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知识记诵手册-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1页
第二单元知识记诵手册-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2页
第二单元知识记诵手册-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3页
第二单元知识记诵手册-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4页
第二单元知识记诵手册-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记诵手册文学常识1.史铁生(1951-2010),生于北京,作家。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后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2.莫怀戚(1951-2014),重庆人,当代作家,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主要作品有小说《诗礼人家》《经典关系》等。作品集主要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3.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作品有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修道士》《国王和王后》《摩吉多塔拉》《邮局》,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4.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5.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常招纳文士集于门下。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6.《世说新语》,古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逸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世说新语》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对后代笔记体作品的影响颇大。《世说新语》按内容分为36篇。《咏雪》被编入书中《言语》篇;《陈太丘与友期行》被编入书中《方正》篇。7.散文诗是一种兼有诗和散文特点的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的某些特点。本质上,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能给读者以美和想象。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的细节,形式上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字音字形砸(zá)碎沉寂(jì)侍(shì)弄捶(chuí)打憔悴(qiáocuì)絮(xù)叨仿膳(shàn)翻来fù(覆)去wān(豌)豆jué(诀)别烂màn(漫)tān(瘫)痪熬(áo)过嫩(nèn)芽水波粼粼(lín)dūn(蹲)下chāi(拆)散分qí(歧)一霎(shà)时匿(nì)笑沐(mù)浴嗅(xiù)到徘徊(páihuái)并蒂(dì)祷(dǎo)告攲(qī)斜菡萏(hàndàn)梗(gěng)遮(zhē)拦荫蔽(yīnbì)雪骤(zhòu)柳絮(xù)

奕(yì)尊君在不(fǒu)太傅(fù)差(chā)可拟多音字形似字重点词义暴怒无常:毫无规律地发大火。例句:失业后,他变得暴怒无常。央求:恳求。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翻来覆去:来回翻身或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例句:听说明天董进宇博士要来学校讲学,他激动得翻来覆去睡不着。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例句:居住在台湾的爷爷终于回来了,真叫他喜出望外。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里啰唆。例句:长大了才明白,母亲的絮絮叨叨是对我最深沉的爱。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诀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诀别、离别辨析: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有分别的意思。“诀别”的意思是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如:那年夏天和奶奶见面,竟是永远的诀别;“离别”的意思是较长时间地跟熟悉的人或地方分开,如:回到多年前离别的家乡,两鬓斑白的他感慨万千。信服:相信并佩服。信服、信任辨析两个词都有相信别人的意思,但“信服”侧重于相信别人的同时带有佩服,如:张老师的解释让人信服;“信任”侧重于因相信别人而敢于托付,如:她工作一向认真负责,大家都信任她。分歧: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的地方。熬: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等)。一霎时:一会儿,短时间。委屈:使人受到委屈。委屈、委曲辨析:均可做形容词。“委屈”指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或批评指责后,心里难过。如:她因被错怪而感到委屈。“委曲”指(曲调、道路、河流等)弯弯曲曲的,曲折。如:委曲的溪流。两词也都可做动词。“委屈”指使人受到委屈。如:对不起,委屈你了。“委曲”指勉强服从。如:委曲求全。粼粼:文中形容水明净。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例句:公司根据每个职员的能力安排工作,让大家都各得其所。匿笑:偷偷地笑。祷告:向神祈求保佑。沐浴:洗澡;借指受润泽;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慈怜:慈爱怜惜。慈怜、慈爱辨析: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都表示长对幼的仁慈、爱护,不同的是“慈怜”表意范围广,“慈怜”除包含“慈爱”的意思,还有“怜惜”之意。如:大自然慈怜人类,供给人类生活所需,人类却不知道珍惜。“慈爱”表意范围较小,如:母亲的慈爱就像春日的暖阳。繁杂:(事情)多而杂乱。烦闷:(心情)不畅快。荫蔽:遮蔽。荫蔽、荫庇辨析: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有“遮蔽”的意思。“荫蔽(yīnbì)”①(枝叶)遮蔽,如:茅屋荫蔽在树林中。②隐蔽,如:在大树的荫蔽下。“荫庇(yìnbì)”是书面语,还有庇护、保护的意思,尤其是它的比喻义:比喻尊长照顾晚辈或祖宗保佑子孙,如:他的成就和名望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并非靠祖上的荫庇。中心意思1.《秋天的怀念》讲述了一位身患重病的母亲忍受看病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护双腿瘫痪的儿子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2.《散步》通过选取在田野里散步这个生活画面,生动地展示了一家人祖孙三代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使命感。3.《金色花》这首散文诗借助丰富的想象,把孩子想象成一朵美丽的金色花,通过描绘天真、活泼、快乐的孩子及孩子与母亲的三次嬉戏,表现了深厚的母子之情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4.