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活性炭吸脱附装置专用蜂窝活性炭编制说明》_第1页
《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活性炭吸脱附装置专用蜂窝活性炭编制说明》_第2页
《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活性炭吸脱附装置专用蜂窝活性炭编制说明》_第3页
《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活性炭吸脱附装置专用蜂窝活性炭编制说明》_第4页
《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活性炭吸脱附装置专用蜂窝活性炭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1.1任务背景

企业标准是在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

所制定的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国家鼓励企业自行制定严于

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

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已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国家

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在新型

标准化体系中,企业标准定位为先进引领性的标准。《标准化法》要求企业标准

不得低于强制性标准,鼓励企业制定高于推荐性标准的企业标准,并提出支持利

用自主创新技术制定企业标准。但企业在指标选取和指标值确定方面缺乏参考,

因此企业标准先进引领作用未得充分体现。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的

意见》(国市监标准[2018]84号)于2018年6月27日发布,《意见》对推动企业

标准“领跑者”制度建立、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有效保障行业

高质量发展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该系列标准由《“领跑者”标准编制通则》以及具体产品和服务类别的“领跑

者”标准组成,一方面用于指导企业编写企业标准,也可用于对企业标准的水平

进行评价,另一方面用于指导第三方评估机构编制“排行榜”和“领跑者”评估方案

并开展有关评估工作。

2024年2月,根据中华环保联合会和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下达的《“领跑者”

标准评价要求活性炭吸脱附装置专用蜂窝活性炭》团体标准计划,由中国科学

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蜂窝活性炭有限公司、美特斯工业系统(中国)有限公

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中华环保联合会VOCs污染防治专业委

员会等企事业单位组成的“领跑者”标准编制组全程参与标准起草与制定。

1

1.2主要工作过程

1.2.1成立标准起草组

2024年3月,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等主要起草单位组成标准编

制组,召开标准内部启动会,对标准编制方案,框架进行讨论,启动《“领跑者”

标准评价要求活性炭吸脱附装置专用蜂窝活性炭》标准研究工作。

1.2.2开展调研,形成标准草案

2023年4月,标准编制组开展企业公开企标调研及分析、相关标准研究及

企业调研工作,形成标准草案。

1.2.3行业专家研讨,形成征求意见稿

2024年3月,活性炭吸脱附装置专用蜂窝活性炭标准研讨会以线下的会议

形式举办,大家对标准编制的框架、技术指标制定及行业调研数据的搜集结果展

开了充分的研讨,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完成编制说明。

1.3主要参加单位

起草单位:本标准由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蜂窝活性炭有限公司、

美特斯工业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中华环

保联合会VOCs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文件的起草工作,包

括起草标准文件、调研报告、编制说明等,确定验证试验的工作路线、工作内容、

方法及验证试验的具体实施单位。生产企业单位蜂窝活性炭有限公司和特斯工业

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按照项目组的要求,承担了标准的试验验证工作,对本企

业的产品进行了全面的试验测试,就活性炭吸脱附装置专用蜂窝活性炭的技术指

标等修订项目开展自行验证,提供了本企业的大量测试数据,为项目组提供了验

证试验数据。

2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2.1标准编制原则和依据

2.1.1标准编制原则

1、标准的制定与国家政策法规相一致。

2、本标准根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

构和起草规则》、T/CAS700—2023、T/CSTE0321—2023《质量分级及“领跑

者”评价标准编制通则》进行编制。

3、本着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反映市场需求、扩大对外贸易、促

进经济发展的原则,在充分调研和验证的基础上,确定了相关指标的技术要求和

试验方法,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和指导性。

2.1.2标准编制的依据

本标准根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

和起草规则》、T/CAS700—2023、T/CSTE0321—2023《质量分级及“领跑者”

评价标准编制通则》进行编制。在制定过程中参考借鉴了GB/T1964《多孔陶瓷

压缩强度试验方法》、GB/T12496.4《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水分含量的测定》、

