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专练:文言文阅读
一、文古文阅读-----文吉实词专项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I〜4题。(19分)
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览之孙也。父裁,镇军司马。导少有风塞,识量清远。年十四,
陈留高士张公见而奇之,谓其从兄敦曰:“此儿容貌志气,将相之器也。”初袭祖爵,后参
东海王越军事。时元帝为琅邪王,与导素相亲善。导知天下已乱,遂俅心推奉,潜有兴复之
直二帝亦外相器重,契同友执。帝之在洛阳也,导每劝令之国。会帝出镇下邳,靖导为安东
司马,军谋密策,知无不为。及住镇建康,吴人不附,居月余,士庶英有至者,导患之。会
敦来朝,导谓之曰:“琅邪王仁德虽厚,而名论犹轻。兄威风已振,宜有以匡济者。”会三
月上巳,帝亲现串,乘肩舆,具威仪,敦、导及诸名胜皆骑从。吴人纪瞻、顾荣,皆江南之
望,窃牛之,见其如此,咸惊惧,乃相率并于道左。导因进计日:“古之王者,莫不宾礼故
老,存问风俗,虚己倾心,以招俊义。况天下丧乱,生不分裂,大业草创,急于得人者乎!
顾荣、贺循,此士之望,未若引之以结人心。二子既至,则无不来矣。”帝乃使导躬造循、
荣,二人皆应命而至,由是吴会风靡,百姓归心焉。自此之后,渐相崇奉,君臣之礼始定。
俄而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导劝帝收其贤人君子,与之国事。时荆扬
及安,户口殷实,导为政务在为静,每功帝克己励节,区主宁邦。可是尤见或■杖,•情好日隆,
朝野倾心,号为“仲父”。帝尝勺率谓导曰:“卿,吾之萧何也。”
永嘉末,在丹阳太守,加辅国将军。导上笺日:“昔翠,或,达政之主也:荀文若,功臣
之最也,封不过亭侯。仓野,爱子之宠,赠不过别部司马。以此格万物,得不局迹乎!今者
临郡,不问贤愚豪贱,皆加重号,辄有鼓盖,动见相准。时有不得者,或为耻辱。导奉■荷重
任,谨送鼓盖加崇之物,请从导始。”帝下令日:“导德重勋高,孤所深倚,诚宜表彰殊礼。”
拜宁远将军,寻加振威将军。愍(悯)帝即位,征吏部郎,不拜。
(选自《晋书・王导传》)
I.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亦穿相器变雅:甚,很
B.窃飒之觇:察看
C.帝尝丛容谓导曰从容:镇定自若
D.导季荷重任忝:有愧于,辱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徙”和“迁”古代都指官职调动。“迁”一般表示官职升降,“徙”则表调职。
B.九州,中国的别称。古代分中国为九个州,具体是哪九个,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C.魏武,即魏武帝曹操,“魏武帝”是曹操的儿子曹丕称帝后追封给曹操的谥号。
D.禊,古代传统民俗,官吏百姓到水边嬉游,消灾祈福。这种活动只在春季举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导自幼气质出众,张公见其风采后,对他随从说王导有将相之才。
B.王导和元帝亲如挚友,当吴地人士不亲附元帝时,他即为此深感忧虑。
C.王导为元帝尽忠尽智,深受元帝器重,元帝把他看成是汉代名相萧何。
D.看到朝廷对宜吏几乎有求必应,封赏过滥,王导便上奏请求谨慎施行。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导知天下已乱,遂倾心推奉,潜力.兴复之志。(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帝乃使导躬造循、荣,二人皆应命而至,由是吴会风靡,百姓归心焉。(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8•绵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
高巍,辽州人,尚气节,能文幸。母萧氏有痼疾,魏左右侍奉,至老无少懈。母死,蔬
食庐墓三年。洪武中,旌孝行,由冬斗生试前军都督府左断事。疏垦河南、山东、北平荒田。
义条上抑末技、慎选举、惜名器教事。太祖嘉纳之。寻以决事不称旨,当罪。减死,戍贵州
关索岭。特许弟侄代役,曰:“毋孝子也。”
及惠帝即位,上疏乞归田里。未几,辽州知州王钦应诏辟施。巍因赴吏部,上书论时政。
用事者方议削诸王,独巍,与御史韩郁先后请加恩。略曰:“勿行晁错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偃
推恩之策。臣又愿庭陵亲亲之礼,岁时住即使人馈问。贤者下诏褒奖之。新逸不法者,则名
木四废处之。”书奏,帝颔之。
已而燕兵起,命从李景隆出师,参赞军务。巍笑上书,言:“臣愿使燕。披忠胆,陈义
礼,晓以祸福,感以亲亲之谊,令休兵归藩。”帝.其言,许之。魏至燕,自称:太祖上宾,
天子嗣位,布维新之政,天下爱戴。今王据北平,取密云,下永平,袭雄县,掩真定。虽易
若建银,然自兴兵以来,业经数月,尚不能出鼠尔一隅地。且大王所统将士,计不过三十万。
以一国有限之众应天下之师,亦易罢矣。愿大王信魏言,上表谢罪,再修亲好。朝廷塞大王
无他,必蒙宽宥。况大丧未终,奉兴师旅,其与泰伯、夷、齐求仁让国之义不大迳庭乎?巍
白发书生,蜉蟒微命,性不畏死。牛吏十七年蒙太祖高皇帝强臣孝行。甄窃自负:既为孝子,
当为忠臣。死忠死孝,巍至愿也。如蒙赐死,获见太祖在天之灵,巍亦可以无愧矣。书数上,
皆不报。
已而景隆兵败,邂自券南归。至临邑,遇参政铁铉,相持痛哭。奔济南,蓼死拒守,屡
败燕兵。及京城破,巍自经死驿舍。
(选自《明史・高巍列传》,有删节)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感孝子也旌:表彰B.帝也其言,许之壮:认为……豪壮
C.申兴师旅毒:毒害D.巍自坎南归拔:脱身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学”,指古代的大学,在太学读书的学生叫太学生。
B.“伏腊”,指伏日与腊日,夏祭为伏,冬祭为腊,是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
