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3.2溶液的配制考点精讲【知识点一】溶液的配制1.配制方法及步骤配制方法用固体和水配制用浓溶液和水配制(浓溶液的稀释)操作步骤①计算②称量③量取④溶解①计算②量取③混匀常用仪器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和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2.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以配制NaCl溶液为例)3.误差分析(1)比实际质量分数偏大: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②将量筒内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洒在烧杯外。(2)比实际质量分数偏小:①称量的溶质不纯,含其他杂质;②称量时将砝码与药品位置颠倒,并使用了游码;③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典型例题】(2022·湖北湖北·中考真题)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没有涉及到的是()A.称量溶质 B.量取溶剂C.溶解搅拌 D.过滤除杂【答案】D【解析】A、托盘天平称量所需要的氯化钠固体,不符合题意;B、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不符合题意;C、将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和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得到氯化钠溶液,不符合题意;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中,不需要过滤操作,符合题意;故选D。【举一反三】1.(2022·辽宁鞍山·中考真题)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 B. C. D.【答案】C【解析】A、配制溶液的过程中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该仪器需要,选项不符合题意;B、配制溶液的过程中量筒用于准确量取水,该仪器需要,选项不符合题意;C、配制溶液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蒸发,则不需要使用蒸发皿,该仪器不需要,选项符合题意;D、配制溶液的过程中托盘天平用于称取固体氯化钠,该仪器需要,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2022·吉林·中考真题)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中,墩墩同学的操作中错误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氯化钠需要放在称量纸上称量,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配制氯化钠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进行溶解操作时,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A。3.(2022·湖南邵阳·中考真题)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计算得出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5gB.将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进行称量C.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会造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答案】A【解析】A、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50g×10%=5g,符合题意;B、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氯化钠应放在左盘上进行称量,且氯化钠固体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进行称量,应放在称量纸上进行称量,不符合题意;C、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不能增大溶解度,不符合题意;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溶液具有均一性,不会影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不符合题意。故选A。4.(2022·湖北荆州·中考真题)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配制过程包括如下操作。请回答:(1)图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量筒、玻璃棒、广口瓶四种。(2)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3)该实验中量取的水的体积应为_____mL。(水的密度为1g/cm3)(4)图示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标号)。A.④②⑤①③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④③⑤D.④⑤②③①【答案】(1)烧杯(2)加速溶解(3)47(4)A【解析】(1)图中的玻璃容器除量筒、玻璃棒、广口瓶外,烧杯也是玻璃制作的,故填:烧杯;(2)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是固液充分接触从而加速溶解,故填:加速溶解;(3)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是50g-50g×6%=47g,则水的体积是47g÷1g/cm3=47mL,故填:47;(4)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是:取药品称量然后在烧杯内溶解配制,如图所示,操作顺序是:④取药品②称质量⑤放入烧杯①倒入相应的水③溶解,故选:A。5.(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室里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应将烧杯放置在______上,使之受热均匀,加热完成后,必须用______盖灭酒精灯。(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将细铁丝盘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3)用10%的硝酸钾溶液配制50g的硝酸钾溶液,实验步骤包括:计算、量取、______、装入细口瓶并贴标签,若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则所配制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答案】(1)石棉网
灯帽(2)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3)混匀
偏大【解析】(1)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上石棉网,使烧杯受热均匀;酒精灯熄灭需要用灯帽盖灭;(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将细铁丝盘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3)浓溶液配制稀溶液,稀释过程中实验步骤包括:计算、量取、混匀、装入细口瓶并贴标签;若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读数大于实际数值,溶剂质量偏小,溶质质量不变,则所配制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6.(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某同学欲用NaOH固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100g,用于制作“叶脉书签”。回答下列问题:(1)为完成实验,除下列仪器外,还须用到的仪器(如图1)名称是_____。(2)该同学称量NaOH固体质量之前,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称量时,他把烧杯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天平平衡后,砝码的总和是40g,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g。(3)该同学用100mL量筒量取实验所用的蒸馏水,读数视线如图3所示,量筒中水的实际体积为_____mL;若其他操作均正确,该同学所配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填“>”“<”或“=”)10%。(水的密度为1g/cm3)(4)NaOH溶液长时间露置于空气中会变质生成Na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室里用于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是_____(填“带磨口玻璃塞的广口瓶”或“带橡胶塞的细口瓶”)。(5)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_____溶液。【答案】(1)玻璃棒(2)37.3(3)91
