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沥青路面冷补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城镇沥青路面冷补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城镇沥青路面冷补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城镇沥青路面冷补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城镇沥青路面冷补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为了对城镇沥青路面冷补沥青混合料的材料、设计、施工及验收要求进行控

制,规范冷补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的应用,提高城镇沥青路面修复效果。依据《中

华人民标准化法》以及《团体标准管理规定》相关规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决定

制定《城镇沥青路面冷补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程》团体标准,满足企业及各方

对城镇沥青路面冷补沥青混合料修复的实际需求,推动相关技术创新,促进行业

健康快速发展。

2、制定背景

目前国内养护部门最常用的沥青路面养护手段是热拌普通沥青混合料,采用

这种方式修补坑槽,能最大限度的使坑槽恢复到原有路面状况。但是这种方式需

要对沥青和集料进行加热,对施工的工艺有一定的要求,对于集中的大坑槽修补

比较适用。对于分布比较分散,形状小而浅的坑槽,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容易造

成材料的浪费和拌合运输的不便,尤其是在冬季和雨季,热拌修补施工更是受到

自然条件的限制。冷补沥青混合料是一种采用特殊的沥青冷补液和集料级配按一

定比例混合,在常温下搅拌而成的混合料。其具有在常温下呈疏松状态,可长期

密封储存,修补坑槽时不受季节气候影响,不需要控制温度,不需要特殊施工工

艺,剩余的混合料可回收继续使用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养护部门能及时的对坑

槽进行修补,尤其是在冬季和雨季能够进行坑槽修补施工,施工的成本大大降低,

对坑槽进行养护的经济社会效益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近些年来,国内外对冷补

料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大批不同型号不同特点的冷补沥

青混合料投入市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现实问题,比

如修补的坑槽容易产生脱落,水稳定性不好造成水损害,强度形成缓慢等。

制定城镇沥青路面冷补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程,能够引导和规范冷补沥青

混合料施工技术的应用,对道路养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务

院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相关要求,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

标准,满足企业及各方对城镇沥青路面冷补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的实际需求,特

提出《城镇沥青路面冷补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程》团体标准制定项目。

3、起草过程

3.1标准研制阶段

2024年1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务院关于深化标准化

工作改革方案》等文件的要求,按照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团体标准的制修订程序组

织有关技术人员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确定标准名称为《城镇沥青路面冷补沥青

混合料施工技术规程》。

2024年3月,标准起草工作组收集、整理相关标准化资料、专业文献等,

为本文件的编制提供参考,并通过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经成分分

析、研讨、论证后编写完成《城镇沥青路面冷补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程》初稿

和立项申请书。

3.2标准立项阶段

2023年4月,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正式发布了《城镇沥青路面冷补沥青混合

料施工技术规程》团体标准立项通知,并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进行公示。

3.3标准起草阶段

2023年4月,就标准初稿,标准起草工作组成员通过相关信息化手段进行

多次内容讨论和交流,并向相关单位和专家咨询,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充分论

证的基础上,对标准初稿中做了修改。

3.4征求意见阶段

……

3.5技术审查阶段

……

二、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1、编制原则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标准起草工作组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编写,

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协调性:保证标准与国内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协调一致。