C.“太庙”,指中国古代帝王的祖庙。在先秦有不同的称谓,自秦汉起称太庙。
D.“洪武”,即明太祖的年号。建文四年时,成祖废除建文年号,改为洪武三十五年。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巍入仕以后,积极向上进言。他任职期间,先上疏尸垦河南等地的荒田,后又条
陈上奏抑制末技、谨慎选举等事,这些建议被太祖采纳了。
B.高巍思虑周密,行事稳妥。在削王的问题上,他主张加恩,建议皇帝效仿主父偃的
推恩令,并重视亲人间的礼节,褒赏贤才,严惩骄纵不法之徒.
C.高巍虽善于辞令,却未能化解危机。在燕王起兵后,他主动请命使燕,多次面对燕
王,不卑不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最终仍未能说服燕王罢兵。
D.高巍为国尽忠,死而后已。他在李景隆兵败后,后程南归,后投奔济南,誓死据守,
并多次打败燕王军队。等到京城被攻陷,在驿站中自缢身亡。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寻以决事不称旨,当罪。减死,成贵州关索岭。(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披忠胆,陈义礼,晓以祸福,感以亲亲之谊,令休兵归藩。(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文化常识专项练
一、(2018•佛山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李栖筠,字贞一,世为赵人。幼孤。有远度,庄重寡言,朱貌轩特。喜书,多所能晓,
为文幸,劲迅有体要。不妄交游。族子每称有王佐才,士多慕向。
毛中旧仰郑国渠源田,而聚成里上游取水碓之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栖筠请皆彻毁。
旭然有宰相望。元载忌之,出为常州刺史。岁旱,民多死徒。栖筠为浚渠,分江流灌田,遂
大稔。宿贼张度踞阳羡西山.累年吏讨不克。至是发卒捕斩,支党皆尽,里无吠狗。乃大起
学校,堂上西《孝友传》示带生,人人知功。以治行进光禄大夫。人为刻石颂德。
苏州方清因岁凶,诱饥民为盗,积数万,依夥、歙间,阻山自防,东南厌苦。诏李光弼
分兵讨之。会平卢行军司马许果恃功,擅留上元,有宛江、吴意。朝廷以创残重起兵,即拜
栖篇浙西都团练现察使,使图之。格筠至,张设武备,遣辩士尽赍金币抵呆军赏劳,使士歆
爱,夺其谋。呆惧,悉众度江,掠楚、泗而溃。以功进御史大夫。则又增学庐,表宿儒河南
褚冲、吴何员等,拜为师,身执经问义。远迩趋慕,至徒数百人。
元载当国久,益恐横。栖筠素方挺,无所屈。时华原尉侯莫陈①总以修补长安尉,当参
台久栖筠询其劳,像色动.不能对.乃自言为徐浩、杜济、薛S所引.非我优也。始,浩
罢岭南节度使,以瑰宝数十万饷载,而济方为京兆,邕吏部侍郎。三人者,皆栽所厚,栖筠
并劾之。帝未决会月蚀帝问其故栖筠日月蚀修刑今周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做陛下邪由是总等
皆坐贬。
帝欲相栖第,惮载辄止。然有进用,皆密访焉,多所补助。栖筠见帝猗违不断,亦内忧
愤。卒,年五十八,自为墓志。母吏部尚书,谥日文献。
【注】①侯莫陈,三字复姓。②台,御史台,御使大夫官署。(《新唐书列传》)
I.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未决/会月蚀/帝问其/故栖筠日/月蚀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卜邪/由
是总等皆坐贬。
B.帝未决/会月蚀/帝问其故/栖筠曰/月蚀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邪/由
是总等皆坐贬。
C.帝未决/会月蚀/帝问其/故栖筠日/月蚀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邪/由
是总等皆坐贬。
D.帝未决/会月蚀/帝问其故/栖筠日/月蚀修开以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邪/由
是恁等皆坐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中,本文所指相当于今之陕西省中部。从郑国渠修好以后,关中就成为了物产更
丰饶的沃野之地。古代的“关中”和今天的“关内”所指基本上是同一地区。
B.诸生,文中指的是在州府学习的学生。诸生本指众多有知识学问之士或在学读书的
学生,明清时期指经科举考试考取秀才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C.优,优等。“以优补长安尉”,是说侯莫陈恩因考核得到优秀等级从而补任长安尉。
唐代对官员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官员的政绩、才干和品德,考核后分出三等九级。
D.蜥,赠官,“贿吏部尚书”,即朝廷在李栖筠逝世后追赠其为吏部尚书。古代朝廷
对功臣死后追赠官职,一般是在其生前官职基础上加赠一级官阶以表示褒奖疗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栖筠心系百姓,不畏豪族。豪门大族拦截郑国渠上游的水修建水碓,大量占有农
业用水,李栖筠请求朝廷拆毁这些水碓,为老百姓谋取福利。
R.李栖筠垂视教育,关心后学八在任职期间,他曾大力修建学校,鼓励学生.虚心拜
有学问的人为师,这就吸引了远近不同地方的读书人来求学。
C.李栖筠文武兼通,治政有方。他为百姓修整水利,从而战胜了旱灾饥荒:在对付许
杲时,既加强军备,乂连施妙计,使得许部后来不战而溃散。
D.李栖筠方正刚直,处事公正。在任御史大夫的时候,虽然此时元载把持了国政,栖
筠仍严查并重罚了买官卖官的徐浩、杜济、薛邕、元我等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岁早,民多死徙。栖筠为浚渠,分江流灌田,遂大稔。[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帝欲相栖筠,惮载辄止。然有进用,皆密访焉,多所补助。(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8•福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
