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基础 课时分层练习题及章末综合测验_第1页
新教材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基础 课时分层练习题及章末综合测验_第2页
新教材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基础 课时分层练习题及章末综合测验_第3页
新教材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基础 课时分层练习题及章末综合测验_第4页
新教材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基础 课时分层练习题及章末综合测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基础

1.1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或卵细胞哺乳动物生殖细胞的形成....................-1-

1.2受精作用孕育新的生命...............................................-11-

2分离定律..............................................................-19-

3自由组合定律..........................................................-27-

4基因位于染色体上......................................................-36-

第一章综合测验..........................................................-47-

1.1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或卵细胞哺乳动物生殖细胞的形成

■合格性考取—(20分钟・7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①体细胞②初级精母细胞③次级卵母细胞

④精子⑤精原细胞⑥受精卵

A.①@⑤B.①②⑥

C.③④0.①②⑤⑥

【解析】选Do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次分裂结束形成次级性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或次级精母细胞),因此次级性母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性细胞(精子或卵细

胞)中也就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D项正确。

【补偿训练】

下列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

A.有丝分裂后期细胞B.次级卵母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I).有丝分裂前期细胞

【解析】选B。在有丝分裂整个过程中都有同源染色体的存在,A、D不符合题意。次级卵母细

胞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符合题意。初

级卵母细胞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细胞,有同源染色体的存在,C不符合题意。

2.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如何移向细胞两极()

A.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两极

B.通常母方染色体移向一极而父方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C.父方和母方染色体中各有一半移向一极,另一半移向另一极

D.未发生互换的染色体移向一极,而发生互换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解析】选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司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细胞同一

极的染色体一定是非同源染色体,这些非同源染色体来自父方和母方都是随机的,故A正确,B、

C错误。交叉互换是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在前期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与后期的染色体

行为没有关系,故D错误。

3.(2020•龙岩高一检测)大熊猫的体细胞有42条染色体,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板上

B.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细胞内含有40条常染色体和2条Y染色体

C.一只雄性大熊猫在不同时期产生的精子,其染色体数一般不同

D.一只雌性大熊猫在不同时期产生的卵细胞,其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

【解析】诜D。体细胞有四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匕A错误:初级精母细胞分

裂后期,细胞内含有40条常染色体、1条Y染色体和1条X染色体,B错误;由于精子是减数分

裂形成的,精子中含有体细咆染色体数目的一半。所以一只雄性大熊猫在不同时期产生的精子

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一样的,C错误;由于在形成卵细胞时,每一对同源染色体会分离,分别进入

不同的配子中,所以雌性大熊猫在不同时期产生卵细胞的染色体组合的种类有F种,D正确。

4.某生物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2A;核DNA数是2c该生物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分别是()

A.A;A;2.M和aa2C

B.2”、2.M4*和2C、4C、\C

C.2At2/V;2N和4。、4C、XC

【).4笊4M8A「和4Q4G\C

【解析】选Bo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H不变,核DNA数是体细胞二

倍,即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分别是2.M优,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加倍到体细

胞水平,核DNA数和体细胞相同,即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分别是2.,V、2a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

分裂,染色体加倍到体细胞二倍,核DNA数也是体细胞二倍,即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分别是4A;

4a综合上述分析,B项正确。

5.若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有关图示信息的叙述中,不

正确的是()

A.A-B表示DNA复制

B.B-C可能包含减数分裂II的时期

C.C-D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

D.D-E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2倍

【解析】选D。题图中A-B,DNA的含量加倍,则表示DNA复制。减数分裂H前、中期着丝粒还

未分裂,1条染色体仍然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C-D,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

目由2变为1,这是由于看丝粒分裂,形成了子染色体。D-E若为减数分裂II后期,则细胞中的

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互动探究】

(D若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题图曲线中的哪个阶段?为什么?