<(4)CO2+2NaOH=Na2CO3+H2O
带橡胶塞的细口瓶(5)硼酸(合理即可)【解析】(1)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及所需仪器为:计算、称量(托盘天平、药匙)、量取(量筒、胶头滴管)、溶解(烧杯、玻璃棒)、装瓶贴标签,故还需玻璃棒;(2)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称量时,他把烧杯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故烧杯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40g-2.7g=37.3g;(3)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量筒中水的实际体积为91mL;该同学仰视读数,读取数值小于实际数值,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溶液质量偏大,溶质质量分数<10%;(4)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且氢氧化钠属于液体,故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使用带磨口玻璃塞的广口瓶,应使用带橡胶塞的细口瓶;(5)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酸碱中和。7.(2022·辽宁朝阳·中考真题)某同学欲配制12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g。(2)图示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填序号)。(3)①若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②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托盘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则应____直到天平平衡。(4)欲配制6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10%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答案】(1)12(2)②④⑤③①(3)
偏小
往左盘添加氯化钠(4)30g【解析】(1)由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可知,配制12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120g×10%=12g。(2)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步骤为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④⑤③①。(3)①由溶质质量分数=eq\f(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可知,若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读数偏小,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偏大,溶质质量不变,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②称量氯化钠固体时先要加好砝码,调节好游码,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托盘天平指针向右偏转,说明氯化钠固体的量偏少,则应往左盘添加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4)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配制6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的质量为60g×5%=3g,需要10%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3g÷10%=30g。8.(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粗盐提纯和溶液配制都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实验。(1)粗盐提纯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较慢,可能的原因是____;在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时,停止加热。(2)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计算需要水的质量为____g;从上图选出配制该溶液的主要操作顺序____(选填序号);若向烧杯中倒水时部分水洒出,最终会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填“>”或“=”或“<”)6%。【答案】(1)
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中间有气泡(或“固体颗粒阻碍了液体通过滤纸孔隙”或“滤纸选择的规格不对”或“漏斗下端尖口没紧靠烧杯内壁”)
较多固体(2)
94
AEB
>【解析】(1)粗盐提纯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较慢,可能是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中间有气泡或“固体颗粒阻碍了液体通过滤纸孔隙”或“滤纸选择的规格不对”或“漏斗下端尖口没紧靠烧杯内壁”等;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2)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6%=6g,所需水的质量为:100g-6g=94g;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故操作顺序为:AEB;若向烧杯中倒水时部分水洒出,会导致溶剂质量偏小,溶液质量偏小,最终会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6%。【方法总结】1.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是溶质质量占溶液质量的百分比,而不是体积关系。
2.溶质的质量分数数学表示式中,溶质的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3.称量固体时,要注意左物右码,规范使用托盘天平。如果砝码跟固体左右颠倒(1g以下用游码),所配溶液就会变稀;量取水时,使用量筒要规范,读数要正确。如果俯视读数,所配溶液就会变浓。4、配制溶液【知识延伸】1.用固体溶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①计算→②称量→③量取→④溶解→⑤装瓶2.用浓溶液溶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①计算→②量取→③→混匀④装瓶3.用98%浓硫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时,一定注意:在量取的步骤中,要先根据溶质的质量计算浓硫酸(根据给定的密度)的体积,然后进行混匀,且在稀释时,一定将浓硫酸缓慢注入到装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知识点二】有关溶液的稀释或浓缩的计算方法计算依据关系式溶液的稀释①加水稀释;②加稀溶液稀释①加水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②加稀溶液稀释时,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之和等于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①A×a%=(A+m水)×b%②A×a%+B×b%=(A+B)×c%溶液的浓缩①添加溶质;②蒸发溶剂;③加入浓溶液①原溶液中的溶质与后加入的溶质质量之和等于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②蒸发溶剂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③原溶液中的溶质与后加入浓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之和等于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①A×a%+B=(A+B)×b%②A×a%=(A-m水)×b%③A×a%+B×b%=(A+B)×c%【典型例题】(2021·江苏江都·九年级一模)过氧乙酸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市售过氧乙酸AB液二元制剂混合后生成的过氧乙酸质量分数为18%。