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与知识产权法 学生_第1页
合同法与知识产权法 学生_第2页
合同法与知识产权法 学生_第3页
合同法与知识产权法 学生_第4页
合同法与知识产权法 学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同法与知识产权法学生2025/4/32第一节合同法概述一、合同的概念及法律性质

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我国合同法上的合同仅指债权合同,不包括物权合同和身份上的合同,因而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2025/4/33第一节合同法概述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行为;合同是两方以上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民事法律行为;合同是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的民事法律行为;合同是各方当事人自愿发生的民事法律行为;合同当事人选择法律适用的自由度较大。2025/4/34第一节合同法概述1、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2、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3、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4、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5、主合同与从合同6、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7、格式合同与非格式合同二、合同的分类2025/4/35第一节合同法概述格式合同,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订的,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合同。格式合同具有以下特征:①要约的广泛性、持续性和细节性。②格式合同承诺的无奈性。③缔约的高效性和低成本性。④格式合同的条款具有事先确定性和不变性。⑤格式合同当事人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性。区分格式合同与非格式合同的意义在于格式合同应当严格遵守法律的强行性规定,保护处于弱势的对方当事人利益,否则导致无效;非格式合同已充分考虑了当事人合意自治权,法律无需再给予特殊的救济。2025/4/36第一节合同法概述三、合同法的渊源1、1999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1995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除此之外,调整平等主体间具有民法性质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有关合同单行法规和条例,也是我国合同法的渊源。2025/4/37第一节合同法概述四、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平等原则合同自由原则合同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合同严守原则2025/4/38第二节合同的订立案例:某年元月D省E地区电力实业公司供销部张某得知F省G机电公司驻本省办事处常年可供应某种金属板材,遂主动与该办事处联系业务。为防止上当受骗张某特意到仓库看货,在得到办事处保证在付款后5天内发货的承诺后,遂订立了价值80万元的购销合同并支付了货款。但直至付款后1个月电力实业公司仍未收到货物,于是赶紧要求对方退款,但这笔80万元的款项已被该办事处经理支解提走。经查实这个F省G机电公司驻本省办事处子虚乌有,其办公地点是临时租借的,货物也是其他单位存放在仓库中的。请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怎样防范合同风险?2025/4/39第二节合同的订立一、订立合同的主体及其资格1、自然人(主要审查其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2、法人和其他组织(从缔约资格、履约能力和履约诚意等方面来考察)3、代理人的资格审查(从代理证书、代理权限、代理期限等方面来考察)2025/4/310第二节合同的订立案例:某年7月26日,P省电力荣建公司业务员胡某持工作证到Q省通华公司联系业务,口头约定通华公司供应给荣建公司

16罗纹钢,2450元/吨,提货后付款。第二天胡某将所提钢材运至本公司院内,荣建公司自用一部分,卖出一部分,余下的被胡某拉走。后通华公司多次催促荣建公司付款。荣建公司均以该购销行为纯系胡某个人行为,与本公司无关为由,拒绝付款。请问:你认为荣建公司的说法有理吗?为什么?2025/4/311第二节合同的订立

当代理人未持代理证书时,其代理权的有无应按以下判断:代理人持有单位合同专用章,应认定其有代理权;代理人持有单位盖好合同专用章的空白合同书,应认定其有代理权;代理人持有单位介绍信,应认定其有代理权;代理人未持任何有效证件订立合同,应认定其无代理权,但单位明知而不反对或单位追认的除外;代理人持伪造的法律文件订立合同的,应认定其无代理权;单位出借相关法律文件的,出借人与借用人对该合同负连带责任。2025/4/312第二节合同的订立二、合同的主要条款

当事人的名称(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2025/4/313第二节合同的订立三、订立合同的形式

1、订立合同的形式: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其他形式2025/4/314第二节合同的订立

2、格式合同

格式条款是指当事人为重复使用而预先拟订的,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包含有格式条款的合同又称为格式合同、定型化合同、标准合同。格式合同具有以下特征:要约的广泛性、持续性及细节性;承诺方的无奈性;缔约的高效性和低成本性;事先确定性和不变性;当时经济地位的不平衡性。2025/4/315第二节合同的订立法律对格式合同的规制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的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提供格式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因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格式条款具有《合同法》第52条、53条规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2025/4/316第二节合同的订立格式条款的解释《合同法》第41条规定,对格式合同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2025/4/317第二节合同的订立四、缔约过失责任1、涵义:

指缔约人故意或者过失地违反先合同义务时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缔约过失责任实际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当事人一方的不谨慎或者恶意而使将要缔结的合同无效或被撤消,从而给对方当事人带来损失;也可能会由于一方当事人的过失而直接导致对方当事人的损失。损失发生后必然要有人对此承担损失。法律认为只有让引起损失的一方承担损失,才符合社会一般的公平观。2025/4/318第二节合同的订立下列情形属于缔约过失所适用的类型:合同不成立;合同无效或被撤消;缔约之际未尽通知等义务致使他方遭受财产上的损失;缔约之际未尽保护义务致使他方身体健康遭受损害。2、构成要件①缔约人一方违反先合同义务;②相对方受到损失;③违反先合同义务与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④违反先合同义务者有过错;2025/4/319第二节合同的订立3、缔约过失责任的具体表现形式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4、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

信赖利益的损失2025/4/320第三节合同的效力

合同的效力,是指依法成立的合同所具有的法律赋予的拘束力。一、合同的生效(一)合同生效的要件1、当事人缔约时有相应的缔约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及公序良俗;4、标的的确定和可能;2025/4/321第三节合同的效力(二)合同生效与合同成立的关系

1、两者的构成要件不同

2、两者的决定权来源不同

3、两者的作用阶段不同

4、两者的责任不同2025/4/322第三节合同的效力(三)合同生效的时间

1、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2、合同自批准、登记时生效

3、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

4、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2025/4/323第三节合同的效力二、无效合同

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共利益而自始不具备法律效力的合同。具有违法性、不得履行性、自始无效和绝对无效性。无效合同的范围

1、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2025/4/324第三节合同的效力无效的免责条款

1、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2、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无效合同的确认机关:由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认定。2025/4/325第三节合同的效力三、可撤销合同概念及特征

因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通过撤消权人行使撤消权,使已经生效的合同归于无效。

1、特征①意思表示不真实②由撤消权人行使③既可以变更,也可以撤消,在撤消之前是完全有效的2025/4/326第三节合同的效力2、可撤消合同的类型重大误解的合同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2025/4/327第三节合同的效力3、撤消权的消灭(55条)出现以下两种情形之一的,则撤销权归于消灭:(1)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2)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的。撤销权一旦消灭,可撤销合同即转变为有效合同。2025/4/328第三节合同的效力4、可撤消合同与无效合同的区别1、原因不同2、效力不同3、意志决定权的来源不同4、时间限制不同2025/4/329

2、类型(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定立的合同

四、效力待定合同概念

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不完全符合有关生效要件的规定,因此其效力能否发生尚未确定,一般需经有权人承认才能生效。追认权催告权撤销权法定代理人相对人第三节合同的效力2025/4/330第三节合同的效力(2)无权代理人定立的合同——表见代理制度

表见代理制度是广义上的无权代理,即如果善意相对人有理由相信代理人有代理权,则该代理有效。(3)无权处分人订立的合同——善意取得制度善意取得制度是指无处分权人处分其合法占有的动产给他人,如果该受让人取得该动产时是出于善意,则可以依法取得该动产的权利。2025/4/331五、合同被确认无效和被撤消的法律后果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追缴财产第三节合同的效力2025/4/332第四节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履行是指债务人全面地、适当地完成合同债务,使债权人实现其合同债权的给付行为和给付结果的统一。合同履行的条件

1、合同有效

2、标的可能2025/4/333第四节合同的履行案例:A厂于1994年2月同B印刷厂签定了一份旧设备的转让合同,价款50万元。合同规定:款到后1个月内交货。同年5月A厂将货款一次付清,可是2个月后B印刷厂厂长调走了。后任厂长不承认原厂长所签合同,提出该设备必须重新作价,否则不履行合同。之后,A厂曾多次派人前往催货,均遭B印刷厂拒绝,致使A厂生产无法上马,并损失差旅费2000多元,银行利息100多元。试问:B印刷厂的做法对吗?为什么?2025/4/334第四节合同的履行一、合同履行的原则1、适当履行原则⑴包括实际履行,不允许代偿履行——要履行合同约定的标的,不能用其他标的代替——要实际履行标的,不能用违约金或赔偿金代替⑵例外:——不可抗力致使合同无法实际履行——特定物灭失使实际履行成为不可能——当事人一方违约,使合同实际履行成为不再必要——法律、法规的直接规定