提示:B-C。若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B-C包括减数分裂I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分

裂I过程中。

(2)若该细胞为精原细胞,处于D-E的细胞有哪些?请解释原因。

提示: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或精原细胞。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乂能进行减数分裂,若

进行减数分裂,则D-E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若进行有丝分裂,则D~E细胞为精原细

胞。

6.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

细胞。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Q)®

WD,©@

【解析】选D。结合题意分析A、B、C、I)四个图示,C、D所示细胞均大小相同,故题干所说的

“某种细胞”为精原细胞或初级精母细胞。A、B所示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

染色单体,且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可表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两个图示

的差异反映出减数第•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D所示

细胞为精细胞,每个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此时细胞中应该没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

7.如图甲、乙分别是某二倍体高等动物个体的两种正常细胞分裂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止确

A.图甲细胞含有1个染色体组,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

B.图甲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C.若图乙细胞中①是X染色体,则⑥是Y染色体

D.图乙细胞有6条染色体,形成的子细胞都参与受精作用

【解析】选鼠图甲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含有1个奥色体组,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

分子,A正确;因为图乙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图甲中细胞应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B错误;

由图可知,图乙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图乙细胞中含有6条染色体,形成的子细胞包括极

体和卵细胞,只有卵细胞参与受精作用,D错误。

8.如图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

A.③©④①②⑤B.⑥③②④①⑤

C.②①⑤D.③⑥②④①⑤

【解析】选Do可根据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重要特征加以区分,然后排序。①为减数第二次分

裂后期,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④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⑤为

精细胞,⑥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③©©④①⑤。

9.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细胞内含10条染色体、20个DNA分子,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该细胞开

始缢裂,则该细胞可能正在进行()

A.同源染色体配对

B.基因的自由组合

C.染色体着丝粒分裂

D.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解析】选Bo分析可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同源染色体分离,A错误;在减

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细胞膜开始缢裂,着丝粒不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

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正确;题中“细胞内含10条染色体、20个DNA分子”,表明一条染色体

卜含有2个DNA分子,说明此时着丝•粒没有分裂.C错误:非如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发牛干减数

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而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错误。

10.如图为某一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据图能得出的正确判断是()

A.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不含同源染色体

B.⑤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

C.④细胞分裂形成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D.图中5个细胞可来自同一器官,其分裂先后顺序为⑤一③一①一②一④

【解析】选Do结合细胞图像特点可知,①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③处丁有丝分裂中期、④处丁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⑤处丁分裂前间期。有丝分裂过程含有

同源染色体,只是不发生联会,A项错误;⑤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不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B项错误;

由②细胞质均等分裂可推知,该动物为雄性,则④应为次级精母细胞,其子细胞为精细胞,C项

错误;精巢中的精原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乂可以进行减数分裂,根据5个细胞所处的时期

可知,其分裂顺序为⑤一③一①一②一④,【)项正确。

【误区警示】细胞图像判断的三个“不一定”

(1)含有同源染色体的不一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也可能是有丝分裂。

(2)着丝粒分裂的不一定是有丝分裂后期,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的不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也有可能为极体。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1.下列甲图中曲线表示某雄性生物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配子形成过程中每个细胞内某结构

数量的变化;乙图中a、b、c、d、e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某几个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图曲线表示的数量变化,其中④〜⑤段该结构数目变化的原因是

(2)乙图b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o

⑶乙图中a细胞中有个四分体,含有个DNA分子。

(4)乙图a、b、c、d、e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5)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该动物性原细胞,最终产生了一个Ab的子细胞,则跟它同时产生的其

他三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为。(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解析】(1)分析可知,甲图中①〜③段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④~⑤段表示减

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

(2)乙图中b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笫二次分裂后期,子细胞是生殖细胞,由于该动物

是雄性,所以子细胞是精细咆。

(3)乙图中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从图中

看出有2个四分体,共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都含姐妹染色单体,所以共有8个DNA分子。

(4)对于二倍体生物来说,同源染色体存在于减数分裂I全过程和有丝分裂全过程,所以在乙

图中a、d、e都含同源染色体。

(5)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

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所以其他三个子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o

答案:(1)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奥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

(2)精细胞(3)28

⑷a、d、c

(5)Ab^aB、aB

@I等母性考试》—(10分钟・30分)

