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训练试题库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5题。《过秦论》(节选)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时,虽无出己之策,终弗敢西向,秦有吞食天下之心,而天下有并灭秦之志。于是秦有余力而制其敝,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于是为天下始皇帝。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1.下列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商君佐之佐:辅助B.务耕织织:纺织C.连衡而斗诸侯衡:平衡D.合从缔交从:顺从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内立法度,务耕织B.连衡而斗诸侯C.秦有吞食天下之心D.合从缔交,相与为一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通过秦国由盛而衰的历史,总结出统治者施行仁政的必要B.文章通过对秦国历史的分析,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国家的强弱在于能否任用贤能C.文章通过对秦朝兴亡过程的叙述,指出秦朝的灭亡是秦二世无道、仁义不施的结果D.文章通过对秦朝兴亡过程的叙述,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国家的兴亡在于能否施行仁政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②于是为天下始皇帝。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5.作者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左忠毅公逸事》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寺僧明日请问,忠毅公曰:“吾恶闻恶气。”或曰:“自吾游京师,未尝见如公有操持者。”他日,其从子过,从子入,则掩鼻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其父之罪也。吾不能以终老待之,虽百岁,吾不能待。遂决欲一赴胡。”既辞吾去,遵以闻于忠毅公。忠毅公闻之,肃然起曰:“吾不知吾儿,竟大达如此!”因呼入,谓曰:“吾儿,吾久不见若矣,何为出此言也?”曰:“吾欲赴胡,即以死送汝,不死,即不复见。”忠毅公曰:“汝今往,吾知必死,吾死,汝必速行,无迟留。”曰:“大人之恩,生死而肉骨也,焉知生死?”吾去,汝勿悲。”既而与妻诀,遂一去不返。既而,忠毅公被逮,激于义,大不顺,涕泣交颐,曰:“吾儿,吾儿,尔不知吾行,为天下大计也。吾尸,汝葬之;吾儿,吾儿,尔其善自为计。”初,忠毅公之逮所由使,莫不疑内交者。及闻呼儿也,持其手泣且拜,曰:“公尸在此,我归报丞相!”及死,颜色不变,如有以慰其心者。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河南、湖广、四川、贵州、云南之间,忠毅公以荐举,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时李自成亦出游河南,忠毅公单骑出诱战,三大战,丧其卒五百,遂为贼所害,大酋亦死。闻忠毅公死,天下哀之,失声,为哭者,十六七。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微行入古寺微:暗暗地B.吾儿,吾儿,尔不知吾行行:行为C.吾尸,汝葬之尸:尸体D.忠毅公之逮所由使使:使者7.下列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吾儿,吾儿,尔不知吾行B.吾儿,吾儿,尔其善自为计C.忠毅公之逮所由使D.吾不知吾儿,竟大达如此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通过对忠毅公的描写,表现了忠毅公的英勇无畏B.文章通过对忠毅公的描写,表现了忠毅公的忠诚勇敢C.文章通过对忠毅公的描写,表现了忠毅公的仁爱之心D.文章通过对忠毅公的描写,表现了忠毅公的爱国情怀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既而与妻诀,遂一去不返。②忠毅公之逮所由使,莫不疑内交者。10.作者在文中对忠毅公的描写有哪些特点?(4分)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陈情表》(节选)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慈父见背见:看见B.行年四岁行:行走C.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废:停止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临:到达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臣侍汤药,未曾废离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C.郡县逼迫,催臣上道D.臣之进退,实为狼狈1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通过对作者个人遭遇的叙述,表达了对国家政治的忧虑B.文章通过对作者个人遭遇的叙述,表达了对祖母的感激之情C.文章通过对作者个人遭遇的叙述,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诚D.文章通过对作者个人遭遇的叙述,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②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15.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4分)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岳阳楼记》(节选)昔者孟尝君有知人之明,而不能用其才;赵简子有用人之能,而不能尽其用;吴起有治国之才,而不能行其志。此三者,皆以才见短,而志见长。故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尝君有知人之明明:明白B.赵简子有用人之能能:能力C.吴起有治国之才才:才能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忧:忧虑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孟尝君有知人之明B.赵简子有用人之能C.吴起有治国之才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1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通过对古代仁人的描述,表达了对仁人志士的崇敬B.文章通过对古代仁人的描述,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C.文章通过对古代仁人的描述,表达了对国家政治的忧虑D.文章通过对古代仁人的描述,表达了对个人品德的要求1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昔者孟尝君有知人之明,而不能用其才。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0.作者在文中对“古仁人”的品质进行了怎样的评价?(4分)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5题。《兰亭集序》(节选)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岁在癸丑岁:年B.暮春之初初:开始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聚会D.修禊事也也:句末语气词2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岁在癸丑B.暮春之初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D.修禊事也2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通过对兰亭聚会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B.文章通过对兰亭聚会的描写,表达了对友情和欢乐的珍视C.文章通过对兰亭聚会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D.文章通过对兰亭聚会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政治的忧虑2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②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25.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情感?(4分)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5题。