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功和能检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物理试题_第1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功和能检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物理试题_第2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功和能检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物理试题_第3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功和能检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物理试题_第4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功和能检测(含解析)-人教版高三物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功和能

第•讲功和功率动能定理

・自测诊断把薄弱环节查出来/

考点一功和功率

1.[考查功的大小计算]

如图所示,质量以=1kg、长£=0.8m的均匀矩形薄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其右端与桌子边缘相平,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现用Q5N的

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它翻下桌子,力〃做的功至少为1g取10m/s2)()

A.1JB.1.6J

C.2JD.4J

解析:选B在薄板没有翻转之前,薄板与水平桌面之间的摩擦力/三〃〃笈=4N。力〃

做的功用来克服摩擦力消耗的能量,而在这个过程中薄板只需移动的距离为今则做的功至

少为#-fX9=1.6J,所以B正确。

2.[考查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的分析与计算]

如图所示,某质点运动的片「图像为正弦曲线。从图像可以判断

V

()个\

A.质点做曲线运动。力

B.在小时刻,合外刀的功率最大

C.在叁〜匕3时间内,合外力做负功

D.在0〜力和灰〜。时间内,合外力的平均功率相等

解析:选D质点运动的片[图像描述的是质点的直线运动,选项A错误:在公时刻,

加速度为零,合外力为零,合外力功率的大小为零,选项B错误;由题图可知,在12-

时间内,质点的速度增大,动能增大,由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做正功,选项C错误;在0〜

力和七〜套时间内,动能的变化量相同,故合外力的功相等,则合外力的平均功率相等,选

项D正确。

3.[考查机车启动的图像问题]

卜.列各图是反映汽车以额定功率从静止启动,最后做匀速运动的过程,汽车的速度

卜随时间1以及加速度&、牵引力厂和功率尸随速度/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解析:选A汽车以额定功率启动时,功率一定,由-凡可知,速度增大,牵引力〃

减小,根据〜£=砥,加速度逐渐减小,但速度继续增大,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达

到最大,故A正确,B、C、D错误。

4.[考查机车的启动与牵引问题]

某兴趣小组对•一辆自制遥控小车的性能进行研究,他们让这辆小车在水平的直轨道上由

静止开始运动,并将小车运动的全过程记耒卜.来,通过处理转化为广£图像,如图所示(除

2〜10s时间段图像为曲线外,其余时间段图像均为直线)。已知小车运动过程中,2〜14s

时间段内小车的功率保持不变,在14s末停止遥控而让小车自由滑行,小车的质量为1.0kgo

可认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求:

(1)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

(2)小车匀速行驶阶段的功率;

(3)小车在加速运动过程中(0〜10s内)位移的大小。

解析:(1)在14〜18s时间段,加速度大小:

Av6—0:2

77=18—14m/s=1.5m/s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7773=1.5No

⑵在10〜14s小车做匀速运动,速度r=6m/s

牵引力大小b与f大小相等,贝IJ:F=f=1.5N,

小车匀速运动的功率:P=Fv=9Wo

(3)0〜2s内,小车的位移:x1=:X2X3m=3m

2〜10s内,根据动能定理:

121

Pt—fx2=~mv2

代入数据解得照=39m

加速过程中小车的位移大小为X=M+*2=42

答案:(1)1.5N(2)9W(3)42m

考点二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5.[考杳应用动能定理判断物体动能增量的大小关系]

[多选]如图所示,一块长木板8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8上放一物

体4现以恒定的外力/拉8,由于从8间摩擦力的作用,力将在8上滑

、、、、、、、

动,以地面为参考系,月、8都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

A.外力/做的功等于力和6动能的增量

B.夕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的动能增量

C.力对8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8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

D.外力/对夕做的功等于6的动能的增量与6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解析:选BD力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8对力的摩擦力,耐物体力应用动能定理,则有

8对月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动能的增量,选项BE确;力对8的摩擦力与占对月的摩

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由于力在8上滑动,A.8相对

地的位移不等,故二者做功不等,选项C错误:对长木板4应用动能定理,犀一砂;=八氏",

即脩=△蜃+•;就是外力/对分做的功,等于6的动能增量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选项D正确;由前述讨论知8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与A的动能增量(等于6对A的摩擦力所