现欲配制90g质量分数为2%的过氧乙酸溶液用于喷雾消毒,需要18%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A.1.8克 B.10克 C.80克 D.88.2克【答案】B【解析】设需要18%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x90g×2%=x×18%x=10g故选B。【举一反三】1.(2021·辽宁海城·九年级三模)将100g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稀释成10%,需加水的质量为()A.50g B.100g C.150g D.200g【答案】B【解析】将100g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稀释成10%,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100g×20%=(100g+x)×10%,x=100g。故选:B。2.(2020·苏州市吴中区迎春中学九年级月考)通过稀释溶质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密度为1.18g/mL)来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稀盐酸(密度为1.05g/mL),需用浓盐酸的体积约为()A.250.0mL B.364.9mL C.114.5mL D.450.0mL【答案】C【解析】溶液稀释前后氯化氢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设需用浓盐酸的体积为x,故37%1.18x=10%500;解得x=114.5,故选C。4.现有一杯20℃的某溶质的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可行的方法是()A.加入一定量的溶质 B.增大压强C.升温到60℃ D.加入一定量的水【答案】D【解析】A、加入一定量的溶质,若溶液饱和,则不再溶解,故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改变,错误;B、压强影响的是气体物质的溶解性,所以增大压强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改变,错误;C、升高温度,溶质和溶剂不一定改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改变,故C错误;D、加入一定量的水,溶剂增加,故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故D正确。故选D。4.一定温度下,将溶液用水稀释,一定不发生变化的量是()A.溶液的质量B.溶质的质量C.溶剂的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B【解析】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A.溶液的质量增加,故错误;B.溶质的质量不变,正确;C.溶剂的质量增加,故错误;D.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故错误。故选B。5.室温下,把100g10%的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到20%,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蒸发掉45g水 B.蒸发掉50g水C.加入10g硝酸钾 D.加入100g10%硝酸钾溶液【答案】B【解析】100g10%的某溶液含溶质的质量为100g×10%=10g,含溶剂100g-10g=90g。A、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x,(100g-x)×20%=100g×10%,x=50g,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B、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x,(100g-x)×20%=100g×10%,x=50g,故选项采用的方法正确;C、设需要再溶解该物质的质量为y,(100g+y)×20%=100g×10%+y,y=12.5g,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D、加入100g10%的硝酸钾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10%,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故选B。6.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某溶液,使其浓度增大一倍,采用的方法达不到目的是(假设蒸发溶剂时没有晶体析出)()A.将溶剂的质量蒸发掉一半B.再加入溶质12.5gC.蒸发掉的溶剂的质量等于溶液质量的一半D.加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此溶液【答案】A【解析】A、蒸发掉的溶剂的质量等于溶液质量的一半,蒸发45g水后,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g100g−45g×100%≈18.2%,故A不正确;B、再加入溶质12.5g,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g+12.5g100g+12.5g×100%=20%,故B正确;C、溶剂的质量蒸发掉一半,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g100g−50g×100%=20%,故C正确;D、加入200g25%的此溶液,10g+200g×25%100g+200g100%=20%7.(2021·江阴初级中学九年级期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今年仍然不能松懈。(1)一次性医用口罩阻隔病毒的关键材料熔喷布,是以聚丙烯为原料生产的。聚丙烯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合成”或“复合”)材料;(2)测量体温时,水银温度计的汞柱会升高。请从微观角度解释汞柱升高的原因:温度升高,___________;(3)“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是NaClO+CO2+H2O=X+HClO,生成的HClO具有杀菌作用。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4)0.5%的过氧乙酸溶液也是一种高效消毒剂。现有10%的过氧乙酸溶液250g,可配制0.5%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g。【答案】合成汞原子间间隔变大NaHCO3+15000【解析】(1)聚丙烯属于合成材料;(2)水银温度计的汞柱会升高是因为温度升高时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以及原子的数目不变,可推出X的化学式为NaHCO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1)-(-2)=+1,故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4)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配制0.5%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是eq\f(250g×10%,0.5%)×100%=5000g。【技巧方法】溶液在稀释和浓缩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是保持不变的,这是这类题计算的根本依据!即:m1×c1%+m2×c2%=m混×c混%考点达标1.(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为KCl和Na2C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2℃时,Na2CO3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为49.0%B.将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至T3℃,均无固体析出C.T4℃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Cl和Na2CO3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小于后者D.若KCl溶液中含有少量Na2CO3,可采取蒸发浓缩、控制温度T2℃以上降温结晶、过滤等操作提纯【解析】A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A、T2℃时,Na2CO3的溶解度是49g,所以T2℃时,Na2CO3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为:eq\f(49g,149g)×100%≈32.9%,故选项错误;B、将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至T3℃,溶解度都变大,都变为不饱和溶液,均无固体析出,故选项正确;C、T4℃时,KCl的溶解度大于Na2CO3的溶解度,T4℃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Cl和Na2CO3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溶解度大,需要的水少,所得溶液质量就少,所以所得溶液的质量:KCl<Na2CO3,故选项正确;D、T2℃以上,K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Na2C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可以利用蒸发浓缩,控制温度T2℃以上降温结晶、过滤等操作提纯,故选项正确。