(2)规范性: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

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保证标准的编写质量。

(3)适用性:结合产品生产企业管理实践和产品的主要环境影响,提出对

企业产品的具体质量要求和生产经营规范。

2、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

2.1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冷补沥青混合料修补存在破损的城镇道路沥青路面。

本文件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材料、

混合料设计、混合料施工、检查验收。

2.2分类

按公称最大粒径分为砂粒式LB-5、细粒式LB-10、细粒式LB-13和中粒式

LB-16四种类型。

按气温条件分为春秋季(I型)、夏季(II型)和冬季(III型)三种类型。

按强度形成原理分为溶剂型沥青冷补沥青混凝料(RLB)和反应型沥青冷补

沥青混凝料(FLB)两种类型。

2.3材料

2.3.1沥青

沥青应采用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规

定的70号、9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不宜选用改性沥青。

2.3.2溶剂型冷补液

溶剂型冷补液由沥青、稀释溶剂、改性剂和抗剥落剂组成。

稀释溶剂应根据冷补沥青混合料使用的季节和温度采用现行国家标准《车用

柴油》GB191472规定的-20号~0号普通柴油。

改性剂应采用能改善冷补液的黏弹性,并有助于冷补沥青混合料初期强度形

成的添加剂。

溶剂型冷补液宜掺加抗剥落剂,抗剥落剂质量要求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沥青

混合料改性添加剂第4部分:抗剥落剂》JT/T860.4的要求,掺量宜为沥青质

量的0.25%~0.35%。

2.3.3反应型冷补液

反应型冷补液由沥青和液体树脂组成。

液体树脂应采用能降低沥青的黏度,并能与选用的化学反应剂在有水的条件

下快速反应的添加剂。

2.3.4化学反应剂

化学反应剂在干燥的条件下与选用的液体树脂不反应或者反应较慢,加入水

后能与选用的液体树脂快速反应的添加剂。

2.3.5矿料

矿料由不同规格的粗、细集料和填料等掺配而成,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

面粗糙,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填料应采用石灰岩矿粉。

矿料级配公称最大粒径应与坑槽修补的深度相适应,在日常养护中,以

RLB-10/13和LB-10/13级配为主。

2.4混合料拌制及贮存

2.4.1一般规定

应充分考虑气温条件、贮存时间和条件、路面坑槽状况、拌和条件等因素。

2.4.2配合比设计

确定冷补液配合比前,应将基质沥青加热至130℃±10℃,溶剂型冷补液依

次加入柴油、改性剂,反应型冷补液加入液体树脂,搅拌均匀后,测试冷补液在

50℃的黏度。

溶剂型冷补沥青混合料拌制时,将沥青与柴油、改性剂、抗剥落剂等混合搅

拌均匀得到溶剂型冷补液,最后根据设计的油石比将溶剂型冷补液与矿料拌和均

匀。

反应型冷补沥青混合料拌制时,将沥青与液体树脂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反应型

冷补液,最后根据设计的油石比将反应型冷补液与矿料、化学反应剂拌和均匀,

化学反应剂的掺量为矿料质量的0.5%~2%。

以确定的冷补液配方、级配集料按最佳油石比进行拌和,进行各项混合料性

能试验。

从满足技术性能要求的混合料中优选最佳配合比。若均不能满足冷补沥青混

合料技术性能要求,对于溶剂型冷补沥青混合料则需要重新调配冷补液的配方再

次进行试验;对于反应型冷补沥青混合料则需要调整化学反应剂和液体树脂的用

量再次进行试验,直至满足要求。

2.4.3混合料拌制

冷补沥青混合料的拌制设备,可采用专用生产设备,也可采用适当改造的生

产热拌沥青混合料拌和站,拌制设备应满足原材料计量、温度控制及混合料拌和

的要求。

将基质沥青加入沥青罐中加热至120℃~140℃,按设计比例加入其他组分,

采用机械搅拌或泵循环形式混合均匀,将配制溶剂型冷补液温度控制在80℃

