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古今中外思想解放运动(课件) 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_第1页
专题04 古今中外思想解放运动(课件) 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_第2页
专题04 古今中外思想解放运动(课件) 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_第3页
专题04 古今中外思想解放运动(课件) 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_第4页
专题04 古今中外思想解放运动(课件) 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REEN

BUSINESS专题04古今中外思想解放运动

目录CONTENTS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知识导图思维引航0203核心精讲探究预测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知识导图思维引航0203核心精讲探究预测02考点要求课标要求命题预测中国古代思想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解放”是因为“束缚”,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或变革需要有长期而深刻的思想理论作准备,思想解放运动有的兴起于革命前奏中,吹响了新社会产生的号角;有的出现于急风骤雨的改革动员时,所以它又是社会变革的先声(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本专题主要梳理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复兴、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旨在说明思想解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古今中外无数的史实证明: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狭隘保守阻碍社会发展落后。明清的八股取士、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落后,拜占庭帝国的封闭自我也致使千年帝国被一步步蚕食。近代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纵观近年来全国各省市的中考,以中外历史重大事件为切入点,考查不同时期的思想对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成为中考的一项重要考点。一般会通过时空线索,对中外思想进行对比、甄别,以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等形式出现。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国现代思想解放运动世界三大思想解放潮流古今中外思想解放运动中国古代的思想中国近现代的思想解放运动戊戌变法————“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科学”“民主”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南方谈话”————发展才是硬道理世界三大思想解放潮流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启蒙运动————理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百家争鸣”、思想控制考点1中国古代思想考点2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考点3中国现代思想解放运动考点4世界三大思想解放潮流历史考点一中国古代思想真题研析考点1中国古代思想1.(2024•宿迁)朱熹这样评价他:“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他,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为万世师表,道贯古今。“他”是()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研析】据题干“‘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他,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为万世师表,道贯古今”并结合所学可知,仲尼是孔子的号。春秋时期,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促进教育在民间的发展,孔子被尊称为“万世师表”。故B正确;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与“万世师表”无关,排除A;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提倡兼爱、非攻,排除C;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排除D。故选:B。B真题研析考点1中国古代思想2.(2023•无锡)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繁荣气象,揭开了中国文化史上光彩夺目的新篇章。下列主张属于道家学派思想的是()A.仁者爱人B.民贵君轻C.“尚贤”“节用”D.顺应自然D【研析】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D项正确;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排除A项;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排除B项;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排除C项。故选:D。A【研析】为巩固大一统,政治上,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的精神支柱。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真题研析考点1中国古代思想3.(2022•泰州)汉武帝采用主父偃“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和董仲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施。汉武帝的目的是()A.巩固大一统 B.繁荣思想文化C.扩大地方权力 D.发展小农经济学派思想家时期主要思想现实意义儒家孔子春秋核心思想是“仁”,提倡“仁者”“爱人”;反对苛政,主张以德治国。有利于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孟子战国“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荀子战国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墨家墨子战国主张“兼爱”“非攻”“选贤”“节俭”道家老子春秋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庄子战国主张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法家韩非战国提倡以法治国,提出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法治”精神值得借鉴核心精讲考点1中国古代思想01焚书坑儒秦朝:“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02罢黜百家,尊崇儒术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03八股取士明朝:八股取士,有利于加强君权,摧残了文化,禁锢了思想04清朝文字狱清朝:大兴文字狱,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与进步思想控制的实质:思想文化专制核心精讲考点1中国古代思想认识:我国应正确对待儒家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春秋: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战国:孟子提出“仁政”治国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明朝:八股取士北洋军阀: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展开猛烈进攻,全盘否定儒家思想知识拓展核心精讲考点1中国古代思想核心素养-唯物史观社会大动荡:各诸侯国林立纷争,诸侯争霸。社会大变革:各诸侯国改革变法,旧有制度逐步消亡,新的社会制度正在形成;文化大繁荣: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士。结合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试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以及百家争鸣带来的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核心精讲考点1中国古代思想C【新考法】核心素养——考查学生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解能力命题预测考点1中国古代思想1.“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命题预测考点1中国古代思想【新考法】核心素养——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2.某思想家向汉武帝进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该思想的实践()A.推动文景之治的出现 B.表明汉武帝削藩的决心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建立了统一多民族国家C【新考法】跨学科——结合文献史料分析八股取士对国家的影响C命题预测考点1中国古代思想2.《剑桥中国明代史》记载:“有人争辩说,明代的科举考试导致中国人的知识探索力和创造性不断衰退……通过这种限制人们表达思想的窒息人的考试,‘八股文’的发展把近代以前几个世纪的中国领导人禁锢在知识的囚衣中。在这些论点中,关于‘八股文’有严重负面的观念似乎最容易被夸大。”据材料可知,作者认为()A.“八股文”有严重的弊端 B.“八股文”导致明朝衰落C.不应夸大“八股文”弊端 D.“八股文”钳制人的思想历史考点二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真题研析考点2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1.(2024•扬州)1918年,北京大学学生创办白话文杂志,提出“批评的精神、科学的主义、革新的文词”三项原则。该杂志()A.成为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B.打开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C.率先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D.