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上导学案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学习目标]
1、了解和驾驭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基础历史学问。
2、看图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的区分,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和想象力,培育学生独
立思索和进行比较的实力。
3、使学生相识:我国是世界匹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早期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
响,是古代东方文明的中心,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北京人
难点:内容距今久远,时间跨度很大,学生驾驭本课学问有确定难度。
【课堂导入】
人自来就有喜爱寻根的天性。“人类是怎样产生的?”,老师可利用“导入框”中提出的这个问
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的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闻,并由此导入新课。
一、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时间:--------;地点-----------。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分:----------------。
(二)北京人
1、距今时间:-------;地点-----------。
2、运用工具和火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记。北京人运用工具:;运用火:--------。
3、北京人的生活:------------。
4、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世界上发觉远古人类遗址
最多的国家:------------。
(三)山顶洞人
1、距今时间:-------;地点-----------O
2、山顶洞人的生活与北京人相比,其进步之处:体质特征-------------------;制造工具的
技术-------------------------;火的运用-----------------;社会组织------------。
二、合作探究
1、你同意教材中“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分”这一看法吗?
2、打制石器和自然石块有何区分?
3、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三、精讲点拨
1、“远古社会”指的是原始社会;“传闻时代”大体上是指人类进入氏族公社时期以来的原始
社会时期。远古社会也可以称为远古时代,与传闻时代没有明显的界限,两者都属于模糊的时
间概念,泛指原始社会。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都属于“远古社会,
2、氏族公社的特点:有血缘关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的群体);财产共有(没有私有财产);
地位同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食物)。
3、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进步之处:
类别北京人山顶洞人
体质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运用工具运用打制石器仍用打制石器,但已驾驭磨光
和钻孔技术
火的运用自然火会人工取火
社会组织原始群氏族公社
四、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目前世界上发觉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A、中国B、印度C、巴比伦D、埃及
2、假如你到北京去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观颐和园等风景外,你还以能参观()。
A、元谋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大汶口遗址D、蓝田人遗址
3、《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木取火,以化腥臊。”懂得“钻燧取火”的我
国远古人类相当于()。
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北京人
4、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繁衍。有一种古人类,已经懂得人工取火,会制作装饰
品,过着氏族社会生活。请你推断这种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
5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分是()。
A智商凹凸B饮食习惯C会不会制造工具D出现时间早晚
6、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觉于19世纪前期B过群居生活C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D会运用自然火
(二)材料题:
材料一:北京人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洁粗糙,只靠个人力气,他们无法生活下去,于是就几
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享劳动成果,过着群居的生活。
材料二: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由共同的祖先繁衍的,他们运用公有
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安排食物,居住在一起,他们的生活很艰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归纳出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在生活方面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依据材料和所学学问说明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主要缘由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A2B3A4C5C6A
(二)材料题:⑴共同之处:共同劳动,共同共享劳动成果,居住在一起。不同之处:北京人
生活环境险恶,运用工具简洁粗糙,过着原始群居生活;而山顶洞人虽仍运用打制石器,但已
会磨光和钻孔技术,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⑵生产力的发展。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学习目标]
1.简述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驾驭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点。(重点)
3.驾驭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难点)
[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1、河姆渡的原始农耕距今时间是一;生活位置:——流域;运用——
石器。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和的国家。河姆渡居民居住在L
会制造陶器,简洁的玉器和原始的乐器;半坡居民居住在o会制造,上面
的符号是我国的雏形。会纺线、织布、制衣。
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时间是;生活位置:流域村;
运用工具-一石困;半坡居民种植o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3、大汶口居民距今时间是;地点;出现陶和陶;
在后期,出现了和,缘由是:的发展。
[合作探究】
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立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分小组探
讨、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
【精讲点拨】
1、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并起先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
2、河姆渡原始居民在农业方面的重要特征:用磨制石器、未帮耕地、种植水稻。
3、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其他状况:住干栏式房子,定居生活;会挖掘水井;饲养家畜;制造陶
器和玉器;懂音乐。
4、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独创和创建,表明长江和黄河都是中国的母亲河,共同孕育了辉煌
绚丽的中华文明。
5、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异同点:
相同:原始种植农业普遍、磨制石器的运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原始农耕生产对家畜饲养
业、手工制陶和纺织业都有带动作用,对定居生活都有影响;原始农耕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存
在着渔猎经济。
不同:河姆渡原始居民创建了长江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一一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半坡
原始居民创建了黄河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一一以粟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
6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进步。
7河姆渡、半坡、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原始农耕,是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原始农耕的不同典
型;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是母系氏族公社旺盛时期的两个典型代表;大汶口文化是原始社会
晚期的典型。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聚落④半坡聚落
A①B②C①②D③④
2.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
A.大豆和小麦B.花生和高粱
C.甘薯、玉米D.水稻、粟
3.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猪狗家畜B.种植粟等农作物
C.住干栏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房屋
4.下列哪一考古遗址能够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
A.元谋人遗址B.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
5.下列哪一地区原始居民的房屋,对后世的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出现影响最大()
A.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B.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
C.陕西临潼姜寨原始居民D.河南新政裴李岗原始居民
6.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缘由是()
A.自然环境的优劣B.原始农业的发展
C.氏族公社的形成D.学会建立房屋技
7.我国先民的踪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觉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文化却各具风
采,根本缘由是()
A.自然环境不同B.运用的工具不同
C.生活习惯不同D.思想意识不同
二、材料分析题
下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古代人类遗址时写下的诗句:
“彩陶精致,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
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中诗歌的内容请你揣测出这是对哪•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
(2)你能举出“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的一个彩陶文物代表吗?