类深,字文深,河东猗氏人也。¥丧母,事继母甚谨。晅,好学,负书从师于三河,讲
习《五经》,昼夜不倦。魏永安中,随军征讨,以功除荡寇将军,累迁伏波、征虏将军、中
敬大夫。尝读书见吾丘子①,遂归侍养。
魏孝武西迁,樊、王二姓举义,为东魄所诛。深父保周、叔父欢周并被害。深因避难,
坠崖伤足,绝食再宿。于后遇得一箪饼,欲食之;然念继母年老患痹,或兔虏掠,乃弗食。
夜中旬匐寻母,偶得相见,因以馈母。还复遁去,改易姓名,游学于汾、晋之间,习天文及
算历之术。后为人所告,囚送河东。属魏将韩凯长史一张曜重算儒学,延深至家,因是更得
逃隐。
太祖平河东,赠保周南郢州刺史,欢周仪同三司。深归葬其父,负土成坟。大统十五年,
行下邦县事。
太祖蹙学东馆,教诸将子弟,以深为博士。深名学通瞧,每解书,尝多引汉、魏以来诸
家义而说之。故后生听其言者,不能晓悟。皆背而讥之曰:“焚生讲书多门户,不可解。”
然儒者推其博物。性好学老而不怠朝幕还往常据较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
壬博士暇姓互组于氐。方庄建,拜大学助教。建德元年,表乡磐勺,诏许之。朝廷有疑义,
常召问焉。后以疾卒。
深既专经,又读诸史及《苍雅》、篆籀、阴阳、卜筮之书。学虽博解,讷于辞辩,故不
为歹时所称。撰《孝经(问疑)》、《丧服问疑》各一卷,掇《七饪异同说》二卷、《义纲喀论》
并《目录》三十一卷,并行于世。
【注】①即丘吾子。春秋时孝子。②长史:古代职官名,将军的属官。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性好学/老而不息/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
博士/赐姓万纽于氏/
B.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1”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
博士/赐如:万知千氏/
C.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子
博士/赐姓万纽于氏/
D.性好学/老而不怠/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后/除国T-
博士/赐姓万纽于氏/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弱冠指男子20岁左右的年龄。古代男子20岁举行冠礼,表示已长大成人。
B.经学是训解或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它形成于汉代,汉武帝后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
C.六官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又称六卿。
D.乞骸骨,占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用语,有时也指游了•企盼返归故乡安度晚年。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樊深经历坎坷,侍亲至孝。他在避难时,宁愿自己挨饿,也要送食物给继母;平乱
后,他归乡负土筑坟葬父。
B.樊深一生好学,至老不渝。年轻时,他负书出门拜师,孜孜不倦讲习《五经》;年
老时,仍书不离身,分秒必争,不懈学习。
C.樊深学识渊博,但不被认可。他解说经书,常常广征旁引汉、魏以来诸家学说,学
生不能领悟,人们都在背后讥讽他。
D.樊深精通经学,涉猎广泛。他撰写了诸多解经著作,流行于世,也在史学、文字学、
阴阳学等领域有所了解。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属魏将韩轨长史张曜重其儒学,延深至家,因是更得逃隐。(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虽博蟾,讷于辞辩,故不为当时所称。(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古文阅谀-----文吉断句专项练
一、(2018•长春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梅执礼字和胜。大司成强浦明贤其人,为宰相言,相以未尝识面为愫。执礼闻之日:“以
人言而得,必以人言而失,吾求在我者而已。”卒不往谒。历军器、鸿胪丞,比部员外部,
苑更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戢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贰疑不敢乃独
列上墨旌也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孟昌龄居郭质人屋,当赎不方与,而诗中旨夺之:内侍张
佑董葺太庙,僭求赏:皆取奏弗行。迁礼部侍郎。素与王躺善,辅尝置酒其第,夺示园池鼓
妾之盛,有骄包。执礼日:“公为宰相,当与天下同忧乐。今方腊流毒吴地,疮痰未息,是
岂歌舞宴乐时乎?"退又戒之以诗。雅愧怒。明年,徙滁州,叶赋盐亏额,滁亦苦抑配。执
礼日:“那不能当苏、杭一邑,而食盐乃倍粟数,民何以堪?”请于朝.诏损二十万,滁人
德之。软宗立,改?哥。方军兴,调度不足,执礼请以带内钱隶有司,凡方卓康给,皆由度
支乃得丁。尝有小黄”持中批奇部取钱,而封识不用生,既悟其失,曳取之。执礼奏审,诏
责典宝夫人而杖黄门。金人围京都,执礼劝帝亲征,而请太上舟后、皇后、太子皆出避,用
事者沮之。洎失守,金人质天子,遨金帛以数百千万计,日:“和议已定,但所需满数,则
奉天子还阙。”执礼与同列哀义力已困,相与谋曰:“金人所欲无艺极,虽铜铁亦不能给。”
而宦者挟宿怨语金师日:"城中七百万户,所取未百一,但许民持金钱换粟麦,当有出者。”
已而果然。酋怒,责之,对日:“天子蒙尘,臣民皆愿致死,虽肝脑不计,于金缗何有哉?
