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制造在工业生产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估TOC\o"1-2"\h\u6739第一章绿色制造的概述 229281.1绿色制造的定义与内涵 227291.2绿色制造的发展历程 3191391.3绿色制造的重要性 328886第二章绿色制造的策略与原则 4113642.1绿色制造的基本策略 434832.1.1政策引导与法规约束 458312.1.2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4316132.1.3产业链协同与资源循环 4308752.1.4市场驱动与消费者引导 4152772.2绿色制造的原则体系 4201312.2.1全过程绿色化原则 479182.2.2系统性原则 4310952.2.3创新性原则 548182.2.4实用性原则 5272182.3企业绿色制造的策略选择 5240122.3.1制定绿色发展规划 5100742.3.2加强绿色技术研发 5268592.3.3完善绿色管理体系 5273882.3.4培养绿色人才 5276952.3.5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532595第三章绿色产品设计 5150713.1绿色设计理念与方法 5158053.1.1绿色设计理念 559693.1.2绿色设计方法 671663.2绿色设计流程与关键环节 6291663.2.1绿色设计流程 6152723.2.2绿色设计关键环节 6218983.3绿色设计工具与软件应用 6219253.3.1绿色设计工具 649303.3.2绿色设计软件应用 727404第四章绿色材料选择与应用 747344.1绿色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7116914.2绿色材料的选择原则 835274.3绿色材料的供应链管理 826101第五章绿色制造工艺 829655.1绿色制造工艺的概述 823475.2绿色制造工艺的关键技术 967175.3绿色制造工艺的优化与应用 92550第六章绿色制造设备与管理 10206516.1绿色制造设备的选型与评价 10324766.1.1绿色制造设备选型的原则 10249726.1.2绿色制造设备选型的评价方法 10217986.2绿色制造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10156256.2.1绿色制造设备管理的目标 10154166.2.2绿色制造设备管理的内容 10238956.2.3绿色制造设备维护的策略 1052256.3绿色制造设备的升级与改造 10318926.3.1绿色制造设备升级与改造的必要性 11178856.3.2绿色制造设备升级与改造的方向 1199396.3.3绿色制造设备升级与改造的步骤 1118161第七章绿色制造的生产组织与管理 11289977.1绿色制造生产组织模式 1159397.1.1概述 11102027.1.2绿色制造生产组织模式的构成要素 11233007.1.3绿色制造生产组织模式的实施策略 1232897.2绿色制造生产过程管理 12259357.2.1概述 12251477.2.2绿色制造生产过程管理的关键环节 12102397.2.3绿色制造生产过程管理的实施措施 12293867.3绿色制造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 1223277.3.1概述 12167257.3.2绿色制造生产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 12188437.3.3绿色制造生产管理体系的实施步骤 1330333第八章绿色制造的环境影响评价 13216718.1绿色制造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13107248.2绿色制造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13164958.3绿色制造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1318877第九章绿色制造的经济效益评估 14225169.1绿色制造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14153869.2绿色制造经济效益评估方法 15316709.3绿色制造经济效益案例分析 1528520第十章绿色制造的实施策略与建议 162270310.1绿色制造的实施步骤与方法 163173010.2绿色制造的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 161237110.3绿色制造的企业案例与启示 16第一章绿色制造的概述1.1绿色制造的定义与内涵绿色制造,作为一种新兴的制造模式,旨在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制造涉及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包括设计、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和回收等环节。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优化: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工艺流程和生产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2)环境友好: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减轻对环境的压力。(3)生态设计:关注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从设计源头减少产品对环境的影响。(4)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1.2绿色制造的发展历程绿色制造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环境保护理念的提出,使人们开始关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2)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兴起,推动了绿色制造理念的形成。(3)20世纪90年代,绿色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各国纷纷制定相关政策,推动绿色制造的发展。(4)21世纪初,绿色制造逐渐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企业纷纷实施绿色制造战略,提升竞争力。1.3绿色制造的重要性绿色制造对于我国乃至全球的制造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绿色制造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工艺流程和生产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减轻环境压力:绿色制造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3)提升企业竞争力:绿色制造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4)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绿色制造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绿色、智能化方向发展,助力产业结构优化。