故选:A。2.(2022·江苏·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是NaCl、Na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0℃时,等质量的NaCl、Na2CO3分别配成饱和溶液,Na2CO3所需水的质量比NaCl的多B.30℃时,将36.3g的NaCl或Na2CO3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均能形成饱和溶液C.10℃时,将110gNa2CO3饱和溶液升温至30℃时,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eq\f(36.3,136.3)×100%D.为了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可先在较高温度下将混合物完全溶解,再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从而获得较纯净的Na2CO3固体【解析】CA、20℃时,氯化钠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等质量的NaCl、Na2CO3分别配成饱和溶液,Na2CO3所需水的质量比NaCl的多,正确。B、30℃时,氯化钠和碳酸钠溶解度都为36.3g,故将36.3g的NaCl或Na2CO3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均能形成饱和溶液,正确。C、10℃时,将110gNa2CO3饱和溶液升温至30℃时,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还是eq\f(10,110)×100%,错误。D、碳酸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为了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可先在较高温度下将混合物完全溶解,再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从而获得较纯净的Na2CO3固体,正确。故选:C。3.(2022·江苏·九年级专题练习)已知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一定条件下,电导率的大小能反映离子浓度的大小。常温下将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固体加入盛有100mL蒸馏水烧杯中,测得的电导率数据如图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a点对应的操作是向水中加入氯化钠固体B.c点的电导率不再变化,说明此时溶液一定达到饱和状态C.测定氯化钠溶液中不同位置的电导率,数值相同,说明氯化钠溶液是均一的D.由图可知,可通过测量液体电导率来区分蒸馏水和稀氯化钠溶液【解析】BA、由图可知,a点后电导率从0开始增大,对应的操作是向水中加入氯化钠固体,说法正确;B、c点的电导率不再变化,说明此时氯化钠固体全部溶解,不能说明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说法错误;C、测定氯化钠溶液中不同位置的电导率,数值相同,说明氯化钠溶液是均一的,说法正确;D、由图可知,蒸馏水中的电导率几乎为0,通过测量液体电导率来区分蒸馏水和稀氯化钠溶液,说法正确;故选:B。4.(2022·江苏·九年级专题练习)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根据实验过程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1020304050溶解度/g20.931.6X63.985.5A.溶液①溶质质量分数为25%B.溶液②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2C.溶液③中再溶解20.5gKNO3可成为饱和溶液D.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解析】DA、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溶液①溶质质量分数为eq\f(25g,125g)×100%=20%,故选项说法错误。B、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共加入了50g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溶液②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31.6g:131.6g≠1:2,故选项说法错误。C、5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85.5g,则溶液③中再溶解85.5g﹣25g﹣25g=35.5gKNO3,可成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硝酸钾的溶解度数据表可以看出,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5.(2022·江苏·九年级专题练习)一杯热硝酸钾溶液放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少量的晶体析出,如图所示。忽略水的蒸发,下列关于硝酸钾及其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A.溶液质量不变 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C.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 D.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解析】BA、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少量的晶体析岀,有硝酸钾晶体析出,则溶液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少量的晶体析岀,有硝酸钾晶体析岀,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选项说法正确;C、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少量的晶体析岀,说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D、降温后有硝酸钾晶体析岀,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接近饱和的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6.(2022·江苏·九年级专题练习)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①氯化钠不干燥②称取时,氯化钠放于右盘(使用了砝码和游码)③所用砝码表面生锈④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⑤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有少量洒出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①③④【解析】A①氯化钠不干燥,会导致溶质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正确;②称取时,氯化钠放于右盘(使用了砝码和游码),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氯化钠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导致溶质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正确;③所用砝码表面生锈,会使称取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大,错误;④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取数值小于实际数值,会使量取水的体积偏大,溶液质量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正确;⑤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有少量洒出,溶液具有均一性,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错误。故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①②④。故选A。7.