顾比屋样空,亡以塞命耳。”酋益怒,取其副,各杖之百。执礼犹为之请,俄遣还,将及门,
呼下马挝杀之,而枭其首,时靖康二年二月也。是日.天宇昼总.古摩皆陨涕愤叹。死时.
年四十九。(节选自《宋史・梅执礼传》,有删改)
I.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歌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贰
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
B.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舐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贰
疑不敢/乃独列卜./果诈也/
C.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战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试
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
D.苑吏行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散旨意迫取其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氏/贰
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户部,古代官署“六部”(吏、户、礼、兵、开IJ、工)之一,管理全国土地、赋税及
户籍等事宜。
B.禁内,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宫
禁。
C.六宫,本义是指古代皇后的寝宫,所以往往用六宫代指皇后,如同后世用中宫代指
皇后一样。
D.士庶,士人和庶民。泛指百姓。古时将人的社会地位简单的分为四种:公、卿、士、
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梅执礼不媚权贵,守正不阿。有人把他推荐给宰相,但他不去拜谒;在任中书舍人、
给事中时,他驳回了孟昌龄、张佑等人的不合理请求。
B.梅执礼与天下同忧乐,关心百姓。在王辅摆设酒宴向人炫耀自己的园池妓妾时,他
认为国家有难,不应歌舞宴乐:他请示朝廷滁州盐赋过重,朝廷下诏命减少了滁州盐赋,滁
州人民很感激他。
C.梅执礼忠于职守,精于治理。他主张宫内财务由相关部门管理,有位小黄门取钱用
的加标记的封缄上没有盖玺印,他上奏审查,诏命责罚了主管夫人和黄门。
D.梅执礼不畏金人,舍身取义.帝都失守,金人以夫子为人质勒索金帛,他为百姓考
虑没有答应,最后被恼羞成怒的金人杀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都不能当苏、杭一邑,而食盐乃倍粟数,民何以堪?(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子蒙尘,臣民皆愿致死,虽肝脑不计,于金缗何有哉?(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8•大庆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
李天馥,字湘北,河南永城人。先世在明初以军功得世袭庐州卫指挥金事,家合肥。有
族子占永城卫①箝,天版以其箝举,牛。顺治十五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博闻约
取,究心经世之学,名藉甚。累擢内阁学士,充经筵讲官。每件直,有所见,悉陈无隐,圣
祖器之。旗呼十九年更,旱,命偕自学古明珠会三法司虑明亦矜疑者,悉从未减。寻擢户
部侍郎,调吏部。杜绝苞苴,严峻一无所私,铃政称平。二十七年,迂工部尚书。河道总督
新辅议筑高家堰重堤,束水出清口,停溶②海口;于成龙主疏溶下河。上召二人诣京师人对,
仍各持一说,下廷臣详议,天祓谓下河海口当溶,高家堰重提宜停筑,上然之。历刑、兵、
吏诸部。
三十一年,拜式英股大学士。上日:“机务重任,不可用喜事人。大穗老成清慎,学行
俱优,朕知其必不生事。”“三十二年,以母忧回籍,上赐贞松榜御书勉以儒者统复遢天
虢侍朕三十余年未尝有失三年易过命悬缺以待。”三十四年,眼将阀,起故宫,入阁视事。
上亲征厄鲁特,平定朔漠,兵革甫息,天馥务以清静和平,与民休息。尝谓:“变法不如守
法。奉行成宪,不失尺寸,乃所以报也。“三十八年,卒,谥文定。
天筱在住,留意人才,叁应诏举彭鹏、陆陇其、邵嗣尧,卒为名臣。为学士时,冬月虑
囚,有知县李方广坐当死,天籍言其有才,得馍决,寻以赦免,刑部囚多痰髡,为花屋材,
多为之所,别罪之轻重以居,活者尤众。事亲孝.居丧庐墓,有双白燕飞至,不去,人名其
居为白燕庐。子孚青,进士,官编修。父丧归,不复出。
(节选自《清史稿•列传五十四》)
【注】①卫:古代九畿之一。为各级诸侯的领地及外族所居之地。②溶:同“浚”,
深挖河道使水疏通。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3分)()
A.上蜴贞松榜/御书勉以儒者之学/更谓/天馥侍朕三十余年/未尝有失/三年易过/命悬缺
以待/
B.上蜴贞松榜御竹/勉以儒者之学/复谓天馥/侍朕三十余年/未尝有失/三年易过/命悬缺
以待/