(5)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制造关注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二章绿色制造的策略与原则2.1绿色制造的基本策略2.1.1政策引导与法规约束绿色制造的实施需要层面的政策引导与法规约束。应制定相应的绿色制造政策,对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进行限制,鼓励企业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同时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对企业的环境行为进行监管,保证绿色制造的有效实施。2.1.2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开发绿色制造技术,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通过技术创新,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实现绿色制造的目标。2.1.3产业链协同与资源循环绿色制造要求企业实现产业链协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应与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享资源,降低资源浪费。同时加强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实现产业链的绿色闭合。2.1.4市场驱动与消费者引导市场是绿色制造的重要驱动力。企业应关注市场需求,开发绿色产品,满足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同时通过消费者引导,提高消费者对绿色制造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推动绿色制造的发展。2.2绿色制造的原则体系2.2.1全过程绿色化原则绿色制造应贯穿于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使用和回收处理的全过程。企业应在各个环节采取绿色措施,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绿色化。2.2.2系统性原则绿色制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从整体出发,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2.2.3创新性原则绿色制造要求企业不断创新,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生产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2.2.4实用性原则绿色制造应注重实用性,保证企业在实施过程中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绿色制造与经济效益的双赢。2.3企业绿色制造的策略选择2.3.1制定绿色发展规划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绿色发展规划,明确绿色制造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保证绿色制造的有序推进。2.3.2加强绿色技术研发企业应加大绿色技术研发投入,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提高企业绿色制造水平。2.3.3完善绿色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健全绿色管理体系,包括绿色产品设计、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和绿色回收等方面,保证绿色制造的实施效果。2.3.4培养绿色人才企业应加强绿色人才的培养,提高员工对绿色制造的认识和技能,为绿色制造提供人才保障。2.3.5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绿色制造的全球化发展。第三章绿色产品设计3.1绿色设计理念与方法3.1.1绿色设计理念绿色设计,是指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的选取、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等各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绿色设计理念主张以环保、节能、低碳为核心,实现产品的可持续发展。3.1.2绿色设计方法绿色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命周期评估(LifeCycleAssessment,LCA):通过分析产品从原材料采集、生产、使用到废弃处理的全过程,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2)模块化设计:将产品分解为若干独立的模块,便于产品的维修、升级和回收再利用。(3)绿色材料选择: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优先选择环保、可降解、无毒无害的材料。(4)节能设计: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5)人性化设计:关注用户体验,提高产品舒适度、安全性和便利性。3.2绿色设计流程与关键环节3.2.1绿色设计流程绿色设计流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消费者喜好和环保政策,为产品设计提供依据。(2)概念设计:根据市场调研结果,提出绿色设计理念,形成初步设计方案。(3)方案筛选:对多个设计方案进行评估,选择符合绿色设计理念的方案。(4)详细设计:对选定的方案进行细化,优化产品结构和功能。(5)样品制作:根据详细设计图纸,制作样品,进行试验验证。(6)批量生产:根据样品验证结果,进行批量生产。3.2.2绿色设计关键环节绿色设计关键环节主要包括:(1)绿色材料选择:保证所选材料符合环保、可降解、无毒无害的要求。(2)节能设计: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模块化设计:便于产品的维修、升级和回收再利用。(3)人性化设计:关注用户体验,提高产品舒适度、安全性和便利性。3.3绿色设计工具与软件应用3.3.1绿色设计工具绿色设计工具主要包括:(1)生命周期评估工具:如Simapro、GaBi等,用于分析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2)绿色材料数据库:如MatWeb、Granta等,提供各种绿色材料的信息。(3)模块化设计工具:如SolidWorks、CATIA等,用于设计产品模块。(4)节能设计工具:如EnergyPlus、eQUEST等,用于模拟和优化产品能耗。3.3.2绿色设计软件应用绿色设计软件应用包括:(1)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如AutoCAD、SolidWorks等,用于绘制产品图纸。(2)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软件:如ANSYS、ABAQUS等,用于分析产品功能。(3)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软件:如Mastercam、EdgeCAM等,用于指导产品生产。