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版2025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第十课时寻觅社会的真谛精练含解析必修4_第1页
江苏专用版2025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第十课时寻觅社会的真谛精练含解析必修4_第2页
江苏专用版2025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第十课时寻觅社会的真谛精练含解析必修4_第3页
江苏专用版2025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第十课时寻觅社会的真谛精练含解析必修4_第4页
江苏专用版2025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第十课时寻觅社会的真谛精练含解析必修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十课时寻找社会的真谛A组基础训练题组一、单项选择题1.(2024苏锡常镇调研)自1988年以来,依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与发展,我国已先后五次对现行宪法进行了修改。材料说明()①社会存在的变更确定社会意识的变更 ②上层建筑肯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③生产方式的变革确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④可以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宪法既属于社会意识,又属于上层建筑,因此宪法的修改,表明白社会存在的变更确定社会意识的变更,上层建筑肯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故①②符合题意;材料中并未涉及生产方式以及生产关系的内容,故③④不符合题意。2.(2024无锡高三期末)十集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究竟》2024年7月17日开播,首次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权威报道。现阶段,我国基本冲突的解决之所以可以通过改革来实现,是因为()A.人类可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解决社会基本冲突 B.这一冲突是非对抗性的冲突C.我国社会的基本冲突发生了变更 D.基本冲突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答案B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目的。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现阶段,我国基本冲突的解决之所以可以通过改革来实现,是因为这一冲突是非对抗性的冲突;C错误,我国社会的基本冲突没有发生变更,仍旧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冲突;D不符合题意,题意主旨与此项无关,解除。3.(2024江苏单科)某地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正在逐步完成从“确权到人”到“确权到户”的制度转变,从而更好地让集体土地入市流转,使农户更好地共享工业化收益。这一做法表明()A.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必需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C.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D.改革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答案C本题考查社会基本冲突运动。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故A错误。B与题意不符。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改革的性质,故D错误。“确权”主要是明确农村农业生产资料的全部权和运用权,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以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C正确。4.(2024泰州中学二模)2024年8月23日,国务院发布《无证无照经营查处方法》,主要调整了无证无照经营的查处范围,明确了部门监管职责,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促进创业创新。可见,《方法》的出台和实施表明()①社会存在的变更确定社会意识的变更 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④生产关系肯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国务院发布《无证无照经营查处方法》,主要调整了无证无照经营的查处范围,明确了部门监管职责,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促进创业创新”,这说明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②③符合题意;①④材料没有体现,解除。5.(2024南京模拟)大型纪实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中国这五年的宏大成就,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心的正确领导,凝合起全党全国人民的磅礴力气,为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前进。从中可以看出()①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能够推动社会发展 ②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③社会意识形态反映上层建筑的发展变更 ④经济基础的变更发展确定上层建筑的变更发展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B①错误,社会意识有正误之分,正确的意识对社会发展其促进作用;③错误,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确定;在新的发展理念下中国这五年的宏大成就,说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故②符合题意;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同中国这五年的详细国情相适应的,说明经济基础的变更发展确定上层建筑的变更发展,故④符合题意。6.(2024南师附中模拟)习近平总书记:“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党把人民看成“阅卷人”要求我们必需()①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途 ②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③坚持多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④将贡献作为唯一价值追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本题考查群众观点和群众路途。①②符合题意,我们党把人民看成“阅卷人”要求我们必需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途,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③不符合题意,题意主旨与“多元价值观”问题无关,故不选;④错误,“唯一价值追求”说法错误,过于肯定。二、非选择题7.(2024北京文综)“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变更的生活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全体人民勠力同心,共同奋斗,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妙。不变的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华蜜,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吸取人民才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兴奋不兴奋、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切最干脆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华蜜和荣光。运用哲学观点分析“变更的生活”与“不变的初心”之间的关系。答案党“不变的初心”与人民群众“变更的生活”是统一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确定力气。党不忘初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群众路途,保持和人民群众的亲密联系,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追求。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投身社会实践,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和美妙生活的实现。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实践。B组实力提升题组一、单项选择题1.(2024江苏单科)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是世界上迄今发觉的画面最大、图像数量最多的涂绘类岩画。花山岩画主要描绘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和剑、钟、铜鼓等器物,以及日月星辰等天体图形,记录了古代先民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材料表明()A.