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小自考汉语言文学考察重点及试题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
A.鲁迅
B.老舍
C.巴金
D.郭沫若
2.《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哪四个字?
A.通灵宝玉
B.通灵宝玉
C.通灵宝玉
D.通灵宝玉
3.下列哪部作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
A.《琵琶行》
B.《长恨歌》
C.《赋得古原草送别》
D.《梦游天姥吟留别》
4.《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结义兄弟关系被称为“桃园三结义”,发生在哪个地方?
A.桃园
B.桃源
C.桃源
D.桃源
5.《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领袖被称为“及时雨”,他的名字是?
A.宋江
B.林冲
C.武松
D.鲁智深
6.《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哪本经书?
A.《大般若经》
B.《大般涅槃经》
C.《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D.《大般若经》
7.《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生母是谁?
A.贾母
B.贾政
C.贾元春
D.贾敏
8.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散文之父”?
A.鲁迅
B.郭沫若
C.朱自清
D.郭沫若
9.《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收录了哪些类型的诗歌?
A.雅、颂、赋、比、兴
B.雅、颂、赋、比、兴
C.雅、颂、赋、比、兴
D.雅、颂、赋、比、兴
10.下列哪部作品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代表作?
A.《春望》
B.《登高》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月夜忆舍弟》
11.《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草船借箭的故事中,借箭的目的是为了?
A.攻打曹军
B.壮大蜀军
C.保卫荆州
D.威慑东吴
12.《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取经途中,曾三次被佛祖压在五行山下,这三次分别是因为?
A.闹天宫、偷吃人参果、大闹地府
B.闹天宫、偷吃人参果、大闹天宫
C.闹天宫、大闹地府、偷吃人参果
D.大闹天宫、闹天宫、偷吃人参果
13.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中国现代诗歌之父”?
A.鲁迅
B.胡适
C.徐志摩
D.郭沫若
14.《诗经》中的“风”指的是?
A.地方民歌
B.宫廷乐歌
C.宫廷舞曲
D.宫廷祭祀歌
15.下列哪部作品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
A.《登鹳雀楼》
B.《凉州词》
C.《出塞》
D.《从军行》
16.《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草船借箭的故事中,借箭的目的是为了?
A.攻打曹军
B.壮大蜀军
C.保卫荆州
D.威慑东吴
17.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
A.鲁迅
B.老舍
C.巴金
D.郭沫若
18.《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生母是谁?
A.贾母
B.贾政
C.贾元春
D.贾敏
19.下列哪部作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
A.《琵琶行》
B.《长恨歌》
C.《赋得古原草送别》
D.《梦游天姥吟留别》
20.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散文之父”?
A.鲁迅
B.郭沫若
C.朱自清
D.郭沫若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A.《红楼梦》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2.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文学体裁?
A.诗歌
B.散文
C.小说
D.戏曲
3.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文学流派?
