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11/T657.2—XXXXDB11/T657.2—XXXXDB11DBFORMTEXT11/FORMTEXTT657.2—FORMTEXTXXXXFORMTEXT代替 DB11/T657.2—2015FORMTEXT公共交通客运标志第2部分:城市轨道交通PublictransportationsignsforpassengersPart2:Urbanrailtransit征求意见稿PAGE2第22页/共=NUMPAGES24-123页公共交通客运标志第2部分:城市轨道交通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标志的一般要求以及标志设计、标志设置和可变信息标志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扩建或更新改造的轨道交通车站和车厢等客运服务设施和场所。市郊(市域)铁路、有轨电车可参照执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893安全色GB/T5655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GB5768.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GB5768.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T10001.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10001.3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3部分:客运货运符号GB/T10001.9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GB/T18574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志GB/T20501.1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第1部分:总则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157地铁设计规范DB11/T657.1公共交通客运标志第1部分:总则DB11/T1678城市轨道交通广告设施设置规范术语和定义GB/T5655、GB/T18574、GB50157和DB11/T657.1界定的以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一般要求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轨道交通”)标志系统按使用功能分为位置标志、导向标志、综合信息标志、无障碍标志和安全标志(不含消防)等,可选择悬挂式、挂墙(柱)式、落地式和粘贴式等形式设置。标志系统应规范简洁、连续完整、合理顺畅、安全经济,并衔接车站周边环境信息。标志系统应以乘客进站、换乘和出站的客流流线为基础进行设计,充分考虑无障碍出行需求。在客流流线上分流点、合流点和交织点等客流分岔口处,应垂直客流方向设置或提前设置导向标志,导向标志前后设置间距宜小于30m,当标志牌体版面尺寸较大时,间距可进行相应调整。悬挂式标志的安装高度,应根据标志安装位置的建筑结构等要素协调安排。一般情况下,标志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应大于或等于2.3m、小于或等于2.5m;在高大空间车站设置时,可小于或等于2.8m。车站服务设施临时变更使用功能或出现紧急情况(如车站限流或封站),可设置移动式、地贴式等临时标志。标志系统应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结合轨道交通线网变化情况进行及时更新;车站标志应结合周边环境变化定期更新。车站标志设置应优先于广告设置,应满足DB11/T1678的要求。标志设置安装应满足GB50009的要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疏散标志设计应执行消防安全相关标准规范。
标志设计版面设计要素要素标志的版面要素一般包括箭头、图形符号、文字等内容,可单独或多个组合使用。形状标志版面宜为矩形,地徽标志、站外路引标志及地贴标志等可采用其它图形形式。颜色位置标志、站内导向标志及无障碍标志的衬底基准色应使用蓝色(C100M60Y0K50),站外路引标志衬底基准色应使用蓝色(C100M30Y0K0),安全标志的颜色应符合GB2893的有关规定,轨道交通线路标志色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乘车图符出现在指引单条线路的导向标志中,衬底基准色应使用线路标志色;出现在指引多条线路的导向标志中,衬底基准色应使用蓝色(C100M60Y0K50)。“出”字图符的衬底基准色应使用绿色(C85M0Y100K5)。标志文字颜色宜使用白色(C0M0Y0K0)、蓝色(C100M60Y0K50)或黑色(C0M0Y0K100),与衬底色应具有较高对比度。图形符号及文字轨道交通图形符号的使用应符合GB/T10001.1、GB/T10001.3、GB/T10001.9、GB/T20501.1和DB11/T657.1的有关规定。标志上使用的文字应同时使用中文和英文。汉字字体宜使用黑体;罗马字母、阿拉伯数字的字体宜选用无衬线字体,字体的粗细宜为常规字体或半粗体。版面布局位置标志版面横向布置时,图形符号应位于左方,文字位于右方。位置标志版面纵向布置时,图形符号应位于上方,文字位于下方。导向标志版面横向布置时,箭头指左向(含左上、左下),自左向右依次应为箭头、图形符号、文字等;箭头指右向(含右上、右下),自右向左依次应为箭头、图形符号、文字等。箭头指上向或下向,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依次应为箭头、图形符号、文字等。规格型号标志牌体版面尺寸关系如图1、图2所示;版面高度宜为300mm,当标志安装位置空间受限或空间过大时,可根据各要素间尺寸关系进行调整;版面长度宜为300mm的整倍数,当版面高度为300mm时,最大长度应小于或等于2.4m。其他类型标志牌体版面尺寸关系应根据标志安装位置的建筑结构等要素协调设计,其他类型标志牌体版面高度应根据标志安装位置的建筑结构等要素协调设计。标志版面单元尺寸关系示例标志版面尺寸关系示例位置标志位置标志组成位置标志由图形和(或)文字形成,用于标明服务设施或服务功能所在位置的公共信息标志。包括地徽标志、门匾标志、出口位置标志、安检位置标志、客服中心位置标志、售票/补票/问讯位置标志、自助售票位置标志、自助补票充值机位置标志、自助设施通行标志、禁止通行标志、排队候车位置标志、站台站名标志、电梯位置标志、警务室位置标志、卫生间位置标志、母婴室位置标志、招援位置标志和自动体外除颤器位置标志等标志。地徽标志地徽标志用以确认轨道交通车站的位置,由地铁Logo、车站名称和线路名称等组成。地徽标志应与出入口形式及建筑结构相协调,满足安全性要求,可采用屋顶式、挂墙式或侧挑式等形式,敞口式出入口应采用落地式,地徽标志示例见附录B。门匾标志门匾标志用以确认轨道交通车站入口的位置,由地铁Logo、车站名称和线路名称等组成,如图3、图4所示。设置在一般车站的门匾标志示例设置在换乘车站的门匾标志示例出口位置标志出口位置标志用以确认出口的位置,由“出”字图符、出入口编号和文字等组成,可标注站外主要信息,如图5、图6所示。出入口编号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出口位置标志示例1出口位置标志示例2安检位置标志安检位置标志用以确认安检设施的位置,宜由“安全检查”图形符号、“行李检查”图形符号和名称等组成,如图7所示。可根据不同安检等级单独设置“安全检查”图形符号或“行李检查”图形符号。安全检查位置标志示例客服中心位置标志客服中心位置标志用以确认客服中心的位置,由“手续办理”图形符号和名称等组成,如图8所示。客服中心位置标志示例售票/补票/问讯位置标志售票/补票/问讯位置标志用以确认提供人工售票、补票和问讯服务的位置,由“票务服务”图形符号、“问讯”图形符号和名称等组成,如图9、图10所示。售票/问讯位置标志示例补票/问讯位置标志示例自助售票位置标志自助售票位置标志用以确认自助售票设施的位置,由“自助售票”图形符号和名称等组成,如图11所示。自助售票位置标志示例自助补票充值机位置标志自助补票充值机位置标志用以确认自助补票充值机的位置,由“自助补票”图形符号和名称等组成,如图12。自助补票充值机位置标志示例自助设置通行标志自助设施通行标志用以指示自助检票设施或自动扶梯的通行状态,由向下箭头符号等组成,如图13所示。自助通行标志示例禁止通行标志禁止通行标志用以指示自助检票设施、自动扶梯或通道的通行状态,由“叉形”图形符号和文字等组成,如图14、图15所示。