《荷叶·母亲》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赞母的散文诗,诗歌借雨天里勇敢慈怜的荷叶荫蔽着红莲,联想到母亲为儿女荫蔽人生道路上的风雨,歌颂了伟大、圣洁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恋之情。5.《咏雪》通过叙述谢家子弟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咏雪一事的始末,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也透露出古人家庭教育和家庭文化生活的雅趣。6.《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驳斥父亲的朋友“无信”“无礼”的故事,表现出陈元方小小年纪便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同时从侧面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写作特色《秋天的怀念》1.细节描写,真挚感人。文章从细微之处对母亲的神态、动作进行了描绘,如“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等,一个慈爱、善解人意的母亲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2.张驰有度,富有节奏。文章第1段详写了一个激烈的场面;第2段情绪陡然一落;第3段又是一个略微轻松的节奏;第4段独句成段,紧承上文,让前文的情绪戛然而止;第5、6段用最简洁的叙述,讲出心中最深、最痛、最不愿提及的诀别;第7段则是在痛定之后再回味反思,意味悠长。文章营造的张弛节奏,与作者内心的情感状态达到了和谐一致。3.对比手法,凸显主题。文中“我”的暴怒与母亲的体贴形成对比,“我”对生活的绝望与母亲的坚定形成对比,通过对比更能表现出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以及母亲对儿子的深沉伟大的爱。《散步》1.线索明晰。“散步”既是本文的中心事件,也是本文的线索。以“散步”为线索,课文依次写了“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一起散步,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了孙子,“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2.以小见大。选取日举生活中看似平常的题材,表现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主题,这种写法就是以小见大立意法。本文所写的散步是件小事,作者只写了散步过程中的几个细小情节,没有铺开来写,而是由此挖掘出颂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深刻主题,用的就是“以小见大”的写法。这样使得文章既浅显易懂,又含蓄深刻,给读者以教益。3.细节描写具体真切。文中多处细节描写表现了一家人互敬互爱的深厚感情。如母亲和“我”的儿子发生分歧,“我”经过考虑后,为了方便老人,决定“走大路”,可是“母亲摸摸孙子的小脑瓜”,改变了主意,反映了她对孙子的喜爱和爱护。这处细节描写,具体真切地表现了这个幸福家庭的各个成员之间互敬互爱的感人真情和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金色花》1.富有童趣。是以一个活泼、调皮、可爱的孩子的口吻来写的。2.清新隽永。没有华丽刻意的辞藻,所用都只是平常语句,却意境深远,回味悠长。《荷叶·母亲》1.以花喻人,借物抒怀。散文诗描绘了一幅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雨荷图,并由此联想到儿女对母亲的依恋,母亲对儿女的呵护。作者以花喻人,借物抒怀,以莲自比,讴歌了伟大的母爱,自然贴切,新颖独特。2.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荷叶象征母亲,红莲象征被母亲的爱呵护着的“我”,白莲象征失去母爱而被环境所击倒的孩子,以细腻的手法衬托出母亲高大慈爱的形象。3.情景交融,清新隽丽。作者花大量的笔墨写莲花和荷叶,是为抒发对母亲的赞美之情设置生动的情景。情因景美而更真,景因情真而更美。由此使文章达到生动形象、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作品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清丽灵活而又含蓄不露的笔调写母爱,语言清新隽丽,耐人寻味。《咏雪》1.叙事简洁,言简意丰。文章在写法上直陈其事,不作任何夸饰。寥寥数语,就将一幅家庭生活的场景勾画出来,叙事简约,语言凝练。例如,第一句短短十五个字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同时又展现了谢氏家族家庭生活的文化氛围,言简意丰。2.巧用对比,突出形象。作品巧用兄子胡儿的吟诵作对比,胡儿将飘飞的雪花比作“撒盐空中”,谢道韫将雪比作“柳絮因风起”,虽然“主讲人”未对咏雪句做出评判,但读者却能判断出谁的文学才情更高,在对比衬托中突出了人物形象。《陈太丘与友期行》1.故事完整,波澜起伏。文章篇幅虽短,但却把故事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清楚楚,波澜起伏。整个作品以陈元方痛斥友人“无信”“无礼”为核心,先写起因友人“过中不至”“对子骂父”,后写元方驳斥,最后友人“下车引之”,但元方却“入门不顾”,气韵生动,尺水兴澜,可读性极强。2.语言动作,刻画形象。文章刻画七岁孩童陈元方的形象,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动作来完成。面对父亲友人的“骂父”,小小的陈元方毫无畏怯之态,据理反驳,有理有据,让友人无言以对,感到羞愧而下车。但元方“入门不顾”,一个动作,就把人物那种天真、执拗、孩童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文言知识通假字尊君在不(“不”,同“否”)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今义:指子女。2.未若柳絮因风起古义:趁、乘。今义:因为。3.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预定的时日;日期。4.相委而去古义:舍弃。今义:把事交给别人去办;委任。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注意;照管。6.下车引之古义:拉,牵拉。今义:引起;使出现。词类活用1.友人惭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惭愧。2.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倒装句1.白雪纷纷何所似?点拨: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作“似”的宾语,原顺序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2.撒盐空中差可拟。点拨:状语后置句,原顺序应为“(于)空中撒盐差可拟”,将状语置于谓语之后。省略句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点拨:省略介词“于”,应为“(于)门外戏”。2.待君久不至,已去。点拨:省略主语,应为:“(家父)待君久不至,已去。”判断句对子骂父,则是无礼。点拨:“则是”是判断句的标志,这里是对人物的行为进行判断。语法修辞(一)词义和语境语言中的每一个词都有一定的意义。有的词只有一个意义,称为单义词,如“鱼塘”“桑树”“公里”“地球”“三轮车”等。汉语中很多的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称为多义词。例如“包袱”,原指“用布包起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