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测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
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
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
力。
课时:7课时
第1课时
课题认识长度单位一毫米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
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课时
目标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
中处必有数学c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重、难点
2、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板书设计
1厘米=1()毫米
教师学生添改
一、引言
二、估测数学书的长、
宽、厚的长度。
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估计实际测量
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数学书的长
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数学书的宽
果填入下表?数学书的厚
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
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
厚有1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
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
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
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
甲长那么厚。)
三、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
宽、厚。
2、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
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示课题:
板出:毫米的认识
五、建立1毫米的概
念。
六、认识厘米与毫米1、认识尺度二的1毫米有儿
之间的进率长。
让学生看尺子,数一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
数1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
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米,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
10个1毫米。
品的长度是1毫米。
板出:
七、巩固发展。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
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
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
八、全课小结。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教后反思
第2课时
课题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4—第7页的内容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
课时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目标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1、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重、难点
2、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课件
板书设计
1分米=1()厘米
教师学生添改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
的长、宽。
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
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
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2、全班交流。
物体的长度?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
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
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
间观念1、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
板书:1分米=10厘米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数
一数几匣米是1分米。
2、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
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
1分米。
3、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4、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
长。
三、认识几分米
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
识几分米。
四、用分米量
量绳子的长度(先估测,然后
再测量)
五、巩固发展
1、练习一的第三题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
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2)一张床长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
是20厘米()
3、填空:
5分米二()厘米二()
毫米30毫米;()分米
40毫米二()厘米二()
分米2米二()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
题教和第五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
三第六题和第七题。
六、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
收获!
教后反思
第3课时
课题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七页至第八页例三和例四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
课时
目标1000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准备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板书设计
1千米=1000米
教师学生添改
一、认识千米。
1、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
2、出示制作的第一块
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
某路口到某路口6千米的含
义,
3、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
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
4、小结:千米是比米
大的长度单位.
二、建立1千米的长
度概念
从某路口到某路口6
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某
思考
路口到那里大约是1千米,
1、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
1千米又有多长呢?
想5圈约有多长。
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1
2、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
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
少米。
200米,5圈就有1千米。
汇报板出:1千米=1000米
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
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三、巩固知识、动用知
识: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
二第一题和第四题。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练习二第二题
(2)补充题(略)
四、全课总结:
教后反思
第4课时
课题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例四
课时1、进一步认识千米,加深理解1千米的长度概念。
目标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验1千米有多远
教学准备
板书设计
教师学生添改
一、复习
1、说说1千米有多长,1米、
1分米、1厘米、1毫米呢?
2、填空:
1千米二()米1米二
()厘米
1米二()分米1分米二()
毫米
二、学生实践(把全班学生分
为10个小组进行测量)
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
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
看看100米有多远。
2、汇报:
(1)说一说你走了100米你走
了几步,如果你走1000米大约走了
多少步。
(2)提问;一个小组
量出100米,1()个小组一共
量出多少个100米?是多少
千米?
(3)讨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
方是非曲直千米。
3、体验1000米有多远。
带学生校外走1千米的
路程,数一数你走了几步,
看一看1千米有多远。
教后反思
第5课时
课题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八页的例五及练习一的第二题、第五题、第六题
课时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目标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准备
板书设计
教师学生添改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
知;
1、出水情景图:
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
王国旅游好吗?(出示小精
灵和数学王国,图,小精灵
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
国游玩!)
2、选钥匙开门(先出
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
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
你会选钥匙开锁了第一道门:小精灵:这扇门有
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400厘
吗?能说说为什么?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
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
50毫米),
你会选吗?你知道为第二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
什么吗?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
小结把千米和米之间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
换算的方法。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
50千米)
6把钥匙分别是:3千第三道门:锁上标有5千米
米、5千米、3米、5000-200()米、1000米+4千米
米、5米、3000米。先选后说想法。
二、巩固、运用(出示
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
哗!数学王国多美呀!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把教
有树,有花,还有……0材第八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
的高度)
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
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请
同学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
3、摘苹果(山示苹果树,树上
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
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4、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
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
胞胎村200千米c他们早I-8时乘
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50千
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三、全课总结
说说你游数学王国你的有什么
收获!