自助检票设施禁止通行标志示例通道禁止通行标志示例排队候车位置标志排队候车位置标志用以确认乘客排队上下车的位置,由箭头符号和安全线等组成,如图16所示。排队候车位置标志示例站台站名标志站台站名标志用以帮助乘客确认当前车站的名称,由当前车站名称、线路色、“下一站”字样和下一站名称等组成,如图17所示。站台站名标志示例电梯位置标志电梯位置标志用以确认电梯的位置,由“电梯”和“无障碍”图形符号和名称等组成,如图18所示。电梯位置标志示例警务室位置标志警务室位置标志用以确认警务室的位置,由“安全保卫”图形符号和名称等组成,如图19所示。警务室位置标志示例卫生间位置标志卫生间位置标志用以确认卫生间的位置,由相应的卫生间图形符号等组成,可标注名称,如图20至图23所示。卫生间位置标志示例男卫生间位置标志示例女卫生间位置标志示例第三卫生间位置标志示例母婴室位置标志母婴室位置标志用以确认母婴室的位置,由“母婴室”图形符号和名称等组成,如图24所示。母婴室位置标志示例招援位置标志招援位置标志用以确认招援设施的位置,由“紧急呼救按钮”图形符号和名称等组成,如图25所示。招援位置标志示例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位置标志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位置标志用以确认AED的位置,由“AED”图形符号等组成,如图26所示。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位置标志示例导向标志导向标志组成导向标志由箭头、图形符号和文字等组合形成,用于指示通往预期目的地路线的公共信息标志。包括站外路引标志、乘车导向标志、换乘导向标志、出站导向标志、售票/问讯导向标志、电梯导向标志、自动扶梯导向标志、楼梯导向标志、卫生间导向标志和母婴室导向标志等标志。站外路引标志站外路引标志用以指示轨道交通车站的方向,由箭头形状、车站名称、线路名称和距离等组成。其设计应符合GB5768.1和GB5768.2的有关规定,衬底基准色宜使用蓝色(C100M30Y0K0),如图27、图28所示。一般车站的站外路引标志示例换乘车站的站外路引标志示例乘车导向标志乘车导向标志用以指示乘车的方向,由箭头符号、乘车图符和文字等组成,如图29至32所示。指引列车运行方向的乘车导向标志中的站名,一般线路为列车运行终点站;环线线路中为列车运行下一站,可根据需求补充途经重要车站。一般乘车导向标志示例指引列车运行方向的乘车导向标志示例指引单条线路的乘车导向标志示例指引多条线路的乘车导向标志示例换乘导向标志换乘导向标志用以指示换乘的方向,由箭头符号、乘车图符、线路名称和文字等组成。如图33至图36所示。换乘通道的通长换乘导向标志衬底基准色应使用线路标志色。指引单条线路的换乘导向标志示例指引多条线路的换乘导向标志示例换乘通道的通长换乘导向标志示例辅助换乘导向标志示例出站导向标志出站导向标志用以指示出站的方向,由箭头符号、“出”字图符等组成,可与出入口编号、图形符号、周边重要信息等组合使用,如图37至图42所示。出入口编号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出站导向标志示例1出站导向标志示例2出站导向标志示例3出站导向标志示例4出站导向标志示例5出站导向标志示例6售票/问讯导向标志售票/问讯导向标志用以指示售票/问讯设施的方向,由箭头符号、“售票”及“问讯”图形符号和名称等组成,如图43所示。售票/问讯导向标志示例电梯导向标志电梯导向标志用以指示电梯的方向,由箭头符号和“电梯”图形符号等组成,可与乘车图符、“出”字图符等组合使用,如图44所示。电梯导向标志示例自动扶梯导向标志自动扶梯导向标志用以指示自动扶梯的方向,由箭头符号和“自动扶梯”图形符号等组成,如图45所示。自动扶梯导向标志示例楼梯导向标志楼梯导向标志用以指示楼梯的方向,由箭头符号和“楼梯”图形符号等组成,可与“出”字图符等组成使用,如图46所示。楼梯导向标志示例卫生间导向标志卫生间导向标志用以指示卫生间的方向,由箭头符号、“卫生间”图形符号和名称等组成,如图47所示。卫生间导向标志示例综合信息标志综合信息标志组成综合信息标志是由图形符号、文字和图表等所构成的标志,用于表达与乘客服务有关的公共信息。包括出入口编号标志、运营时间标志、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图、票价信息标志、公告标志、电梯信息标志、列车运行方向标志、站台门编号标志、列车时刻表、车厢信息标志、车站空间示意图、周边街区导向图及出口周边信息标志等。出入口编号标志出入口编号标志用以展示出入口的编号,由车站名称、线路名称和出入口编号等组成,如图48、图49所示。出入口编号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一般车站的出入口编号标志示例换乘车站的出入口编号标志示例运营时间标志运营时间标志用以展示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时间,由表名称、线路名称和不同列车运行方向的首末车时间等组成,如图50所示。运营时间标志示例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图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图用以展示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信息,由图名称、线路名称和颜色、车站名称和指北针等组成,如图51所示。在车站设置时,应标注“您在此”。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图示例票价信息标志票价信息标志用以展示轨道交通票价信息,由图名称和票价信息等组成。公告标志公告标志用以展示与轨道交通运营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等信息,由公告名称和内容等组成,如图52所示。公告标志示例电梯信息标志电梯信息标志用以展示电梯可到达楼层的服务设施信息,由相应的电梯图形符号和文字、各楼层名称、“您在此”和服务设施信息等组成,如图53、图54所示。电梯信息标志示例1电梯信息标志示例2列车运行方向标志列车运行方向标志用以指示列车运行的方向,分为设置在站厅或站台墙面或柱面上方、安全门上方两类。标志中表征列车运行方向的箭头符号方向应与列车实际运行方向相一致。设置在站厅或站台墙面或柱面上方的列车运行方向标志由列车运行方向、列车途经车站名称和列车途经换乘线路名称等组成,如图55、图56所示。设置在站厅或站台墙面或柱面上方的非环线列车运行方向标志示例设置在站厅或站台墙面或柱面上方的环线列车运行方向标志示例设置在安全门上方的列车运行方向标志由列车运行方向、当前车站名称、线路名称、列车途经车站名称和列车途经换乘线路名称等组成,如图57、图58所示。设置在安全门上方的非环线列车运行方向标志示例设置在安全门上方的环线列车运行方向标志示例站台门编号标志站台门编号标志用以展示站台门的编号,由对应的车厢编号、车门编号、“车厢”字样和“车门”字样等组成,如图59所示。站台门编号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站台门编号标志示例列车时刻表列车时刻表用以展示不同交路、不同车次的列车时刻,由表名称、线路名称、车站名称、列车运行方向、“工作日”或“双休日”等字样、列车时刻、图例等组成,宜用不同颜色的色块表示不同终点站的列车,并在图例中标注列车终点站。车厢信息标志车厢信息标志用以在车厢内为乘客提供信息服务,包括列车运行线路图、服务监督电话标志、专座标志和设备标志等。列车运行线路图由箭头符号、列车途经车站名称和列车途经换乘线路名称等组成,如图60、图61所示。非环线列车运行线路图示例环线列车运行线路图示例服务监督电话标志由运营公司LOGO、运营公司名称、服务监督电话等组成,如图62所示。服务监督电话标志示例专座标志由相应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等组成,如图63所示。专座标志示例设备标志由设备图形符号和设备名称等组成,如图64至图69所示。灭火器标志示例图像采集区域标志示例紧急报警器标志示例安全锤标志示例紧急解锁标志示例紧急制动标志示例车站空间示意图车站空间示意图用以展示轨道交通车站整体建筑空间结构和设施布局情况,由图名称、主图和图例等组成。主图中应标注各类设施,如出入口、客服中心、售票、问讯、电梯、楼梯、无障碍设施、卫生间、母婴室、AED和便利店等,并标注“您在此”和指北针。主图宜采用三维绘图形式,如图70所示。车站空间示意图示例周边街区导向图周边街区导向图用以展示车站周边街区内主要自然地理信息、公共设施位置分布信息等,由图名称、主图和图例等组成。主图应标注车站位置、出入口、无障碍电梯和车站周边与交通出行相关的重要信息,如水系、绿地、主干路、次干路、标志性建筑物、公共汽车站和出租车扬招站等,并标注“您在此”和指北针。主图标注区域半径范围宜为500m,可根据车站周边情况适当增大或缩小。公共汽车线路信息可独立制作,以便更换,如图71所示。