2025/4/335第四节合同的履行2、协作履行原则3、经济合理原则4、情势变更原则

合同依法成立后,因不可规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发生了不可预见的情势变更,致使合同的基础丧失或动摇,若继续维持合同的原有效力则显失公平,允许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原则。2025/4/336第四节合同的履行(1)适用情势变更的条件A、发生了情势变更的客观事实B、发生在合同成立之后,履行完毕之前C、是当事人不可预见的D、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E、使合同的履行结果显示公平(2)情势变更的效力A、变更合同B、解除合同2025/4/337第四节合同的履行合同生效后,当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称的变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承办人的变动而不履行合同义务。当事人一方是法人合并或分立的,由合井或分立后的法人继续承担履行合同的义务。2025/4/338第四节合同的履行二、合同履行的补缺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2025/4/339第四节合同的履行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或经补充协商后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2025/4/340第四节合同的履行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2025/4/341第四节合同的履行价格变动的履行规则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在合同约定的交付期限内政府价格调整时,按照交付时的价格计价。逾期交付标的物的,遇价格上涨时,按照原价格执行;价格下降时,按照新价格执行。逾期提取标的物或者逾期付款的,遇价格上涨时,按照新价格执行;价格下降时,按照原价格执行。2025/4/342第四节合同的履行案例:1999年4月,红光地毯厂与新华百货商场签订了一份地毯买卖合同。合同中约定,红光地毯厂向新华百货商场供应1000块优质地毯,总价款60万元,由地毯厂直接将货物运送到百货商场仓库,交货和付款时间均在1999年7月份,但未规定彼此的先后顺序。合同生效后,红光地毯厂准备用7月份得到的货款购买一批原料,遂在6月份与原料供应商甲公司签订了原料供应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应当于7月28日交付原料,红光地毯厂收货后立即付款,任何一方违约,应向对方支付3000元违约金。2025/4/343此后,因红光地毯厂销售人员的过错,至7月28日,红光地毯厂未向新华百货商场交付地毯,对方也未支付货款,但甲公司却按照合同约定将原料送到红光地毯厂。红光地毯厂因无钱支付甲公司的原料款,为避免支付违约金,于收到原料当日要求新华百货商场先履行合同义务,对方则以红光地毯厂未交付地毯为由拒绝付款。红光地毯厂向甲公司支、付违约金后,要求新华百货商场先履行合同并赔偿其向甲公司支付违约金的损失,新华百货商场则拒绝履行合同和赔偿其损失。问:此合同纠纷应当如何处理?2025/4/344第四节合同的履行三、合同履行抗辩权1、同时履行抗辩权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须在同一双务合同中,当事人双方互负对等债务;合同没有约定履行顺序,且双方的债务均已到了清偿期对方未履行债务;对方的对待给付是可能的;2025/4/345第四节合同的履行2、先履行抗辩权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履行不符合要求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须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违约。2025/4/346第四节合同的履行案例:某食品厂由于受市场影响,产品严重滞销,经营状况恶化,导致欠某供电公司电费达60余万元。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如该厂破产倒闭,供电企业将造成巨额经济损失。供电公司依据《电力法》、《合同法》规定,通知该厂于3日内交清电费,同时告知用电客户,由于其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供电企业已具备《合同法》第68条、第69条规定的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法定条件,用电方必须为下期用电电费提供担保,否则将中止供电。该食品厂交清了电费,该食品厂以供电公司停电属违约行为为由,向某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认为供电公司要求其提供担保《电力法》无明确规定,要求法院判令供电公司恢复供电,并赔偿停电致2025/4/347的损失15万元。却拒绝提供担保,供电公司按规定程序中止对该厂供电。供电公司聘请律师积极应诉,向法庭提交了供用电合同、近半年来该厂电费发票存根(证明多次未按期交纳电费、履约能力明显降低)、从工商行政管理局复制的该厂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年审材料及从该厂主管部门复制的食品厂财务会计报表(证明该厂经营状况严重恶化)等证据材料。经审理,法院认为,原告食品厂与被告供电公司在本案中系供用电合同关系,该法律关系属民事法律关系,应受《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民事法律规范调整。供用电合同为异时履行的双务合同,供电企业有2025/4/348先供电、后收费的义务。但当用电方出现《合同法》第68条所列的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资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等项情形且供电方有确切的证据予以证明,供电方在履行了通知义务后,在用电方未恢复履行能力前,可以要求用电方提供电费担保,用电方拒绝提供担保的,可以中止供电。据此法院判令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一审判决后,原告、被告均未提起上诉。不久,原告即与供电公司达成协议,自愿用其厂区内一块面积为1900平米的无地上定着物的土地使用权对将要发生的电费提供担保,双方签订了《电费交纳合同》、《抵押合同》,并在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了抵押物登记手续,使《抵押合同》合法生效。2025/4/349第四节合同的履行3、不安抗辩权又称为拒绝权,指在双务合同中,先履行义务一方在后履行义务一方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发生恶化而有难以对待给付之虞时,有权要求对方先为对待履行或提供担保,在对方未为对待履行或未提供担保时,有权中止合同而拒绝自己的履行。2025/4/350第四节合同的履行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①有先后的履行顺序②后履行人的财产或信誉状况恶化,可能危及己方的利益。包括第68条规定的四种情形: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③先履行义务人必须有充足的证据④先履行一方的债务已届清偿期2025/4/351第四节合同的履行适用不安抗辩权的效力当事人因不安抗辩权的行使而中止合同时,应及时通知对方。在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或恢复履行能力的,应即恢复履行,否则应负违约责任。只有在对方既不提供适当担保又未在合理期限内恢复履行能力的,先给付义务人才可以进一步解除合同。2025/4/352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因一定法律事实的出现而使同类关系不复存在,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债务消灭,当事人不再受合同关系的约束。第六节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2025/4/353第六节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1、合同终止的条件①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清偿)②合同的解除(协议解除法定解除)③债务相互抵销④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⑤债权人免除债务⑥履行债务同归于一人(混同)⑦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2025/4/354第六节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2、终止的法律后果1、权利、义务关系消灭。从权利、从义务一并消灭;2、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3、合同权利义务关系终止之后,当事人还应遵循诚信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4、合同终止不影响当事人请求赔偿损失的权利;5、负债字据的返还;2025/4/355第六节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一、合同的解除