~100℃备用,反应型冷补液温度控制在100℃~110℃备用。

溶剂型冷补沥青混合料应根据混合料设计配合比,将各类集料按比例分别加

入料仓加热至75℃~85℃,矿粉随集料在常温下加入搅拌缸内,搅拌5s,再将冷

补液均匀喷洒在集料表面拌和30s~40s,出料温度不宜超过90℃。

反应型冷补沥青混合料应根据混合料设计配合比,将各类集料按比例分别加

入料仓加热至110℃~120℃,矿粉和化学改性剂随集料在常温下加入搅拌缸内,

并在搅拌缸内搅拌5s,再将冷补液均匀喷洒在集料表面拌和30s~40s,出料温度

不宜超过120℃。

拌制的冷补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等现

象。

2.4.4混合料贮存

溶剂型冷补沥青混合料出料后,用装卸车卸于干燥、洁净的地面上,冷却至

常温后装入袋中密封,堆放于室内干燥、通风处常温存放。

反应型冷补沥青混合料出料后,用装卸车卸于干燥、洁净的地面上,应快速

装入具有耐热和防潮功能的袋中密封,装袋密封工作宜在反应型冷补沥青混合料

冷却至室温之前完成,堆放于室内干燥、通风处常温存放。

不同类型、规格的冷补沥青混合料应分别存放,不应混杂,并明确标示。

溶剂型冷补沥青混合料贮存期自生产日期起为12个月,反应型冷补沥青混

合料贮存期自生产日期起为6个月。

2.5混合料施工

2.5.1一般规定

应根据气温条件、坑槽深度选择适宜的冷补沥青混合料类型。

冷补沥青混合料适用于路面基层良好,仅路面面层出现坑槽的修补;若基层

损坏,应采用适宜的材料对基层修复后,再用冷补沥青混合料修补坑槽。

混合料包装打开后,剩余混合料应避免污染并用密闭容器存放,存放有效期

为1个月。

气温低于5℃混合料施工和易性不良时,现场可用液化气烤枪对混合料表面

均匀加热后使用。

加热时,应避免混合料老化。

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公路养护安全作

业规程》JTGH30的相关规定进行交通管制和安全施工。

溶剂型冷补沥青混合料应在干燥状态下施工,反应型冷补沥青混合料可在小

雨或小雪天施工。

2.5.2混合料运输

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应覆盖苫布,轻搬轻放,保持包装完整。

堆放应避免日晒雨淋。

2.5.3坑槽修补

坑槽修补前,应确定路面的破损部分的边界和深度,按照“圆洞方补”原则,

划出大致与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的修补轮廓线(矩形),并沿划好的修补轮廓线

挖除路面松散、破碎的旧料直至坚实部分。修整后的坑槽壁尽可能与路面保持垂

直、粗糙,坑槽底部平整、坚实。

将坑槽内的松散物、灰尘、积水等清除,保持坑壁和槽底洁净、干燥。对于

反应型冷补沥青混合料,若坑槽壁面和底面不喷洒/涂刷黏层油或其他粘结剂,

对于坑槽内的积水和干燥可不作要求。

将冷补沥青混合料倒入坑槽中,混合料的投入量宜增加10%~20%,直到填料

高出路面1cm~2cm,填满后坑槽中央应略高于路面呈凸状。对于破损深度在5cm

以上的坑槽,应以3cm~5cm为一层,分层填补。

对于反应型冷补沥青混合料,回填铺设均匀后,将水均匀地浇入反应型冷补

沥青混合料表面,再进入压实阶段。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63中对于素混凝土的用水要求,用量为反应型冷补沥青混合料质量的8~10%。

对于溶剂型冷补沥青混合料,回填铺设均匀后,立即进入压实阶段。

初压采用先坑槽四周然后中间的压实方式,每次应重叠压实一定宽度;复压

和终压采用纵横两个方向交错的压实方式。现场可根据修补面积选择下列压实工

具和压实方法。

2.6检查验收

2.6.1一般规定

检查验收应包括混合料检验、施工工序检验和修补质量检验。

2.6.2混合料检验

每次使用前,应对冷补沥青混凝料的质量进行检验,检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每次检验后,7d内再次使用同批次的冷补沥青混凝料可以不再检验,若批次更

换或者距离上次检验时间超过7d则需要再次对冷补沥青混凝料的质量进行检验,

检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2.6.3施工工序检验

施工过程中,应对各道施工工序进行检验。

2.6.4修补质量检验

坑槽修补后,应按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