做的功)不等,故选项A错误。

6.[考杳应用动能定理处理变力做功问题]

用长为人不可伸长的细线把质量为勿的小球悬挂于。点,将小球拉至

悬线偏离竖直方向。角后放手,运动1时间后停在最低点。则在时间门人J

()

A.小球重力做功为跖/(I—cosa)

B.空气阻力做功为一酸/cosa

C.小球所受合力做功为mg/sina

D.细线拉力做功的功率为也上户

解析:(1)对滑块从1到〃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1

F\X\-\~FiX3—Pmgx=-fnv8

代入数据解得:%=6m/s。

⑵①当滑块恰好能到达最高点。时,重力提供向心力:侬=若

代入数据解得:匕=乖m/s.

②对滑块从6到C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11

W-mg・2R=-mvc2-zmvR2

乙乙

代入数据得:4'=-3J,即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3J。

③滑块离开C后,做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吐t

在竖直方向:

联立解得:x'=1.2mo

答案:(1)6m/s⑵①#m/s②3J③L2m

考点三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力学综合问题

9.[考查动能定理解决多过程问题]

[多选]如图所示为一滑草场。某条滑道由上卜.两段高均为人与水平

面倾角分别为45°和37。的滑道组成,,滑草车与草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质量为勿的载人滑草车从坡顶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经过上、下两段

滑道后,最后恰好静止于滑道的底端(不计滑草车在两段滑道交接处的能量损失,sin370

=0.6,cos370=0.8)o则()

动摩擦因数〃=:

A.

B.载人滑草车最大速度为

C.载人滑草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h

3

D.载人滑草车在下段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jg

解析:选AB由题意知,上、下两段斜坡的长分别为

hh

S1~~•4LO,$2一—•r\,70

sin45sin37

由动能定埋知:

2mgh-p/ngsicos45°-〃侬s2cos37°=0

解得动摩擦因数〃=号,选项A正确;

载人滑草车在上下两段的加速度分别为

a=g(sin45°-〃cos45°)=*的

3

生=g(sin37°—〃cos37°)=—

则在下落力时的速度最大,由动能定理知:

nigh-〃侬$cos45。=)旅

解得r=选项B正确,D错误;

载人滑草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与重力做的功相等,

即H—2mgh,选项C错误。

10.[考查动能定理解决往复运动问题]

如图所示,斜面的倾角为0,质量为勿的滑块距挡板尸的距离为。

斯,滑块以初速度而沿斜面上滑,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滑尸Xy

块所受摩擦力小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若滑块每次与挡板相碰均无

zz/Tzzz/z/zz/zzzz

机械能损失,则滑块经过的总路程是()

A.念丁+旅tanB.尢盘厂尹加tan

解析•:选A因滑块所受摩擦力小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故滑块最终停在斜面底端,

而摩擦力始终对滑块做负功,其大小等于〃峻。s°与滑块滑行的各段距离之和的乘积,

即解=一〃侬cos夕•s,由动能定理可得:mgxosin〃+加=0-g勿请,可解得s=~~

—d-Abtan0\,故A正确。

11.[考查动能定理与传送带、平抛运动的综合应用]

如图所示,斜面力长观=3m、倾角为a,其底端月与水人收

平传送带相切,传送带长为£=3m,始终以西=5m/s的速度c、_

d~C.、、、

顺时针转动。现有一个质量勿=1kg的物块,在离夕点m?=2m'

处的。点由静止释放。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二」一一

0.25,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2=0.2,sin37°=0.6,sin53°=0.8,10m/s2,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倾角。逐渐增大到多少时,物块能从斜面开始下滑(用正切值表示);

(2)当。=37°时,小物块由P到。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块所做的功;