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没有履行或没有履行完毕之前,当事人双方通过协议或者一方行使解除权的方式,使合同关系提前消灭,它包括双方协议和单方行使解除权解除两种情况。合同解除的特点:◆合同解除的对象是已有效成立的合同。◆合同解除必须要通过当事人的解除行为。◆合同解除的效力是使合同关系在一般情况下自始消灭。2025/4/356第六节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合同的解除方式

约定解除权(单方解除)

1、合意解除

协议解除(双方解除)

2、法定解除2025/4/357第六节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法定解除的条件(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的目的(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的,对方可以解除合同(预期违约的行为)(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诉在合理的期限内仍未履行合同的,对方可以解除合同。(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它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5)法律规定的其它情形。2025/4/358第六节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二、抵销指两人互负债务时,各以其债权充当其债务的清偿方式,而使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对等的数额内消灭。为抵消的债权——即指主张抵消的人享有的债权。称为主动债权、抵消债权或反对债权。被抵消的债权——即指他方对主张抵消的人享有的债权叫做被动债权或主债权。主动债权甲乙甲欠乙5万元乙欠甲10万元被动债权2025/4/359第六节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1、法定抵消(第99条)是指两人互负给付种类相同的债务,且债务均已届清偿期,一方主张以自己的债权与对方的债权按对等数额消灭的单方意思表示。构成要件1)须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互享债权。2)须双方债务的种类、品质要相同。3)须双方债务均届清偿期。主动债权应先于被动债权到期或与被动债权同时到期。