GB/T12496.5《木制活性炭试验方法第5部分四氯化碳吸附率(活性)的测定》、

GB/T12496.8《木制活性炭试验方法第8部分碘吸附值的测定》、GB/T35815《木

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甲苯吸附率的测定》、GB/T19587《气体吸附BET法测定固态

物质比表面积》、GB/T20450《活性炭着火点测试方法》、LY/T3155—2019《活

性炭苯吸附率的测定》、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环境管

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等相关标准,并结合实际活性炭吸脱附装置的情况研制而成。

3

2.2标准适用范围及主要内容

2.2.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活性炭吸脱附装置专用活性炭“领跑者”标准评价的术语和定

义、基本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活性炭吸脱附装置蜂窝活性炭产品企业标准水平评价,其他蜂

窝活性炭及其他活性炭的企业标准水平评价可参考使用。产品生产企业在制定企

业标准时可参照使用。相关机构在编制企业标准“领跑者”评估方案时可参考本文

件。

2.2.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主要规范性引用了GB/T1964《多孔陶瓷压缩强度试验方法》、GB/T

2404《氯苯》、GB/T7701.1《煤质颗粒活性炭气相用煤质颗粒活性炭》、GB/T

7701.2《煤质颗粒活性炭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GB/T7702.7《煤制颗粒活

性炭试验方法第7部分碘吸附值的测定》、GB/T7702.13《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

方法四氯化碳吸附率的测定》、GB/T12496.4《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水分含量

的测定》、GB/T7702.7《煤制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第7部分碘吸附值的测定》、

GB/T12496.5《木制活性炭试验方法第5部分四氯化碳吸附率(活性)的测定》、

GB/T12496.8《木制活性炭试验方法第8部分碘吸附值的测定》、GB/T35815《木

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甲苯吸附率的测定》、GB/T19587《气体吸附BET法测定固态

物质比表面积》、GB/T20450《活性炭着火点测试方法》、LY/T3155—2019《活

性炭苯吸附率的测定》、LY/T3284《工业有机废气净化用活性炭技术指标及试验

方法》、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

用指南》、GB/T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T/ZAEPI010

《再生蜂窝状活性炭》等标准。

2.2.3术语和定义

2.2.3.1活性炭吸脱附装置Activatedcarbonabsorptionanddesorptiondevice

4

利用装有活性炭的静止不动的吸附材料床层,通过吸附-脱附循环操作,实

现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减少的设备。

2.2.3.2蜂窝活性炭honeycombactivatedcarbon

按一定比例将活性炭粉末与粘结剂、润滑剂、脱膜剂、水等,通过混捏、成

形、干燥、高温烧结形成的蜂窝状活性炭产品。

2.2.3.3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s

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根据有关规定确定的有机化合物。

2.2.3.4碘吸附值iodinenumber

在碘吸附等温线上,剩余浓度为0.02mol/L时每克活性炭的吸附碘量,单位:

mg/g。

2.2.3.5甲苯吸附容量tolueneadsorptioncapacity

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将载有一定浓度甲苯蒸汽的干燥空气流过已知质量的

蜂窝活性炭试样,直到试样质量不再增加时,蜂窝活性炭试样的苯吸附率以每克

蜂窝活性炭吸附甲苯的毫克数表示,单位:mg/g。

2.2.3.6四氯化碳吸附率carbontetrachlorideadsorptionratio

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将载有一定浓度四氯化碳蒸汽的干燥空气流过已知质

量的蜂窝活性炭试样,直到试样质量不再增加时,蜂窝活性炭试样吸附的四氯化

碳质量与蜂窝活性炭试样质量百分比,单位:%。

2.2.3.7二氯甲烷吸附容量dichloromethaneadsorptioncapacity

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将载有一定浓度二氯甲烷蒸汽的干燥空气流过已知质

量的蜂窝活性炭试样,直到试样质量不再增加时,蜂窝活性炭试样的二氯甲烷吸

附率以每克蜂窝活性炭吸附二氯甲烷的毫克数表示,单位:mg/g。二氯甲烷的发

生温度为0oC,蜂窝活性炭试样的粒径为2mm~2.5mm。

2.2.3.8氯苯吸附容量chlorobenzeneadsorptioncapacity

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将载有一定浓度氯苯蒸汽的干燥空气流过已知质量的

蜂窝活性炭试样,直到试样质量不再增加时,蜂窝活性炭试样的氯苯吸附率以每

克蜂窝活性炭吸附氯苯的毫克数表示,单位:mg/g。氯苯的发生温度为0oC,蜂

窝活性炭试样的粒径为2mm~2.5mm。

2.2.3.9氯苯循环吸附容量cyclechlorobenzeneadsorptioncapacity

5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吸附饱和氯苯的蜂窝活性炭试样在一定流量的N2氛围

中于200oC脱附再生90min,在经过5次吸附解吸氯苯循环后,单位质量蜂窝活性

炭试样吸附氯苯的平均质量,单位:mg/g。

2.2.3.10纵向抗压强度longitudinalcompressivestrength

作用于蜂窝活性炭试样的蜂窝端面方向上所能承受外压力的极限强度,单位:

MPa。

2.2.3.11横向抗压强度lateralcompressivestrength

作用于蜂窝活性炭试样的蜂窝外侧面方向上所能承受外压力的极限强度,单

位:MPa。

2.2.3.12着火点ignitionpoint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

需的最低温度。

2.2.3.13BET法比表面积BETspecificsurfacearea

采用BET法测试的单位质量吸附材料的总比表面积,单位:m2/g。

2.2.3.14体积密度bulkdensity

蜂窝活性炭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单位:kg/m3。

2.2.4评价指标体系

2.2.4.1基本要求

依据T/CAS700—2023、T/CSTE0321—2023《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

标准编制通则》给出的规定,生产企业必须满足的要求包括:

(1)近三年,生产企业无较大及以上环境、安全、质量事故。

(2)企业应未列入国家信用信息严重失信主体相关名录。

(3)企业可根据GB/T19001、GB/T24001、GB/T45001建立并运行相

应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鼓励企业根据自身运营情况建立更高水平的相关

管理体系。

(4)产品应为量产产品(服务应为规模化提供的服务),活性炭吸脱附装

置专用蜂窝活性炭领跑标准应满足国家强制性标准及相关GB/T12496规定的要

6

求。

2.2.4.2评价指标分类及指标体系框架

依据T/CAS700—2023、T/CSTE0321—2023《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

标准编制通则》给出的规定,活性炭吸脱附装置专用蜂窝活性炭“领跑者”标准的

评价指标包括基础指标、核心指标和创新性指标。

2.2.4.2.1基础指标包括:水分、纵向抗压强度、横向抗压强度、比表面积。

2.2.4.2.2核心指标包括:着火点、碘吸附值、四氯化碳吸附率和甲苯吸附容

量。

核心指标分为三个等级,包括先进水平,相当于企业标准排行榜中5星级水

平;一般水平,相当于企业标准排行榜中4星级水平;基准水平,相当于企业标

准排行榜中3星级水平。

2.2.4.2.3创新性指标包括:二氯甲烷吸附容量、氯苯吸附容量和二氯甲烷循

环吸附容量(5次),

创新性指标划分成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两个等级,其中先进水平相当于企标

排行榜中的5星级水平,平均水平相当于企标排行榜中4星级水平;鼓励根据条

件成熟情况适时增加与产品性能和消费者关注的相关创新性指标。

2.2.4.2.4基础指标选取依据:

1、水分:水分是衡量活性炭干燥性能的重要指标,即一定质量的活性炭,

经烘干后,以失去质量所占百分数作为水分含量,水分越低,活性炭的吸附效果

越好。

2、纵向抗压强度:纵向抗压强度是衡量活性炭硬度和强度的重要指标。即

作用于活性炭端面方向上所承受外压力的极限强度,工业蜂窝活性炭应具有一定

的纵向抗压强度,级别越高,活性炭强度基准水平要求为国标最低级别要求。

3、横向抗压强度:横向抗压强度是衡量活性炭强度的重要指标。即作用于

活性炭侧面方向上所承受外压力的极限强度,工业蜂窝活性炭应具有一定的横向

抗压强度,基准水平要求为国标最低级别要求。

4、比表面积: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的活性炭所具有的总表面积,它是外表

面积和内表面积的总和。根据Langmuir吸附理论,吸附剂的吸附容量是和它的

比表面积成正比的,因此,在挥发性有机物的吸附工程设计中,比表面积是选择

7

吸附剂的主要依据。

2.2.4.2.5核心指标选取依据:

1、着火点:活性炭自发发生燃烧的最低温度,活性炭使用要在着火点以下

的温度进行,这样可以避免由于高温氧化,燃烧等致使活性炭性能降低,因此,

着火点是选择吸附剂的一个重要依据。

2、碘吸附值:碘吸附值是指活性炭在一定浓度水溶液中吸附碘的量。碘吸

附值与直径大于1nm的孔隙表面积相关联,碘吸附值用来表示活性炭对液体物

质的吸附能力,碘值越高,吸附能力越强。它可以作为治理VOCs选择活性炭吸

附性能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在挥发性有机物的吸附工程设计中,碘吸附值可

以作为选择吸附剂的主要依据。

3、四氯化碳吸附率:四氯化碳作为易吸附气体的代表,被用来作为对活性

炭的吸附性能的评价指标,它是衡量活性炭对易吸附气体优劣的一把尺子。

4、甲苯吸附容量:作为一种易吸附气体和典型VOCs,被用来评价活性炭

的吸附性能,甲苯吸附容量越大,活性炭吸附能力越强,也是衡量活性炭优劣的

重要指标。

2.2.4.2.6创新性指标选取依据:

1、二氯甲烷吸附容量:作为一种典型的溶剂和含氯挥发性有机物(CVOCs),

受环境治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的影响,被用来作为对蜂窝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的评

价指标,二氯甲烷吸附容量越大,活性炭的吸附能力越强,其可以衡量活性炭吸

附能力的优劣。

2、氯苯吸附容量:作为一种典型溶剂和CVOCs,其广泛应用且存在于工业

生产中,其还可能产生毒性更大的二噁英等产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严

重危害,因此,获得蜂窝活性炭对氯苯的吸附容量具有重要意义。氯苯吸附容量

越大,蜂窝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就越强。

3、氯苯循环吸附容量:工业上要求蜂窝活性炭不仅要有好的吸附性能,还

要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氯苯循环吸

附容量越大,说明蜂窝活性炭对VOCs具有较好的吸附-脱附能力,其性能就越

好。

以上核心及创新性指标均着眼于体现产品性能和功能,同时可量化的指标,

8

选取的过程中重点考虑了工业使用中的关注的再生循环使用寿命、使用成本、特

定污染物脱除效率等产品使用痛点问题,符合产业升级、脱除效率提升、新质生

产力发展趋势。具体的评价指标要求及框架见下表1。

表1活性炭吸脱附装置专用活性炭评价指标体系

指指标水平分级

序标评价指指标来源

判定依据/方法

号类标先进平均基准

型水平水平水平

GB/T7701.1—

1水分≤5%GB/T12496.4

2008

纵向抗T/ZAEPI010—

2≥0.8MPaGB/T1964

基压强度2023

指横向抗T/ZAEPI010—

3≥0.3MPaGB/T1964

标压强度2023

比表面T/ZAEPI010—

4≥850m2/gGB/T19587

积2023

5着火点LY/T3284—2021≥400oC≥350oC≥300oCGB/T20450

—;

