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初备教案(第一单元)
1.桂林山水
课题桂林山水课型新授课
本课教学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
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通过图片的展示,帮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
设计说明
山水的美丽。通过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热流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使情和景的自然
结合贯穿教学的始终。
1.搜集关于桂林山水的资料。(师生)
学前准备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3.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达到语句通顺。[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波澜壮阔、无瑕、连绵不断”等词语。
学习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初步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1.搜集关于桂林山水的资料。(师生)
学前准备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激趣导1.出示桂林山水的
1.学生自由交流桂林山1.桂林位于我国()
入,揭示课图片,引导学生自由交
水的资料。自治区,人们都说:“桂林山
题。(用时:流桂林山水的资料。
2.学生齐读课题。水()。”
5分钟)2.板书课题。
1.学生先自由读课文,再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
同桌互读,纠错,读准字音,
L引导学生自读课读音打“V
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
文,读通句子,画出不策翠(f6i偿i)
词。
懂的字词。波澜(Iannan)
2.学生汇报交流:*
二、初读感2.教师重点强调连绵(midnmdn)
(1)学生同桌间、小组峰峦(luanIan)
知,琉通字“澜、峦”的读音,“红内读课文,正音。
3.考音字组词。
词。(用时:(2)开火车读词语卡片,
叶似火”和“画卷”中si()
熟记字形。
15分钟)“似”和“卷”的读音。似
3.教师指导书写,(3)学生交流自己识记shi()
生字的好方法。
重点指导“澜、攀、泰、
3.学生仔细观察字形,认juan()
兀”。
真书写“澜”“攀”“泰”“兀”卷
四个字,注意它们的结构。judn()
1
1.学生采用多种形式
朗读课文,达到熟练、流利
的程度。
2.学生小组内合作学
习,思考问题。
(1)小组内交流想法,
1.指导学生再读课
全文四个自然段分别写了
文。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
2.教师组织学生小
的水静、清、绿”“桂林的
三、再读课组合作学习,提出要求: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山奇、秀、险”“桂林山水
文,理清顺(1)说说每个自然作者先写了桂林山水的
给人'舟行碧波匕人在画
序。(用时:段分别写了什么。(),接着写(),然
中游'之感”。
15分钟)(2)桂林山水各有后写(),最后写()o
(2)用不同的记号画
什么特点?请在文中做
出描写山水特点的字、词、
上记号。
句,读一读,初步感受桂林
3.检查自读情况。
山水的特点。
3.全班汇报。
桂林水的特点:静、清、
绿
桂林山的特点:奇、秀、
险
5.谈谈桂林山水给你留
四、总结回
1.教师概括本课学1.学生在老师总结的下了怎样的印象。
顾,布置作
习的内容。基础上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业。(用时:
2.布置作业。2.学生完成作业。
5分钟)
第二课时
1.抓住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
学习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3.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理解体会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
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6.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
一、一、复L教师启发学生回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容?
习导入,设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回答课文的主要内容。
疑启思。(用2.教师设问引导学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
时:5分钟)生思考。课文,认真思考。
二、观赏桂1.引导学习漓江的1.(1)学生自由读课7.“漓江的水真绿啊,绿
林的山水。水。文第2自然段,画出自己觉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
(用时:20(1)引导学生自由得最美的语句,仔细品味。翠J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
分钟)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2)小组内练习朗读_______0
2
把自己认为最美的语句出示的句子,体会排比的修8.我知道漓江水的特点
画出来。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课件出示:漓(3)自由交流读后的_______O
江的水真静啊……绿得整体感受。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桂