教后反思
第6课时
课题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至第13的内容
1、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
课时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
目标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1、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
教学重、难点
2、学会估计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
教学准备
板书设计
1吨=1000T克
教师学生添改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
知
1、猜一猜物体的质
量(1)老师手里握着一枚胸花,
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手里有什么,
并估测它的质量。
(2)猜一猜老师约有多重。
(3)、再猜一猜一头牛妈妈、
一匹马爸爸、一头猪姐姐、一只熊
哥哥约重多少千克?
2、讲故事
这些动物们都住在美
丽的森林村,森林村是在一
条河岸上,这条河,河水很
清,在河对岸也有一个村
庄,这个村庄住着白兔、小
猴等动物,……。
3、认识吨,建立1吨
的质量概念。(1)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
熊哥哥能一起过桥吗?请同学们打
开书,翻到第十一页,看第十一页
的例6o
(2)各学习小组议一议,这
四只动物能一起过桥吗?为什么?
(3)汇报;
4、小结:
(1)吨是比千克大的
质量单位。
(2)1吨=1000千克
5、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
重1吨。
二、单位名称之间的换
算1、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
2、汇报
3、总结单位名称的换
算方法。
三、巩固、运用新知
1、说一说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
哪些?
2、独立完成练习三的第一题
和第二题。
3、指导完成做一做的
第二题和练习三中的第三
题和第四题。
四、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
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反思
第7课时
课题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内容教材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
课时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目标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准备
板书设计
教师学生添改
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
量单位
1、复习长度单位:
(1)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
度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
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
2、复习质量单位
(1)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
量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克、1
千克、1吨有多重?
二、联系生活,了解生
活中的数学
(一)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
内容
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
你看到了什么?2、各学习小纪交流。
3、全班交流
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
们组发现了什么?
(二)学生汇报社会调
查情况
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
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
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
和质量知识。
三、全课总结:
教后反思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
增强估算意识。
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
的习惯。
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课时:9课时
第1课时
课题万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课
时L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
目
标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
教学重、难点
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准备
板书设计
98+25=123
98
+25
123
教师学生添改
一、复习准备,导出
新知
基础训练
巡视,
口算:9+6=5+5=
6+8=8+6+1=
8+2+1=6+5+1=
求385与705的和。
你能不能自己写出一
全班齐练,做完后集体订正。
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
算式呢?
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
意什么呢?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
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
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lo
一、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刚才的复习,是前面刚
刚学过的进位加法,同学们
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
学习进位加,但和前面学的
稍有不同,今天要学习的是
连续进位加。
板书课题:连续进位加
2、教学例1
提问:
尝试摆小棒求得98+25的结果
先加哪一部分,单根的
(允许有各种方法。)
8根和5根怎样加?给8根
小组合作讨论喜欢哪种方法,
小棒凑几根就是10根?(8引导研究课本中的方法。
+2+3=13)
满了10根可以捆成
一捆,捆好举起来让大家看
看,放在哪里呢?10个1根
捆成1捆,也就是1个十,
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再加整捆小棒,9捆
加2捆再加这1捆,一共有
12捆小棒零3根。指着图问:
这一捆小棒哪里来的?把
单根小棒合起来,满了1()
根就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
棒卜面。
小结:单根合起来满十
就可以掴成一掴,放在整掴
下面,表示1个十。
3、列竖式计算。
从哪一位加起呢?自由书写竖式,再讨论哪一种
合理。这道题的竖式怎么写?(个
(从个位加起。)
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那么竖式中个位相加
的得数怎样写呢?
想一想:小棒应该怎样
摆?