4)须债务之性质可以抵消。2025/4/360第六节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2、合意抵消(100条)3、抵消的效力1)抵消使双方债权按照抵消数额而消灭。2)抵消自当事人的通知到达对方时生效。3)抵消不得附条件或附期限4)抵消使双方的债权溯及到得为抵消时消灭。2025/4/361第六节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三、提存是指由于债权人的原因而无法向其交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将该标的物提交给提存机关而消灭债务,使债权债务关系终止的制度。提存的当事人:提存机关债权人债务人2025/4/362第六节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

提存的效力:

在提存人与提存机关之间的效力在提存人与债权人之间的效力在债权人与提存机关之间的效力2025/4/363第六节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四、免除债权人抛弃债权,从而消灭合同关系的单方行为其特征表现为:①单方行为;②无因行为;③无偿行为;④非要式行为。

免除的成立要件:①免除人应对债权有处分权②免除人应向债务人或其代理人为意思表示③不得撤回④免除不得损害债务人几第三人的合法权益2025/4/364第六节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五、混同混同是指债权人与债务人同归一人,致使合同关系及其他债的关系消灭的事实。

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1、混同的成立

债权债务的特定承受2、混同的效力2025/4/365第七节违约责任一、违约责任概述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债务或其履行不符和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是,依法或依约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107条)。违约责任是在特定的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发生的民事责任违约责任的确定具有一定的任意性。违约责任以补偿性为主,以惩罚性为辅。违约责任是一种纯财产责任。2025/4/366第七节违约责任1、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归则原则是确定行为人的民事责任的根据和准则,是贯穿于整个民事责任制度并对责任规范起着统帅作用的立法指导方针。过错责任原则——推定过错责任(中间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2025/4/367第七节违约责任2、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3、违约责任的免责事由⑴法定事由——不可抗力。⑵免责条款——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注意格式合同的免责条款)。⑶因法律的特别规定——如311条规定:在符合法律和合同规定条件下的运输,由于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合理损耗的原因造成货物灭失、缺少、变质、污染、损坏的,承运人不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行为2025/4/368第七节违约责任二、违约行为违约行为,即违反合同的行为,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和合同约定条件的行为。(1)特征:①违约行为的“违约性”②违约行为主体的特定性③违约行为是对合同债权的侵害

(2)违约行为的表现形式:2025/4/369

实际违约行为完全不履行履行拒绝履行根本违约履行不能迟延履行瑕疵履行其他不完全履行行为给付迟延受领迟延瑕疵给付

加害给付部分履行履行地点不当履行方法不当等明示违约默示违约预期违约违约行为2025/4/370第七节违约责任1、预期违约(第108条)是指在合同依法成立后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的违约行为。(1)预期违约行为的特征发生在合同成立之后,履行期限届满之前;所侵害的客体是期待债权;针对有效合同而言;违反的是主合同义务;守约方享有选择权。2025/4/371第七节违约责任

(2)预期违约的表现形态明示违约默示违约(3)预期违约的法律救济①解除合同②赔偿损失③支付违约金2025/4/372第七节违约责任(4)预期违约制度与不安履行抗辩权的区别两者的性质不同两者的前提条件不同两者行使权利的主体不同两者的法律依据不同两者的法律后果不同两者行使的时间不同2025/4/373实际违约行为完全不履行迟延履行瑕疵履行其他违约行为履行不能第七节违约责任嗣后不能自始不能履行拒绝履行根本违约加害给付瑕疵给付2025/4/374瑕疵给付:

指债务人的履行不符合规定或约定的条件,致使债权人减少或丧失合同履行的价值或效用履行利益第七节违约责任瑕疵履行的法律后果: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解除合同赔偿损失2025/4/375第七节违约责任加害给付的法律后果:

加害给付:

指债务人的履行行为有瑕疵,使债权人的其他利益受到损害的给付行为。履行利益既有利益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竟合2025/4/376第七节违约责任三、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

继续履行价格制裁其他合理的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定金制裁2025/4/377一、知识产权的概念和范围(一)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也称为无形财产权、智力成果权、智慧财产权。(二)知识产权的范围知识产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2025/4/378二、知识产权的对象知识产权的对象就是知识。知识的特征:

1、不具有实体性

2、在时间上具有永存性

3、在空间上可以无限地再现或者复制知识的本质即形式,创造是“设计形式”的活动。2025/4/379三、知识产权的性质权利本体——私权权利客体——非物质性第一,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有;第二,不发生有形损耗的使用;第三,不发生消灭知识产品的事实处分2025/4/380123知识产权的专有性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知识产权的时间性

四、知识产权的特征2025/4/381五、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现状1、保护范围不断扩大2、国际合作和保护得到加强

3、法律内容不断发展和完善4、法律体系逐渐构成5、对社会的影响力正在加大

2025/4/382六、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民事保护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知识产权的刑事保护2025/4/383

第二节

著作权法2025/4/384

著作权的概念

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著作权人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对其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2025/4/385

著作权客体

著作权的客体是指著作权所指向的对象,即依法可以取得著作权的作品。

2025/4/386

作品的概念

作品(即著作)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作品具有可复制性特征。2025/4/387三、作品的种类

(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四)美术、摄影作品

(五)电影、电视、录像作品

(六)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七)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八)计算机软件

(九)民间文学艺术作品2025/4/388四、著作权法不予保护的对象(1)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2)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3)时事新闻(4)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2025/4/389下列各项,哪些为著作权的客体地图法院公告某律师在法庭上的辩护词时事报道新闻评论某报社记者对爆炸案件做的新闻报道《著作权法》的官方英文版译文高教授利用业余时间翻译的《德国民法典》某政治家发表的不以物质载体固定的即兴演说犯人在执行死刑前所作的激昂陈词刘某创作的色情小说2025/4/390

作品取得著作权的条件

独创性

2025/4/391

著作权的内容

著作权的内容即著作权人的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部分。2025/4/392

人身权(精神权利)

1.

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2.

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3.

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4.

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2025/4/393

财产权(经济权利)

5.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2025/4/394

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6.发行权2025/4/395

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7.出租权2025/4/396

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8.展览权2025/4/397

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9.表演权2025/4/398

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10.放映权2025/4/399

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11.广播权2025/4/3100

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12.信息网络传播权2025/4/310113.摄制权

即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2025/4/310214.改编权

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2025/4/310315.翻译权

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2025/4/310416.汇编权

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2025/4/3105

著作权主体

著作权的主体是指享有著作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著作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统称为著作权人。2025/4/3106

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

著作权一般属于作者。2025/4/3107

确认作者身份的一般准则1.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2.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3.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2025/4/3108不同作品的著作权归属2025/4/31091.演绎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演绎作品(派生作品);即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演绎作品的著作权由演绎人(即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2025/4/31102.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

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2025/4/31113.编辑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编辑作品(汇编作品);即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编辑作品的著作权由编辑人(即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2025/4/31124.影视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但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并有权按照与制片者签订的合同获得报酬。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中的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2025/4/3113

2、完整主体与不完整主体完整主体:就是依法享有著作财产权与著作人身权之全部的人。不完整主体:就是依法享有著作财产权或者著作人身权之部分的人。

2025/4/3114

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

著作权一般属于作者。2025/4/3115

确认作者身份的一般准则1.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2.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3.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2025/4/3116不同作品的著作权归属2025/4/31171.演绎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演绎作品(派生作品);即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演绎作品的著作权由演绎人(即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2025/4/31182.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

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2025/4/31193.编辑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编辑作品(汇编作品);即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编辑作品的著作权由编辑人(即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2025/4/31204.影视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但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并有权按照与制片者签订的合同获得报酬。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中的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2025/4/31215.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和行使有两种情况:(1)一般职务作品,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

1)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

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2025/4/31226.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2025/4/31237.原件所有权转移的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美术等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但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这一规定适用于任何原件所有权可能转移的作品的著作权归属。2025/4/31248.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手稿、美术等作品原件被特定人持有,著作权除了署名权以外都可以由持有人享有。2025/4/3125

著作权的转移著作权属于公民的,公民死亡后,其著作财产权在规定的保护期内,依照继承法的规定转移。著作权属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变更、终止后,其著作财产权在规定的保护期内,由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没有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由国家享有。2025/4/3126