(3)当a=53°时,为了使物块每次由产滑到。点时均抛在同一点〃,求物块释放点〃到

〃点的取值范围。

解析:(1)为使物块能从斜面开始下滑,有:

mgsina=〃i磔cosa

解得倾角。满足的条件为lan。=0.25。

⑵由夕到必由动能定理得:

mgxr-gsin37°—小侬vscos37。=]/

解得弘=4m/s

在〃点,因为修=4m/s<小,物块在传送带上先做匀加速运动到达汽,运动位移为例,

则a=〃=Li2g=2m/s2

m

根据:VQ—vs=2ax^

解得:Ab=2.25m<Z

所以从夕到C,摩擦力对物块做的功

M=­KmgxMos37°+jj>/i)gxo=0.5J。

(3)因物块每次均抛到同一点〃,由平抛运动的知识知:物块到达C点时的速度

必须有V<—14>

当离8点的距离为乂时,物块进入传送带后一宜匀加速运动,则由动能定理得

侬Msin53°-jj\/ngxicos53。+〃2侬£=)加常

解得汨=1m

当离8点的距离为照时,物块进入传送带后一直做匀减速运动

则mgxzsin530—usgxzcos53°—u:L=g扁

37

解得:论=%m

1*5

所以物块释放点〃到8点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

〜-37

1mWxWRiiip

1

37

答案:(1)tana=0.25(2)0.5J(3)1m

1J

•重点攻坚把高考短板补起来孱疑3大考点

考点一功和功宓

本考点主要考查功和功率的计算、机车牵引与启动问题,试题难度一般,多为选择题。

在二轮复习中,注意打牢基础知识,细化审题、解题过程,此考点就能轻松取分。建议考生

自学为主。

(一)基本知识要记牢

1.功

(1)恒力的功:W=Fkosoo

(2)合力的功:Heosa。

(3)变力的功:

①将变力做功转化为恒力做功;

②应用产x图像求解;

③应用动能定理求解,

2.功率

(1)平均功率:P=-e

(2)瞬时功率:P=F^osa“

(3)应用:机车启动,P=Fv.

(二)常见错误剔除掉

1.不注意题目的要求,凭感觉求解,易导致错误。如诊断卷第1题,因为Q〃勿g,

在力尸作用下薄板向右加速,当撤去尸后,薄板向右滑至:时,速度恰好为零,薄板翻下桌

子,此时力尸做功最少,由动能定理得:除in=5=L6J,不注意这一点,易得:佬in

=,'・9=2J,错选C项。

2.将计算瞬时功率的公式「Heos。误记为公“八

3.不注意将机车启动的图像与机车受力和运动相联系,易导致错误。如诊断卷第4题,

14〜18s内,小车只在阻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10〜14s内,小车匀速运动,分'=£0〜

10s内小车加速过程并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不能套用位移公式。

[题点全练]

1.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小球力、B、C、D,其中4、B、C位于同一高度力处,/做自

由落体运动,8沿光滑斜面由静止滑下,C做平抛运动,〃从地面开始做斜抛运动,其运动

的最大高度也为瓦在每个小球落地的瞬间,其重力的功率分别为4、自、R、外。下列关系

式正确的是()

・A------CBb-——―-OC*■-■■■■■■■■■•一.~•

,£分■/5〃〃〃,〃〃,三〃,»〃应〃方,»,二;〃〃〃〃工〃力〃〃

A.PA=PB=P(=PDB.P产P〉P8=Pi>

C.PA=PC=P»P8D.P>PC=P»PB

解析:选C小球落地时,力的重力的瞬时功率:P尸财闲;8落地的瞬时功率:PH

=〃小闲sin0.C落炮的瞬时竖直速度为v产巾嬴则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Pc=

/〃:因〃中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力,则落地的瞬时啜直速度为匕=,9,则落地时

重力的瞬时功率:P产噌痛就故"=〃=乃>四,故选项C正确,A、B、D错误。

2.一物块在一个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运动,其片I图像如图甲所示,水平拉

力的£1图像如图乙所示,取尸lOm/sl求:

⑴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⑵物块运动全过程水平拉力所做的功//•

(3)物块在0〜2s内所受的水平拉力大小。

解析:(1)由甲、乙两图比较可知,在第5〜9s内,物块做匀减速运动

0—40

加速度:片京1.0m/s-'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一Umg=ma

得:P=0.U

⑵对全过程:

1,12.0X2

W'=5•尸2---J+4.0X3J=24Jo

⑶法一:物块匀速运动阶段:P一〃〃g=0

P>=rv„

P;

解得:〃mg=­

得:m=1.0kg

物块加速运动阶段,加速度:国=,•;0m/s'=2.0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一umg=

解得产=3.0N

法二:由图像可知:当&=2.0s,及=4.0m/s时,Px=\2W

rflP\-Fv\

19

得:F=—N=3.0Na

答案:(1)0.1(2)24J(3)3.0N

A

3.[多选](2018•连云港、徐州、宿迁三模)如图所示,力弘是一个位于丁家

竖直平面内的圆弧形轨道,面度为方,轨道的末端。处与水平面相切。一个质J珍式"

量为m的小木块从轨道顶端力处由静止释放,到达C处停止,此过程中克服-------劣物9

摩擦力做功为归到达8处时速度最大为口加速度大小为办;小木块在。处以速度/向左

运动,恰好能沿原路回到力处,此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限经过8处的速度大小为出

重力加速度为小则()

A.v=2y[g/iB.H<vz

C.做股D.a=0

解析•:选BC木块下滑过程,在8点的速度最大,则切向方向受力平衡,但是沿半径

方向有向心加速度,故的不为零,选项D错误;木块沿轨道滑动过程,根据动能定理,从力

到C有mgh—W;=0,从。到力有一mgh一%=从1到6有侬加l恤=!而,从B到

力有一勿gG出一版=0—5加分别整理可得,仰=侬九/=72皿?+-^,vi=\12gh朋—/,

v2,=q2gM+拳所以水电选项B正确;与上滑相比,下滑整个过程的速度的平均值

小,故木块与轨道间的压力、摩擦力小,所以克服摩擦力做功少,即做%又可得西?,

故选项A错误,C正确。

考点二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相对简单,主要是针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一些简单应用。建议考生

自学为主。

(一)对动能定理的两点理解

1.动能定理表达式中,/表示所有外力做功的优数和,包括物体重力所做的功。

2.动能定理表达式中,△氏为所研究过提的末动能与初动能之差,而且物体的速度均

是相对地面的速度。

(二)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

1.既可适用于直线运动,也可适用于曲线运动;既可适用于恒力做功,也可适用于变

力做功。如诊断卷第6题,空气阻力为变力,其做功大小不可应用“三产左心。直接求解,

应考虑使用动能定理求解3

2.对单个物体的动能增量的判断宜采用动能定理,而对物体系统动能增量的大小判断

则应考虑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如诊断卷第5题,由动能定理可知,力的动能增量一定等于8

对力的摩擦力对力所做的功,而外力£对力和6系统所做的功并没有全部转化为月、8的动

能,还有一部分摩擦热产生,故不可用动能定理对系统直接分析。

3.注意图像及其“面枳”的含义。如诊断卷第8题,Qx图线与x轴所围“面积”表

示力/所做的功。

[题点全练]

1.如图所示,物块的质量为如它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篇廊砌师m右

/

为起初,用手按住物块,物块的速度为零,弹簧的伸长量为筋

然后放手,当弹簧的长度回到原长时,物块的速度为九则此过程中弹力所做的功为()

12

A.5加一PmgxB.pmgx-'zmv

C.-mv+NmgxD.以上选项均不对

解析:选C设八为弹力对物块做的功.因为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umgx,由动能定理

得甲护一得//邨=;勿/+Umgx,故C正随。

乙乙

2.[多选](2018•潍坊模拟)如图所示,不可伸长的细绳长为1,一端固

定在。点,另一端拴接一质量为〃,的小球。将小球拉至与。等高,细绳处于\

、、

伸直状态的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在小球由静止释放到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

中,小球所受阻力做的功为加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到达最低点时()

2侬7+升

A.向心加速度a=

ml

B.

向心加速度HWml

,八3mg1+2W‘

C.绳的拉力—

2mgl+W

D.绳的拉力F=

1

解析:选AC根据动能定理得:勿g-家,则向心加速度为:a号卡产

故A正确,B错误;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解得绳子的拉力为:F

_.声3mgi+2JF,a

-mg~\~f/r~7-,»故C正确,D4口味°o--------

ZI

//>•••A,

3.如图所示,长为£的轻杆一端连着质量为0的小球,另一端与‘.