讲评:同桌口述并检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
查,在进位时“1”写的位置对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
不对,做进位加法时,是否
漏写1或忘加lo
4、做一做
1、直接在书本上计算,指明
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2、求出每一个胡萝卜上的算
式的得数。
3、练习四,第一题,连一连
4、地球仪85元,书包48元,
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多
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后反思
第2课时
课题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
教学内容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
课时2、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3位
目标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3、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
教学重、难点
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准备
板书设计
教师学生添改
一、复习准备,导出新
知
问:谁还记得两位数连1、列竖式计算
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59+7785+6859+89
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2、口算
吗?600+800900+1001000+100
3、估算
问:不用笔算,你能599+800900+101989+112
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
吗?你是怎么想的?
二、学习新课
1、估算
刚才同学们通过把数
字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字
进行计算,很快仙计出了上
面的3道算式的大概得数,
这也是一种估算的方法。下
面让我们在估算一道算式
的得数。
爬行类376
两栖类284
你能估计出中国已知
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
四人小组讨论,要求每人都要
物一共有多少种吗?
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方法。
376最靠近哪个整
百的数字?(400)
284最靠近哪个整
百的数字?(300)
问:中国已知的爬行类
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大约一
共有多少种?(700)
问:如果精确计算,你
认为会比700多还是比
700少呢?为什么?
(376不到400,
284不到300,所以它
们的和肯定不到700)
2、笔算
请同学们列竖式做精
确计算,看看中国已知的爬
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共有多少种?
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
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
1,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
不能忘记加进位1。
三、巩固发展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
们不但掌握了连续进位加
法,而且懂得了中国爬行类
和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的
种数,其实我国还有许多珍
惜野生的动物,请同学书打
开课本15页,说一说呢在
表中发现了什么数量关
系?
做一做
学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数量关
课本18页做一做,学系,形成问题,并列竖式解决问题。
生独立完成。
教后反思
第3课时
课题练习课
教学内容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
课时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
目标
2、通过教学,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
方法,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教学重、难点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板书设计
教师学生添改
一、设置情境、揭示内
容
海上有许多的帆船,每
艘帆船上都装有两箱物品,
要知道船上一共装有多少
物品应该怎么办呢?
(把两箱物品加起来)
今天我们来复习万以
内连续进位加法的复习,请
打开课本19页,在没有准
确计算船上的物品数目之
前你能不能大概地说出哪
艘船转的东西最多?哪艘
船装的东西最少呢?你是
怎么看出来的,能不能将你
的想法告诉大家?
二、课本第19页,直接在表
请你动手列竖式算一格中写出上下两个加数的和。
算,这六艘船的排列顺序是
不是和你估计的一样?
有什么办法即不用在
稿纸上列竖式有能够将上
下两个加数的和算得准确
呢?
三、京广中心大厦是北京目前
最高的摩天大楼,楼高209米,
在这道题目中哪座建它比中央电视塔矮196米,你知
筑高?我们应该怎么考虑道中央电视塔有多局吗?
问题?
四、算出玉米上算是的得数
五、开锁游戏
锁头上有得数,钥匙
上有算式,请将算式和相应
的得数连起来。
六、判断,课本20页笫7题,
判断各题有无错误,说说错在哪里。
上面哪两个数加起来
七、536、915、351、
得1000?说说你是怎85、464、208、649、
么想的?873、792、127
八、共同分析21页第9题。
教后反思
第4课时
课题万以内数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课时1、能正确地笔算多位数减法会解答有关的应用题。
目标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减法的计算法则。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
板书设计
教师学生添改
一、复习
口算。(用口算卡片出示)
80-7=35-8=
63—4=26—7=
42-5=43-6=
32-9=65-9=
计算后提问:笔算减法竖式计算。(学生板演)
要注意什么?54-21=79-37=65-24=
二、新授
1、教学例题1
放假同学们都喜欢去
旅游,在我国云南有三个美
丽的地方,分别是丽江、大
理和昆明。请同学们看课
本,这就是我们的行车路
线,我们做飞机到昆明,然
后从昆明出发。
我们先到的第一站是
哪里?我们走了多少干
米?我们距离下一站丽江
还有多远?地图上表有
吗?
