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与水资源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1页
水利水电与水资源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2页
水利水电与水资源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3页
水利水电与水资源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4页
水利水电与水资源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利水电与水资源管理作业指导书TOC\o"1-2"\h\u23997第一章水利水电工程概述 368951.1工程概念与分类 3207941.1.1水力发电工程 343921.1.2灌溉工程 4255031.1.3供水工程 4177611.1.4排水工程 494311.1.5河道整治工程 419671.1.6水土保持工程 4279501.2工程设计基本要求 475651.2.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423101.2.2科学规划 4131311.2.3安全可靠 418261.2.4经济合理 524621.2.5环境友好 5261951.2.6社会效益 518724第二章水利水电工程规划与设计 514262.1工程规划基本流程 5293362.1.1前期调研 545452.1.2目标设定 5230452.1.3可行性研究 5180952.1.4初步设计 5195182.1.5审查与报批 5176892.1.6施工图设计 5146892.2工程设计主要内容 635062.2.1工程总体布局 6215552.2.2工程结构设计 6290572.2.3施工方案设计 6219082.2.4环境保护措施设计 625792.2.5工程投资预算 6195512.3工程设计方法与技巧 682722.3.1系统分析法 6259642.3.2参数化设计 6243162.3.3计算机辅助设计 6134602.3.4经验借鉴 6220492.3.5多方案比较 638162.3.6群众参与 716125第三章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7182903.1施工准备与组织 7113033.1.1工程概况分析 7274553.1.2施工组织设计 7286733.1.3施工前期准备 7160083.2施工工艺与方法 750563.2.1土方工程 831083.2.2混凝土工程 8193293.2.3钢筋工程 886353.3施工安全与环保 8307963.3.1安全管理 8261853.3.2环保措施 83831第四章水利水电工程监理 997084.1监理制度与规定 9131194.1.1监理制度概述 9176984.1.2监理规定 942464.2监理工作流程与内容 9242774.2.1监理工作流程 916534.2.2监理工作内容 10112434.3监理质量控制与验收 10113204.3.1监理质量控制 10184844.3.2监理验收 104294第五章水资源管理概述 10184125.1水资源概念与特点 10318965.2水资源管理基本任务 11271805.3水资源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12288915.3.1水资源管理现状 12225245.3.2水资源管理发展趋势 1213505第六章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1274006.1水资源规划基本流程 1226236.1.1确定规划目标 12115886.1.2收集与分析基础资料 12117186.1.3水资源评价 12121616.1.4水资源需求预测 1383776.1.5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13105656.1.6水资源规划方案制定 13319246.1.7规划方案评估与优化 13302426.1.8规划实施与监测 13158346.2水资源规划方法与技巧 13238376.2.1系统分析法 1394136.2.2多目标优化方法 138746.2.3模型模拟法 1353306.2.4风险评估方法 13117816.2.5实例借鉴法 13148066.3水资源管理措施与政策 1443696.3.1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 14226646.3.2加强水资源监测与评估 1489916.3.3严格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 1418196.3.4推进水资源节约与保护 14235036.3.5优化水资源配置 14143136.3.6加强水资源法制建设 1416495第七章水资源保护与治理 1436027.1水资源保护基本任务 14303297.2水资源保护措施与技术 15298237.3水资源治理工程案例分析 154902第八章水资源开发利用 16291098.1水资源开发利用原则 16226388.2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法 16182468.3水资源开发利用案例分析 1621287第九章水利水电工程经济效益分析 1786929.1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17110579.2经济效益计算与分析 1819809.3案例分析 1815812第十章水利水电工程社会影响与可持续发展 192339410.1社会影响评价方法 19699910.1.1定量评价方法 191874410.1.2定性评价方法 19352810.1.3综合评价方法 192027110.2社会影响分析与应对 191245210.2.1社会影响分析 192521210.2.2应对措施 201349910.3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措施 20187810.3.1可持续发展战略 202904110.3.2可持续发展措施 20第一章水利水电工程概述1.1工程概念与分类水利水电工程是指以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为主要目标,通过工程措施对水资源进行调控、分配和利用,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主要包括水力发电、灌溉、供水、排水、河道整治、水土保持、防洪减灾等方面。根据工程性质和功能,水利水电工程可分为以下几类:1.1.1水力发电工程水力发电工程是指利用水能资源进行发电的工程,包括大中型水电站、小型水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等。水力发电工程具有清洁、可再生、无污染等优点,是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1.1.2灌溉工程灌溉工程是指为满足农业、林业等生产用水需求,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和利用的工程。灌溉工程包括渠道、水库、泵站、水闸等设施,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1.1.3供水工程供水工程是指为满足城乡居民生活、工业、生态环境等用水需求,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工程。供水工程包括水源地保护、输配水管道、水厂、泵站等设施,是保障水资源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工程。1.1.4排水工程排水工程是指为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水,防止洪涝灾害和土地盐碱化,对水资源进行调控和利用的工程。排水工程包括排水渠道、排水泵站、排水闸等设施,是保障农业生产和城市排涝安全的重要工程。1.1.5河道整治工程河道整治工程是指为改善河流生态环境、保障防洪安全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对河道进行整治和保护的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包括河道疏浚、护岸、堤防、蓄水工程等。1.1.6水土保持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是指为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地质量、保障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对水土资源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包括梯田、水窖、植被恢复等。1.2工程设计基本要求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2.