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1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文书制度对官员行政行为的规范,文书中官员必须对君主的不当
行为进行适当的批评和规劝,这体现了政府对官员的管理和控制能力地加强,即增强了政府的
管理和控制能力,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是规范官员的言辞和行为,加强对官员的管理,并
非体现其对皇帝决策的影响,并且该制度无法保障君主决策的科学性,排除A项;文书制度的实
施不一定导致政府运行的保守性,且在规范运行下,一定程度上提高效率,排除C项;D项与材料
不符,材料未涉及君主和臣子的权利义务,排除D项。故选B。答案B2、解析据材料可知,政府屡屡查禁“私路”,而商人们亦不断地增辟“私路”,这表明
商业的繁荣促进了交通发展,C项正确;政府屡屡查禁“私路”,而商人们亦不断地增辟“私路”
并不代表政府对地方控制逐渐放松,排除A项;政府对商人征收苛税并不代表商税成为国家主
要的税源,排除B项;政府对商人征收苛税说明重农抑商政策依然存在,排除D项。故选C。
答案C3解析专制强化的产物,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军机处围绕皇帝,既掌握发号施令的最高权力,又
通过奏折、廷寄等文书制度垄断了机密信息,故疆吏和外官既希望获得军机处支持,也渴求尽
快得知这些信息,这反映出专制皇权高度集中,D项正确;作为地方政府首脑的疆吏与中央军机
大臣的联系加强,这反映了清朝中央集权的稳固而非离心力增强,排除A项;军机处与地方政府
联络,并未威胁皇权,出现擅权专政,排除B项;依据材料“否则不但做事不便,甚至位置不稳”
可知,在专制集权强化时期,疆吏主要是出于为地方政府的稳定和“做事方便”而联络军机处,
并不一定能反映政治腐败“日益突出”,排除C项。故选D。答案D4、解析据所学可知,1917年北洋军阀政府宣布与德断交,同时派遣十几万劳工前往欧
洲前线,这些措施是为了争取国际地位,B项正确;A项“开启”说法错误,一战之前中国就已融
入世界,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近代史结束,中国政府才结束帝国主义国
家在华侵略权益,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群众性反帝斗争无关,排除D项。故选B。
答案B5解析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可得出这些事情都违背了经济发展的
C项正确;农业合作化主要是对
生产资料进行改造,把农民土地私有变为公有,与主旨无关,排除A项;土地改革是废除封建土
地私有制,变为农民土地私有,与材料的内容无关,排除B项;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体现在生产
组织形式上,即提高公有制的程度,与材料中强调生产力方面无关,排除D项。故选C。
答案C6解析式与行政制度;……”可得出这些做法是为了缓解被征服地区的矛盾,进而巩固自身的统治,C
项正确;A项只是手段,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尚武,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出
罗马皇帝是各国的偶像,排除D项。故选C。答案C7、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后,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初步建立君主立宪制度,辉格党极力宣传威廉统治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旨在维护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成果,A项共3页,第1页正确;“光荣女王伊丽莎白”“圣经中的创世纪”“英国宪政传统”只是辉格党进行政治宣
传的手段,并非其根本目的,排除B项;鼓吹君权神授理论是辉格党进行政治宣传的手段,并非
其根本目的,排除C项;“光荣革命”后,王权受到议会限制,排除D项。故选B。
答案A8解析由题干中相关数据的变化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和德国经济发展赶上
并超过英国,这表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性,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20世纪
初,资本主义国家间差距加大,排除A项;C项应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晚于题干中“变化”
1913C项;题干中未提及“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排除BD
。答案D9、解析据材料“1938年,《慕尼黑协定》签订后,批评法国之声固然有之,但赞美之声
识到该协定的实质,没有认识到绥靖政策的弊端,C项正确;法西斯国家并没有放弃侵略扩张政
策,排除AB项;材料强调的是民众没有认识
到绥靖政策的弊端,并不是法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排除D项。故选C。
答案C10、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宪法规定,体现了国家法律层面对“不
可接触制”的否定,对“落后阶层或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的关注,是符合印度国情的国家治
理方式的探索,D项正确;材料中的规定表明印度国家治理有所调整,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
;材料中的规定表明印度国家治理有所调整,未体现民族经济日益发展,排除B项;C项说法过于
绝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答案D11、解析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并未照搬民族联邦理论,而是根据中国国情确立了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这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的体现,B项正确;材料未具体说明中国确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情方面的原因,未提及中国的多元一体特点,排除A项;我国实行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与民族联邦理论不同,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中国共产党将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非论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积极作用,排除D项。