邻接权

“邻接权”是指与著作权相关、相近似的权利,即指作品传播者的权利。邻接权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1.邻接权的主体是作品的传播者,其在作品的传播过程中,赋予作品特定的传播形式。

2.邻接权的客体是传播者所赋予作品的新的传播形式。

3.邻接权依赖于著作权,它是从著作权邻接而来的一种权利。邻接权当中始终包含着著作权,行使邻接权时必然涉及到著作权。

2025/4/3127表演者权

表演者权,是指表演者对其表演活动享有的专有权利。2025/4/3128

表演者的义务1.使用他人作品演出,表演者(演员、演出单位)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演出组织者组织演出,由该组织者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2.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进行演出,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2025/4/3129表演者的权利

1.表明表演者身份;

2.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

3.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并获得报酬;

4.许可他人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

5.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

6.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被许可人以第三项至第六项规定的方式使用作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2025/4/3130录音、录像制作者权

录制者权,是指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制品和录像制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2025/4/3131录音、录像制作者的义务

1.对著作权人的义务(1)录音录像制作者使用他人作品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2)录音录像制作者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3)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

2.对表演者的义务录音录像制作者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同表演者订立合同,并支付报酬。2025/4/3132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

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被许可人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录音录像制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表演者许可,并支付报酬。2025/4/3133广播电视组织权

广播电视组织权,是指广播电台、电视台对自己编排的广播电视节目享有的专有权利。

2025/4/3134广播电视组织的义务

1.对著作权人的义务(1)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未发表的作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2)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3)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4)电视台播放他人的录像制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2.对表演者的义务广播电台、电视台从现场直播表演者的表演,应当取得表演者许可,并支付报酬。

3.对制片者或者录像制作者的义务电视台播放他人的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录像制品,应当取得制片者或者录像制作者许可,并支付报酬。2025/4/3135广播电视组织的权利

广播电台、电视台有权禁止未经其许可的下列行为:

1.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转播;

2.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及复制音像载体。2025/4/3136出版者权

出版者的权利,指图书出版者和期刊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装帧设计享有的专有权利。2025/4/3137出版者的义务1.出版著作权人的作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2.出版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2025/4/3138出版者的权利

出版者有权许可或者禁止他人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2025/4/3139

作品的合理使用“合理使用”是国际著作权领域通用的术语,是指在某些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也不必支付报酬。合理使用是法律许可的使用,不视为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合理使用作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合理使用的作品必须是已经发表的作品;(2)使用作品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2025/4/31401.个人使用

即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2025/4/31412.引用

即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2025/4/31423.新闻报道使用

即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2025/4/31434.对政论性文章的转载、传播

即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2025/4/31445.对公开演讲的使用

即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2025/4/31456.教学使用

即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2025/4/31467.公务使用

即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2025/4/31478.馆藏使用

即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2025/4/31489.免费表演使用

即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2025/4/314910.室外陈列品的使用

即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2025/4/315011.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的使用

即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2025/4/315112.盲文使用即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2025/4/3152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

法定许可,是指在法律直接规定的范围内对作品进行某种使用时,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同意,但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法定许可使用作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许可使用的作品必须是已经发表的作品;(2)著作权人未发表不得使用的声明;(3)不得损害被使用作品著作权人的权利;(4)使用作品应当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2025/4/31531.转载、摘编权的法定许可

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2025/4/31542.录制权的法定许可

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2025/4/31553.播放权的法定许可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

2025/4/31564.汇编权的法定许可

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2025/4/3157

已在报刊上刊登或者网络上传播的作品,除著作权人声明或者上载该作品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受著作权人的委托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以外,网站予以转载、摘编并按有关规定支付报酬、注明出处的,不构成侵权。但网站转载、摘编作品超过有关报刊转载作品范围的,应当认定为侵权。5.网络媒体的法定许可2025/4/3158

取得著作权的原则

1.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享有著作权。即采取自动保护的原则,作品创作完成即取得著作权。

2.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保护。

3.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享有著作权。

4.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受保护。2025/4/3159

著作权的期限

1.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2.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作者生前未发表的作品,如果作者未明确表示不发表,作者死亡后50年内,其发表权可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行使;没有继承人又无人受遗赠的,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