(2022·江苏·九年级专题练习)10℃时,将甲、乙两种固体各3g分别放入盛有10mL水的试管中、一段时间后两者的溶解情况如图-1所其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为bB.10℃时,甲、乙的两种溶液都是饱和溶液C.10℃时,乙溶液中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3:10D.当温度升高至25℃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解析】CA.10℃时,将甲、乙两种固体各3g分别放入盛有10mL水的试管中、一段时间后甲未完全溶解,乙溶解完,根据图-2知:10℃时,b的溶解度大于物质a,所以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a,选项A错;B.10℃时,将甲、乙两种固体各3g分别放入盛有10mL水的试管中、一段时间后甲未完全溶解,乙溶解完,甲是饱和溶液,乙的溶解度大于30g,所以乙是不饱和溶液,选项B错;C.10℃时,乙完全溶解,故溶质的质量为3g,溶剂的质量为10g,乙溶液中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3:10,选项C正确;D.当温度升高至25℃时,甲、乙的溶解度增大,甲中未溶解的物质继续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大,选项D错;故选C8.(2022·安徽安徽·模拟预测)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①称量时将氯化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右盘上称量(使用游码);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③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⑤砝码生锈。A.③④ B.②③⑤ C.①④ D.①③④【答案】B【解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溶质偏多或溶剂偏少,均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①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时,需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左盘的质量=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示数,若称量时将氯化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右盘上称量(使用游码),药品与砝码放反,此时左盘砝码的质量=实际所称取的氯化钠的质量+游码对应的示数,则实际所取的氯化钠的溶质的质量偏小,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错误;②用量筒量取水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俯视读数,读取数值大于实际数值,会导致实际所量取水的体积偏小,即溶剂质量偏小,溶液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正确;③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时有水洒出,会导致实际所加的溶剂质量偏小,溶液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正确;④溶液具有均一性,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并不会影响溶质的质量分数,即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⑤砝码生锈,会导致实际所取的溶质质量偏大,则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正确。故正确的是②③⑤。故选B。9.(2022·安徽·模拟预测)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NaCl溶液时,会导致结果偏大的是()A.称量氯化钠时左物右码放反了 B.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C.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 D.转移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溅出【答案】B【解析】A、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称量氯化钠时,左物右码放反了,砝码质量=氯化钠质量+游码质量,故会导致溶质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不符合题意;B、俯视读数,读取数值大于实际数值,故所取水的质量偏小,溶液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符合题意;C、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会使溶剂质量偏大,溶液质量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不符合题意;D、转移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溅出,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对溶质质量分数无影响,不符合题意。故选B。10.(2022·安徽·模拟预测)实验室要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质量分数偏大的是()A.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B.称量时将砝码放在左盘C.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时有洒落D.配好溶液装瓶后忘贴标签【答案】A【解析】A、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会使读数偏大实际偏小,则溶质不变溶剂偏小会使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符合题意;B、根据题意,所需溶质氯化钠的质量是50g×6%=3g,由于1g以下才需移动游码,则称量时需要在右盘放3g砝码,向左盘加入氯化钠至天平平衡,若称量时将砝码放在左盘,操作错误但不影响数据,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时有洒落,溶质质量偏小,配置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配好溶液装瓶后忘贴标签,不会影响溶质质量分数,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巩固提升11.(2022·安徽·模拟预测)40℃时,分别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不同质量的硝酸钾,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及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②③④B.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C.升温能将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④溶液的质量为180g【答案】C【解析】A、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100g水中溶解63.9g硝酸钾达到饱和,所以图中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④,错误。B、③加入60g硝酸钾全部溶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eq\f(60g,160g)×100%=37.5%,错误。C、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所以升温能将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正确。D、④中只能溶解63.9g硝酸钾,所以④溶液的质量为100g+63.9g=163.9g,错误。故选:C。12.(2022·河南商丘·模拟预测)溶液在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用处都很广,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固体均不含结晶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中含有少量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法提纯乙B.t1℃时,将20g甲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70g溶液C.t1℃时,等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关系:甲>乙D.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乙>甲=丙【答案】B【解析】A.
