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25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专练九时间判断分析型_第1页
全国版2025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专练九时间判断分析型_第2页
全国版2025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专练九时间判断分析型_第3页
全国版2025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专练九时间判断分析型_第4页
全国版2025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专练九时间判断分析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专练九时间推断分析型(2024·咸阳模拟)阿图什天门(39°39′N,75°31′E)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图什市与乌恰县交界处,这个由灰黄色的砾岩形成的自然石拱门呈“∩”型,宽约100米,高457米,是地球上最高的自然石拱门,干燥的空气在狭窄的山脊间快速流淌,侵蚀着岩壁,形成了风的通道,下图为某游客在五一假期拍摄的阿图什天门的落日。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地貌成因与阿图什天门类似的是()A.喀斯特地貌 B.丹霞地貌C.断块山 D.雅丹地貌2.在图示所示时刻,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该地与北京昼长大致相当B.伦敦日影朝向西北C.天山牧民已转移到夏季牧场D.游客发觉旁边的小河流量大增答案1.D2.A解析第1题,阿图什天门地貌成因是风力侵蚀,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成因是流水侵蚀;断块山的成因是内力作用;雅丹地貌的成因是风力侵蚀,D正确。第2题,从材料中可知,该地与北京纬度相当,因此与北京昼长大致相当,A正确;图示时刻为北京时间21:18,此时伦敦时间为13:18,太阳位于西南天空,日影朝向东北;天山牧民正在向夏季牧场转移;该地河流主要补给类型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或午后气温最高时,水量较大。故选A。(2024·山东日照模拟)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日国际标准时间1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3~5题。3.图示时刻()A.北京艳阳高照 B.吉林南部为阴雨天气C.杭州湾吹西北风 D.台湾海峡波涛汹涌4.甲气压系统强盛的季节()A.巴西高原上草木枯黄B.北京市物体的影子渐渐变短C.是南极考察黄金时期D.上海市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5.乙气压系统势力偏弱的年份()A.我国夏季风势力偏强B.长江流域伏旱时间偏长C.华北地区夏季用水惊慌D.松花江流域防洪压力大答案3.B4.A5.C解析第3题,图示时刻为国际标准时间12时,是0时区的区时,此时北京时间为20时,A错;吉林南部受低压中心影响,可能是阴雨天气,B对;依据等压线数值,杭州湾吹偏南风,C错;台湾海峡受高压脊影响,等压线稀疏,风力小,波浪小,D错。第4题,甲是低压中心,该气压系统强盛的季节,亚欧大陆受低压限制,北半球是夏季,巴西高原上是冬季,草木枯黄,A对;夏季,夏至日之前,北京市物体的影子变短,夏至日之后,影子渐渐变长,B错;南极考察黄金时期是北半球冬季,C错;夏季上海市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D错。第5题,乙气压系统是高压中心,势力偏弱的年份,即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势力较弱,我国夏季风势力偏弱,A错;长江流域伏旱时间偏短,B错;华北地区雨季短,降水少,夏季用水惊慌,C对;松花江流域降水少,防洪压力小,D错。(2024·贵阳模拟)白令海峡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据此完成6~7题。6.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最有可能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7.甲地迎来极夜后首次日出时()A.甲地日出东南 B.乙地物影较甲地长C.丙地夜深人静 D.北京时间为8:00答案6.B7.D解析第6题,冰期全盛时,地球上气温比现在低得多,陆地上中高纬度地区冰川广布,海平面较低,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夏季(暖季)较温柔,利于通行。故选B。第7题,当晨昏线与甲地纬线首次相切时,甲地迎来极夜后首次日出,为正午时刻,日出正南,地方时为12时(甲地位于180°经线),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8时,A错,D对;甲地和乙地在同一条经线上,正午时刻,甲地物影较乙地长,B错;甲地首次日出,为正午时刻,丙地地方时为14时,为下午,C错。(2024·荆襄四地联考)拉克依斯·马拉赫塞斯沙漠位于巴西东北部海滨地区,沙丘从海岸始终向内延长50千米,每年向陆地推动20厘米,雪白的新月形沙丘链镶嵌着上千个晶莹剔透的湖泊。据此回答8~9题。8.能欣赏到图中沙、湖并存景观的最佳时间是()A.1~3月 B.4~6月C.7~9月 D.10~12月9.以下说法对景观地区描述可信的是()A.湖泊盐度季节改变明显B.沙丘1~4月移动速度快C.沙丘缓坡大致朝向西方D.