(3)“农耕既普及”诗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
(4)郭沫若参观此遗址最大的缺憾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ID2D3C4C5B6B7A
二材料分析题:(1)半坡(2)半坡人面鱼纹盆(3)粟⑷没有文字记载。
第三课华夏之祖
【学习目标】
(1)驾驭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重点);
(2)为什么说黄帝是“人文初祖”?“禅让制”的含义(重点)。
【课堂导入】
播放录像《海内外华夏子孙在陕西黄帝陵实行盛大的祭祖活动》,以此导入。
[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炎黄战蚩尤
1、“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
2、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
二、黄帝----“人文初祖”
视察教材中的插图《传闻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回答:“后人为什么称黄帝是'人文初
祖’?
三、尧、舜、禹的“禅让
你能说说尧、舜、禹的故事吗?除了课本上的外你还知道哪些?你能依据课本内容说说“禅
让”的含义吗?
谈一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
[合作探究】
远古传闻和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分?
【精讲点拨】
1、黄帝所进行的一系列斗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沟通和融合,为
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
2、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中华文明的始祖黄帝算起的。黄帝独创了衣裳、舟车、宫室、
挖井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后人还把其他一系列独创创建都归于黄帝名下,
认为他对中华早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缔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称他为华夏的“人文初
祖”。
3、“禅让”的实质一一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其表现有两点:
新的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的,;被推举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
特权。
4、远古传闻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和区分:
远古传闻:在文字独创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闻,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
夸张的记述。不行否认这里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觉者其中蕴含着某些比较牢靠的历史
资料。
历史事实: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A炎帝B黄帝C蚩尤D禹
2.“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慧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
东方。此诗是纪念谁的碑文()
A.黄帝B.大禹C.蚩尤D.女娴
3.下列有关炎帝和黄帝的说话中错误的是()
A.有关他们的传闻是我们祖先经长期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历史”
C.有关他们的传闻已经被证明是真实的历史
D.相传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距今约5000年前
4.我国神话传闻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出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
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方法称为()
A.选举制B.分封制C.世袭制D.禅让制
二、材料题:
2007年4月18日上午,万众瞩目的炎黄二帝巨型
塑像落成庆典在郑州黄河岸边炎黄广场隆重实行,海
内外各界人士30000多人参与庆典。炎黄二帝塑像高
106米,单眼长3米多、鼻高8米。以山为体,山人
合一,浑然天成。塑像左侧为炎帝,广额纯朴,才智
慈祥,右侧为黄帝,威猛刚毅,气宇轩昂。炎黄二帝
塑像包涵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质,体现了不屈不挠、
勤劳英勇和开拓前进的宏伟气概。它的建成,将会大
大增加全球华人的民族骄傲感和凝合力。
(1)黄帝被“炎黄子孙”称为什么?为什么这样称呼他?
(2)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为什么建在黄河岸边?