书上没有直接告诉我
观察页的图与页的图有
们大理到丽江的距离,应该2223
什么共同和不同的地方?
怎么办呢?你从书上观察
到了什么线索?
我们可以用总的路程
减去第一站所走的路程,就
可以知道大理到丽江的距
离了。
通常我们可以用线段
图的方法来解决路程或者
工程等问题,图中昆明到丽估算一下大理到丽江有多远?
江的路程被拉成了一条直你觉得小女孩的方法好吗?你还有
线,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解其他的方法吗?
决问题,反而使问题中的数独立完成竖式填空,指明学生
量关系更加明了了。到黑板演示
问:连续退位减法中集体讨论,依照法则进行评讲
你觉得最容易犯的错误是
什么?
2、教学例题2
现在我们把517改成
50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
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计算出了正确的
结果,但是计算的方法可能
会有所不同,你们看这样好
不好,
同学们前后桌为一组,
互相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
然后小组推选出一个代表,
把你们认为最容易理解的
方法说给大家听,好不
好?哪•想说说你们的方法?指学
问:改了数字之后我们生到黑板前来,边讲边板书。把讲
所用的三条法则还用遵守解权交给学生,并握手祝他成功。
吗?(若一名学生没讲清楚,可再找两
师:任何减法的笔算都名学生说明计算方法,或有共它意
要按照法则来计算。中间有见的学生发言)
零也可以借。
3、独立完成25页第1、4题
4、判断对错:
32162873241582
-93-473-2538—847
2381454786675
教后反思
第5课时
课题力口、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教学内容24页例题3
课时1、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目标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准备
板书设计
加数或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两数
113+59276+98165-97
教师学生添改
一、复旧引新
、填空:
提问:78接近哪个整1
十数?78=8()—()
87=()-()
87等于几十减几?99
接近多少?99等于一百减99=()-()
198=()-()
几?
仿照前三题,想后两题297=()-()
怎样做?
2、挑选两组学生比男生组:
赛:男女生分别选出6名同574+200453-300
学参加接力赛,谁先算好,456+198725+79
即可得至IJ“优胜小红旗”(课748-97356-299
前已准备)女生组:
板书:加数或减数是接574+200453-300
近整十、整百两数。456+200-2725+80-1
748-100+3356-300+1
比赛结果一定女生组快,男生
不服气,说他们题目难,师抓住时
机,让学生观察男生组题目特点。
强调:在计算加减法比较两组题的不同点。
时,如果加数或减数是接近
整十,整百的数,把它为先
看作整十、整百的数,计算
起来比较简便。
揭题:力口、减法的一些
简便算法
二、新课教学;
(一)教学加法的简
算方法
1、教学加数接近整I-
的简算方法
出示例1:113+59
(1)找算式中哪个加数是接近
整十或整百数?
(2)想可把59看作多少计算
强调:中间一步思考过
比较简便?加60后结果怎样?为
程一定要写出。
什么会多1?多加1后应怎样?师
(4)如果加79应看
板书:多加1要减1
作多少?加89呢?加99
(3)请一名学生把简算过程
呢?
叙述一遍。
下面我们就学习加数
113+59=113+60-1=172
是接近整百数的简便算法。
2、教学加数接近整百
的简算方法
出示例2:276+98
(1)自学并讨论这题的简便算
法,并完成下列填空:276+98
(2)为什么加上100=276+()-()
又减2?=()
启发学生回答多加2
要减2,板书
(3)如果把98改成让学生试一试:
97应怎样计算。276+97
(4)为什么减去3?=276+100-3
板书:多加3要减3。=373
3、小结:当加数是接
近整十、整百数时怎样计算
比较简便?概括出加法简
便算法规律:多加儿要减儿
(师板书)
(二)教学减法的简
算方法
出示例3:165-97
(1)这个算式中哪个
数接近整十或整百?看作
多少计算比较简便?(97看
作100)
(2)想看作100后,
是多减了,还是少减了?多
减了几?多减了应怎样?