故选B。答案B12、解析据材料“德政”“神化地方长官”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的地方
治理注重社会教化手段,A项正确;材料所述不是纯粹的儒家文化,也不能反映儒家文化复兴,排
除BC项;从题中材
料的“神异色彩的传奇故事”“神化地方长官的功能”和“成为祠庙的替代品”,反映出唐
代地域文化色彩,不能体现市民文化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答案A13、解析据材料可知,北宋客户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下降,意味着拥有土地、缴纳赋
税的主户上升,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D项正确;据材料无法推知主客户之间矛盾被激化,主
客户比例变化主要涉及百姓跟政府之间利益冲突,排除A项;市民阶层兴起与主客户比例变化
没有多大关联,排除C项;主客户确实涉及户籍管理,但是客户比例下降也有利于政府财政收入
增加,据材料无法得出宋代客户比例下降主要目的是什么,排除B项。故选D。
答案D14、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墨西哥农业生产由粮食作物种
植转向饲料作物的种植,粮食无法满足国民需求,引发粮食危机,反映了墨西哥的农业转型引
发了粮食危机,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畜牧业与其他产业的对比,无法得出畜牧业成为主要农业共3页,第2页产业,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墨西哥农业转型带来的危害,排除C项;“完全依赖”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答案B15、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和英国米尔顿·凯恩斯市将人工智能技术
运用在城市建设上,这有利于提高城市治理水平,A项正确;材料没有比较信息,无法得出促进
了西方科技领先世界,排除B项;材料只是涉及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和英国米尔顿·凯恩斯市将
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在城市建设上,没有涉及其他领域,不能就此说明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应用于
城市建设,排除C项;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在城市建设上有利于推动城市化发展进程,但这不是材
料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A。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题13分)答案(1)背景:吸取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教训;受唐代转运使设置的启发;加强地方治理的需要。(2)特点:权力很大;受其他权力制约。(或权力大而不专)影响:行省军政大权集中,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对地方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题14分)答案(1)原因:资产阶级革命和新宪法的颁布;美国对墨西哥的侵略和控制;国内军事寡头统治,政局动荡;外国控制经济命脉;封建大地产制存在;工人农民的支持;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等等。(2)意义:维护了宪法精神,捍卫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成果(完善了民主政治);有利于政局稳
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了工人农民的利益;维护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题14分)答案(1)特点:传承尊老敬老传统,历史悠久;物质赡养与精神照顾相结合;养老院制度随之发展;正面引导与反面惩戒结合;明清以来民间养老机构发展迅速。原因: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统治阶级把孝道作为治国理念,用以更好地维护其统治;小农经济下的农耕文明,重视家庭。(2)原因: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从晚清到民国社会转型的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民国政府的政策探索。认识:民国时养老观念和养老实践初步向近代化转变,推动政府对养老制度实施立法保障;但这种转变受制于当时历史背景,未覆盖全国,也不具有连续性,在实际工作中也未很好地贯彻执行。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题14分)答案(1)趋势:全球化;制度化;迅捷化;电子化;规范化;多极化。(2)解读:全球的金融秩序是二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费者行为分析在市场营销中的新趋势-全面剖析
- 法律文本风格转换模型-全面剖析
- 城市建筑节能技术优化-全面剖析
- 出版业可持续发展与知识传播模式创新-全面剖析
- 大数据在供应链优化中的应用-第1篇-全面剖析
- 智能诊断专家系统-全面剖析
- 云计算环境下的对账单存储策略-全面剖析
- 核能发电政策研究-全面剖析
- 心肌酶谱与心肌炎早期诊断-全面剖析
- 下颌关节脱位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全面剖析
- 2024年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国机集团总部招聘笔试真题
-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代理服务协议书范本
- 专题09 产业区位与产业发展【知识精研】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 《陆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NBT 31010-2019
- 2024年山东省事业单位历年面试题目及答案解析50套
- 二氧化碳灭火器课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手册课件
- 分供方准入资格预审表(劳务、专业分包商)
- CT图像伪影及处理
- 诊所备案申请表格(卫健委备案)
- 《雷锋叔叔_你在哪里》说课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