(4)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APP)软件:如CAXA、开目等,用于制定产品制造工艺。通过运用这些绿色设计工具与软件,可以有效地提高绿色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促进绿色制造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第四章绿色材料选择与应用4.1绿色材料的定义与分类绿色材料,又称环境友好材料,是指在原料采集、生产加工、使用及废弃物处理等全过程符合环保要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材料。绿色材料具有可再生、低能耗、低污染、易于回收等特点。根据绿色材料的来源和特性,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天然绿色材料:指来源于自然界的可再生资源,如木材、竹材、天然纤维等。(2)合成绿色材料:指通过化学合成或生物技术制备的具有环保功能的材料,如生物降解塑料、绿色复合材料等。(3)改性绿色材料:指对传统材料进行改性,使其具有环保功能,如改性橡胶、改性塑料等。4.2绿色材料的选择原则在选择绿色材料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环保原则:优先选择对环境影响小、无毒、无害的材料。(2)资源节约原则:选择资源消耗低、可循环利用的材料。(3)生命周期原则:考虑材料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原料采集、生产加工、使用和废弃物处理等环节。(4)成本效益原则: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效益较高的材料。(5)技术创新原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绿色材料的应用水平。4.3绿色材料的供应链管理绿色材料的供应链管理是指在材料采购、生产、销售、回收等环节,实现绿色材料的全流程管理。以下为绿色材料供应链管理的几个关键环节:(1)供应商选择与管理:优先选择具有环保理念、绿色材料生产能力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2)生产过程管理: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3)产品设计与包装:充分考虑产品生命周期,采用环保设计理念,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4)销售与回收:加强绿色材料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消费者环保意识,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5)废弃物处理: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和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通过以上环节的绿色材料供应链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绿色制造水平,推动工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第五章绿色制造工艺5.1绿色制造工艺的概述绿色制造工艺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以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通过采用一系列先进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实现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环境友好型制造。绿色制造工艺涉及到产品设计、生产过程、物流运输、销售使用和回收处理等多个环节,旨在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5.2绿色制造工艺的关键技术绿色制造工艺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绿色设计技术:通过优化产品设计,降低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绿色材料技术:采用环保、可再生、低污染的材料,减少对环境的负担。(3)绿色生产技术:通过改进生产设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和排放。(4)绿色管理技术:建立完善的绿色制造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绿色制造水平。(5)绿色回收处理技术:对废弃产品进行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降低对环境的影响。5.3绿色制造工艺的优化与应用绿色制造工艺的优化与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优化产品设计:通过模块化设计、轻量化设计等手段,降低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2)优化生产工艺:采用高效、低能耗的生产设备,改进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3)优化供应链管理:建立绿色供应链,推广绿色物流,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4)优化回收处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回收处理体系,对废弃产品进行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5)推广绿色制造理念:通过培训、宣传等手段,提高员工和社会对绿色制造的认识和参与度。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行业要求,灵活运用绿色制造工艺,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某汽车制造企业通过采用绿色设计技术,降低了产品的能耗和排放;某家电生产企业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某电子产品制造企业通过建立绿色回收处理体系,实现了废弃产品的资源化利用。绿色制造工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将有助于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在此基础上,我国应继续加大对绿色制造工艺的研究与推广力度,推动工业生产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第六章绿色制造设备与管理6.1绿色制造设备的选型与评价6.1.1绿色制造设备选型的原则绿色制造设备的选型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国家环保法规和标准,满足绿色制造的基本要求。(2)注重设备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先进性,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3)兼顾设备的功能性和环保性,提高生产过程的绿色程度。6.1.2绿色制造设备选型的评价方法(1)设备功能评价:包括设备的生产效率、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评价。