C.上赐贞松榜御书/勉以儒者之学/复谓/天馥侍朕三十余年/未尝有失/三年易过/命悬缺
以待/
D.Z易由松榜/御书勉以儒者之学/勾谓天穆/侍联三十余年/未尝有失/三年易过/命悬缺
以待/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举乡试”即为参加乡试并考中为举人。乡试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清
两代每三年举行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中试者称为“举人”。
B.经筵,汉唐以来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讲官以翰林学士或
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清制,经筵讲官为大臣兼衔。
C.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封建王朝新皇帝登基一般都耍更改年号,皇
帝只有一个年号,因此往往用年号来代指帝王,如文中“康熙”就是清圣祖的年号。
D.古人在朝中做官,若遇父母去世,一般应该回家守孝服丧三年,称之为“丁忧”。
待守丧期满,除去孝服,才可重新出来做官,叫做“服阕”。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天馥学识渊博,深受器重。曾担任给皇帝讲经的经筵讲官,在刑、户、吏、工、
兵等要害部门都任过职,后又被任命为武英殿大学士。
B.李天馥爱护百姓。主张战乱之后应该清静无为,休养生息,甚至想方设法改善罪囚
的服刑条件,而他“奉行成宪,不失尺寸”的主张不免有保守僵化之嫌。
C.李天馥事亲至孝。在母亲去世时回乡服丧,筑草庐守墓时有一双白燕飞来,因此其
居室被称为“白燕堂”。
D.李天馥善于发现人才,也非常爱惜人才。他举荐的人,后来都成为一代名臣:对犯
罪而有才的知县李某,他为之说情,使其得以免于死刑。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上亲征厄鲁特,平定朔漠,兵革甫息,天根务以清静和平,与民休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刑部囚多痰毙,为危屋材,多为之所,别罪之轻重以居,活者尤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盲文阅读-----概括分析专项练
一、(2018•福州模拟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李星沅,字石梧,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校编修。十五年,督广东
学政。粤士多健讼,檄通省籍渚生之干讼者,煤报治之,士风以时。任满.授陕西汉中知府,
历河南鹉道,陕西、四川、江苏按察使。在川、陕严治刀匪、咽匪,屡擒其魁道之法。
先是,永昌回乱,通中瞪罗天池滥杀,不分良莠,众回益找。总督贺长龄、提督张必禄
急于主抚,降者辄复叛。至是,缅宁匪首马国海被剿亡走,潜结云州回马登霄、海连升等复
起事,迤西大宸。星沅追论肇乱之由,长龄、天池并获谴。二十七年,遣兵进剿,解散被胁
回众,首逆就歼,余匪肃清。诏嘉其功,加太子太保衔,赐荏斗。寻调两江总督。
星沅未第时,客陶甜底中,为掌章奏。又历官江南,习于盐、漕、河诸利弊。时度支告
匮,廷臣主南厝改征折色”,十北省采买。星沅谓折多征收不易,折少采买不效。谷贱银贵,
民间展转亏折。且州县藉端浮勒,胥吏高下其手,防之皆难。迭疏论列,折色之议遂寝。
三十年,宣宗崩,赴京谒梓宫,复以母老陈请归养。会广西匪乱方炽,起林则徐督师,
卒于途,命星沅代为钦差大臣。是年十二月,抵广西,驻柳州。时左右江匪氛蔓延,诸贼尤
以桂平金田洪秀全为最悍。巡抚郑祖琛、提督闵正凤皆以贻误融去,周天爵、向荣继为巡抚、
提督。二人者并有更名,负意气,议辄相左,星沅调和之,仍不协,军事多牵掣。咸丰元年
春,向荣进剿,贼由大黄江、牛排岭窜新墟、紫荆山。星沅概息兵秦定三、李能臣率滇、黔
兵追蹑,贼发窜武安。荣、天爵各进击.暇踞东乡.两军攻之不克。星沅以事权不一.奏请
特简总统将军督剿,诏斥其推浅。寻命大学士赛尚阿率总兵达洪阿、都统巴清德赴湖南防堵,
将以代之。赛尚阿至湖南遂授饮差大臣赴广西督师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前
敌督战至则已惫甚数日卒于军。遗疏言:“贼不能平,不忠;养不能终,不孝。殁后敛以常
服,用彰臣咎。”文宗览而哀之,依总督例赐,画赐金治丧,存问其母,子二人命俟眼因引
见,谥文恭。子桓,官至江西布政使。
(选自《清史稿•列传一百八十》,有删改)
【注】①折色:旧时谓所征田粮折价征银钞布帛或其他物产.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赛尚阿至湖南/遂授钦差大臣赴广西/督师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
前敌督战至则已/惫甚数日/卒丁•军
B.赛尚阿至湖南/遂授钦差大臣/赴广西督师/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
前敌督战/至则己惫甚/数日卒于军
