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宇宙天体与地理科学复习题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线--------------------------1.请首先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身份证号和地址名称。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天体系统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
A.地月系
B.水星
C.金星
D.太阳系
2.地球上哪个地区的纬度最高?
A.北极地区
B.南极地区
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
3.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多少?
A.8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4.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多少?
A.365天
B.366天
C.367天
D.368天
5.地球大气层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氩气
6.地球表面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比例大约是多少?
A.3:7
B.4:6
C.5:5
D.6:4
7.地球自转方向是什么?
A.顺时针
B.逆时针
C.无固定方向
D.任意方向
8.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什么?
A.正圆形
B.椭圆形
C.双曲线形
D.抛物线形的
答案及解题思路:
1.B.水星、C.金星都是太阳系中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行星,而地月系是由地球和月球组成的系统,太阳系是一个更广泛的天体系统,包含了太阳、行星、矮行星、小行星等。故答案选B、C。
2.A.北极地区、B.南极地区都位于地球上纬度最高的地带,是地球纬度最高地区,其中北极地区的纬度范围是从北纬66.5度到北极点(北纬90度),南极地区从南纬66.5度到南极点(南纬90度)。故答案选A、B。
3.B.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即一个太阳日,约为24小时。
4.A.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根据最新定义,地球的一年(平年)为365天。
5.A.地球大气层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大约占大气总体积的78%。
6.A.地球表面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比例大约为3:7。
7.B.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也就是逆时针方向。
8.B.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椭圆形,符合开普勒第一定律。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解题思路简要阐述:
本题考察的是对宇宙天体和地球的基本认知。对于天体系统的判断,要了解各个天体的位置关系;地球纬度的最高点,需要知道地球的地理构造;地球自转和公转时间需要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地球大气层的组成、陆地与海洋比例是地球环境的基础信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以及公转轨道的形状则属于天文学知识。在回答问题时,应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对选项的理解进行分析,以得出正确答案。二、填空题1.地球自转的速度大约是每秒______米。
答案:465.1
解题思路: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每小时约1467.2度,考虑到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1千米,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得出自转线速度,即\(v=\omega\cdotr\),其中\(\omega\)是角速度,\(r\)是赤道半径。将角速度转换为每秒的角度,并乘以赤道半径得出每秒的速度。
2.地球公转的速度大约是每秒______米。
答案:29.8
解题思路:地球公转的速度可以通过其轨道半径和公转周期计算得出。地球公转的轨道半径平均约为1.496×10^8千米,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使用公式\(v=\frac{2\pir}{T}\),其中\(v\)是速度,\(r\)是轨道半径,\(T\)是公转周期,可以计算得出地球公转的速度。
3.地球大气层的厚度大约是______千米。
答案:约100
解题思路:地球大气层的厚度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但通常认为从地面到大约1000千米的高度范围内,大气层仍然具有一定的密度。因此,这里取一个较为普遍的估计值100千米。
4.地球上陆地面积大约占地球表面积的______。
答案:约29%
解题思路:地球表面大约由71%的海洋和29%的陆地组成。这个比例可以通过查阅地球表面积的统计数据得出。
5.地球上海洋面积大约占地球表面积的______。
答案:约71%
解题思路:与上面的问题类似,地球表面大约由71%的海洋和29%的陆地组成,因此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比例为71%。三、判断题1.地球自转方向与地球公转方向相同。(×)
解题思路: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而地球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根据题目格式要求,应判断为错误。
2.地球自转速度在不同纬度上是恒定的。(×)
解题思路:地球自转速度并非在所有纬度上都恒定。纬度的增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会逐渐减小。因此,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3.地球公转速度在不同纬度上是恒定的。(×)
解题思路:地球公转速度在不同时间(如近日点与远日点)和不同纬度上会有所变化。因此,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4.地球大气层对地球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解题思路:地球大气层能够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过滤掉有害的宇宙射线,为地球生物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因此,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5.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础。(√)
解题思路: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为生物提供了生存的节律;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为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因此,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四、简答题1.简述地球自转的意义。
答案:
地球自转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形成昼夜更替:地球自转导致地球表面接受太阳辐射的区域不断变化,从而形成昼夜更替。
(2)产生地转偏向力: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使得地球表面运动物体受到偏转,对大气运动、海洋洋流等产生重要影响。
(3)形成地球上的风带、气压带:地球自转使得地球表面气压分布不均,从而形成风带、气压带,影响气候形成。
解题思路:
分析地球自转的基本原理,即地球围绕自身轴心旋转。根据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阐述其对昼夜更替、地转偏向力、风带、气压带等方面的影响。
2.简述地球公转的意义。
答案:
地球公转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形成季节变化:地球公转使得地球在不同位置接受太阳辐射的强度不同,从而形成四季更替。