响应了新文化运动的号召【研析】根据材料“批评的精神、科学的主义、革新的文词”及所学可知,题干描述的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相关内容,说明该杂志响应了新文化运动的号召,D项正确;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民报》,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排除B项;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率先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D真题研析考点2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2.(2022•苏州)“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这是一位外国人对近代中国某次运动的评价,他想要表达的是()A.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无可挑剔B.洋务派的措施健全可行C.戊戌变法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D.辛亥革命缺乏思想动员【研析】“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这是一位外国人对近代中国某次运动的评价,他想要表达的是戊戌变法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C【研析】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主流。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故C符合题意;题干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不是《新青年》杂志出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排除ABD。故选:C。C真题研析考点2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3.(2023•苏州)正当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时,中国一些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认真学习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从而使新文化运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一变化发生的直接原因是()A.《新青年》杂志出版 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戊戌变法1.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背景1898年6月11-9月21时间资产阶级维新派阶级派别变法图强主张康有为、梁启超代表人物裁撤冗员冗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主要内容失败结果思想启蒙作用意义核心精讲考点2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辛亥革命2.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背景1911年时间资产阶级革命派阶级派别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主张孙中山代表人物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主要内容失败结果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意义核心精讲考点2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3.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背景1915年时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阶级派别民主、科学主张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代表人物前期:宣传民主、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主要内容转向宣传马克思主义结果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意义核心精讲考点2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时期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影响鸦片战争时期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之一,开启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潮流戊戌变法时期严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维新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当时中国影响很大康有为、梁启超主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的思想传播奠定了基础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①前期:提出“民主”“科学”②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归纳总结核心精讲考点2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易混易错2.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李大钊最早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包含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两方面的内容。新文化运动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有着不可抹杀的历史功绩,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存在着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倾向。1.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阐述和完善,其中民族主义是前提,具有反对封建主义的进步意义,也在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利益;民权主义是核心,是民主革命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核心精讲考点2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小组讨论材料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要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通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探究:材料中“新文化运动的青年们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五四运动后传播的新思想。探讨你对思想解放的认识。思想:民主、科学。新思想:马克思主义。认识: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或思想解放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思想解放推动民族意识的觉醒;思想的解放挽救民族的危亡等。(任意一点言之有理即可)核心精讲考点2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C【新考法】核心素养——结合史学著作考查学生对戊戌变法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命题预测考点2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1.《从晚清到民国》一书中写道:“长逾150年的中国近代史,在社会发展的性质上也是一部转型史。从中古东方型的社会转入现代西方型的社会,其工程之艰巨,可想而知,但是那时的光绪爷要把这百年难变之‘型’,而变之于指顾之间,结果可想而知。”以上材料()A.肯定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B.赞扬了戊戌变法运动变法图强的精神C.分析了戊戌变法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D.批判了光绪皇帝加强君主专制的落后2.《七绝•烽火》中写到:“万里河山烈火熊,红楼有幸立丰功。英雄壮志千秋在,铁血男儿气若虹。”诗中的“红楼”是湖北军政府旧址,被尊崇为“民国之门”。诗人提到的“红楼立丰功”指的是()A.中国同盟会成立 B.武昌起义的成功C.新文化运动开始 D.五四运动的爆发B【新考法】跨学科——结合文学作品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命题预测考点2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3.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cnce”译为“格致”。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学界还将“scicnce”音译为“赛因斯”。这体现出词语翻译()A.受时代背景的影响 B.翻译者随意性很强C.具有明显不确定性 D.因地域差异而不同A【新考法】跨学科——结合翻译的演变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相关认知命题预测考点2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历史考点三中国现代思想解放运动真题研析考点3中国现代思想解放运动1.(2023•宿迁)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特约评论员文章,12日《人民日报》便转载了这篇文章,随即点燃了如火如荼的全国性辩论的火花。这场“辩论”的主题是()A.真理标准问题 B.姓“资”姓“社”C.党的工作中心 D.平反冤假错案A【研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场“辩论”的主题是真理标准问题,它冲破了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并为历史性转折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故A项正确;结束了关于姓“社”姓“资”的争论是1992年南方谈话的意义,B排除;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党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C排除;平反冤假错案是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进行的平反、纠正、昭雪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冤案、假案和错案的工作,D排除。故选:A。真题研析考点3中国现代思想解放运动2.(2023•宿迁)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研析】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故D符合题意;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A;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排除B;在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排除C。