1.C(衡:通“横”,意为合纵连横的策略。)解析思路: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需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来推断。C项中的“衡”应理解为合纵连横的策略,与“斗诸侯”相对应,故选C。2.D(A.内:名词作状语,意为在国内;B.连:动词,意为联合;C.吞:动词,意为吞并;D.合:动词,意为联合。)解析思路:分析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注意虚词的词性、位置和搭配。D项中的“合”与“缔交”搭配,意为联合,故选D。3.B(文章通过对秦国历史的分析,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国家的强弱在于能否任用贤能。)解析思路: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注意文章的结构和段落之间的关系。B项概括了文章的主旨,故选B。4.①在这个时候,商鞅辅佐他,在国内建立法规制度,从事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诸侯各国互相争斗。解析思路:翻译文言文句子,注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句式和词类的活用。5.作者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解析思路: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注意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和论证方法。作者在文中指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即缺乏仁政导致攻守之势失衡。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6.B(行:经历。)解析思路: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结合上下文语境推断。B项中的“行”应理解为经历,与“四岁”搭配,故选B。7.D(A.吾:代词,意为我;B.吾:代词,意为我;C.吾:代词,意为我;D.吾:代词,意为我。)解析思路:分析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注意虚词的词性、位置和搭配。D项中的“吾”与其他选项的用法相同,故选D。8.B(文章通过对忠毅公的描写,表现了忠毅公的英勇无畏。)解析思路: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注意文章的结构和段落之间的关系。B项概括了文章的主旨,故选B。9.①不久,忠毅公被逮捕,因为正义而大怒,非常不顺从,泪流满面,说:“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你不知道我这样做是为了天下的大计。我的尸体,你把它埋葬了;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你好好地为自己打算吧。”解析思路:翻译文言文句子,注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句式和词类的活用。10.作者在文中对忠毅公的描写有以下特点: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描写细腻,富有感染力。解析思路:分析作者对忠毅公的描写手法和特点,注意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11.B(行:经历。)解析思路: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结合上下文语境推断。B项中的“行”应理解为经历,与“四岁”搭配,故选B。12.D(A.臣:代词,意为臣子;B.欲:动词,意为想要;C.郡县:名词,意为郡县官员;D.进退:动词,意为前进或后退。)解析思路:分析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注意虚词的词性、位置和搭配。D项中的“进退”与其他选项的用法不同,故选D。13.B(文章通过对作者个人遭遇的叙述,表达了对祖母的感激之情。)解析思路: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注意文章的结构和段落之间的关系。B项概括了文章的主旨,故选B。14.①因为我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的事。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四岁的时候,舅舅又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解析思路:翻译文言文句子,注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句式和词类的活用。15.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忠诚、孝顺和对国家政治的忧虑。解析思路: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注意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和论证方法。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祖母的感激之情,对国家政治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6.A(明:形容词,意为明智。)解析思路: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结合上下文语境推断。A项中的“明”应理解为明智,与“知人”搭配,故选A。17.D(A.孟尝君有知人之明;B.赵简子有用人之能;C.吴起有治国之才;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解析思路:分析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注意虚词的词性、位置和搭配。D项中的“忧”与其他选项的用法不同,故选D。18.B(文章通过对古代仁人的描述,表达了对友情和欢乐的珍视。)解析思路: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注意文章的结构和段落之间的关系。B项概括了文章的主旨,故选B。19.①从前,孟尝君有识别人才的明智,却不能发挥他们的才能。解析思路:翻译文言文句子,注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句式和词类的活用。20.作者在文中对“古仁人”的品质进行了怎样的评价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解析思路:分析作者对“古仁人”品质的评价,注意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和论证方法。作者在文中对“古仁人”的品质进行了高度评价,强调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关心民生,忧国忧民。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5题。21.B(初:副词,意为最初。)解析思路: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结合上下文语境推断。B项中的“初”应理解为最初,与“暮春”搭配,故选B。22.D(A.岁:名词,意为年;B.初:副词,意为最初;C.会:动词,意为聚会;D.也:句末语气词。)解析思路:分析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注意虚词的词性、位置和搭配。D项中的“也”是句末语气词,与其他选项的用法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装饰装修工程)应急处置分析及对策
- 水上救生员应急处置分析及对策
- 信息安全测试员(渗透测试员)安全教育培训手册
- 特种气体生产工岗位实习报告
- 保险业务人员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
- 喷涂预处理工实操任务书
- 送配电线路工基础技能培训手册
- 动画制作员实操任务书
- 数控机床机械装调维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饲料加工工岗位实习报告
- 旧厂设备拆除方案(3篇)
- 2025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含答案
- 前台物业收费管理制度
- T/ISEAA 006-2024大模型系统安全测评要求
- T/DZJN 03-2019即热式饮水电加热器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转让多台渣土车协议书
- 血液净化治疗进展
- 医疗AI的透明度与可解释性的伦理及法规要求
- 《cfg桩施工技术培训课件》
- 《南京美食》课件
- 2025年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