(2)产生昼夜长短变化:地球公转导致地球表面接受太阳辐射的区域不断变化,从而产生昼夜长短变化。
(3)影响地球气候:地球公转使得地球表面不同区域接受太阳辐射的强度不同,进而影响地球气候。
解题思路:
分析地球公转的基本原理,即地球围绕太阳运行。根据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阐述其对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地球气候等方面的影响。
3.简述地球大气层的组成及其作用。
答案:
地球大气层主要由以下几层组成,并具有以下作用:
(1)对流层: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层中最靠近地面的一层,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少量其他气体组成。对流层的作用包括:吸收太阳辐射、保护地表免受宇宙射线辐射、形成云层和降水等。
(2)平流层: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少量臭氧组成。平流层的作用包括:吸收紫外线、保护地表免受辐射伤害、形成臭氧层等。
(3)中间层: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之上,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中间层的作用包括:吸收太阳辐射、形成极光等。
(4)热层:热层位于中间层之上,主要由氢气和氦气组成。热层的作用包括:吸收太阳辐射、产生电离层等。
解题思路:
介绍地球大气层的组成,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分别阐述各层的作用。
4.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答案:
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使得地球表面接受太阳辐射的区域不断变化,从而形成昼夜更替。昼夜更替影响地表温度变化,进而影响气候。
(2)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使得地球在不同位置接受太阳辐射的强度不同,从而形成四季更替。四季更替影响地球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解题思路:
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地球自转导致昼夜更替,影响地表温度变化;地球公转导致四季更替,影响气候形成和变化。
5.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生物的影响。
答案:
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生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球自转:地球自转导致昼夜更替,影响生物的生理节律、生长周期等。
(2)地球公转:地球公转导致四季更替,影响生物的繁殖、迁徙等。
解题思路:
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对生物的影响。地球自转导致昼夜更替,影响生物生理节律;地球公转导致四季更替,影响生物繁殖、迁徙等。五、论述题1.结合实际,论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论述: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它们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转影响:
白昼与黑夜的交替:地球自转导致地球表面出现昼夜更替,这对人类生活节奏和作息时间有直接影响。例如农业活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都需要根据昼夜变化来安排。
时间差异:地球自转造成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这对于国际交流和旅行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东八区与西五区的时间差,使得中国与美国等时区之间存在8小时的时差。
公转影响:
四季变化: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进而引起地球上的四季变化。这直接影响着气候、农业、旅游业等方面。例如北半球的夏季和冬季,分别对应着夏季和冬季作物生长周期。
昼夜长短变化:地球公转导致地球表面昼夜长短的变化,这对人类活动也有影响。例如夏季白天时间长,有利于户外活动;冬季白天时间短,则可能导致一些户外活动受限。
2.结合实际,论述地球大气层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论述:
地球大气层是人类生活的重要保障,它对人类生活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直接影响:
保护生物免受宇宙辐射: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能够吸收大部分宇宙辐射,保护地球生物免受辐射伤害。
调节温度: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和释放地球表面的热量,保持地球温度适宜。
间接影响:
气候调节:大气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对气候有调节作用,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和气候变化。
空气污染:大气层中的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如雾霾、酸雨等。
3.结合实际,论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论述: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地球气候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
自转影响:
气流运动:地球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力影响大气和海洋的气流运动,形成全球性的风系和洋流,进而影响气候。
阴影效应:地球自转导致不同地区受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影响局部气候。
公转影响:
太阳辐射:地球公转导致太阳辐射量的变化,影响全球气候。例如地球公转轨道的椭圆形使得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在一年中发生变化,导致太阳辐射量的变化。
季节变化: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形成四季变化,影响气候。
4.结合实际,论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生物的影响。
论述:
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产生重要影响。
自转影响:
昼夜节律:地球自转形成的昼夜节律影响生物的生理和行为,如动物的迁徙、繁殖等。
光周期:地球自转导致不同地区光周期的变化,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
公转影响:
四季变化:地球公转形成的四季变化影响生物的生长周期和繁殖活动。
太阳辐射:地球公转导致太阳辐射量的变化,影响生物的生理和行为。
5.结合实际,论述地球大气层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论述:
地球大气层对地球气候有着的作用。
温室效应: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和释放地球表面的热量,维持地球温度适宜。
气候调节:大气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对气候有调节作用,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和气候变化。
气候反馈:大气层中的某些气体,如水蒸气,能够增强温室效应,影响地球气候。
答案及解题思路:
答案:
1.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包括:白昼与黑夜的交替、时间差异、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等。
2.地球大气层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包括:保护生物免受宇宙辐射、调节温度、气候调节、空气污染等。
3.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包括:气流运动、阴影效应、太阳辐射、季节变化等。