故选:D。3.(2024•南通)“邓小平著作发行量巨大,经济学著作、教材热销,国外科学著作大受欢迎。这些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景象。”上述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1949年~1956年 B.1957年~1966年C.1966年~1976年 D.1982年~1989年【研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题干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1982年~1989年。故D符合题意;ABC三个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是毛泽东,排除。故选:DD真题研析考点3中国现代思想解放运动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要内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主要事件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指导。意义1978年时间核心精讲考点3中国现代思想解放运动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主要内容南方讲话主要事件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意义1992年初时间核心精讲考点3中国现代思想解放运动知识拓展世界近代史思想对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1)启蒙思想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中国出现了三大思想解放潮流,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3)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的理论成果。核心精讲考点3中国现代思想解放运动材料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计划经济模式出现了统得过多,忽视市场作用,严重挫伤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等弊端。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起,经济建设是在“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思路指导下启动和展开的。1985年起,逐步缩小了指令性计划。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等内容的南方谈话。同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探究:邓小平认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说明。探究先进的思想理论对社会变革有何影响?核心素养-史料实证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并非是两种制度的本质区别。先进的思想理论指导、促进社会变革。小组讨论核心精讲考点3中国现代思想解放运动A【新考法】核心素养——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预测考点3中国现代思想解放运动1.1978年12月,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实际上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这最能体现()A.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创新是发展的动力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某班拟开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主题的公开课,四个小组准备了相关素材。下列哪组素材全部符合主题()A.甲组:小岗村的故事、邓小平到南方视察、中共二十大的召开B.乙组:“大跃进”时期的漫画、《开国总理周恩来》、视频《香港回归》C.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影片《长津湖》、对外开放示意图D.丁组:影片《我的1919》、改革开放图片集、海峡两岸的交流A命题预测考点3中国现代思想解放运动【新考法】核心素养——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3.1992年陪同邓小平巡视的陈开枝这样比喻:“南方视察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它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航船摆正了。”“航船摆正了”的含义是()A.回归单一计划经济模式B.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C.实施“一带一路”建设D.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新考法】核心素养——考查学生识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D命题预测考点3中国现代思想解放运动历史考点四

世界三大思想解放潮流真题研析考点4世界三大思想解放潮流1.(2024•常州)有人对《蒙娜丽莎》推崇备至,也有人认为蒙娜丽莎并不好看。从历史的角度和审美的角度审视,这幅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A.能够反映资本主义萌芽 B.可以印证古典文化复兴C.充分呈现人文主义精神 D.足以凸显理性主义追求C【研析】结合所学知识,达•芬奇的绘画作品《蒙娜丽莎》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嘴角含着一丝微笑,显得恬静,似乎又有些哀伤,富有生命的活力,其中蕴含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C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表现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蒙娜丽莎》所体现出的时代精神,“可以印证古典文化复兴”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核心思想,晚于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蒙娜丽莎》,排除D项。故选:C。【研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14世纪中叶,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兴起,15、16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故D符合题意;古埃及文明与意大利无关,排除A;古希腊哲学出现于西欧奴隶社会,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西欧封建社会,排除B;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不是自由城市,排除C。故选:D。D真题研析考点4世界三大思想解放潮流2.(2024•扬州)有学者写道:观念、道德及艺术的思潮不断地从意大利向北流了一个世纪,在1500-1600年之间,所有的西欧国家都承认她是新的科学、艺术及人文主义的文明之母。该学者描写的是()A.古埃及文明 B.古希腊哲学 C.自由城市 D.文艺复兴真题研析考点4世界三大思想解放潮流3.(2024•宿迁)《宣言》宣布: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枷锁。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材料中的《宣言》是()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C.《共产党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C【研析】根据题干“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枷锁。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及结合所学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因此材料中的《宣言》是《共产党宣言》,C项正确;A与北美独立战争有关,排除A项;《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的宣言,排除B项;D与美国南北战争有关,排除。故选:C。真题研析考点4世界三大思想解放潮流4.(2023•镇江)它作为有史以来对资本主义制度最彻底、最严厉、最全面批判的理论,大大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一天,这一理论就不会消灭。“这一理论”是()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自由主义【研析】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马克思主义作为有史以来对资本主义制度最彻底、最严厉、最全面批判的理论,大大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一天,这一理论就不会消灭。C项正确;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排除A项;理性主义出现在启蒙运动时期,排除B项;自由主义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C。C14世纪中叶时间人文主义核心思想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主要内容但丁: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神曲》;达·芬奇: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代表作《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代表人物促进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意义文艺复兴1.核心精讲考点4世界三大思想解放潮流启蒙运动2.18世纪时间理性主义核心思想猛烈抨击法国的封建制度,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主要内容伏尔泰:启蒙运动的旗手孟德斯鸠:最博学卢梭:主张公民参与国家管理代表人物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出了重要的理论准备。意义核心精讲考点4世界三大思想解放潮流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1848年时间马克思主义核心思想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民的理论,是实践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主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代表人物马克思主义的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