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4)学生看图片,再林的山真()啊,一座座
翠。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次感受漓江水的美。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
朗读出示的这句话。(5)学生模仿这个句(),像(),像
(3)启发思考:读子自由练习说话。(),奇峰罗列,形态万
了这句话,你对漓江的2.(1)齐读第3自然千;桂林的山真()啊,
水有了怎样的印象?段。像(),像(),色彩
(4)课件出示漓江(2)学生认真观察,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
水的图片。图文结合,说说桂林的山的()啊,(),(),
(5)引导学生模仿特点。好像一不小心就会
这个句子自由说话。(3)学生画出描写桂()o
2.引导学习桂林的林的山的特点的语句。重点
^1」。抓住“像老人,像巨象,像
(1)引导学生齐读骆驼”感受山的“奇”;抓
第3自然段。住“翠绿、新生”感受山的
(2)出示相关图“秀”;抓住“危峰兀立,
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怪石嶙峋”感受山的“险”。
图文结合,说说桂林的(4)学生带着感受再
山的特点。次朗读相应的句子。
(3)引导学生画出
描写桂林的山的特点的
语句。
(4)引导学生有感
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交流:课文
L教师提出问题,重点围绕“桂林山水”来写,
三、回归整启发思考:作者是怎样并进行细心的观察,运用排
体,感悟写把桂林的山水写得这样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把桂
法。(用时:美的?林的山水写得这么美。
8分钟)2.指导学生读“阅2.读课后“阅读链接”
读链接”。的内容,进一步感受桂林山
水的美。
1.播放音乐,为学
1.配乐再读课文,边读
四、配乐诵生诵读课文创设意境。
边回顾桂林山水的特点。
读,积累拓2.指导学生背诵课
2.同桌互背课文。
展。(用时:文。
3.学生积累文中优美
7分钟)3.指导学生学会积
的词句,写在积累本上。
累好词好句。
3
总起:桂林山水甲天下
板书设八求,水:神清绿
热爱祖国山河
计为述‘山:奇秀险
桂林山水总结:舟行碧波上,人在向中游
教学反思:
4
中和小学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初备教案(第一单元)
2.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型新授课
本课设计重点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设
计过程,强调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
说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感情、启迪心智、
明
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
1.搜集作者和双龙洞的相关资料。(师生)
学前准备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浙江、臀部、额角、蜿蜒”等
学习目标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
学习重点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
1.搜集作者和双龙洞的相关资料。(师生)
学前准备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L导入:在我们生
活的这个地球上,不仅
地面上有高山、大海、
平原等自然风光,而且
一、谈话导地下也有着很多奇妙的
1.学生认真倾听并
景观。其中,溶洞就像1.《记金华的双龙洞》
入,揭示课齐读课题。
童话世界中的迷宫……的作者是
题。(用时:2.自由交流作者和
今天,我们将随着作者O
双龙洞的资料。
5分钟)去欣赏一下神奇的溶
洞。
2.板书课题。引导
学生交流作者和双龙洞
的资料。
5
1.引导学生自由读2.给加点字注音。
课文,读准字音,读通浙江()臀部
1.学生自由读课文,♦•
句子。()
疏通字词。
二、初读课2.教师利用图片引梢微()祖角
2.学生看图,结合图
导学生理解“突兀森郁、()
文,疏通字片说说自己对词语的理
变化多端、蜿蜒”等词3.看拼音,写词语。
词。(用时:解。
语的意思。tongru
3.学生先观察老师
15分钟)3.教师指导学生书油()石钟()
范写,然后独立仿写,最
写,,簇,,,,臀,,“擦”“蜿”juwanyd
后评价,交流改正。
“蜒,,“乳,,等字,强调n
写法。依()()
1.同桌间互相朗读
课文,将错误读音及读错
的地方纠正、读好,做到
1.同桌之间互相检
连贯、通顺。
查课文朗读情况,正音。
三、再读课2.默读课文,小组合4.课文是按_________
2.引导学生默读课
作画出作者游览双龙洞顺序描写的。游览的顺序
文,整体感文,理清作者写径顺序。
的路线图。是:路上f_________f
知。(用时:3.组织全班汇报,
3.作者游览双龙洞—►-►
教师适时点拨。
15分钟)的路线是:路上一一洞口f出洞。
4.组织小组讨论:
一一外洞一一孔隙一一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内洞出洞。
4.小组内交流课文
的主要内容。
四、布置作
出示作业:
业。(用时:抄写本课的生字、学生完成作业。
新词。
5分钟)
第二课时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外洞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学习目标2.感受双龙洞的雄、奇、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精彩片段。
1.了解双龙洞外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学习重点
2.感受双龙洞的雄、奇、险,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6
一、复习导L出示词语,引导1.学生开火车认读5.本文主要写了什
入,回顾旧学生开火车认读。词语。么?