甲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乙中混有少量甲,可采用蒸发溶剂法提纯乙,正确;B.t1℃时,甲溶解度为3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质为30g,故将20g甲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最多溶解溶质15g,故可得到15g+50g=65g溶液,错误;C.t1℃时,溶解度乙大于甲,根据饱和溶液中,溶剂水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解度),故等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关系:甲>乙,正确;D.
甲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将t2℃时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甲乙析出晶体得到t1℃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由于t1℃时溶解度乙大于甲,故溶质质量分数乙大于甲;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将t2℃时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得到t1℃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前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由于t1℃甲物质的溶解度等于t2℃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故降温后溶液的质量分数甲等于丙;故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正确。故选B。13.(2022·河南河南·模拟预测)将50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成20%的稀硫酸时,需要加水的体积是()A.179.4mL B.358.8mL C.450.8mL D.500mL【答案】B【解析】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50mL×1.84g/cm3)×98%=(50mL×1.84g/cm3+x)×20%x=358.8g水的密度是1g/cm3,所以需要358.8mL水,故选B。14.(2022·山东济宁·模拟预测)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NaCl B.称取NaClC.量取水 D.溶解【答案】D【解析】A、取用固体药品时要将瓶塞倒放在桌面上以防污染药品,如图所示操作错误;B、天平称量药品质量应左物右码,有腐蚀性的药品要放在玻璃容器中称量,如图所示,称量物和砝码放颠倒了,会使称量结果不准确,操作错误;C、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如图所示,视线与凹液面最高处水平会使量取水的实际体积偏小,操作错误;D、溶解时要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操作正确;故选:D。15.(2022·广东广东·模拟预测)实验室用NaCl固体配制50g6%NaC1溶液。下列仪器一般不需要用到的是()A.烧杯 B.玻璃棒 C.酒精灯 D.托盘天平【答案】C【解析】用NaCl固体配制50g6%NaC1溶液,需要上述仪器中的烧杯、玻璃棒和托盘天平,该实验不需要加热,不需要酒精灯,故选C。16.(2022·广西钦州·模拟预测)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浓度相同B.时,甲、乙两种物质各分别加入到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C.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答案】B【解析】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若为不饱和溶液则无法确定,故选项错误;B、t1℃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40g,说明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两种物质的质量是40g,因此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故选项正确;C、t2℃时,虽甲的溶解度比乙大,但是没有指明溶液是否饱和,则无法确定大小,故选项错误;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因为没有指明是等质量的溶液,所以析出晶体的质量无法确定,故选项错误;故选:B。17.(多选题)(2022·湖南·江英学校模拟预测)若将一瓶浓盐酸和一瓶浓硫酸都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则可以肯定它们()A.质量都增大 B.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C.溶液的酸性都增强 D.溶液的pH值都增大【答案】BD【解析】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浓盐酸的质量减少,浓硫酸的质量增加,选项A错误;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选项B正确;C、将一瓶浓盐酸和一瓶浓硫酸都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酸性均变弱,选项C错误;D、将一瓶浓盐酸和一瓶浓硫酸都敞口放置在空气中,酸性均变弱,溶液的pH值都变大,选项D正确。故选BD。18.(2022·青海西宁·模拟预测)202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地下水,珍惜隐藏的资源”,生活、生产中我们都离不开水。(1)欲检验地下水的硬度,可向试管中滴加________,泡沫较少,说明地下水是硬水,生活中将其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_。(2)水是最常用的溶剂,甲乙可以溶解在水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①t1℃时,将40g甲放入在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②t2℃时,将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乙(填“>、<、=”)【答案】(1)
肥皂水
煮沸(2)
37.5%
