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期末试题 附答案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期末试题 附答案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期末试题 附答案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期末试题 附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5题)1.何尊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内底所铸铭文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何尊是研究西周政治的A.图像史料 B.文献史料 C.实物史料 D.口述史料2.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各地涌现出了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以上内容反映了当时A.诸侯争霸 B.经济发展 C.百家争鸣 D.礼崩乐坏3.秦朝中央政府机构如图所示,它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①宗法分封

②民主法制

③分权牵制

④君主专制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4.汉朝曾有大臣上奏“今末俗之弊,政事繁多……而丞相独兼三公之事”,针对此类情况,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A.颁布推恩令 B.分设刺史巡视监察 C.设置中朝 D.确立察举制5.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采取了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改革措施。这些措施A.加大南北差距 B.促进民族交融 C.推动江南开发 D.削弱北魏实力6.“雁塔题名”在唐朝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与此相关的选官制度是A.科举制度B.三省六部制C.租庸调制D.九品中正制7.“(杨)炎建议作▲。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材料中“▲”应为A.均田制B.租庸调C.青苗法D.两税法8.《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苏州和湖州成为人才汇集之处C.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 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9.据陈峰先生统计的204名枢密院官员,除童贯是宦官出身外,其余203名枢密使官员,枢密院正职73人,文职出身54人,武职出身18人,枢密院副职共129人,其中文职出身108人,武职出身21人。据此可以看出枢密院A.是管文武官员的中央机构 B.体现了宋代重文轻武的方针C.掌调兵统兵全权分散相权 D.影响行政效率助长保守风气10.“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材料揭示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A.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 B.变法推行操之过急C.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D.变法损害农民利益11.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大事年表,说明了这一时期1653年,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1653年,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1690年,康熙帝亲征击溃噶尔丹叛乱1727年,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1762年,乾隆帝设伊犁将军1792年,乾隆帝设立“金瓶掣签”制度A.清朝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B.康乾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加强C.抗击外国侵略战绩卓著D.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12.清朝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同时,严厉禁止民间船只出海贸易。这一政策A.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B.加剧了国家财政困难C.利于清朝版图的开拓和巩固 D.导致了沿海倭患问题13.清朝前期,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这说明当时A.民生艰难 B.商业繁荣 C.文化普及 D.思想活跃14.明清时期,小说取得了重要成就。下列属于神话小说的是A.《儒林外史》 B.《水浒传》 C.《本草纲目》 D.《西游记》15.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为挽救国家颓势,推行一系列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新政。这些提倡新政的官僚被称为A.洋务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顽固派16.1881年开平矿务局投产之时,李鸿章以“恤华商而敌洋煤”为由,向朝廷奏请税厘减至每吨一钱,得到了清政府的批准。煤炭的大量生产不仅把洋煤排挤出华北市场,而且使天津、唐山一带濒于倒闭的传统工业得到复苏与发展。材料表明,开平煤矿的创办A.开启了工业近代化进程 B.得益于政府对军事工业的扶持C.推动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D.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17.以下哪位人物是戊戌维新运动中的代表人物A.慈禧 B.道光皇帝 C.洪秀全 D.康有为18.使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的政治事件是A.清末新政发起 B.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C.兴中会成立 D.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19.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禁缠足、禁鸦片、禁赌博,改称谓,废跪拜,禁止贩卖人口,倡女权,易服饰”。这些措施A.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彻底改变 B.使中国社会风俗发生了新的变化C.消除了中国城乡之间的差距 D.解决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20.如表为1914年和1918年上海缫丝行业变化的相关数据。其变化主要得益于时间1914年1918年出口厂丝量20974担29330担华资缫丝厂56家68家投入运转的丝车14424部18800部A.日趋合理的工业布局 B.相对宽松的经济环境C.逐步完善的产业体系 D.走向成熟的技术优势21.1915年开始,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进步刊物《青年杂志》连续发表文章,这些文章主张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体西用C.建立君主立宪制D.提倡民主与科学22.“红船精神”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一精神源于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23.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令人向往的圣地。广大知识青年从国统区、沦陷区、海外奔赴延安,投身革命事业。这说明A.中共代表全民族利益 B.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C.