周边街区导向图示例出口周边信息标志出口周边信息标志用以展示车站出口周边与交通出行相关的重要信息,如主要道路、标志性建筑物、公共汽车线路和无障碍信息等。公共汽车线路信息可独立制作,以便更换,如图72、图73所示。出口周边信息标志示例1出口周边信息标志示例2无障碍标志无障碍标志组成无障碍标志是用于提供无障碍服务的标志,包括无障碍设施位置标志和无障碍导向标志。无障碍设施位置标志无障碍设施位置标志用以确认无障碍专用设施的位置,由相应的无障碍图形符号和名称等组成,如图74至图80所示。无障碍设施标志示例无障碍设施位置图示例无障碍坡道位置标志示例无障碍升降平台位置标志示例无障碍自助检票通行标志示例无障碍卫生间位置标志示例轮椅固定区位置标志示例无障碍导向标志无障碍设施导向标志用以指示无障碍设施的方向,由箭头符号和相应的“无障碍设施”图形符号等组成。跨线运营标志跨线运营标志组成跨线运营标志是用于提供跨线运营相关信息的标志,包括跨线运营站台站名标志、跨线运营乘车导向标志和跨线运营列车运行方向标志。跨线运营站台站名标志跨线运营站台站名标志用以帮助乘客确认当前车站的名称,由当前车站名称、线路色、“下一站”字样和下一站名称等组成,如图81、图82所示。跨线运营站台站名标志示例1跨线运营站台站名标志示例2跨线运营乘车导向标志跨线运营乘车导向标志用以同时指示多条线路乘车的方向,由箭头符号、乘车图符和文字等组成,如图83所示。指引列车运行方向的跨线运营乘车导向标志中的站名,一般线路为列车运行终点站;环线线路中为列车运行下一站,可根据需求补充途经重要车站。跨线运营乘车导向标志示例跨线运营列车运行方向标志列车运行方向标志用以指示列车运行的方向,分为设置在站厅或站台墙面或柱面上方、安全门上方两类。标志中表征列车运行方向的箭头符号方向应与列车实际运行方向相一致。设置在站厅或站台墙面或柱面上方的跨线运营列车运行方向标志由列车运行方向、列车途经车站名称和列车途经换乘线路名称等组成,如图84所示。设置在站厅或站台墙面或柱面上方的跨线运营列车运行方向标志示例设置在安全门上方的跨线运营列车运行方向标志由列车运行方向、当前车站名称、线路名称、列车途经车站名称和列车途经换乘线路名称等组成,如图85所示。设置在安全门上方的跨线运营列车运行方向标志示例安全标志安全标志组成安全标志是通过颜色与几何形状的组合表达通用的安全信息,并且通过附加图形符号表达特定安全信息的标志。包括警告标志、禁止标志和指令标志等。警告标志警告标志用以提醒乘客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免发生危险,主要包括注意安全、当心缝隙、当心滑跌、当心碰头、当心夹手、当心跌落、当心绊倒、当心夹脚和安全线等,如图86至图94所示。安全线宽度宜为100mm。注意安全标志示例当心缝隙标志示例当心滑跌标志示例当心碰头标志示例当心夹手标志示例当心跌落标志示例当心绊倒标志示例当心夹脚标志示例安全线示例禁止标志禁止标志用以禁止乘客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包括禁止携带危险品、禁止吸烟、禁止倚靠、禁止追逐打闹、禁止行乞、禁止进食、禁止入洞、禁止翻越、禁止跳下、禁止使用手推车、禁止携带宠物、禁止乱扔废物、禁止摆卖、请勿外放声音、请勿躺倒、请勿悬吊和禁止长时间停留等,如图95至图111所示。禁止携带危险品标志示例禁止吸烟标志示例禁止倚靠标志示例禁止追逐打闹标志示例禁止行乞标志示例禁止进食标志示例禁止入洞标志示例禁止翻越标志示例禁止跳下标志示例禁止使用手推车标志示例禁止携带宠物标志示例禁止乱扔废物标志示例禁止摆卖标志示例请勿外放声音标志示例请勿躺卧标志示例请勿悬吊标志示例禁止长时间停留标志示例指令标志指令标志用以强制乘客采取某种安全措施或做出某种动作,主要包括小孩必须拉住和握住扶手带等如图112、图113所示。小孩必须拉住标志示例握住扶手带标志示例标志设置站前广场及周边在站前广场及周边设置的标志主要包括地徽标志、站外路引标志、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图及周边街区导向图等标志。在轨道交通车站(以下简称“车站”)周边500m半径范围内,通往车站的主要人行道上应设置站外路引标志,如图27、图28所示,长直路段前后设置间距宜小于200m,应符合GB5768.2的有关规定。在车站出入口附近站前广场合适位置,应设置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图和周边街区导向图,如图51、图71所示。在与市郊铁路换乘的车站,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图宜补充市郊铁路相关信息。在车站出入口建筑顶部或侧面应设置地徽标志,如附录B所示;当建筑结构等要素受限(如开敞式出入口)时,应在出入口建筑附近适宜位置设置落地式地徽标志,落地式地徽标志不应与屋顶式地徽标志同时设置。地面亭在地面亭设置的标志主要包括门匾标志、出入口编号标志、运营时间标志及指北针等标志在车站出入口建筑门匾处应设置门匾标志,如图3、图4所示。在车站出入口应设置出入口编号标志,如图48、图49所示。在车站出入口应设置运营时间标志,如图50所示。在车站出入口地面上应设置指北针。出入口通道在出入口通道设置的标志主要包括电梯位置标志、乘车导向标志、出站导向标志、电梯导向标志、公告标志和电梯信息标志等标志从车站入口到站厅的进站客流通道中,应连续设置乘车导向标志,如图29所示。在换乘车站应连续设置指示不同线路方向的乘车导向标志,如图31、图32所示。从站厅到车站出口的出站客流通道中,应连续设置出站导向标志,如图37至图42所示。应配合乘车和出站导向标志设置电梯导向标志,如图44所示。在电梯上方或附近应设置电梯位置标志,如图18所示,并配合设置电梯信息标志,如图53、图54所示。在出入口通道内应设置公告标志。在与市政、交通枢纽或商业等连通的出入口通道内适宜位置,宜设置6.2.2至6.2.5涉及标志。站厅在站厅设置的标志主要包括安检位置标志、客服中心位置标志、售票/补票/问讯位置标志、自助售票位置标志、自助补票充值机位置标志、自助设施通行标志、禁止通行标志、电梯位置标志、警务室位置标志、招援位置标志和自动体外除颤器位置标志、乘车导向标志、出站导向标志、换乘导向标志、电梯信息标志、票价信息标志、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图、周边街区导向图和出口周边信息标志等标志。在站厅的进站客流通道中,应连续设置乘车导向标志,如图29所示。在侧式站台车站站厅付费区的进站客流通道中,应连续设置指示不同列车运行方向的乘车导向标志,如图30所示。在换乘车站应连续设置指示不同线路方向的乘车导向标志,如图31、图32所示。在站厅不便直接观察到售票、问讯等设施的适宜位置,宜设置售票/问讯导向标志,如图43所示。在进站客流通道中的自助检票设施上方应设置自助设施通行标志,如图13所示。在进站客流通道中的站厅往站台的楼扶梯口处应设置乘车导向标志,如图29所示。在站厅的出站客流通道中分岔、转向等适宜位置应设置出站导向标志,如图37至图42所示。在出站客流通道中的自助检票设施上方应设置自助设施通行标志,如图13所示。在出站客流通道中的站厅与出入口通道连接处应设置出口位置标志,如图5、图6所示。在换乘车站站厅的换乘客流通道中应连续设置指示换乘线路的乘车导向标志和换乘导向标志,如图31至36所示。在站厅出站与换乘流线的分岔处,应同时设置出站导向标志与换乘导向标志。在站厅应配合乘车和出站导向标志设置电梯导向标志,如图44所示。在站厅应配合出站导向标志设置周边街区导向图和出口周边信息标志,如图71至图73所示。设置位置应位于开敞空间,并避开客流主流线。在安检、客服中心、售票、补票、问讯等场所或设施上方或附近应设置相应的位置标志,如图7至图12所示。在警务室、招援、AED等场所或设施上方或附近应设置相应的位置标志,如图29、图25、图26所示。在电梯上方或附近应设置电梯位置标志,如图18所示,并配合设置电梯信息标志,如图53、图54所示。在自助售票设施附近应设置票价信息标志。在站厅应设置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图,如图51所示;在与市郊铁路换乘的车站,宜补充市郊铁路相关信息。站台在站台设置的标志主要包括站台站名标志、电梯位置标志、卫生间位置标志、母婴室位置标志、招援位置标志、自动体外除颤器位置标志、乘车导向标志、换乘导向标志、出站导向标志、电梯导向标志、自动扶梯导向标志、楼梯导向标志、卫生间导向标志、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图、电梯信息标志、列车运行方向标志、站台门编号标志、列车时刻表、车厢信息标志、车站空间示意图、周边街区导向图和出口周边信息标志等标志。在站台的楼扶梯口前方适宜位置应设置指示不同列车运行方向的乘车导向标志,如图30所示。在相应的墙面或柱面设置列车运行方向标志,如图55、图56所示。在站台门上方或半高站台门固定门体上应配合列车运行方向设置列车运行方向标志,如图57、图58所示。在站台门上宜设置站台门编号标志和列车时刻表,如图59所示在站台往站厅的楼扶梯口处应设置出站导向标志,如图37至42所示。