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8课科学技术成就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8课科学技术成就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8课科学技术成就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8课科学技术成就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教学分析●课程标准了解“两弹一星”和杂交水稻等,相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教学目标1.学问与实力驾驭“两弹一星”及载人飞船的名称和放射时间,分析其胜利研制的意义,了解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依据数字资料分析“籼型杂交水稻”的推广价值,驾驭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技能。了解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的突出事迹,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科学家胜利的共同缘由,以培育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实力。2.过程与方法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搜集和整理有关“两弹一星”的资料,学习查找和收集材料的方法;分析“两弹一星”、载人飞船等研制胜利的意义,提高学生对现实的洞察力和对将来的预见力。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从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自食其力、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中,体会“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句话的含义,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念。●教学重难点重点:“两弹一星”的研制胜利,“籼型杂交水稻”、青蒿素的意义,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缘由。教学过程设计播放嫦娥二号放射胜利的视频片段。导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与祖国的命运一样也经验了不平坦的道路。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阔科技和文化工作者发挥自食其力、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科技文化领域里辛勤耕耘,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供应了坚实的基础。特殊是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航天员杨利伟、翟志刚等成为我们广阔青少年学习的榜样。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文化成就。(设计意图:播放视频,相识我国科技事业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了解我国科技发展历程的学习爱好)(一)从“两弹一星”到闲逛太空1.图片展示:钱学森(左一)和邓稼先(左二)2.老师提问:两位科学家对我国哪一方面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提示:国防科技。3.学生分组找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在国防科技这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提示: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胜利;1966年,我国第一次胜利进行了放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胜利;1970年,我国胜利放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放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4.老师提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乎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研制出“两弹一星”的,这与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家的奋斗是离不开的,我们应当从他们身上学习哪些精神呢?提示:艰苦奋斗、爱国敬业、甘于奉献,严谨细致,团结协作、敢于创新等。5.引导学生回答:取得这些成就的历史意义。提示: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激昂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加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6.图片展示:神舟五号、杨利伟走出舱门、神舟七号飞船、第一位出舱活动的中国人翟志刚7.请同学们看课本,说说:改革开放后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提示: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胜利完成飞行试验;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驾驭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8年9月,翟志刚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设计意图:通过对图片的展示和文字的阅读,引导学生从中捕获到有效信息,驾驭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1.图片展示:2.老师简要介绍:袁隆平和屠呦呦的科研经验。3.提出问题:袁隆平研制胜利“籼型杂交水稻”的社会意义?提示: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粮食平安做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4.老师指出:为此袁隆平成为我国第一个特等独创奖的获得者;他还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5.老师提问:屠呦呦发觉的青蒿素有什么医学价值?提示: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6.老师指出: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三)文化事业的发展展示图片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4“文化事业的发展”的内容,回答:我国指导文艺工作的方针是什么?我国在文艺上取得了哪些成就?提示(1):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示(2):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老师总结:“双百”方针为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指明白方向,将来仍旧是我国科学文化工作者应当遵循的方针原则。(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激励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独立思索,培育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实力,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一起走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的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相识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爱国奉献、赤胆忠心、自食其力、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等优秀品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盛发达的源泉。我们肯定要继承和发扬老一代科学家的优良品质,不为名利,静默奉献!让科技创新成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竭动力。板书设计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时应刚好提出相关问题,培育学生的分析、归纳实力。本节课涉及的科技学问较多,有的科技学问比较抽象,须要老师补充相应的素材。但因课时有限不能拓展深化,只能局限于最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来讲解。如何使学生上一个台阶,还须要进一步的探究。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