固定于水平地面上。点的校链相连,初始时小球静止于地面上,边长为匚庙臬为看论正方

体左侧紧靠。点,且轻杆位于正方体左下边垂直平分线上。现在杆中点处施加一个方向始终

垂直杆、大小不变的拉力,当杆转过〃=45。时撤去此拉力,小球恰好能到达最高点,不计

一切摩擦。求:

(1)拉力做的功『和拉力的大小代

(2)撤去拉力〃时小球的动能心

(3)小球运动到最高点后向右倾倒,当杆与水平面夹角为。时小球的速度大小匕(正方

体和小球未分开)。

解析:(1)由动能定理有/一/的Z=0

且有,加

解得H—mgL,F=

(2)由动能定理有W'-mg£sin〃=&一()

解得氐=侬41—乎,

(3)此时正方体的速度v2=KIsina

由系统动能定理有磔(£一£sinV/

考点三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力学综合问题

本考点在高考中所设计的题目,一般呈现出情景新颖、过程复杂、知识综合性强等特点。

考生失分的原因不是不会做,而是不会“分步”做,这个“分步”就是要求考生按照一定流

程认真做好运动分析和过程分析,再根据动能定理结合其他力学规律列出方程.,问题便可分

步解决。建议对本考点重点攻坚。

动能定理综合问题的思维流程

[典例](2018-临沂二模)如图所示,倾角。=45°的粗糙平直导

轨力8与半径为"的光滑圆环轨道相切,切点为反整个轨道处在竖直平

面内。一质量为勿的小滑块(可以看作质点)从导轨上离地面高为力=3〃

的〃处无初速度下滑进入圆环轨道。接着小滑块从圆环最高点。水平飞出,恰好击中导轨上

与圆心0等高的,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外求:

(1)滑块运动到圆环最高点C时的速度大小;

(2)滑块运动到圆环最低点时对圆环轨道压力的大小;

(3)滑块在斜面轨道励间运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思维流程]

[解析](1)小滑块从c点飞出后做平抛运动,设水平速度为仅

竖直方向上:R=\gi

水平方向上:^R=纸

解得:%=,正

(2)设小滑块在最低点时速度为/由动能定理得:

„_l212

—mg•o2K=-mv^--mv

乙乙

解得:v=y[5gk

在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K-侬=/[

K

解得:R=6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R'=6mg0

⑶从〃到最低点过程中,设施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功生由动能定理得:

12

mgh-Hf=~mv-0

解得:华=%名几

[答案](1)-7^⑵6z»g⑶)侬〃

[题点全练]

1.[多选]如图所示,MM8分别为半径等于0.1m的竖直光滑圆轨道的

左端点、最低点和右端点,”点和圆心。等高,连线,V。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37°,现从/,点正上方某处月点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0.1kg的小球,进入

圆轨道后,从N点飞出时的速度大小为2m/s,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4间的竖直高度为0.12m

B.小球经过8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为2.4N

C.小球经过」/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为4.4N

D.小球从4点到加点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一直增大

解析:选AB设点/,间的竖直高度为。从力到川根据动能定理可得:/妍+侬做)s37°

=1/?7Ky-0,解得:/7=0.12m,故A正确:小球经过8点时的速度为外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mgh=\扁一0,在/,点时轨道对小球的压力的大小为,、=/=义乎=2.4N,由牛顿笫三定

ZKK

律可知B正确;小球经过M点时的速度为%根据动能定理可得侬(力+心='讳一0,在必

点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的大小满足尸一勿尸/J景,解得Q5.4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C错

误;小球在/点重力的功率和在"点重力的功率都为零,所以从力点到也点的过程中小球重

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

2.由学生组成的一个课题小组,在研究变力做功时,设计了如下的模型:如图甲,在

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R=5kg的物体,让其在随位移均匀减小的水平推力作用下运动,

推力厂随位移x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g

取10m/s2«

F/N

100<

ol--->

4x/m

甲乙

(1)画出0〜4m内物体加速度a随位移x变化的图像。

(2)物体速度最大时推力的功率为多少?