在换乘车站站台应连续设置指示换乘线路的乘车导向标志和换乘导向标志,如图31至图36所示。在卫生间、母婴室、招援、AED等场所或设施上方或附近应设置相应的位置标志,如图20至图26所示。在乘客上下车的位置应设置排队候车位置标志,如图16所示。在站台应配合出站导向标志和换乘导向标志设置电梯导向标志、自动扶梯导向标志、楼梯导向标志,如图44至图46所示。在电梯上方或附近应设置电梯位置标志,如图18所示,并配合设置电梯信息标志,如图53、图54所示。在站台墙面或柱面上应设置站台站名标志,如图17所示,应保证乘客在列车中能观察到。在站台适宜的位置应设置卫生间导向标志,如图47所示。在站台应设置车站空间示意图和周边街区导向图,如图70、图71所示。设置位置应位于开敞空间,并避开客流主流线。在站台应设置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图,如图51所示。在与市郊铁路换乘的车站,宜补充市郊铁路相关信息。换乘通道在换乘通道内设置的标志主要包括禁止通行标志、换乘导向标志和运营时间标志等标志。在换乘车站换乘通道入口处应设置换乘导向标志,如图33、图34所示;在单向换乘通道的出口处应逆换乘方向设置禁止通行标志,如图15所示。在换乘车站换乘通道入口处应设置运营时间标志,如图50所示。在换乘车站的换乘通道内应连续设置换乘导向标志,如图33至图36所示。车厢在车厢内设置的标志主要包括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图和车厢信息标志等标志。在车厢内适宜的位置应设置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图和车厢信息标志,如图51、图60至图69所示。典型车站站前广场及周边至车厢区域的主要客运标志示例见附录D。无障碍标志设置在车站无障碍出入口(独立地面电梯等)建筑门匾处应设置门匾标志,如图3、图4所示。在车站无障碍出入口(独立地面电梯等)建筑及两侧墙面上应设置运营时间标志及电梯信息标志,如图50、图53、图54所示。在车站出入口建筑及两侧墙面上应设置无障碍设施位置图,如图75所示。从车站入口到站台的客流通道中,应配合客流进站路径及乘车导向标志设置无障碍设施(如电梯、宽闸机)导向标志。从站台到车站出口的客流通道中,应配合客流出站路径及出站导向标志设置无障碍设施(如电梯、宽闸机)导向标志。在换乘车站,应配合换乘导向标志设置无障碍设施导向标志。在车站无障碍坡道、无障碍升降平台、无障碍闸机、无障碍卫生间和无障碍电梯等场所或设施上方或附近应设置相应的位置标志,如图76至图79、图18所示。在列车车厢设置无障碍设施的车门对应的站台门应设置无障碍设施标志,如图74所示。在列车车厢内轮椅放置区附近应设置轮椅固定区位置标志,如图80所示。安全标志设置在车站及车厢内需要警告、禁止或强制乘客行为的场所或设施处应设置相应的警告标志、禁止标志或指令标志,如图86至图113所示,应符合DB11/T657.1的有关规定。可变信息标志可变信息标志是根据轨道交通客流组织需要、设备设施运行状态,可动态改变显示信息的标志。标志内容更换频率高时,宜采用可变信息标志。可变信息标志可使用LED、LCD等方式显示,宜根据标志的显示功能、信息内容、控制方式、环保节能、经济性等进行选择。可变信息标志显示的位置标志、导向标志、综合信息标志等宜符合第5章标志设计的规定。可变信息标志的版面尺寸可根据显示的内容进行调整。可变信息标志的文字颜色与衬底色应具有较高对比度。可变信息标志版面信息应由车站统一发布、替换、撤销,内容更换频率应保证乘客正常阅读需要,发布内容应准确、完整,不应显示与轨道交通服务无关的信息可变信息标志设置应与其它标志和设备相协调,避免相互干扰、遮挡。可变信息标志设置扶梯上方设置的自助设施通行标志、禁止通行标志,宜设置为可变信息标志,如图13、图14所示。自助检票设施上方设置的自助设施通行标志、禁止通行标志,宜采用可变信息标志,如图13、图14所示。换乘通道口设置的显示通行状态的标志,可采用可变信息标志,如图31至图34、图15所示。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图,宜设置为可变信息标志,如图51所示。车厢内设置的列车运行线路图,应采用可变信息标志,如图60、图61所示。出口周边信息标志需要显示公交信息时,宜设置为可变信息标志,如图72至73所示。
(规范性)轨道交通线路标志色表A.1规定了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和近期规划线路的标志色,本表未规定的线路标志色应符合北京市关于轨道交通线路标志色使用的有关规定。轨道交通线路标志色线路名称标志色示例PantoneCMYKCMYK1号线1807C2590850八通线2号线301C90602003号线186C01007504号线321C8503025大兴线5号线227C40951006号线125C204510007号线1355C0286008号线3278C10007509号线375C500100010号线313C851520011号线170C06549012号线154C0601002513号线7404C5590014号线7612C184030015号线7664C709020016号线7737C6020100017号线326C85040019号线251C1739100表A.1(续)线路名称标志色示例PantoneCMYKCMYK亦庄线226C0100100燕房线1595C575900S1号线470C35751000昌平线673C106000房山线1595C575900首都机场线666C3030020西郊线1795C099940大兴机场线2728C997200CBD线371C58109565平谷线1767C030100亦庄T1线1795C099940
(规范性)地徽标志示例屋顶式或单面挂墙式地徽标志示例设置在一般车站的屋顶式或单面挂墙式地徽标志正面示例设置在换乘车站的屋顶式或单面挂墙式地徽标志正面示例设置在换乘车站的屋顶式地徽标志反面示例设置在换乘车站的屋顶式地徽标志侧面示例屋顶方块式地徽标志示例设置在一般车站的屋顶方块式地徽标志示例设置在换乘车站的屋顶方块式地徽标志示例侧挑式地徽标志示例设置在一般车站的侧挑式地徽标志示例设置在换乘车站的侧挑式地徽标志示例落地式地徽标志示例设置在一般车站的落地式地徽标志正面示例设置在换乘车站的落地式地徽标志正面示例
(规范性)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站台门编号规则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编号规则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编号规则如下:出入口编号由英文大写字母(不含I和O)和数字构成,出入口编号应唯一;字母编号规则:根据各出入通道出站方向的终点端(当某一个出入通道只有一个出入口时,终点端为出入口;当同一个出入通道有两个及以上出入口时,终点端为出入通道出站方向的首个分叉点)投影在地面的地理位置,宜从旋转中心O1的正西方向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对各出入通道由A开始顺序进行字母编号;数字编号规则:根据各出入通道出站方向的终点端(出入口)投影在地面的地理位置,宜从旋转中心O2的正西方向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对各出入口由1开始顺序递增补充数字编号;旋转中心O2宜为出入通道出站方向的首个分叉点;当某一个出入通道只有一个出入口时,出入口编号为出入通道字母编号;当同一个出入通道有两个及以上出入口时,出入口编号延用该出入通道的字母编号,并按照c)规则补充数字编号;当新建车站时,宜以车站建筑几何中心为旋转中心O1,根据b)和c)规则对各新建的出入口进行编号;当已建车站新建出入口时,宜在保留未发生变化的已建出入口的编号的基础上,以车站原有建筑几何中心为旋转中心O1,根据b)和c)规则对各新建及发生变化的出入口进行编号;当已建车站新建轨道交通线路时,宜在保留未发生变化的已建出入口的编号的基础上,以车站新建轨道交通线路建筑几何中心为旋转中心O1,根据b)和c)规则对各新建及发生变化的出入口进行编号;应预留因某些原因未启用的出入口的编号,同时保留因某些原因启用后关闭的出入口的编号。站台门编号规则轨道交通车站站台门编号规则如下:站台门编号由数字和文字构成,站台门编号应唯一;站台门编号应采用“X-Y”形式,其中“X”为站台对应的车厢号,“Y”为对应的车门号;车厢号编号规则:顺列车行驶方向的第一节车厢为1车厢,第二节车厢为2车厢,以此类推;车门号编号规则:顺列车行驶方向的第一对门为1车厢门,第二对门为2车厢门,以此类推,每节车厢的车门单独编号。
(资料性)轨道交通典型车站主要客运标志设置示例按照本文件标志设置要求,附录D列出了轨道交通典型的一般车站和换乘车站主要客运标志设置示例。一般车站标志设置示例一般车站乘客进站标志设置示例图D.1举例说明了一般车站乘客进站标志设置示例。一般车站乘客进站标志设置示例一般车站乘客出站标志设置示例图D.2举例说明了一般车站乘客出站标志设置示例。换乘车站可参照设置。一般车站乘客出站标志设置示例