1.(6分)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模式图,①和②是相互交换的染色体片

段。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甲细胞处于UII中期,在MI和UII之间染色体没有复制

B.由图可以看出,MI时可以观察到同源染色体之间有交叉现象

C.图甲所示细胞若继续分裂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

D.两图所示的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性原细胞

【解析】选Do染色体复制发生在MI间期,图甲细胞处于MI【中期,在MI和MI【之间染色体没

有更制,A正确;由图中染色体的颜色可以看出分裂过程日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

交换,B正确;图甲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由于发生过交叉互换,其中可能含有等

位基因,若该细胞继续分裂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C正确;从两图所示的细胞中染色体颜

色可判断,甲、乙可能来自同一个性原细胞,D错误。

2.(6分)(2020•青岛高一检测)马蛔虫的精子和卵细胞中都只有2条染色体,图1表示马蛔虫

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图2表示部分

细胞分裂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1图2

A.图1中HI所对应的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DNA分子的复制主要发生在图1I-II的过程中

C.若乙细胞来自甲细胞,则乙细胞•定是次级卵母细胞

D.图2中甲时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

【解析】选D。图1中III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故A项止确;图1I-

II的过程表示细胞生长、染色体复制、DNA分子复制,故B项正确;若乙细胞来自甲细胞,因为

甲细胞表示初级卵母细胞,则乙细胞一定是次级卵母细胞,故C项正确;减数分裂中期才是观察

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故D项错误。

【补偿训练】

如图是某生物体的精原细胞增殖以及形成精细胞的过程示意图,其体细胞中染色体及DNA分子

数目均为2A;图中标明了染色体及染色体上的基因。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粒向两极

移动的时期,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染色体染色体

平均分配

初级精次级精精

母细胞母细胞细胞

A.①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4A;DNA分子数目为4Ar

B.②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A;DNA分子数目为44

C.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A;DNA分子数目为2N

D.此分裂过程产生的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

【解析】选Ao①细胞为精原细胞经DNA复制形成的细胞,且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同源染色

体,DNA分子数目为4.V;染色体数目为4A;A项错误。②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DNA分

子数目为4A;染色体数目为2A;B项正确。③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JNA分子数目为2A;染色体数目为2A;C项正确。与图中精细胞来6

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b,其余两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均为aB,I)项正确。

【实验•探究】

3.(18分)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分裂过程,即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阶段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阶段。某生物小组要探究减数分裂两个阶段所占时间长短,请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试剂,

完成实验:

供选材料及用具:小鼠的肝脏、睾丸、肾脏、苏丹IH染液、醋酸洋红液、健那绿染液、解离液

等。

(1)选材:用__________作实验材料。

(2)制片:①取少量组织低渗处理后,放在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

②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

③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

(3)观察计算:①观察多个视野,计数及视野中细胞的总数。

②算出每个视野中不同分裂阶段细胞所占比例。

③因可大体表示不同分裂阶段所占的时间比例。

【解析】(1)小鼠形成精子的器官是睾丸,睾丸内的精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通过减数分裂

形成精子。

⑵制作时应该遵循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的步骤。

取少量绢织低渗处理后,放在解离液中,便得组织细胞分散开花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将漂洗

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醋酸洋红液,使得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一定时间后加盖玻

片・,压片•,使得细胞分散开,便于观察。

⑶观察多个视野,计数每个视野中不同分裂阶段细胞的数目及视野中细胞的总数,算出每个

视野中不同分裂阶段细胞所占比例,该比例即可大体表示不同分裂阶段所占的时间比例。

答案:(1)小鼠睾丸

⑵①解离液②醋酸洋红液③压片

(3)①每个视野中不同分裂价段细胞的数目

③不同分裂阶段细胞所占比例

【补偿训练】

中国水仙是传统观赏花卉,只开花不结实,花药大、染色体大,是观察减数分裂的良好材料,主

要实验步骤如下,请回答:

丽一丽一师一两

陋H»M

123

川DM川

456

A"AAB"A

789

AWH

io

(D花药中的小狗子母细胞(本身处于分散状态)减数分裂形成花粉,观察花药可省去观察根尖

有丝分裂实验制片过程的、步骤。

(2)该实验采用改良的品红作为染色剂,下列与改良的品红具有相似作用的试剂有

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双缩版试剂②醋酸洋红液

③龙胆紫溶液④秋水仙素溶液

⑶开展染色体核型分析时,需寻找处于有丝分裂期的细胞进行观察拍照,如图

为某研究者对中国水仙的根尖细胞核型分析结果,染色体核型分析主要依据染色体的

、等特征进行配对、排列。

(4)中国水仙同源染色体配对发生在(时期);判断细胞进入减数第二次

分裂后期的主要依据是染色体的分裂。

(5)观察中国水仙花药,发现未联会的单价体、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断片、微核等异常现

象高频出现,这可以解群中国水仙的现象,因而只能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来繁殖后代。

【解析】(1)花药中的小抱了母细胞(本身处于分散状态)减数分裂形成花粉,观察花药可省去

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制片过程的解离、漂洗步骤。

(2)该实验采用改良品红作为染色体的染色剂,此外②醋酸洋红液、③龙胆紫溶液也可以用来

染染色体。

(3)开展染色体核型分析时,需寻找处「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观察拍照。染色体核型分析

主要依据染色体的形态(着丝粒的位置)、大小等特征进行配对、排列。

(4)同源染色体配对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判断细胞进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

主要依据是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

(5)中国水仙只开花不结实(高度不育),只能通过无性生殖方式来繁殖后代。因此观察中国水

仙花药,发现未联会的单价体、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断片、微核等异常现象高频出现。

答案:(1)解离漂洗

⑵②③

⑶中形态(着丝粒的位置)大小

(4)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着丝粒

(5)只开花不结实(高度不育)无性生殖

1.2受精作用孕育新的生命

。合格性考取_(20分钟.70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次级卵母细胞大部分的细胞质

B.受精卯中的DNA数目等于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之和

C.每个精子继承了初级精母细胞四分之一的核DNA

D.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

【解析】选Bo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是不均等的,每个卵细胞继承了次级卵母细胞大部分的细

胞质,A正确;受精卵中的细胞核DNA数目等于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之和,此外受精卵中

还含有少量的细胞质DNA,因此受精卵中的DNA数目大于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之和,B错

误:每个精子继承了初级精母细胞四分方一的核DNA,C正确: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

结合是随机的,1)正确。

2.一位同学学完“有性生殖”一节后,深有感触,于是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下面4句话,请你帮他

判断一下哪句话是正确的()

A.我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半来自爸爸,一半来自妈妈

B.我和我弟弟的父母是相同的,所以我们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也是一样的

C.细胞内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大小都是相同的

D.我细胞内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是父母共同提供的

【解析】选D。卵细胞提供了受精卵中一半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和几乎全部的细胞质中的遗传物

质,A项错误;由于基因重组等原因,同•父母的兄弟遗传物质不一定相同,B项错误;细胞内的

性染色体大小不同,C项错误;子代细胞内的每一时同源染色体都是父母共同提供的,D项正确。

3.若某动物细胞内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A和a,B和b表示,下列各组精子中,哪组是该动

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

A.AB、Ab、aB、ab

B.AB、ab、ab、AB

C.aB、aB、ab、ab

D.AB、aB、ab、ab

【解析】选B。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会形成四个精子,是两种类型,且同源染色体要分开。如

果一种是AB,另一种是ab:如果一种是Ab,另一种是aB,即四个细胞中两两相同,两两“百补”,B

正确。

4.如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过程可以发生着丝粒的分裂

B.b过程没有染色单体

C.c过程发生细胞融合

D.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

【解析】选C。a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无着丝粒的分裂,A错误;b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

程,其中前期和中期含有染色单体,B错误;c段发生了受精作用,即会发生细胞融合,C正确;d

段为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过程,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

5.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的生殖、遗传和变异有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

B.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只分裂一次

C.受精卵中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

D.受精作用与配子之间的相互识别有关

【解析】选Bo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在减数分裂前间期进行,A正确;减数分裂

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3错误;染色体只存在于细胞核中,受精卵中染色体一半来自明细胞,

