试着描述鹅卵石的形成过程:

五、简答:

1.自然界中的降雨、流水会对地表环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人类保护地表环境的举措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答案:

一、1.雨水侵蚀2.沙石沙洲3,山洪泥石流4.流水冲刷搬运5.光

滑圆润鹅卵石6.沙洲自然7.沙石沙洲8.冲刷搬运9.鹅卵石

10.冲积扇11.磨平光滑

二、1.C2.ABC3.B4.C5.ABD6.B7.B8.A9.D10.AC11ACD

三、1.V2.X3.X4V5.V6.V7.x8.x9.V10.x

四、(1)有棱角的小诺块⑵小砖块玻璃瓶⑶被磨平光滑⑷鹅卵石

流水流水的冲刷、搬运(5)河岸边的岩石受到风化作用崩落到河里,

河水不断地冲刷岩石并向下游搬运,在搬运过程中,岩石相互碰撞、

摩擦,逐渐磨圆,形成鹅卵石。

五、1.降雨会在地面汇聚成溪流,侵蚀地表,形成一道道沟壑。强降水

还会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破坏农田道路、通信等基

础设施,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流水有冲刷、搬运作用,会形成沙洲I、冲积扇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现

象。

2.人类保护地表的方式有:退耕还林还草、绿化荒山、开挖河道、修

建堤坝、平整土地、绿化沙漠等,这些措施能够减少对地表的破坏,提

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地表和生态环境。

影响:能见度低,影响车船行驶、飞机升降,还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第U!单元综合基础练习

填空:

L地球上生长着()的植物,有些植物生活在陆地上,有些植物

生活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迄今为止人们已知的植物大约有

()万种。

2.禽流感病毒不仅会侵害家禽,还会危害人类。据统计,感染H5N1禽

流感病毒的病人死亡率接近(),同时禽流感还会重创家禽

(),2004年初禽流感席卷中国、美国、日本、越南等国,上

百万只家禽染病死亡。

3,霉菌适宜在()、()的环境下生长。

一、选拜:

1.下列植物中,属于草本植物的是()。

A.松树B.柳树C.芦苇

2.下列三种细胞图片中,()是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

胞。

3.以下保鲜技术适合保存薯片的是()o

A.真空包装B.冷冻C冷藏

4.金针菇是人们喜爱的食物,它属于()o

A.细菌B.病毒C.真菌

5.()方法不能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A.阳光暴晒B.密闭门窗C.紫外线灯消毒

三、判断:

1.微生物能帮我们处理垃圾和污水,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将成为垃

圾的世界。()

2.在观察水中微生物时,可选用自来水。()

3.人类利用微生物可以酿酒、酿醋等。()

4.平菇用肉眼可以看到,不属于微生物。()

5.感冒、痢疾等疾病是由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微生物引起的。()

四、连线:

蘑菇

动物的表皮细胞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细菌

木耳

病毒肉眼就能看到

灵芝

五、简答题:

1.玉米的茎和桃树的茎各有什么特点?通过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微生物有哪些危害?

3.说一说怎样正确使用显微镜。

六、实验题:

在下图中标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答案:

一、1.多种多样302.60%养殖业3.温暖潮湿

二、1.C2.A3.A4.C5.B

三、1.V2.x3.V4.x5.V

四、略

五、L玉米的茎疏松、柔软、支持力弱;桃树的茎紧密坚硬、支持力

强。玉米属于草本植物,桃树属于木本植物。

2.微生物会侵害一些动物和植物,禽流感、枯叶病等都是由微生物引

起的,这些病毒会使动物死亡、植物枯篓,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3.①将装片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

②调节显微镜,直到能看清细胞为止。

③观察细胞,并记录细胞形状。

第U!单元综合提升练习

填空:

1.按照植物茎的特征,可以将植物分为()和(),这种分

类方法叫做()。

2.人们已知的植物大约有()种,可以制定()对其进行

分类。

3.()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需要用()才能观察到。

4.细胞结构最早是由()科学家()发现的。

5.微生物包括()()()等基本类型。

6.生活中常见的蘑菇也是()的一种。

7.雨后或清晨森林里出现的小伞状的蘑菇,属于微生物中的()

8.我国目前已知的食用菌有()多种。

9.毒蘑菇一般颜色()。

10.蘑菇中含有丰富的()()()等营养物质。

二、选择:

1.根据植物茎的特点,可以将植物分为()和()。

A.草本植物B.水生植物C.木本植物D.陆生植物

2.下列植物属于水生植物的是()。

A.榕树B.木棉C.莲花D.小麦

3.使用显微镜的顺序是()。

A.取镜安放一安装玻片一对光一调整距离

B.取镜安放一对光一安装破片一调整距离

C.取镜安放一安装玻片一调整距离f对光

D.取镜安放一对光一调整距离一安装玻片

4.下列不属于显微镜上的镜片的是()。

A.目镜B.物镜C.反光镜D.放大镜

5.下列不属于微生物的是()。

A.细菌B.病毒C.真菌D.草履虫

11.下列属于有毒真菌的是

A.银耳B.灵芝C.见手青D.虫草

12.可食用的蘑菇属于()。

A.细菌B.病毒C.细胞D.真菌

13.(多选)蘑菇的好处有()。

A.味道鲜美B.营养丰富C.药用价值D.经济价值

14.(多选)下列属于可食用真菌的有()。

A.麟小伞B.木耳C.竹荔D.草菇

15.蘑菇的生存方式是()

A.光合作用B.寄生C.腐生D.分裂

三、判断:

1.蘑菇、青菜的茎都比较柔软、支持力弱,它们都是草本植物。()

2.一年生的都是草本植物,多年生的都是木本植物。()

3.胡克利用改良的显微镜使人类第一次观察到细胞的存在。()

4.用放大镜就可以观察到细胞结构。()

5.人类生活会受到细菌的侵扰,应该尽全力消灭细菌等微生物。()

6.所有的真菌都是可食用的。()

7.真菌一般体积较大,属于植物。()

8.毒蘑菇生长在潮湿的地方。()

9.灵芝、茯苓有药用价值,可以增强免疫力。()

10.可食用真菌是宝贵资源()

I、实验题

在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实验中,

(1)在图中标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⑵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生物的()结构。

⑶想要观察到非常微小的细菌、病毒,则需要用到精度更高的()

⑷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要将观察对象制成临时装片,需要用

()和()。

⑸临时装片放到()上,对准通光孔,才能进行观察。

(6)调整镜简高度需要用到()

五、简答:

1.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有哪些利与害?

2.食物发霉会导致哪些危害?生活中还有哪些发霉现象?

3.常见的防霉措施及原理有哪些?

答案:

一、1.草本植物木本植物二歧分类法

2.350多分类标准

3.细胞显微镜

4.英国罗伯特•胡克

5.细菌病毒真菌

6.真菌7.真菌8.3509.艳丽10.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

二、1.x2.x3V4.x5.x6.x7.x8.V9.V10.J

三、1.AC2C.3.B4.D5.D6.C7.D8.ABCD9.BCD10.C

四、(1)①目镜②准焦螺旋③物镜④载物台反光镜⑵细胞⑶电

子显微镜(4)载玻片盖玻片⑸载物台⑹准焦螺旋

五、1.微生物是生物的一种,有细菌、病毒、真菌等形式。有些微生

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如制作泗、醋、酸奶等食品,还能制作疫苗预防疾

病,分解垃圾和污水,帮助动植物生长。有些微生物对人类是有害的,

如部分微生物会引发感冒、痢疾等疾病。

2.食物发霉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在生活中,衣服、

鞋子、被褥、家具、地毯、植物、墙体等都会发霉。

3.食品放入保鲜盒再放入冰箱,可以降低食品温度,防止食物受潮;晾

晒衣物,可以使衣物保持干燥,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菌,防止衣物发霉;

在墙上刷防霉涂料,可以隔绝空气和水;通风,可以保持干燥,避免物

体受潮。

第五单元综合基础练习

一、填空:

L像螺丝刀、汽车方向盘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轮转动时轴也跟着

转动的装置叫做()

2.像旗杆顶端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做

()

3,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装置构造简单,既能帮助人们省力,又能

提高工作效率,被称为()

二、选择:

1.下列机械中属于轮轴的是()

A.天平B.剪刀C.扳手

2.如图所示,一位40千克的人站在跷跷板图示位置时,跷跷板处于平

衡状态。由此可估测铁球的质量约为()

A.20千克B.40千克C.80千克

3.动滑轮的缺点是()

A.费力

B.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C.能改变力的方向

4.下面做法中,()属于利用斜面原理

A.用力拉绳子,将旗升到旗杆顶部

B.轻转方向盘,驾驶汽车转弯

C.汽车绕着盘山公路行驶到山顶

5.如图,在轮轴的两边各挂上两个钩码,松开手以后轮轴()

A.能保持平衡

B.顺时针方向转动

C.逆时针方向转动

三、判断:

L使用螺丝刀撬铁桶盖子时它是杠杆,使用它拧螺丝钉时它是轮轴()

2.动滑轮是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3.当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费力。()

4.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费力。()

5.斜面的坡度越大,沿着它提升重物越省力。(

U!I、连线:

撬石头的撬棍

天平省力杠杆

钓鱼竿不省力也不费力

开瓶器费力杠杆

跷跷板

镶子

五、简答题:

1.自行车运用了哪些简单机械?试举出一处。

2.百叶窗用的是什么滑轮?有什么作用?

3.说出2个生活中利用斜面原理的例子。

六、实验题:

⑴如图①,用测力计测小车的拉力,读数为3N,可以推断图②小车的

拉力()

A.大于3N

B.小于3N

C.等于3N

(2)如图②,搭建斜面的书本高30厘米,改用高20厘米的书本搭建斜

面时,测力计读数()

A.比②大

B.比②小

C.等于3N

原因:当斜面的长度一定时,斜面越低,越(:)

⑶如图③,A、B两个面长度不同,其他完全相同。用测力计沿A、B两

个面拉动同一物体至相同高度,则测力计的读数()

A.A、B两个面相同

B.A面大于B面

C.B面大于A面

原因:当斜面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

答案:

一、1.轮轴2.定滑轮3,简单机械

二、1.C2.A3.B4.C5.B

三、1.V2.V3.x4.x5.x

四、略

五、

1.自行车运用了轮轴、斜面、杠杆等简单机械。如:车把运用了轮轴

的原理。

2.百叶窗用的是定滑轮,定滑轮有改变用力方向使工作方便的作用。

3.台阶、盘山公路。

六、(DB(2)B省力(3)C省力

第五单元综合提升练习

一、填空:

L像撬杠这样,在()的作用下绕着()旋转的硬棒叫做

杠杆。

2.杠杆的三要素是()、()、()

3.在杠杆上起支撑作用的固定点叫做()

4,使杠杆转动的用力点叫做()

5.杠杆可以改变力的传递()和(),控制物体的运动状

o

6.能够省力的滑轮叫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