C.赛尚阿至湖南/遂授钦差大臣赴广西/督师命星沅回湖崔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
前敌督战/至则已惫甚/数日卒于军
D.赛尚阿至湖南/遂授钦差大臣/赴广西督师/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
前敌督战至则已/惫甚数日/卒于军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粮道”,指军队运送军粮等补给的道路,在古代战争中,凡属高明的将帅,都十
分重视粮食供应对取得作战胜利的重要作用问题。
B.“迤西”,明清时称云南西部地区,大致包括现在大理、丽江、永昌等地。“道”
在秦朝开始出现,起初跟县同级别,专门使用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
C.“花翎”,清官员、贵族冠饰。清制,武职五品以上,文职巡抚兼提督衔及派往西
北两路大臣,以孔雀翎为冠饰,缀于冠后,称花翎,除因军功赞戴者外,离职即摘除。
D.“服阕”,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在古代,有严格的服丧制度,丧服根据亲属关系的
远近,从重到轻,依次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缠麻五种,此之谓“五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星沅治官有方。在厂东督导学政时,在川陕治理匪徒时,发现问题后均及时整治,
并处理得当,效果显著。
B.李星沅办事有理有据。在追究永昌回乱的缘由时,认为祸乱不仅与匪首有关,还与
总督贺长龄、提督张必禄政策失当有关。
C.李星沅富有远见。在讨论“南漕改征折色”问题匕认为这一做法不妥,可能会导
致官员贪污腐败,上下其手。可惜皇上及众臣并未听从,依旧推行。
D.李星沅得到皇上尊敬看重。在其死后,文宗悲伤哀痛,褒封谥号,授予抚恤金,并
厚待李星沅的母亲和儿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粤士多健讼,檄通省籍诸生之干讼者,牒报治之,士风以肃。(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星沅以事权不一,奏请特简总统将军督剿,诏斥其推诿。(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8・烟台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
曾鉴,字克明,宛平人。颖悟过人,举止异常儿。%南游,具通《五经》大义。大
德五年,用翰林侍讲学士郝彬荐,为镇江淮海书院山长。十一年,南行台中丞廉恒辟为探史。
丁内斗,复起,补掾史,除兴文署。命伴送安南使者,沿途问难倡和,应答如响,使者叹服,
以为中国有人。
至治二年,授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明年,奉旨括释氏白云宗田,稽检有方,不数月
而事集,纤毫无扰。泰定七年,迁湖广行省左右司员外郎。时丞相忽剌歹怙势恣纵妄为威福
僚属多畏避鉴遇事徇理辄行独不为回挠湖北廉访司举鉴宜居风汜不报。天历元年,调江浙财
赋府副总管。属淮、浙大水,民以灾告.饕损其弑什六七,势家因而诡兔者,塞核实,谕令
首输。元统二年,升同佥太常礼仪院,鉴习典故,达今古,凡礼乐、度数、名物,罔不周知。
因集议明宗皇后衬庙事,援礼据经,辩析详明,君子多之。后以中大夫升礼部尚书,俄感疾
而卒,年六十五。追封谯郡侯,承本般。
鉴天性纯孝,亲族贫乏者,周恤恐后。历官三十余年.僦屋以居。殁之日,家无余黄,
唯蓄书数千卷,皆鉴手较定。婆为诗赋,尚《骚》、《雅》,作文法西汉,每篇成,学者争相
传诵。有文集若干卷,藏于家。
鉴任湖广员外时,有故掾顾渊伯,以辰砂一包馈鉴,鉴漫气置徒笥中。半截后,因欲合
药剂,命取视之,乃有黄金二两杂其中,鉴惊叹自;“渊伯以我为何如人也!''渊伯已成,
鉴呼其子归之。其廉慎不欺如此。
(《元史•曹鉴传》)
5.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丞相忽剌歹怙势/恣纵妄为/威福僚属/多畏避/鉴遇事制理/辄行独不为回挠/湖北廉
访司举鉴/宜居风纪不报
B.时丞相忽剌夕怙势/恣纵妄为/威福僚属/多出避/鉴遇事徇理辄行/独不为回挠/湖北廉
访司举鉴宜居风纪/不报
C.时丞相忽剌歹怙势恣纵/妄为威福/僚属多畏避/鉴遇事得理/辄行独不为回挠/湖北廉
访司举鉴/宜居风纪不报
D.时丞相忽剌歹怙势恣纵/妄为威福/僚属多畏避/鉴遇事制理辄行/独不为I可挠/湖北廉
访司举鉴宜居风纪/不报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冠,意思是已经二十岁行过加冠礼了。“冠礼”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礼仪,男子二
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
B.丁内艰,是指为母亲守丧。丁艰,也叫丁忧,遭到父母的丧事:古代官员父母去世,
按规定需离职居家守丧。
C.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指升官,这里也是指曹鉴升了官职。左迁,则是贬官。“除”
是任命、授职的意思。