一半来自精子,C正确;受精作用与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有关,D正确。

【误区警示】染色体WDMA

(1)染色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而DNA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2)受精卵中细胞核由精核和卵核融合而成,而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故受精卵中的染

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DNA来自母方的多于一半。

6.如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动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动物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只能产生四种生殖细胞

B.性腺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C.能够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是乙和丙

I).该动物正常的细胞中最多含有8条染色体

【解析】选Do从图乙和丙看出,该动物为雌性,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只能产生一种卵细胞,A错

误;雌性动物的性腺中可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B错误;图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可发生非

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图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错误;

该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含有8条染色体,D正确。

7.图甲、乙、丙表示某生物(二倍体)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及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

图中的①②③©涉及染色体数目减少或减半,其中减少或减半的原因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B.①③C.②@D.②④

【解析】选A。①下降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成分裂;②下降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

离,且细胞质分裂;③下降是由于细胞质分裂;④下降的原因是细胞质分裂。因此,①④中染色

体数H减半的原因完全相同的是①和②,③和④,A正确。

8.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不

正确的是()

KLMN

口C

GH

口分裂时期

A.由D-E,DNA的含量减少一半,与N-R的原因相同

B.由H-I,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受精作用的结果

C.由E-F,染色体的含量会加倍,是着丝粒分裂的结果

D.FtlB-C,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复制的结果

【解析】选Ao由D-E,DNA的含量减少一半,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细胞核的结果;N

fR是着丝粒分裂后,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细胞核的结果,所以原因不相同,A不正确;由H->

I,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而发生受精作用的结果,B正确;由E-F,在减数第

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含量加倍,C正确;由B-C,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复制的结

果,为减数分裂前间期,【)正确。

9.某研究小组从某二倍体动物的组织中提取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变异发生),

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统计如图甲,图乙是取自该组织中的一个细胞。对图中所

示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甲乙

A.该组织可能来自卵巢,乙细胞属于B组

B.A组细胞中染色体:DNA=1:2或1:1

C.B组细胞中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

D.C组中有一部分细胞可能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解析】选Co乙细胞处丁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为初级精母细胞,不可能

来自卵巢,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应属于B组,A错误;A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

裂前期和中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DNA=1:2,B错误;B组细胞包括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末

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C正确;C组细胞中染

色体数目加倍,只能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5分)

10.(12分)如图表示某种生物生殖与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和DNA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

试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实线表示含量的变化,虚线表示含量的变化。

(2)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阶段是.表示减数分裂的阶段是,表示受精作

用的点是。

(3)分别写出可以肯定为精(卵)原细胞、初级精(卵)母细胞、次级精(卵)母细胞和生殖细胞的

(4)处于合子的阶段是o

⑸染色体复制的阶段有,着丝粒分裂的点有,同源染色体分开进

入子细胞的点是u

【解析】⑴分析题图中的曲线可知,实线数目变化过程是2.X4AJ2Af可因此

实线表示DNA含量变化;虚线的数量变化是因此虚线是染色体含

量变化曲线;

(2)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阶段是F~K,表示减数分裂的阶段是M、D,表示受精作用的点是E;

(3)M点DNA数量为2A;为精(卵)原细胞;A点DMA数忖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为初级精(卵)母

细胞,C点DNA数目为25;染色体数目减半,为次级精(卵)母细胞,D点DNA与染色体数目均减肉

为生殖细胞;

(4)由于E点是受精作用,所以处于合子的阶段是E〜F;

(5)染色体复制的阶段有『A和F~G,染色单体分开的点有C和I,同源染色体分开进入子细胞

的点是B。

答案:(DDNA染色体

⑵厂KE

(3)M>A、C、D(4)E~F

(5)M~A和F~GC和IB

11.(13分)(2020•成都高•检测)有性生殖通过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两个环节,不仅保证了生

殖的成功率,还在保持生物遗传的稳定性和多样性方面有相当的优越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光镜下观察减数分裂的固定装片时,判断细胞所处不同分裂时期的依据是