换乘车站标志设置示例换乘车站乘客进站标志设置示例图D.3举例说明了换乘车站乘客进站标志设置示例。换乘车站乘客进站标志设置示例
换乘车站乘客换乘标志设置示例图D.4举例说明了换乘车站乘客换乘标志设置示例。换乘车站乘客换乘标志设置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京市地方标准《公共交通客运标志第2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公共交通客运标志第2部分:城市轨道交通》标准编制组TIME\@"EEEE年O月"二〇二三年四月
项目概况项目来源2009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公共交通客运标志第2部分:轨道交通》(DB11/T657.2-2009)发布;2015年第一次修订《公共交通客运标志第2部分:城市轨道交通》(DB11/T657.2-2015)发布至今已七年;2022年,北京市交通委通知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启新一轮标准修编。适用对象DB11/T657的本部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常用客运标志的设计和设置要求,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标志的设计和设置。主要编写单位受北京市交通委委托,地方标准《公共交通客运标志第2部分:城市轨道交通》修订编制工作由XXX承担(报批稿确定)。XXX等单位领导及相关处室同志,参与标准的修订调研、起草、论证等工作(报批稿确定)。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有:XXX等(报批稿确定)。现行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十三五”时期北京新增运营里程172.9公里、达727公里,工作日客运量最高突破1377万人次,居全国第一。市郊铁路运营线路增至4条、市域内运营里程达364.7公里。截至“十三五”期末,轨道交通(含市郊铁路)总里程达1091.7公里。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持续优化,10条线路发车间隔小于2分钟,列车服务可靠度达3051.11万车公里/次,较“十二五”期末提升近7倍。适时采取超常超强网络化运营措施,有效保障了市民出行需求。实现全市轨道“一码通乘”和移动支付全覆盖,发布轨道列车时刻表,乘客出行更加便捷。轨道交通为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保障绿色出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轨道交通客运标志系统作为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轨道交通客运场所内客流安全、高效组织管理的重要手段和保障。但随着线网密度不断扩展、车站结构不断复杂、大客流不断冲击,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形势日益严峻,科学、合理设置轨道交通客运标志系统更加迫切。《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对首都交通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交通精细化、规范化和数字化,是加快交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构建综合、绿色、安全、智能的立体化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将北京建设为全球数字化经济标杆城市的现实要求。2009年10月14日发布、2010年1月1日实施的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657.2公共交通客运标志第2部分:轨道交通》是国内较早的轨道交通客运标志设计与设置规范。2015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并于2016年4月1日实施。其规范并指导了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标志系统的设计、建设和管理,对合理引导乘客进站出站和换乘、确保车站运营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作为政府行业管理的重要技术文件,其为企业规范运营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提供了标尺,为消费者监督企业行为、保护自身权益提供了指南,促进了行业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完善了首都城市交通服务功能。标准修订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标准修订的必要性现行标准在使用7年后,出现了不能很好适应国家标准更新、车站环境复杂化、乘客服务和运营管理需求变化的问题,如:国家相关标准中条文规定和图形符号使用有更新,而现行地方标准未能及时调整适应。车站环境更加复杂,北京北、国家图书馆、十里河、金安桥等三线换乘车站越来越多,站台编号的缺乏,造成客流引导越发困难,而现行地方标准未能及时调整适应。为满足乘客新的需求和车站现实运营需求,轨道交通车站出现了一些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中均未做出规定的、新的客运标志,而现行地方标准未能及时进行规范并采纳。鉴于以上问题,结合轨道交通实际运营中客运标志系统设计、建设和管理出现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客运标志使用情况调研工作,对现行标准中已经不适用的条文进行修订研究,对未规定的内容进行补充研究,进而完成现行标准修订工作,可进一步规范化、统一化、标准化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标志设计与设置,满足乘客对信息的需求。标准修订的可行性本次标准修订研究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标志系统为研究对象,依托北京市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人员保障和标准修订研究团队科研经验及标准起草经验,具有以下工作基础:标准编制延续性较好:编制组主要人员大都参与完成标准起草和第一轮修订,对标准体系较为熟悉。人员构成合理:编制组主要人员来自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智能交通发展中心、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北京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京环建设有限公司。参与人员既有地铁建设、管理和运营单位,也有高校、设计院、施工企业等研究、设计、施工单位,能够充分的了解标准修订的需求,人员组成合理。有较好的研究基础:编制组主要人员多年深耕交通标志标线、轨道交通规划,枢纽设计布局等领域研究,产出大量论文、专著等成果,培养多名该领域硕士研究生。任务安排合理:成立了标准修订编制组,编制标准制修订工作大纲,统筹安排任务进度,通过系统研究、专家咨询等方式,循序渐进完成标准制修订工作。同时密切关注行业及各地方相关标准建设情况,及时更新相关条文内容。开展了广泛的前期工作:整理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关于地铁标志系统的研究,整理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志》(GB/T18574)等30余本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开展了广泛的调查。针对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标志系统设计、建设和管理现状,征求了社会各方意见,实地调研了东直门站等多处地铁车站。与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相关单位进行了充分的沟通,整理收集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广泛调查了并征询了12345热线等社会意见。