A.唐诗
B.宋词
C.元曲
D.明清小说
4.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5.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
A.鲁迅
B.老舍
C.巴金
D.郭沫若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2.《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著。()
3.《三国演义》是明代作家罗贯中所著。()
4.《水浒传》是明代作家施耐庵所著。()
5.《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6.《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亲兄妹关系。()
7.《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大般若经》。()
8.《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结义兄弟关系被称为“桃园三结义”。()
9.《诗经》中的“风”指的是宫廷乐歌。()
10.《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生母是贾母。()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简述《红楼梦》中的“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节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答案:《红楼梦》中的“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节主要讲述了贾宝玉和贾母等人在大观园中,对园中的亭台楼阁、山水花木等景物进行题对额的活动。这一节通过描绘贾宝玉的才情和对景物的深刻理解,展现了其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同时,这一节也体现了曹雪芹对园林艺术的独特见解,以及对人物性格的细腻刻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分析《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及其在作品中的意义。
答案: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其形象特点包括机智勇敢、忠诚正直、敢于反抗、追求自由等。孙悟空在作品中具有多重意义:首先,他是作者对自由、平等、公正等价值观的体现;其次,孙悟空的形象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鼓舞人们勇于反抗压迫;最后,孙悟空的形象也反映了作者对人性、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3.简述《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及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答案:“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著名故事情节,讲述了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策略。这一情节在作品中具有以下作用:首先,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其次,通过这一情节,展现了曹军的贪婪和短视,突出了曹操的失败;最后,这一情节也为后续的赤壁之战埋下了伏笔,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五、论述题
题目:试分析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阿Q形象的社会意义。
答案:《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阿Q这一典型人物形象,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阿Q的形象具有以下社会意义:
1.阿Q形象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普遍心理。阿Q虽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他并不甘于自己的贫困和卑微,总想通过一些虚假的自尊和虚荣来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这种心理在当时的广大民众中具有普遍性,揭示了封建残余和民族劣根性的影响。
2.阿Q的形象批判了旧社会的封建残余。阿Q的种种可笑行为,如“精神胜利法”、“革命党就是造反”等,都是对旧社会封建观念的讽刺和批判。鲁迅通过阿Q的形象,揭示了封建思想对人的毒害,以及这些思想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根深蒂固。
3.阿Q的形象揭示了小资产阶级的悲剧命运。阿Q虽然有着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但他却无法摆脱自己的贫困和社会地位。他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小资产阶级在旧社会中的困境,以及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无奈和无力。
4.阿Q的形象具有警示意义。鲁迅通过阿Q的形象,告诫人们要警惕封建思想的侵蚀,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面对现实,追求进步。同时,阿Q的形象也警示人们不要沉溺于幻想和虚荣,而要脚踏实地,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试卷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A
解析思路:鲁迅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其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D
解析思路:《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通灵宝玉”四个字,这是其标志性的特征。
3.C
解析思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4.A
解析思路:《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结义,这一事件发生在桃园。
5.A
解析思路:《水浒传》中,宋江被称为“及时雨”,是梁山好汉的领袖。
6.C
解析思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7.D
解析思路:《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生母是贾敏,她早逝,对贾宝玉的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
8.C
解析思路:朱自清被誉为“中国现代散文之父”,其散文作品影响深远。
9.A
解析思路:《诗经》中的“风”指的是地方民歌,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民情。
10.A
解析思路:杜甫的《春望》是唐代诗歌中的名篇,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忧虑。
11.B
解析思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目的是为了壮大蜀军,准备与曹军对抗。
12.B
解析思路:《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次被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分别是因为他大闹天宫、偷吃人参果和大闹天宫。
13.A
解析思路:鲁迅被誉为“中国现代诗歌之父”,其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14.A
解析思路:《诗经》中的“风”指的是地方民歌,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民情。
15.A
解析思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唐代诗歌中的名篇,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
16.B
解析思路: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目的是为了壮大蜀军,准备与曹军对抗。
17.A
解析思路:鲁迅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其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18.D
解析思路:《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生母是贾敏,她早逝,对贾宝玉的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
19.A
解析思路:白居易的《琵琶行》是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命运的同情。
20.C
解析思路:朱自清被誉为“中国现代散文之父”,其散文作品影响深远。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ABCD
解析思路:四大名著包括《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它们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2.ABCD
解析思路: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和戏曲,这些体裁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内涵。
3.ABCD
解析思路:中国古代文学流派包括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特点。
4.ABCD
解析思路:李白、杜甫、白居易和苏轼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他们的诗歌作品流传千古。
5.ABCD
解析思路:鲁迅、老舍、巴金和郭沫若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他们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解析思路:《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这是文学史上的共识。
2.√
解析思路:《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著,这是文学史上的共识。
3.√
解析思路:《三国演义》是明代作家罗贯中所著,这是文学史上的共识。
4.√
解析思路:《水浒传》是明代作家施耐庵所著,这是文学史上的共识。
5.√
解析思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