(2)环保功能评价:包括设备对环境的影响、能耗、噪音等方面的评价。(3)经济性评价:包括设备的投资成本、运行成本、维护成本等方面的评价。6.2绿色制造设备的管理与维护6.2.1绿色制造设备管理的目标绿色制造设备管理的目标是保证设备高效、稳定、绿色运行,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6.2.2绿色制造设备管理的内容(1)设备采购管理:保证采购的设备符合绿色制造要求。(2)设备运行管理: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设备运行在最佳状态。(3)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检查,预防设备故障。(4)设备更新换代: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及时进行更新换代。6.2.3绿色制造设备维护的策略(1)制定完善的设备维护计划,保证设备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2)建立设备维护档案,记录设备维护的详细信息。(3)强化设备维护人员培训,提高维护技能和责任心。(4)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设备维护的智能化水平。6.3绿色制造设备的升级与改造6.3.1绿色制造设备升级与改造的必要性科技的不断发展,绿色制造设备也需要进行升级与改造,以满足更高的环保要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6.3.2绿色制造设备升级与改造的方向(1)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2)采用节能、环保的设备,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3)引入先进的技术,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实现远程监控与诊断。(4)优化设备结构,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6.3.3绿色制造设备升级与改造的步骤(1)对现有设备进行评估,确定升级与改造的需求。(2)制定详细的升级与改造方案,包括技术路线、设备选型、投资预算等。(3)实施升级与改造工程,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4)对升级与改造后的设备进行验收,保证设备达到预期的功能指标。第七章绿色制造的生产组织与管理7.1绿色制造生产组织模式7.1.1概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绿色制造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逐渐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方向。绿色制造生产组织模式是在传统生产组织模式基础上,融入绿色理念,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的一种新型生产组织方式。7.1.2绿色制造生产组织模式的构成要素(1)绿色理念:将环保、节能、低碳等理念融入生产组织过程中。(2)资源优化配置: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生产过程优化:对生产过程进行绿色改造,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4)企业内部协同: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形成绿色制造的整体优势。(5)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客户等合作伙伴建立绿色供应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7.1.3绿色制造生产组织模式的实施策略(1)建立绿色制造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绿色制造的组织体系。(2)制定绿色制造战略规划:明确绿色制造的发展目标、路径和政策措施。(3)加强绿色制造技术研发: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提高生产过程的绿色水平。(4)培育绿色制造人才: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绿色制造意识和技能。7.2绿色制造生产过程管理7.2.1概述绿色制造生产过程管理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运用绿色制造理念和方法,对生产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污染最小化的目标。7.2.2绿色制造生产过程管理的关键环节(1)生产计划管理:合理安排生产任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浪费。(2)物料采购管理:优先选择绿色供应商,降低物料消耗和环境污染。(3)生产工艺管理: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4)设备维护管理:加强设备维护,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5)废弃物处理管理: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7.2.3绿色制造生产过程管理的实施措施(1)制定绿色制造生产流程:明确各环节的绿色制造要求,保证生产过程符合绿色标准。(2)建立绿色制造评价指标体系:对生产过程进行量化评估,监测绿色制造实施效果。(3)加强生产现场管理:保持生产现场清洁、有序,减少环境污染。(4)引入绿色制造技术: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过程的绿色水平。7.3绿色制造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7.3.1概述绿色制造生产管理体系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完整的生产管理制度,以实现绿色制造目标为导向,对企业生产活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7.3.2绿色制造生产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1)系统性:将绿色制造理念融入企业生产管理的各个层面,形成有机整体。(2)实用性:注重实际操作,保证绿色制造生产管理体系能够有效运行。(3)创新性:不断摸索新的绿色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生产管理效率。(4)可持续发展:以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需求为导向,实现绿色制造与经济效益的平衡。7.3.3绿色制造生产管理体系的实施步骤(1)制定绿色制造生产战略:明确企业绿色制造的发展方向和目标。(2)建立绿色制造组织架构:保证绿色制造生产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有效运行。(3)制定绿色制造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生产活动,保证绿色制造目标的实现。(4)加强绿色制造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绿色制造意识和技能。