(师板书:多减3要加3)
165-97
=165-100+3
=68(3)完整地把思考和计算过程
说一遍。
(4)如果多减2,应怎
样?多减1呢?
师板书:多减2要加2
(5)想:165-100+1=165-
多减1要加1()
(6)小结:减数是接
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计算
比较简便?概括出减法简
便计算规律:多减几要加几
(师板书)
三、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填空:
例:+89看作(加90减1)
+198看作()2、判断下列简便算法是否正
—97看作()确:
+299看作()a:126+68=126+70—2
一299看作()b:98+67=67+100-2
c:253-99=253-100-1
d:142-89=142-100-11
四、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
么内容?
2、在计算加、减法时,
如果加数或减数是接近整
十、整百的数怎样计算比较
简便?
3、简便计算的规律是
什么?
5、加法与减法简便算
法的相同点、不同点是什
么?
教后反思
第6课时
课题加减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的内容。做一做
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
课时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目标
2、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
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探索合作父流的意识和能力V
教学准备挂图或课件
板书设计
135+48=183(元)
135
+48
183
教师学生添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
课。
同学们,你们与爸爸、全班动手计算。
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吗?
(挂图1)我们来看挂
图,小明和妈妈去超市买东
西,从图1中你看到了什
么?
板书:135+48=183
(元)
135
+48
183
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看小精灵说什么?
板书:加法的验算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探究怎
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反馈学生验算的结
果)
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
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
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
结果。鼓励学生不同的方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o
法,如:我用183-135,看183-48,看得数是不是看5。
得数是不是48。
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
你最喜欢哪种?2、做一做:教科书第27页。
数学门诊部。
数学门诊部来了许多患者,请
同学来当小大夫为患者治病。
175329
+62+464
137843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
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
感想?学生自己总结本节
课学习的内容。
回家调查一下爸爸、妈
妈买家里东西,是怎样付钱
的?
教后反思
第7课时
课题减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第28页的内容
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减法的验算,
课时并通过减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会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目标
2、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
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挂图或课件
板书设计
200-183=17(元)
200
-183
17
教师学生添改
一、创设情境:
昨天,老师让同学们调
查了有关爸爸、妈妈买家里
东西,是怎样付钱的。淮愿
意说一说。
同学们,调查得真多,
(挂图)昨天小明妈妈拿
200元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
双运动鞋,一共要183元,
生:小明说找的钱对不对呢?
阿姨找给妈妈多少钱?
板书:200」83=17(元)
200
-183
17
1、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减
小明说什么?
法计算的结果。
小精灵也说:怎样检验(反馈学生验算的结果)
减法计算的结果?
板书:减法的验算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
知
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
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
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
结果,鼓励学生不同的方
法,如:用200减17,看是
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地合同标准文本
- 健身会所转让合同范例
- 农村土地股合同样本
- 完善仓库内部沟通的工作机制计划
- 个人土方回填合同样本
- 与演员合同标准文本
- 农村房子盖瓦合同样本
- 幼儿园小班的社会实践教育工作计划
- 农村商铺中介合同样本
- 出售车库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消费贷款管理办法三篇
- (正式版)SHT 3075-2024 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材料选用规范
- 初中生防性防侵害安全教育
- 赔偿谅解协议书食品安全事故赔偿
- 国开(中央电大)《教育学》网上形考-(任务1至4)试题及答案
- 政务号短视频运营方案案例解析
- 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长者生日会策划方案
- 资产评估公司销售培训课件
- 物联网通信技术课件
-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原理与工艺第3版田丽课后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