3.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不再保护。

4.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其发表权、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不再保护。2025/4/3160

邻接权的期限

1.图书出版者和期刊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装帧设计所享有的权利的保护期为十年,截止于使用该版式设计的图书、期刊首次出版后第十年的12月31日。

2.表演者的人身权利的保护期不受限制,财产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该表演发生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3.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该制品首次制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4.广播电视组织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该广播、电视首次播放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2025/4/3161

著作权的行使

著作权人可通过许可他人使用和转让其著作权利来行使其著作权。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应签订书面许可使用合同和转让合同。许可使用合同和转让合同中著作权人未明确许可、转让的权利,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另一方当事人不得行使。2025/4/3162

许可使用合同的种类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包括出版合同、改编合同、翻译合同、表演合同等。邻接权许可使用合同包括表演者权许可使用合同、音像制作者权许可使用合同、转播许可合同等。

2025/4/3163

出版合同

2025/4/3164

出版者的权利

1.专有出版权图书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按照合同约定享有的专有出版权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出版该作品;报社、期刊社依法在法定期限内享有专有出版权。著作权人向报社、期刊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收到期刊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期刊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2.修改权图书出版者经作者许可,可以对作品修改、删节;报社、期刊社可以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应当经作者许可。2025/4/3165出版者的义务

图书出版者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出版质量、期限出版图书。

图书出版者重印、再版作品的,应当通知著作权人,并支付报酬。图书脱销后,图书出版者拒绝重印、再版的,著作权人有权终止合同。著作权人寄给图书出版者的两份订单在6个月内未能得到履行,视为图书脱销。2025/4/3166

著作权集体管理

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被授权后,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并可以作为当事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活动。

2025/4/3167

著作权的保护

2025/4/3168

承担民事责任的著作权侵权行为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2)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3)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5)剽窃他人作品的;

(6)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7)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

(8)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9)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

(10)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的。

2025/4/3169承担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

著作权侵权行为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3)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4)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5)未经许可,播放或者复制广播、电视的,《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6)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7)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8)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2025/4/3170

第三节

商标法2025/4/3171

商标权的概念

商标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对其注册商标享有的专有权。2025/4/3172

商标权客体

商标权的客体是指商标权所指向的对象,即依法可以取得商标权的商标。2025/4/3173

商标的概念

商标是将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或者服务者的商品或者服务与他人的商品或者服务相区别而使用的一种特殊标志。

商标具有可视性和显著性两个重要特征。

2025/4/3174

商标权客体

商标权的客体是指商标权所指向的对象,即依法可以取得商标权的商标。2025/4/3175

商标的概念

商标是将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或者服务者的商品或者服务与他人的商品或者服务相区别而使用的一种特殊标志。

商标具有可视性和显著性两个重要特征。

2025/4/3176

商标的种类1.文字商标

2.图形商标

3.颜色商标

4.组合商标

2025/4/3177

文字商标、

图形商标

2025/4/3178

组合商标2025/4/3179

立体商标2025/4/3180

集体商标与证明商标集体商标是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证明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务,用以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

2025/4/3181

总商标与分商标PANA.HOME(建宅)PANA.FAX(传真机)PANA.SONIC(新型家电)PANA.NATIONAL(传统型家电)2025/4/3182

不受商标法保护的标志1.注册商标和非注册商标均不得使用的标志;

2.注册商标不得使用的标志;

3.以三维标志申请注册商标的,仅由商品自身的性质产生的形状、为获得技术效果而需有的商品形状或者使商品具有实质性价值的形状,不得注册。2025/4/3183

注册商标和非注册商标均不得使用的标志

(1)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勋章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国家机关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称或者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的;(2)同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相同或者近似的,但该国政府同意的除外;(3)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名称、旗帜、徽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该组织同意或者不易误导公众的除外;(4)与表明实施控制、予以保证的官方标志、检验印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授权的除外;(5)同“红十字”、“红新月”的名称、标志相同或者近似的;

2025/4/3184

注册商标和非注册商标均不得使用的标志

(6)带有民族歧视性的;(7)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8)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9)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2025/4/3185

练习下列不能得到商标注册的有()。A.盛京B.闽南C.凤凰D.六合E.大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