=【解析】(1)鉴别硬水和软水使用的是肥皂水,故取少量地下水于试管中,加入肥皂水,振荡摇匀观察到泡沫较少,说明该自来水是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2)①t1℃时,甲的溶解度为60g,可知50g水中最多溶解30g甲物质,故将40g甲放入在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eq\f(30g,30g+50g)×100%=37.5%;②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故溶解度相同,所以t2℃时,将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20℃,都有物质析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19.(2022·黑龙江·肇东市第七中学校二模)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t1℃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甲______乙。(填“>”“<”“=”或“无法确定”)。(2)t2℃时,115g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时,还需加入______g甲固体才能重新达到饱和。(3)将t3℃时的等质量的水分别溶解甲、乙两种物质形成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然后分别加入t2℃的水使析出晶体再次溶解形成饱和溶液,则加入水的质量:甲_______乙(填“>”“=”“<”)。(4)将t3℃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10g水,然后降温至t2℃,过滤,得到溶液a和溶液b。对于溶液a和溶液b,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A.都是饱和溶液 B.溶液质量:a>bC.溶剂质量:a<b D.溶质的质量分数:a=b【答案】(1)无法确定(2)10(3)(4)B【分析】本题考查溶解度曲线的分析及相关计算。(1)t1℃时,若甲、乙两种溶液都是饱和的,则溶质质量分数为甲大于乙,但题干并未说明,故无法确定;(2)t2℃时,甲的溶解度为15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15g甲,恰好形成115g的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后,甲的溶解度变为25g,即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25g甲,因此此时还需加入25g-15g=10g甲;(3)t3℃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因此等质量的水所能溶解的质量甲大于乙,降温后根据二者溶解度变化幅度,甲析出的晶体多于乙,而此时二者溶解度相等,因此甲需要水的质量多于乙,故填“”;(4)A、将饱和溶液蒸发水、降温后仍是饱和溶液,故A选项正确;B、t3℃时溶解度甲大于乙,100g饱和溶液蒸发10g水后甲析出晶体质量较多,从t3℃降温到t2℃,由于溶解度下降幅度甲大于乙,因此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多于乙,故过滤后所得溶液质量a小于b,因此B选项不正确;C、t3℃时,由于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因此该温度下100g饱和溶液中,溶质甲的质量多于乙,则溶剂乙的质量多于甲,蒸发10g水、降温后仍是溶剂质量b大于a,因此C选项正确;D、降温后二者溶解度相同,且都是饱和溶液,因此二者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D选项正确。综上选B。20.(2022·江苏·涟水县教学研究室一模)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M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能加快一定量乙物质在水中溶解速度的方法有(选填序号)。A.升温 B.降温 C.搅拌(3)在80℃时,将20g甲物质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形成溶液,在不改变溶剂量的前提下,若想从溶液中析出晶体,你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4)40℃时,有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80℃,所得溶液中下列各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甲>乙 B.溶剂质量:甲=乙 C.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答案】(1)40℃时甲乙溶解度相等,都为40g.(2)AC(3)降低温度到40℃以下(4)ABC【解析】(1)M点是甲乙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含义是40℃时甲乙溶解度相等,都为40g。(2)温度越高溶解越快,搅拌可以加速溶解。所以能加快一定量乙物质在水中溶解速度的方法是AC。(3)不改变溶剂量的前提下,若想从溶液中析出晶体则需要改变温度,使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后继续通过温度降低物质的溶解度,从而析出晶体。甲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40℃溶解度为40g,50g水中溶解20g甲达到饱和,所以在80℃时,将20g甲物质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形成溶液,在不改变溶剂量的前提下,可以降低温度到40℃以下从而析出晶体。(4)4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等质量的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分别相等。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升高温度后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均不变。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升高温度后溶液依然为饱和溶液,有溶质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下降,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所以:A、升温到80℃,溶质质量:甲>乙,正确。B、升温到80℃,溶剂质量:甲=乙,正确。