D.谥文穆,谥号指人死后,根据他的生平事迹和品德修养而给予的评判性称号,谥号
中的“文”应指“好学博闻”。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鉴从小就聪颖过人,且终生喜欢读书。他藏书数千卷并亲手校订,所写诗赋很受
推崇:受命护送安南国使臣时,一路与之讨论学问、酬唱诗词,使者叹服。
B.曹鉴做事干练有方,能力过人。曹鉴奉旨调查核实佛教白云宗的田产,由于曹鉴稽
查得法,不到几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任务,对地方百姓毫无侵扰。
C.曹鉴熟谙典章成例,通达古今。朝廷召集群臣商议讨论明宗皇后陪祭太庙的事,他
知识广博,引经据典,剖析详尽,最终让君主采纳了他的意见,
D.曹鉴廉洁谨慎,属下顾渊伯曾将三两黄金掺杂在朱砂中送给他,半年后曹鉴才发觉
此事,其时顾渊伯已去世,普鉴就把黄金退还给他的儿子。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属淮、浙大水,民以灾告,鉴损其赋什六七,势家因而诡免者,鉴核实,谕令首输。
(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鉴天性纯孝,亲族贫乏者,周恤恐后。历官三十余年,僦屋以居。(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搦译句子专项练
・、(2018•漳州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I〜4题。(19分)
虞潭,字思奥,会稽余姚人。父忠,仕至宜都太守。潭清贞有检操,州辟从事、主簿,
大司马齐王冏请为辇阳,除祁乡令。值张昌作乱,郡县多从之,潭独起兵斩昌别率邓穆等。
褒阳太守华恢上潭领建平太守,以疾固辞。遂周旋征讨,以军功赐爵都亭侯。绥抚荒余,咸
得其所。寻被元帝搀,使讨江州刺史华轶。潭至庐陵,会轶已平,而湘川贼杜强犹盛。时甘
草屯宜阳,为杜裳所琏。淳进军救卓,早上瘴领长沙太守,固辞不就。
帝为晋王,除屯骑校尉,迁宗正卿,以挨告妇。会王含、沈充等攻逼京都,潭遂于本县
招合宗人,及郡中大姓,共起义军,众以万数,自假明威将军。乃进赴国难,至上虞。明帝
手诏潭为冠军将军,领会稽内史。潭即受命。义众云集时,有野魔飞集屋梁,众戒惧。潭日:
“起大义,而刚鸯之鸟来集,破贼必矣。”遣长史孔坦领前锋过浙江,追蹑充。
成帝即位,出为吴兴太守。苏峻反,加漳督三吴、晋陵、宣城、义兴五郡军事。会王师
败绩,大国逼迁,潭势弱,不能独振,乃固守以俟四方之举。会陶侃等下,潭率众与诸军并
势.东西猗南。道督护沈伊距管商于吴县,为商所败,潭自贬还节。
寻而峻平,潭以母老,辄去官还余姚。诏转镇国将军。以前后功,进将武昌县侯。是时
军荒之后百姓饥饯死亡涂地潭乃表出仓未振教之又修沪渎垒以防海抄百转赖之。
潭貌虽和弱,而内坚明,有胆决,虽屡统军旅,而鲜有倾败。以母忧去职。叫叫以侍
中、卫将军征。年七十九,卒于位。追赠左光禄大夫,谥日孝烈。
(节选自《晋书・虞潭传》,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时/军荒之后/百姓饥僮/死亡涂地/潭乃表出仓米/振救之/又修沪渎垒/以防海抄/
百转赖之/
B.是时/军荒之后/百姓饥馍/死亡涂地/谭乃表/出仓米振救之/又修沪渎垒以防/海抄/
百转赖之/
C.是时/军荒之后/百姓饥馍/死亡涂地/潭乃表/出仓米振赧之/又修沪渎垒/以防海抄/
百转赖之/
D.是时/军荒之后/百姓饥馋/死亡涂地/潭乃表出仓米/振救之/又修沪渎垒以防/海抄/
百转赖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祭酒”本是在大飨宴时以年老宾客一人举酒祭祀地神的风俗,后用为官名,意为
首席、主管。
B.“檄”原是指较长的竹木简,用于书写比较重要的文书,后成为古代皇帝征召时所
用文书的专称。
C.“服阙”最早出自汉朝蔡曲的《贞节先生陈留范史云铭》,指守丧期满除服,与“服
除“同义。
D.“盗号”是古人死后依据其生前行迹所立,用来褒贬善恶的称号,臣下的谥号由朝
廷赐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虞潭清正有操守,屡次推辞他人的举荐。虞潭平叛有功,得到华恢、甘卓等人的举
荐,他却极力推辞,最后推辞不了才接受屯骑校尉一职。
B.虞潭有主见,善于化蟀危机。王含、沈充攻近京城,他果断组织义兵勤王救国:接
受皇帝任命后,机智化解危机,派兵追击沈充的部队C
C.虞潭遇事冷静,攻防有略。面对苏峻叛军的强大势力,虞潭担任总督后并没有立即
组织进攻,而是待各处援军到来后才派兵去抵挡。
D.虞潭忠于职责,鞠躬尽瘁。虞潭身处国家多事之秋,多次领兵平定国内的叛乱,为
国尽忠,晚年还担任侍中、卫将军等职,最终死在任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王师败绩,大驾逼迁,潭势弱,不能独振,乃固守以俟四方之举。(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潭貌虽和弱,而内坚明,有胆决,虽屡统军旅,而鲜有倾败。(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8・石家庄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
刘玄佐,济州匡城人。少倜荡,不自业,为县捕盗,犯法,吏笞辱几死,乃亡命从永平