(2)在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精细胞需经过程才能成为精子,该过程中将丢弃

大部分的细胞质及多数细胞器,但全部线粒体被保留下来,并集中在尾的基部,其意义是

⑶减数分裂过程中,因为分离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受精卵中染

色体又恢复到正常数目,从而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4)请从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两方而,简要说明遗传多样性的原因:

【解析】(1)减数分裂过程,处于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不同,因此可在光镜下观

察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判断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

(2)在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精细胞需经变形过程才能成为精子。由精细胞变形为精子

的过程中,细胞核变为精子的头部,部分细胞质变为精子的颈部和尾部,大部分细胞质和多数

细胞器被丢弃,但全部的线粒体却被保留下来,并集中在尾的基部,其意义是使精子有充足的

能量,灵活游动,从而保证受精作用的顺利完成。

(3)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次级性母细胞,因而

染色体数目减半。

(4)遗传多样性的原因:①从配子形成过程来考虑,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

妹染色单体的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②从受精

作用来考虑,精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形成多样性的受精卵,从而导致遗传多样性的形成。

答案:(1)细胞中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

(2)变形使精子有充足的能量,灵活游动,从而保证受精作用的顺利完成

⑶同源染色体

(4)减数分裂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形成多样

性的配子;受精作用时,精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形成多样性的受精卵

®I等等性考试》—(10分钟・30分)

1.(6分)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图中染色体的黑色和白色分别代表染色体的来源一一父

方和母方。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乙中与甲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有()

⑨2⑪⑨

①②③④

甲乙

A.①@B.①④C.®<3)D.②④

【解析】选C。由图甲可知,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

叉互换,依据染色体组成情况可判断,甲和图乙中③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甲和图乙

中①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故图乙中①@与甲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2.(6分)如图甲表示某动物细胞(2/尸4)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图乙中①〜④表示该动物有

性生殖时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b、c分别表示某时期一个细胞中三种物质或结构的相

对数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M

赧4

长3

型2

I

O

A.图甲中I、IV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而核DNA数目相同

B.该动物性腺中存在图甲所示的所有细胞分裂方式

C.图乙中处于③时期的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图乙中②对应的时期包含了图甲中的川

【解析】选C。图甲中I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4、核DNA数是4;IV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2,核

DNA数目是4,故A正确;由图HI可知,该动物为雄性动物,性腺中的精原细胞可通过有丝分裂增

殖,再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故B正确;根据图甲中H【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分可

知,该动物为雄性动物。处于图乙中③时期的细胞为次级靖母细胞.故C错误;a为DNA.b为染

色体,c为染色单体,图乙中②DNA:染色体:染色单体二2:1:2目染色体数目未减半,处于减

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包含HLD正确。

【实验•探窕】

3.(18分)如图是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的坐标图和分裂图,请回答卜列问题:

分裂图

⑴坐标图中曲线表木_____(填“染色体”或"DNA”)的变化,由分裂图可知,坐标图的

纵坐标中环=__________。

(2)HI段表示发生了作用。

(3)CD段细胞名称为CD段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

数量之比为o

(4)在分裂图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__o

⑸分裂图中的细胞③处于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解析】⑴图中BC段,物质的含量逐渐加倍,因此该坐标图表示的是DNA含量变化曲线;由分

裂图可知,该动物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4个核DNA,所以a=2。

(2)111段表示DNA数目(减半后)乂恢复到体细胞水平,说明发生了受精作用。

(3)根据分裂图③的不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的性别为雌性。CD段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名

称为初级卵母细胞,CD段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量之比为1:2:2。

(4)在分裂图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②③;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是①②。

(5)分裂图中的细胞③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处于减数第二

次分裂后期,其产生的子细咆名称为卵细胞和极体。

答案:(1)DNA2(2)受精

(3)初级卵母细胞1:2:2⑷②®①②

(5)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卵细胞和极体

2分离定律

@合格性考取—(20分钟.7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下列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直毛与卷毛