知。(用时:2.引导回顾课文的2.学生浏览课文,问
5分钟)主要内容。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1.引导学生自学课
文第2、3自然段,体会
路上景色的色彩美。
1.学生汇报第2、3
(1)教师播放课
自然段学习情况。
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1)朗读课文第2、
(2)教师重点引导
3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
学生读一读描写溪流的
句子,说出自己的感受。
句子,说说对这句话的
(2)学生观看课件,
理解。
说说自己的新感受,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讨
沿途一派春意盎然的景
论外洞的特点,体会外6.展开想象,从孔隙中
象。
洞的“雄穿过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2.学生交流自己对
(1)点名朗读第4
外洞的感受。
二、品读课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句
(1)学生自由读相
子。
文,感悟情关语句,说一说自己的感
(2)教师引学:洞
景。(用时:受。
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什
(2)自由交流:洞
25分钟)么感觉?用一个词概括7.内洞的特点是
口可用“宽”“高”来概
一下。、、
括,外洞可用“大”字来
3.引导学生了解怎_________0重点写了
概括。
样由外洞进入内洞,体___________的特点。
3.学生自由交流自
会双龙洞的“险工
己对孔隙的感受。
(1)教师引导学生
(1)自由交流。
说一说乘船从孔隙中穿
(2)看课件乘船过
过是什么感觉。
孔隙的录像,从船小、乘
(2)教师出示课
船方式独特以及作者乘
件,帮助学生体会“孔
船时的感受体会到孔隙
隙”的特点。
低、小的特点。
4.指导学生了解内
洞特点,感受内洞的
“奇:
三、总结全
1.启发思考:学了课1.学生小组内讨论
文,感悟写文,你有什么收获?交流。
8.背诵课文精彩段落。
法。(用时:2指.导学生背诵课文2.学生背诵精彩片
精彩片段。段。
5分钟)
7
四、拓展延1.出示小练笔:选择
伸,布置作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模1.学生独立完成小
仿课文写一个片段。引导练笔。
业。(用时:
学生独立完成小练笔。2.全班展示。
5分钟)2.组织全班展示。
(按游览顺序写)
港好的双期心/\\
板
书洞口公、矮父\\
设
计(宽)篇用,编靛1\
/(大)(黑、奇、大)\\
_jjiX山色水声)\\
金华罗店'
教学反思:
8
中和小学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初备教案(第一单元)
3*.七月的天山
课题七月的天山课型新授课
设
计本导学案设计,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作者描写天山主要景物的句子,自读自悟,
说在说、议、评中,逐步体会到天山的夏日既有秋天般凉爽,又有春天般魅力的独
明
具风韵的美。学习运用比喻、排比、衬托、对偶、设问等修辞方法,把观察到的
景物描写得具体、生动、形象,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1.搜集天山的资料。(师生)
学前准备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特色,揣摩文中修辞手法
学习目标
的表达效果。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学习重点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1.导入:江南的山
水、溶洞真是奇妙无
比、引人入胜。北国的
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
一、谈话导
景象呢?那就让我们1.齐读课题。1.天山位于
入,揭示课
随作者一同走进天山2.学生观看图片,自
题。(用时:
去看一看、游一游吧!由交流天山的资料。_____O
5分钟)
板书课题。
2.课件出示天山
图片,引导学生交流天
山的资料
9
1.课件出示读文
要求:1.学生明确学习任
(1)自由读课文,务。先独立学习,再同桌
注意读准生字读音,把互读,交流学习情况。
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学生汇报交流:
(2)思考:文中(1)自由读、点名
主要描写了哪些景读、齐读生词。
物?它们有什么特(2)学生分组认读
点?词语。
(3)“虽然天山这①雪峰、雪水汇成的
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溪流:高耸、白缎、山涧、
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飞泻、银链、无限生机。
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②密林:蜿蜒无尽、
边繁花呢”是什么意重重叠叠、幽静。2.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甲9③山、野花:溪流萦-yin()
饮]
2.组织学生汇报绕。、五彩缤纷、耀眼、绚
(1)检查生字读烂。yin()
音。(3)同桌相互读课
二、初读课教师课件出示“白文,交流概括文中主要写「ch6ng()
文,整体感缎、山涧、俯视、白皑了哪些景物,分别有什么重.
