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5105∕T 41-2021 地理标志产品 合江金钗石斛_第1页
(高清版)DB5105∕T 41-2021 地理标志产品 合江金钗石斛_第2页
(高清版)DB5105∕T 41-2021 地理标志产品 合江金钗石斛_第3页
(高清版)DB5105∕T 41-2021 地理标志产品 合江金钗石斛_第4页
(高清版)DB5105∕T 41-2021 地理标志产品 合江金钗石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7.220.10CCSX66DB5105DB5105/T41—2021地理标志产品合江金钗石斛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DB5105/T41—2021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地理标志保护范围 15栽培规范 26采收和加工 37质量要求 38检测规则 49标签、标志、包装、贮运和保质期 5附录A(规范性)地理标志产品合江金钗石斛保护区域图 7DB5105/T41—2021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起本文件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2005年第78号令《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和GB/T17924《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制定。本文件由合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合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合江县农业农村局、合江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合江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合江县福森种养专业合作社、合江县妙灵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合江县先滩金钗石斛农民专业合作社。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明定模、陈漪岚、孙小伟、曾勇、周天平、颜寿、何广华、权家成、李联祥。DB5105/T41—20211地理标志产品合江金钗石斛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合江金钗石斛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保护范围、栽培规范、采收和加工、质量要求、检测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本文件适用于泸州市合江县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合江金钗石斛的生产加工技术要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516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金钗石斛DendrobiumnobileLindl又名吊兰花,为多年生草本,因其形似古代头上的发钗而得名。3.2合江金钗石斛在地理标志产品合江金钗石斛保护范围内种植的金钗石斛产品,茎主要呈金钗状,也有呈竹叶、鱼肚、螃蟹状。3.3丛石斛栽培或生长计量单位,多株栽培或生长在一起,每丛2株~5株为宜。4地理标志保护范围DB5105/T41—20212地理标志产品合江金钗石斛的产地范围,限于国家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批准划定的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符阳街道、临港街道、尧坝镇、九支镇、先市镇、法王寺镇、真龙镇、车辋镇、荔江镇、凤鸣镇、白鹿镇、榕山镇、甘雨镇、石龙镇、福宝镇、先滩镇境内海拔300m以上的山林地,详见附录A。(东经105°32′~106°28′,北纬28°27′~29°01′)5栽培规范产地范围内海拔300m以上;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65%~85%;年平均气温14℃~20℃,极端最高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2℃,无霜期达300d以上;年平均降雨量1100mm以上;年日照时数12905.2育苗方式采用扦插或组织培养的无性繁殖方式。5.3栽培5.3.1栽培方式5.3.1.1贴石栽种选择在岩石相对集中,石质松泡粗糙、易吸潮,有苔藓生长的石头。把石头上较厚的苔藓清理干净,将苗丛放置于载体上,用线卡卡住主茎或根部,用小铁锤将线卡的钢钉钉入石内固定。5.3.1.2贴树栽种选择树杆较粗大、沟槽多而深的阔叶树,在树干的淋雨面,将苗丛放在适栽处,用线卡钉入或者用细线绳捆绑固定。5.3.2栽培时间3月、4月为最佳栽培期。5.4田间管理5.4.1光照管理根据一年四季的变化情况,使用遮阳网或者修剪树枝来调整遮阴度,确保金钗石斛既能接受光照,同时不至于被长时间暴晒灼伤。5.4.2水分管理防雨,排水,防止泡根之害。适时喷雾浇水,浇水应在上午或下午较为凉快时进行。