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教学设计_第1页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_第2页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_第3页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_第4页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并准确默写《己亥杂诗》。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意境,感受诗人情感。掌握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及象征意义,提高诗歌鉴赏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感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诗歌内涵,提升思维品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鼓励学生在面对困境时保持坚定信念,勇于担当。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体会诗歌意境,感受诗人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2.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复杂的情感以及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汲取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2.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知识、字词含义、诗句翻译等,帮助学生扫清理解障碍。3.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身临其境感受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1.播放一段关于古代文人以诗歌抒发情怀、反映社会现实的视频短片,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展现社会贫富差距,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达对权贵的蔑视等。2.提问学生:从刚才的视频中,我们看到古代文人用诗歌记录时代、抒发情感,那么在清朝也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他以笔为剑,写下了许多震撼人心的诗篇,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引出课题《己亥杂诗》,并简要介绍作者龚自珍。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3分钟)1.龚自珍,字璱人,号定盦,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夕,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外有列强侵略,内有农民起义,处于严重的社会危机之中。2.龚自珍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改革精神,他目睹国家的衰败,痛心疾首,试图通过诗歌来唤醒民众,抨击时弊,呼吁变革。《己亥杂诗》共315首,是他在己亥年(1839年)辞官南归途中所作,这组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以及诗人的内心世界。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0分钟)1.教师范读《己亥杂诗》,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其朗读情况,如字音是否准确、节奏是否恰当、语调是否有感情等。4.全班齐读,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四)诗句解读(15分钟)1.结合课下注释,学生自主翻译诗句,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2.教师讲解重点字词"九州":代指中国。"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恃":依靠。"风雷":比喻社会变革的力量。"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都沉默,不说话,不发表意见。喑,哑。"究":终究,毕竟。"抖擞":振作精神。"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3.逐句翻译诗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中国要想生气勃勃就需要依靠风雷激荡,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于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4.引导学生思考: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社会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五)深入探究,体会情感(15分钟)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2.各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总结诗歌前两句描绘了当时中国社会死气沉沉、缺乏生机的压抑景象。"万马齐喑"象征着在封建专制统治下,人们不敢讲话,思想被禁锢。诗人对此感到无比悲哀,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渴望社会变革、期待人才涌现的强烈愿望。他希望上天能够振作起来,打破常规,降下众多有才能的人来拯救国家。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3.进一步提问:从这首诗中,你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敢于批判现实、勇于追求变革、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为国家和民族命运担忧的责任感。

(六)拓展延伸,对比阅读(10分钟)1.展示同时期其他诗人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片段,如魏源的"阿芙蓉,阿芙蓉,产海西,来海东。不知何国香风过,醉我士女如醇醲。夜不见月与星兮,昼不见白日,自成长夜逍遥国。长夜国,莫愁湖,销金锅里乾坤无。溷六合,迷九有,上朱邸,下黔首。彼昏自痼何足言,藩决膏殚付谁守?"让学生对比阅读,分析与《己亥杂诗》在内容和情感上的异同。2.学生思考后发言,教师总结相同点: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问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不同点:魏源的作品更侧重于对鸦片危害的揭露和批判,语言较为直白;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则更具宏观性和思想性,从社会变革的角度呼吁人才的涌现,情感更为激昂。

(七)课堂小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内容,总结《己亥杂诗》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2.强调这首诗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鼓励学生学习诗人的爱国精神和担当意识,关注社会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八)布置作业(5分钟)1.背诵并默写《己亥杂诗》。2.以"读《己亥杂诗》有感"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读后感,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3.收集龚自珍的其他作品,选择一首你最喜欢的,准备在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己亥杂诗》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能够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主旨。在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讨论和对比阅读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