军,稍为牙将。大历中,李灵根据汴州反,玄佐乘其无备,袭取宋州,有诏以州遂隶其军,
节度使李勉即枣署刺史。
德宗建中初,进兼御史中丞,充宋、亳、颍节度使。时全组叛全迈必徐力1归您逼攻之超
玄佐援涌大破纳兵斩首万馀级东南晌漕乃通进围濮州徇濮阳皆下再降其守将遂通濮阳津it
检校兵部尚书、兼曹濮观察、汴滑都统副使。
李希烈之反,玄佐与李勉、陈少游、哥舒曜联兵屯淮、汝,数困贼。帝在奉天,垂意关
东,乃诏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希烈攻陈州,玄佐救之,希烈走,遂进取年
乃I。诏加汴宋节度使、陈州诸军行营都统。玄佐本名洽,至是赐名以尊宠之。入朝,复兼北
庭兵马副元帅、检校司徒。
性豪纵,轻财好厚赏,故下益困。汴自李忠臣以来,士卒骄,不能自还,至玄佐弥甚。
其后杀帅长,大钞劫,犯于利而然也。玄佐贵,母尚在,贤妇人也。常月织施一强,示不忘
本。敬教收玄佐尽臣节。见县令走廷中白事,退,戒曰:'‘长吏恐惧卑甚,吾思而父吏于县,
亦当尔。而居高当之,可安乎?“玄佐感悟,故待下益加礼。
汴有相国寺,或传佛鸵汗流,玄佐自往大通金帛,于是将吏、百富奔走输金钱,惟恐后。
十日,玄佐敕止,箝所入得巨万,因以赃军,其权询类若此。初,李纳遣使至汴,玄佐盛饰
女子进之,厚馈遗,皆得其阴谋,故纳最惮之。所宠吏张士南及假子乐士朝赞皆史万;而士
朝私玄佐嬖要,惧:事觉,鸩玄佐。死,年五十八,赠太傅,溢日壮武。
始,玄佐养子士千与士朝皆来京师,士千知玄佐死无状,遣奴持刀绐为吊,入杀士朝于
次。帝恶其专,亦赐上干死。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九》,有删改)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李纳叛李消/以徐州归/纳急攻之/诏玄佐援/消大破纳兵/斩首万馀级/东南饷漕乃通
/进围濮州/徇濮阳/皆卜7再降其守将/遂通濮阳津/
B.时李纳叛/李消以徐州归纳/急攻之/诏玄佐援消/大破纳兵/斩首万馀级/东南饷漕乃通
/进惘濮州/徇濮阳/皆下/再降/其守将遂通濮阳津/
C.时李纳叛/李淆以徐州回/纳急攻之/诏玄佐援消/大破纳兵/斩首万馀级/东南饷漕乃通
/进围濮州/徇濮阳/皆下/再降其守将/遂通濮阳津/
D.时李纳叛李治/以徐州归纳/急攻之/诏玄佐援/消大破纳兵/斩首万馀级/东南饷漕乃通
/进围濮州/徇濮阳/皆下/再降其守将/遂通禊阳津/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指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或奏章;作为公文,它只能陈述
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用来抒发个人情感。
B.“汴州”是古地名,也称梁、汴,又称汴梁,简称汴,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为八朝
古都,即“直把杭州作汴州”中的“汴州”。
C.“端”是古代布帛的一种长度单位,二丈或六丈为“一端”;“端”在古代也指一
种礼服,“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句中“端”就指礼服。
D.“商贾”是商人的统称。古代有“行商坐贾”的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某餐饮品牌特许加盟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二月份跨境独立站运营借款协议GMV增长对赌协议
- 胸腔镜手术病人的护理
- 超市员工管理规章制度
- 基于过盈联接的机油泵衬套压装质量监控设计与应用
- 二零二五版收购企业合同范例
- 基金投资组合基金池
- 有关车位租赁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池塘承包合同范例
- 内务管理制度500字
- 国防教育和兵役法
- 2025年中国甲鱼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2025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三一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国家之间的合作发展-以“一带一路”为例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 地理 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 Premiere视频编辑案例教程(PremierePro2021)课件 第 6 章 字幕与字幕特效
- 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 周日值班制度
- 2025保安证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 湖南水泥仓施工方案
- 肺栓塞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 老人预防电信诈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