标准制修订中,标准编制组将按照制定初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的时间过程,每一阶段向专家详细汇报成果,召开专家咨询会,充分参考专家意见,修改完善阶段成果,为下一步工作打下扎实基础。主要工作过程起草阶段2022年4月至2022年5月,按照标准修订工作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开展标准起草工作。制定标准修订的工作计划,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指南及经验,调研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管理单位,分析现行标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形成标准修订工作大纲、修订初稿、修订征求意见稿及各阶段编制说明。制定工作计划成立标准编写组,制定标准修订的工作计划,启动标准修订研究工作,编制标准修订工作大纲,统筹安排任务进度,认真落实各环节。在标准修订研究过程中,通过系统研究、专家咨询等方式为修订标准提供技术指导;对需要修订的标准内容进行统筹安排,详细制定实施时间进度安排,循序渐进完成标准修订工作;密切关注行业及各地方相关标准建设情况,及时更新相关条文内容。技术路线文献资料整理搜集整理国内外相关设计标准、指南等文献资料,分析整理轨道交通客运标志涉及到的条文内容。文献资料如下:GB2893安全色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5655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GB5768(所有部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T10001.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10001.3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3部分:客运货运符号GB/T10001.9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GB13495.1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GB/T15565图形符号术语GB/T15566.1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1部分:总则GB/T15566.4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4部分:公共交通车站GB/T15608中国颜色体系GB1563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6179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16899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T16900图形符号表示规则总则GB/T16903.1标志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第1部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设计原则GB/T18574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志GB/T20501(所有部分)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57地铁设计规范GB50490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GB51309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DB11/T334.1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第1部分:道路交通DB11/T493.1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第1部分:道路交通标志DB11/T657.1公共交通客运标志第1部分:总则DB11/T690城市轨道交通无障碍设施设计规程DB11995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DB111024消防安全疏散标志设置标准DB11/T1678城市轨道交通广告设施设置规范DB31/T1104城市轨道交通导向标识系统设计规范DB61/T1145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标志及使用规范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标志设置指南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车厢标志设置指南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标志设置指导手册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标志系统实施方案(修订本)香港车站建筑标准标志与图形符号调研及修订初稿2022年4月至6月,在与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相关单位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后,标准编制组分别针对轨道交通客运标志设计与设置现状和乘客标志使用感受进行调研,整理了调研结果并完成了修订初稿。整理相关单位沟通意见各相关单位反馈相关意见100余条,经整理后,主要意见如下:建议在现有的基础上优化,在可行的基础上改造;范围中增加“市郊铁路”和“有轨电车”;调整悬挂式标志设置高度的要求;建议增强使用文字字体规范性,避免商业纠纷;简化换乘通道的标志设置;明确“出口周边信息标志”中的公交信息,信息的距离和范围;明确“周边街区导向图”中哪些信息是可以放入到标志牌中的;加入动态标志,并综合考量维修成本;标识不只是版面,需长期运作,需要系统的管理,希望在标准里有所体现;建议在标准中,除了规定出口编号如何命名外,再增加何种场景需命名,何种场景不需命名的规定;建议删除现状未使用或未设置的标志;建议考虑垃圾分类;建议增加列车时刻表;建议删除公告标志示例,以满足多样化的公告需求;建议补充“无障碍电梯位置标识”、“无障碍坡道标识”的相关内容,对涉及到无障碍设施标志的章节进行完善补充;建议完善禁止类标识,如:站台滑动门上增设“禁止倚靠”警示标志,自动扶梯处增设安全提示标志中的相关警示标志等;建议更新地标中的部分图例;建议更新“表B.1轨道交通线路标志色(2015年规划)”相关内容;建议增加第三卫生间、母婴室、AED等标志。实地调研标准编制组针对轨道交通客运标志设计与设置现状和乘客标志使用感受及需求进行调研。轨道交通客运标志设计与设置现状调研轨道交通客运标志设计与设置现状调研工作主要分为线路调查和站点调查两部分。其中线路调查,共调查了1号线、2号线、4号线、8号线、10号线、11号线、14号线、15号线、机场线、燕房线等共计10余条线路。站点调查共调查了新首钢站、金安桥站、国家图书馆站、东直门站、西直门站、安定门站、嘉会湖站、郭公庄站等100余个站点,站点选取广泛考虑了建设时期、标志设置时期、换乘、位置、建筑风格等,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对上述线路和站点的各类标志进行了采样分析,包括已经不适用的标志和新出现的标志。并对东京、首尔、马德里的地铁标志系统进行了调查,用以辅助标准编制。乘客标志使用感受及需求调查标准编制组针对标志设计、设置、对标志系统的使用感及需求等内容向广大市民发放了调查问卷。被调查乘客普遍反映地铁车站现有客运标志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引导系统,基本能满足其信息需求,但建议对车站内新出现的各式各样的标志进行统一规范。调查问卷编制修订初稿现行标准内条文的修订结合调研分析结果,对于现行标准内规定的客运标志在实际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明确引导效果不理想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而从标准修订角度针对存在问题的具体客运标志给出设计与设置指标调整建议,并对现行标准提出明确修订意见。现行标准外条文的补充对于实际轨道运营中新出现的客运标志,根据实验室现有研究基础,借鉴国内外经验,采用调查问卷和视认试验等多种方法,明确新型轨道交通客运标志的引导效果,量化其设计和设置指标,并从标准修订角度给出标志推荐方案。