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龙门-云名著《世说新语》之“德行”卷_第1页
一世龙门-云名著《世说新语》之“德行”卷_第2页
一世龙门-云名著《世说新语》之“德行”卷_第3页
一世龙门-云名著《世说新语》之“德行”卷_第4页
一世龙门-云名著《世说新语》之“德行”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一世龙门《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初读——读准字音

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二读——读准节奏

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三读——读清文意指在德行操守方面,自我标榜甚高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标准比喻得到有名望的人的礼遇和提携而提高了身价

李元礼风度高雅,品格严整,在德行操守方面,自视甚高,想把宏扬儒家礼教、正定天下是非作为自己的使命。后辈读书人,能够登上他家厅堂,受到他的接待,都认为是登龙门。四读——原文译文一世龙门:称文人所崇仰的人物。一世:一代;龙门:后汉时李膺有重名,后起的文人有登门拜访的,称之登龙门。五读——原文成语【成语形式

】ABCD式的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繁体】一世龍門【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称一时春风得意的人物【成语反义

】豺狼当道李元礼何许人也?六读——文中人物

李膺(110年-169年),字元礼,颍川郡襄城县(今属河南襄城县)人。东汉时期名士、官员,太尉李修之孙、赵国相李益之子。李膺最初被举为孝廉,又被司徒胡广征辟,举高第。后升任青州刺史,青州的郡守县长害怕他的严明,大多弃官而去。历任渔阳、蜀郡太守,又转为护乌桓校尉,屡次击破犯境的鲜卑,因公事免职。永寿二年(156年),鲜卑犯境,桓帝起用李膺为度辽将军,羌人闻讯畏服,他因而声威远播。后入朝为河南尹,因检举不法,被诬陷免官,得应奉援救而获赦。出任司隶校尉时,能使宦官震恐。李元礼何许人也?六读——文中人物

李膺位列“八俊”之首,有“天下模楷”之称。第一次党锢之祸时,他遭迫害下狱,后被赦免回乡。陈蕃、窦武图谋诛杀宦官时,被起用为永乐少府,旋即免职。建宁二年(169年),张俭事起,李膺主动自首,被拷打而死,年六十。遗爱度辽六读——文中人物

永寿二年(156年),鲜卑侵犯云中郡,汉桓帝听说了李膺的才能,于是又征召他担任度辽将军。最初,羌人掳掠到疏勒、龟兹二国,多次侵扰抢掠张掖、酒泉、云中各郡,百姓多次遭受他们的残害。自从李膺到达边境,羌人听到消息都感到畏惧屈服。将以前掳掠的男女,统统送还到边境。从此以后,李膺声威远播。遭诬免职六读——文中人物

延熹二年(159年),李膺被征召为河南尹。当时宛陵郡的豪强羊元群从北海郡被罢官回来,贪污罪行严重,四处搜刮珍宝,连郡舍厕所中的奇巧之物,也用车子拉了回家。李膺上表要审查他的罪行,因为羊元群贿赂宦官,导致李膺被判为诬告,反而被发配到左校服役。之前,李膺与廷尉冯绲、大司农刘祐等同心同德,检举惩处那些奸邪得宠的人,冯绲、刘祐这时也遭诬陷被发配到左校劳作。司隶校尉应奉向桓帝上书替李膺等人申诉,才使他们得到赦免。刚正不阿六读——文中人物

李膺后来再次升官,被任命为司隶校尉。当时宦官张让的弟弟张朔担任野王县长,贪婪残暴,无法无天,竟然杀害孕妇,他听说李膺的威严,于是畏罪逃回京师,躲在张让家的夹柱中。李膺知道后,率领吏卒拆破夹柱捉拿了张朔,将其交付洛阳县的监狱。录供完后,便将其正法。张让因而向桓帝诉冤,桓帝下诏召李膺入殿,并亲自到廊上责问李膺为什么先斩后奏。李膺回答说:“昔日晋文公捉拿卫成公回到京城,《春秋》肯定他的行为。《礼记》上说‘公族犯了罪,国君即使说宽赦他,官吏也严守法律不听从’。从前孔子做鲁国的司寇七天就杀掉了少正卯。如今我到职已满十天,私心害怕因办事迟滞而造成过失,没有想到却获了办案过速的罪。臣的确知道自己的罪责,死期就要到了。特请求宽留我五天,限期灭尽大恶,回来受烹煮之刑,这是我生的本愿啊!”桓帝没有再说什么,回过头来对张让说:“这是你弟弟的罪过,司隶(指李膺)有什么过失?”便打发李膺出去。从此各个黄门、常侍都屈身敛迹不敢出声气,休假时也不敢再出宫。桓帝诧异地问是什么原因,他们都叩头流泪说:“怕李校尉。”当时,朝廷一天比一天紊乱,纲纪败坏,只有李膺独自保持风采,凭借声名自我清高。士人有被他接待的,当时叫做登龙门。党锢之祸六读——文中人物

延熹九年(166年),发生第一次党锢之祸,李膺遭到迫害。当察究核实李膺的罪状时,要经太尉、司徒、司空三府案验,太尉陈蕃拒绝受理。说:“现在考纠案验的,都是海内人们赞誉的忧心国事、忠诚无私的大臣。这样的人即使下传十世还是应该宽恕他们,难道罪名不明就应该逮捕拷打吗?”便不肯在案卷上签名。桓帝更加发怒,把李膺等关押到黄门北寺狱。因为李膺等人案件牵涉到一些宦官的子弟,使得宦官们大多感到畏惧,请求桓帝按照天时大赦。于是下诏大赦天下,李膺也被免官回乡,住在阳城山中。天下的士大夫都认为李膺的道德高尚,朝廷污秽肮脏。不久,陈蕃被免去太尉,朝廷和士大夫都有意要李膺出任太尉。荀爽担心李膺名气太高而惹祸,想让他容忍保全性命于乱世,写信给他,劝他最好能隐居不仕,来躲避祸乱。当时,海内追求高风亮节的人便互相标榜,为天下名士定出标号。以李膺、荀翌、杜密、王畅、刘佑、魏朗、赵典、朱寓为“八俊”。祸起遇害六读——文中人物

永康元年(167年),桓帝驾崩,汉灵帝即位,陈蕃任太傅,与大将军窦武共同主持朝政,二人合谋想要诛杀宦官。任用天下名士,以李膺任长乐少府。不久,陈蕃、窦武的图谋失败,李膺等人又被免官。建宁二年(169年),因张俭引发的第二次党锢之祸发生,朝廷开始逮捕与之有牵连的党人。同乡人对李膺说:“可以走了。”李膺回答说:“侍奉君主不躲避灾难,有罪不逃脱刑罚。这是我的节操。我已经六十岁了,死和生都由命中注定,能跑到什么地方去呢?”便主动到朝廷诏令指定的监狱中去,被拷打而死。他的妻子儿女被流放边境,他的门生、故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