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工程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保证工程建设的合法性、合规性。1.2.2科学规划工程设计应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进行科学规划,保证工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1.2.3安全可靠工程设计应保证工程结构安全、运行可靠,充分考虑施工、运行和维护过程中的安全性,预防发生。1.2.4经济合理工程设计应充分考虑投资成本、运行成本和经济效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工程投资效益。1.2.5环境友好工程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1.2.6社会效益工程设计应充分考虑社会效益,保障人民群众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第二章水利水电工程规划与设计2.1工程规划基本流程2.1.1前期调研水利水电工程规划的前期调研主要包括对工程所在地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水资源状况、生态环境等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调研内容涉及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质条件、水资源分布、社会经济状况、环境保护要求等方面。2.1.2目标设定根据前期调研结果,明确工程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包括工程规模、工程效益、工程投资、工程进度等。2.1.3可行性研究在目标设定的基础上,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分析工程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2.1.4初步设计根据可行性研究的结果,编制工程初步设计,包括工程布局、工程结构、施工方案、环境保护措施等。2.1.5审查与报批将初步设计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查,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并报批立项。2.1.6施工图设计根据立项文件和审查意见,进行施工图设计,详细绘制工程图纸,为施工提供依据。2.2工程设计主要内容2.2.1工程总体布局根据工程规划目标和任务,确定工程总体布局,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和配套设施。2.2.2工程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大坝、溢洪道、水闸、泵站、渠道等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结构设计。2.2.3施工方案设计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制定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方法、施工组织、施工进度等。2.2.4环境保护措施设计针对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保证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2.2.5工程投资预算根据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工程投资预算,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等。2.3工程设计方法与技巧2.3.1系统分析法运用系统分析法,对工程规划与设计中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保证设计方案的优化。2.3.2参数化设计采用参数化设计方法,提高设计效率,实现设计参数的灵活调整和优化。2.3.3计算机辅助设计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工程图纸的绘制和计算,提高设计精度和效率。2.3.4经验借鉴借鉴国内外类似工程的成功经验,为工程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2.3.5多方案比较在设计过程中,提出多个设计方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最优方案。2.3.6群众参与充分听取工程所在地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保证工程设计符合实际情况和群众利益。第三章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3.1施工准备与组织3.1.1工程概况分析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前,首先需对工程概况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工程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质地貌、水资源状况、生态环境等因素。分析工程概况有助于了解施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施工准备提供依据。3.1.2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工程总体布局: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条件等因素,合理规划施工总平面布局,保证施工顺利进行。(2)施工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施工任务和时间节点,保证工程按期完成。(3)施工资源配置:合理配置施工所需的劳动力、材料、设备等资源,提高施工效率。(4)施工技术措施:针对工程特点和施工难点,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保证施工质量。3.1.3施工前期准备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办理施工手续:依法办理施工许可、安全生产许可证等手续。(2)施工场地平整: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满足施工要求。(3)施工临时设施:建设施工临时设施,包括临时道路、临时供电、临时供水等。(4)施工图纸及技术交底:组织施工图纸及技术交底,保证施工人员了解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3.2施工工艺与方法3.2.1土方工程土方工程主要包括挖土、填土、土方调配等环节。施工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选择挖土方法,保证挖土效率和安全。(2)填土应分层进行,保证填土质量。(3)土方调配应根据施工进度和需求进行,减少土方浪费。3.2.2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工程主要包括混凝土拌和、运输、浇筑、养护等环节。施工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按设计要求配料,保证混凝土质量。(2)合理选择混凝土运输方式,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耗。(3)浇筑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密实,避免产生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4)养护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3.2.3钢筋工程钢筋工程主要包括钢筋配料、焊接、绑扎等环节。施工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钢筋配料,保证钢筋质量。(2)焊接应符合规范要求,保证焊接质量。(3)绑扎过程中应保证钢筋位置准确,避免产生位移。3.3施工安全与环保3.3.1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职责。(2)制定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3)开展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4)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觉和消除安全隐患。