(5)开展绿色制造生产评价: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评估,持续优化绿色制造生产管理体系。第八章绿色制造的环境影响评价8.1绿色制造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绿色制造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主要包括生命周期评价法、环境投入产出分析法、环境影响指数法等。生命周期评价法关注产品从原材料采集到生产、使用、废弃处理的全过程环境影响;环境投入产出分析法通过对生产过程中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量化分析,评估环境影响;环境影响指数法则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绿色制造的环境效益进行量化评价。8.2绿色制造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绿色制造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体系和评价标准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环境效益等方面指标;评价方法体系包括生命周期评价、环境投入产出分析等方法;评价标准体系则包括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标准、绿色制造相关标准等。8.3绿色制造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以下以某家电企业为例,分析绿色制造环境影响评价的实际应用。案例背景:该家电企业生产过程中,注重绿色制造理念,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评价方法: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该企业生产的空调产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步骤:(1)确定评价目标:降低空调产品的环境影响,提高绿色制造水平。(2)建立评价模型:包括原材料采集、生产、运输、使用、废弃处理等环节。(3)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各环节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数据,进行量化分析。(4)评价结果分析:通过对比不同环节的环境影响,找出关键环节并制定改进措施。(5)实施改进措施:针对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改造,降低环境影响。评价效果:通过实施绿色制造改进措施,该企业空调产品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明显降低,环境效益得到提升。具体表现在:(1)原材料采集环节:优化供应链,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2)生产环节:改进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3)运输环节:优化物流方案,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排放。(4)使用环节:提高产品功能,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产品废弃处理压力。(5)废弃处理环节:加强废弃物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第九章绿色制造的经济效益评估9.1绿色制造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绿色制造经济效益评估是衡量绿色制造在工业生产中实施效果的重要环节。以下为绿色制造经济效益评价指标:(1)资源消耗降低率:衡量绿色制造在降低资源消耗方面的效果,计算公式为(原资源消耗量绿色制造后资源消耗量)/原资源消耗量。(2)能源消耗降低率:衡量绿色制造在降低能源消耗方面的效果,计算公式为(原能源消耗量绿色制造后能源消耗量)/原能源消耗量。(3)废弃物产生降低率:衡量绿色制造在降低废弃物产生方面的效果,计算公式为(原废弃物产生量绿色制造后废弃物产生量)/原废弃物产生量。(4)碳排放降低率:衡量绿色制造在降低碳排放方面的效果,计算公式为(原碳排放量绿色制造后碳排放量)/原碳排放量。(5)经济效益增长率:衡量绿色制造实施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计算公式为(绿色制造后经济效益原经济效益)/原经济效益。9.2绿色制造经济效益评估方法绿色制造经济效益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成本效益分析:通过比较绿色制造实施前后的成本和收益,评估绿色制造的经济效益。(2)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绿色制造实施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以确定绿色制造的最佳实践。(3)模糊综合评价法:将绿色制造经济效益评价指标进行模糊化处理,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企业绿色制造经济效益进行评估。(4)灰色关联分析法:通过分析绿色制造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与绿色制造实施效果之间的关联性,评估绿色制造经济效益。9.3绿色制造经济效益案例分析以下以某家电制造企业为例,分析绿色制造在该企业实施后的经济效益。(1)资源消耗降低率:实施绿色制造后,该企业原材料消耗降低20%,资源消耗降低率为20%。(2)能源消耗降低率:实施绿色制造后,该企业能源消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防水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宅基地买卖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建筑消防设施居间代理合同(甲方范本)
- 2025年房屋拆除工程安全施工许可证办理与监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电杆安装工程劳务分包合同
- 2025版房地产典当业务项目融资与担保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融资居间代理协议书
- 麦粒肿中医治疗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知识产权抵押担保授权协议
- 2025版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合同范本
- 消防禁酒6个严禁课件
- 2025标准版企业劳动合同样本
- 公司车间门窗管理制度
- 春节期间博物馆应急预案
-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2025
- 严重过敏反应诊断和临床管理专家共识(2025)解读课件
- 洗涤厂安全知识培训
-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答辩
- 2025年秋季学期特殊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 基层护理进修后回院汇报
- 员工入职申请表(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