4.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生物的影响包括:昼夜节律、光周期、四季变化、太阳辐射等。
5.地球大气层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包括:温室效应、气候调节、气候反馈等。
解题思路:
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原理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结合实际案例,如季节变化、气候变化、生物迁徙等,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人类生活和地球生物的影响。
分析地球大气层的作用,包括保护生物、调节温度、气候调节等,阐述其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六、计算题1.计算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
解题过程: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即地球自转的周期,通常称为地球日。根据国际天文联合会(IAU)的定义,地球日为24小时,即400秒。
答案: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400秒。
2.计算地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
解题过程: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即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通常称为地球年。根据国际天文联合会(IAU)的定义,地球年为365.25天。将天数转换为秒,我们得到:
\(365.25\text{天}\times24\text{小时/天}\times3600\text{秒/小时}=31557600\text{秒}\)
答案:地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为31557600秒。
3.计算地球大气层的厚度。
解题过程:
地球大气层的厚度是指从地球表面到大气层顶部的距离。这个距离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值,因为大气层没有明确的边界。但是一个常用的近似值是从海平面到约1000公里高的地方,这个区域通常被称为“地球的稠密大气层”。
答案:地球大气层的厚度约为1000公里。
4.计算地球上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的比值。
解题过程:
根据最新的数据,地球表面大约有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剩下的29%是陆地。因此,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的比值可以计算
\(\text{比值}=\frac{\text{陆地面积}}{\text{海洋面积}}=\frac{29}{71}\)
答案:地球上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的比值约为0.408。
5.计算地球自转速度在不同纬度上的变化。
解题过程:
地球自转速度并不是在所有纬度上都相同的。在赤道附近,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自转速度最快,大约为1670公里/小时。纬度的增加,自转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两极几乎为零。
答案: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附近约为1670公里/小时,而在两极几乎为零。
答案及解题思路:
1.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400秒。解题思路:根据国际天文联合会(IAU)的定义,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
2.地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为31557600秒。解题思路:将地球年(365.25天)转换为秒。
3.地球大气层的厚度约为1000公里。解题思路:使用从海平面到1000公里高的区域作为大气层的近似厚度。
4.地球上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的比值约为0.408。解题思路:根据最新的数据计算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的比值。
5.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附近约为1670公里/小时,而在两极几乎为零。解题思路:考虑地球自转轴倾斜对自转速度的影响。七、应用题1.结合实际,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题目:
请阐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气候形成的主要影响,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这些影响。
解题思路:
自转影响:由于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形成不同的气候带和季风现象。例如赤道地区由于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最多,气候炎热;而极地地区由于太阳辐射能量少,气候寒冷。
公转影响:地球公转导致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不均,形成了四季变化和极昼极夜现象。例如北半球的夏季和冬季与南半球相反,这是由于地球公转导致地球轨道与太阳的距离变化所引起的。
答案:
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而地球公转则造成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形成不同的气候带。具体案例分析
昼夜交替:赤道地区由于自转速度最快,日照时间最长,因此气候炎热;极地地区自转速度慢,日照时间短,气候寒冷。
季节变化:地球公转导致不同季节接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例如北半球的夏季是接受太阳辐射最多的季节,而冬季则相对较少,这形成了四季的变化。
气候带形成: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形成了热带、温带和寒带等不同的气候带。
2.结合实际,分析地球大气层对地球生物的影响。
题目:
请详细说明地球大气层如何对地球生物产生影响,并举例说明。
解题思路:
气候调节:大气层可以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调节地表温度,维持适宜的气候条件。
气压影响:大气压力对生物体形态和生理过程有重要影响,如生物的呼吸、循环等。
防护作用: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紫外线的有害辐射,保护生物免受伤害。
答案:
地球大气层对生物的影响包括:
气候调节:大气层通过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稳定,有利于生物的生存。
气压影响:大气压力对生物体的生理过程有重要作用,如呼吸和血液循环。
防护作用: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吸收紫外线辐射,保护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杏林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AFP培训课件2022教学课件
- 旅途中的一见钟情
- 计量单位书写规范
- 教育行业股东大会
- CAD基础知识课件
- 异常子宫出血护理查房
- 2024年4月自考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海南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上海市长宁区2022届初三中考二模英语试卷+答案
- 嵌入式系统基础
- 安全施工及应急措施方案
- 国际化学品安全告知卡(二甲胺)
- 小学生安全教育完整课件
- 陕旅版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5-Where-Are-You-Going第2课时课件
- 毕业设计(论文)-巴哈赛车悬架系统设计
- 招银国际投资银行业务介绍课件
- 富余水深与船体下沉量的关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