生产方式制约社会发展进程 B.生产关系是对生产力的反映C.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D.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答案D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冲突运动。花山岩画描绘的各种人物、器物以及天体图形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古代先民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反映,由此可见,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D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社会发展进程与生产方式的关系、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A、B、C与题意无关。2.(2024东台模拟)明代是我国商品经济萌芽并发展的时期,历史探讨发觉,明代民间崇拜的神灵被认为除了具备驱灾治病等传统农业社会的神灵外,还起先拥有诸如预报物价、爱护商贾等神灵。下列观点与这一历史现象所蕴含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②世界的发展是肯定精神的自我运动③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④人们自己创建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为所欲为地创建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C本题考查社会存在确定社会意识。“明代民间崇拜的神灵被认为除了具备驱灾治病等传统农业社会的神灵外,还起先拥有诸如预报物价、爱护商贾等神灵”,体现了社会存在确定社会意识的哲学原理。①符合题意,题肢意思是粮仓中堆满了粮食,人们能吃饱穿暖,不会挨饿受冻,然后才会学习礼仪,产生气节和荣辱观,体现了社会存在确定社会意识。②不符合题意,题肢强调“肯定精神”,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③不符合题意,“手推磨”和“蒸汽磨”作为生产力,确定了“封建主的社会”和“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的生产关系,体现了生产力确定生产关系,不符合题意。④符合题意,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建者,但并不是为所欲为地创建历史,社会历史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确定的,体现了社会存在确定社会意识。故选C。3.(2024南通模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近10年我国消逝了90万自然村。人们望着遗弃的村舍、农田、村落,担忧乡土的记忆将会终结。人们之所以担忧,是因为记忆()A.具有相对独立性 B.可以预料社会发展的方向C.是一种社会存在 D.随社会存在的变更而变更答案D本题考查社会存在确定社会意识。A不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记忆具有相对独立性;B说法错误,记忆不能预料社会发展的方向;C说法错误,记忆是一种社会意识;D符合题意,记忆属于社会意识,人们望着遗弃的村舍、农田、村落,担忧乡土的记忆将会终结,是因为社会存在确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更而变更。4.(2024南通模拟)孙中山先生曾在《建国方略》中构想了中国建设的雄伟蓝图:修建约16万公里的铁路;修建160万公里的马路;建设三峡大坝。当时,有的外国记者认为孙中山先生的这些设想完全是一种空想,是不行能实现的,而今孙中山先致力于建设的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早已巍然矗立在世界东方。那些外国记者错在()①否定了价值推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②忽视了志向的实现须要突破历史条件③否认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④没有看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D本题考查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价值推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②说法错误,志向的实现不能突破历史条件;③④符合题意,有的外国记者认为孙中山先生的这些设想完全是一种空想,是不行能实现的,而今孙中山先致力于建设的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早已巍然矗立在世界东方,这说明那些外国记者错在否认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没有看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5.(2024南京模拟)“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这句古语启示我们工作中必需()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途 ②充分发挥社会意识的主动推动作用③坚持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 ④调整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的状况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本题考查群众观点和群众路途、一切从实际动身。①符合题意,“苟利于民,不必法古”意思是假如能使百姓获益,不必效法古代的规定,启示我们工作中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途;②说法错误,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先进的社会意识起主动的推动作用;③符合题意,“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意思是假如能把事作得完备,就不必遵循旧的法则,启示我们的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④说法错误,应当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6.(2024常州模拟)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就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意人民对美妙生活的憧憬。这是基于()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社会历史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是人民创建的③坚持群众观点是胜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④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本题考查群众观点和群众路途。①说法错误,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③符合题意,之所以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因为社会历史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是人民创建的,坚持群众观点是胜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④说法错误,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二、非选择题7.(2012江苏单科)如今,人们关于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意识日渐深厚。然而,更多的人把过传统节日当成一般假日来休闲,过节缺少文化内涵(即通常所说的“文化味”)。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重视弘扬本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相比,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成为令人忧心的问题。传统节日文化由主题、习俗和仪式等组成,蕴含着民族生活的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由于时代变迁,特殊是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后,农耕社会所形成的很多节日文化与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社会,特殊是现代青年人的文化诉求不相适应。这在根本上形成了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冲击。目前,一些青少年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情感淡漠,更喜爱过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等。他们对于传统节日中的一些仪式感到繁琐,对诸如贴春联、中秋赏月等传统习俗的内涵相识模糊,甚至对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主题缺乏了解。一些地方政府更多地关注文化的经济价值,对如何度过传统节日缺乏适时的引导、组织和资金支持。以前过节时城乡基层组织还开展文化气氛深厚的节日文艺演出等活动,现在很少看到这些渗透文化内涵的喧闹场景。当然,重视传统节日的文化味并不是说要照搬旧时的习俗和仪式。我们要在继承传统节日的核心主题中,变革过节的方式。现在的确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