3.3.2环保措施环保措施是保障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护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环保宣传和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2)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和方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加强施工现场环保设施建设,保证施工过程中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理。(4)制定环保应急预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第四章水利水电工程监理4.1监理制度与规定4.1.1监理制度概述监理制度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旨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监理制度通过设立专业的监理机构,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全面监控,保证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4.1.2监理规定(1)监理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监理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2)监理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监理职责,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3)监理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保证监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4)监理人员应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客观、公正、诚信地履行监理职责。(5)监理单位应加强对监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监理水平。4.2监理工作流程与内容4.2.1监理工作流程(1)监理单位接受委托后,应组织监理人员对工程进行现场踏勘,了解工程基本情况。(2)监理单位应制定监理大纲,明确监理目标、任务、内容、方法、程序和制度。(3)监理单位应与建设单位签订监理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4)监理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制定监理计划,报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5)监理单位应组织监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日常巡查,发觉问题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6)监理单位应定期对监理工作进行检查、总结,及时调整监理措施。(7)监理单位应在工程完工后,组织验收工作,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4.2.2监理工作内容(1)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查,保证设计合理、施工可行。(2)监理单位应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安全生产条件、施工方案等,保证施工质量。(3)监理单位应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情况,保证工程顺利进行。(4)监理单位应审查工程进度计划,保证进度合理、可控。(5)监理单位应审核工程投资预算,保证投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6)监理单位应组织工程质量验收,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4.3监理质量控制与验收4.3.1监理质量控制(1)监理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明确质量控制目标、任务和责任。(2)监理单位应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对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进行重点监控。(3)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单位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施工质量。(4)监理单位应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检测,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5)监理单位应建立工程质量问题整改制度,对发觉的问题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4.3.2监理验收(1)监理单位应组织工程验收,包括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和整体工程验收。(2)监理单位应按照验收标准,对工程实体、资料进行审查,保证工程符合设计要求。(3)监理单位应参与工程验收会议,对验收结果进行签字确认。(4)监理单位应对验收中发觉的问题,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保证工程顺利交付。第五章水资源管理概述5.1水资源概念与特点水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可用于生产、生活和生态等各种用途的水。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和土壤水等。水资源具有以下特点:(1)有限性:水资源总量虽然巨大,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1%左右,因此具有很大的有限性。(2)可再生性:水资源具有循环性,可通过降水、蒸发等自然过程不断更新和补充。但是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可能导致水资源的可再生性受到破坏。(3)分布不均匀:水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极不均匀,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存在很大差异。我国水资源分布也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4)多功能性:水资源具有多种用途,包括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态环境用水等。不同用途对水资源的要求和影响各异,需要合理调配和利用。(5)公共性:水资源属于公共资源,涉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资源管理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公平和公共利益。5.2水资源管理基本任务水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资源调查与评价:对水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价,摸清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和利用状况,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基础数据。(2)水资源规划:根据水资源特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制定水资源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节约的方向和目标。(3)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开发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4)水资源保护: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保证水资源质量满足生产和生态环境需求。