标准修订内容整理整理现行标准内条文的修订内容和现行标准外条文的补充内容,结合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实际需求,补充完善北京市地方标准《公共交通客运标志第2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形成初稿在整理完成上述相关文件后,就上述补充完善北京市地方标准《公共交通客运标志第2部分:城市轨道交通》与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进行了会议沟通,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形成了初稿。编制修订征求意见稿2022年6月至2022年7月,标准编制组就修订初稿咨询5位行业专家,名单如下:表1初稿征求意见专家表姓名职称/职务单位杨运节教高/主任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郭胜利教高/经理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李寒松高工/主任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刘浩教高/主任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智慧交通中心陈曼麟教高/主任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经专家讨论,形成修改意见27条,其中修改意见20条,补充意见7条。表2初稿征求意见修改内容表修订类型编号修改内容修改条文建议删除“公共卫生标志”建议将“消防设施标志”和“疏散路线标志”合并为“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建议进一步突出车厢内部标志建议修改文字字体的规定建议进一步细化颜色的规定建议修改牌体版面高度的规定建议删除附录E,重新调整回车站位置标志建议见出入口位置标志修改为出入口信息标志建议删除总控室位置标志建议将便利店位置标志调整到综合信息标志,并允许多样化的需求。建议将乘车/换乘导向标志拆分建议将潮汐通道导向标志调整至动态标志建议优化电梯信息标志建议优化列车运行方向标志建议删除无障碍站台门标志,统一使用无障碍设施标志建议保留常用的安全标志,其它调整至附录建议“标志设置”章节不要按照标志类型分类,按照设置位置分类编写。建议删除“制作安装要求”章节,精炼后调整到一般要求建议删除“管理维护要求”章节,精炼后调整到一般要求建议将信息化标志修改为动态标志补充条文建议增加“城市轨道交通”定义建议增加“指北针”设置的一般规定建议增加自助设备粘贴使用指南的规定建议增加车站编号建议增加站台门编号建议增加车门编号建议在标志设置突出无障碍标志专家组讨论认为,该初稿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针对性,具有较好的可实施性。收集相关意见后,标准编制组对初稿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初审稿及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阶段征求意见稿初审2022年7月,标准编制组向北京市交通委提交标准征求意见稿初审稿和编制说明,交通委组织了9位专家参与了征求意见稿(初审会),专家名单见下表。表3征求意见稿初审会专家表姓名职称/职务单位倪珊高工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郭胜利教高/经理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钟连德研究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李艳萍高工/部长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安小芬副秘书长北京市交通标准化委员会厉立高工/部长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戴克平教授级高工北京市交通标准化委员会邹传瑜研究员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黄悦教授级高工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与会专家听取了《公共交通客运标志第2部分:城市轨道交通》(DB11/T657.2)(征求意见初稿)的编制情况汇报,并对标准征求意见初稿进行了讨论质询,形成专家意见如下:①该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标志的一般要求以及标志的设计与设置要求,对进一步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标志系统、更好服务广大乘客具有指导意义。②该标准结构合理,内容全面,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协调一致。③该标准的编制过程符合规定的程序,形成的文本符合GB/T1.1-2020的要求以及北京市地方标准管理的有关规定。④经专家讨论,形成修改意见42条,其中编辑性意见1条,具体修改意见41条,见表4。表4征求意见稿初审会专家意见表序号条文编号修改意见编辑性“(参见图XX)”去除编号,改为“见XX图”3删除“注:”3.1删除3.2删除3.2/5.1删除“安全消防疏散标志”;“安全标志”后增加“(不含消防)”3.3删除“动态标志的本质是将静态的标志加上变化的要素在制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表现动态的形式。”3.4删除3.5删除4对条文编排的顺序进行整理,删除非“一般要求”的规定4.2对“XX性”进行整合5.1调整回第4章5.2.2“应为”改成“宜为”,增加地徽标志的形状规定5.2.4.1明确“GB/T10001”使用了哪一部分5.2.4.2引用文件在第2章给出5.2.6删除“图3”,保留“图2”即可;提供三行排布的尺寸关系图作为“图3”5.3.2明确尺寸、增加“符合安全要求,抗风”等的规定5.3.2“图4”,“图5”中线路编号下方的中英文中省去线路号5.3.5补回自助售票标志5.3.14在第2章增加引用文件5.4.2“车站导向标志”选用“图35”5.4.3取消站台编号5.4.4/5.4.5出口编号加框5.5.2出入口编号加框,英文对应为5.5.4列车外使用的线网图增加“您在此”5.5.4“图61”删除“三网合一”字样5.5.5“票务”改为“票价”5.5.7删除“站台编号”5.5.8“站台门编号”与“车门编号”保持规则一致5.5.10“图70”删除5.5.11“图73”增加“您在此”5.6.2“图81”换图,与其它图保持风格一致5.6.2“图82”增加“您在此”5.7.2删除5.7.3补回“禁止长时间停留”标志5.7.4“图95”请勿改为禁止6语言简练,合并内容6.4/6.5合并为站厅附录A删除附录B线路色作为底色时,考虑文字与线路色的对比度问题附录C删除“站台编号”附录C修改“站台门编号”表述附录C删除“车门编号”专家组一致同意《公共交通客运标志第2部分:城市轨道交通》(DB11/T657.2)通过初审,建议标准编制组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后,尽快征求意见。收集相关意见后,标准编制组对征求意见稿初审稿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发布稿)及编制说明。法律依据、修订原则、技术依据法律依据本次修订是在现行国家及行业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和法规框架内,充分考虑北京市的地域特点、轨道交通环境因素,在满足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形成适合北京地区特点的地方标准。轨道交通车站公共交通客运标志建设工作除遵照本标准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和法规。直接依据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主要有:GB2893安全色GB/T5655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GB5768.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GB5768.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T10001.