B.猫的白毛与黑毛

C.人的蓝眼与褐眼

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解析】选D。狗的直毛与卷毛、猫的白毛与黑毛、人的蓝眼与褐眼符合“同种生物”和“同

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A、B、C不符合题意;棉花的细绒与长绒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

“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D符合题意。

2.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B.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性状表现相同,遗传因子组成不一定相同

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解析】选Co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个体的现象,A错

误;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B错误;性状表现相

同,遗传因子组成不一定相同,C正确;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短毛、直毛和卷毛都是相对

性状,D错误。

3.大豆的高茎和矮茎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组合中,能确定显隐性关系的是()

A.高茎义高茎一高茎

B.高茎X矮茎一98株高茎+107株矮茎

C.矮茎X矮茎一矮茎

D.高茎X高茎f301株高茎+101株矮茎

【解析】选九高茎X高茎一高茎,亲代子代性状一致,可能是AAXAA-AA,也可能是aaXaa

-aa,所以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A错误;高茎X矮茎一98株高茎+107株矮茎,后代的性状分离

比为1:1,可能是AaXaa—Aa、aa,也可能是aaXAa—aa、Aa,所以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B错

误;矮茎X矮茎一矮茎,亲代子代性状一致,可能是AAXAA-AA,也可能是aaXaa-aa,所以无

法判断显隐性关系,C错误;高茎X高茎一301株高茎+101株矮茎,发生性状分离,所以矮茎为隐

性性状,高茎为显性性状,D止确。

【方法规律】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

(1)用杂交法判断。

假设A、B为一对相对性状,则有如下关系:

①若AXB-A,则A为显性,B为隐性。

②若AXB-B,则B为显性,A为隐性。

③若AXB-既有A,又有B,则无法判断显隐性,只能采用自交法。

(2)用自交法判断.

假设A、B为一对相对性状,则有如下关系:

①若A一既有A,又有B,则A为显性,B为隐性。

②若B一既有A,又有B,则B为显性,A为隐性。

若A&A,则A为纯合子

判断不出

>显隐性。

若B旦B,则B为纯合子

【补偿训练】

以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为研究对象,将纯合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隐性个体一行植株

上所产生的子一代将表现为()

A.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1:1

B.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3:1

C.都是隐性个体

D.都是显性个体

【解析】选C。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情况下只能进行自交,因此隐性个体一

行植株上所产生的子••代仍表现为隐性。

4.(2020•正定中学高一检测)卷毛鸡由于羽毛卷曲受到家禽爱好者的欢迎。但是这种鸡无法

稳定遗传,两只卷毛鸡杂交总是得到50%的卷毛鸡,25%的野生型,25%的丝状羽的鸡。若需要大

量生产卷毛鸡,最好采用的杂交方式是()

A.卷毛鸡X卷毛鸡B.卷毛鸡X丝状羽

C.野生型X野生型D.野生型X丝状羽

【解析】选Do根据题意分析,两只卷毛鸡杂交总是得到50%的卷毛鸡,25%的野生型,2战的丝

状羽的鸡,说明卷毛鸡是杂合子,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则亲本卷毛鸡的遗传因子组成都是Aa,

相互交配得到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Aa:aa=l:2:1,符合提供信息中的数据,那么野生

型和丝状羽杂交后代全部是杂合子卷毛鸡。

5.下列关于遗传因子与相对性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当显性与隐性遗传因子在一起时,个体表现出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性状

②当显性与隐性遗传因子在•起时,显性遗传因子对隐性遗传因子有转化作用

③当一-对遗传因子均为显性时,生物个体只表现显性性状

④当一对遗传因子均为隘性时,牛物个体仍表现出显性性状

A.①@B.③④C.①@D.②④

【解析】选C。①当显性与隐性遗传因子在一起时(杂合子),个体表现出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