C、升温到80℃,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正确。故选ABC。21.(2022·广西·一模)向装有100g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一所示。(1)烧杯A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2)图二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填“甲”或“乙”)。(3)P点均为t2℃时甲、乙的______溶液。(4)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方法是______。(5)根据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时,对所得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①溶液状态: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②溶液中溶质质量关系一定:甲=乙③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④溶质质量分数:甲=乙【答案】(1)110(2)甲(3)饱和(4)降温结晶(5)②④或④②【解析】(1)由图分析可得,烧杯A中固体完全溶解,则溶液的质量是100g+10g=110g。(2)图二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甲,因为由烧杯B到烧杯C可知,NaNO3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答案为:甲。(3)P点位于两条曲线的上方,因此P点均为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4)由图分析可得,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方法是:降温结晶。(5)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变小,析出晶体;乙物质的溶解度变大,没有晶体析出,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①、甲的溶解度变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还析出固体,正确;②、由于t3℃时甲的溶解度比乙大,故溶解的甲物质比乙多,需要溶剂的质量甲比乙少。故t2℃时溶质质量:甲>乙,错误;③、由②分析可得,两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因为降温溶剂不变,正确;④、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时,甲有固体析出且为饱和溶液,乙没有析出晶体,又因为溶解度变大,所以此时乙为不饱和溶液,由图可知,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3℃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则溶质质量分数:甲>乙,错误。故选②④。22.(2022·江苏·九年级专题练习)同学们自制“盐汽水”,配料如下表所示:配料食盐蔗糖无水柠橡酸碳酸氢钠纯净水用量0.3g10g1.5g1.5g200mL(1)配料表中属于盐类的物质是碳酸氢钠和________,配制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2)配制过程中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如果指针偏向右边,则可以_______(选填“添加食盐”或“左移游码”)。(3)如果先将四种固体单独配成溶液,再混合形成“盐汽水”,则取用50mL纯净水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全溶解糖(该温度下糖溶解度为204g)。(4)饮用时感觉整杯饮料的口感一致,说明溶液具有_________性。【答案】(1)
食盐(或NaCl)
二氧化碳(或CO2)(2)添加食盐(3)能(4)均一【解析】(1)食盐是氯化钠,属于盐,故属于盐的是碳酸氢钠和食盐(NaCl);碳酸氢钠和柠檬酸反应能产生二氧化碳,故配置时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CO2);(2)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指针指向哪边,哪边质量就大。托盘天平称量时左物右码,指针指向右边,则砝码重,因配置溶液时先计算的,则砝码的质量是配置时所需的溶质质量,故砝码不能减少,需添加食盐;(3)该温度下糖的溶解度是204g,则100g水可溶解204g蔗糖,那么50g水中可溶解102g蔗糖,故填“能”;(4)口感一致说明溶液具有均一性,故填“均一”。23.(2022·江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三政治复习计划与模拟考试策略
- 股权激励分配协议书
- 五保老人入院协议书二零二五年
- 健身房兼职教练合同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液化天然气lng购销合同
- 二零二五房屋装修的协议书
- 二零二五足球教练员聘用合同.x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重点强化试题及答案集
-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逻辑思维训练与语法应用试题库
-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卷及答案(核心素养思维训练方法)
- GB/T 36089-2018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
- 2022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检测练习卷1八年级音乐练习卷
- 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完整版)
- 【中小学】校内论坛、讲坛、讲座、年会、报告会、研讨会等管理制度
- 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例)
- DB44-T 2283-2021水利工程生态设计导则1-(高清现行)
- XX县城区新建公厕、生活垃圾中转站项目实施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
- 哈萨克斯坦铁路车站代码
- 利润分配专项审计
- 勇者斗恶龙之怪兽仙境图表资料合集(合成表技能)
- 履带式液压挖掘机挖掘机构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