(3)推力/减为零后物体还能滑行多远?

解析:(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

加F-f

a=­f=〃.=20N,

由题图乙可得Q-25x+100(N)tfl/(m.s-2)

则a=—5x+16(m/s2)lei.

()〜4in内物体加速度a随位移x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n^^3.24.

(2)由(1)中分析可知,物体速度最大时,物体加速度为0,।

此时x=3.2m,=/'=20N

物体从开始到速度最大时,由动能定理得:褥一幺

由图像的物理意义得:

悌=/x(20+100)X3.2J=192J

代入数据得:m/s

此时推力的功率:P=F匕=20乂学琳W=64#Wo

(3)由题图乙可知推力为零时的位移x=4m

由动能定理得:/尊一为电=0-0

n=1x100X4J=200J

解得x!&-10m

x=x息>=6m

故物体还能滑行6mo

答案:(1)见解析图(2)64小琳(3)6m

课后•达标检测把高考能力提起来/

1.I■多选1(2018•江苏高考)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小物块,0

点为弹簧在原长时物块的位置。物块由力点静止释放,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向右运动,

最远到达8点。在从力到月的过程中,物块()

AOB

A.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经过。点时的速度最大

C.所受弹簧弹力始终做正功

0.所受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解析:选AD小物块由月点开始向右加速运动,弹簧压缩量逐渐减小减小,由F

弹一不=〃用知,&减小;当运动到7•1=£时,a减小为零,此时小物块速度最大,弹簧仍处

于压缩状态;由于惯性,小物块继续向右运动,此时发一小物块做减速运动,且

随着压缩量继续减小,a逐渐增大;当越过。点后,弹簧开始被拉伸,此时/5+齐=侬,随

着拉伸量增大,〃继续增大,综上所述,从力到8过程口,物块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在。

点左侧,1=£-时速度达到最大,故A正确,B错误。在力。段物块所受弹簧弹力做正:ft,在

如段做负功,故C错误。由动能定理知,从[到〃的过程中,弹力做功与摩擦力做功之和

为(),故1)正确。

2.(2017•江苏高考)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然后滑回到原处。物块初动能为偏,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则该过程中,物块的动能笈与位移*关系的图线是()

ABCD

解析:选C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块的质量为加则物块在上滑过程

中根据动能定理有一(峻in〃+〃磔cos8)x=Ek—£io,即£=&一(侬sin〃+〃侬cos

。)乂所以物块的动能后与位移x的函数关系图线为直线且斜率为负;物块沿斜面下滑的

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唳in〃一〃侬cos〃)(加一才)=笈,其中照为小物块到达最高点

时的位移,即H=一(唳in。一〃磔cos。)>+(磔sin〃一〃磔cos。)照,所以下滑时

£随才的减小而增大且为直线。由此可以判断C项正确。

3.(2018•江苏七市三模)如图所示,不可伸长的细线一端固定,另一

端系一小球,小球从与悬点等高处由静止释放后做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

力,则小球从释放位置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

A.水平方向加速度不断增人

B.竖直方向加速度不断增大

C.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D.拉力做功的瞬时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选C小球在最高点合力方向竖直向下,在最低点合力方向竖直向上,但在中间

过程某点拉力却有水平方向的分量,所以小球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必定先增大后减小,故A

错误;小球在开始释放的瞬间的加速度为g且向下,接下来细线在竖直方向有向上的分量,

所以小球竖直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减小,则竖直方向加速度开始变小,故B错误;重力的瞬

时功率为勺侬小小球在开始释放的瞬间速度为零,此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零,到达最低

点时.,速度水平向左,竖直分速度为零,所以此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零,在中间过程竖直分

速度不为零,重力的瞬时功率也不为零,所以重力的瞬时功率先增大后减小,故C正确;拉

力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所以拉力的瞬时功率始终为零,故D错误。

4.(2018•镇江一模)坐落在镇江新区的摩天轮高88m,假设乘客随座舱在竖直面内做

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摩天轮转动的过程中,乘客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