性状,①正确;②显性遗传因子对隐性遗传因子没有转化作用,②错误;③当一对遗传因子均为

显性时(显性纯合子),生物个体只表现显性性状,③正确;④当一对遗传因子均为隐性时(隐性

纯合子),生物个体只表现出隐性性状,④错误。

【补偿训练】

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用R、r表示)。

从卜.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杂交组合后代性状

—•红花AX白花B全为红花

红花与白花

—■红花CX红花D

之比约为3:1

A.红花为隐性性状

B.红花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

C.红花C与红花D的遗传因子组成不同

D.白花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

【解析】选B。由题表中杂交组合一可知,红花为显性性状,且红花A为显性纯合子(即RR);由

杂交组合二可以得此红花C、D都是杂合子(Rr);白花B遗传因子组成为rr»

6.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的花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的花粉遇碘

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

德尔的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J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自交后结出的种子旧)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R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件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秋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解析】选Co分离定律的实质是3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

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C项直接证明F.能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

7.一对双眼皮的夫妇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和一个双眼皮,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显性:隐性=3:1

B.该遗传不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C.这对夫妇每胎都有生出单眼皮孩子的可能性

D.单眼皮遗传因子和双眼皮遗传因子发生了互换

【解析】选C。由题干可知,人的双眼皮对单眼皮是显性性状(分别用A、a表示),一对双眼皮

的夫妇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和一个双眼皮,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这对夫妇的遗传因子

组成都是Aa,则他们所生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AA:Aa:aa=l:2:1,性状表现及比例

为双眼皮:单眼皮=3:lo根据分离定律,这对夫妇所生后代性状分离比双眼皮:单眼皮=3:

1,而不是单眼皮:双眼皮=3:1.A错误;双眼皮与单眼皮是由一对遗传因子决定的,遵循分离

定律,B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这对夫妇的遗传因子组成都是杂合子,每一胎都有可能生出单

眼皮的可能,其概率为"4,C正确;单眼皮遗传因子和双眼皮遗传因子即使发生互换,结果也是

一样的,依据题干不能确定是否发生互换,D错误。

8.采用以下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子一代遗传因子的组成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C.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D.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解析】选C。鉴定某一生物是否为纯种,对于植物来说可采用自交和测交的方法,自交方法最

简便,但对于动物则常用测交方法。要区分某种生物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可让该生物进行杂交,

若是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分离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连续多代自交

可明显提高生物品种的纯合度。测交可鉴定显性性状个体的遗传因子的组成。

【方法规律】不同交配类型在实践中的应用

(1)杂交:可以用来判断显隙性。

⑵测交:用来检测植物的遗传因子组成c

(3)自交:可以用来判断显陷性,检测植物遗传因子组成的最简单的方法。

(4)连续多代自交:提高显性纯合子的比例。

【补偿训练】

下列有关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1),乙图中的drl,丙图中的l)d都是相同的遗传因子

B.能正确表示分离定律实质的图示是甲和乙

C.理论上丙图可产生数量相等的D、d两种配子

D.分离定律可适用于所有生物

【解析】选Co甲图中的DD,乙图中的dd,都是相同的遗传因子,丙图中的Dd是不同的遗传因

子,A错误;分离定律实质是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因此能正确表示分离定律实质的图示是丙,B

错误;内图细胞含有一对遗传因子,理论上丙图可产生数量相等的D、d两种配子,C正确;分离

定律只适用于真核生物的有性生殖过程,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3()分)

9.(15分)已知豌豆种子中子叶的黄色与绿色由一对遗传因子Y、y控制,现用豌豆进行下列遗

传实验,请分析问答:

实验一实验二

p黄色子叶甲X绿色子叶乙P黄色子叶丁

11自交

R黄色子肝丙绿色子叶F(黄色子叶戊绿色子叶

1:13:1

(1)从实验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是显性性状。

(2)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

子种类及其比例为o

(3)实验二黄色子叶戊的遗传因子组成为,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____若

黄色子叶戊植株之间随机交配,所获得的子代中绿色子叶占o

(4)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

遗传的占o

【解析】(1)从实验二的性状分离比3:1,可以看出黄色子叶为显性性状。

(2)分析可知,实验一亲本黄色子叶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是Yy,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过程

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Y:尸1:1,因此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

子叶的比例为1:1。

⑶分析可知,实验二,黄色了•叶戊的遗传因子组成是YY和Yy,比例是1:2,因此能稳定遗传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