碘吸附LY/T32842021

核—

6值GB/T7701.2≥800mg/g≥600mg/g≥400mg/gGB/T12496.8

心2008

四氯化—

标T/ZAEPI010

7碳吸附2023;≥55%≥45%≥30%GB/T12496.5

率LY/T3284—2021

甲苯吸

8附容量LY/T32842021≥250mg/g≥200mg/g≥150mg/gGB/T35815

在本文件规定的测试

条件下,将载有一定浓

度二氯甲烷蒸汽的干

燥空气流过已知质量

的蜂窝活性炭试样,直

到试样质量不再增加

二氯甲

时,蜂窝活性炭试样的

烷吸附市场需求—

9≥400mg/g≥300mg/g二氯甲烷吸附率以每

容量

创克蜂窝活性炭吸附二

新氯甲烷的毫克数表示,

性单位:mg/g。二氯甲烷

指的发生温度为0oC,蜂

标窝活性炭试样的粒径

为2~2.5mm

在本文件规定的测试

条件下,将载有一定浓

度氯苯蒸汽的干燥空

氯苯吸

市场需求—气流过已知质量的蜂

10附容量≥300mg/g≥230mg/g

窝活性炭试样,直到试

样质量不再增加时,蜂

窝活性炭试样的氯苯

9

吸附率以每克蜂窝活

性炭吸附氯苯的毫克

数表示,单位:mg/g。

氯苯的发生温度为

0oC,蜂窝活性炭试样

的粒径为2~2.5mm

在本文件规定的试验

条件下,吸附饱甲苯的

活性炭试样在一定流

氯苯循量的N2氛围中于

11环吸附市场需求≥225mg/g≥180mg/g—200℃脱附再生90min;

容量在经过5次吸附解吸甲

苯循环后,单位质量活

性炭试样吸附甲苯的

平均质量,单位:mg/g

2.2.5评价方法及等级划分

对活性炭吸脱附装置专用蜂窝活性炭企业标准的全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评

价结果划分为一级水平(5星级)、二级水平(4星级)、三级水平(3星级),各

等级划分依据见表2。综合评价满足表2中一级水平要求的企业标准为先进水平

(5星级),企业标准进入活性炭吸脱附装置专用蜂窝活性炭的企业标准“领跑

者”入围名单。综合评价满足表2中平均水平要求的企业标准为平均水平(4星

级)。综合评价满足表2中基准水平要求的企业标准为基准水平(3星级)。

表2指标评价要求及等级划分

评价等级满足条件

一级

(5星级)核心指标先进水平要求创新性指标达到先进水平要求

二级

基本要求基础指标要求核心指标平均水平要求创新性指标达到平均水平要求

(4星级)

三级

核心指标基准水平要求—

(3星级)

三、主要验证情况分析

主要性能验证情况:

蜂窝活性炭:蜂窝活性炭600系列

10

主要性能测试结果:着火点537oC,碘值660.2mg/g,四氯化碳吸附率46.1%,

二氯甲烷吸附容量322.8mg/g,氯苯吸附容量263.2mg/g,氯苯循环吸附容量

227.4mg/g

蜂窝活性炭:蜂窝活性炭800系列

主要性能测试结果:着火点528oC,碘值859.9mg/g,四氯化碳吸附率60.61%,

二氯甲烷吸附容量429.3mg/g,氯苯吸附容量342.2mg/g,氯苯循环吸附容量349

mg/g

经验证产品可达到核心指标先进水平要求,创新性指标均可达到平均及先进

水平。

本标准的基础指标项目和核心指标(基准水平)项目要求来源于该产品相关

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核心指标(先进水平和平均水平)项目要求代

表了目前国内前20%的主流企业及20%-50%的主流企业所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