春夏季节生物众多答案8.C9.A解析第8题,能欣赏到沙、湖并存景观的最佳时间应当出现在湿季刚刚结束后;该地区年降水量大,湿季沙丘被水沉没;湿季结束,降水少,沙丘出现,但假如干季持续时间太长,湖泊会因剧烈蒸发而大量消逝。C正确。第9题,由气温、降水量统计图可知,该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湿季时,降水丰沛,湖泊得到补给,水量大,盐度低;干季时,湖泊水补给少,蒸发强,盐度高,A正确。1~4月降水多,地表潮湿,沙丘很难移动;沙丘缓坡指示风的来向,该地盛行东南信风,沙丘缓坡应朝向东南;南半球9~11月为春季,12月~次年2月为夏季,故该地春夏季节降水少,缺少水源,生物较少,B、C、D错误。(2024·着陆。据此完成10~11题。10.在“嫦娥四号”环月飞行期间()A.北京正午物影方向不变B.武汉6时后日出东北方向C.南非开普敦高温多雨D.纽约昼长大于12小时11.“嫦娥四号”着陆月球时()A.艾特肯盆地烈日当空B.月球背面已夜幕驾临 C.甘肃酒泉正日落西山D.美国纽约露出了晨曦答案10.A11.A解析第10题,在“嫦娥四号”环月飞行期间,北京正午物影方向不变;武汉6时后日出东南方向;南非开普敦是南半球夏季,此时燥热干燥;纽约昼长小于12小时,A正确。第11题,“嫦娥四号”着陆月球时,月球背面是月昼,且月球车的影子较短,加上月球表面没有空气,近乎真空,对太阳辐射减弱作用小,说明此时艾特肯盆地烈日当空;依据时间推算,此时甘肃酒泉已日出,纽约已夜幕驾临 。故选A。(2024·天津河东区模拟)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和天津旁边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读图,回答第12题。12.在照片拍摄的季节,天津的农夫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推想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分别是()A.6~7月,增加④以降低白天土壤的温度B.7~8月,减弱②以削减农作物水分蒸腾C.11~12月,增加③以防止近地面夜间气温过低D.12~次年1月,削减①以提高大气的温度答案B解析7~8月是夏季,气候较为燥热,太阳辐射强,给大棚覆盖上黑色的尼龙网是为了减弱太阳辐射,削减农作物的水分蒸腾,B对;冬季用白色的塑料或者是玻璃大棚是为了增加大气逆辐射,起保温的作用,其余选项可解除。故选B。(2024·黑龙江六校协作模拟)下图示意“舟山群岛普陀岛岛缘水下地貌”。读图,完成13~14题。13.普陀岛东西两岸水下地貌差异明显,主要缘由是()A.地壳运动差异 B.海水动力差异C.降水量差异 D.河流输沙量差异14.图示洋流最强盛的时段是()A.3~5月 B.6~8月C.9~11月 D.12月~次年2月答案13.B14.D解析第13题,普陀岛东岸面对开阔的大海,为夏季风向岸地带,风浪较大,水下积累粗粒物质;西部海岸风浪较小,水下积累细粒物质。因此主要是海水动力差异造成普陀岛东西两岸水下地貌差异明显,B正确。第14题,图中所示洋流自北向南流,是受冬季偏北风影响形成的季风洋流,因此其最强盛的时段出现在冬季。选项中12月~次年2月属于冬季,D正确。(2024·郑州一中模拟)高原夏菜又称冷凉蔬菜,是指在气候干冷地区夏季生长的蔬菜,如菜花、西兰花等。下图为甘肃兰州市旁边山坡上种植的高原夏菜,从半山坡始终铺展到山脚下。据此完成15~16题。15.甘肃兰州每年的高原夏菜源源不断运向南方市场的时间是()A.1~3月 B.3~6月C.5~10月 D.10~12月16.当地农户在菜地上覆盖地膜,其主要作用是()A.保温 B.保水C.防风 D.增肥答案15.C16.B解析第15题,依据材料“高原夏菜又称冷凉蔬菜,是指在气候干冷地区夏季生长的蔬菜”可知,夏季产量最大,是每年的高原夏菜源源不断运向南方市场的时间。故选C。第16题,夏季温度较高,覆盖地膜不是为了保温,A错误;甘肃深居内陆,降水少,当地农户在菜地上覆盖地膜可以削减蒸发,起到保水作用,B正确。(2024·湖北名校模拟)当太阳、卫星、地面天线(俗称锅盖)三点共线时(如下图),地面天线会接收大量太阳电磁辐射,卫星信号因受到剧烈干扰导致电视画面不清楚甚至黑屏,这种现象就是日凌。我国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中星6B定点于(0°,116°E)上空,为央视、上海卫视等电视台供应信号传输服务。据此完成17~18题。17.北京市居民假如想接收中星6B的电视信号,在安装卫星地面天线(锅盖)时,应将其朝向()A.东方 B.南方C.西方 D.北方18.日凌现象每年发生两次,北京发生第一次日凌现象的时间在()A.春分日前 B.春分日后C.秋分日前 D.秋分日后答案17.B18.A解析第17题,由材料可知,中星6B定点在(0°,116°E)上空,该地位于北京正南方向,所以在安装卫星地面天线(锅盖)时,应将其朝向正南方向,故选B。第18题,读图可知,北京的天线倾角为43°,若发生日凌现象,卫星与太阳和锅盖在同始终线上,说明此时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应为43°,依据计算公式,当太阳直射在南纬7°上时,会发生第一次日凌,此时应位于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故选A。45天左右。“渥堆发酵”是指将晒青毛茶堆放成肯定高度后洒水,上覆麻布,使之在较高的温度、偏低的降水量的环境中发酵24小时左右。勐海县号称“普洱茶圣地”,位于云南省最南端,许多普洱茶企业都争相在勐海县设厂,即使不设厂,也要把发酵车间设在勐海县。据此完成19~21题。19.催生普洱茶“渥堆发酵”技术的缘由是()A.气候相宜发酵 B.传统阅历丰富C.运输时间缩短 D.原料优质丰富20.在勐海县最好的发酵时间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21.许多普洱茶生产企业争相在勐海县设厂的缘由是()A.加强企业协作 B.共用基础设施C.提高企业知名度 D.利用当地独特环境答案19.C20.A21.D解析第19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