(5)水资源管理法规与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制定和完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强化水资源管理执法监管。(6)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加强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提高水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5.3水资源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5.3.1水资源管理现状我国水资源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水资源的调查与评价、规划、开发利用、保护、法规与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水资源管理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如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5.3.2水资源管理发展趋势(1)强化法治保障:未来水资源管理将更加注重法治保障,完善法规体系,加强执法监管。(2)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手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短缺压力。(3)严格水资源保护: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保证水资源质量满足生产和生态环境需求。(4)推进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水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5)强化水资源管理国际合作:加强与世界各国在水资源管理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水资源问题。第六章水资源规划与管理6.1水资源规划基本流程水资源规划是保障水资源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其基本流程如下:6.1.1确定规划目标规划目标应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水资源保护的要求,明确水资源规划的主要任务、目标和指标。6.1.2收集与分析基础资料收集规划区域内的水资源状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生态环境状况等基础资料,并进行深入分析。6.1.3水资源评价对规划区域内的水资源进行评价,包括水资源总量、水资源可利用量、水资源质量、水资源时空分布等。6.1.4水资源需求预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需求,预测规划期内水资源需求量。6.1.5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根据水资源评价和需求预测结果,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确定水资源调配方案。6.1.6水资源规划方案制定根据供需平衡分析结果,制定水资源规划方案,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优化配置、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措施。6.1.7规划方案评估与优化对制定的水资源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社会影响等方面,并进行优化。6.1.8规划实施与监测明确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政策措施和监管机制,加强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测与评估。6.2水资源规划方法与技巧水资源规划方法与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6.2.1系统分析法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将水资源规划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水资源规划方案的优化。6.2.2多目标优化方法考虑水资源规划的多目标性,运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实现水资源规划方案的均衡与协调。6.2.3模型模拟法利用水资源模型,对规划方案进行模拟,预测规划实施后的水资源状况,为规划决策提供依据。6.2.4风险评估方法对水资源规划方案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6.2.5实例借鉴法借鉴国内外水资源规划的成功实例,总结经验教训,为规划编制提供参考。6.3水资源管理措施与政策水资源管理措施与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6.3.1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体制,明确各级部门和水务企业的职责,形成水资源管理的合力。6.3.2加强水资源监测与评估加强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提高水资源监测能力,定期对水资源状况进行评估。6.3.3严格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合理确定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审批和管理,保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6.3.4推进水资源节约与保护加强水资源节约与保护宣传教育,推广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6.3.5优化水资源配置实施跨区域水资源调配,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水资源合理利用。6.3.6加强水资源法制建设完善水资源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水资源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第七章水资源保护与治理7.1水资源保护基本任务水资源保护的基本任务在于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功能。其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水资源安全。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保证水资源的安全,防止水资源的污染、损耗和过度开发。(2)维护水资源生态平衡。保护水资源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3)优化水资源配置。合理分配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在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的均衡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4)强化水资源管理。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机制,加强对水资源保护工作的监督和考核,提高水资源保护水平。7.2水资源保护措施与技术为实现水资源保护的基本任务,以下措施与技术:(1)法律法规保障。完善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保证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2)水资源调查与监测。开展水资源调查,了解水资源状况,建立水资源监测网络,实时掌握水资源变化情况。(3)水资源节约与利用。推广水资源节约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水资源消耗。(4)水资源污染治理。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加强对水资源污染的治理,保证水资源质量。(5)水资源生态修复。对受损的水资源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恢复水生生物栖息地,提高水资源生态功能。7.3水资源治理工程案例分析以下以某地区水资源治理工程为例,分析水资源保护与治理的具体实践。