B.在最低点时,乘客所受重力大于座椅对他的支持力

C.在摩天轮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合力对乘客做功为零

D.在摩天轮转动的过程中,乘客重力的功率保持不变

解析:选C机械能等于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摩天轮运动过程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乘客的速度大小不变,则动能不变,但高度变化,所以机械能在变化,A错误;圆周运动过

程中,在最低点,由重力司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凡向心力向上,所以则支

特力N=mg+F,所以重力小于支持力,B错误;在摩天轮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动能变化量为

零,则合力对乘客做功为零,C正确;运动过程中,乘客的重力大小不变,速度大小不变,

但是速度方向时刻在变化,所以重力的瞬时功率在变化,D错误。

5.(2018•徐州期中)高台跳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最美的运动项目之一。一运动员

在十米跳台跳水比赛中,触水时重力的功率约为()

A.700()WB.700W

C.70WI).7W

解析:选A运动员在跳水过程中看做自由落体运动,故落水时的速度为】:=屈=

10^2m/s,运动员的体重约为50kg,故重力的瞬时功率约为々侬v=7000W,故A正确。

6.(2018•扬州期末)某士兵练习迫击炮打靶,如图所示,第一次炮弹,八、

/、

2/,•7.

落点在目标力的右侧,第二次调整炮弹发射方向后恰好击中目标,忽略空

气阻力的影响,每次炮弹发射速度大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次炮弹在空中运动时间较长

B.两次炮弹在空中运动时间相等

C.第二次炮弹落地时速度较大

D.第二次炮弹落地时速度较小

解析:选A炮弹在竖直方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上升时间与下落时间相等。根据下落

过程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力冷第二次下落高度高,所以第二次炮弹在空中运动

时间较长,故A正确,B错误;根据动能定理:赭,由于两次在空中运动过程

重力做功都是零,所以。=玲,故两次炮弹落地时速度相等,故C、D错误。

7.[多选](2018•南京调研)如图所示,滑块以初速度外滑上表面粗糙的

固定斜面,到达最高点后又返回到出发点。则能大致反映整个运动过程中,

滑块的加速度小速度/随时间3重力对滑块所做的功牝动能及与位移x渣--------

关系的是(取初始位置为坐标原点、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解析:选BI)滑块整个运动过程的加速度方向均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故A错误。上滑

时的加速度大小团=gsin〃十〃geos0,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a2=gsin〃一“geos〃,

结合位移公式冷可知下滑时间大于上滑的时间;由于机械能有损失,返回到出发点

时速度小于出发时的初速度,故B正确。重.力做功仁一哨仁一mgxsin0,上滑过程与下

滑过程的华x图像重叠,故C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得,上滑过程有:-ma\x=Ek—《W,解

得瓜=[〃局—Mx,同理下滑过程有:&=ma人L一公,由数学知识知,D正确。

8.(2018-盐城三模)如图所示,质量为加、半径为彳的光滑圆柱体8放在水平地面上,

其左侧有半径为此质量为勿的半圆柱体力,右侧有质量为切的长方体木块。,现用水平向

左的推力推木块C,使其缓慢移动,直到圆柱体分恰好运动到半圆柱体力的顶端,在此过程

中力始终保持静止。已知c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噂,重力加速度为外求:

(1)圆柱体6卜.端离地高为河,地面对半圆柱体力的支持力;

(2)木块C移动的整个过程中水平推力的最大值;

(3)木块。移动的整个过程中水平推力所做的功。

解析:⑴以力和8整体为研究对象,地面支持力6=2侬。八…严

(2)夕刚离开地面时,,4对。的弹力最大,对4受力分析,居N—/

则弹力A=^rtan60'=:侬mg

此时水平推力最大为月=内+〃密=可^.。

(3)。移动的距离x=2/fcos30°=小彳

3

摩擦力做功w;=Pmgx=-mgR

根据动能定理NTL侬4=0

5

解得

答案:(1)2侬⑵(3),侬斤

乙乙

9.(2018•南通调研)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刷子刷地面上的

薄垫子,开始时刷子和垫子的左边缘对齐,刷子的质景为创垫子的^^^垫%/

质量为机刷子和垫子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小,垫子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刷子和地