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10001.3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3部分:客运货运符号GB/T10001.9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GB/T18574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志GB/T20501.1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第1部分:总则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57地铁设计规范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DB11/T657.1公共交通客运标志第1部分:总则DB11/T1678城市轨道交通广告设施设置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53号地名管理条例国卫办医函〔2021〕602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指南(试行)的通知修订原则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标准修订的要求,经过标准编制组成员讨论,确定标准修订遵循下列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标准修订以保障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标志合理使用为目标,在分析掌握目前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具体技术水平和条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北京城市轨道交通未来发展、技术推进和服务水平提高等诸多因素,确保标准内容的科学性和技术性,规定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标志合理使用的相关要求。承接性原则标准术语与相应国家、国际、行业和地方标准的规定内容相一致,杜绝条文自相矛盾。标准技术内容与国家、国际、行业和地方标准兼容,防止出现冲突,确保一致性。标准技术内容中引用其他标准时,明确指出所引用标准内容,增强标准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应充分考虑该标准与其他轨道交通相关标准的精密结合,便于标准之间的协调应用。可操作性原则标准在充分考虑广泛适用性的基础上,应重点吸收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和运营单位的先进经验,同时在修订过程中充分征求相关单位的意见,提高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技术依据本次修订主要采用的技术依据为GB/T1.1-2020。主要修订内容主要修订内容截止2022年7月的征求意见稿(发布稿),相比于2015版,主要修订内容如下:——修改了前言的表述(见前言,2015版的前言);——修改了范围,增加了“市郊(市域)铁路,有轨电车可参照执行”(见1,2015的1);——增加了“GB2893”、“GB/T10001.1”、“GB/T10001.3”、“GB/T10001.9”、“GB/T20501.1”、“GB50009”、“GB50016”、“GB50098”、“GB50763”、“DB11/T1678”,删除了“GB/T15566.4”、“GB16899”、“GB/T16900”、“GB/T16903.1”(见2,2015版的2);——新增了“动态标志”、“跨线运营”的定义(见3,2015版的3);——修改了标志系统的分类,新增了标志的设置形式(见4.1,2015版的4.2);——修改了标志系统的总体原则(见4.2,2015版的4.1);——修改了标志系统设计的原则(见4.3,2015版的4.3);——修改了标志设置高度的一般要求(见4.4,2015版的4.6);——修改了导向标志设置的一般要求(见4.5,2015版的4.5);——新增了自助设施附近设置使用说明的规定(见4.6);——修改了车站内广告设置的一般要求(见4.7,2015版的4.9);——修改了动态标志的一般要求(见4.8,2015版的4.7);——新增了标志更新的一般要求,修改了临时标志的一般要求(见4.9,2015版4.8);——新增了标志牌体材料与安装的一般要求(见4.10);——新增了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的一般要求(见4.11);——新增了标志要素的规定(见5.1.1);——新增了标志形状的规定(见5.1.2);——修改了标志颜色的规定(见5.1.3,2015版的4.4);——修改了标志图形符号的规定(见5.1.4,2015版的4.4);——新增了标志版面布局的规定(见5.1.5);——修改了标志规格型号的规定(见5.1.6,2015版的4.4);——增加了位置标志组成(见5.2.1);——修改了车站位置标志(见5.2.2,2015版的5.1.1);——增加了车站位置标志的示例(见5.2.2);——修改了安检位置标志(见5.2.3,2015版的5.1.3);——新增了智能安检位置标志(见5.2.3);——修改了客服中心位置标志(见5.2.4,2015版的5.1.4);——删除了自助查询位置标志(2015版的5.1.7);——删除了自助充值位置标志(2015版的5.1.8);——删除了自助检票位置标志(2015版的5.1.9);——修改了排队候车位置标志(见5.2.8,2015版的5.1.11);——修改了站台站名标志示例(见5.2.9,2015版的5.1.12);——修改了电梯位置标志(见5.2.10,2015版的5.1.13);——删除了楼梯位置标志(见2015版的5.1.14);——新增了第三卫生间位置标志示例(见5.2.12);——删除了公共电话位置标志(见2015版的5.1.18);——删除了废物箱位置标志(见2015版的5.1.19);——新增了母婴室位置标志(见5.2.13);——新增了招援位置标志(见5.2.14);——新增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位置标志(见5.2.15);——新增了导向标志组成(见5.3.1);——修改了车站导向标志(见5.3.2,2015版的5.2.1);——修改了乘车导向标志(见5.3.3,2015版的5.2.2);——修改了换乘导向标志(见5.3.4,2015版的5.2.2);——删除了乘客服务中心导向标志(见2015版的5.2.4);——修改了售票/问讯导向标志(见5.3.6,2015版的5.2.5);——删除了警务室导向标志(见2015版的5.2.9);——新增了卫生间导向标志图例(见5.3.9,2015版的5.2.10);——新增了母婴室导向标志(见5.3.10);——新增了综合信息标志组成(见5.4.1);——修改了出入口编号标志(见5.4.2,2015版的5.1.2);——删除了公告标志(见2015版的5.3.2);——新增了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金融史 课件 姚遂 第10-17章 全面抗战时期的金融-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港、澳、台金融
- 监理工程师唐忍课件
- 基于视觉惯性融合的无人机定位方法研究
- 初中数学知识复习
- 入团考试题目及答案
- 术后恢复中心护理查房标准
- 肺结核患者心理支持护理查房
- 烧伤患者护理安全要点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查房
- 市场营销学基础知识模版课
- 《颈椎疾病》课件
- 总体概述:施工组织总体设想、方案针对性及施工段划分
- 2025年高考数学必刷题分类:第3讲、等式与不等式的性质(教师版)
- 滤泡性淋巴瘤
- 固态锂电池技术进展与应用前景深度剖析
- 2025年浙江金华义乌市水利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果苗购销合同种苗购销合同
- 高考英语复习课件: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辨析
- 《公司并购与整合》课件
-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专科综合实践报告
- DB65-T8024-2024 建筑用室外气象参数标准J17664-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