知。(用时:皑、马蹄、溅起、绵延、特点。zhong()
10分钟)马鞍”等词语C3.学生汇报找到的
(2)分组出示词句子。3.照样子写词语。
语,引导学生选词概括(1)读句子。白皑皑_________
课文主要内容C(2)说说自己理解
3.教师引导学生的意思。重重叠叠_________
解决思考的问题。1.学生默读第2自
(1)根捱学生汇然段句子,在感受深刻的
报出示句子,指名朗读地方写下批注。
有关语句。(1)学生读句子:
(2)指导学生说“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
说意思。的雪峰……浪花往上抛,
1.引导学生朗读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
第2自然段,体会七月莲。”
天山气候宜人、雪峰雄(2)学生从重点词
伟之美。语“高耸、巨大、飞泻、
(1)出示句子,银链、白莲”体会雪峰的
引导学生抓重点词语雄伟、溪流的磅礴气势。
体会。
10
(2)引导学生理(3)学生一边听,
解比喻句的好处。一边想象雪峰高耸入云、
(3)教师配乐朗雪水飞泻而下的壮观景
读,引导学生想象七月象。
天山生机勃勃的景象。2.学生学习描写原
2.引导学生朗读始森林部分。
第3自然段,体会天山(1)学生读句子:
幽静之美。“沿着白皑皑……漏下
(1)教师提问: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4.作者游览天山的顺序
天山给你留下了怎样(2)学生抓住“蜿
是:f
的印象?请你说一说。蜒无尽“体会翠绿的原始
—_________O
(2)根据学生汇森林的地域辽阔;抓住
5.“太阳下,雪峰间的云
报教师出示图片,帮助,,密密,,,,巨伞,,,,重重叠
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
学生理解“蜿蜒无尽”叠”“斑斑点点”“漏下”
的花”这一句中,把比
三、品读课“斑斑点点”的意思。体会林中树木生长的茂
作,把_______比作
文,感悟美3.引导学生学习盛;抓住“只听见水声”
O
景。(用时:第4自然段,体会天山体会森林的幽静。
6.课文用很多优美的语句
20分钟)花之奇、花之绚。3.学生学习描写天
描写了七月的天山,请摘抄几
(1)教师导学:山深处部分。
句。
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到(1)学生读句子:
天山深处是花的世“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
界?的两岸……人浮在花海
(2)教师播放录上,显得格外精神。”
像,请学生观赏。(2)学生抓住“高
(3)教师配乐,过马头”体会天山花朵生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长格外繁茂;抓住“五彩
读本段。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
(4)仿写句子:“绚烂”体会天山花朵种
天山那五彩缤纷的花类、数量繁多和色彩艳丽
不仅像锦缎、霞光、彩的特点。
虹,更像什么呢?拿出(3)学生观看录像
你的笔,写写吧。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1.引导学生回顾
1.学生浏览全文,回
四、总结回课文的写作顺序和写
顾课文的写作顺序和写
顾,布置作作方法。
作方法。
业。(用时:2.引导学生模仿
2.学生模仿课文的
5分钟)课文的写法,写一写我
写法,写一写校园。
们的校园。
11
中和小学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初备教案(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了解一些适合春游的地点。(学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话题。
导入: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圣洁的雪、湛
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长江、东湖、森
林公园、乡村田园同样让人流连忘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去春游好吗?
今天我们就来商量商量,怎样才能快乐、安全、有意义地春游。
二、读题,明白要求。
1.自读课题,弄清说话的主题是什么。(春游计划)
2.围绕这个中心,说清楚要求:
(1)明确要去的时间、地点,怎么去。
(2)明确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3)明确要开展的活动。
3.除了书上提到的这几个方面,还有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项。(自由补充)
三、分组讨论,填写表格。
1.交代讨论要求: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制定春游的方案。一人主持,一人记录,充分讨
论,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2.在讨论过程中要有与伙伴共同合作的精神,并能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建议,虚心倾听别
人的意见。
3.每小组最后形成一致的意见,填写表格"
时间地点
12
活动内容
准备工作
分工
其他
四、汇报交流,形成方案。
1.各小组派代表发言,畅所欲言。
2.各小组评议,取长补短。
要求学生虚心听取各小组的汇报,并进行比较,推荐时要说出充分的理由。这是一个交际
的场合,教师应针对学生交际时的语言是否规范、说得是否清楚加以点评。
3.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的意见,制定出一个春游方案。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学习目标】
1.观察校园的一处景物,再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
2.在观察中学会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
认真观察校园的一处景物,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观察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