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重力加速度为g。

(1)若给刷子施加一个斜向右下方、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推力A,垫子和刷子保持静

止,求刷子受到的摩擦力工的大小和地面对垫子的支持力K的大小;

(2)若给刷子施加一个斜向右下方、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推力K,刷子和垫子以同一

加速度运动,求刷子受到妁摩擦力£的大小;

(3)若给刷子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用,刷子从图示位置开始运动,垫子保持静止,

已知刷子的长为从垫子的长为£”》》,求刷子完全离开垫子的速度/的大小。

解析:(1)刷子受到重力、垫子的支持力、推力E和摩擦力作用

则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有6=£cos60。=》

刷子和垫子整体在竖直方向受力平衡,

有K=(.什m)Asin60°=(J/+m)

⑵设刷子和垫子运司的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Akos30°—〃2(侬•+峪+Rsin30°)=(,,什/〃)a

对刷子有:Acos30°—病=ma

解得f2=〃舟)什”一。

(3)刷子离开垫子的过程受到的摩擦力做的功

〃wgb।〃mgB

机=一2十2

由动能定理有U\mg[L—1))+

解得2P\L—〃由+u3b

小环通过长£=1m的轻绳悬挂一夹子,夹子内夹有质量/〃=1kg的物块,

物块两竖直侧面与夹子间*J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7N。现对物块施加Q8

N的水平恒力作用,物块和小环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

运动,小环碰到杆上的钉子Q时立即停止运动,物块恰好相对夹子滑动,此时夹子立即锁定

物块,锁定后物块仍受恒力少的作用。小环和夹子的大小及质量均不计,物块可看成质点,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o求:

(1)物块做匀加速运引的加速度大小理

(2)只Q两点间的距离s;

(3)物块向右摆动的最大高度瓦

解析:(1)由牛顿第二定律Q〃旧

解得a=8m/s2o

(2)环到达Q时,静摩擦力最大

解得%=2m/s

根据动能定理的=匕*2

解得s=0.25m。

⑶设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力,水平距离为x,

由动能定理得A(x+s)—mgh=0

由儿何关系得(£一/?)'+/=£2

解得h=\m或力=;m(舍去)。

答案:(1)8m/s2(2)0.25m(3)1m

11.(2017•江苏高考)如图所示,两个半圆柱力、8紧靠着静置

于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光滑圆柱C三者半径均为位。的质量为创

月、6的质量都为今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现用水平向右的

力拉力,使力缓慢移动,直至。恰好降到地面。整个过程中6保持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

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班求:

(1)未拉4时,C受到8作用力的大小厂;

(2)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小;

(3)力移动的整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肌

解析:(1)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有

27x30530°=勿g

解得“=坐侬。

⑵C恰好降到地面时,8受。压力的水平分力最大―=坐监

月受地面的摩擦力f=〃侬

根据题意,8保持静止,

则有Z»in=/*jnnx>解得〃rtin=«

⑶。下降的高度力=(小一1)4

力的位移x=2(小一1)〃

摩擦力做功的大小ff;=fx=2(y/3-l)umgR

根据动能定理—辨+磔■方=0-0

解得//=(2〃-1)(小一1)勿g七

答案:(1)坐侬⑵坐(3)(2—1)(^3—1)mgR

第一讲/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

i•自测诊断把薄弱环节查出来/

考点一单个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1.[考杳平抛运动中的机械能守恒问题]

将一小球从离水平地面高为〃处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取水平地面为重力的零势能

面,抛出时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当小球的动能为重力势能的3倍时,小球的速度方

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则tan〃的值为(不计空气阻力)()

A.哗B.y/2

C.乎I).

解析:选A物块做平抛运动,机械能守恒,则初状态的机械能:且%?请

119

=mgH,即£=/疗;末状态的机械能:B>=-mv-\-mgh,/md=3mgh,则E>=Tmv,根据机

械能守恒定律:E\=Ei、即勿/=|勿落解得心设此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则lan。=乜=近三=半,故选A。

VoVo2

2.[考查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平抛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