国民党坚持内战独裁 D.西安事变已和平解决24.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此战役是A.淞沪会战B.徐州会战C.武汉会战D.百团大战25.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了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C.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26.的胜利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造就了国内前所未有的团结统一和社会稳定。横线处应该填写的是A.抗日战争 B.银元之战 C.抗美援朝 D.米棉之战27.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取得成功。这些成就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28.读下图:中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情况示意图。据此推断,这一状况出现于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29.1957年—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A.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B.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30.1978—1984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增长了两倍以上,全国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6095亿斤增加到1984年的8146亿斤,仅仅6年的时间,就实现了粮食增产1亿吨的计划。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公有化的规模不断扩大 B.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C.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 D.土地所有制的根本变革31.1984年3月24日《福建日报》刊发厂长、经理的呼吁《请给我们“松绑”》:“现有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手脚,企业处在只有压力,没有动力,也谈不上活力的境遇……”从此,经济领域开始进行A.试点包产到户 B.改革国有企业 C.建设市场经济 D.设立自由贸易区32.下列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同学设置的“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专题展板。由此可见,该奋斗历程围绕的核心主题是A.实现人民当家作主B.实现中华民族复兴C.完成民主革命任务D.捍卫祖国完全统一33.自2016年起,中国连续向亚非拉50余国提供紧急粮食援助,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海外示范种植面积超过25万亩,技术成果示范带动超过450万亩。材料说明中国A.农业生产技术已领先世界 B.展现出了大国的责任担当C.解决了世界粮食安全问题 D.积极推动国家之间的合作34.北京冬奥会设计理念突出中国元素(如下图),火种灯以“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为灵感,火种台的造型设计也借用传统青铜礼器——何尊。这一设计理念体现了火种灯火种台A.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B.实现中华民族复兴C.完成民主革命任务D.捍卫祖国完全统一35.一位学者在接受采访时提到:“逆全球化从美国一直在向发达国家延伸,对世界经济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为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案。世界力量是多元的,全球问题不能只靠一个力量解决,需要更多区域性、世界性组织来推动发展。”该学者意在强调A.美国是逆全球化的罪魁祸首B.逆全球化对世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C.中国是世界多极化的重要推动力量D.“一带一路”有利于全球化潮流发展二、非选择题(共2道小题,36题14分,37题16分,共30分)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明清时期,政府对金融业及其相关业务管制逐步放松,为宏观金融创新和商业银行性质的票号产生提供了前提。早在专营汇兑业务的票号产生前,各种商业机构、银号偶有汇票发行,票号是在巨额利润刺激下产生与发展的。在银两与制钱并行的货币体系中,政府基本上不再发行纸币,明清时期特有的经济形态和货币变革,使汇兑与汇票需求日益增长。中国历史上的票号,从康熙年间由山西商帮创办到最后被改组而退出历史舞台,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材料二1912—1927年是中国银行业发展之幼年时期,16年间共成立银行186家,倒闭停业者有135家。这一时期大多数银行为前清时期地方官钱局改组,一部分为地方军阀新设,主要以经理省库、为地方军阀筹办军政费用服务,滥发纸币、管理腐败,并随着地方军阀的盛衰而存亡。各种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以政府放款与投资公债为主,只有少数商业银行脱颖而出。从192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大大加速,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尽管在地域分布上仍存在一定的不平衡,但较为完善的银行体系已大体形成。——上述材料均摘编自燕红忠《试论近代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路径与结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票号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新式银行金融的主要特点。(8分)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新中国面临一个经济上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趁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加剧物价飞速上涨,给新生的人民政权和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威胁。——改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二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开来。到1983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近8%,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按照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进行改革综合试点。通过改革,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改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三1993年,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这意味着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实现了从政府部门到市场主体的巨大转变。同年,航空工业第一支股票“飞亚达”在深交所上市。1995年,航空高科技的国家战略定位得到了重新确立。2009年,中国商飞公司正式发布首个单通道常规布局的大型客机。2017年,中俄远程宽体客机正式命名为CR929,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向商用飞机研制领域中最高难度的宽体客机发起挑战。——摘编自铎恩《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