避免夏季高温时进行,否则会灼伤植株。5.4.3肥料管理宜撒施或穴施腐熟有机肥。5.4.4中耕锄草DB5105/T41—20213在春、夏、秋的三个长草季节随时进行,一经发现,及时拔出,做到除小除早,同时将长在石斛株间的枯枝落叶除去。对于石斛根部处苔藓过于浓密的情况,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清理,防止石斛根部不透气,影响生长。5.5病虫害防治金钗石斛主要病害有黑斑病、炭疽病、根腐病、软腐病;虫害有菲盾蚧、蜗牛和蚜虫。在进行防治时农药使用参照GB/T8321规定执行。6采收和加工6.1采收6.1.1采收时间金钗石斛全年均可采收,通常宜在冬季采收。12月至次年2月最佳。6.1.2采收方法茎条采收。采收2年及以上茎条,用剪刀或镰刀从茎基部将老植株剪割采收。6.2加工6.2.1鲜品采收后及时除去杂物,除病株,清洗整理。6.2.2干品6.2.2.1干条经对鲜品干燥至含水率≤12%。6.2.2.2枫斗将鲜品切成5cm~10cm段,在烘焙除水软化同时即搓揉扭成螺旋状,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材料两次加箍定型,干燥至表面金黄色,含水率≤12%。6.2.2.3切片经对鲜条加工,切成片,分横切、纵切和斜切,干燥至含水率≤12%。6.2.2.4粉末将干条加工成颗粒直径≤150微米的粉末产品。7质量要求质量特色合格鲜品和干品分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三个等级,符合表1要求。DB5105/T41—20214产品顶目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鲜品感官指标外观无病虫危害和机械损伤。性状根茎圆头状,略膨大;茎下部圆柱状,中部起呈压扁状。气、味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粘性。杂质无肉眼可见杂质。理化指标石斛碱含量(以干基计)0.5%>含量≥0.45%0.45%>含量≥0.4%干品感官指标外观枫斗螺旋形卷曲,环绕紧密,颗粒均匀整齐,螺旋形卷曲,环绕紧密,颗粒整齐,多数为圆球形,少数为椭圆形。螺旋形卷曲,环绕稍松,颗粒整齐,多数为圆球形,少数为椭圆形。干条具纵棱条及皱缩,色泽黄色。除去残根,洗净,干燥。表面金黄色、绿黄色或棕黄色,有光泽,有深纵沟或纵棱,有的可见棕褐色的节。气微,味淡或微苦。切片斜片厚度≤0.2cm,长度约2cm的片状产品。横片厚度和长度约0.2cm~0.3cm的片状产品。粉未颗粒直径≤150微米的粉末产品。色泽枫斗和干条呈银灰色或黄绿色、暗红色、金黄色。气味略具青草香气,味淡,后微甜。杂质无肉眼可见杂质。理化指标石斛碱含量(以干基计)0.5%>含量≥0.45%0.45%>含量≥0.4%总灰分总灰分≤5%水分水分≤12%8检测规则8.1组批同一品种、同一生产单位、同一包装(或采收)日期的产品作为一个检验批次。DB5105/T41—202158.2抽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材取样法执行。8.3检测8.3.1交收检验产品交收前,应经生产单位按本标准规定逐批检验并签发检验合格证。交收检验项目为:感官指标、8.4检测方法8.4.1感官检测采用目测、鼻嗅、口嚼方法进行。8.4.2理化检测8.4.2.1长度用分辨率不低于1mm的计量器具测量。8.4.2.2直径和厚度用分度值为0.05mm或0.02mm游标卡尺测量。8.4.2.3细度从混匀样品中称取试样50.0g,放入接好筛底的筛中,盖好筛盖,顺时针水平转动100圈,再逆时针水平转动100圈后打开筛盖察看筛上是否有残留样品,筛上残留样品低于0.1g忽略不计。8.4.3石斛碱检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金钗石斛项下规定的石斛碱标准要求检测。8.4.4重金属检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检测要求进行检测。8.5农药残留量检测按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和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检测。8.6总灰分检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检测要求进行检测。8.7水分检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检测要求进行检测。9标签、标志、包装、贮运和保质期9.1标签、标志包装箱(盒、袋)上应有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并标明产品名称、包装时净含量、生产单位、产地、采收日期(或包装日期)、执行标准等。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使用符合《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知识产权局第354号公告)要求。9.2包装DB5105/T41—20216直接接触产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应符合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均应无毒、洁净,与产品不发生化学反应,并不得影响产品的质量。9.3贮运产品的贮藏、运输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