案例:某地区水资源治理工程背景:该地区水资源丰富,但存在水资源浪费、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为改善水资源状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当地决定实施水资源治理工程。主要措施:(1)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根据地区水资源状况,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明确水资源保护目标、任务和措施。(2)实施水资源节约与利用工程。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开展工业节水改造,降低工业用水消耗。(3)开展水资源污染治理。对污染源进行治理,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减少污染物排放。(4)加强水资源生态修复。对受损的水资源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恢复水生生物栖息地,提高水资源生态功能。(5)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机制。加强对水资源保护工作的监督和考核,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通过实施水资源治理工程,该地区水资源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第八章水资源开发利用8.1水资源开发利用原则水资源开发利用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为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下原则应予以遵循:(1)坚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2)遵循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客观规律,合理配置水资源,优化产业结构。(3)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用水,促进区域水资源均衡发展。(4)强化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5)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作用,合理调整水资源价格。8.2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法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资源调查与评价:对水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水资源分布、水质、水量等情况,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2)水资源规划:根据水资源调查与评价结果,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目标、任务、布局和措施。(3)水资源调配:根据水资源规划,合理调配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在各行业、各地区之间的优化配置。(4)水资源工程建设:按照水资源规划,建设一批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包括水库、水电站、灌溉工程、供水工程等。(5)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保证水资源安全,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法规体系。8.3水资源开发利用案例分析以下为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几个典型案例分析:案例一: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水资源调查与评价,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2)制定黄河流域水资源规划,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目标和任务。(3)实施黄河流域水资源调配,优化水资源配置。(4)加强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与管理,保证水资源安全。案例二: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长江流域是我国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巨大潜力。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了以下成果:(1)开展长江流域水资源调查与评价,了解水资源分布和水质状况。(2)制定长江流域水资源规划,优化水资源配置。(3)加强长江流域水资源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4)实施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与管理,保障水资源安全。案例三:珠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珠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以下特点:(1)水资源调查与评价较为全面,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2)制定珠江流域水资源规划,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向。(3)实施珠江流域水资源调配,优化水资源配置。(4)加强珠江流域水资源保护与管理,保证水资源安全。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第九章水利水电工程经济效益分析9.1经济效益评价方法水利水电工程经济效益评价是衡量工程投资效果的重要手段。其主要评价方法如下:(1)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通过比较水利水电工程的总成本与总效益,评价工程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主要考虑工程的投资、运行维护费用、收益等指标,以经济净现值(ENPV)、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等指标作为评价标准。(2)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是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财务数据,评价工程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财务净现值(FNPV)、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投资回收期等指标。财务分析有助于了解工程的财务状况,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3)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研究水利水电工程经济效益指标对主要影响因素的敏感程度,以便找出影响工程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敏感性分析有助于优化工程设计,提高工程经济效益。9.2经济效益计算与分析水利水电工程经济效益计算与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投资估算投资估算是对水利水电工程总投资的预测。主要包括工程建筑、设备购置、安装、调试等费用。投资估算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工程经济效益评价的可靠性。(2)运行维护费用运行维护费用包括水利水电工程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的费用。运行维护费用计算应充分考虑工程规模、技术要求等因素。(3)收益计算收益计算是衡量水利水电工程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发电、供水、灌溉、养殖等收益。收益计算应结合市场需求、价格等因素进行。(4)经济效益指标分析经济效益指标分析是对水利水电工程经济效益的定量评价。主要包括经济净现值、经济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指标。通过分析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