创新指标项目要求代表了当前国内企业达到的先进或平均水平。通过企业标准信

息公共服务平台进行企业标准查询,活性炭吸脱附装置专用蜂窝活性炭生产的企

业大多执行国家标准,性能指标不全或低于国家标准,未能进行有效评估。

通过研究验证发现,行业目前企业标准对指标的覆盖面不够全面,部分涉及

实际使用过程的关键指标缺失,例如对使用寿命和运行成本影响巨大的蜂窝炭循

环吸附量目前并无标准涉及。此外,针对主流VOCs中的二氯甲烷、氯苯等含氯

VOCs目前的标准也未涉及,由于含氯VOCs的吸附特性与苯和甲苯有较大差别,

所以也需要特别编制。缺少以上重要的指标,使得目前的标准未能全面反映产品

的实际使用效能,难以区分产品等级和体现产品先进性。

四、标准中涉及专利情况

不涉及专利

五、产业化情况、推广应用论证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果等情

本文件主要针活性炭吸脱附装置专用蜂窝活性炭“领跑者”标准的评价指标

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规定,制定的活性炭吸脱附装置专用蜂窝活性炭领跑者评价

11

标准可从“循环吸脱附性能和含氯VOCs吸附性”等方面填补目前技术规范空白,

引领挥发性有机物用活性炭吸脱附设备专用蜂窝活性炭产品、服务的应用与发展。

在制定过程中充分征求相关机构和企业意见,并开展调研验证予以证明,力求标

准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指导企业编写企业标准,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因此,标准制定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国内外关键指标对比分析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相关数据对比情况。

本文件属于团体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以及有关基础和相关

标准不矛盾。目前,各种蜂窝活性炭及其他活性炭制品已有国家推荐标准或行业

推荐标准,暂无系统的、权威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由于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规定

的指标要求较低,囊括的产品比较广泛,在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前提下,

并不能很好地甄别出每个企业独特的产品优势,企业的生产标准不统一。虽然现

有诸多的活性炭标准,但其侧重于指标的测定方法,对于蜂窝活性炭性能指标的

要求较少。

与现行标准《工业有机废气净化用蜂窝活性炭》相比,本标准的基础指标纵

向抗压强度≥0.8MPa、横向抗压强度≥0.3Mpa以及基础指标比表面积(≥850

m2/g)与现行标准的优级品相当,核心指标碘吸附值、四氯化碳吸附率的平均水

平和先进水平与现行标准的合格品和优级品相当。由于环境治理的紧迫性,VOCs

治理的复杂性,对于市场需求的创新性指标二氯甲烷吸附率、氯苯吸附率和氯苯

循环吸附容量,现行标准未有定义和相应指标。

《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活性炭吸脱附装置专用蜂窝活性炭》团

体标准的编制,将有效促进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品质量,规范产业市

场秩序,提升产品品质,塑造产业品牌。

12

七、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

性标准的协调性

本文件符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与国家相关政策、规划等保持一

致。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文件编制过程中未出现重大分歧意见。

九、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建议本文件作为协会推荐性标准发布实施。

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

过度办法、实施日期等)

本文件由中华环保联合会和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归口并负责解释和修订。

十一、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无。

十二、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13

《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活性炭

吸脱附装置专用蜂窝活性炭》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活性炭吸脱附装置专用

蜂窝活性炭》标准编制工作组

2024年4月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1.1任务背景

企业标准是在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

所制定的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国家鼓励企业自行制定严于

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

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已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国家

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在新型

标准化体系中,企业标准定位为先进引领性的标准。《标准化法》要求企业标准

不得低于强制性标准,鼓励企业制定高于推荐性标准的企业标准,并提出支持利

用自主创新技术制定企业标准。但企业在指标选取和指标值确定方面缺乏参考,

因此企业标准先进引领作用未得充分体现。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的

意见》(国市监标准[2018]84号)于2018年6月27日发布,《意见》对推动企业

标准“领跑者”制度建立、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有效保障行业

高质量发展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该系列标准由《“领跑者”标准编制通则》以及具体产品和服务类别的“领跑

者”标准组成,一方面用于指导企业编写企业标准,也可用于对企业标准的水平

进行评价,另一方面用于指导第三方评估机构编制“排行榜”和“领跑者”评估方案

并开展有关评估工作。

2024年2月,根据中华环保联合会和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下达的《“领跑者”

标准评价要求活性炭吸脱附装置专用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