(3)今日我们建立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B2A3B4D
二材料题:(1)人文初祖(华夏之祖或华夏始祖);为什么?(见精讲点拨2)。
(2)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闻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
(3)它的建成,将会大大增加全球华人的民族骄傲感和凝合力。
第一单元学情教情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L、暑假是外出旅游的也日子,假如你要去我国境内最旦的原始人类遗址,则你能告知我,目
前所知,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是O
A、马坝人B、北京人C、元谋人D、蓝田人
2、北京人运用的是()
A、打制石港B、磨制石器C、铜器D、陶器
3、”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运用工
具,已经会运用自然火。”依据这些特点,请你推断他属于()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
4、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早晨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C、大家很兴奋,立刻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晚上,大家住在洞窟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干野兽和照
5、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聚落④半坡聚落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下列原始人类生活的依次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人④半坡人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①②I)、①④②③
7、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猪狗家畜B、种植粟等农作物C、住干栏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房屋
8、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
①稻②麦③黍④粟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9、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建指南车,
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这里赞扬的是()
A、女婿B、黄帝C、炎帝D、大禹
10、“民主”始终是人类的不懈追求,则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私有制D、等级制
11、已经出现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的是()
A、山顶洞人B、大汶口中晚期C、河姆渡氏族D、半坡氏族
12、海外华人经常骄傲的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B、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
C、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炎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D、炎黄战胜了蚩尤
13、大禹治水用的方法是()
A、堵塞B、疏导C、抽丁D、蒸发
14、我国的原始社会结束于。
A、黄帝时期B、尧时期C、舜时期D、禹时期
二、判别题
15、判别下列正误,对的打4,错的打X。
(1)人是由猴子变来的。()
(2)北京人运用和保管自然火增加生存实力。()
(3)从人种起源看,不同人种并没有优劣之分。()
(4)人类由群居时代进入氏族时代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
(5)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遗址是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
(6)现代的猿不行能再进化为人。()
(7)传闻不是历史,但传闻生动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括极有价值的内容。()
(8)传闻中的尧、舜、禹时期是我国父系氏族的晚期。()
(9)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再到原始陶器的出现,反映了人类生产生活工具的进步。()
(10)我们对远古历史的相识主要是通过文物考古发掘知道的。()
三、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
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J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请回答:
(1)材料一讲的是什么时期的状况?
(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什么意思?
(3)材料二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起先的?“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标记着什么制
度代替了什么制度?
第一单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A3、B4、D5、D6、D7、C8、A9、B10、A11、B12、C13、B14、
D
二、推断题
①X②J③J④J⑤J⑥J⑦J⑧。⑨J⑩J
三、⑴尧舜禹时期⑵实行禅让制⑶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学习目标】
1.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
2.指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去分析缘由,从而培育比较分析历史事务的实力。由学生看图说
文,提高视察想象实力。
3、相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我国
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着名的文明古国。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夏朝的建立和分封制
难点:分封制
导入新课:同学们,“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家喻户晓,另外一个故事“姜太公钓鱼”,
在中国也很有“人气”。则,“姜太公钓鱼”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年头?具体的由来是什么?在
那个“太公钓鱼”的时代,除了好玩的故事外,还有那些重要的事情在发生呢?
带着这些问题,今日我们学习新的一课:
自主学习(用1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1.人物:①夏朝其次代国王是o
②_______是夏朝最终一个国王。
③商朝建立者是,他任用有才能的等人做大臣。
④商最终一个国王是,是出名的暴君。
⑤周国君重视农业生产,任用贤人等,国力渐渐强大。
⑥商朝灭亡,建立周朝。
⑦商朝迁都的国王是。
2.地点:①夏朝统治中心地区,在今和一带。相传,把都城建在
②夏朝衰败时,的商国强大起来。后来商王将都城迁到o
③西边_________流域的周国发展起来,与商在__________大战,商纣王逃到_________
自焚而死。西周建立,定都o
3.时间:①约公元前_____年,商朝建立。②商、周牧野大战发生在公元前_______年。③公
元前年,西周灭亡。
合作探究:各抒己见
主题一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谓大同。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意为“去”),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
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读一读上面的材料,议一议,从材料一所反映的时代过渡到材料二所反映的时代是社会的
进步还是倒退?谈谈你的看法。
主题二:探讨:
精讲点拨:
1.首先介绍我国奴隶社会的建立、发展、旺盛和衰亡4个时期,使学生对我国奴隶社会历史阶
段有一个也许的了解。抓住我国奴隶社会形成和发展这一线索,说明夏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形
成阶段,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阶段。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更亡
商兴的缘由.主观即个人品德、对政事的看法;客观即人心向背,夏桀与商汤有何不同。从而
教会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历史事务。
2.奴隶和奴隶主的阶级冲突是奴隶社会的主要冲突。紧扣教材讲清〃国家〃概念,有利于提高学
生的政治理论水平。讲解并描述商朝经济生产时,突出青铜器的制造及其巨大成就,老师可适
当补充些材料,讲清奴隶是怎样制造青铜器的,及青铜器工艺之超群、产品之多,使学生感受
奴隶们的高度才智和创建力。重点讲解并描述司母戊鼎,老师需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充激情的
描述,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骄傲感和爱国主义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爱护文物的教化。
达标训练:
一、基础巩固:
1.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是在()
A.夏朝B.商朝C.西周D.;
2.商朝建立于()
A.约公元前2070年B.约公元前2046年
C.约公元前1600年D.约公元前771年
3.西周的都城定在()
A.阳城B.镐京C.鹿台D.殷
4.右图是把人当作坐骑的暴君,他是()
A.纣B.启C.幽王D.桀
5.下列内容,标记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舜传位给禹B.禹传位给伯益C.禹传子,家天下D.汤战胜桀
6.下列内容属于商纣王所为的是()
①无休止的征发百姓②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③监视平民的言论和行动④施用炮烙等酷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下面内容不符合西周分封制的是()
A.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B.诸侯听从周天子吩咐,向天子交纳贡品
C.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D.诸侯要按田亩数向周天子纳税
8.“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总目标是制订有科学依据的夏
商周三个朝代的年表。目前我们的课本即采纳了这一成果。据此,请你推算一下,夏商周三代
各自统治的时间为()
A.470年554年275年B.407年550年260年
C.450年554年275年D.470年550年275年
9.周初实行分封制主要是为了()
A.减弱功臣、贵族的权力B.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族诸侯
D.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10.右图是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
A.黄帝B.禹C.伯益D.汤
11.通过自学、探讨,依据下列表中提示,将学问归纳起来填在表中。
朝代建立时间国都立国之君亡国之君重大事务
夏朝
商朝
西周
二、实力提升:
12.读图1,回答:
(1)材料中的“太阳”比方谁?
归
灭
遑
善
于
亡
姓
委
屎
「
咒
阳
我
,
们5
腐
个
.触
什
速
说
么
和
,
时
你
你
A候
(2)“太阳”的统治为什么会灭亡?
13.读“西周等级示意图”(图2),结合学习P20、21灰色底网内文字,回答:
(1)自上而下将各阶层的名称写在示意图的右侧
(2)这个等级是怎样形成的?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1A2c3B4D5c6D7D8A9B1O13
11
朝代建立时间国都立国之君亡国之君重大事务
夏朝约公元前阳城禹桀世袭制取代
2070年禅让制
商朝约公元前殷汤纣盘庚迁殷
1600年
西周公元前镐京周武王周厉王牧野之战
1046年
12(1)夏桀(2)实行暴政
13(1)自上而下: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2)见教材P24页。
课外作业:
必做题:
学会命题,就是对所学学问的应用与创建。题型、难易、数量不限,以留下创设空间。提示:
参考本课训练试题,可以用伊尹和周文王创设两个选择题。
题:
选做
务和重
重大事
头,
要年
括重
要包
内容
表,
事年
周大
商、
夏、
做一个
简洁
问,
学学
课所
据本
1.依
项。
物三
要人
收
性地
针对
组有
,各小
导下
的指
老师
后,在
。课
小组
三个
西周
商、
夏、
划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甲方验收合格协议书范本
- 矿泉水客户销售合同范本
- 维修保养合同协议书范本
- 高端会所会员合同协议书
- 驻地企业抗疫协议书模板
- 麻蜥蜴养殖采购合同范本
- 银行与孵化器合作协议书
- 私人租地合同协议书范本
- 机动车抵押担保合同范本
- 电力数据采集协议书模板
- DB33-T 2355-2021 城管驿站建设与管理规范
- 工业机器人维护与保养PPT全套完整课件
- 新华书店读者问卷调查表
- JJG 315-1983直流数字电压表
- GB/T 15088-2009道路车辆牵引销强度试验
- 熠搜家庭户用光伏电站推介
-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课件
- 高中区域地理:极地地区南极、北极
- 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讲解课件
- 上海市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 留校安全安全的承诺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